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意瓷砖 > 导航 >

寄望肇庆陶协助长有别于佛山的陶业文化

寄望肇庆陶协助长有别于佛山的陶业文化

陶意瓷砖 陶瓷文化 古代瓷器制造业

2021-05-05

【www.taoci52.com - 陶意瓷砖】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南庄两个传统的陶瓷产区,由于环保门槛的抬高,加上经营成本高企,导致陶瓷企业外迁已经很多年。在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过程中,毗邻佛山的肇庆是最大的受惠者。短短几年间,到肇庆投资的厂家就达到60多家,虽然其中不少是来自福建等地的投资者,但一份肇庆陶协会长、副会长单位名单显示,肇庆陶瓷的主力军来自佛山。有论者甚至认为,刚刚成立的肇庆陶瓷行业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大多数都可以在佛山陶协当会长、副会长。更有意思的是,据称肇庆方面曾经主动希望加盟佛山陶协,成立佛山陶协肇庆分会,但这一提议虽然得到佛山陶协的认可,但在表决通过时却遭到常务理事们的反对,理由是担心肇庆陶瓷损害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形象。前天,肇庆陶协在著名主持人鲁豫“参与”下高调成立,这显然陷佛山方面于尴尬。客观地说,成立佛山陶瓷行业协会肇庆分会在逻辑上既不成立(二者行政区域归属不同)又成立(肇庆陶瓷与佛山陶瓷血脉相连)。但笔者以为,成立肇庆陶瓷行业协会还是好过成立佛山陶协肇庆分会。原因很简单,佛山陶协盘子大、历史久,其发展历经坎坷,令其在行业中信誉至今还在建设之中。今年以来,随着班子的调整,佛山陶协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但要协调好中国最大最具实力的陶瓷产区的步伐,显然非一日之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佛山陶瓷大佬们还是习惯于“各自为政”。在这种大环境下是不利于“肇庆陶瓷分会”发展的。

肇庆陶瓷在几年内白手起家,而肇庆陶瓷行业协会自然也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虽然肇庆陶瓷与佛山陶瓷有承传关系,但由于其盘子小,人脉相对单纯,再加上连接其他产区的人脉,因此,只要协会方面真正做到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提升行业为目标,扎实工作,完全有机会在肇庆地区营造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佛山的陶业文化。从本次成立大会热闹的场面观察,排除超人气主持人鲁豫的影响力,新成立的协会还是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响应。当然,接下来肇庆陶协要想有所作为,除了看协会本身的“造化”,还要看十几个会长、副会长大佬们能否认识、把握这次机会,将协会引入人们期待的为行业办实事的轨道。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高新陶瓷促进传统陶业的发展


不论从学术上还是从产业特征看,当代世界陶瓷业可划分为两大类:高新陶瓷产业和传统陶瓷产业。

传统陶瓷产业的主产品陶瓷制品是以天然矿物为原料,使用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生产陶瓷器、炻器、瓷器、制作美术瓷、日用瓷、陶瓷卫生洁具、陶瓷墙地砖、电瓷等产品。产业带动了装备制造业、色釉料业、五金配套业、窑炉业、原料精制加工业等。其数量规模很大,能耗大、物流量大、环保工作量大、物值较低。

高新陶瓷业的主产品陶瓷器件以化工原料为原料,使用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生产陶瓷柱塞、火花塞、电容基片、辊棒、棚板、高温耐火砖、内衬、研磨体、耐磨抗腐蚀元件、以及能源工程、环保工程、生物工程等众多现代科技领域所需之材料。产品具有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等特点。

在硅酸盐业界,过去一直把两类产业分得很清,置换、交流、互动较少,习惯于认为传统陶瓷业是民用大众化制造产业,高新陶瓷是高技术产业。但是从现在的生产发展实践情况证明,高新陶瓷业向民用方向应用发展,传统陶瓷业应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利用高新陶瓷的发展促进传统陶瓷业的提高发展大有必要、大有好处、大有可为。

此论可以举证的实例很多。利用各种铝、高铝材料制成的球磨机内衬和研磨体可以替代天然石料,并且很大的提高球磨效率、缩短球磨时间和节能;高新陶瓷的某些生产工艺技术和材料引入到传统陶瓷业可以开拓传统陶瓷的功能性;高新陶瓷的耐磨性、抗腐蚀性被应用于装备的器件替代钢铁件将大大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等等。

总之,利用一种陶瓷的优势来促进另一种陶瓷业的发展即以陶瓷促陶瓷的发展,是应该值得探索,而且是一种走捷径的路子。

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加入亚陶·佛山陶交会


2009年1月初,位于佛山市南庄镇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正式加入亚陶·佛山陶交会,一举为展会增加展览面积21万平米。有评论认为,此举将使亚陶·佛山陶交会规模与品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高。

“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为佛山中国陶瓷城发展有限公司继中国陶瓷城项目后又一扛鼎力作,距中国陶瓷城仅15分钟车程,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为陶瓷、卫浴企业打造的企业总部基地,目前建成第一阶段21万平米,而项目总规划达35万平米。现已有博德、东鹏、赛德斯邦、格仕陶、新云英石、敦煌、意美适家、星星便洁宝、芒果、丝路瓷典等多家企业总部大楼对外营业,企业总部大楼内设有产品展厅、总部办公乃至设计研发中心等多个组成部分,由企业自主规划建设。

在总部基地现场可见,各企业总部大楼内的展厅均规模宏大,如冠名为“博德家居新大陆”的博德总部大楼,面积达1.6万平米,展示面积位居全国陶企展厅之首。而各个总部大楼的建筑风格、内部硬件装饰都将品牌个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结合企业产品与不同家居环境,制造了一处处突破想象的视觉巅峰,令人叹为观止。又如7000平方米的格仕陶“世外陶源”展厅,其时尚现代化大楼,气势磅礴,内涵大东方智慧韵味浓厚,别具特色。

据悉,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签约总部基地,其中很多企业正在对总部大楼进行设计装修,到4月将有更多企业和产品在陶交会上亮相。据了解,总部基地的签约企业中不仅有众多在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中国品牌,更有诸如意大利Powergres、Sant'Agostino、世界第二大陶瓷制造商、来自阿联酋的R.A.K.等顶级海外品牌,这些全球企业的加入大大加强了陶交会的参展商阵容与国际化水平。

现代陶业不要忘却古老的传统


中国陶瓷业要走现代新型工业化道路,但也不要忘却古老的传统的东西,保留使用的存在价值,有些还要发扬,让现代与古老和谐存在发展,古为今用,让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不因现代化而失去特点和民族个性。

世界性的陶瓷工业现代化生产最主要的成果在于解决了作坊式集群化生产年代难以办到的产品大规模化、质量稳定化、节能、高效率、文明生产、新产品研发等问题,但并不能解决领域内的全部问题,例如艺术精品制作、以简代繁、天然资源利用、自然环境利用与保护等。还可以归纳为下面一些理由。

1、传统陶瓷业本来就是一个资源型、劳力密集型的产业,只要劳动条件不是太差,强度不是过大,生产质量有保证,多些手工操作,创造多些就业机会,本来就是一个民族传统产业的责任。尤其是大多数陶瓷厂分布于乡镇、山区,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特殊意义。

2、工艺美术瓷、日用瓷、卫生洁具等产品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工序,如果使用完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有的太难,有的需付出很高的代价,例如查洁具坯体裂纹,紫砂壶生产、玲珑制品,通花制品等等。

3、古老的传统的原料加工与成型,大多是湿法工艺,和现代干法工艺相比,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即污染相对小些,节能一些。

4、古老的机锥捣泥能提高原料收成率和塑性,辘轳机的节能、简易、灵活,利用山地的水力能、太阳能、势能对原料的粗选或精选,人类手工的精巧技艺等等事实,现代化工业是难以找到更能替补的办法。

生态税:陶业将要分摊的成本


“生态税”草案年内将出台的消息,以及火中花专栏《陶企应该高度关注“生态税”出台》的评论,恰似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陶业人士对“生态税”的高度重视。由于“生态税”是国家利用财税杠杆来强力推动新一轮绿色环保革命的举措,这意味着陶瓷企业将要分摊绿色环保的成本,对控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意义重大。

我国现代陶瓷产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陶瓷产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价值。由于人力资源成本、研发创新成本、制度成本、环保成本等许多未摊尽成本的因素,使国内陶瓷产品以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占领市场所向披靡。长期以来,陶瓷产品低价出口,却遭到印度、埃及等国家的反倾销投诉,陷入被动局面前景堪忧。

征“生态税”是为了有效地保护资源环境。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对污染环境者征税,征税所得用来防止污染,改善环境或者增加对公民的福利支出。这种采取“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基本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其生产现场做到废水、废气、粉尘回收综合利用;而且一边开采矿山一边进行绿化工作到位,通过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

纵观我国陶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无论大部分露天开采的瓷砂、红泥等坯体原料,以及在矿山挖掘提炼的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钴、锆英砂、氧化钒等陶瓷色釉料原料和后期成型施釉煅烧的精加工、切割组合的深加工,都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和劳动力。这对于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来说,只有开发高端产品才能承受成本增加的巨大压力。因此,把化工色釉料和陶瓷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中国制造”或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上来,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色釉料、陶瓷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也造成了如何防止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征“生态税”有利于改变资源过度开采的浪费现象,实际上是遵循经济学上所谓污染者支付的原则,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佛山钻石陶瓷、皇磁、迪凯门陶瓷、中冠制釉、康立泰颜料等企业负责人认为,开征“生态税”,有利于“清理门户”,提高陶瓷产业的准入门槛,从而提高陶瓷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销售价格,使粗制滥造、走边际利润的企业知难而退。

征“生态税”将有利于控制陶瓷原料资源的低价出口。发达国家把中国作为陶瓷贴牌的生产基地,主要是看中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低廉的资源。比如1吨优质瓷泥在外国需要几万元成本,在中国却只需几百元。一个日本商人曾直言不讳地说,他来中国投资,是因为企业需求的原料,日本政府已经禁止开采,而在中国还能以低廉的价格购进。其实,中国有很多原料在国际市场都十分低廉。广东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所长陈史明说,我们打造“中国制造”,不能以牺牲能源为代价。他指出,在法国1吨优质瓷泥能生产200万元的产值,而在潮州的产值不会超过2万元。由于潮州每年消耗瓷泥达80万吨,使潮州这个曾蕴藏丰富瓷泥的产瓷区,如今70%的瓷泥要从外地购买。

权威专家指出,把稀土当“土”卖令人痛心。作为在陶瓷色釉料中应用广泛的稀土不是普通的“土”,而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如氧化镨、氧化铈、氧化钕大量应用于镨黄、钒黑等陶瓷色釉料的生产,具有色彩鲜艳、稳定、耐高温性能好,遮盖力强、呈色均匀等优异性能。由于稀土具有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已经成为高科技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到全球的85%以上,而中国的稀土只是卖了一个“土”价钱。以氧化铈为例,4年前每吨价格达5万元,现在降到9000元。像这样廉价地卖下去,再过50年中国稀土资源将日渐枯竭。

征“生态税”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目前,“中国创造”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制造”到了必须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时刻。从对外贸易来看,我国已经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巨大。作为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低回报的出口加工业也给经济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许多结构性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趋严重。而更重要的是,自有技术和品牌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偏低的利润率使得企业对未来研发的投入不足,进一步制约了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因此,在“生态税”的推动下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国制造”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由此可见,国内陶瓷企业未全数付出的成本,不可能永远处在未付尽的状态,必将会以自己的方式彻底释放出来。征“生态税”是陶企将要分摊的成本必须及早应对,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才能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实现能源、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发展规划。

佛山石湾窑与石湾陶


佛山石湾窑在今广东佛山市,始于宋代(亦有一说始于唐),极盛于明清两代。

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而着称。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但仿中有创。钧窑的窑变釉是一层釉色,而石湾窑变釉却有底釉与面釉之分。寂圆叟在其《陶雅》中盛赞石湾窑变釉色:“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色┅┅于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石湾窑不仅善仿钧,而且善仿宋代各大名窑,宋代官、哥、汝、钧诸名窑产品,从材质运用、技法处理、艺术造型等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梅建鹰评价曰:“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已的艺术风格。”

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石湾陶塑,是石湾窑的典型品类,且以其“胎釉深厚朴实,造型生动传神,技法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而风靡天下。在石湾陶塑艺术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和众多的艺术大师,成为世人敬仰和歌颂的对象。

当代的石湾,作为一个闻名于世的陶都,陶瓷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陶瓷知识:石湾陶业历史探讨


石湾陶业始于何时?过去一直众说纷纭。李景康《石湾陶业考》云:佛山某君藏有《石湾陶器考》墨稿,据谓先代所著,未经付刻。此书溯源于宋代阳江窑,次述阳江陶匠,因东莞白善陶泥较优,故有建窑于东莞制陶者。厥后由东莞再迁石湾,始设祖唐居。祖唐居系石湾明末陶工店号,意即石湾窑始于明代晚期。此说缺乏论据,不足为信。《陶器考》说:故老相闻,谓明末李尚书待问奉命往潮州办贡瓷,顺道返佛山,见石湾地方可建窑,并能容纳工人,即行建筑。据考证,此说纯属传闻之误。因李待问乃万历年间进士,而石湾传世陶器有宣德、成化旧物,佛山出土的陶器亦有洪武八年、天顺七年和成化壬寅年的石湾窑黑釉陶罐。洪武乃太祖年号,早于神宗万历年十三朝。宣德乃宣宗年号,早于神宗万历九朝。天顺乃英宗年号,早于万历六朝。成化乃宪宗年号早于万历五朝。石湾亦有虞帝庙(俗称陶师祖庙),创建于嘉庆年间,当时陶业必极兴盛,才建此庙。嘉靖亦早万历两朝。石湾有两座明代正德年间建造的龙窑,一座叫南风窑,另一座叫大灶窑。此外还有明正德年间编写的《霍渭崖家训》,其中提到:凡祠堂祭祀,只有三爵用银外,酒瓶、茶瓶、酒盏、茶盏、碗、碟俱用石湾瓦器(即陶器),不许用饶州瓷器。正德乃武宗年号,亦早万历三朝,可见创始于李待问之谈,殊背事实。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广窑,宋南渡后所建,在广东肇庆阳江。又说广窑在粤名曰石湾,盖南海县佛山镇之一村名也。自明代已迁于此,宋阳江窑今日早已消灭矣。所以过去古陶瓷鉴藏家每谈石湾陶器,最古仅言明代。而每谈阳江传世陶瓷,必谈宋代,并无元明之作,此乃主观臆测难以置信,《南海县志》以及石湾莲峰书院中的清代《禁挖岗沙印砖碑示》也认为:闻石湾之陶始于明代。但《石湾霍氏族谱》记载:霍氏三世祖原山公烧缸瓦窑一座,土名莘岗村,又名文灶。东西俱十六丈七尺,南北俱二丈五尺。(可能是包括部分窑场面积)又说雀氏原籍山西,南宋前迁于广东南雄,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再迁于佛山石湾。由此推算,霍氏三世祖原山的时间系在元代。从《石湾霍氏族谱》中的文灶在宋末阳江窑已衰落,一部分陶工分迁于石湾,证之石湾陶工中有原籍阳江的,到现在他们每以清明节还回乡省墓。据推理,此说难以置信。理由第一,南宋末年,从赵昺灭亡(公元1279年)算起,至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一般人已有二、三十代子孙,按惯例来说这些子孙不会再回阳江省墓。第二,广东从唐代至明代火葬一直都很流行,这与当时佛教的普遍传播有密切关系。据《广州府志》载:正德十六年魏校任按察史,禁民火葬。其实当时广东火葬已经成风,难以禁绝。广东南宋一般人死之后,都是用陶坛装火化后的骨灰,然后埋在山上,地面仅用简单的泥块或砖石作为标志。这类陶坛墓不易保存。第三,窑工一般都是贫民百姓,死后不可能建筑牢固的坟墓给子孙后代百年瞻仰。第四,据调查所知阳江至今尚未发现南宋窑址。据此,宋末阳江窑工迁于石湾之说,应属传闻之误。亦有人认为石湾窑始于南宋中晚期,其主要推理是:石湾居民姓氏,极为庞杂,有陈、林、霍、梁、庞等十六姓。考其族谱,多自宋末移居其地,最确者为庞氏始祖,于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至石牌头。石湾至今还有石牌头名称。足资考证。而石湾《侯王庙碑记》所述初到氏族,皆与庞氏族谱相近。石湾田亩无多,可耕之地极少,居民必以陶为生也。这种推论有一定道理,但缺乏考古资料,不足为据。《陶器考》又引《搜神后记》谓王文献曾令郭璞筮其一年吉凶。璞曰当有小不吉利,可取广州二大罂(大腹小口陶器)盛水置床帐上二角因此疑石湾陶器创烧于晋代此说亦属虚渺。《广东新语》说南海之石湾善陶,凡广州陶器皆出石湾乡。据此,《石湾陶器的源流、特色和历史地位》一文推论说陶潜《搜神后记》所说晋代广州的瓦罂应是石湾的产品。这纯属同一附和。广州虽出土有不少晋代陶器,从其胎质、器形、釉色等特征观察,与广东毗邻的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所出同一时期陶器完全不同,或不尽相同,有其一定的地方特色,可以断为广东所烧。但广东至今已有四十多个县市发现古窑遗址,可见广东烧窑不止阳江和石湾两处,而且至目前为止石湾尚未发现晋代古窑,故广州晋代瓦罂出于石湾之揣测,亦难以成立。

近三十年来,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在佛山地区和毗邻各县市作了多次古窑遗址的调查。1952年在广州西村皇帝岗发现一处北宋窑址,并进行了发掘清理工作。1954年在阳江石湾村发现北宋窑址一处。1957年在高明大岗山,三水洞口、新会官冲、南海官窑、佛山石湾、中山碗窑径、番禺沙边等地发现唐代、五代、宋代、明代窑址七处,随后又在佛山石湾唐宋窑址所在地之大帽岗进行探挖,发现唐代窑址被压叠在宋代窑址之下。1962年在增城西瓜岭发掘了战国时代窑址一处。1963年在博罗角洞发现明代青花瓷窑一处,随后又在博罗石湾发现明代仿龙泉窑青瓷窑址处。1972年又在佛山石湾西北面的小塘奇石发现唐宋窑群。1973年在南海官窑公社发现一处已受毁坏的南朝青釉瓷窑遗址。1976年复查奇石窑群,并对佛山石湾唐宋窑址进行了挖掘,进一步证实了佛山石湾窑与奇石窑的年代均属唐宋两个时期。上述窑址的调查发现与发掘,对石湾窑的源流、地层堆积、工艺特色、制作技术以及佛山石湾毗邻各地古窑址的面貌及其内含与互相间的关系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佛山石湾唐宋窑址所在地,位于石湾镇之东的大帽岗。这处古窑遗址是1957年发现的。1963年广东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到现场复查和采集标本时,并选择遗物堆积层比较丰富的地段继续往下探掘,发观这里的堆积共分三层。第一层是表土层,系逐年从岗顶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淡黄色沙土,未见任何文化遗物。笫二层是原来的地面与宋代窑址遗物堆积层,内含遗物有长方形窑砖,其侧面有些粘连有很厚的墨绿色玻璃釉,有不少瓷器与匣钵粘连在一起变成废品。从陶瓷碎片来看,釉色有酱釉和青釉等种;器形有碗、碟、盏、壶、杯、罐、盒、炉、沙盆和兽头陶塑;窑具有匣钵、擂盆.试片等。第三层是被压叠的唐代古窑遗物堆积层。内含遗物有青釉和酱黄釉碗、碟、盆、坛、炉等,均系半陶瓷器。坯胎一般显得比较厚重,火候较低,胎质松驰,硬度不强,外壁施半截釉。其中碗、碟与潮州唐代窑址及韶关唐代张九龄墓出土的同类器形基本相同,出土的高身陶坛与佛山、南海、新会等地唐墓出土的同类器形亦基本一致。石湾西北面的奇石村古窑,系同属石湾窑系统的唐宋窑址。这里依山傍水,范围很大,从北面奇石村的虎石山起至南面的崩岗头山止断续绵延长度约三公里。古窑主要密集在虎石山、大庙岗、桂林园、石头岗、新丰顶、岗园山、旁岗山、高岗山、崩岗山等九个山岗,共露出二十多座北宋时期的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从断层剖面观察,其中有三座龙窑,窑底压叠着十一座已受毁坏的平面为半椭圆形的唐代小型馒头窑。这些唐宋窑址出土的遗物其器形、釉色、烧制方法等与石湾窑基本一致。可见当时石湾与奇石是同一时期、同一系统的上下两个窑区。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陶瓷器有不少刻印有张可、安祖、潘南、潘安等工匠姓名。奇石窑器物还刻印有嘉祜口口(公元1056~1063年)、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等北宋年号。这是当时烧窑的绝对年代。

过去有不少人受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的影响,认为许之衡是广东人,他所写广窑史料当有所据,所以在研究广东陶瓷发展史时,也跳不出《饮流斋说瓷》中的时代框框。认为研究广东出产的瓷器,只能追溯到宋代,而且认为宋代广东烧瓷器的地点只有阳江一处。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方法,想研究广窑的历史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考古材料,才能对广窑的历史有较全面的了解。近三十年来,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在广东韶关、曲江、连南、饶平等四十多个县市,调查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周、战国、汉代至明代古窑址一百七十多处,采集和出土了大批古陶瓷标本。这些陶瓷造形装饰和生产技术,都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它标志着广东不同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对研究广窑的历史,无疑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至于说广窑只有阳江和石湾的说法,已站不住脚,所以只能追溯到宋代的说法,同样也不能成立。从调查所得材料来看,阳江窑不是南宋而是北宋,佛山石湾窑的早期年代不是明代,而是唐代和北宋。两地陶瓷的胎质、釉色和器形亦有根本上的差异,可见所谓南宋阳江窑明代才迁于佛山石湾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第13届亚陶佛山陶交会 展会招商接近尾声


自2002年来,中国陶瓷城已有连续12次成功举办亚陶•佛山陶交会的历史。优秀的参展商质量、国际化的展会服务,使中国陶瓷城在中外陶瓷采购商中形成了可贵的品牌荣誉,这使众多陶瓷企业对中国陶瓷城的展位趋之若鹜。第13届亚陶•佛山陶交会期间,加德尼亚(意大利品牌)、BORJA(西班牙品牌)、东鹏、诺贝尔陶瓷、金意陶、斯米克、冠军、楼兰、罗马利奥、简一、尼罗、米洛西、大唐合盛、新中瓷、意特陶、汇德邦、金牌亚洲、卓远、敦煌、金海达、海棠、俊怡、彩花、天之狼、JNJ、阿波罗、英皇、益高、法恩莎、理想、中陶等一流品牌将炫目登场,其中很多品牌将借机推出新品。

随着展会招商的几近结束,中国陶瓷城将进一步扩大对国内外买家的宣传和邀请。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国际燃油价格大幅下跌,陶瓷产品出口运费相应减少,海外经销商进口成本大幅降低,这给佛山陶瓷企业带来了非常难得的商机。另外,在国际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质优价廉的佛山陶瓷产品也将成为更多国外消费者的选择。他透露:“就电邮的反馈情况看,在世界各国买家中,中东买家对本届亚陶•佛山陶交会关注度最高,欧美为次,我们建议参展商对此加强关注,做好相应准备。”

佛山石湾5000年陶文化产业觅新路


编者按

以石湾陶瓷和陶文化为代表的佛山陶瓷和陶文化,创造了佛山陶瓷的辉煌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该产业本身固有的局限性,让佛山陶文化似乎进入了历史的一个新拐点。佛山陶文化该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需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记者采写此文,希望以此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5000年的陶文化历史,500年的南风古灶,古镇石湾,因陶得名。在经过5000年历史洗礼之后,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佛山陶文化产业能否融入现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佛山众多市民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石湾瓦甲天下

12月26日,南风古灶500大寿前夕,记者在古灶旁边偶遇一位老陶工,老陶工与南风古灶一位负责人正在闲聊,陶艺大师刘藕生刚好经过,三人互相热情寒暄。“我们三个是小学同班同学。”老陶工说。

“你们小学同学大部分都是从事与陶瓷相关的职业吗?”老陶工想了想,说:“应该差不多全部是吧。”

陶瓷与石湾人,尤其是老一辈石湾人关系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石湾的陶瓷是从具有5000年历史的河宕贝丘遗址开始的,经唐历宋,石湾陶瓷产业逐渐壮大,明清期间,则进入鼎盛时期,清末民初,石湾陶瓷再度求新谋变。

陶瓷成为石湾的支柱产业

千百年来,陶瓷一直是石湾的一个支柱产业。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陶艺产业则无疑是石湾陶瓷产业的一个闪光点。

正如一位陶瓷研究专家所说:“假如昔日石湾没有大宗日用陶器的制作,陶艺根本没有依存的余地,但从来没有人去记录石湾每年生产若干万个瓦煲的数字,而石湾陶艺的每一件佳作都被人们珍藏起来,‘石湾公仔’成为文化的积淀。日后,人们记得的、怀恋的仍将是它的陶艺。”

石湾陶艺历尽千百年后,逐渐出现了人物神仙、鸟兽虫鱼、山公亭宇、瓜果器物以及建筑花脊等不同的类别,形成了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浓厚朴实、技法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

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陶艺历来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如住澳门的葡萄牙籍律师文第士、美国医生施钦仁均藏有数百件石湾陶器。香港、澳门石湾艺术陶器的收藏者更为普遍,知名的香港收藏家杨铨先生,一次就捐赠石湾陶艺作品二百余件给广东民间工艺馆,可见其收藏之丰。

建国之后,石湾艺术陶瓷无疑是再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目前石湾陶艺产业年销量1亿元,先后出现了7位中国工艺美术师、4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以及大批省级大师。

挑战

在不断发展、创造辉煌的同时

佛山陶文化面临新挑战

在佛山陶瓷和陶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石湾陶瓷和陶文化,在不断发展、创造辉煌的同时,它目前也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挑战。

老产业面临新问题

在各地的、即使是佛山的超市百货中,也很难看到有石湾公仔的身影。石湾公仔最大的集散交易场所,是南风古灶附近的公仔街。这种单一的销售渠道,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石湾陶艺产业的发展。

在公仔街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花瓶,也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造型、设计,石湾陶艺家创新的努力可见一斑,但问题是,这种创新难以转化为市场效益:买家主要是南风古灶的游客及佛山当地人。南风古灶的游客,一年也只有8万人左右,而对于游客来说,即使是爱不释手,往往也无可奈何:大件的作品,易碎难带。你确实很难想象,会有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带一件价值不菲的易碎品回家。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石湾公仔的题材很难跳出“古代”了:因为难以开拓出新的市场,创新,未必能适应已有市场的需要。

老观念阻碍石湾陶艺创新

被誉为“岭南民间艺术奇葩”的石湾公仔名扬海内外,但石湾陶艺产业目前每年只有1个亿产值的经济答卷与其辉煌的传统文化显得格格不入。

“石湾公仔不能变,变了怎么还能叫石湾公仔?”这种老观念一直阻碍着石湾陶艺的创新发展。

公仔街一家卖传统公仔的老板告诉记者,来买他家公仔的大部分是老人家或是陶艺爱好者,这些人喜欢传统造型的公仔,但消费比较谨慎。逛店的年轻人虽少,但他们遇到比较时尚的陶品,如变异的动物造型、装饰品或动漫卡通人物造型的公仔就很快能成交。“年轻人一般不太讲价,不过这种新造型的公仔可不多。”老板遗憾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老一辈陶艺工作者比较抗拒用新的技术手段去丰富公仔的制作,如加入新的釉料或加入瓷的部分等。在造型上,他们一般也不屑于将西方文化或现代流行元素糅合入作品,固守传统的人物造型。 

忽略大众的文化市场需求

一些小有名气的陶艺家更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于艺术层面,一年只做几个作品,等着收藏家来欣赏和购买。他们不仅忽略了市场化的运作,星火遍布的小作坊也阻碍了石湾陶艺品的规模化生产。

保持石湾公仔的艺术性和高端性需要有高水准的作品来做“龙头”,但不能忽略大众的文化市场需求。虽然有钟汝荣、杨英才这样的主动创新、融会中西的陶艺大师;虽然有为丰富陶艺表现形式,将“石湾公仔”走下案头,甚至还有“亚洲艺术之门”城市大型景观的成功例子,但“微弱”还是成为人们谈论石湾陶艺创新时用得最多的词汇。

庆典花絮

万人共贺陶师祖庙落成

主体建筑已完工两年之后展新颜

承载着石湾陶艺辉煌的陶师祖庙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历经10个月的重建终于在昨日落成。昨日石湾公园人头涌动。近万名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久盼的历史时刻。

早在上午10时左右,涌动的人潮已经使石湾公园的陶师庙广场“沸腾”。不少市民早早就来到了石湾公园等候见证陶师庙的落成。其中很多市民是一早从南海、顺德赶来的,更有不少是香港的同胞。20亩的广场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

一位80岁的老太太撑着太阳伞,微踮着脚从人群中远远地注视着陶师祖庙。说到陶师庙,老人家激动地说:“能在有生之年再次看到陶师祖庙是最安慰的事了。”原来,这位姓何的老太太小时候经常在陶师祖庙附近游玩,对这座精美的庙宇留下的美好的回忆和感情。后来陶师祖庙在战火中被毁了,老人一直觉得是一个遗憾。“能见到陶师祖庙重修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现在真的愿望成真了。”直到落成仪式结束后,老太太还久久不舍离去。

据介绍,陶师祖庙始建于南宋时期(约于1273年),在日军侵华时期被毁。原庙内收藏了石湾当时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品。该庙建筑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美壮丽,为佛山所有手工行业祖师庙之最,历来被当地民众视为石湾陶瓷辉煌的骄傲和标志。

目前重修后的陶师祖庙完成了主体建筑部分并对外开放。据了解,石湾镇街道还将继续用2年的时间完成庙内的艺术装饰工程以及陶师祖庙广场的建设,力求做到精雕细刻,充分展现石湾陶艺的魅力。陶师祖庙广场上还将竖起9尊由石湾的9位国家级陶艺大师亲自制作的佛山名人像,包括康有为、李小龙、黄飞鸿等名人。雕像作为石湾陶艺发展水平的一个印证。整项工程初定在2008年完成。

版权

侵权行为损害

正规企业效益

此外,版权问题也是佛山陶艺行业关注的问题之一。面对自己的作品曾被他人模仿生产并销售,陶瓷大师刘泽棉就气愤地说过:“构思就要一两个月,却被人不劳而获!”假如大师的创作值万元,而模仿者只卖500元,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李星谈到,陶艺业侵权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到正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断地扼杀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的创新力,他们希望社会和政府有更有效的办法进行版权保护。

此外,佛山陶艺的后继人才、资源、科技含量等问题,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探索

打造国内最大

陶艺创意基地

面对挑战,当地政府开始探索突围之路。

新的石湾镇街道发展规划提出,未来,石湾将重点挖掘陶瓷文化的内涵,创新陶艺产业发展模式,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形成陶艺研发、制作、培训、展示等产业链,将石湾镇建成国内最大的陶艺创意产业基地之一。

按照这一构想,石湾未来将重点孵化和引进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工艺陶瓷民营企业、研究和开发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工艺美术陶瓷产品、培养和吸引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的陶艺家和创作人才、发展陶艺产品的电子商务等等。

南风古灶500年大庆及陶艺节活动,也是石湾未来大力发展陶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

以南风古灶为龙头,石湾将逐步整合河宕贝丘遗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石湾美术陶瓷厂、中国陶瓷城、石湾公园等资源,建成中国最具规模、最富内涵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发展壮大陶瓷文化旅游产业。

专家建议

中西结合创新

多竖陶艺城雕

南风古灶旅游发展公司副总谢伟松认为,石湾公仔的艺术表现形式拘泥于传统,受众面窄自然会影响到市场销路。如何创新?如何做到古、今的艺术结合,如何将中、西方陶文化结合起来,根据大众喜好,走市场化道路,当然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好操作的话题。但是不走创新之路,靠老路子石湾公仔也绝对走不久!

他认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要在社会上制造一种良好的、促进陶文化发展的环境艺术氛围。比如在公共户外多竖立些佛山陶艺特色的城市雕塑,营造一种人人热爱陶瓷文化的氛围。如一些企事业单位多购买些本地特色的石湾公仔。

中国陶瓷工艺大师钟汝荣同样也谈到,石湾公仔受传统的影响,创新力度不大。在公仔街,模样近似的公仔娃娃随处可见。同时,一些陶艺大师辛苦创作的一件陶品又会被模仿者仿去。因此,他呼吁,要杜绝侵权才能更好地繁荣石湾公仔的发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寄望肇庆陶协助长有别于佛山的陶业文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寄望肇庆陶协助长有别于佛山的陶业文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意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