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研制成功“釉下汾水七彩”艺术瓷

景德镇研制成功“釉下汾水七彩”艺术瓷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24

【www.taoci52.com - 景德镇古代瓷器】

“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世界陶瓷圣地景德镇,继千百年来创造了青花、粉彩、玲珑、高温颜色釉、古彩、斗彩、珐琅彩等精美绝伦的名瓷后,近期景德镇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研究所又研制成功了富有高难度的国画风格的“釉下汾水七彩”艺术瓷,标志釉下装饰艺术瓷步入新纪元。

据悉,自元朝以来,景德镇的青花和釉里红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造诣。而近百年来,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色彩丰富,1915年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为了创新和提升釉下彩瓷艺术,景德镇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研究所江爱民历经数千次试烧,终于研制成功了赋有国画特色的“釉下汾水七彩”。“釉下七彩”(赤、橙、黄、绿、蓝、黑、紫)不仅色彩丰富、亮丽莹润。且与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一,景德镇釉下五彩研究所研制的“釉下七彩”颜色,在科技难度上高于湖南醴陵。尤其是赤、橙、黄、绿、蓝、黑、紫这七种颜料中的“黑料”湖南醴陵的“黑料”直接用在泥胎上,尚存在要解决的诸多问题,更不能与其它颜色掺接使用。而景德镇釉下五彩研究所研制的“黑料”解决了在泥胎上作画、书法,与其它色彩搭配诸多难题;其二,“釉下七彩”颜料用在泥胎上汾水作画干、湿、浓、淡、涩能发挥到最佳效果。而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仅局限于釉中,在浇了釉的素烧胎上就难以达到这种完美效果;其三,景德镇釉下五彩研究所的釉下七彩,采用“一烧制”而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目前还须用“二烧制”、“三烧制”。而景德镇“七彩”更节约能源、更环保。

景德镇五彩研究所“釉下汾水七彩”的研制成功,彻底改变了釉下绘画色彩不完全丰富的面貌,从而使在釉下艺术方面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将助推艺术迈向新的更高境界;景德镇“釉下汾水七彩”的研制成功,是景德镇敞开大门,海纳百川地吸收外来技艺精华而大胆创新的结果,是景德镇人民智慧的结晶。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稀土纳米导电陶瓷材料研制成功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韦永德教授负责的省科技攻关课题"新型稀土纳米导电陶瓷的新工艺及器件研制"近日通过黑龙江省科技厅鉴定,并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据了解,课题组采用哈工大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材料改性新技术--稀土多元渗技术,利用陶瓷材料具有多孔疏松的组织结构特征,对陶瓷材料进行稀土元素的渗入,为新型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课题组改变了目前多采用的固相法,采用气相化学热扩渗方法,使稀土元素在高温下气化,并在气态下通过气-固界面反应,进入固体材料的表面及体相,使钛酸盐陶瓷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为高效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

该项目制备出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纳米陶瓷粉具有抗氧化、导电性能强、抗腐蚀、抗辐射、耐高温和长寿命等特点,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目前本项目所制备的钛酸盐纳米导电粉末已替代黄金作为电极用于新型传感器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性能。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首创价值,可以替代贵金属等开发科技含量高、成本低、有独特性能的新型导电陶瓷器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尽快对器件和导电涂料等进行批量试生产,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

国产陶瓷膜高温过滤管研制成功


由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姬忠礼教授主持的“863”课题——大尺寸陶瓷高温过滤管的制备,日前在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柳州化工股份公司的壳牌煤气化生产装置。截至目前,装置已连续稳定运行了一个多月,其过滤精度及过滤气体流量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该公司的生产工艺要求。

该高温高压气―固相分离的陶瓷膜过滤管项目是利用加压粉煤气化技术进行碳转化和炼油企业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在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和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上常采用过滤和分离的方法,将含有较多灰分颗粒的合成气送入高温高压过滤器中分离除去灰分颗粒,以提高加压粉煤气化技术中气体的净化度,直接高效率地利用催化裂化装置高温烟气的高品位热能。陶瓷膜过滤管是高温高压过滤器中的核心部件,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应用于高温高压过滤器中的陶瓷膜过滤管尚需依赖国外进口。

以李建保教授为首的“863”项目组与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厂有限公司合作,经过多年攻关,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他们研制的高温过滤管具有过滤精度高、通气量大、不易堵塞、易清洗、成本低廉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关键技术获得突破,不仅可推进壳牌煤气化生产装置的国产化进程,而且对促进我国过滤材料行业的技术升级换代,实现过滤材料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煤液化技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的发展,陶瓷膜高温过滤管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热力发电、环境保护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第一套大型龙泉青瓷乐器研制成功


“东方红,太阳升……”近日,一阵清脆悦耳的音乐从龙泉市双渔瓷庄传出,谁也想不到这悠扬的乐声竟发自翠色可人的龙泉青瓷。

青瓷也会“唱歌”?没错,经过龙泉市年仅23岁的青瓷艺人王军港两年的潜心研制,一套包括瓷编钟、瓷管钟、瓷磬、瓷瓯四种击打类青瓷乐器以及埙、笛、箫等100多件吹奏乐器的大型青瓷乐器经过调试后,已经达到打击乐的基本标准,实现了让青瓷唱起来的梦想。

王军港从15岁时开始青瓷制作,21岁投入青瓷乐器研制,为了让精美的青瓷会“唱歌”,这两年,王军港走遍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乐器厂,学习古代民族乐器制作技术,向音乐老师求教音乐知识,付出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他说,烧制青瓷乐器不仅仅是烧制出一个器型就可以了,还要能发出标准悦耳的音色,瓷胎的厚薄、釉的厚薄、烧制时温度的高低等,对音准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都是制作龙泉青瓷乐器最困难的问题。因此,青瓷乐器制作的损耗率也很高,光是一件磬作品所需的48件器物,他就烧制了700多件次。每次乐器一烧好,他就立即送到天津、上海等地的乐器厂家,听取调音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又回家继续改进,就是这样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坚持,终于实现了乐器制作技术和龙泉青瓷技术的有机结合,烧制成功这套龙泉青瓷乐器,让音乐艺术与青瓷工艺巧妙融为一体。

龙泉市青瓷博物馆馆长吴秋华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国内还不曾发现过古代的龙泉青瓷乐器。近年来,龙泉许多青瓷界人士也尝试过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但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这与青瓷乐器制作的难度有很大的关系。吴秋华认为,龙泉青瓷乐器的面世,是对龙泉青瓷技艺的全面创新,为龙泉青瓷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王军港表示,接下去,他还要继续创作青瓷二胡和几种大型青瓷击打乐器,等这几样作品都研制成功了,就要组建一个龙泉青瓷演奏乐队,专门演奏“瓷乐”,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龙泉,爱上龙泉青瓷。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研制成功


5月17日,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夏建陶分中心、学院及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出的第一块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1m×1.8m×3mm),在广东佛山成功下线。大规格超薄砖项目是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它的研制成功将对我国建筑陶瓷及陶瓷装备都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将引起着一场能源与原料的革命。

这种大规格超薄砖,具有体轻,超薄,耐酸耐碱等特点,解决了在建筑装饰中减轻载荷的一大难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在相同面积产量下,整个产业链将大大减少,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绿色制造”的战略政策。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室内外的墙面与各类桌面、橱柜面板的装饰,部分取代目前各类压木板、夹板、云石板、花岗岩板、不锈钢灯建筑装饰材料。

该项目采用独特的工艺与坯体配方,利用专门设计的成型装备,经专用窑炉制成。由于超薄砖很薄,尺寸规格又大,成型时,容易造成布料不均,从而导致成型后坯体密度不均,烧成时变形,或开裂。同时,因为大规格超薄砖成型后、干燥前的生坯强度很低,降生坯从模腔中送出时,很容易变形、折断或破坏。超薄砖生坯在输送带运行过程中,如果受到微小的震动外力,由于尺寸大,极易导致坯体开裂。针对以上等难点,大规格超薄砖项目从原料制备工艺技术、成型工艺技术、烧成工艺技术、装饰工艺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格超薄砖建筑陶瓷砖生产制造工艺技术。

古瓷七彩之美韵


赤、橙、黄、绿、青、蓝、紫,古瓷彩练当空舞。古人崇尚自然、文人归隐自然、画家师法自然、陶工模仿自然,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火与泥炼狱成的古陶瓷,得以使古人的智慧充分展示,让自然界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陶瓷的釉色上凝聚永恒。

黄之韵:寿州瓷黄

陆羽《茶经》中有“寿州瓷黄”的记载,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一书中第268页有唐代寿州窑黄釉枕的图片。黄釉枕整器无法上手,但我收藏其标本却可随时把玩。唐代寿州窑黄釉枕为小长方形,胎体厚重,制作规整,色若金锭。细心体会图典与实物,印象深刻。那金黄釉色让人充满遐想,富贵如金锭,自然如金秋。

青之韵:龙泉青色

青釉的历史最悠久,自东汉创烧以来1800多年盛烧不衰,宋青瓷的成就已经举世闻名。古陶瓷界有“北白南青”一说,北方窑口以唐代邢窑和宋代定窑的白瓷为代表,南方以唐代越窑和宋代龙泉窑的青瓷为代表。南宋龙泉窑可以说创造了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辉煌,其梅子青釉和粉青釉色瓷器,宛如翡翠和青玉。如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弦纹瓶标本,是几年前出自工地的宋代灰坑,制作精细,色如翡翠,原物器型高大。又如南宋龙泉窑梅子青琮式瓶标本,器型硕大,色如青玉。有人说,这青色来自窑场周边的青山绿水,来自古人对大自然的崇尚,来自匠人对自然色的还原。将自然青山绿水依附于陶瓷的釉面,移至案头、手中把玩,不亦乐乎?

紫之韵:宋定葡萄紫

古人对宋代定窑中的紫定器有许多文学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最典型的是葡萄紫色的比喻。宋代紫定器标本中有盘、碗、盏、梅瓶、罐盖,有的釉面亚光,有的油亮。共同特征是制作精细,胎轻薄,釉均匀,其工艺水平北宋时已至巅峰,不愧为一代名窑。其中宋代紫定梅瓶制作规整,与镇江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紫定梅瓶和紫定渣斗一样,釉面呈亚光的,不是釉面油亮的那种。胎质洁白,可作为鉴识宋紫定器的标准器。这些虽已残损但不失美韵的紫定瓷片,足以让后人感受其昔日的尊贵与辉煌。

绿之韵:吉州绿釉

自然界植物之绿色是轮回的、有季节性的、短暂的。如何永恒,古人便将生命之绿很巧妙地移植在陶瓷器上。宋代吉州窑绿釉瓷枕之绿色,可以说是包含了众多宋代绿釉器的信息:蛤蜊光、绿釉开细片纹、划花的率真、绿釉的老气、土沁、胎质、做工等等;难得出自水坑,十分漂亮,无剥釉现象;比一个巴掌大,切割一下,作镇纸用也很好。宋绿釉瓷枕,当寝具用,头枕绿色,心旷神怡;当陪葬用,枕上绿色,生命永恒。

红之韵:宣德宝石红

明代宣德时期的铜红釉殷红灼烁,宝光耀目,似红色宝石,“宝石红”是宣德红釉的代表作。因其为祭坛用器所创之色,又名宣德祭红(霁红)。宣德宝石红实乃瓷器史上的奇品,可以说无一朽器,无一不精。宣德景德镇官窑宝石红碗标本,殷红艳丽,呈色稳定均匀,宛如红色宝石,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六字款识。明代宣德宝石红釉官窑器大多在国家博物馆,只能隔橱窗玻璃看,而此标本带底足、带款识,可时常玩于掌股,从中感晤收藏之乐。

白之韵:德化象牙白

德化陶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制作陶瓷,至唐代陶瓷开始出口,到了宋代,德化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品。德化白釉器在国际上评价很高,被人称赞是“中国瓷器之上品”。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在国际上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明代何朝宗的瓷雕艺术被赞为“东方艺术”。德化瓷器特点是质地纯净坚硬,色泽明亮洁白,投入沸水中不破裂,置于冰点以下也不会变色、变形和损坏种面。明代德化窑文昌帝君瓷塑标本,左边坐者为文昌帝君,站者为孔子。整器南京博物院有一座,无款。有此标本在手,体验德化象牙白之韵味,再去看明代的德化窑瓷塑,有信心也。

蓝之韵:元明祭蓝

蓝釉又称霁青、霁蓝、祭蓝、宝石蓝等,据《景德镇陶录》云:霁青釉系用青料(钴料)配釉合成。其特点是色泽深沉,呈色稳定。元代祭蓝釉最典型的是祭蓝白龙梅瓶,明宣德宝石蓝釉可与宣德宝石红媲美。明嘉靖祭蓝火石红鱼藻纹盖罐,仿宣德宝石蓝釉兼有火石红露胎创新烧制而成,失透、匀净的深蓝釉,肃穆宁静,为天人相接的祭祀用品。

黑之韵:黑釉茶盏

宋代朝野上下斗茶之风盛行,先把半发酵的茶膏用净纸密裹捶碎,而后将碾成白色的细茶末放入烤热的茶盏内,再注初沸的汤水,至水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即可斗试。由于宋代茶色是白的,斗试者以黑盏为贵。宋朝皇帝宋徽宗在其亲撰的《大观茶论》中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今按建盏胎骨既厚,宜于久热,且釉色黑,水痕易验,故最宜斗试,因此斗茶竟尚建阳盏”。建阳生产的黑釉建盏由于釉色、胎骨等优点,被斗试家推崇为权品,后来建窑还奉旨烧制贡品茶盏。宋代建窑黑釉盏标本,有色黑如漆、器重如铁、声音如磬等特点,我们从中可追寻宋代斗茶之风。

古人自主创新、仿古创新,创造出数百种高雅脱俗的颜色釉瓷器,其中有不少是以自然界动植物命名的,如象牙白、米色釉、鳝鱼黄、秋葵绿、西湖水、鹦哥绿、孔雀蓝、茶叶末、梅子青等颜色釉,代表中国古陶瓷的最高水平,成为后人追寻的光辉典范和楷模。

追寻元代景德镇窑“釉上蓝彩”瓷


在我收藏的数万块瓷片里,有两块瓷片十分罕见而令人惊喜,它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烧造的“釉上蓝彩”瓷的残片。为此,笔者查阅了国内不少的有关考古资料,均未见有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烧造过“釉上蓝彩”瓷的有关记载与报道。显然,这是自元代以后一个不为人知、早已消失的工艺,是继“唐青花”、“宋青花”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发现,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这两块瓷片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青花瓷并无两样,若不借助放大镜作仔细地观察,谁也不会相信,如此色彩艳丽,婉如青花一样的瓷片,浑身却闪烁着盛唐“青花”的遗彩——“釉上蓝彩”工艺,同时又焕发出元青花更具魅力的风采。

笔者通过对这两块瓷片长时间的细心观察、研究,结合当年两次采集的其它瓷片进行甄别、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个重要的线索信息:两块瓷片同出于江西景德镇窑,而且是元代中期前后的产品。因此,笔者作出了这样的一个推理:元代初期,我国的制瓷中心开始南移,江西景德镇因此而闻名于世成为全国的瓷都,这里汇聚着各地的能工巧匠,其中不乏有来自河南巩县窑的匠师,他们把青花烧制技术传到这里,利用景德镇独有的自然矿产资源,烧造出一种胎质洁白坚致,色彩浓艳青翠的高温“釉上蓝彩”瓷,从而使这一停滞不前的古老工艺,在景德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窑“釉上蓝彩”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唐、宋以后,我国青花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新的水平。这个令今天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当时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它毕竟为元代中期以后“釉下青花”的产生铺就了平坦的道路。如果这个推理能够成立,它将为研究我国的青花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复杂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殊为重要的实物依据。

第一次偶然的发现

1990年9月,一块只有方寸大小的“青花”瓷片与数块元代中期以前的卵白釉大碗的残片,在我县原县政府大院的东北角一处的建筑施工挖掘现场同时被发现,这一偶然的发现,可能补写了我国文物考古部门目前尚无元代“釉上蓝彩”瓷的专题报导,继而与“唐青花”、“宋青花”一对姐妹,结成了一条青花演变、发展、清晰可见的纽带。

这次出土的“青花”瓷片很小,长不过4.8厘米,宽仅3厘米,最厚约0.42厘米,从瓷片的形状看,这是一件碗的口沿残片,其弧身、口沿外撇;胎体洁白坚致,断面细腻光润;瓷胎的表面施青白釉,由于年代久远,釉层遭受水土侵蚀已经发生了质变,但胎釉之间仍结合牢固,没有剥釉现象;碗的内壁还残留一处青花梅枝纹图案,青花是用深兰色的钴料在釉的表面绘画上去的,纹饰纤细娟秀,青花浓重处有青褐色的铁锈斑点;借助放大镜观察瓷片的断截面,青花自釉面沉入釉下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之间的釉层,清晰可见,这种工艺同“唐青花”、“宋青花”一样,属于典型的“釉上蓝彩”工艺,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唐、宋时所使用化妆土的工艺痕迹,这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瓷片的做工来看,规整精细,工艺很高,如果完整器物,精品当之无愧。

第二次更重要的发现

无独有偶,事隔14年后的2004年7月16日,笔者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冒着夏日炽热的高温,在我县城西的古城河道南岸“吊桥”(古时西城门遗址)一处的建筑施工现场,在地下约二米深的挖掘坑里,采集到一块元青花大罐的底部残片,清洗后,经过仔细地观察发现,原来又是一块元代“釉上蓝彩”瓷,这又一重要的发现,无疑为研究、探讨我国的青花起源,又增添了一件更加重要的实物依据。

这次采集的“青花”瓷片较上次相比,尺寸较大些,长14厘米,宽8.5厘米,胎体同样洁白细腻坚致,玻化程度很高,击之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外腹壁施青白釉,釉内小气泡云集成雾状,釉面平滑光亮略有稀疏的棕眼;里壁无釉露出修胎时的竹丝刷痕;外壁的近底处,用钴料在釉面上绘画出两道疏朗的弦纹。弦纹靠上方的一角,还残留一点类似龙纹的一个爪纹,青花娇艳青翠带有晕散,其蓝色的钴料自釉面沉入釉下约五分之四甚至胎体的表面,若不借助放大镜对其釉层、釉面、胎釉之间进行仔细地观察,很难确定它是“釉上蓝彩”还是“釉下青花”。足为饼形足,足底露胎微凹,露胎的砂底呈火石红状,并留下清晰的刮刀旋纹,最为突出的是,足墙的外角被整齐地旋削一刀,这是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最典型的修足特征。经过鉴别,这是元代中期的青花大罐的残片。

通过对两块“釉上蓝彩”瓷片的观察、分析,我们看到两块瓷片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1、采用“二元配方”做胎,然后在瓷胎的表面罩以一种透明釉;2、以氧化钴为绘画的蓝色彩料,直接绘于透明釉之上,即釉上绘彩;3、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这种元代的“釉上蓝彩”工艺,同“唐青花”、“宋青花”烧造工艺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跨越,但仍能看到清晰的延续和继承关系;而同元青花烧造工艺相比,胎、料表现出一种师承关系更为贴近。

今天,这两块罕见的元代“釉上蓝彩”瓷片,已很好地珍藏在笔者的瓷片收藏馆里,或许有一天,它会告诉人们这件消失工艺的最后秘密。但今天对我来说,还是产生了许多的遐想,那就是:元代中期以前,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釉上蓝彩”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它完全具备有未来时期“釉下青花”创烧的技术条件,那么,在这一时期是什么原因致使“釉上蓝彩”工艺停滞不前,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呢?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个:1、青花原料严重匮乏,生产制作成本过高,远远不能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2、元代上层主流社会长期以来一直以“青瓷为美,彩瓷为谷”的世俗观念,致使市场销路停顿,深深制约着“釉上蓝彩”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中叶,我国打通了通往欧西亚的丝绸之路,对外贸易成了蒙古贵族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柱。这时,在中东一些盛产青花钴料产地的波斯贵族和商人们,十分看好中国景德镇精美的白瓷,他们纷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充足的青花钴料,按照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喜好,订烧一种与“釉上蓝彩”风格完全相同的“釉下青花”瓷。这种十分熟旧的工艺只需稍加技术上的改造,就能带来商业贸易的巨额利润,极大地刺激着景德镇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最终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以青瓷、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普遍生产以“釉下青花”为主的新的大发展时期。这种由海外贸易繁荣促成钴料资源的突然充裕,加速了青花发展的步伐,使唐、宋以来一直停滞不前的“釉上蓝彩”工艺忽然间演变成“釉下青花”新工艺的产生。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地在元代晚期迅速成熟,导致“釉上蓝彩”工艺,最终退出青花发展的历史舞台,而湮灭在茫茫的世界里长达六百多年之久不为人知。

兔毫釉是如何烧制成功的?


瓷器釉色名,黑釉名贵品种。结晶釉的一种,又称建盏,因其产于建安窑之故。在黑色釉面上透出尖细的棕黄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釉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盒少量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铜等着色剂。

兔毫亦称“兔毫花”、“丝毛釉”、“玉毫釉”、“异毫釉”、“兔毫斑釉”、“兔褐金丝釉”等底色为较深的绀黑色,并带有赤褐色的毫光,丝毛状的筋纹为黄褐色的咖啡色为底色衬托,非常协调。

兔毫的形成是由于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将其中铁质带到釉面,在1300°C高温下,釉层流动时,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这些细条纹都闪银灰色光泽,是冷却时析出的赤铁矿小晶体所致。所出的“兔毫盏”,为茶具上品。底部刻有“供御”、“进盏”等款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宋徽宗《大观茶论》曰:“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所指即为兔毫盏。除建阳窑外,宋、元时期福建其他地区也烧这类瓷盏,但均不如建阳窑产品美观。

兔毫天目釉中仍是以铁为呈色剂,因其含有少量的磷酸钙,当烧成湿度升高1000℃左右,一部分釉料开始熔融,与坯体密接着的釉层,有力地同坯体结合,表面上没有和坯体接触的釉料,因熔融流向下方,因而同时产生失透和结晶两种作用,并导致釉面产生兔毛型的丝条纹,很受人欣赏。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山酒"就是对兔毫天目釉的赞赏。

景德镇艺术瓷产业评估


景德镇艺术瓷产业评估

瓷器,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社会的第五大发明。瓷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人类走向文明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国名瓷网为您呈现千年瓷都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评估。

据考古学家和陶瓷科技史学者多方考证,瓷器在中国的发明,始于东汉晚期,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虽然在夏商时代中国早就有了“原始瓷”的出现,但那是处于陶器向瓷器演化初始阶段的制品,远未达到到瓷器的品质,与近代标准意义上的瓷器有着明显的区别。国内外考古学家和陶瓷科技史专家较为普遍和流行的观点是,陶器向瓷器的过渡,直到东汉时期才大功告成。中华民族在瓷器制造上的技术和陶瓷艺术上的成就,从宋元时代起随着古代中国海上航行业的发达,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国,其中,以“景德镇制”为杰出代表的中国瓷器,随着欧洲各国的船队络绎不绝来到广州、福州和泉州,遂飘洋过海流传到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许多并不知名的角落,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陶瓷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一 历史上的景德镇:独占着向世界各地供给瓷器的荣誉

自从瓷器被中华民族带到人间,其日用瓷器皿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由各种造型的花瓶、雕塑和瓷板构成的艺术瓷,更是把人类的审美情趣提高升到了一种臻于极致的境界。在中国的上流社会,自古就有“无瓷不雅”的风尚流传于华夏精英阶层。即使是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看待瓷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中华民族所独创的瓷文化,其深远的影响与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更是相得益彰。那是因为,被瓷器所承载的人类文明,比纸张所记载的信息,会流传的更加久远。

众所周知,中国的英文国名(China)在英语中和瓷器(china)同名,其区别只不过是第一个字母的大小写而已。由此可见,中国作为“瓷器之国”蜚声全球,一直为世界各国所一致公认。据国内外文化学者研究证实,中国的英文国名,是来自于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景德镇的前身“昌南”方言的音译。史载,景德镇在公元1004年由北宋真宗皇帝赵恒将自己的年号“景德”恩赐作镇名之前,一直名叫“昌南”。

据中国正史记载,自 1278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置官窑“浮梁磁局”为朝廷制造瓷器之日起,景德镇历代中国朝廷用瓷供应者的地位,一直为举世所公认。不仅欧洲、日本和韩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均来自于瓷都景德镇,而且世界各国的制瓷原料“高岭土”原产地,也是以景德镇远郊高岭山而命名。这一史实,历来得到全世界科学技术界充分肯定。如,18世纪初前来中国传教,一直呆在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中文名为殷弘绪),在其所写的历史性专著《景德镇陶瓷见闻录》中,曾这样写道:“事实上,其他省,如福建、广东等地也制作瓷器。但是,即使是外国人也绝不会把它们同景德镇的瓷器加以混淆。”在那个时代,“景德镇独占着向世界各地供给瓷器的荣誉。”

即使到了现代,那些欧美和日韩的陶瓷业界的精英人士来到瓷都景德镇,也大都抱着朝圣的心态,保持着真诚的谦恭,其身影出现在景德镇周边的高岭、湖田、古窑和城市中心的御窑厂时,无不态度虔诚,神情肃然。

虽然近代以来,景德镇作为世界瓷器最大集产地的位置,因为现代陶瓷制造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而在日用陶瓷器皿的制造上被超越,但是,景德镇作为世界艺术陶瓷制造中心的地位,依然难以被世界上任何一个产瓷区所撼动。近年,国内一些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都很浅薄的陶瓷产区,仗着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产量快速增长所创造的GDP远超景德镇,就夜郎自大地把自己那一片堆砌着碗盘杯碟和陶瓷砖瓦与抽水马桶的地方叫做当代瓷都。殊不知,凝聚在瓷器之中最迷人的中国文化优质元素,远不是仅仅用金钱和用来吃喝的餐具及建筑陶瓷与卫生陶瓷可以堆砌和丈量的。如果我们具有最起码的历史常识,也去过世界各大博物馆见识过历代从景德镇流传出去的瓷器,都应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今世界,只有瓷都景德镇,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中华民族千余年的历史和传奇、文化与秉性,高度而又深刻地浓缩在她出产的历代瓷器之中。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研制成功“釉下汾水七彩”艺术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研制成功“釉下汾水七彩”艺术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