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五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怎么区别五彩陶瓷

怎么区别五彩陶瓷

五彩瓷器鉴别 古代五彩瓷器 宣德五彩瓷器鉴别

2021-04-24

五彩瓷器鉴别。

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北朝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何谓五彩瓷,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五彩瓷器

2

明代时期编辑

概述

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所促成的必然结果。“天时”是指明代全国几大著名的瓷窑,均出现衰落的趋势,尽管还有不少地区在生产各类陶瓷,但无论从产品的质量还是数量以及产品的多样性方面,均无法和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釉里红瓷及釉上彩绘瓷媲美。如浙江龙泉窑仍继续烧造青瓷,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器虽然仍为人们所钟爱,但在陶瓷的胎釉和制作工艺方面却无法和景德镇的瓷器相抗衡。至明代中期,景德镇的瓷器几乎占据了当时全国的大多数市场。大量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繁荣的瓷器生产中心。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当时景德镇瓷窑遍地,一派生机。明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录了景德镇当时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

景德镇

景德镇具有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这是形成瓷业中心的重要因素。景德镇四面环山,从祁门的大洪山向西贯穿江西的昌江流经景德镇。景德镇位于昌江中下游,距上游祁门140公里,距下游的波阳(曾名鄱阳)90公里。在景德镇附近有东河、南河与西河三条支流。东河源于浮梁东乡的东源山,仝长60公里,流经出产瓷原料和燃料的瑶里、界首、高砂、王港、鹅湖等地,于浮梁旧城注入昌江。南河发源于婺源西南山中,全长45公里,流经盛产瓷土原料和燃料的浮梁南乡之程村、东流、湘河、湖田等地。西河发源于安徽至德县,全长约50公里,经浮梁北乡的祁门、港口、大洲、三龙等瓷料和燃料产地。昌江各支流流经的地方,多为陶瓷原料和燃料产地,在历史上对景德镇的瓷业发展至关重要,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燃料供给和陶瓷产品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这可以说是“地利”。

所谓“人和”,是指由于明代全国许多名窑逐渐衰落和北方的战乱以及各种原因,各地身怀技艺的制瓷工匠汇集景德镇;外来人才和当地工匠的融合,迅速地推动了景德镇制瓷技艺的新发展,形成了“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局面。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构筑了发展的基础。

明代洪武年间,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御窑厂。御窑厂平时有饶州府的官吏管理,每逢大量烧造时,朝廷便派宦官至景德镇督陶。御窑厂烧造的陶瓷数量很大,不惜人力、物力,追求“至精至美之瓷”。

《明史》记载:“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御窑厂所用的工匠技艺熟练而高超,并且“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因此,御窑厂的制作均非常精致,不惜耗时费力,精美的五彩瓷由此产生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明代五彩瓷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洪武、永乐为初创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

五彩瓷器

3

清代时期编辑

清初,康熙年间在北京皇城设造办处,归内务府所管。清代粉彩、五彩瓷器等,均是由景德镇造模拉胚做成半成品,而后送入宫廷造办处由宫廷画师专填彩描摹再次烧造。由于皇帝的喜爱,很多造办处所产精美瓷器亦有皇帝参与设计。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到清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清代陶瓷之所以能使人为之倾心和陶醉,一是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致细腻,不少作品有一种高雅的格调和雍容华贵的风姿;二是有一种一般民窑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带有强烈的贵族化意味。就五彩瓷来说,华贵深凝是它的总体面貌。

康熙时期的五彩瓷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康熙时的五彩瓷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实际上就是釉上红彩、绿彩、黄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形成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颜色的搭配和运用。由于有了深色调的蓝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对比更加和谐、沉稳。康熙时蓝彩烧成后的色调,其深艳程度超过了青花,而黑彩又有黑漆般光泽。康熙五彩所用的颜色比明代大大增多,因此康熙五彩比明代单纯釉上五彩更显得娇艳动人。康熙五彩瓷光艳照人,很重要一点是在烧成上。釉上彩是在彩炉中低温烧成的,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温度过高,有些釉上颜色会流动或损失,炉温太低则彩料的光泽不足。康熙五彩一般都色彩鲜艳,光泽明亮。这说明康熙时烧造彩瓷的工艺已十分成熟。《饮流斋说瓷》记载:“清代彩瓷变化繁迹,几乎不可方物,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4

特征编辑

它的最大特征是:

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

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

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

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五彩瓷器

5

保养编辑

瓷器如果保养不当,会受到严重危害,不利于瓷器的长久保存,特别是传世和出土的精品,更应该精心保养。瓷器的保养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同时,对瓷器的保养也不能太过以免又造成保护性的损害。瓷库中国在此向诸位藏友介绍一下如何保养瓷器。

一、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尽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时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绒布垫好,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

二、瓶、罐、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移动时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或损坏。薄胎器皿,胎薄、质轻、娇气,移动、安放时更要小心,要双手捧底,忌用单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体型较长,还需防风吹倒。

三、刚买回来的高温釉或釉下彩瓷器,应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时,再用洗洁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干水分后用盒子装上,盒中应有泡沫充垫,且加了泡沫后直径不能超过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应松紧适当,同时应避免挤压,以防损伤藏品。

四、出土的低温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会渗入很多杂物,甚至会出现脱釉脱彩的现象,应先在胎釉之间加入少量的粘合剂,在彩上再涂较软的粘合剂以防彩釉大面积脱落。如果是在地下埋藏较长时间的高温釉或釉下彩,在瓷器表面还产生很多钙质、硅质化合物,即土锈。可先用清水清洗一次,用3%双氧水浸泡3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浸泡30小时以上,用清洁白布清洗,一般可除去土锈。如果除不尽,可用刷子醮上醋酸,刷在土锈处,5小时后用医用手术刀斜削除去土锈,刀片只能向一个方向削。待大部分土锈去除后,再用白洁布和牙膏清洗直到土锈完全去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温釉和釉下彩。

五、在洗刷油污等积垢时,应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渍可以用碱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净水冲净。

2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温,以防冷热水的交替使瓷器发生爆裂。

3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铅的成分较多,出现泛铅现象,可先用棉签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净。

4如果瓷器有开片或冲口裂纹等现象,污渍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体刷洗。但釉上彩器物,不能用此方法,因为酸、碱性物质易损伤釉彩。如果是描金彩瓷器,不可用鸡毛掸子做清洁,因为鸡毛掸子易损伤瓷器上的描金。珍贵瓷器收藏时应配有相应尺寸,带胆的木箱或木盒,以便保存收藏。

历史溯源

彩绘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五彩瓷的出现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彩绘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宋时期,北方著名瓷窑磁州窑所烧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绿彩等品种,无疑是明清五彩瓷器的先声。

金代五彩瓷器的确定,是学术界对近十几年在考古发掘以及海外陆续发现的金代釉上五彩瓷研究的结果。特别是金代定窑的釉上红彩和磁州窑系统的釉上加彩,可以断定是釉上彩的原始阶段,为后期景德镇五彩瓷器的出现起到了启迪作用。

元代景德镇逐渐发展成中国瓷业生产的中心,“枢府窑”的瓷器为五彩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清朱琰《陶说》记载:“新烧大足素者,久润。有青色及五色,花且俗。”这一评述认为,作为新品种的五彩器不如元代以白为主的枢府瓷、卵白瓷和青花瓷好,反映了元代尚白的审美习俗。这对后人了解元代有五彩瓷这样一个事实,恰是一个有力的注脚。童书业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从整个瓷器发展史看来,元代是一个中衰时期,旧瓷虽然衰落,而新瓷已在酝酿,我们不能小看元代瓷器中的创新因素。”发现了带有“博陵第”款识的元代五彩瓷器,器型一般比较大,色彩比较鲜明,画工极尽完美,件件都堪称大师之作。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青花五彩瓷器怎么辨别真假


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明、清两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已完全可以与青花瓷器平分秋色。特别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如日中天,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

五彩瓷器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钴、锰等矿物元素,采用低温烧制成型。五彩为二次成型工艺,彩饰色料分釉下与釉上两种,常用颜色有红、黄、绿、紫、赭、黑等。所谓五彩并非是说五种色彩同时出现,而是多种彩色之意,但其中必须有红色方为五彩

青花五彩瓷器相和釉上五彩瓷器都是属于五彩瓷器的范畴却又有所不同。

青花五彩是一种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产品。其工艺流程与斗彩有异曲同工之处,区别主要是在青花的使用上:斗彩是用青花勾勒出全部或部分纹饰的轮廓线之后先挂釉,烧成之后再在青花轮廓线内填彩,青花在斗彩中所占位置很重要,起到了主导地位;青花五彩则是用青花绘画纹饰的局部或某一块、某一点,不用青花勾勒轮廓,青花只作为一种颜料来点缀图案,如有勾勒轮廓线也是极少的,因此五彩是主题,青花起辅助作用。

青花五彩是宣德时期方才开创的烧制方法,宣德青花五彩虽然说烧制手法略微有些稚嫩但却初步形成了青花五彩的基本特征德以后,青花五彩曾一度衰落,到嘉靖时产量开始大增,万历时达到顶峰,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技艺之高超都是空前的。青花五彩在清初虽有制作,但不占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传世品中顺治朝有一些,康熙朝为多。顺治青花五彩器较多保留了晚明的古拙风格,青花翠蓝浓重,红绿彩鲜丽明快,俗称“大明彩”。康熙朝的青花五彩虽然没有釉上五彩的成就大,但它清新的色彩,优美的画面,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精美作品。清康熙青花五彩的显著成就是对青花的运用。由于康熙中晚期青花成就显著,青花特点突出,对青花五彩的烧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青花使用的是云南所产的珠明料,呈现出青翠艳丽的特点;彩绘工艺上运用了“分水皴”的技法,使得画面效果更加鲜亮。康熙青花五彩始终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一直烧制到晚清。

在现在的市场上五彩瓷器占据这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龙纹出戟花觚以474.25万元成交。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以434万元成交,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牡丹花卉纹碗以386.51万元成交。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蒜头瓶以428.24万元成交,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花卉内绘果实纹碗以428.24万元成交。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对清康熙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

《景德镇陶录》卷五记述嘉靖、隆庆间“崔公窑”仿宣德成化瓷,为“民陶之冠”。从传世的实物看,当时的民窑五彩器,除了按照相同时期官窑青花五彩品种外,主要是以红色为主的釉上彩和鲜艳的五彩制作为多。其特征是胎质稍厚,制作稍粗,有的釉层较厚且有乳浊失透现象;在色彩上很少用青花和紫色,多用红、绿、黄色,更以红色为主。器型以盘、碗、瓶、罐为多。图案装饰除花、草、莲池、鱼藻、人物、山水、云间楼阁外,也有戏曲、小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这一时期的民窑彩瓷,还仅供应民用,也有宫廷膳房和王府定制用器。

五彩茶壶


收藏故事:刘先生喜欢喝茶,因此也酷爱茶具。这个清代茶壶是刘先生多年前收藏,壶体总体造型古朴,精巧雅致甚为喜爱。

宜宾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贾少奎点评: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清代的陶瓷茶具,种类繁多,其造型、釉彩、纹样、型制及装饰风格等都各有特点。在釉彩方面,清代的瓷工瓷匠们精心探索,突破明代时期釉中以红、蓝、黄、绿、绛、紫等几种含量饱和的原色为主的范围,创造了各种带中性的间色釉,并达几十种之多,使得瓷绘艺术更能发挥出其独特的装饰特点。作为彩绘器发展的基础,清代的白釉器质量很高,清代可以纯熟地烧造出牙白、鱼肚白、虾肉白等浓淡不一的器皿,这就为彩釉器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红釉从明代的鲜红、郎窑红发展到朱红、柿红、枣红、橘红、胭脂水、美人醉、海棠红等新品种,青釉则从仿唐宋名品中的秘色天青、冬青、豆青等,到新创出了豆绿、果绿、孔雀绿、子母绿、粉绿、西湖水、蟹甲等多种品种;黄釉一类又新创了淡黄、鳝鱼黄及低温吹黄等色;此外在蓝釉、紫釉等方面也很有成就。

清代的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茶桶茶壶制作千姿百态,款式多样。清宫茶具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器最为出色。茶具以壶器形繁多,有扁平形、高桩端把式、提梁式、竹节式、石榴式、佛手式、桃形倒流式、人形、鸟形及做成福、禄、寿、喜字形的;另外还有菊瓣式、瓜式、梨式、莲子、方体和直流式等茶壶。

清朝品茶所用之器具,无论在纹饰、釉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比前代有所发展。如青花、粉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画面构图疏朗,描绘细腻。刘先生这把清中期的五彩茶壶市场估价在3000元左右。

五彩瓷器


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跟斗彩一样是彩瓷瓷器品种之一,属于硬彩。“五彩”不是专指就有五种颜色,只是概数而已,但是五彩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五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粉彩就是在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品种。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康熙五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使用釉上蓝彩与金彩,使五彩的颜色愈加丰富。蓝彩厚而浓艳,彩之外围有一层光晕。黑彩漆黑光亮。特别是由于金彩的广泛使用,使五彩瓷更加富丽堂皇。康熙五彩瓷器以其优美的造型、鲜丽精致的纹饰而成为康熙朝瓷器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1.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清康熙,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构图疏密有致,纹饰画工精细,用色考究,所绘内容寓意吉祥。

清康熙时的五彩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其中釉上五彩最能显示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清宫所藏康熙五彩器是官窑或“官搭民烧”的上等品。这时期的五彩器造型以古朴、凝重、挺劲见长。五彩器的款识式样颇多,除本朝款,还有仿前朝款、堂名款等。仿前朝款以仿“大明成化年制”居多。

2.五彩天马纹盖罐,明嘉靖,通高18.0cm,口径8.5cm,足径8.7cm。

罐直口,短颈,圆腹,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通体釉上五彩装饰。腹部绘4匹天马在云海间跃奔。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胎坚釉润,构图严谨,突出使用红、绿二彩,并以黄、黑、紫彩作局部的点缀,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明嘉靖五彩器造型既有秀气的盘、碗、杯、瓶等,也有胎厚体大的罐,还有新创的器形方斗杯、方盖罐等。通常画面多用红、绿二彩,黄彩、黑彩等有时仅作为一种点缀,遂使红艳绿翠的装饰色彩热烈生动。

3.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清顺治,高38.7cm,口径18cm,底径12.3cm。

觚(gū 音孤)撇口,直腹,中间略凸,胫(jìng 音敬)部外撇,平底。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青花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

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描绘粗犷的纹饰。此觚胎体致密,釉面光亮,釉色白中闪青,构图疏朗,以釉下青花来描绘洞石,青花色泽蓝中闪灰。花卉则以釉上黄、绿、红等彩描绘,各色彩料均鲜艳明亮,给人以清晰雅致之美感。

4.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

瓶洗口,长颈,垂腹,圈足。颈两侧贴饰狮耳。通体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轮廓,用釉下青花及红、黄、绿、茄紫、孔雀绿诸彩装饰,全器共绘八层纹饰。瓶腹镂雕9只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构成了器物的主题纹样。瓶口镂空如意云头纹,颈部环绘五彩蕉叶纹,并镂雕若干飞舞的蝴蝶。颈部两侧堆雕的狮耳上有青花篆书“寿”字。颈下饰朵花和八宝纹。无款识。

整个器物自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艳丽之至。这时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时彩瓷之疏朗、优雅、宁静,变为浓艳热烈的风格,纹饰繁密杂乱,布满器身。华丽俗艳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为万历年五彩之特征,此瓶即典型器物。

这件镂空云凤纹瓶不仅成功地运用了五彩装饰,而且以熟练的镂雕技艺,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镂空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技能,是万历时期官窑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5.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清同治,高8.3cm,口径8.4cm,足径5.9cm。

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彩绘各种蝴蝶纹饰,中间插金彩“喜”字。上下以描金弦纹做边饰。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品《五彩瓷韵》


初识湖南著名作家李陵先生于去年,缘起于五彩瓷网;得知先生正在编写一册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书籍,便特意讨要拜读,先生欣然赠予,我亦于此篇《品,五彩瓷韵》小感为谢。

笔者从事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文化推广工作,从未涉足过醴陵;但几乎每日都要关注我国主要艺术陶瓷产瓷区的最新动态,当然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也不例外;也阅过较多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相关书籍,但无一例外没有任何一本能像《五彩瓷韵》这样让笔者对醴陵釉下五彩瓷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清新而淡雅是笔者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第一印象。纵观先生全书除了清晰简要的阐述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曾经的辉煌,文中还刊载了醴陵釉下五彩瓷至创烧以来精美绝伦的作品。更能让笔者感兴趣的是文中除了有大量让人赏心悦目的五彩瓷赏析还有令笔者细细品琢的小诗,此乃先生一特色,以诗赏瓷,以瓷品诗,甚是恰到好处。先生明明是感受到了瓷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想要表达的思绪和心境。其瓷中有诗,诗中有瓷的完美结合无疑是给读者呈现了一场现当代艺术陶瓷的豪门盛宴,深刻领悟其用心之至。

观此书,亦如观其人!全书行文缜密且有序,各种史料集合,诸多“大家”似带有传承及弘扬之使命;亦有“后生青年”有如雨后之春笋,肩负醴陵陶瓷艺术的发展大任;《五彩瓷韵》无疑是宣传醴陵陶瓷的最好窗口之一。

匆匆数月有此“大成”,李陵先生对家乡醴陵、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感知”是超强的,毫无疑问《五彩瓷韵》在笔者内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观其后记,近文末,笔者在小酌中,甚是回味!谨以此篇向先生聊表敬佩之情;同祝先生即将出版的《五彩风华——釉下五彩瓷青年艺术作品赏析》。

藏乐阁艺术网

深圳藏乐阁当代名家陶瓷艺术馆

阳世春 壬辰年春于深圳

怎么鉴别真假唐三彩陶瓷马


怎么鉴别真假唐三彩陶瓷马,唐三彩以黄、绿、褐彩为典型色彩,始烧于唐朝,故称为唐三彩。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用氧化铜烧成红色;氧化铁烧成黄褐色;氧化钴烧成蓝色。唐三彩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被称为唐朝文化象征。那么怎么鉴别真假唐三彩陶瓷马呢?

一、制作工艺上,唐代工匠制作唐三彩陶瓷马需要很多步骤,先陶泥做成一完整器形,然后做陶花,然后陶花成型,一匹陶马被分成头颈、躯干、腿和尾巴等 部分,分开制成陶花,然后陶泥填入陶花,挤压结实后取出粘结塑形。从陶马的腹腔孔向里面看,能看到清晰的粘连痕迹,胎体也非常结实。而如今的 赝品胎体都比较轻薄,内壁也没有粘连痕迹,比较平滑。

二、唐三彩陶瓷马真品使用的原材是北方次生高岭土,经过多道严格的筛选制成陶泥,此外唐三彩器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胎体表面会出现粉化剥蚀现象,胎 体为白色且白度不高,白色中还微微泛着红色。而是用现代瓷土制成的唐三彩仿品,使用机器加工的胎体洁白,棱角分明,最终的是其没有时间堆积形 成的粉化剥蚀现象。

三、唐三彩陶瓷马马真品头部比较小,两眼上的眉骨粗大而隆起,颈部上细下粗,其背部、肚子、臀部圆润肥硕,且收得很紧,腿部上端粗短,下部细长,看 上去矫健有神。现代仿制品看上去非常逼真,但是其头部较大,身体骨骼线条不够清晰,肚子肥硕松弛,看上去没有矫健之感。

四、唐三彩陶瓷马真品釉色沉稳厚润,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后,其表面多有开片,开片纹理细,像是形成在釉下。仿制品釉层稀薄,有名啊颜色光亮刺眼, 偶有开片者,开片纹理也是又深又长。

釉下五彩瓷鉴赏


瓷器中的五彩,一般是指釉上五彩或青花五彩,而釉下五彩是特指清朝末宣统年间创烧的新品种。当时烧制的数量不多,现已属珍贵之物了。

瓷器釉下彩的发展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釉下彩盘口壶,胎上通体用毛笔绘褐黑色纹饰,外罩青黄釉一次烧成。它证明了三国时期已有烧制釉下彩绘的工艺,开创了釉下彩绘之先河,为后世的釉下彩瓷打下基础。到了唐代,在四川的邛崃和湖南的长沙窑中,釉下彩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用彩以多色为主,以含有铜、铁、钴、猛等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绘出所需纹样,罩上透明釉一次烧成,呈现出褐红、褐黑、兰、绿、黄、紫等色彩。装饰纹样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云气山水和图案画等。

另从杨州唐城遗址和浙江龙泉金沙塔基、绍兴翠环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证明我国在唐、五代、宋已烧制出釉下青花瓷。

上述种种,只属釉下彩绘瓷,还不属釉下五彩瓷,所谓釉五彩瓷,按古代陶瓷辞典解释为色彩繁多、色泽浓艳、五彩缤纷者。

我国的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是在烧好的白瓷或某些纹饰用青花代替的白瓷上加饰彩绘,再次入窑烧成的。它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经成化、万历到清初的康熙朝都很盛行,后被粉彩所代替。

真正的釉下五彩瓷,是清末宣统年间由湖南醴礼窑创烧成功的新式瓷器,它是将多种着色剂绘画在瓷胎上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高烧成功。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又一个新成就。它的问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一致欢迎。在1907-1912年间,曾两次参加过世界博览会,均获得一等金牌奖章。

釉下五彩瓷器的特点,是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保护纹饰不被外界磨损、防止和减少彩料中铅的毒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彩绘瓷器。当时官商合一的新华公司也以此为鉴,烧制了一批釉下五彩瓷器。图中的笔筒就是当时的产品,它不仅瓷质亮丽,纹饰也是一幅很精美的山水画,画中群峰逶迤,湖光山色,从林村舍,鱼帆垂钓,景观相映成辉,给人一种尘嚣涤尽,心旷神怡之感。此后釉下五彩技术流传开来,许多窑厂也纷纷烧制。图二是一件“民国三十四年”(1943年)烧制的雄鸡图洗口瓶。一直到解放初期这种瓷品仍在烧制,而且产地并不仅限于湖南澧陵:附图还有一件参考器物就是50年代广东大埔所烧制的日用酒壶。

由于釉下五彩的各种彩料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都各不相同,要烧制成功是极不容易的。在当时烧制的数量就不多,时今若能收藏到清末民初的精品,也属难得。

五彩竹纹笔筒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宫旧藏

生产时代: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五彩

陶瓷造型:笔筒

说明:清康熙

笔筒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器外壁一面绘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末有红彩阳文篆书“西”“园”联珠方印。底施釉,无款。

清康熙朝官窑瓷器的装饰画面有许多出自当时名画师的手笔。此笔筒所绘的簇簇墨竹清秀挺拔,瘦劲有力,深浅相宜,富于层次感,有如画在白纸上的国画一般生动细腻,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加之墨彩黑亮如漆,光滑浓艳,与纯白的底釉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赋予此笔筒不同凡俗的审美意趣。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为康熙朝五彩瓷文具中的精品。

五彩蝴蝶纹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4cm,口径12cm,足径13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五彩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康熙

瓶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白釉五彩装饰。颈中部绘如意头纹、锦地朵花、圆点纹各一周,颈、肩相接处绘锦地如意纹一周,肩下至足部绘飞舞的彩蝶,间以蜻蜓,外底青花双圈内绘灵芝。画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彩蝶三五成群、或聚或散的景致,极尽写生之妙。

康熙五彩是清代彩瓷中的名品,享有极高的声誉,素有“康彩恢奇”、“康熙彩硬”之品评,与后来具有柔和感的粉彩迥然不同。由于五彩采用单线平涂法施彩,彩料浓艳深厚,透澈莹亮,彩烧温度较粉彩略高,画面给人以艳丽、坚硬的感觉,因而又有“硬彩”之称。康熙以后,随着粉彩瓷器的盛行,五彩瓷器少有生产,且康熙五彩往往被作为摹古的对象,故康熙五彩又被称作“古彩”。清末寂园叟《陶雅》曰:“康窑彩画,往往官窑不如客货,亦一奇也。官窑力求工细,下笔不肯苟率,自奇所长。客货信手挥洒,老笔纷披,时或有独到之天趣,令人不可方物。”“客货”即民窑烧造的器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