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现代汝窑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现代陶业不要忘却古老的传统

现代陶业不要忘却古老的传统

现代汝窑瓷器的鉴别 现代瓷砖 现代风格瓷砖

2021-05-14

现代汝窑瓷器的鉴别。

中国陶瓷业要走现代新型工业化道路,但也不要忘却古老的传统的东西,保留使用的存在价值,有些还要发扬,让现代与古老和谐存在发展,古为今用,让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不因现代化而失去特点和民族个性。

世界性的陶瓷工业现代化生产最主要的成果在于解决了作坊式集群化生产年代难以办到的产品大规模化、质量稳定化、节能、高效率、文明生产、新产品研发等问题,但并不能解决领域内的全部问题,例如艺术精品制作、以简代繁、天然资源利用、自然环境利用与保护等。还可以归纳为下面一些理由。

1、传统陶瓷业本来就是一个资源型、劳力密集型的产业,只要劳动条件不是太差,强度不是过大,生产质量有保证,多些手工操作,创造多些就业机会,本来就是一个民族传统产业的责任。尤其是大多数陶瓷厂分布于乡镇、山区,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特殊意义。

2、工艺美术瓷、日用瓷、卫生洁具等产品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工序,如果使用完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有的太难,有的需付出很高的代价,例如查洁具坯体裂纹,紫砂壶生产、玲珑制品,通花制品等等。

3、古老的传统的原料加工与成型,大多是湿法工艺,和现代干法工艺相比,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即污染相对小些,节能一些。

4、古老的机锥捣泥能提高原料收成率和塑性,辘轳机的节能、简易、灵活,利用山地的水力能、太阳能、势能对原料的粗选或精选,人类手工的精巧技艺等等事实,现代化工业是难以找到更能替补的办法。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不可忘却的江西瓷业公司


清朝末年,江西瓷业公司在瓷都景德镇建立,它是景德镇第一家官商合办的新型企业,标志着中国陶瓷业开始进入企业化时代,陶瓷界称之为“中国瓷业史中仅有的一朵复兴之花。”。作为取代原御窑厂的新式窑业,江西瓷业公司在清末是陶瓷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古老的陶瓷界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创新之处。

体制创新

江西瓷业公司在体制上率先实行股份制,采取官商合办的模式。据《景德镇市志略》和《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巡抚柯逢时向清廷上奏开办景德镇瓷业公司,建议“官方筹银10万两,余由该道自行集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奏改商办:“江西景德镇瓷业公司,原拟官商合办,至今未有切实办法,该公司不如改归商办较有把握。”宣统元年(1909年),江西景德镇瓷业公司经核准立案。宣统二年(1910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正式成立,性质依然定为官商合办。除张季直、袁秋航、瑞华君等社会名流私人集资认股外,官方由河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五省协筹,总投资20余万元,并把清御窑厂划归瓷业公司,聘请祁门贡生康特璋主持公司业务。

2002年由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进入景德镇珠山北麓官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晚清“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建筑遗址一处。该发行所是用小窑砖砌建,面阔5间,进深3间。此次考古发掘证实了江西瓷业公司早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就已成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投入生产。

江西瓷业公司在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上设本厂和分厂。本厂沿用传统方式生产,设在鄱阳的分厂实验机械制瓷、煤炭烧窑,并附设中国陶业学堂,以培养新式陶业人才。除本厂、分厂外,于景德镇、九江、汉口、上海等处分设发行所,开拓市场。所有这些在当时都属开瓷业风气之先。江西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业务蒸蒸日上,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不断提高,这段时期所生产的瓷器质量精良,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后因战乱,各发行所亏损,加上五省协款中断,鄱阳分厂逐步倒闭。残余资本,集中于本厂经营。

题材创新

最为可喜的是,江西瓷业公司聘请雇用了一大批原御窑厂功力不凡的名匠高手和社会上的绘瓷名家参与了瓷器绘制,他们直接以画入瓷,不同于历朝历代画工师徒相袭、以图案画瓷的传统。由于没有了封建王朝时等级森严等对描绘题材的限制,画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去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因而江西瓷业公司的瓷器比起传统瓷的绘画更为生动自然,大大地提高了瓷器装饰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创作了不少富有新意、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对瓷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据考证,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等浅绛大师和“珠山八友”等绘瓷名家均有落款“江西瓷业公司”的作品。

民国以前的瓷上画面,多绘山水、花鸟和吉祥图案,人物画大都是文人雅士、道释和戏曲故事,很少表现现实庭院市里、山村小景和民间生活。江西瓷业公司增添了一些颇具时代特色的新题材,描绘了当时五光十色的时尚风俗和沸沸扬扬的现实生活场景,展现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如时装人物,多描绘妇女着民国服装,或携伴闲游,或相聚嬉戏,或居家教子,或琴棋书画,活泼灵动,生机盎然,另外还有口号、旗帜和洋房、火轮等新兴器物题材,均是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时政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反映。特别是在瓷器上描绘身着时装的女性的家庭生活,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展示出女性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的仪态风貌,体现了中国女性服饰由清末古典服装向民国早期现代时装的转变,这也为研究民国时期的风俗演变和妇女时装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另外,江西瓷业公司还制作了一些反映当时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纪念瓷。

技术创新

江西瓷业公司在沿用传统工艺的同时,着手进行实验改良,在技术上中西结合,如聘请从日本窑业学校毕业归国的张浩采用机械制瓷、试验用煤烧造等。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出现了脚踏辘轳车、手摇碎釉机、石膏模型铸坯、雾吹器施釉等,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

窑炉通常采用各种类型的遂道窑,燃料多用煤,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温度、时间及火候都能较好地控制。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釉料也用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气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致。

彩料多采用艳丽而丰富的新粉彩技艺,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使瓷器绘画展现了新的面貌。

江西瓷业公司出产的瓷器以制作精良被誉为“民国官窑”,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赛会获奖。

品种创新

与历代瓷器特别是清代瓷器相比,江西瓷业公司瓷器在胎釉、器型、装饰、彩绘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一些市场冷淡的传统品种不再生产了,而一些适应当时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品种又被创造出来,如烟灰缸、肥皂盒、粉盒等。总体来看,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改进,绘瓷名家艺术个性的发挥,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现代绘画形式的渗透,社会风气民主化、人本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新兴市民阶层审美的需求,江西瓷业公司瓷器在品种的开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充分体现出古今相交、中西相融、天人合一、雅俗共赏的时代特征。用“造型多样釉彩美,题材丰富工艺新”来形容江西瓷业公司瓷器的种类,是毫不夸张的。

尤其是日用瓷的工艺性和艺术性得到更多的重视,瓷艺家们有意识地在日用瓷上施展自己的才华,点石成金,将普通的日用品变为艺术品。烧制的器物,大多胎骨轻薄,釉色洁白,彩质纯净鲜明,绘画精美。还生产了贴花、印花彩瓷和浅绛彩瓷等新品种。

款式创新

江西瓷业公司打破了瓷器只有帝王纪年款和私家堂名款的限制,出现了当时瓷业界的新事物——公司款。江西瓷业公司的款识具有多样化特征,文字主要有“江西瓷业公司”、“江西瓷业公司制”、“江西瓷业公司造”、“江西瓷业公司出品”等;排列形式有六字直向一行,六字直向两行,六字横向三行,八字横向四行等;字体大多为楷书,有手书体,也有图章款;有的采用双圈框、单圈框边饰;颜色主要有釉上蓝款、釉上红款、釉下青花款,其中釉下青花款的瓷器品质和价格最好。款识书写前期十分讲究,从字体结构上分析,瓷业公司有专门人员书写。后期款识字体书写就相形见绌。同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大概是因为手书速度太慢,因而就采用红彩图章款顶替。

另外,还有的瓷器落有江西瓷业公司底款,但在其器壁上署有其他商铺号,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江西瓷业公司生产规模之大,不少商铺加工彩绘的白釉素瓷由其供应。

长期以来,收藏界对带有江西瓷业公司款的瓷器,认为年代近或其他原因,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随着民间收藏的蓬勃兴起,大众的收藏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江西瓷业公司瓷器传统的深厚功底和现代的审美意识兼而有之,既有古意又不乏亲近感,因而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喜爱,一些有识之士已在不动声色地把平常人视为“大路货”的江西瓷业公司瓷器悄悄地纳入怀中收藏了起来。

近些年来江西瓷业公司生产的瓷器已经在不断地升温了。这是因为它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毫不逊色,唯一欠缺的只是时间和藏家对它的认识罢了。在古玩艺术品市场上,江西瓷业公司瓷器价格也明显上涨,一些精品在拍卖会上,经过买家的竞争,成交价比起拍价高出数倍的情况屡见不鲜。著名的中国嘉德拍卖公司,还举办了江西瓷业公司瓷器专场拍卖。

江西瓷业公司在中国悠久的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应该写上光辉的一页。

评论:陶瓷业是永远的现代传统制造业


上期,我对陶瓷业发表一个观点,传统、资源与环保、现代化列为这个产业的三大核心课题。即陶瓷的事,不管怎么样的生存发展,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离不开这三大课题,反倒是要解决的就是这三大课题。只有补充、发挥、丰富它,而不可能离开它。搞陶瓷离开传统另走新路最少也是几代人的事。搞陶瓷不搞好原料、能源、兼顾到自然环境搞得下去吗?传统业不引入现代科技、不搞现代化能成规模、能有竞争力吗?上文对此说了一个概要,以下的三段短文拟进一步表达想法和观点。如果行业人能有一个基本的认同,这个行业预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是很有意义的。

本人提及的“传统”,就是辞海说的“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如革命传统、传统节日。”(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新第215页)。中国陶瓷就是依靠着中国历史走过来的,又为历史作证物。考察中国瓷史,很多人是否注意到,陶瓷业在不同时期进什么“庙”、什么“店”、什么业类都没个准没个明白呢!民间手工业、手艺业、轻工业、建材业、艺人、化工行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专业等等都出现过,连行业协会也有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工业陶瓷协会等。归结起来,就是还设一个好的定位。俱往矣!当代的中国陶瓷业在国家的定位我坚持的观点就是“现代传统制造业”。冠上现代的理由就是当前陶业的主产品生产用的是现代工业化模式,工艺技术、装备、展示、营销、管理、现代科技的引入等等一套东西都和现代的接轨。冠上传统不光是产业的源远流长,而是强调其工艺性、艺术性、实用性、文化性都和传统割不开。冠上制造业最关键的意义是从手工业脱开而划入国家管理体系并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挂钩,申报科研项目、争取优惠政策等等有路可走。

纵观中国的陶瓷产品,号称上万品种的陶瓷砖,千姿万态各种各类的茶具、杯碟、盘碗,形形式式的卫生洁具,各个流派风格的艺术瓷,它们都只是不同的文化、思想指导下做出来在用途、造型、形状、质量、色彩、功能、风格具有各自的个性,而实际上都是使用天然矿物加工、成形、煅烧出来的产物。陶瓷就是一个大家庭大产业。

消失了,古老悠久的灰可器业


景德镇的制瓷行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划分为圆器和琢器两个行业的呢?

明代出现工业生产的萌芽,世代制瓷的景德镇算是该时期最早进入近代工业的城市,制度和系统分工逐渐明细开来。就是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分化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系列,至清初,分工更为制度化。

圆器是专门生产日常生活用瓷的,可能是因瓷器器型全部呈圆形而得名圆器,品种有碗、盘、碟、盅等大宗商品,约占整个制瓷业的三分之二。可见景德镇日用瓷规模化生产在几百年前是如何红火。

灰可器货运抵国外

相传,灰可器是安徽人在浮梁瑶里设窑时创造的品牌,作为景德镇历史最久远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碗类品种,它曾远销到国外,是最早的外销日用瓷种类。

灰可器呈深锅形,碗的内外壁上均布满青花图案,青翠欲滴,并以物美价廉而深受各地民众喜爱,尤其是在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用灰可器。既然精美,为什么价格便宜呢?那不能不说是瓷都人太实在了,瓷都瓷业物产丰富了些。制造灰可器对原料要求不高,都是采用本地区所产的泥料和釉料。而且在槎窑烧炼条件下,燃料是满山遍野可寻的槎柴,年年可取,槎窑又很适宜烧制灰可器。在清中晚期以前,景德镇那可是槎窑的天下,这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就了灰可器的物美价廉。但这并不意味灰可器是廉价品的代名词。

有记载显示,在清乾隆年间,灰可器的生产销售达到高峰,月产量100万筒,占景德镇日用瓷的五分之二。后来,柴窑兴起,槎柴逐渐减少,一部分灰可器转入柴窑烧炼,产量有所减少。

在灰可器的辉煌时期,不仅产量多,而且有适应不同阶层人士需要的品种,大致可分四类。一类是称为“店货”的高级货,原料不仅不用余土和捡渣,而且掺用南港瓷土和瑶里釉果,画面用珠明料,瓷胎细腻,花色青翠,行销邻国和国内大城市,有“搬过山”之说,质量和价格都是顶尖的。略次于店货的称灰器,主要是原料使用上略微差一些。第三类是行可器,又称“叶老鼠”,原料再次之,因它的材质可上可下,上可升为灰器,下可降为可器,故得名。第四类便是外可器,也就是最次的尚可使用的渣器,原料掺用较多的余土和捡渣。精细瓷器发展后,店货便不再生产,只有灰器和可器,又合称“灰可器”。由于可器用较多的捡渣为原料,在景德镇当地又得了个通俗易记的土名“渣胎碗”,景德镇人看到这三个字是不是感觉很亲切,时光像倒回了几十年?

古老的生产方式

灰可器不仅品种古老,生产方式也很古老。在坯房布局、工匠作业形式以及成品等级的划分,都保留了古老的传统。

不同于其他圆器类生产,灰可器生产作坊里没有泥房,也不设三只一副的淘泥桶,而是在紧靠驳墈南侧,设阶梯形泥塘两口,一口叫淘泥塘,另一口叫屯泥池,后者容积比前者大,紧靠前者西侧。再在第三间正间前方地下设一口长方形泥窖。淘泥塘与屯泥池有闸伐相通,屯泥池与泥窖也有地下涵没事相连,布局设计甚为科学。

打杂工淘泥时,将余土、捡渣、下脚料倒入淘泥塘,用渣耙搅动,沉淀一会儿后打开闸门,稀泥浆就流入屯泥池内。当屯泥池内的泥浆积聚到一定容量时,舀出上面清水,用渣耙搅动,打开消涵洞口,用筛过滤,糊状泥浆流入泥窖,再按比例将余干不(音同“盹”)子和石头口高岭土打碎投入其中,稀释后,再倒入利坯和剐坯下的泥屑,此时打杂工将粗绳打成环结,吊在屋架上,手握环结,短裤赤足,从四角往中央踩拌均匀,哪怕是数九寒天,也必须这样操作。地窖周围路面铺的是青石板,往后的练泥在石板上进行。

另外,每一处生产组合只配利坯工一人,作业时,不分打粗和修坯,一次成功。刹合坯蘸釉时,将坯先在釉桶右侧的水缸中蘸一下坯的下半部分,以洗去画坯时摩擦产生的粉尘,再行蘸釉。画坯工每处三人,两人画坯,一人混水,兼写底款。

灰可器所绘图案为抽象的勾莲茶,每画一朵,就用竖线隔开,留下约1寸的空白。混水工将坯倒覆在膝盖上,再在空白处绘枝蔓,图案才算完工了。在上世纪40年代,曾有十多家窑户改用西洋莲图案,画坯工增加一人,但只坚持了五六年。

消失于上世纪60年代

这似乎也在预示灰可器进入快速消亡阶段。柴窑兴起,槎窑数锐减,灰可器烧造受到影响。尽管抗战胜利以后,槎窑恢复到近200处,灰可器月产量达到50万筒,与辉煌时已不可比。解放后,人们对瓷器的花色品种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窑炉的更新改造,烧制出大量质优色美的日用瓷。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槎窑逐渐绝迹,灰可器品种也随之消失,渣胎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灰可器在正常生产时期,日产量是圆器业中最多的,每天琢坯50板,每板22只;汤釉时,每板定数为15只,计71板,叫过伕坯,当天要完成,白天完不成要做夜工。有歌谣曰:“若要赶,碌渣胎碗”。碌意指做,并有忙碌的意思。

灰可器业工人的工资计算方式与有些行业也有所不同,是按100筒(10只为筒)重坯计算。在清末,印坯工工资铜钱370文,做坯工500文,画坯工两人共得560文,其余各脚均在400文至480文之间。

灰可器的瓷器等级分级特别细,共分青提、三色、红顺、米色、白色、次顺、惊口、正脚、爽脚、毛沿、大脚嘴、炭山等12个级别,堪称圆器类中分级之最。

尽管灰可器已在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中消失多年,但它曾凭借古老传统的生产,辉煌的畅销史,其业主行会团体裕成窑位列三窑九会中的“三窑”,行业集会时有单独的集会地点。裕成窑的集会地点原在太白园附近的华陀庙,后迁朱里弄下弄,不过现已无迹可寻。

现代化是传统陶瓷制造业的大趋势


本视点用四篇短文阐述现代陶瓷制造业的三大核心:传统、资源与环境(不单是环保)、现代化的思路与观点。其中传统是传承文化的、永远的;资源与环境是根本的;现代化是大趋势。

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业已经走过数千年,产地有变迁,产品有出新,但制造手法没有突破。到了上世纪下半叶,突然要拐大弯引入现代化工艺技术、装备,再后要往新型工业化走,其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大势所趋,二是原始传统的那一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一个国家都在搞改革开放现代化,一个小小的陶瓷产业能不为所动,搞反潮流吗?国门打开了,人家一条生产线年产几十万,几百万平方米的砖,我们仍坚持使用轮碾机制粉摩擦压力机成型手工打砖的工艺能守得住吗?二三十年的实践之路回头看,中国陶瓷业是我国最早跟着改革开放政策走的产业,佛陶集团1984年投产的引进线,几乎所有的国家领导人都亲临考察并给予肯定。正是有了这一步,使中国传统陶瓷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传统陶瓷文化大国,而且是世界陶瓷生产、消费、出口大国,陶瓷经济日益活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层面上。

生产现代化是整个陶瓷产业现代化的中心,然而这个产业的装备、营销、展示、品牌、物流、环保、设计、辅料等,诸多配套不跟上现代化,仍然是一句空话。近十年的中国陶瓷有本质的提升、进步,就是有由生产现代化走向产业的现代化。这是经验也是中国陶瓷最大的优势与特点,别的国家很难办到的事。

陶瓷是世界三大固体材料产品之一,又是使用地球上最普遍最丰富存在的泥沙石作为直接开采应用的原材料,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文化艺术性特点,其生命力是无穷的,但现代化仍然是这个产业的大趋势。因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环保、功能开发等事一定要借助于科技进步成果在这个产业的广泛使用,信息、物流等这些公共社会资源在这个产业充分发挥作用。传统、文化、现代化三者加起来,就是陶瓷业的最大特色、最有前途的方向。

当今世界高新陶瓷促进传统陶业的发展


不论从学术上还是从产业特征看,当代世界陶瓷业可划分为两大类:高新陶瓷产业和传统陶瓷产业。

传统陶瓷产业的主产品陶瓷制品是以天然矿物为原料,使用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生产陶瓷器、炻器、瓷器、制作美术瓷、日用瓷、陶瓷卫生洁具、陶瓷墙地砖、电瓷等产品。产业带动了装备制造业、色釉料业、五金配套业、窑炉业、原料精制加工业等。其数量规模很大,能耗大、物流量大、环保工作量大、物值较低。

高新陶瓷业的主产品陶瓷器件以化工原料为原料,使用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生产陶瓷柱塞、火花塞、电容基片、辊棒、棚板、高温耐火砖、内衬、研磨体、耐磨抗腐蚀元件、以及能源工程、环保工程、生物工程等众多现代科技领域所需之材料。产品具有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等特点。

在硅酸盐业界,过去一直把两类产业分得很清,置换、交流、互动较少,习惯于认为传统陶瓷业是民用大众化制造产业,高新陶瓷是高技术产业。但是从现在的生产发展实践情况证明,高新陶瓷业向民用方向应用发展,传统陶瓷业应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利用高新陶瓷的发展促进传统陶瓷业的提高发展大有必要、大有好处、大有可为。

此论可以举证的实例很多。利用各种铝、高铝材料制成的球磨机内衬和研磨体可以替代天然石料,并且很大的提高球磨效率、缩短球磨时间和节能;高新陶瓷的某些生产工艺技术和材料引入到传统陶瓷业可以开拓传统陶瓷的功能性;高新陶瓷的耐磨性、抗腐蚀性被应用于装备的器件替代钢铁件将大大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等等。

总之,利用一种陶瓷的优势来促进另一种陶瓷业的发展即以陶瓷促陶瓷的发展,是应该值得探索,而且是一种走捷径的路子。

现代仿古砖是什么?为何成为了陶业新宠?


现在现代、简约、时尚家居风格兴起,80、90后消费群体提倡个性化的消费,于是仿古砖以其多元、多变的产品特色和空间风格成了众多瓷企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现代仿古砖”的概念成为陶业的新宠儿。

现代仿古砖是什么?为何成为了陶业新宠?

消费“转向”个性化、年轻化 仿古砖会火

这句话若是放在十几年前,相信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行业的低关注度、消费者信息的闭塞、风格趋势的导向、渠道的不成熟以及多数企业对仿古砖产品研究的不透彻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仿古砖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一大批曾试图在仿古砖领域大展身手的企业与品牌都沦入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处境。然而在当下,鲜少有人会质疑这句话。我们究竟面临一个怎样的市场?答曰:“年轻化的市场”

某瓷企总监介绍到,“来自消费市场的数据显示,当前家装的主力部队中,婚房装修占40%,改善居住占28%,而这两个市场从年龄主体结构来看,多为80、90后”。他指出,在消费主力群体换代的当下,抓住体量最大的瓷砖消费群需求就能抓住生命线,而当下的“枪口”无疑正在精准锁定80、90后新生代的消费口味。

作为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全球加速融合、互联网技术取得颠覆性发展等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80、90后消费者大部分拥有较上一代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和独特的价值观;再加上现代社会生存需要背负繁重的生活压力,新生代在选择家居风格时,往往更热衷于去繁留简的时尚简约风格。而这样的空间感,用现代仿古砖来诠释最合适不过。

仿古砖再细分“现代仿古”逐渐势大

什么是现代仿古砖?其与经典仿古砖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理解,经典仿古强调的是复古风格,产品则多以600×600mm规格以下的小规格砖为主,色彩偏深,产品应用较复杂;而现代仿古砖则是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产品以600×600mm、800×800mm以上等大规格为主,颜色多表现为黑白灰等浅色系,融合现代的设计元素,聚焦的是追求时尚、个性、简约的80、90后消费群。

现代仿古砖是在传统仿古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相对于传统仿古砖整体风格偏重、风格特征明显的表现来说,现代仿古砖在设计应用上自由度很大,不拘泥于某一风格特征的局限,以混搭手段融入水泥、木纹、布料等不同的时尚元素进行设计,呈现不同的空间效果,尤其是在现代简约风格上更为明显。

此外在规格方面,现代仿古砖也有所突破,规格多样化,不同于经典仿古砖以小规格正方形为主,现代仿古砖多以大规格为主,包括600×600mm、800×800mm、900×900mm、600×1200mm等,因而在产的应用上较为大胆、创新、多样化,比较容易把控。因此,面对的消费群体也比较广泛。

长期以来,由于经典仿古砖使用的复杂性和空间风格的特殊性,因此其市场增速较缓慢,但是现代仿古砖市场,则有机会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的突破。在个性化、年轻化时代,现代仿古砖拥有增量极大的市场。

现代仿古砖与经典仿古砖的差异,还体现在产品设计上。现代仿古砖的材质原型多种多样,可以是自然材质,也可以是多重材质的融合,可以是具象的图案元素,也可以是抽象的艺术肌理创作。如通过将水泥、木材、石材、布料、金属等等的肌理色彩通过打破、整合、重叠、分割等艺术手段,创作出一种极具有设计感的时尚材质,从而引入到现代仿古砖产品设计原型当中。

专业度提升仿古市场仍需系统推进

在市场的倒逼之下,陶瓷企业为了寻求突破,也在自我提升,摒弃繁复,将目光聚焦在“产品”这一本质上,在产品及产品周边的研究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专业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一点,在仿古砖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

早期中国陶瓷行业对于瓷砖产品的研究简单而粗暴。这一点从产品分类命名上即可看出:抛光砖、瓷片、外墙砖、仿古砖等,多以产品工艺或使用场所进行划分。在卖方市场时代,为了追求销量最大化,多数企业与品牌都瞄准了大而全的经营范围。如此一来,企业用在某类产品的研究不可能太过深入,造成了自身的不够专业,无法给市场提供最好的指导。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是不少早期涉足仿古砖领域的品牌铩羽而归的原因。

在产量过度膨胀、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细分市场成了众品牌摆脱红海竞争的宠儿,很多品牌都采取了以单一品类为切入点的战略。在精细化市场运作的模式下,企业对于产品及产品周边的研究及探讨逐步深入,如产品设计、空间风格等专业度明显提升,对于引导市场、引导消费者有了较为充分的话语权。

虽然目前现代仿古砖在业内持续升温,但是现代仿古砖需要建立包括产品、展示设计、营销策划在内的完整的运营系统,才能真正在终端迅速推广开。

陶瓷服务是传统陶瓷业的春天


讯: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上周到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调研时为佛山陶瓷发展定位:“努力将全球最大的陶瓷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服务基地”。

今年以来,禅城区经促等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出台传统陶瓷产业的振兴办法,胡春华的定位为佛山陶瓷发展提供了一条出路。而能够承担起这一责任的,非禅城区莫属。

陶瓷服务领域包含营销、设计、技术创新、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尤以会展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当务之急。

首先就会展而言,禅城已有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两大展厅。这两个展厅应对平时小规模的参观不成问题,然而在面对一年一度的陶博会时,就难以应付。千年陶都享誉海外,办个陶博会竟然要拆分成三处举行,令客商奔走之余,更显示出陶瓷服务方面的先天规划不足,不成气候。特别是邻近会展业发达的广州,如陶瓷会展服务仍不引起重视,难保日后佛山陶瓷品牌展会转战广州,平白丢失了陶瓷服务的重要一环。

其次亟需补足陶瓷行业的知识产权短板,采取措施打击模仿侵权,为本土陶瓷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服务。这不仅关系到陶瓷产业和企业的自身发展,更是陶瓷设计、技术创新等相关陶瓷服务环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倘若没有知识产权保护,谁愿购买设计?谁愿为技术创新支付费用?因此,要想建设“全球最大的陶瓷服务基地”,政府接下来应在这方面下足功夫。南庄正在建设中国陶瓷中央商务区,据闻将涵盖陶瓷服务的各个环节,上述两个环节,该当其重中之重。

古老的陶文化 我国古代著名瓷窑窑址及特征介绍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邢窑——唐代胎质细洁、釉色白润。今河北省临城县(当时属邢州)。邛窑——隋代至宋代,唐尤为著名以烧制青釉、褐釉、绿釉、彩绘等器物为主,除烧制盘、碗之外,还有各种瓷塑玩具。今四川省邛崃县代方堂(古属邛州)。

邛窑——隋代至宋代,唐尤为著名以烧制青釉、褐釉、绿釉、彩绘等器物为主,除烧制盘、碗之外,还有各种瓷塑玩具。今四川省邛崃县代方堂(古属邛州)。

越窑——唐、五代至宋釉色原以青中微黄,后改进为清水般的湖绿色,刻划有花鸟、人物或几何图案。今浙江省余姚县上林湖一带(古属越州)。

柴窑——传为周世宗(柴荣)时所烧造据文献记载,器物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相传在现在郑州一带尚未发现窑址和器物。

定窑——唐代烧白瓷至宋而著名宋代定窑瓷器除乳白色外,兼有黑、酱、绿釉瓷器。器物装饰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北宋后期曾一度烧制宫廷用瓷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燕山村(古属定州)。

钧窑——北宋、金、元均烧造此窑利用氧化铜和氧化铁呈色不同这一特点,烧成蓝中带红或带紫的色釉。红、紫的色泽如玫瑰、海棠,非常艳丽。胎骨灰白色,釉细而润,其中佳器底部刻有数目字。今河南省禹县(古属钧州)。此外,与禹县邻近的临汝、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以及河北磁县等地瓷窑均仿烧钧窑瓷器。

汝窑——宋代名窑,元祐初年曾为官窑胎骨香灰色,釉色近于卵青。此类器物烧制的时间短,质高物精,目前尚未发现窑址。在临汝南乡等地发现另一种青瓷,釉色较龙泉窑深而带葱绿,胎骨淡灰色,有印花、刻花两种,图案有花卉、水波、鱼及禽鸟。现称“临当窑”。今河南省临汝县(宋代属汝州)。

磁州窑——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器形以盘、碗、罐、瓶为主,兼有瓷枕和玩具。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色白中微带黄,上有黑、褐花纹,器里多不挂釉。绘制花纹的方法有绘花、绘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花纹复杂,以卷叶、缠枝牡丹、水波纹、花卉禽鱼等图案为多,线条流畅,构图洒脱,是北方民间瓷器的代表作。今河北省邯郸漳河两岸的观台镇、东艾村、冶子村附近。

龙泉窑——宋代著名瓷窑。始于五代,至南宋而鼎盛。明代仍继续烧造,清代中期以后衰落停产。此窑继承越窑传统,烧造青瓷。南宋龙泉窑瓷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胎质细密洁白,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代表,花纹装饰上出现了堆塑和贴花。此种类型即习称的“弟窑”,一般称龙泉窑皆指此。另一种类型即习称的“哥窑”。龙泉窑器形复杂,除一般日用器皿外,还烧制各种文具及仿古的瓶、鼎、觚、炉等。今浙江省龙泉大窑、金村等处。

哥窑——宋代名窑龙泉窑的一种类型。相传南宋有章氏二兄弟在龙泉烧瓷器,兄名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生二,所烧者称弟窑。传世的“宋哥窑”,胎薄,色黑铁,通称“铁骨”。釉面多有疏密不同的纹片,称为“百圾碎”,口沿施釉淡薄,显出胎色。圈足底亦露胎,矿有“紫口铁足之称”。今浙江省,龙泉大窑、金村等处。

鹤壁窑——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唐末开始烧造,北宋中期以后为兴盛时期,元代仍在烧造。唐代鹤壁窑瓷器多白釉和黄釉,唐宋的器形有盘、碗、壶、罐等,并能烧造大件器皿,也有玩具和瓷枕。以白釉为主,有白地黑花的,也有加绿彩的。用绘花、刻花、剔花的技法,制出简洁的花卉禽鱼等图案。器里往往写有赵、杨、张、刘等姓氏铭记。元代除烧制传统的品种之外,还仿制钧窑的瓷器。今河南省鹤壁市。

耀州窑——宋代名窑,自唐代开始烧造,北宋末为兴盛时期,金元时期仍在烧造。唐代烧造的是白釉或黑釉瓷器。北宋后开始烧造青瓷。器形以碗、盘、碟、罐盒、炉等为主。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花纹多刻花、印花,装饰花纹丰富多样,有牡丹、菊花、莲花等花卉纺鱼、鸭、龙、凤等。金元时期烧造的器皿胎釉粗厚,花纹图案较前简单。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附近(宋代属耀州)。

建窑——宋代名窑所烧黑釉瓷器,以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为“兔毫盏”。有的器底刻有“供御”,“进琖”等字样。福建省阳县池墩村。

德化窑——明代著名瓷窑。始于宋代。此窑以烧制白瓷而著称。宋元时期烧制青、白釉瓷。德化白瓷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一般。除乳白色以外,还有象牙黄和粉黄色的。更有贴花、印花和堆花。所制佛像最杰出。今福建省德化县。

石湾窑——明代著名瓷窑,清代以后继续烧制至今釉有灰黑、青绿、淡黄、灰蓝等色,常带有蓝、红等色的斑纹。此窑仿制的钧窑瓷器另有创造。今广东省佛山市石湾。

吉州窑(又称永和窑)——宋代著名南方民窑。起于五代,盛于宋,衰于元。有青釉、绿釉、白釉、黑釉、彩绘瓷等。黑釉花样较多,有像滴珠、鹧鸪斑、玳瑁斑的,也有绘双凤、龙凤、木叶纹的。纹饰运用洒釉、剔花、印花、贴花等手法,而剪纸贴印手法更是吉州窑的独特创造。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隋至宋吉安称吉州)。

景德镇窑——我国著名制瓷窑场。始于南朝陈时,经唐、宋、元、明、清至今。唐代已烧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间烧造官窑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从此有景德镇之名。以产影青瓷器著称。元代青花、釉里红等已烧制成功。到明代,景德镇开始成为我国瓷业中心,一道釉和釉绘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有五彩、斗彩等彩绘瓷器的创造。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新,能烧制粉彩、珐琅彩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烧造成的最精美,并各有其特色。今江西景德镇市。

崔公窑——明代景德镇著名瓷窑之一。因为明隆庆、万历年间崔国懋在此烧制而得名崔国懋在此窑烧制的仿宣德、成化年间的瓷器,颇为精美。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周窑——明代景德镇著名瓷窑之一,因明隆庆、万历年间苏州人周丹泉(名时臣,字时)主要烧制仿古瓷器,所仿定窑很逼真。又能制陶印、文具、连环等。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壶公窑——明代景德镇著名瓷窑,因烧制人吴为(吴一作昊,别号十九),自称壶隐道人而得名。善于仿造永乐、宣德、成化年间瓷器,都很逼真。今江西景德镇市。

臧窑——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镇烧制的官窑瓷器,因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臧应选驻厂督造而得名器物款识多写刘伴阮(名源)监制。釉色以红为最著。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郎窑——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的官窑瓷器釉色以红宝石为最著。今江西景德镇市。

年窑——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烧造的官窑瓷器,由于年希尧掌管窑务而得名釉色发明很我色胭脂水釉为最著。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唐窑——清乾隆前期景德镇所烧造的官窑瓷器,因唐英掌管窑务而名所造各色釉彩,仿造各种古瓷,以工细著称。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瓷窑-艺术和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与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的艺术。而中国的陶艺是一部关于历史的电影。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现代陶业不要忘却古老的传统》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现代陶业不要忘却古老的传统》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现代汝窑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