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兴辉瓷砖 > 导航 >

厂记忆:景兴瓷厂

厂记忆:景兴瓷厂

兴辉瓷砖 怎么鉴别是不是厂货瓷器 大理石瓷砖

2021-04-08

兴辉瓷砖。

只要一有时间,70多岁的陈新凤就会到戴家弄老农贸市场逛一逛,对那里,她有着别一样的感情。

从13岁走进景兴瓷厂学习陶瓷绘画到退休,陈新凤至今还在画青花薄胎瓷。她用一生的时间见证了景兴瓷厂的前世今生。在谈及景兴瓷厂的前世今生,这位老人话语顿时滔滔不绝。景兴瓷厂融入了陈新凤的血脉,就像新瓷彩融入了景兴瓷厂的血脉,而新彩瓷又是景德镇独一无二的工艺,体现的正是景德镇的纯正血脉。

曾经辉煌一时的景兴瓷厂,如今已经物是人非,只有老景兴瓷厂门口留下破败不堪的门柱,仿佛还在述说着当年的繁荣盛景……

挖平凤凰山,扩建厂区

现在的景兴瓷厂已经搬迁至高新区,如今的景兴瓷厂与记者想象中的瓷厂有很大的区别:没有工人忙碌的身影、没有随处可见的陶瓷,只有一栋栋的行政大楼。

景兴瓷厂老厂址位于市区周路口地段。

1949年,私营制瓷作坊联营组建的建华瓷厂冲进了一群追梦人,这群追梦人为了追求梦想,要在这荒凉之地建设工厂,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生活有了盼头的人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只要一声令下,哪怕是遇到天大的困难,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付诸实施。

原本荒凉的地方,在一群追梦人努力之下,成为一家专业生产正德瓷器专业生产厂家,1956年,景兴瓷厂正式成立,1958年,转地方国营。1961年,全厂转并为华电瓷厂日用瓷车间。1962年8月,从华电瓷厂分出,厂名仍为景德镇市景兴瓷厂,成为生产日用传统瓷正德器专业生产厂家。

1958年建厂伊始,当时因连年砍伐松木,造成柴窑燃料松柴资源减少。景兴瓷厂果断停烧了刘家弄两座柴窑。积极参与进行全市的窑炉革新,积极培养工人热工工程师。次年,在刘家弄、万年街动工兴建四门四烧包子煤窑,进行“以煤代柴”试验,取得成功,窑青率逐步上升,受到市政府领导和陶瓷工业公司的充分肯定。

景兴瓷厂厂长余喜来介绍,从建厂第一天,景兴人就义无反顾踏上艰苦创业之路,1981年,为了让厂房不在分散在各个里弄里,全厂干部职工利用工余,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肩扛手提,将厂区一座高高的凤凰山挖平,扩建厂区和办公大楼。将零散在戴家弄、刘家弄、塘旁堧、万年街等近20条里弄的生产场地集中进了新厂区内。

同时,厂内成立了从产品设计、原料加工、成坯制作,直到烧炼成瓷的一座较为现代先进设备的新型工厂,新厂正式投产,整套生产工序,实行了半机械化、机械化操作,产量大幅度增长,规范不断扩大。全厂占地面积47234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有隧道窑3座、机压成型作业线7条、注浆作业线1条、彩绘辊道烤花窑2条、球磨机15台、练泥机7台、榨泥机10台、隧道窑2条、锦炉1条、电炉4台等。动力机械总能力1554千瓦,年产瓷器2200万件。

一到年边,产品供不应求

景兴瓷厂老艺人陈新凤13岁随着父亲一同来到了景兴瓷厂,年纪轻轻的她当年进厂后就得到了师傅与厂领导的认可,6个月之后就予转正,转正之后,一些老师傅对陈新凤这一批新来的进行考级考试。

“那时候的考级不如现在,我们所有的学徒在老师傅的监督下,一人画一个作品,之后再由老师傅评定。”陈新凤说。当时陈新凤虽然年纪小,可是技艺却不比其他人差,经过老师傅评定后,直接给陈新凤跳了半级。“当时别提有多骄傲,而且我们都以进景兴瓷厂为荣”。

不仅是陈新凤,当时许许多多人像她一样以进景兴瓷厂为荣。

当年正是集中了一批配制釉料,绘画青花、器型设计等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一支较强的技艺队伍迅速形成,景兴瓷厂生产的日用瓷得到高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日用瓷的需求,而且创新了一批日用瓷、陈设瓷、礼品瓷的花色品种。

有“磬声”牌正德餐具、饭具以及庆兴5寸半碗、正德汤碗、大碗、8寸平、汤盘。这些产品有适应个人和家庭的3件(头)至54件(头)餐、饭具;有适用于宴会盛席的64件(头)至110件(头)的餐具,并独具中西餐两用性。并在试验组大量生产以卫生、保温为主要特点的和合器,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一度供不应求。

“我们厂里一到年边时,就特别忙,工人忙生产,市民忙着排队购买厂里生产的“和合器”,该厂老职工高水山说,当年产品全靠手工制作,和合器的制作相当的难,在成型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所以和合器在年底时,才会大量生产。

正因为这样,和合器一经面世,就几乎被市民抢购一光,“当时,景德镇的老百姓都以用上我们景兴出产的和合器为荣,我们也都以厂为荣,能进到厂里工作心情就和现在考上大学一样开心。”高水山说。

经历坎坷,焕然一新

二十世纪70年代,景兴瓷厂历经了“十年动乱”的浩劫,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干扰,瓷业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也是面目全非,十分艰难地运作。

1967年7月,景兴瓷厂开始逐渐恢复日用瓷生产,企业领导审时度势,着手将原改产的生产作业线逐步恢复过来,企业并开展了以班组为单位的劳动纪律、工艺操作、基础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整顿,同年精制成功多种造型的瓷质毛主席塑像、毛主席语录牌和毛主席像章。

1968年,景兴瓷厂为南昌建设江西省“毛泽东思想万岁馆”烧制了大批献忠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给景兴瓷厂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适应国内外人们对日用陶瓷需求的新趋势,景兴瓷厂强化技术开发,设立职能部门,从发挥企业优势着手,采取强有力措施,保名牌产品,创拳头产品,品种制作上,突出了一个“新”字,生产经营中,突出了一个“优”字,加强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市场调研,为企业拓宽市场渠道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981年,景兴瓷厂首次成立了美研室,由胡景文、沈浮、唐得贵、方复、黄昌校、黄扬、邱含、吴能、江汉等一大批在陶瓷艺术界有实力、有贡献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组成。同时,厂里重建试验组。集中20多名有特技的技术人员、大中院校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的工人,1985年,厂部又成立了“青花研究所”,先后参与科研所工作,大力开发青花新品种、新花面。这一时期,有技艺精湛的做坯工有李名球等,增加新造型已达120种,产品合格率高达80%。

1983年至1985年,景兴瓷厂连续被评为景德镇市和陶瓷系统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荣获多项QC成果发布奖。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党委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党、政、工、团齐心协力,向全厂职工发出“艰苦创业、爱厂如家”的号召,并以此为企业精神,激励职工。景兴瓷厂由一家长期亏损单位转亏为盈。1986年,在全厂干群的奋力拼搏下,实现了年上缴利税100万元人民币,跻身于全市“百万富翁”行列。

“在1979至1985年中,有16公分青花薄胎碗获全国优秀新产品金龙奖;‘磬声’牌54头正德餐具、3头饭具、和合具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磬声’牌薄胎瓷获轻工业部优质优胜证书;‘磬声’牌庆兴碗54头中餐具获江西省陶瓷行业质量优胜称号”。说起这段回忆,余喜来嘴角也跟着上扬起来。

余喜来说,“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景兴瓷厂的效益达到了顶峰,当时制作的正德餐具工艺精湛,绘画技艺精美细腻瓷器生产数量之庞大,销售往往供不应求,工人们每天都热火朝天干着活,虽然辛苦,但是大伙心里可都是满足的。”

期待又一次新生

也许大家不会忘记当年位于戴家弄等里弄里的景兴瓷厂,近日,记者来到了景兴瓷厂老原址戴家弄老菜市场,景兴瓷厂已经被淹没在一栋栋新建的房屋之中,而附近丝毫也找不到一点关于景兴瓷厂曾经存在的迹象,几经周折,一位在此开店多年的李花指着店外的幼儿园告诉记者,“景兴瓷厂的大门就在这里,这一片都是景兴瓷厂”。

记者只能从残缺的门柱,新建的楼房感受到昔日的景兴瓷厂。李花还记得当年小店开业时,景兴瓷厂那时还未迁走,当年的景兴瓷厂可红火了,每天都有市民来采购陶瓷,工人上班下班人可真多,在李花的记忆中,景兴瓷厂还是那么的辉煌,那么的无与伦比。

景兴瓷厂历经了40多个春秋,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规划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省陶瓷工业公司的要求,景兴瓷厂转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市高新区创建的凯兴陶瓷有限股份公司,正迎来新的发展曙光。

景兴瓷厂从昔日的手工生产,景兴瓷厂经历过无数风雨,可它几乎在每一个遇到危机的时刻都能涅槃重生,这也许是奇迹。虽然它的辉煌被很多人铭记,但昔日的繁华也被更多人忘记,在十大瓷厂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同时,景德镇瓷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并没改变。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德镇老瓷厂记忆:厂


上一辈的老瓷都人,谈起厂(以下简称景陶),都会清晰地记得景陶门前的运煤专用小铁路,每当满载着煤炭的小火车轰隆驶过,那之后的兴奋之情;还有景陶办公大楼的门楼,那是当时全市所有工业企业中最独特、最宏伟、最气派的一栋门楼,让不少瓷都人记忆犹新。

近日,记者来到景陶,那昔日象征着景陶曾经辉煌的大门,如今已经锈迹斑斑;曾经热闹非凡的厂房,已经空无一人……

建厂初期披荆斩棘

1958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每一个景陶人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这一天瓷器十二瓷厂、十五瓷厂、十六瓷厂合并为景德镇市建筑瓷厂。

谈及景陶的前身,现任景陶厂长杨景华滔滔不绝地介绍,景陶的前身是景德镇市第二陶瓷手工生产合作社(简称“二社”),而二社的前身又是余协圣瓷行,老板是人称“三尊大佛”的资本家余炳哲。

1950年10月余炳哲抽走转移大量资金,使生产停顿,瓷行于1951年5月关闭,瓷行93名工人要求资方老板发工资维持生活。当时工人代表与资方老板进行谈判达成协议,老板同意付给工人“共同工资”,但“大佛”不肯“善哉”,未履行协议。于是工人联名上诉到市法院,经过法院裁判之后,将这些固定资产作为股金自动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之后二社逐渐发展,让工人们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征程,他们白天生产、晚上义务劳动,在资金不足以全部建设正规厂房时,他们挑来泥土、运来竹子搞基建,用竹片糊黄泥搭起一栋栋简易厂房。在1958年,这一年二社已有部分工人迁到毛家坡新厂房生产。新厂房的建成,告别了点多面广,迈出了厂房、设备、人员高度集中的关键一步,为今后的景陶奠定了基础。

发展期间充满曲折

只要熟悉景陶的人都知道,景陶主要出产工业陶瓷,其中三角牌釉面砖更是闻名中外。据景陶老职工回忆道,当年厂里生产的面砖,其特点吸水率适中,光洁度好,耐酸、耐碱性能强,使用周期长。

可景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着每个角落,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干扰,瓷厂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也是面目全非,运作十分艰难。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景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招收新工人,工人年龄面临着青黄不接,就在1973年,这一天下着雨,但是景陶的职工们却觉得这是一场喜雨,因为在这一天,景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接了158名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青年工人到来,这些都是各大院校高才生,他们的到来,及时地为景陶补充了新鲜血液。

据景陶书记常水根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是景陶最令人羡慕、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期。这一时期,景陶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釉面砖生产量和质量节节上升,产量位居全国之冠八年之久。这一时期,釉面砖品种日益增多,全厂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要知道,当年我们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出产上海、北京等地,都是免检产品,畅销到连找厂长批条子都买不到,当时时任厂长为了减少上门客户的纠缠,特意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剪贴了报纸上的一副“兔开尊口”的漫画,”常水根骄傲地说。

从景陶建厂初期开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后,当时的厂领导班子看准了市场对釉面砖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机,“咬定青山不放松,”果断决策,让效益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工业瓷逐渐减产直至全面停产,进而举全厂之力来发展效益较高的釉面砖。

如何扩大釉面砖生产规模,经过商量之后,最好的选择是把工业瓷车间改造成釉面砖车间。但是改造的资金在那里?面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景陶人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合作伙伴,在1981年至1982年,景陶在难以从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采取这一变通的灵活措施,使景陶的釉面砖产量大增,一跃成为全国釉面砖产量第一的专业厂家。

不仅如此,在1980年至1987年,景陶釉面砖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整整八年,当时景陶头上一直戴着桂冠,光芒四射。“三角牌”产品在整个上世纪的80年代畅销美国、港澳、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是最受欢迎的建陶产品之一。

景陶人的创业精神

余昌铨1955年就进入景陶,直到1997年才退休,作为一名老景陶人,他有着景陶人艰苦朴实的创业精神。正如余昌铨的老伴常说的,“他就是块头木头疙瘩,笨。上班从未迟到过,就连我生孩子的时候也还在上班,从来都不知道请假这个两个字,天天就惦记着生产生产”。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余昌铨依然深深地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时,工人们上下班全靠步行,要走一个多小时,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发出怨言。当时工厂搬到毛家坂时,这里还是比较荒芜的地方,工厂用竹片编成篱笆做围墙,厂里规定没有到上班时间是不开门的,来得早的人都老老实实在门外等候。当时有一个姓黄的工人家里没有闹钟,下半夜3时左右就起床,走到厂里还没有天亮,但他又不敢跨过篱笆进厂,只好在曹家岭灰棚子里休息一下,不小心睡着了,一觉醒来,到厂里已经迟到了,还受到了处罚。由此可见当年的纪律是多么的严格。

余昌铨在景陶一直都是从事匣钵工作,这项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丝毫都没有怨言,起早摸黑的一干就是40年,他说,“我们那时就把厂里当成了自己家,从来都没有迟到早退,一周就休息一天,休息时还要义务劳动半天;有时半夜刮风下雨,我会习惯性的跑到厂里去看匣钵是否被雨淋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做匣钵40余年,但是余昌铨坚持下来,对他那个年代来说,只要认定了这门手艺,就会一直干下去。

回想起,以前厂里的辉煌,余昌铨自豪地说:“在80年代,我们厂是全市最好的一个厂,也是全市第一个有公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单位,当年6辆公交车停在厂门口,是多么的气派”。

景陶的蒸蒸日上,与干部和职工艰苦奋斗是离不开的。老职工老占告诉记者,当年他在厂里的时候,不管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是一样的在生产线上辛勤的工作。现代剧《窑前战歌》就是以厂里一个职工老董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1976年的一天,烧练车间窑炉的烟道发生堵塞,烟道不疏通,瓷器要报废,老董得知此事之后,二话不说,钻进了烟道,硬是将堵塞烟道的匣屑。砖块一铲一铲掏出来,高温将老董的脸灼得青紫,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人加入了抢修行列,终于将烟道疏通了。

别看现在景陶厂生活区破旧不堪,生活区内公园,丝毫看不到绿意,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职工宿舍、子弟学校、保育院、职工医院、食堂、浴室、文化中心等设施应有尽有。生活区内花园不仅绿树成行,花草芬芳,花园内还有喷泉,环境优美。

“可是就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东等地区乡镇企业及其他性质的建陶企业的崛起,‘三角’牌受到猛烈的冲击,经济效益逐步下降,并出现经营亏损,景陶在1997年全面停产,目前景陶主要以出租方式将厂房、设备租给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老占说。

景陶从辉煌鼎盛到退出市场,从部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到市属三类企业,它经历了五十余个春夏秋冬,这人生漫长的半个世纪,就好似流星在历史星空划过的一瞬间。在这期间虽没有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但一座座高耸的制粉喷雾干燥塔和一条条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作业线却是见证了景陶昔日的光辉,尽管如今这种辉煌已不再,但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陶瓷知识:景德镇市国营瓷厂历史资料简介——景兴瓷厂


景德镇景兴瓷厂1949年由一批私营制坯厂家及多户私营烧瓷厂家,(窑户老板)组成私联营建华瓷厂。1954年由上海生太油行投资,并由上级委派了党代表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该厂的内部管理。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更名为景兴瓷厂。1961年该厂又被并入华电瓷厂,为该厂日用瓷生产车间,1962年8月,又从华电划出为独立瓷厂,仍沿用景兴瓷厂原名至今。厂部座落在市区中华南路255号。全厂占地面积44417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拥有职工人数1313人。年产量2000万件。

主要生产日用传统瓷,正德和合器。如有“磬声”牌正德餐具,饭具以及文庆兴五寸半碗、正德汤碗、大碗、八寸平汤盘。这些产品有适应个人和家庭的三件(头)至五十四件(头)餐、饭具,有适用于宴会盛席的六十四件(头)至一百一十件(头)的餐具,并具中西餐具两用性。1979、1985年16厘米青花薄胎碗获全国优秀新产品奖。“磬声”牌正德餐饭具和合具获省优质产品奖。产品深受广大用户欢迎。销往全国29个市省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及欧美市场。

“改制”抓机遇“进园”求发展——景兴厂改革改制侧记


日前,从市远景瓷业公司传来喜讯:这个由原景兴瓷厂改制重组的新企业,今年与世界知名企业瑞典宜家TkeaofsweDen公司签订1800万件产品的订单,企业外销有望突破500万美元。景兴瓷厂的国企改革,是该市坚持企业退城进园、易地重组的改制思路,使企业成功转型,重新焕发生机的一个成功范例。

景兴瓷厂是该市1962年成立的国有陶瓷企业,以生产中餐具、茶具、和合器等日用瓷为主,职工人数达1660余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市场的影响,和该市许多陶瓷企业一样,景兴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企业生产、销售面临新的考验,改革改制迫在眉睫。2002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景兴瓷厂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企业退城进园,市区厂房土地由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收购,收购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改制,同时在陶瓷工业园区新建厂房,以此为依托进行招商引资,并成功引进远景瓷业公司在园区落户。由景兴变远景,不仅解决了原企业职工的就业问题,还为企业做大做强带来了新的机遇。

远景瓷业公司在企业管理上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它们在景德镇传统的青花瓷工艺基础上自行开发而成的“温”系列餐具,一面世即走俏国内外市场,在中东和欧美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2008年,通过努力,该公司成为瑞典宜家TkeaofsweDen公司的全球供应商,出口创汇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公司逐渐从一个股份制企业逐步向国际惯例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方向迈进,成为景德镇日用陶瓷生产销售的一支生力军。200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创税利220万元,其中宜家产品外销达到300万美元。

当前,远景瓷业公司拟在继续扩大再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国际间全方位合作,努办实现新突破,他们与瑞典宜家签订1800万件产品订单就是其中一项大手笔。虽然金融危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但远景人雄心勃勃,他们要在去年外销300万美元的基础上,今年争取实现产销、利税翻番,要在安置600多名下岗职工的同时,力争安置更多的人员就业,为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景德镇老瓷厂记忆:景德镇陶瓷厂


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上一辈的老瓷都人,谈起景德镇陶瓷厂(以下简称景陶),都会清晰地记得景陶门前的运煤专用小铁路,每当满载着煤炭的小火车轰隆驶过,那之后的兴奋之情;还有景陶办公大楼的门楼,那是当时全市所有工业企业中最独特、最宏伟、最气派的一栋门楼,让不少瓷都人记忆犹新。

近日,记者来到景陶,那昔日象征着景陶曾经辉煌的大门,如今已经锈迹斑斑;曾经热闹非凡的厂房,已经空无一人……

建厂初期披荆斩棘

1958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每一个景陶人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这一天瓷器十二瓷厂、十五瓷厂、十六瓷厂合并为景德镇市建筑瓷厂。

谈及景陶的前身,现任景陶厂长杨景华滔滔不绝地介绍,景陶的前身是景德镇市第二陶瓷手工生产合作社(简称“二社”),而二社的前身又是余协圣瓷行,老板是人称“三尊大佛”的资本家余炳哲。

1950年10月余炳哲抽走转移大量资金,使生产停顿,瓷行于1951年5月关闭,瓷行93名工人要求资方老板发工资维持生活。当时工人代表与资方老板进行谈判达成协议,老板同意付给工人“共同工资”,但“大佛”不肯“善哉”,未履行协议。于是工人联名上诉到市法院,经过法院裁判之后,将这些固定资产作为股金自动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之后二社逐渐发展,让工人们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征程,他们白天生产、晚上义务劳动,在资金不足以全部建设正规厂房时,他们挑来泥土、运来竹子搞基建,用竹片糊黄泥搭起一栋栋简易厂房。在1958年,这一年二社已有部分工人迁到毛家坡新厂房生产。新厂房的建成,告别了点多面广,迈出了厂房、设备、人员高度集中的关键一步,为今后的景陶奠定了基础。

发展期间充满曲折

只要熟悉景陶的人都知道,景陶主要出产工业陶瓷,其中三角牌釉面砖更是闻名中外。据景陶老职工回忆道,当年厂里生产的面砖,其特点吸水率适中,光洁度好,耐酸、耐碱性能强,使用周期长。

可景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着每个角落,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干扰,瓷厂生产经营一落千丈,企业也是面目全非,运作十分艰难。

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景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招收新工人,工人年龄面临着青黄不接,就在1973年,这一天下着雨,但是景陶的职工们却觉得这是一场喜雨,因为在这一天,景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接了158名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青年工人到来,这些都是各大院校高才生,他们的到来,及时地为景陶补充了新鲜血液。

据景陶书记常水根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是景陶最令人羡慕、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期。这一时期,景陶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釉面砖生产量和质量节节上升,产量位居全国之冠八年之久。这一时期,釉面砖品种日益增多,全厂上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要知道,当年我们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出产上海、北京等地,都是免检产品,畅销到连找厂长批条子都买不到,当时时任厂长为了减少上门客户的纠缠,特意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剪贴了报纸上的一副“兔开尊口”的漫画,”常水根骄傲地说。

从景陶建厂初期开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后,当时的厂领导班子看准了市场对釉面砖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机,“咬定青山不放松,”果断决策,让效益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工业瓷逐渐减产直至全面停产,进而举全厂之力来发展效益较高的釉面砖。

如何扩大釉面砖生产规模,经过商量之后,最好的选择是把工业瓷车间改造成釉面砖车间。但是改造的资金在那里?面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景陶人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合作伙伴,在1981年至1982年,景陶在难以从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采取这一变通的灵活措施,使景陶的釉面砖产量大增,一跃成为全国釉面砖产量第一的专业厂家。

不仅如此,在1980年至1987年,景陶釉面砖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整整八年,当时景陶头上一直戴着桂冠,光芒四射。“三角牌”产品在整个上世纪的80年代畅销美国、港澳、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是最受欢迎的建陶产品之一。

景陶人的创业精神

余昌铨1955年就进入景陶,直到1997年才退休,作为一名老景陶人,他有着景陶人艰苦朴实的创业精神。正如余昌铨的老伴常说的,“他就是块头木头疙瘩,笨。上班从未迟到过,就连我生孩子的时候也还在上班,从来都不知道请假这个两个字,天天就惦记着生产生产”。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余昌铨依然深深地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时,工人们上下班全靠步行,要走一个多小时,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发出怨言。当时工厂搬到毛家坂时,这里还是比较荒芜的地方,工厂用竹片编成篱笆做围墙,厂里规定没有到上班时间是不开门的,来得早的人都老老实实在门外等候。当时有一个姓黄的工人家里没有闹钟,下半夜3时左右就起床,走到厂里还没有天亮,但他又不敢跨过篱笆进厂,只好在曹家岭灰棚子里休息一下,不小心睡着了,一觉醒来,到厂里已经迟到了,还受到了处罚。由此可见当年的纪律是多么的严格。

余昌铨在景陶一直都是从事匣钵工作,这项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丝毫都没有怨言,起早摸黑的一干就是40年,他说,“我们那时就把厂里当成了自己家,从来都没有迟到早退,一周就休息一天,休息时还要义务劳动半天;有时半夜刮风下雨,我会习惯性的跑到厂里去看匣钵是否被雨淋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做匣钵40余年,但是余昌铨坚持下来,对他那个年代来说,只要认定了这门手艺,就会一直干下去。

回想起,以前厂里的辉煌,余昌铨自豪地说:“在80年代,我们厂是全市最好的一个厂,也是全市第一个有公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单位,当年6辆公交车停在厂门口,是多么的气派”。

景陶的蒸蒸日上,与干部和职工艰苦奋斗是离不开的。老职工老占告诉记者,当年他在厂里的时候,不管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是一样的在生产线上辛勤的工作。现代剧《窑前战歌》就是以厂里一个职工老董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1976年的一天,烧练车间窑炉的烟道发生堵塞,烟道不疏通,瓷器要报废,老董得知此事之后,二话不说,钻进了烟道,硬是将堵塞烟道的匣屑。砖块一铲一铲掏出来,高温将老董的脸灼得青紫,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人加入了抢修行列,终于将烟道疏通了。

别看现在景陶厂生活区破旧不堪,生活区内公园,丝毫看不到绿意,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职工宿舍、子弟学校、保育院、职工医院、食堂、浴室、文化中心等设施应有尽有。生活区内花园不仅绿树成行,花草芬芳,花园内还有喷泉,环境优美。

“可是就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东等地区乡镇企业及其他性质的建陶企业的崛起,‘三角’牌受到猛烈的冲击,经济效益逐步下降,并出现经营亏损,景陶在1997年全面停产,目前景陶主要以出租方式将厂房、设备租给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老占说。

景陶从辉煌鼎盛到退出市场,从部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到市属三类企业,它经历了五十余个春夏秋冬,这人生漫长的半个世纪,就好似流星在历史星空划过的一瞬间。在这期间虽没有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但一座座高耸的制粉喷雾干燥塔和一条条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作业线却是见证了景陶昔日的光辉,尽管如今这种辉煌已不再,但景陶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景德镇御窑景巷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瓷都”。千年来,因瓷成市,其老城区的每条街巷、每栋建筑都或多或少与陶瓷生产相关联,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及意义。因老城位于昌江边,拥有北起观音阁,经前街和后街至小港嘴,直抵南河口的长达十三里的陶瓷产、供、销集散地,故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窑炉、作坊、民居三要素形成了景德镇最小的城市构成单元。

“御窑景巷”街区曾是景德镇运输码头、原料输入和陶瓷外销出口交易的核心区域,也曾是景德镇老城衰败化、边缘化的代表。如今,走在御窑景巷,眼前所见的是古色古香的商街店铺,五王庙古戏台、水龙会、北乡公所、徽州会馆等历史元素和历史建筑,无不体现瓷都老城区独特而深厚的里弄文化,可谓一街一景、一巷一品,韵味十足。

御窑景巷位于市中山北路,南起中渡口,北至瓷都大桥,全长1.1公里,占地约3.1公顷,由里弄、历史文化建筑与滨江景观带组成,文化积淀和人文元素丰厚,是景德镇老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御窑景巷的沿江带,是御窑遗址的建控地带。南宋时期,因沿河建窑、沿窑建市而形成雏形;明清时期,成为了老城区的主要运输码头和货物集散地,是昔日景德镇老城区商贸往来、人群聚居的繁华之地。御窑景巷集中反映了景德镇老城区从宋代到1949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陶瓷贸易、民俗生活和信仰、建筑、市井商业文化活动遗址形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片地域文化街区特色鲜明,是景德镇古代陶瓷生产的重要原料入口和陶瓷外销出口区,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历史上,御窑景巷倚昌江东岸形成市集,先民们逐水而居,临水而业,进行不同的商贸活动。这里串起了昌江东岸的里市渡、中渡口和对岸的三闾庙三处码头,内藏23条里弄,贯通前街与后街。先民们在这里用最原始的制瓷工具,在最简陋的环境中,做出了最精美的陶瓷,通过陶瓷之路输送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地,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发展。这里还是景德镇特色民居和传统特色商铺最集中的街区。”古镇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移民城市,在这个片区内,至今还保存着许多风格各异的建筑类型,弄堂中还有一些古民居、古作坊和陶瓷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传统的制瓷工艺、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景德镇御窑景巷片区,反映了除陶瓷生产之外的大部分文化活动形态。在这里,传统生活场景、民俗文化、民居文化、社会组织文化、交通和商贸形态、宗教和陶瓷艺术的交融等等,都可以一览无遗,是了解和研究景德镇千年文化风情和历史变迁的入口,堪称半部景德镇文化史。如果把景德镇看成一顶皇冠,那御窑景巷就是皇冠上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

记者了解到,随着对御窑景巷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御窑景巷已经初步建成为一个传承瓷都民俗文化的商业旅游街区。老城博物馆是最为集中反映景德镇老城历史、社会文化的主题博物馆,它以陶阳十三里、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老街区愿景为脉络,串联起千年古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人们更为清晰地了解千年瓷都的制瓷历史和辉煌,领略市井风情。五王庙古戏台可以品茶、读书,看民俗表演,听小巷讲堂故事,品味乡愁,感悟人生,是见证景德镇老城独特历史文化的窗口之一。在这里,不定期举行的老码头集市是景德镇市井文化的一个缩影,游客可以走马观花地路过小摊位,翻寻独特的发现,也可与摊主闲聊,聆听无尽的回忆和故事,使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草鞋码头”。还有大顺布号、水龙会展陈馆、玉字巷2号、天主教堂、沿江步道等景点,以及客栈、陶瓷文创、咖啡、茶室、酒吧、餐饮、小吃等商业可供参观和体验。

“一片御窑景巷,半部景德镇文化史”。御窑景巷工程于2013年开工修缮建设,经过多年打造,已成为市民“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新地标。该街区先后被授予“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西省商业特色街”等荣誉称号。2017年,御窑景巷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未来,随着御窑景巷里弄修缮工作的推进和完成,里弄的肌理格局将更加清晰,功能将更加完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将更加凸显,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在这里体验景德镇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景陶瓷厂:保护建陶工业遗产完成厂史编纂


厂从去年4月份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编纂成一部30余万字、百余幅历史老照片,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的厂史。

景陶这部厂史取名《景陶春秋》,采用“史话”的笔法,夹叙夹议,热情讴歌了景陶人“爱厂如家、艰苦奋斗、崇尚进步、追求第一”的精神,忠实记录了景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曾经创造的辉煌业绩,展示了许多景陶人在下岗失业后努力融入社会潮流、奋斗拼搏、勇创业绩的精神面貌。整部厂史赋予读者的是感慨、欣慰,是振奋和激励。

景陶瓷厂最早由国家建材工业部管辖,是全国五家生产建筑陶瓷的重点企业之一。划归地方管辖后,曾经是景德镇财政支柱性企业之一,至停产前,累计上交利税总额达9178.7万元。上世纪90年代初曾被国家六部委认定为大型二档企业,其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畅销国内外市场,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景陶瓷厂曾为景德镇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建陶工业的发展,都做出过很大贡献。这部厂史的编纂成功,为及时抢救和保护景德镇建陶工业的一份遗产,为研究我国及本市建筑陶瓷工业的发展史留下一些珍贵资料,也为弘扬景陶人永不言败、勇创业绩的精神,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建国瓷厂与古窑瓷厂


古窑民俗博览区是我国AAAAA级景区,所展示的窑文化非常丰富多彩,除了有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外,还有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等。凡来景德镇的人,都要游览古窑民俗博览区,尤其那古代瓷窑建筑和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令人留连忘返。

古窑瓷厂与建国瓷厂的关系

博览区内的古窑,亦称古窑瓷厂,与建国瓷厂的关系相当密切,两厂有不解之缘,古窑瓷厂为建国瓷厂的技艺人员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平台,也传承了建国瓷厂仿古瓷尤其是颜色釉瓷的烧制,而建国瓷厂本身就是明清至民国官窑的沿续,可说是“当代官窑”。

明代御器厂高温颜色釉方面最突出的成是永乐、宣德的鲜红釉(又称祭红),釉厚如脂,光莹鲜艳。此外,还有永乐年间的翠青,宣德年间的霁蓝,弘治年间的黄釉,都冠一时。正德时的孔雀绿也很名贵。同时,还烧造出海棠、驴肝、马肺、油绿、鳝鱼黄、紫金等釉色。清代御窑厂的康、雍、乾三朝高温颜色釉进入鼎盛时期,相继烧造出郎窑红、霁红、美人醉或豇豆红、新紫、米色、天蓝、窑变、茶叶末、三阳开泰等。乾隆后期,瓷工们能用瓷器及各种色釉仿制漆器、木纹、竹器、铜器等工艺品,且无不乱真。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事频繁,政府腐败,颜色釉瓷生产逐渐衰落,致使一些名贵色釉品种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接收了在御窑厂基础上建立的官僚资本江西瓷业公司,组建了第一家国营建国瓷业公司(1952年更名建国瓷厂),颜色釉瓷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建国瓷厂汇集身怀绝技颜色釉老艺人,保留了手工制坯生产车间和柴窑烧瓷,不仅恢复和提高了钧红、郎窑红、祭红、美人醉、影青、翠青、霁蓝、乌金、茶叶末、釉里红、窑变花釉、三阳开泰等传统产品,还研制开发出彩虹釉、火焰釉、凤凰衣釉、羽毛花釉、变色釉、结晶釉等新品种,无论是釉色、种类、造型都达到或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如今古窑传承了建国瓷厂颜色釉烧制工艺,经常用柴窑烧制颜色釉的各个珍贵产品,其中仿古代名窑色釉品种,受到国内外陶瓷和收藏界赞赏。

建国瓷厂对古窑瓷厂的支持

1979年8月,市委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中,为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古代制瓷作坊和工艺,发展旅游产业,决定在西郊蟠龙岗筹建历史博物馆,修复古窑瓷厂。当时,各瓷厂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拆除柴窑和分散的坯房,建造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隧道窑和大厂房。为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市委把重点支持的任务落实到建国瓷厂。从1980年起,为了筹备建厂,由建国瓷厂提供技术工人和原材料,在莲花塘打靶场进行试产,临时搭起几间坯房,按照建国瓷厂品种制作成坯,运到建国瓷厂的柴窑烧成。同时从建国、景兴等瓷厂拆迁三处柴窑和一批坯房到古窑瓷厂工地拼装,计有柴窑(又称镇窑)一座、坯房六栋。基建完成后,聘任建国瓷厂副厂长余昌松为技术顾问、先后调去建国瓷厂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和颜色釉老艺人左冬苟、李其才、刁刻艺人李永兴、青花艺人胡诗看、柴窑把桩师傅冯宽生、冯祖传,以及圆琢器手工制瓷技工等,1984年又调建国瓷厂生产科科长吕仲梅任古窑瓷厂厂长,生产类似建国瓷厂的颜色釉、色釉刻花、青花、青花釉里红等仿古瓷,其中钧红、郎窑红、三阳开泰、窑变花釉和灰可器等成了古窑的主导产品。

建成后的古窑瓷厂,己成为保留文化遗产,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它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这里的古坯房,为珍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每组坯房似封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坯房内,从建国等瓷厂调去的打杂工、做坯工、印坯工、利坯工、刹合坯工、剐坯工等以传统的手工进行操作,他们的妙手神工令游人惊叹不已;厂内古朴高大的镇窑,以松柴为燃料,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烟囱,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满窑烧窑的是建国瓷厂调去的师傅……所有这些凝聚着建国瓷厂人的心血和汗水。至今,在古窑烧窑的(包括葫芦窑、馒头窑等)各岗位大多是建国瓷厂的师傅。在原料、成型到烧练的老坯工、老窑工中,获得省非物资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优秀传承人称誉的,有建国瓷厂做坯工王炎生、把桩师胡家旺等多人。(来源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

景德镇御窑厂


明初,景德镇成立了御窑厂,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

代表东方古老文化的瓷器,素有官窑、民窑之别。官窑,即官方创办的窑厂。封建社会的官窑是专为皇宫内院制造皇上用的瓷和皇帝赏赐臣僚的御瓷的御窑厂。

说到御窑厂,其来龙去脉应当是萌发于元初而兴于明清,绵延近七百多年。由于御窑厂的特权所在,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它虽然专为皇帝烧制瓷器,而客观上则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许多陶艺珍稀品为故宫博物院所珍藏,并向海内外游客作展示。

御窑厂是官窑的象征,是陶艺瑰宝的摇篮。历来,人们对御窑厂充满神秘感与好奇心。

一、元帝设浮梁瓷局

公元1271年,元帝国建立。蒙古族“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其服饰建筑都崇尚白色。白色的瓷器,同样成为元代帝王的珍爱之品。白瓷在蒙元统治时期的景德镇有很大的发展,优质的白瓷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所官窑———浮梁瓷局,专为元皇室烧造御用瓷器。应当说,这便是御窑厂的萌芽。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造出枢府瓷、青花和釉里红瓷,其成就为后来明清两代御窑厂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自元代起就开始有了官窑。

二、洪武大帝建御窑

朱元璋推翻蒙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却几乎全盘承袭了元代的匠籍制度。由于祭祀、赐赏、贸易的需要,明朝开国之初就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窑厂,世称“洪武官窑”。

洪武窑瓷器,土质细腻,胎体很薄,釉分青、白二色,以纯素者为佳。据记载,洪武窑有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等二十座。洪武年间军事上需要以瓷器换马匹用于战争,又要用瓷器扩大贸易和安抚邻邦。御窑厂烧出器型硕大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大罐,素朴雄浑粗豪而不失民族文化风韵,形成了洪武官窑的独特风格。

三、戏说燕王红战袍

永乐为明成祖朱棣年号。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朱棣身穿鲜红的战袍指挥作战,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发现朱棣的红战袍上的霜花自然凝结成了一条腾空飞舞的白龙,以为瑞祥之兆,士气大振,战果辉煌。1402年朱棣登基为永乐皇帝。御窑厂的技师们便依照燕王战袍的故事,设计烧制出鲜红甜白的龙纹瓷器,以表示对永乐皇帝的崇敬。而这种集鲜红与甜白于一体的瓷器,一时间成为永乐官窑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厂记忆:景兴瓷厂》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厂记忆:景兴瓷厂》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兴辉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