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研发陶瓷烧成工艺 实现低碳排放节能增效

景德镇研发陶瓷烧成工艺 实现低碳排放节能增效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16

景德镇古代瓷器。

千年窑火铸就了景德镇的历史辉煌,景德镇制造的精美绝伦陶瓷遍布世界各地。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世界各国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方面和日常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景德镇传统的陶瓷生产模式为高资源消耗和高能耗方式,在节能减排的新形势面前面临着重大挑战。景德镇检验检疫局切实按照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实际行动帮扶进出口陶瓷企业实现陶瓷生产方式转型和质量效益的提升。

低碳排放:陶温降为1200℃

在生产传统里,一直把日用陶瓷、陈设艺术瓷、建筑卫生瓷等明确划分为不同使用功能和不同适用范围。随着当今世界发展,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功能化、建筑卫生瓷强调艺术品位化等已成为陶瓷发展的趋势,旅游市场的发展又带动了陶瓷旅游产品的多功能发展,景德镇检验检疫局重点关注陶瓷发展的四个方面:陶瓷产品在旅游市场进一步提高占有率,注重与旅游有关的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新商品的及时开发和器型更新;陶瓷与文化的深入结合,注重文化陶瓷、人文品位的针对性开发;科技陶瓷新发展,注重高新技术与传统陶瓷的相互结合,发掘传统陶瓷新的活力;节能环保在陶瓷生产加工过程的应用,利用检验检疫的行业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节能降耗。景德镇检验检疫局帮助景德镇常青工艺品有限公司多次改进原料配方和烧成工艺,使其出口日用陶瓷烧成温度由原来的1320℃左右降为1200℃,此举为企业节约了近四分之一的烧成成本,实现了低碳排放节能增效。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什么是低碳经济?以及如何减少“碳排放”?


名词解读:“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数字说话算一算,你的碳排放量

衡量一个人是否环保,有一个非常精确的指标———碳排放量。记者使用bp碳排放计算器一测,由于经常要出差乘坐飞机、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等等,记者的碳排放量居然高达12.03吨/年,相当于中国平均碳排放量2.7吨/年的4倍多。

1吨碳排放量相当于什么?在25摄氏度常温及标准气压下,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所占空间为556立方米,一个奥运会游泳比赛专用水池的大小约为2500立方米。如此算来,记者每年12.03吨的碳排放量,体积超过两个奥运会专用泳池!

如何减少“碳排放”?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每个人的碳排放量跟家用能源概况、个人能源使用状况、绿色科技以及交通习惯等等关系密切,例如,居住房子的面积房子是否采用了空心墙和屋顶保温层?是否有防风装置和双层玻璃窗?是否有节能灯等一一影响到碳排放量的大小。

要想减轻碳排放的方法很多,例如高效的荧光电灯泡只是传统灯泡一半的能源,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的荧光电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4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在厨房里使用低碳烹调法,不要把平底锅和水壶裝得太满,灶火大小要适合所使用的平底锅保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购物的时候也可以减轻碳排放:购买本地的产品能减少在产品运输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购买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能减少温室生长的农作物消耗的能源。

他山之石:日本的“低碳生活”

在使民用产品达到节能标准的同时,日本政府和相关团体通过电视、网络、发行刊物、举办讲座等形式,向民众普及节能知识,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如今,节能措施已细化到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环境省从2005年起提出民众夏天穿便装,秋冬两季加穿毛衣的倡议夏天要求男士不打领带,将空调温度由原先的26摄氏度调到28摄氏度,秋冬可调到20摄氏度。据统计,仅夏天空调温度调高2摄氏度一项,即可节能17%如果换算成石油,日本全国每年可节约原油155万桶。

在饮食方面,日本人总结了一整套从购买、保存到烹饪等各个环节详尽的节能窍门。在购买食物环节,提倡消费者购买应季蔬菜和水果,因为生产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往往耗费更多能源尽量选择产地较近的产品,从而鼓励商家从邻近地区进货,以缩短运程节省能源。

景德镇积极发展低碳陶瓷新路 取得可喜进展


景德镇奏响低碳陶瓷“交响乐”

日前,“绿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通过论证,正式落户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出口基地”项目得到省商务厅批复认定,“景德镇青花、景德镇青花玲珑、景德镇粉彩、景德镇色釉”等四大传统名瓷商标申请注册成功,在2009中国商标节上,“景德镇”商标与“海尔”、“美的”、“李宁”、“耐克”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一起荣获“2009消费者最喜爱的绿色商标”称号……而且,去冬今春,景德镇市主动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发展低碳陶瓷新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条条喜讯犹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段段优美的旋律,奏响了一曲景德镇发展低碳陶瓷的“交响乐”。

“交响乐”的“第一乐章”是抓好项目建设

去年以来,景德镇市瓷局紧抓项目建设和申报不放松,在选择新的引进项目时,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的陶瓷企业进入,着重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耗能低的项目,先后有汉索夫陶瓷、台湾正翰远红外陶瓷、元和瓷业、仕龙骨质瓷等20家陶瓷项目在景德镇签约落地。目前,“乐华”公司一条洁具线4条墙地砖线投产,一条洁具线一条瓷片线正在建设中;“特地”公司已投产2条瓷片线;“金意陶”已投产4条仿古砖生产线;“莱特”陶瓷有限公司2条仿古砖生产线投产。与此同时,积极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项目”、“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项目申报,“景德镇陶瓷出口基地”项目已获省商务厅批复认定,为下一步申报国家级陶瓷产业出口基地奠定了基础。由景德镇市瓷局推荐申报的荣安陶瓷、远景瓷业、西马克电瓷等三个企业的陶瓷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也已上报至国家发改委。

“交响乐”的“第二乐章”是优化调整结构

景德镇市始终把发展高科技陶瓷作为新一轮陶瓷发展的制高点,景德镇高技术陶瓷产业发展规划现已正式定稿。为大力发展新材料和高技术陶瓷,形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技术陶瓷产业集群,实现传统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支持那些产品有市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陶瓷产业项目发展,去年以来,景德镇市多方筹集资金,兴建了2.6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以成本出售或优惠租赁,扶持高技术陶瓷企业和项目的发展。目前已交付1.5万平米,1.1万平米在建。2月22日,占地251亩,总投资3.96亿元的江西辰道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纳米碳酸钙项目窑炉建成点火。

“交响乐”的“第三乐章”是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景德镇市现已形成日用、艺术、建筑卫生和高科技陶瓷四大门类的陶瓷新格局,登记在册的大约有10万余人从事陶瓷这个行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景德镇市主打的一张“新名片”。去年10月21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市雕塑瓷厂揭牌。l1月30日,“世界陶瓷艺术博览园”正式开工。同时,景德镇市还在重点打造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中国陶瓷城、景德镇市建国瓷厂等陶瓷创意产业主体,瓷局牵头正在打造一条前店后厂的粉彩瓷 “红店街”,雕塑瓷厂目前已经有近200个陶瓷文化创意实体入驻,近10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这里开设工作室,不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也纷纷来此。目前,一个旨在做大做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就业、繁荣经济的“国际陶艺创意中心”正在立项筹建之中,呼之欲出。

“交响乐”的“第四乐章”是加快品牌创建

发展低碳陶瓷既离不开产业基础,更离不开品牌。近年来,景德镇市进一步加大实施陶瓷品牌战略,出台了“景德镇陶瓷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去年开展了首届景德镇知名商标评选活动,积极向国家商标局申报“景德镇御窑厂”和四大传统名瓷的商标注册工作,目前四大传统名瓷商标注册成功。申报的“青花玲珑瓷生产工艺技术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已受理发明专利申报材料,下发了受理通知书,确定专利申请日为2009年7月6日,目前进入初步审查阶段。去年以来,景德镇市又有11家陶瓷企业的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6家陶瓷企业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交响乐”的第五乐章是打造孵化基地

为加快城市化建设,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景德镇建设成“山水、生态、文化、和谐”的宜居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市政府决定在中国瓷都洁具厂厂区内建设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扶持我市城区内的中小陶瓷企业做大做强,分期分批将散落在城区内的中小陶瓷租赁实体全部腾退入园,在基地形成传统陶瓷聚集。通过引入营销、技术、服务、外包理念,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将基地打造成传统陶瓷创新基地,形成创业、就业、再就业基地和特色陶瓷出口基地。目前基地一期厂房建设已开工,2010年底第一批陶瓷企业将搬迁入园。基地建成后将满足城区内改制陶瓷企业和散落在城区内其它陶瓷企业的腾退要求,提供4800个以上工作岗位,新增岗位1000个以上,形成1.5亿件日用瓷的年产能,年销售收入将达7.5亿元。

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低碳技术亟需推广


作为第13届唐山中国陶博会的活动之一,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今天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节能减排已是摆在陶瓷行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低碳环保技术亟需在陶瓷行业推广应用。

据介绍,陶瓷工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耗能大户”之一,烧成窑炉耗能又占了该行业总耗能的50%以上,如果加上干燥设备耗能,则占到80%以上,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专家建议,应利用粉煤燃烧技术、高温低氧燃烧技术、陶瓷砖减薄技术等实现对陶瓷行业的技术升级改造,节约原辅料、能源、运力和空间,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9年,全国建筑陶瓷砖产量超过64亿平方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出口6.85亿平方米,超过全球陶瓷砖贸易总量的40%。2010年,我国建筑陶瓷砖产量将超过70亿平方米。维持这样高的产量,每年将耗用约2亿吨的优质黏土原料,烧掉3000多万吨优质煤炭,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粉尘等污染物。如果在现有基础上,陶瓷砖实现减薄或减量10%,全行业每年优质陶瓷资源耗用量将减少近2000万吨,降低优质煤炭消耗400万吨以上,并节约大量的运输和物流费用,同时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由此每年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达到数百亿元。

景德镇瓷局推低碳陶瓷战略 促进产业新发展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作为置身于规划区域内的景德镇市,陶瓷在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中要大有作为。瓷局将“发展低碳陶瓷、打造绿色瓷都”作为融入“鄱湖战略”的抓手要求,主动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做大总量,形成以高新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日用陶瓷为主体,艺术陶瓷为重点,创意陶瓷为特色,兼顾建筑卫生陶瓷的大陶瓷格局。

围绕这个目标,市瓷局认真做好五项工作:第一,调结构,加快资源城市转型。大力发展新材料和高技术陶瓷,形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技术陶瓷产业集群,实现传统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第二,抓发展,打造陶瓷创意产业。依托瓷都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国际性陶瓷文化交流、创作、展示和交易平台,使景德镇成为创新型陶瓷产业基地,成为中国的瓷都、世界的文化遗产,“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璀璨明珠。第三,促转变,形成低碳陶瓷体系。加快陶瓷能源结构的调整,继续做好全市燃气梭式窑整治和退城进园工作,推广新型节能窑炉,促进清洁生产,形成布局合理的低碳陶瓷体系。第四,创品牌,提升陶瓷市场竞争力。围绕该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鼓励、支持陶瓷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经营。第五,报项目,落实国家转型政策。加大该市陶瓷项目申报力度,进一步争取国家部委在政策、资金方面对该市陶瓷产业的支持,推动陶瓷产业技术创新。

景德镇市陶瓷产业实现新跨越


据统计,去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实现产值32亿元,销售收入30亿元,新增各类窑炉97座,这标志着该市陶瓷产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瓷器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作为集大成者而登上了瓷都的宝座。然而,瓷都景德镇曾一度陷入困境,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创汇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近年来,该市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陶瓷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去年,该市陶瓷出口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出口3793万美元的最高纪录,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32%。去年,该市各类陶瓷生产企业着力于技术创新,省陶瓷工业公司景德镇牌工艺陶瓷荣获“中国名牌”称号,“鹏飞”、“景赐坊牌”建筑陶瓷荣获国家免检产品,陶瓷股份公司釉中彩高档日用瓷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陶瓷出口公司百花牌陶瓷荣获江西著名商标产品。该市陶瓷教育规模和水平也上了新台阶,陶瓷类本科以上在校生由5年前的3000人增加到1.2万多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数也增加到23人。据调查,去年该市新增各类型窑炉数为97座,使全市窑炉总数达到2068座。

中国古陶瓷烧成工艺概说


一件精美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个复杂的工艺过程。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陶的发明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泥土、石料、水、火等物质的某些特征,进而学会了控制和利用这些物理或化学的特性,最终烧制成了瓷器。清乾隆时的督陶官唐英曾编成一部《陶治图说》,将瓷器的烧成工艺按制瓷顺序概括为二十幅图画,并配有解图文字。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部较为完整地记录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专门著作,其主要内容被许多研究论述陶瓷的专家学者所引用,曾有研究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根据古代文献记述结合调查部分仍沿用古老原始方法制瓷的小作坊工艺流程,将瓷器烧成工艺归结为如下几个主要程序:

(一)采集瓷石瓷土: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先人们最初是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过的泥土会变得十分坚硬,并在千百次实践后发明了陶,在烧制陶器原料选择中发现了瓷石瓷土并烧制成了瓷,瓷石瓷土具有烧成瓷器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和特性。

(二)粉碎磨细瓷石瓷土: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例如在古代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三)陶洗澄淀细瓷粉: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

(四)制作瓷坯: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一般是转轮,也有模框等,由已熟能生巧的工匠们妙手做成各种器物晾干。当然制作的方式方法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如由先古时期的泥土涂抹,泥条盘(圈)筑到利用慢轮进而快轮旋制,如果是大件器,则需分上下两截分别拉坯,然后用胎浆或胎泥连接成整器。

(五)装饰绘画:坯胎成型后,匠师们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审美需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如刻、划、印、绘画、雕塑等。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凉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如釉下青花用钴料,釉里红用铜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则是用不同彩料在烧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绘画,然后经低温反复烧而成。

(六)均匀上釉:将装饰完毕的坯胎上釉。在不同时期所用的釉料不同,上釉的方法也不同。例如拓(涂)釉法,用笔或刷子蘸釉浆后涂于素胎之上;吹釉法,用管筒据需要,一端蒙细纱,蘸釉浆后吹于胎体之上,多次反复至均匀乃成;浸釉法,一般用于胎体外部施釉时,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轻轻上下拉动或左右转动,借坯体的吸水性让釉着附在胎坏上;荡釉法,把釉浆注入器坯内,上下左右旋荡胎体,使釉浆均匀附上器坯内壁,壶瓶、罐类容器常用此法;此外还可将坯体放在旋轮上施釉,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釉浆散甩到器坯内壁上,故称之为轮釉法。

(七)入窑烧成:将装饰绘画好的器坯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就可入窑烧制。一件完美的瓷器烧制成功与窑的形状,装瓷匣钵入窑后的摆放位置、烧成温度的高低、窑内火焰燃烧的化学变量等都有极大关系。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是有差异的,其平均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因此,必须将瓷坯按窑内前后左右、上中下的不同温度位置码放,才能烧成各具特色的瓷器。

留住景德镇——读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正在急速地流失或面临着流失,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窘境。传统正在当代中远去,现代景德镇的制瓷艺人,晓以传统工艺制瓷者能有几人?

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最重要的是传统艺人们“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景德镇的瓷器能成为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审美经典,成为全世界共同接受的珍贵遗产和标准,与景德镇独特的传统制瓷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教学的原因,清华美院教师白明每年3月份均带学生赴景德镇实习,在与老艺人的接触中,他体悟到传统制瓷工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传统工艺正在日益流逝的危机,萌生了将其真实地记录、整理出来的想法。

白明的记录、整理工作近似于田野考古的方式。田野考古追求的是资料的实效性,资料实效性如何,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否反映这一工艺的全貌,这与资料的数量有关;二是能否代表所调查工艺的真实情况,这与资料的质量有关;三是能否尽快应用于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这与资料的利用有关。

在第一个方面,白明用了七年的时间,往返景德镇无数次,寻师父、进山区、入作坊,走访他能找到的传统制瓷艺人,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传统制瓷不同的工艺和环节拍照、绘图2000余张,又从这2000余张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中精选出600余张,编写成了这本几十万字图文并茂的著作《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将景德镇传统制瓷艺术完整地介绍给世人。

在第二个方面,为再现传统制瓷工艺的真实环节,他全部选用艺人在现场操作过程中自己拍摄的反转片及照片,在图片的美感与真实性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他断然地舍弃美感而追求真实,虽然由此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片子的明暗及背景环境的某些不足,但有如田野考察,注重的是文献的史料意义,因此,图像绝对的真实性成为本书成功的“生命”支撑。

在第三个方面,白明对如何运用已有资料做了精心的安排,所选择的工艺环节都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能切入和显示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拥有更强的针对性、学术性。比如淘泥、拉坯、修坯、彩绘等过程,白明认为这些都是景德镇制瓷技艺中的精华所在。这些不同的工艺步骤看似简单和普通,但其中却蕴含着相当多的合理性和惟一性,可谓博大精深。对这些工艺过程,白明用了大量照片,对环境、器具、工艺过程、泥料变化等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客观真实的再现。同时,他又用了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每张图片进行了注解,对一些特别需要说明的地方加以分析,使简单的图解具有不简单的内容。

值得玩味的是,白明此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的时间过程。作者历时近7年拍摄图片,所拍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一些图片中看出环境的变化,比如同一个工艺操作过程,场地可能并不一样,同一个场地,背景也许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作坊条件却是使用同一种技术,甚至连手法都是一样。作者并没有为了统一而重拍或补拍,而是保留了这种“缺陷”,就是想让读者从这些细节中切实地体味出一些属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味道”和“气息”,在阅读中能真切地回到传统制瓷工艺的情境中去。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中国第一本系统、全面、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地介绍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书籍。由于作者本人就是以景德镇材质制作作品而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著名陶艺家,长期的教学、创作、研究、实践,不仅确保书中所介绍的工艺环节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而且更能切入和显示传统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术性。600余张历时7年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不仅对一些传统艺人不轻易示人的技艺做了完整的记录,也将这个千年古镇的神奇制瓷技术详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这些图片资料本身具有了田野考古般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已开始名扬天下。“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称假玉器”,“镇钟秀里人陶民所烧造”,“陶玉携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据考古发现,景德镇五代窑址颁布甚广,有十八处之多,尤其是延续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窑址,规模最大,影响甚远。这些窑址都烧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调偏灰,白的色调纯正。而且,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较好,其烧成温度已达1150-1200℃,孔隙度为0.8%,胎体白度达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盘、碗、壶、盒、水盂等,以盘碗为主。这说明,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她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研发陶瓷烧成工艺 实现低碳排放节能增效》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研发陶瓷烧成工艺 实现低碳排放节能增效》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