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解读发展逆市上扬

解读发展逆市上扬

古代瓷器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发展

2021-04-21

古代瓷器发展。

近日,景德镇市瓷局公布了2009年1-6月份全市陶瓷行业主要经济数据。陶瓷工业总产值50.2亿元,与去年30.2亿元同比增长66.23%;陶瓷出口达8592.6万美元,同比增长189.96%;陶瓷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7%;陶瓷税收总额4659万元,同比增长37.56%。

面对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在中国贸易出口大幅度缩水的经济背景下,为什么不仅没有受到市场疲软的影响,反而生产、出口都创造出历史最好成绩?出口是如何实现逆市上扬的?出口创汇的增长点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相关管理部门,景德镇市瓷局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助推行业发展?

采访中,景德镇市瓷局相关工作人员一致认为:“所有均创行业的历史新高,来之不易。”

据悉,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成为该市陶瓷产业振兴的突破口。近年相继有台达、法蓝瓷、东璟、常青等台资和浙江神飞、乐华等国内企业落户该市,这些企业落户不仅带来资金,更带来新技术,新的管理机制,有力推进了陶瓷产业结构调整,为产业做大做强注入了活力。

据了解,一个陶瓷项目落地到初现经济成效,一般需要2-3年运作周期。经过前几年大量艰苦并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工作,该市陶瓷行业积蓄力量持续发展,现在正逐步显现出强劲的后劲,同时增加了抵御市场就幻的抗风险能力。

在众多的招商引资企业入驻景德镇后,景德镇本土民营陶瓷企业也在竞争和学习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壮大。截至2008年上半年,该市全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陶瓷规模企业共计69家,下半年增至77家,到2009年6月份,数量增加到101家。

随着该市陶瓷产业做大做强,2009年上半年出口创汇实现同比增长189.96%,除了国家出台出口退税、减税等优惠政策作用外,规模陶瓷企业的增长为今年该市陶瓷生产和出口实现高增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据了解,该市陶瓷企业出口销售以高档日用瓷为主,销售市场集中在欧美地区。外贸日用瓷主要呈现“艺术化日用瓷和日用瓷艺术化”特点,设计精美、质量优异,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品牌竞争力。陶瓷产品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也是出口创汇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

该市陶瓷行业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和景德镇市瓷局这支“金牌服务团队”密不可分。在景德镇市瓷局,每个招商引资项目都建立项目挂点服务责任制,专人跟踪,全方位服务,切实为企业、项目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继而打造出了这支团队的品牌和信誉。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09年上半年景德镇市瓷局在招商项目上又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福建客商投资的汉索夫彩印包装项目、汉索夫陶瓷项目相继落户该市,日资爱和陶也将来景德镇投资,今年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3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两项,合同总金额10.25亿元人民币,外资220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8.277亿元。

同时,该市陶瓷相关产业在项目申报上也取得新突破。景德镇市瓷局积极帮助陶瓷企业申报国家项目,重点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发展陶瓷产业,上半年共申报58个陶瓷项目。

其中,同惠电子有限公司“剪切模高频谐振器用压电陶瓷材料及元件中试”项目与和川粉体技术有限公司的“低温常压水解法制备光通信器件用纳米氧化锆粉体”项目在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分别获得科技部2009年度第一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80万元和70万元资金支持;景德镇市地质队的“陶瓷原料勘探”及“鹅湖镇建卫瓷土矿勘探”项目分获省国土资源厅1100万元和210万元;景德镇市建国资厂的“陶瓷工业设计服务平台”项目与三宝陶艺村的“陶瓷艺术创意服务平台”项目分获国家发改委120万元与150万元;景德镇望龙陶瓷有限公司的“青花玲珑传统特色陶瓷生产线改造”项目获国家工信委专项资金432万元。

目前,为加快实施陶瓷品牌战略,景德镇市瓷局正积极申报注册“御窑厂”商标,四大传统名瓷证明商标,今年新增“昌南”等6个江西省著名商标,注册商标工作也在加快进行中。

目前该市陶瓷有60家陶瓷企业拥有各自的产品注册商标,有21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江西名牌”、“省著名商标”等品牌商标。

为培育陶瓷设计市场,提高该市日用陶瓷产业的竞争力,景德镇市瓷局还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成立陶瓷设计公司,提升企业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和整合网上销售平台,打造该市陶瓷网上销售平台,为该市陶瓷生产企业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打造物流基地,完善产业配套提升竞争力。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鲁宾逊陶瓷稳步发展逆市前进


在金融海啸强烈冲击陶瓷行业的大环境下,各地陶企库存压力普遍增大,销售艰难,但佛山市鲁宾逊陶瓷有限公司却逆市而上,稳步发展。自7月份入驻瓷海国际并悄然开业以来,积极应对行业冬天,进行内部调整,使企业出现产销两旺的良性运行。

鲁宾逊陶瓷是一家以研发生产仿古砖为主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上百名的企业工艺技术人员,并聘请了多名国内外陶瓷专家和技术顾问。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以创新为突破口,把自主研发、创意设计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0余款,涵盖300×300、600×600、600×800、300×600等各种规格的高档仿古砖。公司的新品戈壁岩系列、炭烧岩系列、沉积岩系列、大漠风情系列、丛林丽影系列、复活石系列等一直为市场所看好,获得了广大商家的普遍认同。

鲁宾逊陶瓷总经理陶中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看好瓷海国际的发展趋势,因为作为企业,看好的是长远,瓷海国际拥有季华路黄金地段的区域优势,并且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重点项目。据了解,这一带以后将是佛山政府重点扩张的地段,所以选择了把营销总部定位在瓷海国际。在当前行业形势普遍遇冷的形势下,公司一方面进行积极地调整,另一方面,将借助瓷海国际这一战略联盟的跨行业采购平台,为企业拓宽更多的销售渠道。

面对明年可能更为寒冷的行业大环境,陶中华表示,目前的策略是“稳步前进”。鲁宾逊陶瓷由于有创新能力和品牌优势,生存并没有问题,目前考虑的主要是稳步前进。特别是作为瓷海国际的商家,可以享有政府的政策优势和相关支持,因为在行业大调整的大背景下,政府的支持是重要因素,同时企业将密切关注行业形势和市场的变化,适时地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和营销策略的调整,并继续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市场认可度高的新产品,使企业在寒冬中逆势飞扬,稳步前进。

10载发展称奇迹 逆市而上谱华章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满惊喜和变数的一年。

上半年,国内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猛涨、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激增、外贸困境和信贷收紧的困难和挑战,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4把刀子加1根绳子”。陶瓷企业及上游的机械化工企业也陷入了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的尴尬局面。加之产业整治的风暴愈刮愈烈,对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陶瓷生产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维系其多年运转的环境迅速枯萎,一些企业在日益逼仄的利润空间中腾挪,面临风雨飘零倒闭的命运。

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得国内原本宽松的融资环境突然变得艰难起来。全球经济发展低迷,中国经济并不能独善其身,宏观经济对行业、企业、消费者乃至产业链、市场链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骤然降温,使建陶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新产区大量新增的产能,陶瓷企业压力倍增。

风起于青萍之末。长期以来,建陶行业以低门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同质化现象严重、污染型、粗放型的产业形象示人。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建材行业的飞速发展,建陶产业也被认为是“朝阳产业”,使得大多数企业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而2008年的一场金融风暴,可谓是一次难得让企业停下脚步接受“体检”的机会,也是一次检阅企业抗风险能力的绝佳时机。

在本轮竞赛中,一些企业或破产或倒闭,而另一些体质健康的企业却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黄金期。佛山市欧陶无机材料有限公司在海啸中抬起头,续写了逆市飞扬的奇迹,用实践证明了她稳定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也将迎来她10岁的生日,迎来她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广东陶瓷出口逆势上扬


记者今天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去年,广东陶瓷企业在原料(特别是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反倾销立案调查和国外技术壁垒日益苛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陶瓷出口增长迅速。

广东作为中国出口陶瓷的最大口岸,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口陶瓷十七万七千八百三十批次,货值二十五点六亿美元(不含深圳、珠海,下同),同比分别增长百分之四十八点九和百分之四十二点七。

去年,对于广东陶瓷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国内,燃料暴涨,能源和资源不足成为广东陶瓷出口的“瓶颈”,煤价、油价轮番上涨,优质制陶土的供不应求使得陶瓷行业成本压力加大;国外,广东陶瓷受到同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反倾销立案调查、技术壁垒日渐提高等不利因素随时有可能给“粤瓷”致命一击。

但广东陶瓷业并没有知难而退。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引导企业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对出口建筑卫生陶瓷实行“放射性专项检测+登记备案+过程监督检验”的监管模式,广东口岸出口陶瓷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据统计,广东的陶瓷业主要集中在粤东和佛山地区。去年,佛山、潮州、南海、东莞、饶平和梅州出口陶瓷货值均超过一亿美元,批次和货值约占全省九成左右。

为你解读法蓝瓷的创意发展方略


植根瓷都景德镇“镀金身”——解读法蓝瓷的创意发展方略

“china is China .from China back to China”——瓷器是中国的,其光芒与焦点必将回归中国。2004年年初,当台湾企业家陈立恒先生怀揣这一美好愿景与社会责任,率旗下名企海畅实业情牵瓷都景德镇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回归。

一个全球最大且最好的工艺品制造商,一个贴牌生产年产值超亿元的知名企业,一个代工近30年进入事业鼎盛期的全球性企业,在阅尽繁华之后,激流勇退,从东部沿海挥师二线城市,牵手千年瓷都,意欲自创一个自己的陶瓷百年品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

有别于一般商人,陈立恒先生认为,让商人伟大的原因不在于创业有成,而是能否知行合一,竭尽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他非常关注企业发展的三种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从这一经营理念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他将法蓝瓷烙上“景德镇制造”烙印的答案。

著名瓷都,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瓷器的巅峰之地,因此而形成的贵族式文化气质与氛围,是其它产瓷区是无法比拟的。植根于这一积淀深厚的土壤,借鉴、吸收、转化其文化资源,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在瓷都千年品牌的根基中孕育推广自己的品牌,借势发力,当是事半功倍。创品牌于2001年的法蓝瓷,落户景德镇后的快速发展,就佐证了这一点,2004年2月成立景德镇生产基地,2005年10月正式投产,2007年总体营业收入788万美元,2008年总体营业收入1340万美元,2009年总体营业收入1360万美元,2010年目标实现营业收入2000万美元,平均每年以40%至50%的速度递增,对于一个新创品牌来说,确实令人刮目。“来自景德镇的法蓝瓷”,不仅为法蓝瓷增添了历史厚重的金装,也成了吸引世界目光的一句最好的广告词。

一个全球品牌、百年品牌的打造,不仅仅在于其制作工艺的先进与外表的华美,更多的在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恰如贵族气质的培养,需千百年传承,方显雍容华贵与厚重。毫不讳言,法蓝瓷创意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推广,首选景德镇为创业基地,看重的正是其千年厚重的积淀。

法蓝瓷的经营哲学讲的是人与人之互动,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要求员工不但要具备专业素养,也要拥有人文艺术的修养。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陶瓷高等院校,拥有部、省、市各级陶研所,拥有大量身怀绝技的民间陶瓷艺人和近10万产业工人,加之众多世界顶尖级陶瓷艺术家,他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科研体系和庞大的梯队。只要很好地加以利用,其资本转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是走创意产业发展之路的法蓝瓷钟情景德镇的又一动因。

自诩为世界村文化大使,希翼能以精致产品输出东方美学之特色,立志要重塑中国陶瓷的光辉时代,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陈立恒先生的品牌推广梦想中还承载着振兴中国陶瓷的远景。而这一点与意欲重振瓷都雄风的景德镇高层产生了强烈共鸣。从上门盛情相邀,到大刀阔斧改善投资及生态环境,景德镇高层的诚心,一举拆掉600根烟囱的魄力,加上重振陶瓷雄风的共同志向,坚定了陈立恒在景德镇打造一个全球品牌的决心。携手共进,共创品牌,作为样板企业全力支持,深厚文化资本之外的社会资本,成为法蓝瓷品牌推广中又一可借之势。

法蓝瓷之于景德镇,她的艺术陶瓷产业化生产理念,她的松散式人才管理理念,她的市场营销理念,将为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而景德镇之于法蓝瓷,深厚的文化、人文、社会等各种资源,将为其品牌注入更多的深度与厚度,为其全球品牌推广打造出一张精美的“名片”。在全球拥有60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应邀进驻德国法兰克福商展永久展馆和法国巴黎时尚家饰展精品展,作为一个全球知名企业,法蓝瓷与景德镇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牵手,是一次相互的融合与促进。

解读高丽青瓷


高丽青瓷大约产生于9世纪末或10世纪初,尔后在发展中曾两度达到鼎盛,即前期的翡色青瓷和后来的镶嵌青瓷。

高丽青瓷属宫廷和贵族用瓷。 就历史而言,是指公元918年至公元1394年高丽王朝统治的这470余年时期的青瓷。早期的高丽青瓷是一种灰青釉系的青瓷,这时期的青瓷尚属泥釉系粗青瓷。10世纪晚期,其青瓷釉色呈深绿色调,有时出现黄褐色。大约至11世纪中晚期,高丽青瓷发展到高峰时期,其胎、釉都经过了精选,质量较高。这一时期的高丽青瓷大都仿效宋瓷,其纹样及造型忠实地沿袭了越窑、定窑、耀州窑,以及后来的汝窑、龙泉窑的风格。

12世纪上半叶至中晚期的80年期间,高丽青瓷出现了第二次鼎盛,产生了具有其强烈民族风格的高丽镶嵌青瓷。镶嵌青瓷,是指这类青瓷在釉下有黑白两色作装饰的镶嵌图纹。其装饰方法是先在胎上划出图样,再在所刻槽内填入黑白两色土酱,入窑初烧后,再在素烧的半成品器物之上施青釉经高温烧成。一般认为,这种技法来自高丽金属嵌银丝的习惯,特别是镶嵌的纹样,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国而形成其独特的民族形式。为了突出镶嵌的技法,青釉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同时也多显冰裂纹,而且从此与中国古越窑、耀州窑、汝窑、定窑的青瓷相去甚远,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但是,这种情况时间并不长久,大约自13世纪初起,高丽青瓷的质量每况愈下,纹样过于单调粗糙,曾经普遍流行的云鹤纹、薄柳纹也极为简略,有是仅仅是薄柳,且釉质也大不如从前。

镶嵌青瓷的同时,高丽青瓷当中还有以氧化铁为着色颜料绘制或剔划为装饰工艺的产品,人们称其谓高丽青瓷铁绘或铁彩器。

高丽青瓷,包括镶嵌青瓷、青瓷铁锈花器在内,胎体厚薄适中,且胎体特别轻,这一点为任何仿品所无法企及的。

高丽青瓷的釉色比较接近于龙泉青瓷,以粉青和翡色为主调,但釉质大不相同,其釉质釉面呈两种情况,一种为光亮莹润,一般少有开片;另一种为木光,如青瓷龟形壶,釉面无光泽,并有细小纹片。

高丽镶嵌青瓷的釉质及釉色与青瓷也有明显区别。其一,镶嵌青瓷的釉色以粉青或绿中泛黄为主调。其二,镶嵌青瓷的透明度较青瓷为高,这样有利于突出其黑白相间的纹饰,并且有明显的细小开片。

高丽青瓷及镶嵌青瓷采用垫烧法或支烧法,其垫烧器物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粘砂,粘砂又多为白色砂粒。其支烧器物,支钉粗大,支钉痕多呈三角状,并呈现出硅结晶状,支钉枚数多为3至4枚。

高丽镶嵌青瓷,其黑白花纹装饰之处,以手抚摸,有轻微的凹凸不平感。另外,镶嵌青瓷,其黑色为浓重的墨色,可用"黑又亮"三字概括。 这种黑色也为任何仿品所不能及的。

血脉相融 陶瓷艺术发展与中国书画关系解读


中国陶瓷、中国书画,本身是两项有着历史文脉关系的艺术,彩陶是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陶瓷、书画的关系其实是母与子的关系。陶瓷文化是对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发扬,陶瓷绘画受中国画的影响很深,它们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陶瓷器上出现绘画图案纹饰的情况,最早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中,部分细泥质陶器表面施有陶衣,并有用黑白红等颜色彩绘的图案花纹。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开创了绘画技巧美化瓷器的新领域。

青花的出现,是瓷器装饰绘画艺术的一大突破。特别是元代中期以后,青花已趋于成熟,它的胎体洁白细腻,青料浓翠艳丽,这都为在瓷器上洒脱自如地应用和表现中国的绘画技巧,提供了工艺上的先决条件。元代青花瓷的成就很高,这是因为它在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标志着青花瓷已由初创发展到成熟;还因为它在装饰和绘画工艺水平上,把国画风格技法运用于瓷器的装饰。

元青花瓷装饰绘画的内容和题材都较广泛,主题图案纹饰主要有三种:一是植物纹,以缠枝牡丹和缠枝莲使用最多,此外还有串枝花灵芝等;二是动物纹,以龙纹为主,亦有凤纹、孔雀、狮子、天马、麒麟、草虫等;三是以人物故事题材图案为主题,如元曲杂剧中的历史人物、隐逸先贤的图案等。虽然元代青花装饰画的题材多种多样,但根据众多考古发现以及传世的实物资料不难看出,在元青花瓷中以植物为主题的图案画为主流。其次为动物和动、植物相结合的绘画,人物故事题材图案画较少。

明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明代青花瓷的装饰绘画,大大超过了元代。明代瓷器纹饰同样以图案为主,其纹样有植物、动物、人物等等。不过,明代以人物故事图案为主题的青花瓷上,出现了以仙山楼阁为背景的故事画,画面大多以云头衬托,内容有元曲故事、神仙高士和闺阁妇女。还有一种婴戏图,数量众多,花样也层出不穷,其内容也在当时各种民间艺术品如版画、年画中屡见不鲜。

综观元代、明代青花装饰绘画内容题材以及装饰风格不难看出,元明两代是青花瓷画的继承和发展时期。自元代开始运用青料作为陶瓷装饰以来,这一装饰手法便日渐盛行。由于青花“料分九等”,色阶深浅不一,加上各时代在瓷胎上运用青料绘画的技巧不一,使瓷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益加完美地结合起来。青花瓷绘的风格与当时的中国画有着不绝的渊源关系,瓷器装饰自从吸收了绘画技法以来,扩大了装饰题材和表现手法,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把中国卷轴画的笔墨艺术在瓷画上体现出来,使青花瓷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崛起于清代末期的浅绛彩是当时景德镇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它一改当时粉彩瓷的繁缛、堆砌、花哨,缺乏艺术情感和创意的面貌,开创了陶瓷文人画的先河,令日渐衰败,江河日下的晚清瓷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它首次大规模的将诗、书、画统一于瓷器进行表现,将文人画结合进入瓷画,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开启了现代彩瓷风格,对现代我国瓷绘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时,文人画家为了便于适合自己在瓷上绘画,简化了粉彩的工艺技法,创立了接近元代浅绛山水画的瓷上浅绛彩。他们运用国画技法在瓷上大写意、小写意或工兼写;题材更加广泛,不限于山水。这些活跃的瓷上文人画家开创的浅绛彩在当时代风靡一时,获得了一定的商业上的成功。新安画派是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他们在瓷画领域首开浅绛文人画先河。接着珠山八友承前启后,完整地继承中国书画的传统精髓和景德镇瓷器传统粉彩绘瓷技法,创立了文人画派的新粉彩瓷画艺术。

珠山八友他们自觉追求瓷艺作品的书卷气,努力提高自身的书画和文学修养;他们在瓷艺创作中,执着追求文人画的意境美,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情感;他们张扬瓷艺家的艺术个性,提高了陶瓷绘画艺术者的艺术品格和社会地位。同时珠山八友的新粉彩又有自己的特色,它综合了粉彩和浅绛彩之优点,既有粉彩的细腻,又有浅绛彩的奔放,且颇具个人风格。珠山八友重视陶瓷工艺,对粉彩彩绘的技法娴熟掌握,创作的作品鲜艳亮丽,经久不变。浅绛彩的文人瓷艺家更注重瓷上彩绘的“写”,而珠山八友在保留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点,在“写”之外,还有“描”和“彩”的用笔,以加强所绘物体的细腻、真实和立体的感觉。浅绛彩的题材限于文人画的题材,基本保留传统文人画的创作精神。

珠山八友的绘画风格由中国文人画艺术蜕变而来,并且通过新粉彩形式进一步发展。珠山八友在20世纪的上半叶,他们以创新主力军的姿态,活跃在中国陶瓷艺术界,他们在瓷艺创作上的表现形式、品位、格调、审美旨趣和艺术追求都迥异于以往,从而把中国陶瓷绘画推向了新的历史高点。

陶瓷艺术由三部分组成,即绘画、器型、窑变。由于传统陶瓷艺术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装饰性,而人们又往往出于实用性的考虑,因而不将绘画这个陶瓷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陶瓷艺术的主要内容。所以陶瓷艺术的绘画性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淡化和忽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长期经历着皇权左右的特殊历史阶段,皇帝喜好的图绘,由宫廷画师画好,再带到窑厂交由工匠仿制。因为传统陶瓷上的绘画并不是一次性创作完成的,在工匠们复制的过程中,原作的气韵必然流失不少。这也就造成了传统陶瓷一直以来不被归为艺术品,而被归为工艺品的事实。陶瓷绘画由于不是“创作”,而是“复制”而成,因而一直属于陶瓷艺术的附属部分。但是从美术学的角度来讲,绘画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绘画有独立的文化地位和艺术语言,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不应该是孤立的、维持现状的。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绘画性对陶瓷艺术的重大进步作用。传统的继承确实很重要,但那只是对历史的记录,而真正有意义的其实是创新。当代陶瓷的绘画性体现,应该是新世纪中国对国际陶瓷艺术的贡献。这种承担着历史责任的“绘画性”则不仅仅是传统陶瓷上的青花、斗彩、云卷纹和“梅兰竹菊”,而是一种可以与国际对话的艺术语言。

当代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到陶瓷艺术这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一大批学院派陶瓷艺术家都开始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进行陶瓷艺术的创新,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他们有着相当好的文化理论背景,很多就是学西方绘画理论出身的。

今日陶瓷艺术瓷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作品,也早已是百花齐放。它有釉上釉下之分,因而它既可以造成像油画那样的堆积效果,也可以渗入材质造成国画大写意一般的效果,这样的艺术宽度是一般的绘画作品无法达到的。

陶瓷艺术的绘画性,使世界读懂了中国的陶瓷语言。

当然,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是不能互替的两种艺术形式,他们只能互相影响,相互借鉴,共同启发,共同进步。陶瓷绘画要重视陶瓷的材质美,注意绘画装饰和优美器形的完美融合。纹饰、质地、造型和谐统一。才能充分展示陶瓷的材质美,器形美、装饰美、色彩美,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这是陶瓷艺术家应该坚守的,也是广大热爱陶瓷绘画的中国画家需要学习了解的。陶瓷绘画艺术在充分借鉴中国画艺术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了陶瓷艺术本身,拓展了陶瓷装饰的途径,并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诞生了一大批陶瓷艺术家。留下了不少的传世佳作。这一点是不容否定的。现在不少中国画家热爱陶瓷绘画,并深入实践,给现代陶瓷装饰带来了清新活跃的艺术氛围。也为现代陶瓷绘画艺术带来了不少的变革创新。这也是现代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相互影响,共同繁荣的新气象。(摘自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

元青花解读(三)


(4)关于元代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红釉瓷、蓝釉瓷、釉上红绿瓷、孔雀绿釉瓷仿烧均瓷的研究问题

元代是对中国和世界陶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时代,是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并交融,自由来往交流的过程中创制了一批具有当朝很受欢迎,并陶瓷发展史具有历史性影响的创新陶瓷品种色。

釉里红瓷是瓷胎上用铜红料着彩,然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这是元代创烧品种。它的工艺过程和青花瓷一样,但烧制过程中火候温度掌握难度大,成品率极其低,可以说百里挑一。过去专家学者见到元代釉里红实物很少,所以说元代釉里红没有明洪武的好,而且数量极其有限。从现在陆续发现的元代釉里红实物看,釉里红的烧制技术元代已经很成熟了。

青花釉里红是指在同一器物上,既有钴料又有铜红料描绘或涂抹彩色,烧成后使青花与釉里红同现于一器,由于青花料和釉里红料在烧成过程中需要的温度氛围并不一致,因此,要使这两种色泽都能达到成功的程度是比较困难的。元代陶工发挥聪明才智,硬实攻克了这一难关,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元代红釉瓷、蓝釉瓷、釉上红绿瓷、孔雀绿瓷却是难得一见的缺少品种,但国内我都见到过。我在上面提到的内蒙古蒙元博物馆的藏品中我们将都能看到。元代瓷器件件都是国宝的话,元代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红釉瓷、蓝釉瓷、釉上红绿彩瓷更是宝中之宝,可以说件件都价值连城。将来很有必要一个一个地专题研究。元代烧制过均瓷,国内都认了,而且内蒙古出土过大量窖藏均瓷。宋代名窑怎么一夜之间烟消火灭了呢?元代仿烧过没有宋代其他窑名瓷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等将来的考古发现吧!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见到就说中国没有。我敢说,中国民间藏着的元代瓷器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国外博物馆高一档次。我感谢民间收藏家们为国家保护了这么多的国宝,我为元代自豪,我为祖国自豪!

五, 对元瓷的认识和鉴定理论要创新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邓小平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不同时期及时提出了一、二、三、四新理论,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两只手都要硬”“照顾沿海、内地两个大局”“处理国内问题要坚持三个有利,处理国际问题要划分三个世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用四化干部”等等耳目一新的理论之后,中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江泽民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鼓励国人“理论创新”要我们“与时俱进”。

中国在崛起,在变化,世人有目共睹。近期回大陆访问的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都承认变化太大,出乎他们的想象。这说明一个民族只有理论创新,事业才能够发展,国家才有前途。

我们的元瓷研究也要另辟蹊经,理论创新,不然走不出误区来。

对专家学者要尊重,但不能迷信。因为对元青花我们认识很晚,很 多专家学者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元青花,所以,元青花面前我们同样都是小学生。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所长刘新园先生看了托普卡比元青花后一番感慨最有代表性。《中国陶瓷》要学习,但需要不断修正、补充和发展。实践出真知。可不能小看中国的收藏家,他们有知识,有头脑,有胆量,也有爱国心。他们在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有的已经练就了火眼金睛,可不是当年琉璃厂的古董商有眼无珠,把元青花云龙象耳瓶那样的国宝都不认识而失之交臂,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一大憾事;更不是当年莫高窟的王道士那样为了蝇头小利,让外国人把国宝偷运出去。我在先人研究的基础和广大收藏爱好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元青花的认定和鉴定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第一,胎质决定瓷器断代和真假。

我们观察元青花有与其他朝代瓷器不同的很多特点。瓷石加麻仓土二元配方制作胚胎是从元代开始的。麻仓土与高岭土性质一样,出土地方不同。正因为出土地方不同,所以麻仓土与高岭土比较,麻仓土的杂质多,铁的成分高。元代的粉碎、洗练技术简单粗糙,所以,麻仓土和瓷石的颗粒都比较大而且气孔大。这个特点在元代器物和明洪武器物上基本相同。永乐开始就胎质变细些了,后来到清代越发细腻了。元青花底部一般都很干净,元青花底部多数不施釉,所以,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时就会发现元青花的底部象用天津小站大米熬出来的稠稀粥一样白白净净、黏黏糊糊,一颗颗晶莹光亮的颗粒当中加杂着点点铁矿砂和其它各种杂质东西。元青花有什么底子,它的胎质也是一样的。现在的高仿元青花,它制作不了元代的胚胎。高仿元青花有的交尽脑汁在瓷器底部沾些粗砂,但做不到黏黏糊糊,也没有铁矿砂,与器物的胚胎更是牛头不对马嘴。元青花的胎质最好观察。元青花多数底部不施釉,器物施釉不到底,有缩釉现象,再加上元青花有烧制过程中出现窑裂,麻仓土中的铁矿砂在高温条件下炸开釉面而出现棕眼、鼓包等现象,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胎质的极好条件。如果器物有残冲情况,那观察起来更加方便。在这里我提醒各位不要忘记我在前面提到的几点,明永乐开始中国瓷器进入了写纪年款识,底部施釉的新时代。明永乐、宣德瓷器中也有底部不施釉的,但两点要特别注意,永乐朝的胎质是有名的白而细;宣德瓷器款识满遍身。

解读陶瓷美之谜


陶瓷美,美在何处?造型优雅,釉色莹润,彩色好,绘得精,所以就美,这些说法都对,但还不够全面。我们所说的“美”,不单是要悦目还要赏心,就是说,一件美的陶瓷,看着它,我们不单感到愉悦,而且会因之而感动。

陶瓷是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的东西,有古老的遗留,也有新时代的制品,姑勿论新旧,只要能乐人动人,就美。并非是所有的陶瓷器具都能乐人动人,陶瓷不像被称为“纯艺术”的音乐、绘画那样,作者的主观愿望与情绪较容易融入作品中去,因此能相对容易把握创作成果。陶瓷就不同,往往是陶艺家充满创作激情,把作品原稿完成了,进窑烧制时心情是忐忑不安。开窑时,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或发现烧成品与自己的愿望相距太远,更有甚者,所有的心血都化为乌有,这种沮丧是可想而知的。一件好作品出来了,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鉴藏、摩挲而能完好无损,这又添进了无数人的情志,作品社会美的价值因此得到提升。至于那些制作工艺复杂、成型和装饰难度大的制品所体现的材质美和艺术美的水平就更高。例如7月6日举行的广州嘉德夏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专场上,编号为695号的《清代青花开光山水人物纹方瓶》(估价:8万-10万元),瓶高50.7厘米,瓶体由四层镶接而成,高足外撇,腹部外圆弧,肩颈部内圆弧,直颈方唇沿,总体没有歪斜现象。正方瓶的接合好处理,因为只需要大小相同的几片泥板直线粘合起来就成,此瓶则有内外圆弧的不同粘合,而又要组成一个规整的瓶体,这就必然要费一番脑筋和功夫,其成型工艺用“高超”二字来形容是不为过的。瓶上装饰手法丰富多样,有平面开光、锦地开光,有图案化的也有写生纹样,纹样层次鲜明,主题画面深远开阔。外壁翻腾的江牙海水与肩颈部锦地开光花果一动一静,令审美心情因此有了张弛开合。青花色调沉稳,绘画线条清晰流丽,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手法都充分表现出多样性的统一和对比的和谐。

左图:素三彩刻博古福寿纹瓶

编号为638号的《清代素三彩雕博古福寿纹瓶》(估价:12万-15万元)表现的却是另一种艺术风格。瓶高42厘米,底刻篆书“乾隆年制”款。瓶盘口、丰肩、长腹、圈足外撇。口沿刻连续回纹,颈部变体蕉叶纹,肩部夔龙纹,最精彩的是腹部在满地回纹上前后刻仿古青铜器孟姜敦纹,左右刻福字。敦(读音对)是先秦时期一种青铜器(也有木制者),用以盛黍稷等食物,也是古时盟会所用的器具(敦盛食,盘盛血)。瓶上这个敦放置在长寿台座上,圈足、曲折龙纹,广腹、回字地上有兽面纹,双龙耳,肩上是折线纹,颈部有图案纹样,有盖,盖上“孟姜敦”三字。胫部是二方连续双勾云纹,下有曲线纹,足上是连续回字纹。纹上贴饰再刻纹,所以是纹上有纹,细细看来竟有多达三四重者。说起来好像繁冗得很,要想真正感受到它这种由极为纯熟的工艺技巧造就而成的魅力,你是非得要静下心来认真去玩味。素三彩的“三”并非说只有三种颜色,通常只是不施用红色,它本身就是雅而不俗的釉彩。此瓶施釉很独到,就以腹部来说,大面积的褐黄色地上是紫色(敦)、紫色上是绿(兽面)和白(足上的龙)。胫上绿色的双勾云下的曲线是以白、蓝、紫为一组上釉。所以虽然釉色并不多,但由于配衬得当,产生了节奏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图:青花开光山水人物纹方瓶

在陶瓷美术装饰方面,一般来说,我们会把以上器物的装饰手法划归胎体装饰一类,当然还有别的手法,绘画就是很主要的一种,其最高成就则体现在景德镇彩瓷上。历代绘瓷艺师都有自己特殊的贡献。晚清时期的浅绛彩瓷一派和20世纪前期的珠山八友是景德镇现代彩瓷的前导。现代景德镇绘瓷名手林立,已故的章鉴和吴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章鉴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的绘瓷名家,擅绘人物瓷像和薄胎瓷件。他的瓷像画用笔精细,设色巧到。他绘制的《斯大林》3尺6寸瓷板像是我国政府赠送给斯大林70寿辰的礼品。他所绘制的许多皮灯、各式薄胎花瓶和碗、挂盘精品都已被国内外公私珍藏。编号为703的《粉彩双面叠绘游鱼纹薄胎花口碗》(口径20厘米,估价:15万-18万元),是他的又一杰作。薄胎瓷是景德镇特种工艺瓷之一,制作薄胎瓷的工艺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要将几毫米的粗胎精修到差不多像蛋壳那样薄而厚度均匀,难度非常大,少一刀则厚,多一刀即破,这个碗是花口,就更不好修,修好的坯还要上釉烧成,这是又一道难关,然后才是绘画。章鉴在这个碗的内外壁上画了六尾三三对向而游的金鱼,每一条金鱼的颜色和动态都不一样,用色丰实,有质感有层次,把传统的绘瓷技法与西洋绘画技法很好地结合起来。更为叫绝的是举碗向光而望,你会看到六尾金鱼是内外叠绘的,这就如著名的苏州双面绣一样,看不到线头也看不到收针。碗的内外口沿、内底心和足边用蓝料绘画非常精细的图案纹饰,以金封边。这个把多种工艺技法调融在一起、又吸取西方艺术养分的作品,集三绝于一身———修坯、瓷绘、叠绘,实在是为人之所难为也。所以评家说:“双面瓷画许多人都尝试画过,但都画不好,只有章鉴画得最完美。”吴康的作品自成一派,他的艺术成就最高体现在瓷上肖像画。瓷上肖像画始于清末民初,初创时期是依样画葫芦,匠气极浓。吴康以开拓的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革新,创造性地把绘瓷材料、技法和烧成工艺与西洋绘画、摄影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他就已经试制成功彩色瓷板画像,此后他接连创新出人工底片晒花瓷像、粉彩瓷像等,为瓷像艺术开拓了更多的表现形式。由于长期细心的观察和揣摩,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所以吴康的瓷上肖像画,能很好把握住描绘对象的外形和内质,在用色方面是丰富、多变、自如,画像因此形神俱佳。编号为698号的《吉卜赛女郎》(估价:15万-18万)是吴康的一幅力作。这件瓷板画高58厘米、宽38厘米,是吴康瓷上肖像画艺术水平的最好表现。此画色彩明艳,过渡自然柔和,画中的吉卜赛女郎体态婀娜、肌肤粉嫩,奔放热情地翩翩起舞,一袭黑中泛红的长裙轻软曳地,裙下露出金黄色的舞鞋。这幅以中国陶瓷工艺绘制成的带有鲜明西方油画韵味的人物瓷像是很美的,它值得我们永久收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解读发展逆市上扬》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解读发展逆市上扬》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