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建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景陶瓷厂:保护建陶工业遗产完成厂史编纂

景陶瓷厂:保护建陶工业遗产完成厂史编纂

建窑瓷器鉴别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17

建窑瓷器鉴别。

厂从去年4月份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编纂成一部30余万字、百余幅历史老照片,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的厂史。

景陶这部厂史取名《景陶春秋》,采用“史话”的笔法,夹叙夹议,热情讴歌了景陶人“爱厂如家、艰苦奋斗、崇尚进步、追求第一”的精神,忠实记录了景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曾经创造的辉煌业绩,展示了许多景陶人在下岗失业后努力融入社会潮流、奋斗拼搏、勇创业绩的精神面貌。整部厂史赋予读者的是感慨、欣慰,是振奋和激励。

景陶瓷厂最早由国家建材工业部管辖,是全国五家生产建筑陶瓷的重点企业之一。划归地方管辖后,曾经是景德镇财政支柱性企业之一,至停产前,累计上交利税总额达9178.7万元。上世纪90年代初曾被国家六部委认定为大型二档企业,其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畅销国内外市场,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景陶瓷厂曾为景德镇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建陶工业的发展,都做出过很大贡献。这部厂史的编纂成功,为及时抢救和保护景德镇建陶工业的一份遗产,为研究我国及本市建筑陶瓷工业的发展史留下一些珍贵资料,也为弘扬景陶人永不言败、勇创业绩的精神,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闽清一陶瓷厂油罐昨晚爆炸


昨晚6时许,闽清白樟镇龙强陶瓷厂的一油罐加油时突然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接着又发生了两次爆炸。截至昨晚11时20分,燃烧了近5个小时的大火终被扑灭。据悉,该起爆炸已造成一人受伤。目前,爆炸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厂里着火的油罐开了一个缺口,火浪一阵阵从缺口处往外冒,着火油罐旁还有一辆油罐车,也被大火笼罩了。由于火大,消防队员难以接近。

据闽清消防大队林大队长介绍,该厂一辆运油车在往厂里的一个油罐加油时,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发生爆炸,随后油罐便开始燃烧,接着又发生了两次爆炸。爆炸后,他们赶到现场立即用高压水龙头对起火的油罐外围进行喷水降温,让其稳定燃烧,防止继续爆炸。

昨晚10时,福州市消防特勤大队赶到现场,并穿上防化服开始用泡沫进行喷射。据消防人员介绍,大火是由油罐中的重油引起的,用水根本无法扑灭,只能先使用泡沫将重油覆盖,并进行降温,然后才能将火灭掉。11时20分,大火终于被扑灭。据悉,爆炸并起火的油罐里还贮藏有12吨重油,是用于烧烤陶瓷的。

据消防部门介绍,该起爆炸已造成一人受伤,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救治。

本站提醒各陶瓷厂注意生产安全!

景德镇老瓷厂记忆:景德镇陶瓷厂


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上一辈的老瓷都人,谈起景德镇陶瓷厂(以下简称景陶),都会清晰地记得景陶门前的运煤专用小铁路,每当满载着煤炭的小火车轰隆驶过,那之后的兴奋之情;还有景陶办公大楼的门楼,那是当时全市所有工业企业中最独特、最宏伟、最气派的一栋门楼,让不少瓷都人记忆犹新。

近日,记者来到景陶,那昔日象征着景陶曾经辉煌的大门,如今已经锈迹斑斑;曾经热闹非凡的厂房,已经空无一人……

建厂初期披荆斩棘

1958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每一个景陶人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这一天瓷器十二瓷厂、十五瓷厂、十六瓷厂合并为景德镇市建筑瓷厂。

谈及景陶的前身,现任景陶厂长杨景华滔滔不绝地介绍,景陶的前身是景德镇市第二陶瓷手工生产合作社(简称“二社”),而二社的前身又是余协圣瓷行,老板是人称“三尊大佛”的资本家余炳哲。

1950年10月余炳哲抽走转移大量资金,使生产停顿,瓷行于1951年5月关闭,瓷行93名工人要求资方老板发工资维持生活。当时工人代表与资方老板进行谈判达成协议,老板同意付给工人“共同工资”,但“大佛”不肯“善哉”,未履行协议。于是工人联名上诉到市法院,经过法院裁判之后,将这些固定资产作为股金自动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之后二社逐渐发展,让工人们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征程,他们白天生产、晚上义务劳动,在资金不足以全部建设正规厂房时,他们挑来泥土、运来竹子搞基建,用竹片糊黄泥搭起一栋栋简易厂房。在1958年,这一年二社已有部分工人迁到毛家坡新厂房生产。新厂房的建成,告别了点多面广,迈出了厂房、设备、人员高度集中的关键一步,为今后的景陶奠定了基础。

发展期间充满曲折

只要熟悉景陶的人都知道,景陶主要出产工业陶瓷,其中三角牌釉面砖更是闻名中外。据景陶老职工回忆道,当年厂里生产的面砖,其特点吸水率适中,光洁度好,耐酸、耐碱性能强,使用周期长。

可景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着每个角落,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干扰,瓷厂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也是面目全非,运作十分艰难。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景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招收新工人,工人年龄面临着青黄不接,就在1973年,这一天下着雨,但是景陶的职工们却觉得这是一场喜雨,因为在这一天,景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接了158名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青年工人到来,这些都是各大院校高才生,他们的到来,及时地为景陶补充了新鲜血液。

据景陶书记常水根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是景陶最令人羡慕、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期。这一时期,景陶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釉面砖生产量和质量节节上升,产量位居全国之冠八年之久。这一时期,釉面砖品种日益增多,全厂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要知道,当年我们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出产上海、北京等地,都是免检产品,畅销到连找厂长批条子都买不到,当时时任厂长为了减少上门客户的纠缠,特意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剪贴了报纸上的一副“兔开尊口”的漫画,”常水根骄傲地说。

从景陶建厂初期开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后,当时的厂领导班子看准了市场对釉面砖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机,“咬定青山不放松,”果断决策,让效益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工业瓷逐渐减产直至全面停产,进而举全厂之力来发展效益较高的釉面砖。

如何扩大釉面砖生产规模,经过商量之后,最好的选择是把工业瓷车间改造成釉面砖车间。但是改造的资金在那里?面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景陶人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合作伙伴,在1981年至1982年,景陶在难以从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采取这一变通的灵活措施,使景陶的釉面砖产量大增,一跃成为全国釉面砖产量第一的专业厂家。

不仅如此,在1980年至1987年,景陶釉面砖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整整八年,当时景陶头上一直戴着桂冠,光芒四射。“三角牌”产品在整个上世纪的80年代畅销美国、港澳、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是最受欢迎的建陶产品之一。

景陶人的创业精神

余昌铨1955年就进入景陶,直到1997年才退休,作为一名老景陶人,他有着景陶人艰苦朴实的创业精神。正如余昌铨的老伴常说的,“他就是块头木头疙瘩,笨。上班从未迟到过,就连我生孩子的时候也还在上班,从来都不知道请假这个两个字,天天就惦记着生产生产”。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余昌铨依然深深地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时,工人们上下班全靠步行,要走一个多小时,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发出怨言。当时工厂搬到毛家坂时,这里还是比较荒芜的地方,工厂用竹片编成篱笆做围墙,厂里规定没有到上班时间是不开门的,来得早的人都老老实实在门外等候。当时有一个姓黄的工人家里没有闹钟,下半夜3时左右就起床,走到厂里还没有天亮,但他又不敢跨过篱笆进厂,只好在曹家岭灰棚子里休息一下,不小心睡着了,一觉醒来,到厂里已经迟到了,还受到了处罚。由此可见当年的纪律是多么的严格。

余昌铨在景陶一直都是从事匣钵工作,这项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丝毫都没有怨言,起早摸黑的一干就是40年,他说,“我们那时就把厂里当成了自己家,从来都没有迟到早退,一周就休息一天,休息时还要义务劳动半天;有时半夜刮风下雨,我会习惯性的跑到厂里去看匣钵是否被雨淋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做匣钵40余年,但是余昌铨坚持下来,对他那个年代来说,只要认定了这门手艺,就会一直干下去。

回想起,以前厂里的辉煌,余昌铨自豪地说:“在80年代,我们厂是全市最好的一个厂,也是全市第一个有公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单位,当年6辆公交车停在厂门口,是多么的气派”。

景陶的蒸蒸日上,与干部和职工艰苦奋斗是离不开的。老职工老占告诉记者,当年他在厂里的时候,不管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是一样的在生产线上辛勤的工作。现代剧《窑前战歌》就是以厂里一个职工老董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1976年的一天,烧练车间窑炉的烟道发生堵塞,烟道不疏通,瓷器要报废,老董得知此事之后,二话不说,钻进了烟道,硬是将堵塞烟道的匣屑。砖块一铲一铲掏出来,高温将老董的脸灼得青紫,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人加入了抢修行列,终于将烟道疏通了。

别看现在景陶厂生活区破旧不堪,生活区内公园,丝毫看不到绿意,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职工宿舍、子弟学校、保育院、职工医院、食堂、浴室、文化中心等设施应有尽有。生活区内花园不仅绿树成行,花草芬芳,花园内还有喷泉,环境优美。

“可是就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东等地区乡镇企业及其他性质的建陶企业的崛起,‘三角’牌受到猛烈的冲击,经济效益逐步下降,并出现经营亏损,景陶在1997年全面停产,目前景陶主要以出租方式将厂房、设备租给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老占说。

景陶从辉煌鼎盛到退出市场,从部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到市属三类企业,它经历了五十余个春夏秋冬,这人生漫长的半个世纪,就好似流星在历史星空划过的一瞬间。在这期间虽没有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但一座座高耸的制粉喷雾干燥塔和一条条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作业线却是见证了景陶昔日的光辉,尽管如今这种辉煌已不再,但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厂记忆:景兴瓷厂


只要一有时间,70多岁的陈新凤就会到戴家弄老农贸市场逛一逛,对那里,她有着别一样的感情。

从13岁走进景兴瓷厂学习陶瓷绘画到退休,陈新凤至今还在画青花薄胎瓷。她用一生的时间见证了景兴瓷厂的前世今生。在谈及景兴瓷厂的前世今生,这位老人话语顿时滔滔不绝。景兴瓷厂融入了陈新凤的血脉,就像新瓷彩融入了景兴瓷厂的血脉,而新彩瓷又是景德镇独一无二的工艺,体现的正是景德镇的纯正血脉。

曾经辉煌一时的景兴瓷厂,如今已经物是人非,只有老景兴瓷厂门口留下破败不堪的门柱,仿佛还在述说着当年的繁荣盛景……

挖平凤凰山,扩建厂区

现在的景兴瓷厂已经搬迁至高新区,如今的景兴瓷厂与记者想象中的瓷厂有很大的区别:没有工人忙碌的身影、没有随处可见的陶瓷,只有一栋栋的行政大楼。

景兴瓷厂老厂址位于市区周路口地段。

1949年,私营制瓷作坊联营组建的建华瓷厂冲进了一群追梦人,这群追梦人为了追求梦想,要在这荒凉之地建设工厂,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生活有了盼头的人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只要一声令下,哪怕是遇到天大的困难,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付诸实施。

原本荒凉的地方,在一群追梦人努力之下,成为一家专业生产正德瓷器专业生产厂家,1956年,景兴瓷厂正式成立,1958年,转地方国营。1961年,全厂转并为华电瓷厂日用瓷车间。1962年8月,从华电瓷厂分出,厂名仍为景德镇市景兴瓷厂,成为生产日用传统瓷正德器专业生产厂家。

1958年建厂伊始,当时因连年砍伐松木,造成柴窑燃料松柴资源减少。景兴瓷厂果断停烧了刘家弄两座柴窑。积极参与进行全市的窑炉革新,积极培养工人热工工程师。次年,在刘家弄、万年街动工兴建四门四烧包子煤窑,进行“以煤代柴”试验,取得成功,窑青率逐步上升,受到市政府领导和陶瓷工业公司的充分肯定。

景兴瓷厂厂长余喜来介绍,从建厂第一天,景兴人就义无反顾踏上艰苦创业之路,1981年,为了让厂房不在分散在各个里弄里,全厂干部职工利用工余,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肩扛手提,将厂区一座高高的凤凰山挖平,扩建厂区和办公大楼。将零散在戴家弄、刘家弄、塘旁堧、万年街等近20条里弄的生产场地集中进了新厂区内。

同时,厂内成立了从产品设计、原料加工、成坯制作,直到烧炼成瓷的一座较为现代先进设备的新型工厂,新厂正式投产,整套生产工序,实行了半机械化、机械化操作,产量大幅度增长,规范不断扩大。全厂占地面积47234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有隧道窑3座、机压成型作业线7条、注浆作业线1条、彩绘辊道烤花窑2条、球磨机15台、练泥机7台、榨泥机10台、隧道窑2条、锦炉1条、电炉4台等。动力机械总能力1554千瓦,年产瓷器2200万件。

一到年边,产品供不应求

景兴瓷厂老艺人陈新凤13岁随着父亲一同来到了景兴瓷厂,年纪轻轻的她当年进厂后就得到了师傅与厂领导的认可,6个月之后就予转正,转正之后,一些老师傅对陈新凤这一批新来的进行考级考试。

“那时候的考级不如现在,我们所有的学徒在老师傅的监督下,一人画一个作品,之后再由老师傅评定。”陈新凤说。当时陈新凤虽然年纪小,可是技艺却不比其他人差,经过老师傅评定后,直接给陈新凤跳了半级。“当时别提有多骄傲,而且我们都以进景兴瓷厂为荣”。

不仅是陈新凤,当时许许多多人像她一样以进景兴瓷厂为荣。

当年正是集中了一批配制釉料,绘画青花、器型设计等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一支较强的技艺队伍迅速形成,景兴瓷厂生产的日用瓷得到高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日用瓷的需求,而且创新了一批日用瓷、陈设瓷、礼品瓷的花色品种。

有“磬声”牌正德餐具、饭具以及庆兴5寸半碗、正德汤碗、大碗、8寸平、汤盘。这些产品有适应个人和家庭的3件(头)至54件(头)餐、饭具;有适用于宴会盛席的64件(头)至110件(头)的餐具,并独具中西餐两用性。并在试验组大量生产以卫生、保温为主要特点的和合器,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一度供不应求。

“我们厂里一到年边时,就特别忙,工人忙生产,市民忙着排队购买厂里生产的“和合器”,该厂老职工高水山说,当年产品全靠手工制作,和合器的制作相当的难,在成型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所以和合器在年底时,才会大量生产。

正因为这样,和合器一经面世,就几乎被市民抢购一光,“当时,景德镇的老百姓都以用上我们景兴出产的和合器为荣,我们也都以厂为荣,能进到厂里工作心情就和现在考上大学一样开心。”高水山说。

经历坎坷,焕然一新

二十世纪70年代,景兴瓷厂历经了“十年动乱”的浩劫,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干扰,瓷业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也是面目全非,十分艰难地运作。

1967年7月,景兴瓷厂开始逐渐恢复日用瓷生产,企业领导审时度势,着手将原改产的生产作业线逐步恢复过来,企业并开展了以班组为单位的劳动纪律、工艺操作、基础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整顿,同年精制成功多种造型的瓷质毛主席塑像、毛主席语录牌和毛主席像章。

1968年,景兴瓷厂为南昌建设江西省“毛泽东思想万岁馆”烧制了大批献忠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给景兴瓷厂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适应国内外人们对日用陶瓷需求的新趋势,景兴瓷厂强化技术开发,设立职能部门,从发挥企业优势着手,采取强有力措施,保名牌产品,创拳头产品,品种制作上,突出了一个“新”字,生产经营中,突出了一个“优”字,加强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市场调研,为企业拓宽市场渠道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981年,景兴瓷厂首次成立了美研室,由胡景文、沈浮、唐得贵、方复、黄昌校、黄扬、邱含、吴能、江汉等一大批在陶瓷艺术界有实力、有贡献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组成。同时,厂里重建试验组。集中20多名有特技的技术人员、大中院校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的工人,1985年,厂部又成立了“青花研究所”,先后参与科研所工作,大力开发青花新品种、新花面。这一时期,有技艺精湛的做坯工有李名球等,增加新造型已达120种,产品合格率高达80%。

1983年至1985年,景兴瓷厂连续被评为景德镇市和陶瓷系统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荣获多项QC成果发布奖。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党委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党、政、工、团齐心协力,向全厂职工发出“艰苦创业、爱厂如家”的号召,并以此为企业精神,激励职工。景兴瓷厂由一家长期亏损单位转亏为盈。1986年,在全厂干群的奋力拼搏下,实现了年上缴利税100万元人民币,跻身于全市“百万富翁”行列。

“在1979至1985年中,有16公分青花薄胎碗获全国优秀新产品金龙奖;‘磬声’牌54头正德餐具、3头饭具、和合具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磬声’牌薄胎瓷获轻工业部优质优胜证书;‘磬声’牌庆兴碗54头中餐具获江西省陶瓷行业质量优胜称号”。说起这段回忆,余喜来嘴角也跟着上扬起来。

余喜来说,“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景兴瓷厂的效益达到了顶峰,当时制作的正德餐具工艺精湛,绘画技艺精美细腻瓷器生产数量之庞大,销售往往供不应求,工人们每天都热火朝天干着活,虽然辛苦,但是大伙心里可都是满足的。”

期待又一次新生

也许大家不会忘记当年位于戴家弄等里弄里的景兴瓷厂,近日,记者来到了景兴瓷厂老原址戴家弄老菜市场,景兴瓷厂已经被淹没在一栋栋新建的房屋之中,而附近丝毫也找不到一点关于景兴瓷厂曾经存在的迹象,几经周折,一位在此开店多年的李花指着店外的幼儿园告诉记者,“景兴瓷厂的大门就在这里,这一片都是景兴瓷厂”。

记者只能从残缺的门柱,新建的楼房感受到昔日的景兴瓷厂。李花还记得当年小店开业时,景兴瓷厂那时还未迁走,当年的景兴瓷厂可红火了,每天都有市民来采购陶瓷,工人上班下班人可真多,在李花的记忆中,景兴瓷厂还是那么的辉煌,那么的无与伦比。

景兴瓷厂历经了40多个春秋,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规划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省陶瓷工业公司的要求,景兴瓷厂转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市高新区创建的凯兴陶瓷有限股份公司,正迎来新的发展曙光。

景兴瓷厂从昔日的手工生产,景兴瓷厂经历过无数风雨,可它几乎在每一个遇到危机的时刻都能涅槃重生,这也许是奇迹。虽然它的辉煌被很多人铭记,但昔日的繁华也被更多人忘记,在十大瓷厂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同时,景德镇瓷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并没改变。

又有外市向佛山陶瓷企业伸橄榄枝 6800亩建陶工业园


正进行优化调整的佛山陶瓷产业,在那些急于加快工业化的内地政府看来,无疑是座“金矿”。昨天,湖北省陶瓷产业基地——黄梅县来到佛山招商,诚邀佛山陶企去投资创业。

“黄梅的陶土资源丰富,储藏有紫砂土约1亿吨、紫砂泥约3千万吨;周边地区的瓷砖销售市场广阔,仅武汉汉西建材大市场一年的销售额就达20亿元;烟煤价格仅需520元/吨。黄梅是湖北省确定的“十一五”陶瓷产业基地,已规划好占地6800亩的建陶工业园。佛山企业入园投资后,企业增值税额三年内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给企业;涉企规费五年内全免;企业的劳动用工,纳入县政府阳光工程,政府提供免费招工、培训服务。”台上,黄梅县委书记吴海涛高声推销当地优良的投资环境;台下,欧文莱陶瓷、蒙娜丽莎陶瓷、简一陶瓷等100多家佛山企业的代表认真倾听,不时相互交流意见。

市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场景今年在佛山平均每天都有一次,有时一天就有两三场外地政府在佛山举办的投资推介会,陶瓷企业成了各地政府大力招揽的座上宾。

“从去年11月至今,佛山陶瓷企业已在外地圈地2.5万亩,签署的投资协议金额总共达到200亿元。”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说,佛山陶瓷产业正掀起第二轮异地投资热潮。业内人士分析说,佛企纷纷选择异地投资,既是因为企业做大规模、全国布局的内在需要,也与佛山市委、市政府今年以来从民生、产业升级出发大力推动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密不可分。与五年前第一轮投资热潮集中在佛山周边的清远、肇庆、河源等市不同,此轮扩张“征途”更远。四川夹江、湖南衡阳、江西高安、辽宁法库,几乎每一个新兴陶瓷产区都是在佛山产业资本的推动下形成的。

罗村一陶瓷厂油管着火


无人伤亡,怀疑是工人操作不当导致

工人在清理火灾现场。

18日下午2时40分左右,南海罗村下柏工业区内一陶瓷厂突发火灾,3分钟后消防车赶到将火扑灭,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工人透露,火灾是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

下午3时半左右,记者赶到现场,警察已经将工厂所在路段封锁。厂内的大火已经被扑灭,空气中仍有一股浓浓的烧焦味,厂房靠路边的一段围墙也已被推倒。

据目击整个过程的李先生说,大约下午2时40分左右,这家陶瓷厂的生产车间突然浓烟滚滚,不一会就有火焰蹿出,消防车很快赶到扑救。车间内的工人被紧急疏散。

据该厂工人透露,此次火灾是操作不当造成的:工人在打开油管阀门的时候,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回流阀门承受不了高压,导致油管内的燃油喷射到高温窑炉后引燃着火,迅速蔓延至油管。

安全生产部门提醒,工人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生产,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由于近期高温天气,工人高温作业要注意降温,以免容易造成中暑而引发工伤事故。

在保护中开发利用陶瓷文化遗产


9月17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一名制瓷艺人正在画坯,用纯手工技艺再现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

9月17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古典装扮的乐师为游客献上了瓷制乐器演奏的瓷乐。景德镇瓷乐器采用优质瓷土按专业乐器技术要求精心制作,演奏起来清晰悦耳,美妙动听。

9月17日,皖赣主流媒体“探访古驿道”活动全媒体采访团沿着古驿道步入景德镇。“这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文博副研究员白光华说。

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期,景德镇就开始生产陶器,中晚唐开始生产青瓷,五代创烧白瓷,宋元不断兴盛,明清时期更是成为皇家御瓷和中国制瓷业的典范与代表,对世界制瓷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一路走来,采访团的记者目睹了景德镇大规模、相当完整复杂的历代瓷业体系及文化遗存,历史遗留的原料产地、作坊窑房、交通道路、水运码头、城池衙署、商铺民居、窑砖里弄,还有仍在延续并浸润在景德镇文化中的制瓷传统技艺民俗等。“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景德镇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该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70处,其中大部分跟陶瓷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全市仅窑址就有52点(151处),初步统计文化大遗址片区规模约20.87平方公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处。

“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好这些陶瓷文化遗产,不仅能把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而且还将促进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白光华说,该市正在建设45平方公里新城区,给老城区“减负”;保护昌江河系周边从唐至明清古瓷窑遗址。重点推进御窑厂遗址、湖田古瓷窑址和高岭瓷土矿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工程以及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沿朝阳路至珠山路为轴线的一条近现代陶瓷工业文脉。

怀仁煤矸石变身陶瓷厂抢手货


黑乎乎的煤矸石在怀仁县却成了陶瓷厂的抢手货。12月6日,记者走进怀仁尊屹陶瓷有限公司的试验车间,看到黑色煤矸石经过一系列国内最先进的陶瓷加工工艺之后,烧制成了精美的白色陶瓷,这比直接销售煤矸石可以提高将近30%的经济效益。

煤炭产业链终端的煤矸石,变成了陶瓷产业链上游的高岭土,尊屹陶瓷有限公司是与当地煤企成功“联姻”的范例。煤炭企业以股份合作的形式为陶瓷企业注资,同时为企业提供生产原料。陶瓷企业按照“高、精、尖”的产业方向发展,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尊屹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建春告诉记者: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改进,引进高压注浆成型工艺,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一家能够成熟的做这项技术的工厂。另外,当地丰富的煤矸石资源也让当地陶瓷生产成本降了下来。经过煅烧后的煤矸石生产陶瓷比南方陶瓷生产原料高岭土每吨节省近千元。

该县依托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的禀赋优势,大力实施“以煤扶瓷、煤瓷联合、瓷成精品”的发展战略,推进当地经济由“黑”向“白”、由煤向非煤产业强劲转变,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尊屹陶瓷只是当地产业由“黑”变“白”的一个缩影,目前在怀仁县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内已有4家煤炭企业投资建设了亿元以上的陶瓷生产项目,全部与景德镇、潮州、唐山等全国先进瓷区企业合作联营。园区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入驻陶瓷企业将达45家,产能可达18亿件,年消化煤矸石20余万吨,产值达90亿元。

瓷交会为淄博建陶工业园的生产企业搭建交易平台


首届中国(淄川)瓷砖卫浴商品交易会,得到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朱勇毅等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本次瓷砖卫浴商品交易会定位准确,立足实际,是一次务实、实效的盛会。

广东、福建等9个省市的陶瓷协会负责人,四川夹江、广东佛山等12家建陶市场负责人光临洽谈,给全国第二大建陶基地——淄博建陶工业园173家生产企业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拥有国际一流建陶生产线,又有着‘地产品’的极大优势。现在就看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壮大自己,加快品牌的培育和成长。”山东耿瓷集团董事长王兴农说。目前耿瓷集团拥有4个直属公司,年产能力达1500万平方米。今年1月又投资6000万元新上了两条现代化生产线,8月份即可投产,届时将增加生产能力800万平方米。“这种机遇不抓住,后悔都来不及。”王兴农说。淄博统一陶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主动出击,巡回于交易会场间,请前来参会的客商到公司内进行考察,相继与河北、河南等地的客商签订了总代理协议。

“‘瓷交会’的举办,目的之一就是为淄博建陶工业园的生产企业搭建起一个更大的交易平台。同时,通过这种交易会,进一步开阔企业家的视野,使他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学到更多东西。更关键的是让他们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的永久竞争力。现在看来,这一目的已经有了初步效果。”双杨镇党委书记宗学兆说。

集合效应,汇成了一股信息流,在淄川建材城的财富链条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据淄川建材城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交易会结束后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新的品牌商到这里咨询、洽谈,寻求发展商机。“新品牌的不断加盟,提升了建材城的高度,提高了建材城的竞争力。特别是著名品牌的加入,形成了建材城持久的魅力。”管委会主任宋磊介绍。更为重要的是,看到外地品牌所形成的高附加值,让淄川众多企业家开始注重自己产品的形象“包装”。淄川建陶工业园虽已拥有“皇冠”、“东鹏”、“亚西亚”等4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耿瓷”等9个全国免检产品,“中川”、“耿瓷”、“狮王”、“常鑫”等14个省级著名商标和省级名牌,但他们仍不满足,日前,耿瓷集团等企业又申报了一批省级和全国品牌。“不是我们的实力没达到,而是我们的观念和意识还明显滞后。”一位建陶企业负责人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陶瓷厂:保护建陶工业遗产完成厂史编纂》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陶瓷厂:保护建陶工业遗产完成厂史编纂》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建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