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 导航 >

钧瓷的鉴赏与甄别

钧瓷的鉴赏与甄别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古代瓷器鉴赏 古代瓷器足部鉴赏

2020-04-26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关于钧瓷的鉴赏与甄别,这里结合先辈的研究,以及我(田培杰)多年收藏之经验,我认为钧瓷鉴赏可概括为两种:

一种是专家、学者、大收藏家所说的真伪鉴别,是指宋、元之钧瓷与近代、现代钧瓷的对比,严格说来,是指宋钧。真正的宋代官钧,民间流传甚少,能识真宋钧之专家也甚少,我去北京琉璃厂各家店铺,知钧者少,懂钧者少,能鉴定宋钧者更少。这是专家的事,是大亨的事,寻常百姓没有财力,也舍不得去买一件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的宋钧瓷,况且十有余八九上当受骗。

另一种是一般百姓所说的钧瓷鉴别,那是指广钧与神垕钧瓷的区别,或是其他瓷类与神垕钧瓷的区别,这是对现代人所说的。我所要说的就是如何鉴别现代钧瓷珍品。

(1)现代石湾仿钧与神垕钧瓷

石湾仿钧多以人物造型取胜,釉色暗红遍布全身,釉色匀而不厚,比较死板,阳光下不能出五彩七色。

神垕钧瓷则与之相反。

(2)景德镇瓷器与神垕钧瓷

景德镇仿钧瓷多为低温烧制,胎骨为白色,釉汁薄而匀,以绿色、天青、天蓝为主色调,现代作品甚少,有者必珍贵。

(3)其他瓷类与神垕钧瓷

其它窑系出产的彩瓷,是用化工原料有意着色的,红、绿、蓝都非常鲜亮,并会出现深浅变化,但不窑变,多为低温烧制,没有钧瓷鉴赏知识的人会误认为是钧瓷。

(4)新工艺钧瓷和传统工艺钧瓷

新工艺是80年代匠师们研制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出成品率高,烧制过程短,施釉非常薄,成品器物釉色鲜亮,给人以轻飘感,多成批生产。现在小窑户基本不用此法,因为一般收藏家是不予问津的。

(5)液化气烧制的钧瓷

1995年以后,中国钧瓷研究所经过专家和匠师们的反复试验,研究出一种方法,不用传统的煤炭和木柴,而是用现代的液化气进行烧制。这种器物成品率高,烧制时间短,色彩比较鲜美活脱 。但看起来比较浮夸、土俗、虚假,纯正血红、月白色甚少,远不及五六十年代国营禹县钧瓷一厂、二厂的作品,无甚收藏价值,但从部分窑厂的工艺釉色及器型看,却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不失为高端工艺品的异类。

买钧瓷五看(教您如何购买钧瓷):

一看釉色纯正无杂,柔润如脂,庄重稳托,红如血,蓝似天。

二看斑块柔活洒脱,图案形神皆似,自然天成。

三看窑变色彩丰富,山、水、云、霞雄浑朦胧,虚实动静相兼。

四看露筋线条清晰,粗细匀称,不漫不溢。

五看整体无裂无疵,不歪不斜,完美和谐。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收藏与鉴赏:元代钧瓷小香炉


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但其功用最初主要是生活起居时焚香,以修身养性,或祭祀先祖、神明。以至于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香道”。进而流传日本、朝鲜等国。至佛教传入中国,香炉自然地成为供奉佛祖的重要器物。当然,道教信徒拜神明也用香炉,都作焚香之用。

香炉种类繁多,质料也有铜、铁、锡、石、陶瓷之别。其中历代陶瓷类的香炉更是窑口众多,造型迥异,除了礼佛,祭祖,还有一些制作小巧精美的香炉,成为文人雅士案头琴旁的装点之物。如现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时候,有雅室一间,棱窗一扇,窗内除满壁藏书外,唯一案、一几、一炉、一琴。知交二人对弈也好,座下“谈笑有鸿儒”也罢,都是人生快事。或于青烟袅袅中,独自抚琴、读史,又是何等的清雅。胡喷与清谈,苦读与修身,其中滋味的分别似乎就在这一炉香。

这只元代的钧瓷小香炉,玲珑精致,牙白色胎上满施天蓝色釉,自然流淌的釉水微垂于底部,口沿自然窑变的绿斑,使之略显俏皮,让人爱不释手。钧瓷兴盛于宋金,中心窑厂位于河南禹州市。到了元代,各地窑厂竞相烧制。与宋代钧瓷整体釉面厚薄均匀的特征不同是,元钧釉面大多有垂釉现象,正是这种垂釉使元钧看起来显得粗狂、奔放,这只鹤壁窑的钧瓷香炉造型简洁,釉面莹润、肥厚。口径7.5cm,高5.5cm,其制作精美,釉色清新,似在等待有美人添香。

瓷中之王:当代钧瓷收藏与鉴赏


钧瓷发端于东汉,在北宋时期和汝瓷、官瓷、哥瓷、定瓷并称为五大名瓷,是当时宫廷御用的瓷器之一。钧瓷乃瓷中之王,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被称为国宝、瑰宝。

钧瓷烧造起源于唐代,但北宋时期才是钧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河南禹县神的皇家窑场里,工匠们烧出了天青、天蓝、月白、玫瑰紫等一些珍贵窑变色彩,也凭借着这些变幻无穷的颜色,使钧瓷在北宋时期名噪一时,成为当时著名的五大名窑之一。后来宋金战乱时期,大批优秀工匠南迁,使钧瓷烧造水平随之下降。到元代时,钧瓷烧造水平已经大不如北宋时期了,但由于钧瓷色彩斑斓,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元代时钧瓷在民间又一次发展起来,窑口从河南一地开始向北方传播,山西、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都出现了烧造钧瓷的窑口。元代以后,随着北方战乱不断,明、清时期钧瓷烧造渐渐式微,直到清末才有人重烧,但清末、民国时规模很小,几乎断烧,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恢复烧造。

现在所说的钧瓷收藏,一般是指宋元时期的钧瓷收藏。北宋时期的钧瓷已经很少能见到,元代钧瓷由于当时产量较大,市场上偶尔还能见到一些,但由于钧瓷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市场上一出现往往也是藏家争抢的藏品,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一个好一点的元代钧瓷碗盘,比如带红斑的元钧碗盘能卖到万元左右,而且市场上的价格仍在一路攀升。所以,遇到好一点的钧瓷品种一定不要轻易放过。

在收藏钧瓷时一定要对各时代的钧瓷有所了解,这样在市场上大家才能去伪存真,收藏到真正的钧瓷藏品。

宋代钧瓷一般色泽沉稳,窑变自然,胎土细腻沉厚,釉面流动感均匀,釉面开片较少,气泡少,棕眼很少或无棕眼,施釉到底足且足心施釉。

元代钧瓷一般色泽亮丽,胎土较粗松,釉水流动感强且釉水厚重,多有垂釉现象,釉面开片大,气泡多,棕眼较多,而且窑变多为人为点、刷形成,施釉不到底,底心露胎且多有乳状突起。

由于钧瓷烧造时温度较高,所以不论宋钧、元钧,釉面一般不吃土,玻璃感较强,有时有水蚀现象,但土蚀情况较少。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在市场上遇到一个土蚀严重的钧瓷就一定要小心了。而且钧瓷釉面莹润细滑,摸着手感较滑腻,如果你看到的钧瓷釉面很干涩的话也要小心了。

当然还有很多鉴定钧瓷的方法,但一般要有经验的积累才行,以上这些只是鉴定钧瓷的一点小窍门,希望在收藏时能用得到,同时也希望藏者都能收藏到好的钧瓷藏品。

元代钧瓷与宋代钧瓷的主要区别


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金、元时期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形成与宋钧有差异的工艺特征。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鼓钉洗、花盆和盆奁,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其它则以垫饼烧造。宋钧胎质细腻致密,呈灰褐色,它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纯净无杂质,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

金代钧瓷的制作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造型风格,并烧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钧瓷作品,如一些瓶、炉,不仅造型讲究,而且窑变美丽。河南开封市文物商店所珍藏的一件金代钧瓷窑变罐,可称得上是金代钧瓷中的杰作,被定为一极品。此罐小口、鼓腹、圈足,肩上附有双系。通体饰明快的天青釉,底部亦有釉,圈足刷褐色护胎薄体。

罐内外釉面上共装饰有17块窑变斑彩,窑变斑色泽绚丽,大体有三种色调;中心为葱绿色,外层为朱红色,最外层为葡萄紫或玫瑰红色。基础釉的天青色和窑变斑的红、绿、紫色交相辉映,五彩斑斓,炫人眼目,堪与宋钧相媲美。金代钧瓷中的碗、盘的造型基本上也是沿用宋制,器形逐渐变大。

总体来说,金代钧瓷是战乱之后的恢复之作,是为满足民间大量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在民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从这一点来讲,它并不十分严格要求钧瓷胎釉的选料精细,制作的精益求精。它的首要目的十分明确:实用为上。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烧制出的金代钧瓷,除少数精品外,普遍出现胎料粗松、胎质泛黄等现象。金代钧瓷较少支烧,大多以垫饼垫烧,轮制产品不规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统旋直足,所掏窝子一刀而过,窝子不正,深浅不一,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胎体上下不加任何修饰。

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窑变色彩不及宋钧自然,其釉彩流动性小,与宋钧窑变神奇美妙、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形成鲜明对比,成为金代钧瓷色釉变斑一大特点,这也真实地反映出战乱之后的金代钧瓷的艺术水平。

元代是钧瓷瓷器蓬勃发展的时期,烧制钧瓷的窑场遍及各地。钧窑瓷器在这一历史时期已经成为民间百姓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这种大量的需求虽然刺激了钧瓷的生产,但也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只追求钧瓷生产的数量,而忽视了钧瓷的质量,整个元代钧瓷量大质粗。

与宋、金时期的钧瓷相比,元代钧瓷品种单一,器物多大件,给人以笨重之感。其特点具体表现为:胎釉皆粗,釉厚而不匀,厚的则过度,釉流下垂处聚釉达到了“垂若蜡泪”的程度;薄釉露胎处则又可看到胎上的轮指和刀痕。釉质较粗,烧成后多有气泡和棕眼,釉面光泽度较差。釉色以天蓝、月白居多。器体上的紫红窑变斑似人为之作,形成彤云密布之景象,或聚成物形,不及宋钧窑变美妙自如。元钧施釉一般不到底,底足露胎,底芯也露胎。

元代钧瓷也偶有少数精品,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出土、带“已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的钧瓷双耳炉,及北京城出土的窑变双耳联座瓶最为代表。钧瓷双耳炉,侈口,直颈,圆腹,下承三足,口沿至肩安有双耳,颈部有三个雕帖的麒麟,造型饱满。在器体上有明确纪年的铭文,这在钧窑瓷中是少见的,为断定它的烧造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钧瓷双耳联座瓶

高63.8厘米,瓶的口沿为花瓣形,长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微收,下联五孔座,两肩对称处安有双耳,肩腹两侧还饰有对称虎头图案,额头有一“王”字。器表满饰天蓝釉,颈、肩、座等部位出现紫红窑变彩斑。

从以上两件元代钧瓷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元钧器形不仅较之宋、金时大了很多,而且在器物的造型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元钧在器物表面所采用的堆雕、镂孔等装饰技法在宋、金钧窑瓷器中是不见的。

通过实物对比,我国可以看出元钧与宋钧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宋钧大多为满釉支烧,底足刷有酱色护胎釉;元钧多施半截釉,底足露胎。

2) 宋钧釉厚而匀;元钧釉厚而垂。

3 ) 宋钧胎釉细腻;元钧胎釉粗糙。

4 ) 宋钧器体上的紫红窑变弥漫全体;元钧则聚成块斑。宋钧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浑然一体;元钧釉浓处起斑彩或条纹,浅处仍见水浪。

纵观整个元代钧瓷的生产,数量都较之宋金时期有发展和提高,在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为钧瓷艺术增添了新发内容,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钧瓷精品已属凤毛麟角之作,至元末已逐渐丧失了艺术生命力的钧窑瓷器。

钧瓷百问:钧瓷鉴赏之八美


钧瓷鉴赏之钧瓷八美

钧瓷八美具体指的什么?

第一就是钧瓷的意境美:钧瓷釉面在高温烧制中,釉料交融,自然六变,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境界,是评判当代钧瓷价值的主要标准。

二釉色美:俗称“窑变”,传统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现代釉色更为丰富,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

三钧瓷的造型美:造型古朴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纹饰简练,传统器型体现出古代宫廷御用的尊贵,蕴涵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钧瓷的质地美:胎质纯精,坚实细腻,声音清脆悦耳。釉质浑厚透洁,乳光莹润,艳而不妖,凝重耐看,浑然天成。

第五纹理美:在釉面上形成纹路,看似锤击,抚之无痕,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冰裂纹,历史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

第六:音韵美:在开片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60年一种声调,如古筝之丁零、如琴之婆娑、如铃之清脆、如钵之惊觉。

第七个性美:钧瓷神韵为禹州神垕所独有,其它瓷区难以仿制。窑变色彩与纹路个不相同,难以复制,张扬了个性化的艺术。

第八钧瓷的科学美:钧瓷是一门高深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穿凿的完美结合,特别钧瓷釉色的变化折射出科学技术对艺术形式的影响。通过以上讲述您对钧瓷八美具体指的什么了解了吗?

摘自《中国禹州钧瓷300品》之钧瓷百问!

?

淑女瓶

钧瓷有八美,教你如何鉴赏钧瓷


赏钧瓷,看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魅力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更是令多少人如痴如醉。

梅瓶

钧瓷到底有多美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钧瓷传说中的八大美。

意境美:钧瓷以“出窑万彩”而闻名于世,钧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淌,经过氧化还原,形成绚丽多姿,变化万千的画面,美不胜收,意境无穷,非人力能为。

釉色美:俗称“窑变”,传统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现在釉色更为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相互交织,相互映衬。

造型美:造型古朴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纹饰简练。传统器型体现出古代宫廷御用的尊贵,蕴涵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质地美:胎质纯精,坚实细腻,叩之犹如击磐,声音清脆悦耳。釉质浑厚透活,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似玉,艳而不妖,凝重耐看,浑然天成。

钧瓷-鸡心罐

纹理美:钧瓷形成的开片纹路,看似锤击,扶之无痕。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历来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常见的开片有冰裂纹、鱼子纹、牛毛纹、蛛网纹、叶脉纹、蟹爪痕、孔雀衣、袈裟片等。。

音韵美:开开片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60年一种音调,如古筝之丁零、如琴之婆娑、如玲之清脆、如钵之惊觉。

个性美:钧瓷以窑变色彩区别于其他瓷器单一的釉色,是其他瓷器难以复制的,张扬了个性化的艺术。

科学美:钧瓷是一门高深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和艺术创造的完美结合,特别钧瓷釉色的变化折射出科学技术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钧瓷纹理开片,釉色绚丽多姿

钧窑源自中国古代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位列中国五大名窑之首。在宋代被列为宫廷御用品,不准民间私藏,可见钧瓷的艺术价值有多高。“赤橙黄绿青蓝紫,世间万色归钧瓷”,“舍万贯得钧一品,留千秋无憾此生”!

钧瓷鉴赏小心六陷阱


错误一:钧瓷一定值万金

老话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很多人因此认为钧瓷是种非常值钱的瓷器。

张勇说,这种理解其实是对钧瓷的误读。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源于宋代。宋徽宗十分钟爱钧瓷,把钧瓷定位皇家专用,禁止民间使用、收藏钧瓷。除了皇帝的赏赐外,民间无钧瓷出现。所以,民间流传的说法是对钧瓷身份的认可,而不是对其价值的认可。

当然,由于身份的高贵,历史上的钧瓷价值非常高。到了现在,随着钧瓷烧制工艺的改进,除少数大师级作品外,更多的钧瓷早已不再“家财万贯”。

错误二:钧瓷一定不要棕眼

瓷器掉毛,不值分毫,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越完美越稀少的藏品价值越高,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于是,不少爱好者参照其他类瓷器的标准,在选择钧瓷藏品时过分强调“完美”,发现釉面有棕眼就弃之不要。

张勇说,钧瓷收藏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同一件钧瓷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价值。钧瓷研究所曾制定过一个《钧瓷河南省地方标准》,这个标准虽然至今没有实施,但爱好者可以参照这个标准来判别钧瓷的好坏。

《标准》中把钧瓷分为珍宝级、珍品级、精品级、合格级4个档次,从变形、流足、粘足、棕眼、釉泡等14个方面对钧瓷外观缺陷进行了评级。由于钧瓷烧制工艺的特殊,成品变形和棕眼不可避免。所以即使对珍宝级的钧瓷,《标准》也仅仅规定变形和棕眼不允许影响艺术效果,而并未规定不允许出现。在钧瓷收藏中如果过分强调“完美”,可能会钻了牛角尖。

错误三:钧红釉一定最好

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赛翡翠。这是古人对钧瓷釉色稀有程度的划分。现在的爱好者如果依然照此标准来评价现代钧瓷,就会走入歧途。

在以前,钧红釉确实是比较好的釉色。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钧红釉早已神秘不在。由于各窑口普遍掌握了钧红釉的烧制工艺,所以现在的钧红釉产品大量出现。钧瓷爱好者如果细心点,完全可以在钧瓷产品的陈设中发现这一点。

张勇介绍,现在真正价格较高的釉色,是一些少数人、少数窑口所掌握的新釉色。像珍珠釉、凤浴釉、炉钧釉、鹦哥釉这类釉色,烧制难度大,掌握烧制技术的人少,其市场价值会更高。

错误四:煤窑柴窑一定比气窑好

历史上,钧瓷的烧制一直以煤烧和柴烧为主,直到1994年气烧技术试验成功,气烧工艺才逐步取代煤烧和柴烧。

之所以说煤窑、柴窑比气窑烧制的钧瓷好,一方面是因为煤窑、柴窑烧制的钧瓷更“老”,更“浑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种烧制方式成功率极低。以煤窑为例,受煤质、季节、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煤窑的成品率仅为30%左右。气窑的成品率现在已经达到了70%,所以煤窑、柴窑的产品会比气窑价高些。

不过张勇也提醒爱好者,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目前气窑产品已经能够达到煤窑、柴窑产品同样的效果,甚至很多专业烧制技工都不能加以区分。所以,现在过分强调煤窑和柴窑是不对的。

错误五:手工工艺一定比注浆好

手拉坯对技师的技术要求更高,制出的瓷胎更厚重,烧出的钧瓷更具艺术个性,而且其产出率要低于注浆工艺。从这个角度来讲,手拉坯工艺加工的钧瓷价值肯定是高于用注浆工艺批量生产的钧瓷。

换一个角度看。受工艺局限性的影响,传统的手拉坯工艺无法加工造型别致的异形器。从这点来说,注浆工艺是不可替代的。影响钧瓷价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釉色、器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而完全以工艺来判断钧瓷好坏,就过于盲目。

错误六:大师作品一定价值高

创作者的名气决定艺术品的价值,大师作品的价值一定会高于普通工艺师作品价值的。不过这个价值规律的实现有个前提,即这个大师是真正的大师。

张勇说,真正能够配得上“大师”这一称号的,必须是获得中国美术大师这一国家级称号的人。目前,从事钧瓷设计、烧制的中国美术大师只有两人。其余众多所谓的大师,要么是含金量相对较低的省级大师,要么是“中国牙防组”这种草台班子评出的大师,实际意义不大。真正大师作品的价值和升值空间是不容置疑的,假大师的作品价值吹嘘的成分就大了。

张勇透露,大师创作的钧瓷产品还存在一个鉴定难的问题。因为这类作品都是孤品,除了大师自己,外人很难判断真假。所以在收藏大师作品的同时,爱好者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钧瓷鉴赏九字箴言


鉴赏钧瓷,一看釉色,二看造型,三看工艺。造型如何,看后便知;工艺粗细,也不难察验;惟有釉色,要下一定的工夫。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釉色才算是上乘的,又该如何去鉴赏呢?笔者以为一般用以下9个字就可以概括:境、变、纹、活、厚、润、纯、正、浑。

钧瓷鉴赏

境:釉面上形成的意境图画。其前提必须是通过窑变自然形成,不是人为所致,这些意境图画有人物、动物、山水、风景、传说故事等等。这种变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欣赏时能引起欣赏者的联想,情景交融,从而使人心情愉悦,获得美的享受.。

变:釉面色彩变化丰富,五彩渗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时出现多种复杂的色彩,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谓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富于变化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钧瓷也不例外。

纹:釉面上出现的各种纹路或斑点。有蚯蚓走泥纹、冰裂纹、鱼子纹、龟背纹、蟹爪纹、飞瀑纹、兔豪纹、蛛网纹、流星斑、虎皮斑、雨点斑、雪花点、油滴斑、珍珠点等。这些纹路和斑点给钧瓷增添了一种肌理美。

活:釉面有动感,不死板。常见到流过足的钧瓷釉面特别漂亮,就是釉面比较活的原因。钧瓷只有釉面活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其口沿、凸棱、弦纹、乳钉之处釉面脱口、出筋,产生虚与实的对比和富于变化的美感,都与釉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厚: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釉质厚实,乳浊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层较厚,不浅薄。厚是钧釉的基本特征,釉厚更利于钧瓷窑变。钧瓷之所以大气、凝重、耐看,釉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

润: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不同于一般瓷釉贼亮的浮光,而是一种乳光。这种乳光使钧釉的光泽如玛瑙一般,似玉非玉胜似玉,有一种温润优雅的质地美感。

纯:指釉质纯净的窑变单色釉。如天蓝、天青、月白、豆绿等,色纯而不杂。釉具有前述厚、润、活的特点。釉面往往有开片纹路,欣赏起来有纯净的美感。

正:釉面颜色纯正。例如红色就要鲜艳好看,或如鸡血或如玫瑰,不能发乌。釉面缺少变化色又不正的钧瓷就太一般。娇艳的釉色明快点,老辣的釉色深沉点,都是钧瓷纯正到位的颜色。

浑:釉面窑变色彩、纹路、斑点、意境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给人以整体的美感。釉层浑匀一致,无局部过厚堆积或露底的现象。浑是钧釉窑变的主要特征之一。

鉴赏一件钧瓷的釉色,只要按照上述9个字去分析,基本就能分出优劣来。但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件钧瓷都同时具备上述9个特点,如窑变单色釉就没有“境”和“变”二字,所以也不能过分强调一件好的钧瓷非要这9个字都同时具备不可。

钧瓷小茶壶的选用与收藏


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瓷魅力所在,钧瓷也经常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随着钧瓷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钧瓷和使用钧瓷,下面名窑钧瓷就为大家讲解一些钧瓷茶具钧瓷壶的选用和收藏。

白胜利-小号高梨壶

选用钧瓷壶需要从实用和美观两个方面入手,一般情况下,选用钧瓷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个人感官:壶的造型和外观要符合自己的口味,符合自己审美观,这是最基本的一点,钧瓷窑变万千,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

2、 钧瓷壶的质地:看起来要厚重剪影,色泽饱满莹润,上手有一定的手感和分量。

3、 钧瓷壶的精密度:看壶盖是否和壶身紧密契合,有没有盖不严或者壶盖不规则变形等情况的出现。

4、 倒水感觉:倾壶倒水水流顺畅,壶嘴圆润,不倒勾水流,能一次性将壶中水倒出。

5、 壶把舒适程度:倒水时感觉手握壶把不吃力,不难受,倒水时也不别扭则形。否则不行。

石瓢壶-茗钧堂作品

钧瓷壶的收藏

钧瓷壶的收藏一般要从釉色、造型、工艺、制作方法等四大因素考虑。

1、 看釉色

釉色是否莹润有质感,是否有奇特的窑变的纹路、斑点或者意境画面,如果有出现感官效果特别好的釉变,则为上品。

2、 看壶造型

壶造型是很重要的,造型有很多,但是具有收藏价值的造型一般都简约大气,有画龙点睛之笔,第一感官效果都会喜欢上。

3、 看工艺

具有收藏价值的钧瓷壶工艺一般非常精细,从手感触觉,视觉效果上看都是很舒服的,施釉的厚薄,釉色的变化都会引人入胜,一般这类壶都是上品。

4、 看制作方法

要想高价值的收藏,首先壶应该是手拉坯纯手工制作的,其次烧制一般采用煤烧或者柴烧的,另外一般是由名师出品,三者兼具,就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仿古壶-温红远作品

钧瓷壶的选用和收藏是需要从很多方面考虑的,钧瓷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性,每个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爱好不同,选择也会出现偏差。但也都是基于以上介绍的几个方面进行选择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