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访谈:福建陶瓷产业如何应对当前竞争压力?

访谈:福建陶瓷产业如何应对当前竞争压力?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5-04

陶瓷艺术。

福建是我国四大陶瓷产区之一、国内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在我国建陶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随着新兴陶瓷产区的飞速发展,给福建陶业带来了重大压力。如何应对强烈的竞争局势,稳固市场,加大影响,已成为福建建陶业界的最强音。9月18日,本报特约记者就福建建陶业的发展主向采访了福建省龙头企业之一的腾达陶瓷有限公司行销部经理黄永鑫先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黄经理,您作为从业十余年的建陶行业资深人士,对眼下福建建陶行业的状况是如何看待的?

黄永鑫(以下简称“黄”):福建建陶产业在全国有着重大影响地位,但在发展中,福建建陶企业大走奉行着“走量”思想,品牌概念较淡薄。近几年,随着广东陶业的领导地位愈加强劲,给福建建陶人敲响了“警钟”:只有品牌才是第一生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今,福建建陶已加大了对品牌的建设力度,形成了“创牌热”,但在营销及管理模式上仍需向广东先进企业学习!www.TaOcI52.cOm

记:那么福建陶企目前面临最大的困境是什么?

黄:福建的陶瓷品种有90%以上是外墙砖,而按市场占有额来划分,福建外墙砖则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这一成果是福建建陶业的骄傲。但回头看市场的竞争,却已呈现出“白热化”。由于外墙砖的消费模式比较特殊,在用量上不及墙地砖那样广泛,消费群体也受限。比如同样是卖出100万元的货,内墙、地砖可能有100个人前来购买,而外墙砖的顾客可能只有1~2个单位,以大综采购为主。也正是由于受消费群体的局限,所以导致同行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间是不惜一切代价“抢”住顾客,使得市场无规可循。

记:面临如此压力,福建陶瓷产业该如何振兴呢?

黄:福建陶企应保持全国外墙砖“老大”的优势,继续加大品牌影响,积极学习广东企业“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同时对市场价格予以维护。说到维护价格体系,我认为福建众陶企老板们应象广东企业一样,多坐在一起交流,一起研讨价格政策,产品价格涨、降要有一个明确的幅度标准,这样就可营造一个清晰、明朗的市场体系,从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福建陶企及协会应多与政府部门沟通,在各方面得到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共同打造一个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此外,作为外墙砖“老大”的福建地区,应该建造一座能体现出中国外墙砖生产基地高端形象的“中国外墙陶瓷城”,让国内、省内众大品牌商进入,拓深福建建陶影响,繁荣福建建陶贸易!(姜功诚)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福建德化:政企携手应对陶瓷产业危机


福建省德化县近日组织大批陶瓷企业高调亮相香港春季家庭用品展,展出一万多件传统瓷雕、日用陶瓷、出口工艺瓷产品,吸引大批买家,达成意向订单额1亿多元。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福建省德化县的陶瓷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面对危机,德化县积极调整陶瓷业发展战略,鼓励企业稳定基础保生产,大力发展日用陶瓷,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寻求突围。种种努力正在产生积极的效果,第一季度,德化日用陶瓷出口逆市增长46.93%,陶瓷业从3月份开始出现回暖复苏态势。

稳定基础:陶瓷业微利保生产

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我国三大古瓷都”。现在陶瓷仍是德化的支柱产业,产品销往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2008年,该县的陶瓷业产值为68.96亿元,出口交货值56.55亿元。

“德化经济外向度高,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由于欧美市场急剧萎缩,年初德化陶瓷业订单减少30%以上。”德化县县长李辉跃说。

面对严峻形势,德化县提出要先稳定生产。李辉跃说:“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引导企业直面困难,坚定发展信心,摒弃短视行为,坚持微利、微亏接单,稳住员工、客户和市场,在行业洗牌中占领更大市场。”

德化永德信陶瓷有限公司在刚刚过去的广州春交会上获取的订单,与去年春交会相比有30%左右的增幅。董事长郭山玉说:“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主要以低价让利赢得订单,因为我们首先以稳定生产为基础。比如去年订单70万元,利润5万元左右;而今年让利后,客户比较容易接受,订单增加到100万元,利润仍然还是5万元左右。对企业来说,虽然增加了生产数量、降低了经营利润,但好处也显而易见:既留住了员工,稳定了生产,又保住了企业,结交了新客户。”

在德化,像永德信陶瓷这样低价让利增单的企业还有很多,“积极接单,稳住生产”成为目前很多德化陶瓷企业的共识。它们通过增加订单维持生产,稳定基础,以期望在经济回暖的时候迅速占领市场。

与此同时,德化县积极采取措施,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为企业“减负”。去年以来,陶瓷产品退税率由5%提高到13%,德化陶瓷企业受益约6.4亿元;福建省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德化县陶瓷出口保险费率降低20%、咨询费降低50%。德化县还及时启动税收应急机制,对定期定额征收、生产经营发生明显萎缩的企业,按规定调低税收定额。对入驻工业项目区的生产性企业,在购地和城市建设配套费等8项费用给予免、减、缓。

升级转型:以日用陶瓷为突破口

在金融危机面前,德化陶瓷业如何创造新的增长点实现突围成为德化县领导思考的重点问题。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认为,金融危机将会削减工艺瓷、传统瓷雕的部分需求,特别是一些高档品的市场需求。然而日用陶瓷作为生活必需品,在经济不景气时仍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为此,德化县鼓励陶瓷企业在巩固西洋工艺瓷、传统瓷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日用瓷、礼品瓷。

德化县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日用瓷,兑现陶瓷泥料专业化加工的奖励政策,对生产高档日用瓷企业购买生产设备给予12%的补贴,推动日用瓷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扩大生产总量。今年,许多德化陶瓷企业瞄准了国内广阔的家用品市场,做足日用陶瓷文章。

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着手与台商合作,建立高档日用陶瓷生产线,引进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开拓高档日用陶瓷新领域;明龙极品瓷研究所也开发新瓷种,大量生产中国白日用陶瓷,并与安溪茶商联营,生产销售高档系列茶具。

德化“中国白艺术宫”原来一直以生产工艺瓷出名,其负责人陈仁海创作的中国白《团团圆圆》壶,曾被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收藏。“在整体市场萎缩的形势下,我们开始将工艺瓷和日用瓷结合起来,生产出中国白原生态高档日用瓷,让日用瓷艺术化。中国白原生态高档日用瓷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目前市场前景看好。”陈仁海说。

除了加大日用瓷生产之外,德化县还积极召开企业工作会、企业家座谈会、领导干部挂钩企业等形式,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陈全顺说,去年,德化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2亿多元企业资金着力推进并完成21个技改项目、50条陶瓷窑炉改造和自生釉骨瓷、微波烧瓷、高温烧瓷等技术研发,企业年节约成本1.2亿元。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德化日用陶瓷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33.3%、46.9%,增幅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8.8个百分点。德化整个陶瓷业从三月份开始也出现回暖复苏态势。在香港家庭用品展上,德化陶瓷企业达成意向订单1亿多元。今年春交会,德化企业达成意向订单2亿多元,比去年秋交会有较大上升。

福建陶瓷理性发展 增强市场竞争力


2012年市场萎靡不振,原材料、能源、工资等上涨又进一步加大了经营压力,企业对2012年市场普遍抱悲观态度。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里,与2011年同期相比,福建产区外墙砖销量总体情况有两大趋势,一是产能保持平稳,二是不同类别产品的销量差距拉大。

虽然整体市场下滑,但泉州产区还是新增了4条生产线。福建产区由于销售网络、产品种类、产品质量、性价比等更具有竞争优势,在整体形势不利的情形下,外墙砖品牌企业还是达到了20%以上的增长。但有关人士表示,由于房地产商的资金压力加大,商品房建设速度放缓,增加了企业回款压力,而交货期延长,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外墙砖当前整体形势好于地板砖,中档产品大部分与上一年度保持平衡,部分订单型企业销售量有所下降。仿古砖比较低迷,也有个别企业扩大产能,外墙砖加仿古砖的生产模式虽然有助于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但同时也对企业资金实力、经营能力带来更高要求。劈开砖销售形势不错,陶土板的销售却不乐观,瓷片市场形势较好。

近两年,福建产区发展比较理性,外墙砖产能基本上没有什么扩张,产业升级加速,外墙砖低端产品基本被淘汰。转型升级大大增强了福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外墙砖产销差距拉大

受北方气候、房地产建设放缓等因素影响,今年福建外墙砖的春季市场启动慢于往年,销售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2012年第一季度福建外墙砖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客户提货速度慢,给仓库、大单排产增加了压力。随着北方气温回暖和南方雨量的减少,预计外墙砖订单将集中在第二季度出现。

据记者走访了解,由于当前市场形势的影响,福建陶瓷企业层次感愈加分明,不同类别产品的产销量不断拉大,整体产能相对平稳。由于品牌企业与大型房地产商战略合作关系更为紧密,其销售量普遍增长,晋江恒达、腾达、七彩等企业一季度同比增长20%以上,协进陶瓷也略有增长。对此,腾达销售总经理黄永鑫、七彩总经理谢金城一致认为,这是品牌效应和之前企业在质量品质下苦功夫的回报。

信源、晋成、远方等一批外墙砖知名品牌由于产品销售网络的优势,一季度同比保持了去年的良好势头。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对物美价廉的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中荣、龙达、天星等一大批中档次外墙砖生产企业产销量也保持稳定的增长。而另一部分订单型企业则采取减产保价策略应对当前市场。

喷墨产品或拉动销售增长

据近段时间的了解,福建仿古砖整体形势不如外墙砖,企业普遍反映面临销售压力,与上一年度同比销售有所下降。但也有一些老牌子保持了上一年度的销售业绩,如闽清豪业、晋江舒适、釉盛、亚太等品牌;而华鸿则采取减量提质提价,往深度仿古方向发展,以迎接市场回暖;新产品全抛+喷墨有力拉动了销售增长,丹豪一季度销售大幅增长,万兴同比增长20%;威圣堡则主要依靠木纹砖的品质获得经销商的认可。由于销售较旺,3月底宝达仿古砖启动第二条线投入生产;相比之下,去年进入仿古砖的生产企业,销售面临较大压力,业绩也不见起色。据悉,福建产区第二季度将会出现更多喷墨产品。

2012年市场预估

企业以及业界人士对2012年度前景比较悲观,普遍认为要到明年下半年市场才有好转可能。随着仿古砖销售网络的不断完善,福建仿古砖的销售量可能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长。外墙砖将延续去年的市场形势,订单量会因企业的自身情况而有所不同,个别企业业绩下滑已不可避免。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企业经营品牌的意愿不断增强,销售、管理、策划类人才需求缺口必将越来越大。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将会成为企业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2012年喷墨产品快速发展能否拉动销售量的问题,现在还难以定论,但喷墨产品一定会是未来销售业绩的增长点。另外,福建产区本年度除已经构成的成本外,环保成本还将持续攀升。

海西效应加速福建陶瓷产业升级


加快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建设,是党和政府着眼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眼台海形势发生的积极变化、着眼发挥福建在海峡两岸经济区的主体作用和对台“五缘”优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定位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充分发挥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福建陶瓷产业却是个拐点。在过去,陶瓷产业是福建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对就业、带动运输、港口的繁荣有着巨大贡献。然而,陶瓷产业是一个污染产业,与当今海西发展定位相悖。由于泉州外墙砖的集群效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处于方方面面的考虑对污染环境的整治进行缓慢;受市场价格战的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受挫,产能不断增加,产品质量徘徊不前。如今,随着海西经济建设的加快,福建陶瓷产业环境综合治理也随之加速,产业升级提速。优势企业将加快清洁生产建设,提升产品档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在“海西经济”建设中得以生存发展。在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强化环境综合整治中,随意排放污染废弃物的现象将得到根治,整治不能达标的企业被关闭,河流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粉尘得到更有效控制。政府扶优扶强打劣政策使陶瓷行业得到净化升级,竞争力增强。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弱势企业加快整合或退出,无力升级的企业将倒闭。同时,企业转移加速,特别是低端产品企业的转移会更快。最近湖北当阳、新疆阿克苏等地加大了在福建陶瓷行业的招商力度,陶瓷企业纷纷到各地考察投资,数十家企业有意向或已签约,转移与升级将是福建陶瓷企业近2~3年里的重心工作。由此,泉州外墙砖产业集群将被剥弱,优势企业将更有作为。届时,中高端产品的份额增加,低端产品将越来越少。福建陶瓷产业将更健康更具竞争力,海西效应将加快福建陶瓷产业升级进程。

技术壁垒与核心竞争力制约福建陶瓷出口


福州11月25日电(廖启平)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福建省陶瓷产品出口2458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87%,其中,对美国和日本分别出口7759万美元和1815万美元,增长19.24%和30.9%,对德国出口1993万美元,下降6.2%。主要出口产品为瓷制装饰品、陶制装饰品及上釉的陶瓷品,分别出口8418万美元、7730万美元和3032万美元,增长8.56%、21.56%和70.59%。陶瓷产业是福建省的重要产业,陶瓷产品也是福建省出口的特色产品。今年以来,由于陶瓷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供最惠国待遇等原因,福建省陶瓷产品出口有所增长,但从出口产品结构和档次看,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目前,福建省陶瓷产品出口还存在两大不利因素: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技术壁垒成为陶瓷出口的阻碍。据调查,贸易壁垒每年约影响我国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不仅一些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调查,就连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印度等也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诉讼。近几年,我国陶瓷出口因反倾销诉讼已接连受阻。与此同时,设定安全技术标准以及保障措施等技术性贸易壁垒也给陶瓷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欧盟仍对中国出口的陶瓷餐具等产品实行数量限制,欧美等主要国家均对陶瓷制品进口设置了大量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二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制约了陶瓷产品的出口。出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产品单一更新慢,不能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开发差异化消费产品。如福建省陶瓷装饰品出口占陶瓷产品出口总量的67.78%,而价格较高的技术用陶瓷产品仅出口10万美元,还不到出口值的1%。中国陶瓷产品技术含量和价值比较低,虽然产地在中国,但美国等跨国公司控制了产品设计、品牌、销售和市场等高利润业务,获得最大利益的还是这些公司。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取消对中国陶瓷出口的配额限制后,消费能力强的欧盟将上升为我国陶瓷出口的第二大市场。福州海关有关人士提醒,面对出口商机,陶瓷产品出口企业应做好相关工作:积极推进陶瓷技术设备更新,试行采用国际通行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以获得陶瓷产能的经济效果,防止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以免误入反倾销陷阱;注意新产品设计开发,搞好品牌推广营销,尽快完成由低级产品到高中档产品发展趋势的转变,提升出口产品身价,以合理的价格循序渐进地进入异国(地区)市场;尽量与当地公司或跨国大公司合作,适当照顾当地厂商的利益,尽量减少贸易摩擦;适时地走多元化道路,积极开拓个性化的消费市场,逐步适应与提高抗御市场风险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促进陶瓷产品的出口。

陶瓷知识:福建陶瓷的历史


马克思曾经说过: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的身体组织,必须研究遗骨的构造;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对研究福建陶瓷发展来说,我们不但要知道古代人民烧造了哪些陶瓷,也要探索他们是怎样来进行烧造的,也就是说,采用什么手段烧造。因此,对福建古代陶瓷发展的研究就有它重要的意义。

1954年发现的昙石山遗址,位于闽江下游的闽候县甘蔗镇恒心村昙石山,距福州二十二公里。经多次发掘,出土了不少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等,其中陶器尤为精美,而富有特征。这个文化的内涵,分为上、中、下三层;中下两层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余年;上层属于青铜文化,相当于我国商末周初时期,距今约3200余年。因此,下层是我省已知的新石器遗址中年代最早的,这说明,福建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能制造比较精美的陶器了。当然,从这些陶器来看,它的起源可能还更早。值得引人注意的是这批陶器中,不但有比较粗糙的《陶鼎》(陶鼎新石器高17.5cm口径16.Ocm闽侯县昙石山福建省博物馆

红彩陶杯新石器高8.0cm口径10.6cm闽侯县昙石山福建省博物馆

昙石山文化的上层类型,是以几何印纹硬陶为特色,根据近年研究,它已进入青铜时代。这类几何印纹硬陶,火候高,胎质坚硬,在制怍时,用印模拍上,或用竹篦划上回纹、方格纹、菱形纹,篮纹、绳纹和其它编织纹等,作为装饰,这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同类文化中成为一种普遍的装饰,但各省并不完全雷同,而各有其特色,福建这种几何印纹硬陶遗址遍布全省各地,其发达情况,可想而知。除昙石山上层外,而以闽候县黄土仑遗址最为典型,出土了许多独具特色而别致的陶器,《带錾印纹陶鬶》(带鋬印纹陶鬶商高24.0cm口径12.0cm闽侯县鸿尾黄土仑福建省博物馆

陶豆西周高21.0cm口径20.Ocm闽侯县鸿尾黄土仑福建省博物馆

在我省与几何印纹陶同时出土的还有原始青瓷器。原始青瓷器在我国商代前期出现以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传播,根据考古资料,从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均有发现,这些发现,说明这种新生事物不是偶然而孤立的现象。《原始青瓷弦文簋》(原始青瓷弦纹簋西周高7.9cm口径13.6cm闽侯县甘蔗昙石山福建省博物馆

原始青釉弦文盂西周高5.5cm口径10.0cm福州市福建省博物馆

123456下一页

福建省陶瓷企业出口压力不断加大


迅:近日记者从福建省外经贸厅和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获悉,历时一年多的欧盟对中国陶瓷餐具反倾销调查终于尘埃落定,欧盟日前作出终裁,宣布自本月16日起,对原产地为中国的陶瓷餐具征收13.1%至36.1%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这一税率较之前的有较大幅度下降。不过,不仅是欧盟,印尼、墨西哥、巴西等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侵袭而来,福建省陶企出口压力在不断加大。所幸的是,记者也了解到,福建省一些陶企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地规避了反倾销。

福建省陶瓷餐具出口四面受敌

记者了解到,去年2月,欧盟对我国陶瓷餐具和厨房用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福建省近200家企业涉案,案件总额达4213万美元。在福建省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福建省共有58家企业积极参与应诉,在初裁中取得了26.6%的有利税率,其中德化协发光洋陶瓷企业单独聘请律师全程应诉,初裁时获得了17.6%的最低税率,并有望在终裁中继续赢得低税率,而其余未应诉企业则被视为不配合企业,将被裁以36.1%的最高税率。

省外经贸厅表示,此次终裁税率相对初裁最高58.8%的税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将对福建陶瓷企业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欧盟作为福建省日用陶瓷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012年全省共有208家相关出口企业,出口总额4095万美元,同比下降2.79%;而今年的下降幅度更大,今年一季度,仅出口590万美元,同比下降39.61%。目前也不乐观,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盟市场需求下降明显,再加上欧盟将对华陶瓷餐具征收反倾销税,相关进口商下单谨慎,福建省出口欧盟的陶瓷产品下降了两三成。

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说,福建省积极参加应诉的陶瓷企业仍能保住欧盟市场,维护了自身的出口利益。福建省一些企业反映,企业积极参加应诉后客户及出口量相对稳定,但也有企业说,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陶瓷业本身利润就低,加之被征收反倾销关税,企业利润所剩无几。而对其他未参加应诉的企业来说,将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结果可能将是退出欧盟市场。

福建省陶企出口面临的压力不仅是来自欧盟,记者采访获悉,印尼、墨西哥、巴西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福建省日用陶瓷餐具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其中巴西的涉及福建省企业66家;还有本月2日,墨西哥经济部发布对华陶瓷餐具反倾销案初裁公告,决定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进行反倾销调查,对于价格低于每公斤2.58美元的,征收海关进口单价与此参考价之间的差价,征收差价程度不得超过墨调查机关为每家应诉出口商确定的倾销幅度。

部分陶瓷企业有效地规避了反倾销

“近年来,我国陶瓷产业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分析,当前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陶瓷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主要出于内外市场方面的原因,还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陶瓷行业准入门槛低,这也助长企业恶性竞争等。另外,对我国陶瓷企业来说,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较差,技术水平落后,许多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差,产品更新换代慢,结构不合理,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中高档产品比例不高,这是福建省企业连连中招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省外经贸厅表示,虽然国外连连掀起的反倾销案压缩了福建省企业的市场空间和盈利水平,出口总量也可能进一步下降,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反倾销又将推动福建省陶瓷行业转型升级,一批研发能力较强、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大的生产企业将借势提升其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的地位。

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说,此次墨西哥对华陶瓷餐具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福建省3家龙头企业就未被征收反倾销税,主要原因是这3家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均高于墨调查机关规定的2.58美元/千克。据调查,这些企业主要通过加强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加强品质管理,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规避了陶瓷反倾销。由此可见,实现传统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是规避反倾销的有效途径。据了解,为了让福建省陶瓷企业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转型升级,福建省几大部门下月初将再次召集陶企开展反倾销方面的培训。

对当前建陶企业运营模式探讨


5月13日的《陶城报》登载金戟先生的文章《对当前建陶企业运营模式的几点看法》,读罢此文,感觉《看法》切中了存在当前建陶业的病疾,可以说是一篇对建陶行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文章。不过,此文虽好,本人却仍有几点不敢苟同,于是写下来与先生商榷。想先生乃设计界名流,才高望众,又因与建陶业交往频繁,也称得上“建陶一家人”,因此眼界高广,观点犀利;而本人乃建陶业界一新兵,人微言轻,加上刚由内地进入佛山两月有余,此前对陶瓷一无所知,因此眼光狭窄,或许有失偏颇。然,都是为了业界更好的发展,也就顾不了许多。文中如有什么冒犯之处,希望先生海涵。

对于人生处世,人们每每既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惑,更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之清,因旁观者往往只是浮光掠影,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所以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俗语的左边或右边还应有这么句俗语:旁观者迷,当局者清。

比如先生在论及陶瓷行业企业和产品如何树品牌时,对佛山陶企在佛山到处树路牌广告多不甚理解,皆因先生非业内人士也。说起这事,我想起了两个多月前,刚来佛山时,自以为自己很懂经济和市场,对陶企做的两件事感觉大有浪费资金之嫌。其一就是佛山大街上那些陶企的广告牌,这么多陶企把广告做在本地,本地到底能消费多少陶瓷?而如此多的陶企聚在这里,本地消费者往往会通过亲朋好友的途径买瓷砖,对他们宣传根本无用,而对那些外地人,这么多的陶企广告也几乎想不住,如果把这些资金拿出来到北京或上海等城市树广告牌收益远比树在这里大;其二,到某企业在江湾路的产品展厅,那是第一次进陶瓷展厅,展厅分两层,总面积两千多平米,现在看来这样规模的展厅在佛山根本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么个展厅使我感到奢侈,这么几块瓷砖竟摆在这么大的展厅里不是浪费资源?展厅内又没见到顾客,而人工费、场地费、水电费却要支出不小的一笔资金,它能产生多少效益?我甚至生出劝那家企业的老板留一层或半层做展厅,拿出大部分面积投入餐饮等其它行业的幼稚想法。及至入行,慢慢认识到展厅与广告牌的重要,它们对佛山陶瓷业发展意义重大。

这里展厅暂且不谈,只说广告牌。先生说的不错,佛山的陶瓷路牌广告也许外人几乎都记不住。其实,这些广告牌的目的或者要达到的效果,本来也没想让大多数外人记住,因为那样是不可能的,只要那些目标顾客记住就相当不错了。佛山是中国最大的建陶产品产地和集散地,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国内外陶瓷客商光临此地,那些广告牌对先生这样的设计师和外人也许产生不了太大的效果,但却会对那些采购商产生效果,一家企业的广告牌一年中只要对几个采购商产生效果,这块广告牌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要知道一般采购商的一单生意都不是个小数字,带给企业的效益也是可观的。同时,它的确是彰显实力、加强分销商与企业合作的一条有效途径,虽不是惟一的,也算不上最有效的,但却是非常可行并具有实际意义的。试想,当某个企业和品牌的分销商,转遍佛山大街只见各家陶瓷企业的广告牌林立,惟独不见自己经销的品牌的广告牌,分销商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影响企业与经销商的合作。另外,众多的陶瓷广告,外人可能一块也记不住,但他只要来过,绝对知道佛山庞大的陶瓷产业,记住佛山陶瓷,单从这一点说,广告牌对推动佛山整个陶瓷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先生说业内冠军没有见多少广告,有这种可能,但这只是个例。我觉得在这个传媒时代、信息时代,一家企业没有强大的、合理的广告作支撑,要想得到较大的发展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机率很小。我们可以盘点世界上众多的知名品牌,它们无论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水平多么高超,都离不了广告这一市场致胜法宝。我敢说,业内冠军继续如先生所讲这样走下去,不出两三年,她就不再是业内冠军。如果她仍是业内冠军,那么这家企业的管理者和营销者一定是超人。

我比较赞同先生的一个观点:中国建陶企业要在设计师群体中树立自己的品牌这一观点。当前设计师已经成为建陶产品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而且许多企业也早已认识到这点,因此投入大量精力,想方设法与设计师沟通。先生之所以如此了解建陶企业,并与陶企走的这么近,相信也与这件事有关。不过,设计师对于陶瓷产品的推荐与医生对于药品的推荐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药品彼竟是特殊物品,除了少量的非处方药外,它必须由医生对症下药,除了指定服用就是指导服用,哪怕病人再有个性也不会置医生的处方于不顾,自作主张抓药;而个性家装消费者完全可以自己选取自己喜欢的陶瓷产品。退一步讲,哪怕药品销售途径如此特殊,仍有那么多药厂不忘在电台报纸铺天盖地的投广告,向社会大众传播树立品牌,而不是只抱着在医生中树立品牌这条途径。另外,中国之大,各个地域的人们思维观念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经济状况更是各异,此地的建陶产品销售靠设计师,彼地就不一定,因此除要在设计师群体中树品牌外,还要依靠在其它渠道树立品牌。再之,试问当前设计师群体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如何,想必先生也不会不清楚,品牌的力量在有些设计师眼里并不比钱的力量大,树立起的品牌多高在多返几个销售的点的产品面前束手无策。先生下文提到建材产品时说“属于产品比较专业,销售渠道比较‘灰色’的特殊‘中间层产品’”,那“灰色”里有没有设计师呢?

对于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方面,先生提出三个点:

一是生产厂家还是销售商更能理解新产品?文中提到的销售员抱怨企业投放的新产品卖不动,而卖得好的又不生产了,从表面看好像销售员更理解产品。但我个人认为还是生产厂家更理解新产品。销售员的抱怨只是个人的眼界和认识问题。作为一名销售员的目的仅是这个月多卖些货,多一点收入就行了,至于等产品卖不动了,对其影响再大,也不过少拿一个月的提成工资,然后跳槽到另一家企业再卖砖。然而一个企业决策的目光决不会停留在这里,那么企业就死定了。好企业决策者往走在消费的前头,做时尚的领路人,而不是跟风人。必须在一种产品完全没被淘汰之前,生产出另一种产品,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如果等市场淘汰之后再转换产品,那么势必会造成旧产品的积压?新产品暂时卖不动,只是消费市场还没完全认识,等认识了一切都不成问题,而过时的产品积压可就惨了。如果总是跟在后面,产品将会不断积压,那么企业的效益将会大打折扣,还可能拖垮企业。经营企业决玩不得得过且过的游戏,要敢于或者善于在危险还未来时迅速转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之所以有很多辉煌一时的企业相继垮掉,就是决策者没有忧患意识,总觉得日子还过得去,而没有想到转产和开发新产品,结果等日子过不下去了,也没有实力去转产和开发新产品了,随后是“企业关门、工人下岗”。这样的教训已经太多,足以警示每个企业家。销售员的抱怨是一种困惑,这正是销售员与企业家的差距。

说到这里,不妨举个我了解的一个不太贴切的例子,但却也值得深思。10年前,我在一家商场工作时遇到了一个困惑,就是商场里卖的某著名鞋厂的一款正畅销的鞋,虽然已没前段时间的火爆,但依然好卖得很,突然间鞋厂里来人,清点库存后全部要求商场以半价销售,损失由厂里负担。然后又换上来新的款式,这种产品火爆之后,又是用前一种产品的方式清仓。后来我经过研究发现,这家鞋厂每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后,总是估算出市场消费量,然后如数生产投放市场,因为是新品种,利润较高。那时的鞋款式也是跟风极快,利润高、市场好的产品更是许多厂家模仿的对象。等其它企业跟风生产并投放入市场时,这家企业不仅已收回成本,而且赚取了不少,此时把鞋低于成本价抛售,只要不压货就是利润,同时,因为该企业生产的鞋量基本满足了时髦消费者,又加上后期进行的赔本的低价抛售,一下子使那些跟风者陷入绝望境地,那些企业如果不以第一家企业的低价销售,根本卖不动,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亏本。连续这么几次后,再也没有企业敢跟风了。

二是我们开发新产品的依据是什么?先生感慨曰“我们怎么可能仅靠工厂雇佣的产品设计师去创造更新更好的更多的产品”,此言是对的,而且许多企业也认识到这一点,比如以创新能力享誉业界的欧神诺公司,就通过“设计大奖赛”等方式邀请全国各地的设计师给企业设计产品。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工厂里的产品设计师仍是产品设计的主流和中坚力量,而其它人员仅算“票友”,“票友”的水平不是不高,而且有可能高过专业者,就如先生所说世界最大的水龙头制造企业最畅销的产品系列是世界建筑大师所设计,但是票友有别的工作做,因此真到登台表演时还得靠专业人士。这就是大多数畅销水龙头仍是专业人士设计而非建筑师设计的一样。不知你是否这样认为?

三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频繁地研制新产品吗?对于先生的疑问,我回答是:非常需要。先生说的也许不错,那些优秀设计师可能会对企业充满希望的新产品“麻木不仁”,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产品呢?他们很可能会对陶企不加创新的产品进行抱怨。对企业来说,设计师对产品麻木不仁总比对产品抱怨要好。

先生作为局外人,对企业的一些运营方式产生疑惑实属正常,因为对于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只有局内人才能深切的理解和把握。

福建陶瓷企业如何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


福建作为中国陶瓷的四大产区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福建陶瓷发展了近30年。尤其是90年代,福建陶瓷红极一时。当时国家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各类商品都极其紧缺,供不应求,只要是生产出来就很快可以出售。因此,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这个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开始争先恐后的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一时间,上千家企业涌现出来,竞争演变得十分激烈。长期以来,商品的同质化、单纯的价格竞争、“窝里斗”的恶劣现象让福建陶瓷企业家深陷泥潭、疲惫不堪。

近年来,国家将节能减排政策提上议程,倡导发展环保型企业。陶瓷企业存在着能耗大、污染严重等实际情况再一次制约着本行业的发展,一些原本竞争力弱的小型企业无法抵挡住多方压力,只能宣告破产。而一些中大型企业也是力不从心,如履薄冰,岌岌可危。

无论是行业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外界的压力,都让福建陶瓷企业失去了往日的那份风光。让他们深深的感觉到要在这个行业继续发展,就不得不需求新的发展突破口,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那么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现阶段闽南企业存在着哪些致命的弱点。

首先,闽南企业无法攻克的“人情关”。唯贤是举是众多企业聘任员工的准则,然而,在闽南,很多企业的员工主要来自亲戚、朋友的介绍,凡是有交情的就可以来企业上班,不管你是否能胜任该职务。更有甚者,直接把亲朋好友安排在“油水”多的部门。其次,福建企业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比较弱,主要依赖自有资金来运作发展,不敢冒险利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进行负债经营。最后,闽南老板老死不相往来,缺乏交流,缺少合作,不仅资源得不到整合,反而陷入自相残杀的危险境地。

福建陶瓷企业重振雄威就必须突破传统经营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从各个角度提升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力,塑造新形象,提高竞争力,立志走向国际化。

一、整合资源。包括文化、销售网络、服务等各方面的资源。泉州是历史古城,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自西晋武帝泰始元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各个企业可以充分挖掘泉州所拥有的历史内涵,打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产品。如福建华泰就推出了备受欢迎的丝路瓷典。同时,充分利用陶瓷协会组织、报纸杂志、网络资源,把握住媒介平台,做好企业、产品的宣传。此外,将服务做细,做出自我特色,从各个角度彰现自己的品牌实力,发挥品牌优势,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二、继续发挥区域优势、打造高品质产品。泉州以生产外墙砖而闻名,在国内外都占有很大的市场,由于其技术、工艺、质量的美誉度,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选择外墙砖时依然会首先考虑泉州制造。然而,从本区域来说,如上述所分析的,企业间仍旧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福建陶瓷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打破环保这个高门槛,提倡节能减排,提高品牌定位,发展高端产品,创造更多利益。福建华泰集团紧跟时代脚步,依托几十年的生产经验,设立研发中心,研究新型环保外墙产品,打破晋江长期以来生产中低档产品的格局,以生产高档产品的新面貌展现给客户。

三、杜绝贴牌生产,发展壮大自主品牌。福建很多厂家扮演着加工厂的角色,给国内其他品牌或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一味的使用别人的商标。有关专家指出,贴牌生产从短期来看确实可以积累一定的资金,但是从长远来看是没有发展前景的。贴牌生产犹如为他人做嫁衣,别人的牌子越做越大,自己的利润却越来越小,企业虽然有生产能力,却没有市场占有能力。虽然赚了一笔加工费,自己的品牌却不具备影响力,久而久将会失去生存能力。所以,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应该注重品牌建设,逐步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造就更多的高端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促进交流、加强沟通,在技术上创新。各企业应该由互相构建壁垒、老死不相往来向工艺互相学习、管理互相借鉴的局面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各个企业间的协作精神很强,相互之间没有什么技术封锁可言,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使相互间成为一个家庭中的共同成员。但随着竞争的逐步形成,技术壁垒等商业机密日益被企业重视。企业进入各自为阵的时代。但是行业发展的共同任务,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促进交流,加强沟通会对各个企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福建陶瓷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谋划行业发展大计,行业发展了,企业自然也就能壮大。

五、创造优越条件,引进人才。陶瓷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必须靠人来推动。缺乏职工、缺少人才已经成为福建陶瓷企业发展的“瓶劲”。引起福建陶瓷企业缺乏职工现象除了该地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增加人员外,还有其自身的存在的弊端。如工作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工资涨幅低、节假日无法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来执行、拖欠工资等诸多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员不愿意到福建来谋职。从而制约了陶瓷行业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企业间存在着严重的互挖墙角的不良现象,恶性竞争日益激烈化。创造优越条件,吸引人才迫在眉睫,它直接关系到福建陶瓷企业现在及今后的发展壮大。

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近几年,福建陶瓷企业发展迅速,然而,很多企业家一味追求生产、销售、利润,而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很多企业在外人看来十分强大。实际上,企业内部管理一团混乱,不堪一击。因此,淡化原本的管理模式,寻求新的、合适自己企业的管理风格至关重要。

时代日新月异,变幻无穷,企业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懂得站在时间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也就能使企业永葆生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访谈:福建陶瓷产业如何应对当前竞争压力?》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访谈:福建陶瓷产业如何应对当前竞争压力?》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