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佛山新南方陶瓷日前正式关闭停产 品牌名爵陶瓷

佛山新南方陶瓷日前正式关闭停产 品牌名爵陶瓷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4-24

陶瓷艺术。

9月16日下午,记者接某窑炉公司周先生报料,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的新南方陶瓷有限公司被关停。记者当即赶到该公司现场,该厂大门口停放了许多车辆,大门进出已被控制,并对出厂车辆进行检查。记者在现场看到,警察与行政执法人员已介入该公司,疏导并维护该公司秩序。在新南方陶瓷大门外的墙上已贴出了该公司的通知,通知称因政府对陶瓷产业进行整治,该公司已于9月16日正式关闭停产,希望各职工及早计划出路,另谋发展。

当天下午5点多钟,公司许多员工闻风赶来厂部,并聚集在厂办公楼门口要求公司领导给个说法,并要求补发所有拖欠的工资,以及按新劳动合同法给予补偿。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司负责人关先生手持喇叭向聚集的员工解释,说自己也感到惋惜,对公司也有很深的感情,但政府的产业调整政策不可逆转。他承诺会及时将所有该支付的工资补发给员工。据现场的一名湖北籍员工杨先生反映,该公司已拖欠员工4个月的工资,他本人已在新南方工作9年多,他要求按新劳动合同法给予补偿,但目前这笔费用究竟由企业或是政府支付,不得而知。据杨先生说,他们厂员工将于9月17日起,集体去南海区政府讨个说法。

另外,引人注目的是,在新南方陶瓷大门外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了两行大字:所有供应商与员工不得进入本厂(有厂牌的除外)。记者在大门口看见一些闻风而来的供应商一脸的无奈,一些不穿制服的不知是保安还是自发组织的员工控制着大门出入处,不准他们进厂。www.tAOcI52.COm

新南方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有10年历史的企业,关停前有4条生产线,主要生产抛光砖,品牌为名爵陶瓷,有员工700多人,年产量2000多万平方米。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谁伤害了“佛山陶瓷”品牌


佛山陶瓷,近年来名贯东西、声名遐尔,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陶瓷墙地砖品牌的代名词。

当前,我国陶瓷墙地砖生产区域遍布全国,主要有:山东的淄博、临沂产区,四川的夹江产区,山西阳泉、福建晋江、河北高邑、辽宁法库等。其中,山东、河北、辽宁以水晶砖、耐磨砖、内墙砖为主打产品,福建以广场砖、外墙砖为主打产品,四川、山西是近年来由佛山扶持起来的抛光砖生产区域。目前,湖南衡阳、江西高安、河北邯郸、陕西保鸡及云南、吉林、甘肃等省区掀起筹建抛光砖生产线的热潮。尽管如此,以抛光砖为龙头企业的佛山陶瓷,十年来一直稳居行业老大哥的位置。

佛山陶瓷在产品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绩可喜,斐声中外,但前景堪忧。当前北方陶瓷产区根据佛山陶瓷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抛光砖生产属暴利行业,近年来猛增抛光砖生产线80多条,且今明两年,预计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吉林、辽宁等省新上抛光砖生产线近40余条,由于佛山陶瓷在全国陶瓷行业内成为响当当的名牌产品,故80%的北方陶瓷企业均注册佛山商标,以此与佛山陶瓷分庭抗礼,争夺北方陶瓷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初,行业中流行着这么一句儿戏言:“北方投产一条线,佛山关闭四条窑”。

最近几年,北方陶瓷生产企业确实抢走了佛山陶瓷在北方的几近2/3的市场。北方抛光砖产区有这么一些特点:其一产量大,单窑产量均超过8000m2/日,最大产量可达15000m2/日;其二产品质量低,企业内控标准几乎与国家标准同步,且产品白度差,吸水率偏大(基本>0.1%)质感粗糙,图案花色均不稳定;其三,成本低售价低。

尽管北方陶瓷产品时市场价格极为低廉,但由于佛山陶瓷的口碑好,品牌价值力高,产品深入消费者之心,更有市级、省级、国家级大型建筑工程招标明指明需佛山陶瓷方能招标。故北方陶瓷企业为争抢抛光砖行业这块大蛋糕,纷纷争注佛山陶瓷商标。目前,几乎80%的北方企业注册有佛山商标,仅此一举,令北方抛光砖生产异常火爆,产品供不应求,也使佛山陶瓷几近丢失了北方大半江山。

佛山陶瓷自有其品牌力的价值。佛山原产地的抛光砖,产品质量档次高,产品质量标准远严于国家标准,产品烧结度好、致密度高,吸水率低(≤0.1%),质感细腻,花纹图案清晰流畅,给人予艺术品的美感。

北方陶瓷与佛山陶瓷相比实为天壤之别,两者之间也非能同日而语,让北方企业注册佛山商标实非明智之举。此举既破坏了佛山陶瓷在全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也给佛山陶瓷的进步发展带来了重重的阻碍。当佛山陶瓷的所有产品技术皆流传到北方之时,则佛山陶瓷的前景可谓迷芒一片了。

鉴于此,笔者以为,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佛山陶企家们,请积极行动起来,扛起维权大旗,保护区域品牌,使佛山陶企走向健康发展的大路。

陶瓷欧盟通行证在佛山正式“签发”


“英国陶瓷研究协会华夏陶瓷检测中心”正式在禅城南庄挂牌。据了解,该中心成为英国陶瓷研究协会在我国设立的首个检测中心。中心成立后将促进佛山陶瓷行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开展清洁生产,为佛山陶瓷出口添上一张国际通行证。

内地惟一检测认证实验室

挂牌仪式上,英国陶瓷研究协会CEO桑德森·奈尔博士介绍,作为世界著名的陶瓷权威机构,英国陶瓷研究协会(CERAM)制定了陶瓷欧盟标准等陶瓷界公认并通行的各项标准,并被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他们与佛山双方协议,在中国建立英国陶瓷研究协会华夏陶瓷检测中心,作为欧盟陶瓷标准在中国内地的惟一认可检测认证实验室。

打开陶瓷出口国际之门

为了早日建成华夏检测中心,华夏建陶研发中心特派出6位博士到英国CERAM学习,并有6名CERAM专家来华夏进行欧盟检验标准与检测方法的培训。华夏检测中心在上个月评审合格,挂牌运作后即可代表CERAM进行检测并直接出具CERAM检测报告。

英国陶瓷研究协会华夏陶瓷检测中心成立后,将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将为中国陶瓷企业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欧盟陶瓷标准的检测和认证工作,特别是为中国陶瓷出口欧盟及世界各地打开了方便之门。

佛山陶瓷行业遭遇差年 八成企业提前停产


瓷砖对欧洲出口降24%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1~10月瓷砖产品受到欧盟反倾销案件的影响,出口欧盟数量同期下降24.4%,出口货值同期下降20.1%。

海关数据显示:目前佛山所产陶瓷砖有80%内销,出口占总产量的20%。

佛山是中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近年来,产业扩张、转移与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更是如火如荼。然而,2011年的佛山陶瓷业却遇到了发展史上最差的一年。进入7、8月后,众多陶瓷企业产品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库存,原本春节前期才停窑的许多大企业,已经开始关停部分生产线让一线员工放假。

昨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初步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佛山近八成陶瓷企业已提前关停部分生产线。

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部分陶瓷企业关停销售门店以及部分生产线,石湾的大小陶瓷仓库,也没有了以往车来车往的热闹现象,只有工人们守着堆满货物却静悄悄的仓库。

统计:八成企业关停生产线

据了解,目前陶企停生产线非常普遍,佛山市奥特玛陶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承认,目前公司的生产线减了一部分,而新明珠陶瓷目前在淄博和江西高安的生产线,也根据库存积压情况作了调整,在高安就减少了一条瓷片生产线。“根据初步统计,在70%~80%的陶瓷企业都提前关停了生产线,龙头企业也存在这种情况。有些是全部关停,有些是停掉一部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秘书长蓝卫兵说。

此外,陶瓷设计作为其下游行业也感受到波及效应。佛山市陶语陶瓷设计工作室负责人徐丽玉表示,往年这时是工作室最忙的时候,单子多得没有办法完成,因为陶企都要为了来年的新款式加紧储备,但今年受到欧盟反倾销的影响,工作室的业务量大幅减少,减少了2~3成。

观察:有门店关闭仓库冷清

在位于季华路的意美家卫浴陶瓷世界内,有几家经销商门店已经悄然撤离,只留下空荡荡的门店,玻璃窗内隐约可见的灰尘可以推断,这家门店已经有一段时间找不到“主人”了。

而往年这个时候,都是陶瓷批发出口的旺季,陶瓷厂附近都是车来车往,但现在许多工厂停产,连货车也见不到。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青柯路的陶瓷存储区,这里聚集着不少大企业的仓库。不少陶瓷工人都反映,仓库中各种瓷砖的积压仍较多。记者在现场看到,某陶瓷企业的两个仓库都积压满了产品,工人老张告诉记者,这个月都没有见到大货车,前日一天就装了一次车,也就是5箱仿古砖。“有时候在仓库一整天,都没有任何公司上门取货。”他说。

很离谱,以前是春节前才关停,现在80%的企业都提前关了部分生产线,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秘书长蓝卫兵这样形容今年的行业发展。

析因

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年佛山陶瓷企业提前大面积停产呢?业内人士认为:一是受到欧盟反倾销带来的危机;二是受内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使得市场需求不旺,企业被迫通过停产实现产销平衡。

外部:欧盟反倾销致出口减少

今年9月15日,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案终裁,1440多家涉足欧盟市场的陶瓷企业中,6家企业获得26.3%至36.5%不等的单独税率,120多家参与调查的企业获得30.6%的加权平均税率,其他没有回应的企业均被征收69.7%的惩罚性关税,有效期长达5年。

佛山不少业内人士感叹,以往广交会,一天可接待200多个外国客商,有1/3左右来自欧盟地区,今年只有个别且只是一些做全球生意的欧洲客商,而在刚刚过去的陶博会,多处展位已见不到一个欧洲客商。

佛山亚洲陶瓷公司欧盟业务已占公司业务的1/3左右,今年世界陶瓷业对中国反倾销的集中爆发,来自欧盟的客户数量、订货量总体都下降5%~10%,影响明显。

内部:限购影响陶瓷需求

蓝卫兵认为,楼市限购对佛山陶瓷企业必然造成影响,直接导致销量的减少。因为在整个产业链中,一环扣一环,建筑陶瓷靠房地产支撑市场,限购令扩大,使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发生变化,这自然会影响陶瓷建材等上游产业,使得“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景象也更加突出。

出路

去乡镇寻求发展空间?

蓝卫兵表示,这将是佛山陶企所面对的最强一波挑战,而“新一轮淘汰”也将开启。由于陶企原本在国内多盯紧一二线城市,而今年以来受限购政策影响,大多数陶企受到冲击。“直接影响就是陶企做出战略收缩,”蓝卫兵称,已有新中源这样的大型陶企将销售渠道延伸到乡镇一级。

蓝卫兵坦言,佛山陶瓷如要适应广大的农村市场,需要对产品结构作出调整,这个过程将很不轻松。他接着分析道,上百元一块的瓷砖农村市场能不能接受?而高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将逼迫陶企只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忍耐市场寒冬”。据蓝卫兵介绍,有些陶企“停工不停薪”,给员工最低薪水,但许诺市场情况好转时再加薪。

“高精尖”才是出路所在?

雅士高夫董事长陈彦斌则表示,在内地寻求区域发展空间未必有优势。“瞄准高精尖的陶瓷产品创新或者才是目前佛山陶企的出路所在。”蓝卫兵说,bobo革新工艺开发出薄板陶瓷,雅士高夫发布新品“西部牛仔”,显示出佛山陶企应对新一轮产业转型的策略转变。

“佛山陶瓷”区域品牌推广需斟酌


随着“佛山陶瓷”集体商标标志评选结果的揭晓,“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开始进入运作阶段,由此引起的话题也再次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有质疑者指出,“佛山陶瓷”作为一个区域品牌,一旦注册下来,如何使用?是所有佛山陶瓷企业只要经过相关部门同意就可以在其产品外包装上打上“佛山陶瓷”的标识?还是设立门槛,让那些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有偿使用?对那些佛山陶瓷企业在周边及其它产区生产的产品又该如何对待?仅仅一个使用问题,就让业内人士不知所措,争论不休。

如果仅限于佛山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使用,那么佛山陶瓷企业在周边地区建立的工厂就无权使用,这会将部分营销中心设在佛山而工厂设在周边和其它省市的厂商拒之门外;如果放宽“佛山陶瓷”的使用范围,允许这些企业使用,似乎又与注册“佛山陶瓷”以杜绝OEM(外加工)打“佛山陶瓷”牌的初衷不符;如果设立门槛,不少佛山原产地的小企业、小品牌将无缘“佛山陶瓷”,但如果降低标准,在众多二、三流企业、品牌的包围下,就会使不少一流企业拒绝与其使用同一商标。

设立“佛山陶瓷”品牌的初衷,一是维护佛山陶瓷的权益,杜绝异地生产者,尤其是OEM(外加工)乱贴“佛山陶瓷”的标签,以便给“真正”的佛山陶瓷颁发一张“身份证”;二是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统一成一个“品牌”,冲刺国际品牌。

先来看第一点。国家工商部门早有相关法律,要求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箱上标明“生产厂地”,一些贴牌企业就用蝇头小字将生产地点印在难以找到的地方,或者干脆胡乱写一个佛山地址来对付。出现这种现象,是执法者的缺失、市场的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并非没有相关的规定。法律尚且如此,一个区域商标又能奈何?

再来看第二点,冲刺国际品牌,没有一定的规模和档次无异于痴人说梦。但佛山陶瓷也并非个个都是优秀,可能外区域的许多企业、许多品牌比佛山本土企业更加响亮。将佛山陶瓷捆绑在一起亮出一个招牌,难免鱼龙混杂,起不到强化区域品牌的作用。

从国际知名品牌的运作和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趋势来看,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品牌大都在淡化地域概念,如东鹏,除了石湾,还有清远、山东工厂,新中源也在四川、清远、湖南等地设厂,“佛山陶瓷”这种强化地域概念的做法,与市场发展很难吻合。

虽然“佛山陶瓷”在市场上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如果要给千差万别的企业贴上一个同样的标签,似乎非常艰难,甚至有点不得人心。那些拥有“中国名牌”、“知名品牌”和“国家免检”等荣誉的企业,对他们来说,“佛山陶瓷”根本没什么实质意义,他们更愿意用自身拥有的稀缺资源与同行拉开距离,而不是“混迹其中”;而对于那些中小型企业、二、三流品牌来说,能与一流品牌“穿上同样的衣服”站在一起,当然非常乐意,但如果不论“肥瘦”,一律穿上同档次的“衣服”,以统一身份,则不但无助于“佛山陶瓷”品牌的建设,更与品牌建设者的本意相去甚远。

佛山陶瓷企业11月1日前需达国标


一场规定时限、规定总量、规定标准值的严格整治,向佛山陶瓷行业袭来。7月2日,佛山市环保局向媒体宣布,陶瓷、铝型材、玻璃及VOC排放企业的四套环境整治方案已经正式印发实施,对于陶瓷企业的整治并未放松,仍要求2014年11月1日前全市陶瓷企业全面达到国家标准的指标要求。

佛山陶瓷行业的整治问题可谓峰回路转。5月20日,佛山42家企业“公车上书”,提出修改《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其直接原因在于佛山市陶瓷污染整治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全市陶瓷企业要达到标准要求;6月4日,中国环境标准网发布通知,称将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完成时限为2016年;此次,方案正式实施,又将治污之剑向陶瓷企业挥来。佛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康文表示:“在更新的标准出台前,还将按照现有标准执行,个人认为新标准有可能更严格,修订之后会对污染物有所放松的猜测可能是企业的一厢情愿。”

佛山陶瓷大面积停窑 1/3企业面临转型或关闭


这两天,广东佛山的气温有所回升,但作为全国陶瓷最为集中的地区,佛山的陶瓷企业们却依旧处于寒冬之中。压缩生产线,停窑检修成为很多企业的无奈选择。在外部需求不振,贸易壁垒林立,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下,业内人士预计,有三分之一的陶瓷企业面临转型或者关闭。

往年,陶瓷企业通常会在春节前15到20天停窑进行相关检修工作。然而,今年的停窑比以往都来得早一些,规模更大。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陶瓷企业负责人说,压缩生产线成为很多企业的现实选择。

陶瓷企业负责人:生产线减少了一部分,原来是5条,现在是3条。原来是10条,减少到了8条。

我国是陶瓷出口大国,2012年因为外需不振,仅上半年出口到欧盟的合同额同比下降近30%,而在2012年下半年的广交会上,占据佛山陶瓷出口较大份额的欧洲市场,订单成交额下降超过了20%。

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早在2012年10月底,就已经有部分企业停窑检修,目前佛山停窑的企业已达到50%以上。广东洪宇陶瓷出口部经理袁鑫认为,眼下整个陶瓷行业都处于并不景气的环境中。

广东洪宇陶瓷出口部经理袁鑫:陶瓷行业很多厂家觉得比2008年还差,很多厂都陆续关闭或停窑,停生产线。采购的人少了,而且很多人对价格苛刻了,这个行业入门比较低,小厂家也不断挤进来。大的在减生产线,小的在关闭。

据了解,陶瓷企业大面积提前停窑与行业产能过剩密切相关。2012年全国的陶瓷产量为110亿平方米,实际需求量为80亿平方米,其中国内需求量为70亿平方米,国外需求量为10亿平方米。很多中小陶瓷企业无力消化这么多的产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停窑减产。

评论:佛山陶瓷怎样实现品牌自我救赎


近几年来中国陶瓷业可谓风起云涌,陶瓷基地、陶瓷总部、陶瓷产区、西部瓷都、北方瓷都等诸多类似称谓见诸报端。产能占中国建筑陶瓷“半壁江山”的佛山,却走向产业转移的路线?崛起中的山东淄博、福建晋江、四川夹江、江西高安、沈阳法库等产区的建陶产能所占比重日益加大。

被誉为“南国陶都”的佛山,此时却如同佛山人不温不火的性格一般悄无声息。佛山,究竟需不需要大品牌?

这个问题本来不需讨论,但放在中国陶瓷这个特殊的市场,情况就不一样了。就像人一样,如果你出生于富裕家庭,或降生在寒窑,两种心态是绝对不一样的。从既往情况来看,由于中国的高消费人群较多,再加上境外人才、外地优秀人才的不断涌入,购买力较高。佛山的陶瓷企业几乎不用走出国门,仅靠国内市场即可实现“衣食无忧”,所以佛山陶瓷企业很少主动开拓国外市场,这客观上造就了佛山企业经营者“小富即安”的经营思想,所以这里也很少产生大品牌。曾听一个佛山的陶瓷老板说,“佛山有没有大品牌无所谓,国内市场已经足够我做了,我没必要再开拓国外市场。”话虽有些偏执,但也的确说明了佛山陶瓷地域文化的特点。

陶瓷做大很累,做小容易。然而当今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今天的法则不一定明天也适用。陶瓷业也好,其它行业也好,抗风险能力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规模的大小。市场越大,越能“栉风沐雨”,掌握的客户资源越多,越能“呼风唤雨”。道理谁都懂,但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困惑于如何处理与代理商的关系,以至于相当多数的企业“投鼠忌器”,放弃了渠道的争夺。

其实,品牌专卖是在成熟市场条件下的产物。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推广一种成熟市场的销售模式,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事在人为。笔者以为,想推行品牌专卖的厂家应该首先搞明白三个问题:品牌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产品是否丰富?利润空间是否丰厚?产品要有特色,要有差异点,品牌影响力不一定大,但对用户有吸引力;其次,他们的产品往往非常丰富,单一品牌下的产品就能够全方位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用户的需求;第三,注重长远利益和市场规范,预留给代理商的利润空间能够满足代理商规范经营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代理商能够安心配合厂家做好产品销售工作。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本土陶瓷品牌已具备了拓展市场范围的基础条件,如果能配以奖金和人才的支持,企业做大的现实将指日可待。

当然,品牌建设是企业寻求长期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品牌不一定要做大,重要的是要做强。陶瓷小企业一样可以做品牌,关键是要做精做细,产品推广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但当企业做出特色后,就一定要在品牌和规模上做文章,这方面,佛山陶瓷企业已经错过了很多市场良机,早期丰厚的利润回报,使得许多企业忽视了品牌的建设,时至今天,越来越多的佛山陶瓷企业认识到——未来陶瓷竞争必将进入品牌时代,只有成功地建立了品牌,陶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所以,包括像新中源、新明珠、东鹏等国内陶瓷市场打出一片天地的TO-TO、科勒这样的境外品牌都不遗余力地在渠道搭建上做文章,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企业目前都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我们相信,沿此方向发展,假以时日,佛山陶瓷业必将催生出更多的全国性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来临。

产业外移真会损害佛山陶瓷品牌?


前不久,亚洲铝业城落户广东肇庆。一时间,产业转移在佛山广受关注。如果再联系佛山陶瓷企业近些年的转移状况,一批大大小小的陶瓷制造商西进四川、重庆等地开厂;这两年又蜂拥省内高要、河源、清远等地拿地造砖……不少人认为,佛山的产业转移特别是陶瓷企业外移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陶瓷产业外移,各方的态度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是政府的态度:左右为难。陶瓷业在佛山既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更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走了,最直接的影响是财政收入减少了;但另一方面,该产业的高能耗与污染,又使政府对陶瓷创业的政策备受争议。第二种是企业的态度:坚持。企业解释说填埋并没外迁,只是生产基地外拓了,营销设计大脑依然留在佛山。第三种是行业观察人士的态度:抱怨。他们说,陶企外迁是不对的。陶瓷产业之于佛山,重要得就像海尔之于青岛、LG之于韩国一样,是支柱产业,怎么能让支柱产业外流呢?

陶瓷产业外移会影响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吗?会!负面影响在所难免、不容回避!理由很简单:对地方政府来说,大量陶企外迁肯定导致财政税收相应减少;对区域品牌而言,生产基地都分散外迁也必然导致原产地效应的削弱。"佛山陶瓷"区域品牌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众所周知,佛山陶瓷源远流长,20年间佛山建筑陶瓷在国内无谁匹敌,作为陶瓷产区的佛山也随之声名鹊起。在市场发育初期,这种"集团军"作战的方法能够把声势做到最大,依势取胜。但是,随着市场日渐成熟,问题就来了:"佛山陶瓷"的价值与现有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密切相关,金舵、新中源等一批知名企业已领跑市场,但一批杂牌厂家生产的质次价廉瓷砖同样充斥其间,这就是"佛山制造"的现实。政府部门能以打假的名义强制杂牌厂关门,以维护"佛山陶瓷"的品牌含金量吗?

再者,所谓区域品牌,它的生命力一般只维持在相应行业的发育时期,而当行业洗牌基本完成后,就是企业品牌担当主角,此时区域品牌价值便要退居二线,甚至渐渐被人遗忘。到那时,终端消费者购买瓷砖,他只知道自己买的金舵、新中源和鹰牌瓷砖等,谁会管瓷砖的产地是佛山还是四川?

留美教授张有卓先生日前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品牌的地方概念会越来越弱。就如人人都有手机,大家都知道诺基亚品牌的手机,但是诺基亚是哪个国家的大家都不会深究。

得今日声势,佛山陶瓷之大幸。但在市场化浪潮中,佛山陶企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技术研发、营销模式等方面仍旧非常稚气。期待如金舵、新中源和鹰牌等一流厂家做成青岛的海尔、韩国的LG,期待"佛山陶瓷"的品牌效应逐渐消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佛山新南方陶瓷日前正式关闭停产 品牌名爵陶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佛山新南方陶瓷日前正式关闭停产 品牌名爵陶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