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的器形 > 导航 >

消失了,古老悠久的灰可器业

消失了,古老悠久的灰可器业

古代瓷器的器形 瓷砖找平器 古代瓷器制造业

2021-03-25

古代瓷器的器形。

景德镇的制瓷行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划分为圆器和琢器两个行业的呢?

明代出现工业生产的萌芽,世代制瓷的景德镇算是该时期最早进入近代工业的城市,制度和系统分工逐渐明细开来。就是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分化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系列,至清初,分工更为制度化。

圆器是专门生产日常生活用瓷的,可能是因瓷器器型全部呈圆形而得名圆器,品种有碗、盘、碟、盅等大宗商品,约占整个制瓷业的三分之二。可见景德镇日用瓷规模化生产在几百年前是如何红火。

灰可器货运抵国外

相传,灰可器是安徽人在浮梁瑶里设窑时创造的品牌,作为景德镇历史最久远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碗类品种,它曾远销到国外,是最早的外销日用瓷种类。

灰可器呈深锅形,碗的内外壁上均布满青花图案,青翠欲滴,并以物美价廉而深受各地民众喜爱,尤其是在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用灰可器。既然精美,为什么价格便宜呢?那不能不说是瓷都人太实在了,瓷都瓷业物产丰富了些。制造灰可器对原料要求不高,都是采用本地区所产的泥料和釉料。而且在槎窑烧炼条件下,燃料是满山遍野可寻的槎柴,年年可取,槎窑又很适宜烧制灰可器。在清中晚期以前,景德镇那可是槎窑的天下,这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就了灰可器的物美价廉。但这并不意味灰可器是廉价品的代名词。

有记载显示,在清乾隆年间,灰可器的生产销售达到高峰,月产量100万筒,占景德镇日用瓷的五分之二。后来,柴窑兴起,槎柴逐渐减少,一部分灰可器转入柴窑烧炼,产量有所减少。

在灰可器的辉煌时期,不仅产量多,而且有适应不同阶层人士需要的品种,大致可分四类。一类是称为“店货”的高级货,原料不仅不用余土和捡渣,而且掺用南港瓷土和瑶里釉果,画面用珠明料,瓷胎细腻,花色青翠,行销邻国和国内大城市,有“搬过山”之说,质量和价格都是顶尖的。略次于店货的称灰器,主要是原料使用上略微差一些。第三类是行可器,又称“叶老鼠”,原料再次之,因它的材质可上可下,上可升为灰器,下可降为可器,故得名。第四类便是外可器,也就是最次的尚可使用的渣器,原料掺用较多的余土和捡渣。精细瓷器发展后,店货便不再生产,只有灰器和可器,又合称“灰可器”。由于可器用较多的捡渣为原料,在景德镇当地又得了个通俗易记的土名“渣胎碗”,景德镇人看到这三个字是不是感觉很亲切,时光像倒回了几十年?

古老的生产方式

灰可器不仅品种古老,生产方式也很古老。在坯房布局、工匠作业形式以及成品等级的划分,都保留了古老的传统。

不同于其他圆器类生产,灰可器生产作坊里没有泥房,也不设三只一副的淘泥桶,而是在紧靠驳墈南侧,设阶梯形泥塘两口,一口叫淘泥塘,另一口叫屯泥池,后者容积比前者大,紧靠前者西侧。再在第三间正间前方地下设一口长方形泥窖。淘泥塘与屯泥池有闸伐相通,屯泥池与泥窖也有地下涵没事相连,布局设计甚为科学。

打杂工淘泥时,将余土、捡渣、下脚料倒入淘泥塘,用渣耙搅动,沉淀一会儿后打开闸门,稀泥浆就流入屯泥池内。当屯泥池内的泥浆积聚到一定容量时,舀出上面清水,用渣耙搅动,打开消涵洞口,用筛过滤,糊状泥浆流入泥窖,再按比例将余干不(音同“盹”)子和石头口高岭土打碎投入其中,稀释后,再倒入利坯和剐坯下的泥屑,此时打杂工将粗绳打成环结,吊在屋架上,手握环结,短裤赤足,从四角往中央踩拌均匀,哪怕是数九寒天,也必须这样操作。地窖周围路面铺的是青石板,往后的练泥在石板上进行。

另外,每一处生产组合只配利坯工一人,作业时,不分打粗和修坯,一次成功。刹合坯蘸釉时,将坯先在釉桶右侧的水缸中蘸一下坯的下半部分,以洗去画坯时摩擦产生的粉尘,再行蘸釉。画坯工每处三人,两人画坯,一人混水,兼写底款。

灰可器所绘图案为抽象的勾莲茶,每画一朵,就用竖线隔开,留下约1寸的空白。混水工将坯倒覆在膝盖上,再在空白处绘枝蔓,图案才算完工了。在上世纪40年代,曾有十多家窑户改用西洋莲图案,画坯工增加一人,但只坚持了五六年。

消失于上世纪60年代

这似乎也在预示灰可器进入快速消亡阶段。柴窑兴起,槎窑数锐减,灰可器烧造受到影响。尽管抗战胜利以后,槎窑恢复到近200处,灰可器月产量达到50万筒,与辉煌时已不可比。解放后,人们对瓷器的花色品种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窑炉的更新改造,烧制出大量质优色美的日用瓷。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槎窑逐渐绝迹,灰可器品种也随之消失,渣胎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灰可器在正常生产时期,日产量是圆器业中最多的,每天琢坯50板,每板22只;汤釉时,每板定数为15只,计71板,叫过伕坯,当天要完成,白天完不成要做夜工。有歌谣曰:“若要赶,碌渣胎碗”。碌意指做,并有忙碌的意思。

灰可器业工人的工资计算方式与有些行业也有所不同,是按100筒(10只为筒)重坯计算。在清末,印坯工工资铜钱370文,做坯工500文,画坯工两人共得560文,其余各脚均在400文至480文之间。

灰可器的瓷器等级分级特别细,共分青提、三色、红顺、米色、白色、次顺、惊口、正脚、爽脚、毛沿、大脚嘴、炭山等12个级别,堪称圆器类中分级之最。

尽管灰可器已在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中消失多年,但它曾凭借古老传统的生产,辉煌的畅销史,其业主行会团体裕成窑位列三窑九会中的“三窑”,行业集会时有单独的集会地点。裕成窑的集会地点原在太白园附近的华陀庙,后迁朱里弄下弄,不过现已无迹可寻。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手工彩绘工可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了!


为更好的传承陶瓷文化、保护传统技艺、开发技能人才和拓展评价空间,景德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期将对全市陶瓷手工彩绘工开展技师、高级技师考核鉴定工作。

该局职业培训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考核鉴定工作将采取理论考试、现场操作、作品评审、论文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高级技师考核的还需参加论文答辩。经考核鉴定,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合格者,将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查确认,再核发相应的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据了解,考核鉴定工作对申报技师的要求是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满3年,或从事本工种工龄满10年;从事陶瓷手工彩绘工作15年以上,且职业技能达到一定水平者也可以报名;另外,具有陶瓷工艺美术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或优秀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等也可以报名。对申报高级技师者,需取得技师职业资格后继续从事本工种满3年以上或具有陶瓷工艺美术系列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申报时间截至5月中旬。

古老的陶瓷 不老的艺术


古老的陶瓷 不老的艺术

高古陶瓷是与明清瓷器相对的一个概念,泛指明清以前各朝代烧制的陶器和瓷器。清风(化名)就是我市一名高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在他的眼里,高古陶瓷虽然没有明清瓷器多样的色彩和华丽的纹饰,甚至价格也远在明清瓷器之下,但是它古拙素雅不失美感,在未来,升值潜力不可限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清风正式踏入收藏领域,是从一次被骗开始的。2006年在搬家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于1991年花45元购买的一对战马护耳(战国青铜器),为验证真假,他到老城古玩市场找一个老板咨询。这个老板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只是说:“咱们交换吧,我店里的东西你喜欢啥就拿啥。”最后,他选择了一对汉代陶罐。

几个月后,清风从朋友处得知了一个令他懊恼的消息,他的那对战马护耳被那个老板以80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自己拿回来的汉代陶罐则是现代的仿制品。

16年时间为什么这对战马护耳能从45元飙升到8000元?这得先说说之前的事情。1991年,洛阳还没有专业的古玩市场,清风是在百货楼附近闲逛时购买的这对战马护耳,买回来之后懂行的人说价钱给高了。买后一周,那个卖家找到他说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再卖给他4对战马护耳,但他没有购买。“现在想来真后悔,当时的吃亏可能就是现在的占便宜,这都是因为自己没有专业的收藏知识。”清风说。痛定思痛,正是有了这次被骗的经历,他从这一买一换中看到了收藏的魅力,从此真正踏入收藏领域。

摸清门道巧收藏

之所以将收藏门类定为高古陶

瓷,清风说,他作为工薪阶层,资金有限,所以收藏过程中没有选择最为火热的品类,而是选择了有升值潜力的品类。目前,在国内的古玩市场上,高古陶瓷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0%,且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相反,在国际古玩市场上,高古陶瓷广受追捧,经常在拍卖中拍出高价。2012年3月20日,纽约苏富比有限公司曾以236588元的价格拍出了一件汉代彩陶女俑,类似的藏品目前国内市场参考价不超过8000元。就此情况来看,高古陶瓷在国外市场的价格是国内市场价格的10倍至50倍。

在清风看来,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古玩市场艺术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其内在价值,古玩收藏者可以利用这种市场的不对称找到真正有价值且目前国内价格较低的藏品。对于怎么判断藏品是否真正有价值,清风说,可以通过《国宝档案》栏目,看哪些品类的藏品属于国之瑰宝,坚决不能受市场人为炒作的影响。

捡漏儿心态不靠谱

如果把收藏看作投资,那么也应该有相应的投资策略。有的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购买价格已经到高位的藏品,并期望别人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这是一种“博傻”行为,并不是明智的投资。有的人则是期望能够在市场上捡漏儿,这种做法也不对,投机并不等于投资。

要想在收藏中实现藏品升值,就必须对古玩市场有所了解,能够对藏品的真实价值和未来价格走势做出估计,从而入手有升值潜力的藏品,即目前市场价格不高,但是在未来有望成为热门的藏品。当然藏品的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需要时间,所以收藏必须进行长线投资,藏家需要用长远眼光来看待收藏。

清风在收藏过程中最庆幸的是自己的藏品几乎都是真品,他说这与心态有很大关系。作为工薪阶层,他从不靠感觉购买东西,而是在确保藏品是真品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价格、价值、升值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后才决定是否出手。这些年,他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从没有买过价格明显高于其内在价值的藏品,也正是他的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帮助他在繁杂的古玩市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珍品。

婺州窑消失之谜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碗,越州上,鼎州次之,婺州次,岳州次……”陆羽说的是瓷碗的品质。就泡茶品茶而言,他将婺州窑生产的瓷器排在了第三位。

历史上,婺州窑名气很大。然而蹊跷的是,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窑系在明代以后却销声匿迹了。

婺州窑

产地在金华及周边地区,因唐代属婺州,故名婺州窑。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彩绘瓷。

婺州窑始烧于东汉,盛于唐、宋,终于明代。主要产品有盘口壶、碗、盆、碟、水盂、盏托、瓶、谷仓、鸡笼、水井等。

产品特征:胎体早期呈浅灰色,中后期呈深灰或紫色;釉色早期呈淡青色、青灰色或青黄色,中后期釉色青黄、紫灰或紫;釉面光亮开裂处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折出,这是该窑青瓷特有的现象。

勃兴:陆羽曾封“天下第三”

因为“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金华古时被称为婺州,在这里烧制的窑系被称为婺州窑。

从事婺州窑研究多年的学者雷国强说,婺州窑是中国烧造陶瓷时间最久的窑系之一。“商周时期,金衢盆地就有原始瓷器,那是婺州窑的前身。”

婺州窑还曾远销日韩。唐宋时期,大量婺州窑乳浊釉器从杭州出发,漂洋过海,如果顺利,7天便可到达日本。

这种外销势头一直延续到了元代。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西南角的新安海域发掘了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中国陶瓷、漆器等文物,其中就有许多婺州窑产品。

消失:原料存在致命缺陷

然而蹊跷的是,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窑系在明代以后却销声匿迹了。

“清朝时候在金华还有窑口在烧瓷,但不是婺州窑的概念,改烧青花瓷了。”雷国强说,这一著名窑系由盛转衰的原因,引起了不少历史学者和古陶瓷研究者的兴趣和注意。

金衢盆地江河丘陵地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红色粉砂岩风化黏土,婺州窑的窑土就是使用这种原料,但因其含铁量高,杂质颗粒较粗,烧制成器后,胎骨的颜色过深,气孔率过高,影响到了成品的质量。

“就婺州窑的发展而言,其所依赖的这一制坯原料的缺陷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婺州窑制坯原料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除此之外,单一的釉色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制约了婺州窑的发展,“石灰钙釉是东汉以来婺州窑的‘主流’釉色,这种单一素面的青釉风格和面貌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渐渐被历史淘汰。”

悠久的晋中名窑——介休窑


去过榆次、太原之后,继续随同陈老前往介休窑一行。该窑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介休县洪山镇(一名洪善镇)。1956年陈万里先生为考察山西琉璃的历史和文物曾赴晋中一带做过初步考察,发表了《谈山西琉璃》一文,对现存的元、明、清时期山西琉璃文物以及过去与今日烧造琉璃的著名工匠姓名和传记都作了简要的介绍。这次特意到介休去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也可以说是他写这篇文章后继续迈出的又一步。正如他在该文结束语中明确提出的目标是:

(一)元代的已经有了实物,元代以上的可能会发现。这对于山西琉璃的怎样生长起来,有着极重要的关系。我希望能够得到元代以上遗物的实证。

(二)此种琉璃究竟与所谓唐三彩、辽三彩有什么相连,与洛阳所发现的唐代琉璃瓦是否有继承的关系?

(三)晋南一带在明代所制作的所谓“法华”的东西(即黄绿紫的三种色釉)是否就是琉璃窑里的产物?

就是这三点,我觉得已经很有意义了。我先以这一小篇文字发表,作为大家来共同研究山西琉璃的开端。介休窑虽然不以生产琉璃、法华闻名于世,但在当地庙宇如位于城内著名的“后土庙”就保存很多明清时期的琉璃和法华文物。据说该庙早在南北朝时期曾加修建,后因地震毁灭,元代又重建。现有殿堂、器物,如琉璃屋顶、脊瓦、兽头、影壁等多处建筑构件,乃至殿中祭器如香炉,烛台等或为琉璃或为法华制成,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多为明清之物,式样、品类都很齐全。有些器物的釉色堪称紫如紫晶,黄似金箔,绿如翡翠,蓝似宝石,精彩非凡。加以石雕、砖雕工艺方面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图一),也可以作为古陶瓷识真辨伪、决疑断代的参考。仔细浏览意境深邃,令人留连忘返。特别是有幸在陈老的亲自指点和讲授下,不啻参观了一处精品荟萃、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补上了生动难忘的重要一课。可惜的是当时无条件拍摄彩色照片,且又经过文化浩劫,以前的专业笔记、图画多已散失,仅能凭回忆与残余照相略加记述而已。介休的名胜古迹甚多。例如因晋国贤人介之推被焚死而闻名千古的绵山以及其山麓附近的源神庙、回銮寺等。其中与古陶瓷关系密切的除上述的后土庙外,以源神庙的几块碑记最为重要(图二)。源神庙又称源泉庙,建庙时间不详。据当年抄录的明万历十九年《新建源神庙碑记》称“庙之作亦莫得莫得其详。惟□书至大二年创建暨洪武十八年重修。……已又得一石刻视之,题曰源神碑记,进士赵泯撰文,……兼殿中侍御史徐斌贝撰铭碑称:至道三年重建神堂,大中祥符七年建碑。用是源神庙当自宋以前已有之。……”看来自宋元、明以来屡加重建。庙位于县城东南约13公里的洪山脚下。洪山为绵山支脉,洪山泉的水流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历历可数。附近青山绿水、风景如画,洪山镇窑址就在其旁边不远。寺院内《源神碑》文中记有“诗伯道仙,玩水爱山。钓叟樵翁,寻溪绕涧”等语,可见自古以来即是一处登临游览的胜地。另一碑刻为清代光绪十八年所立《碗窑行公议条规碑记》,文中明确记载有“惟磁器首属我洪山也,日方于何时,自唐朝末、宋代初而后开设碗窑久矣”等语。结合当地人们传说介休窑尚有唐代瓷器,看来这一段记载对于我们明确介休窑的历史上限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1977年5月为编写《中国陶瓷史》,我与冯先铭同志再去介休窑考察时,会同山西省轻工业局陶瓷专家水既生同志等一起前往。仅凭两次取得所见瓷器残片特征看来,其上下限至少是始自宋初直至清代。因此在《古今中外陶瓷汇编》第七章清朝窑器第二十六节内记载说“介休窑,在今山西省龙凤村,胎釉呈黄白色,并有白釉墨彩者。”而在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内却有介休窑历来不见记载的说法。综观我们在洪山镇窑址所获瓷片(图三),主要有白釉、黑釉、黑釉印花、白地绘黑花或赭色花、白地绘划黑花、珍珠地划花、赭色地剔划白花、黄、褐釉印花以及绞胎瓷等,不但品类繁多,而且有的制作十分精巧。从工艺技法上看,与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多有一定的联系(图四)。其中白瓷为主要产品,有印花、镂雕和彩绘等装饰,以盘、碗居多,印花纹饰尤为精美。如印花白瓷盏内多印有缠枝花卉,而在盏心与圈足处各有三个小支钉痕,是其特殊的作法。曾见有人在窑址采集的一件婴戏牡丹纹印模残件,上有婴孩抱一小猫随身在串枝花下与同伴捉迷藏,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为历来所仅见。当时用铅笔拓出轮廓,后又委托友人代为绘成图案(图五右),留作研究之用。此外,如青、褐釉印花盘、碗也以缠枝花卉为主,有的还印婴戏划船纹,生动之至(图四右),亦属罕见之作。此类富有地方制瓷的工艺特色之外,在采用叠烧法,盘心一圈露胎无釉的作法上,则与附近的榆次窑乃至陕西耀州窑金代制品相似。至于其白地绘划黑花以及白地绘黑花或赭花与珍珠地划花的作品(图五左)虽在外观上近似磁州窑风格,但仔细对比,在釉色、花纹和胎质方面也存在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此次考察中,当地的同志获得一件白地绘紫红色花纹大盆残片,色调鲜艳夺目,为磁州窑制品中未见之物,印象颇深。此外如图四中间的一片赭色地剔划白花纹枕残片乍看好似当阳峪窑制品,然而相比之下,则无论在釉光亮度与釉色白度乃至刻线力度上前者均显得黯然失色,苍白无力,似又稍逊一筹,却与继之前去考察的浑源窑同类制品颇为相近。除上述各种器物残片外,当地同去者有人还在窑址拾得一些制作甚精的残器。例如白釉细瓷小瓶,白釉细瓷大贯耳瓶,珍珠串边白釉小人、小马,珍珠串边黑釉瓷片等。特别是一件白釉小盒盖纽,全用小瓷球雕成状似串珠精巧异常。其它如白釉镂空高足碗、黑釉高足小碗、白地绘黑花高足碗也属少有之物。此外如绛釉白边白里小碗,与河南鲁山、宝丰所见的白釉绛色口边的作法相反。而且还有个别绞胎瓷片,只是花纹色浅并不规整,与榆次胎瓷有所不同。后者用手抚摸花纹凸起,当地名之为“陈格瓷”,是否工匠名尚待考证。

另在介休文化馆见一当地出土的黑釉荷叶形小瓶,在荷叶形口边高出部位上凸出小瓷珠共五粒,造型特殊别有风格。据该馆同志告知“当地磁窑沟也有窑址,并有出土物。村西窑较为古老,但已不见窑址。村东窑多出黑瓷。”但是前往寻觅的结果,仅见有少量的白地绘黑花瓷,且为明清时期之物,并有大量的黑釉粗瓷,时代也较晚。问及老农,据称“当年有四十八座窑,今多翻埋在住房下面”云云。因当天下午即将乘车赶去霍县考察,匆忙中拣拾少许而归。

记忆中尚有一事令人难忘。在洪山镇窑址浅挖瓷片时,先铭同志不慎被蝎螫伤手指疼痛难忍,而在缺医少药的当时只得陪其夜话熬过通宵。此事曾有人在《紫禁城》杂志著文报导并附瓷片照相。虽属偶然伤害,然而联想我们多次考察各窑址时,为寻觅珍奇瓷片往往不顾周围是否布满荆棘或埋没在牛粪下边,因此经常被旁观的人怀疑或讥讽为“气迷心”(精神病患者),除在当时付之一笑外,于今想来犹不禁莞尔而自觉欣慰,惟恐年老力衰难得重温旧梦了。

探寻钧瓷古老而神秘的“前世今生”


钧瓷烧制技艺:“鬼斧神工”的奇异窑变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是人们对钧瓷珍贵收藏价值的由衷赞叹。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魅力闻名于世。经过1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其“鬼斧神工”的烧制技艺在今人的传承中更加炉火纯青。因此,钧瓷烧制技艺今年入选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记者走进钧瓷故里,试图通过追溯其历史、触摸其质感、感受其窑变……来探寻这古老而神秘技艺的“前世今生”。

“即使你不懂艺术,不懂钧瓷,只要你喜欢美,就会被钧瓷深深地吸引……”这是一位英国美学家在观赏了钧瓷展品后发出的感叹。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钧窑,又以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魅力成为诸窑之冠。它,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于玉;它,质地淳厚,开片声似琴如铃;它,色彩奇幻,意境幽远绝世无双……

技艺 缘起神垕

钧瓷,发祥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的神垕镇。带着对这座古老城镇的好奇,10月21日,记者驱车几十公里来到这里,探寻钧瓷的历史及其神秘的窑变技艺。

这是个山岭起伏、群山环抱的古老城镇,环绕四周的诸山上下,蕴涵着丰富的瓷土、釉药、耐火材料和煤资源。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夏商时期,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就已经被当地既勤劳又充满智慧的工匠们所利用,开始生产陶器了。

“钧瓷出现之初,主要生产盘、碗、盆、罐、瓶、炉等,用于日常生活需要。”在该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有幸见到了钧瓷大师晋佩章。他告诉记者,据近年来考古调查证实,唐宋以来,古钧窑就开始以神垕镇为中心,自南向北发展了。

晋佩章说,唐代以前,我国陶瓷制品的釉色是比较单调的,基本以南方青、北方白为主。而到了唐代,陶瓷艺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瓷工匠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青色,开始在原有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匠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终于出现了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和流纹,这就是花瓷,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

到了北宋时期,工匠们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通过还原气氛创烧成功了高温窑变铜红釉。这时的钧瓷,逐渐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展示出了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和情趣。

在神垕,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窑变的美丽传说。一位老妇人与几个儿子以烧窑为生,一次,他们发现自己家的窑口烧出了几件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带红紫色斑的瓷品,非常好看。兴奋之余,老妇人领着儿子们连烧数窑,但这样颜色的瓷品却再没烧成。正当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妇人忽然发现作坊的地上有一些铜屑,就问儿子是哪里来的。儿子说,此前,一位过路的铜匠曾在此借宿,可能是他留下的。老妇人猜想:可能是这些铜屑混入釉中,才烧出了带红紫色斑的瓷品。于是,她把铜屑配入釉中,结果真的又烧出了如玫瑰紫、海棠红那样颜色的彩釉瓷品。此后,她家烧出彩釉瓷品的消息迅速传开,远近窑场争相效仿。有些能工巧匠又尝试着把铜矿石配在釉里,烧出了色彩更加丰富的瓷器。

传说归传说,但把微量元素加入釉内,通过高温产生窑变的技术确实是神垕钧瓷艺人的一项成就。《中国陶瓷史》上说:“宋代的钧窑首先创造性地烧造成功铜红釉,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也正是如此,我国陶瓷史结束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

惊世之美 享誉古今

北宋末期,钧瓷烧制技艺已经十分精湛,备受宫廷赏识。宋徽宗年间,他选派官员,集中钧瓷民窑的优秀工匠,在阳翟(现在的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立“官窑”,专为宫廷烧造贡瓷。他还规定,官窑每年要精选36件上品送入宫廷,其余的全部打碎,并且要将碎片深埋于地下,不允许流入民间。因此,钧窑制品传世极少且身价极高,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人称“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以至于在后世连古官钧的残瓷碎片都成为收藏家追逐之珍品。

那么,钧瓷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高温窑变瓷,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它的窑变效果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细微节尚不能尽也。”这是古书上对烧造钧瓷技术的粗略描述。在禹州市区宋钧官窑遗址,记者见到了展示宋钧官窑生产流程的沙盘。“钧瓷的生产工艺极为复杂,烧制不易,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因此,从选料到烧成,七十二道工序无论哪道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七十二道工序”之说主要是讲钧瓷复杂的生产工艺。

据了解,根据现代生产工序,钧瓷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加工、造型、制模、成形、素烧、上釉、釉烧、检选八大工序。即先在矿区取宜于钧瓷产生窑变的原材料,经过风化和细磨后,按比例合成为钧瓷泥或釉料。然后,钧瓷匠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通过徒手捏制、用模具拓制或在转动的轮盘上手拉泥坯使其成形。为了加大坯体的强度和增强坯体的吸水性,便于施釉,成型的坯体要先入窑烧一次,即所谓的素烧。素烧成型后,坯体(素胎)就要上釉了。

钧瓷的奇特,关键在于它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素胎表面或刷或浇或浸或涮上一层以天然矿石及化学元素为原料的釉浆后,就是入窑烧制这道工序了。高温条件下,钧釉以铜、铁为着色剂,釉色与纹路相交叠置,出窑后就能出现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了。

由于时代的不同,钧瓷的烧制方式也经历着变迁。古代,宋钧官窑采用柴烧;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烧制采用煤烧;1994年以后,禹州的不少钧窑已经采用液化气烧制了。这时候的钧瓷,成品率已经大大提高,结束了以往“十窑九不成”的历史。

尽管如此,烧成的钧瓷制品一般要再进行检选。合格品一般分正品、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正品没有缺陷或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精品没有任何缺陷,有一定的窑变效果;珍品则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独特,或如高山云雾、孔雀开屏、飞龙戏海、月白风清,或如梅花点点、银星闪烁、彩蝶飞舞、夕阳红霞……

历尽坎坷 传承不绝

北宋末期的钧瓷,已经不再局限于花盆、盘、碗等简单造型了,更多的是为皇宫摆放盆景所用的各类花盆等陈设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祭祀用的樽、炉、鼎等器物。此时的钧瓷釉色,出现了玫瑰紫、海棠红、玛瑙红等多变的窑变釉色。这些瑰丽多彩的釉色,更使得钧瓷“似玉非玉胜于玉”的天然韵味大放异彩。

靖康之耻后,随着宋室的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生产也开始萎缩。到了金元时代,神垕民间仍然坚持烧制钧瓷,但是,质量已经严重下降,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无法与宋代钧瓷媲美。元末明初,因战乱、灾荒和制瓷中心的南移,钧窑生产日渐衰退,钧瓷艺人或逃或亡,烧制技艺也渐渐失传。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末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我国的不少民族工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为了挽救陶瓷工业,清末的民族工商业者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光绪年间,神垕民间艺人卢振太兄弟及其子侄辈,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了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钧瓷,使得失传已久的钧瓷烧制技艺恢复了生产。不过,由于时局动荡,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钧瓷业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恢复发展钧瓷生产,挖掘传统钧窑工艺,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从此,钧瓷事业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钧瓷迎来了黄金时代,钧瓷以它的名贵和高雅,被世人所青睐。

国礼钧瓷 走向世界

现在,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日本、美国、英国、罗马尼亚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和收藏家都有钧瓷极品陈列或收藏。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钧瓷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禹州市政府审时度势,也开始为钧瓷产业的提升和长远发展不断谋划。

2002年,禹州市组建了陶瓷工业局,专为陶瓷尤其是钧瓷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同年,禹州市政府出台了《河南省(钧瓷)地方生产标准》,提高了钧瓷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努力从根源上堵死残次品的“出口”。

2003年9月,禹州市政府提出的钧瓷原产地保护申请,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批准,为保护钧瓷这一禹州地方特色产品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4年,星航钧窑建立了钧瓷窑炉博物馆,重现了自古以来钧瓷传统文化和特殊烧制技艺。同年,禹州市对全市钧瓷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整顿和规范,销毁钧瓷残次品15000余件。

与此同时,钧瓷工匠们对钧瓷艺术的执著追求也有了新的成果。钧瓷,频频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钧瓷“豫象送宝”作为河南礼品赠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03年至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由荣昌钧瓷坊制作的“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连续3年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参会的各国政要。钧瓷,像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特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它神秘之美传递着中国人的智慧,也折服着越来越多的世人。

随着钧瓷艺术的发展,钧瓷工匠们除了继续探索钧瓷釉色的创新之外,还不断地尝试为钧瓷造型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于是,钧瓷“四大美女”等作品先后出炉,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如今,钧瓷界的各个窑口都以其拥有专利的数量为荣了。

目前,拥有众多钧瓷生产厂家、钧陶瓷产业年总产值10多亿元的禹州,已经把钧陶瓷业当成了它的一张城市名片,满怀自豪地推介给世人。

我们相信,钧瓷烧制这笔古老而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定将为我市、为河南、为祖国带来更多的喜悦和骄傲。

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陶瓷


陶瓷成了国家的文化象征

翻开历史,用以前古老的中国社会跟现在相比,差别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万物都在变,人们的穿着打扮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还有交通工具也大大比原来提高了许多;原来的脚踏车换成了现在马路上飞驰的小轿车,新科技渐渐取代旧的东西,但有些东西是再过几百年都要一直保存下去的,那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象征,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最普遍的东西--陶瓷。

做陶瓷从古代甚至更久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了,中国真正的瓷器发明是在东汉时期。制作陶瓷的流程并不简单,需要多项程序才能完成,比如练泥、成形、修胚等等,要很高的耐力与手艺。陶瓷的用处也更是多样化,现在我们常见的是花瓶,在客厅摆上一件两件花瓶,选择合适的颜色,在里面放上几束花,整个屋子的视觉效果都会好很多。所以现在许多人都喜欢收藏古董,花瓶是最为多数的,这就是它的神奇效果。花瓶只是属于艺术陶瓷的一小部分,还有餐具,茶具碗碟汤匙杯子等日常陶瓷;地板砖,墙砖等建筑陶瓷。由此可见它的分类是很广的。

因为陶瓷的影响力大,现在不止中国,国外许多地方也在生产出售陶瓷,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不能忘记这门手艺,可以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到专门教制作陶艺的地方学习,对自己对社会都会有好处。

新品推荐丨多少度的灰,才是瓷砖玩儿的高级灰


这个世界,在黑与白之间,还有一种流行的中性色彩——灰色,发色流行起奶奶灰,现在家装也开始玩起高级灰,很多设计师都选择百变耐看的小灰砖,今天就和利华君一起看看那些灰砖的成名点吧。

灰色的可调性

相比黑白分明的颜色,灰色显得很特别,可调性也很高,中性的色彩可以变成过渡色随意搭配,仔细想想好像没有一个特别适合的词语形容它,但是搭配合宜的话却会很有大师的设计格调。

复古工业风更直白简单

P832NJ1奥斯汀灰(40度,蟹灰)▲

要说营造工业风还是复古水泥蟹灰最靠谱,用最直白的水泥原色带给你最纯粹的工业风,虽然装修出来的风格看起来比较简约明了,但是简约不是简单,它只是让整个空间摒弃掉最复杂无用的东西,让整体装修更加简单直白和实用。

灰色的百搭安静

P831NJ1奥斯汀灰(60度,蟹灰)▲

灰色看起来就给人沉静大气的感觉,简单时尚的颜色看起来非常高级,当它置身于灯光下时,灰色搭配看起来特别神秘安静。

灰色的空间过渡性

P834NJ2奥斯汀灰(90度,黑色)▲

沉静的深色调可以与其他冷暖色调进行搭配,颇有相得益彰的感觉,让空间极具穿透力,有种与生俱来的魅力。

小编寄语

柔性的灰色一直都是设计师不会出错的保险色,可以说灰色是属于永远不会过时的色彩,铺贴时只要稍加心思就能出现惊艳的效果。

克罗地亚发现东南欧古老陶瓷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7月24日报道,英国和克罗地亚学者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克罗地亚科尔丘拉岛维拉·斯比拉(VelaSpila)洞穴中发现了东南欧地区已知最古老的陶瓷,这是该地区目前已知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陶瓷器物。

出土的36块陶瓷碎片中,有不少动物造型的残片。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物属于一个兴起于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的旧石器晚期陶瓷文化。经过放射性碳测年法,初步判断其距今有1.5万—1.75万年的历史。不过,该文化在繁荣了2500年后就消失了。

该团队关于此项目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欧洲后格拉维特时代的陶瓷雕像》(FirstEpigravettianCeramicFigurinesfromEurope)也于7月24日刊载在著名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的官网上。

填补欧洲陶瓷发展历史空白

欧洲已知最古老的陶瓷器物是在捷克下维斯特尼采(DolníVstonice)和帕夫洛夫(Pavlov)等地发现的距今2.7万—3.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陶瓷雕像,以“下维斯特尼采的维纳斯”(VenusofDolníVstonice)雕像最为著名。但除此之外,在其他地区却很少发现旧石器时代陶瓷器物,因此在“下维斯特尼采的维纳斯”和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繁荣期之间有一个漫长的“陶瓷空白时代”,英国和克罗地亚考古学者的发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考古学家在维拉·斯比拉洞穴中的发现使欧洲史前陶瓷业的历史轨迹清晰起来。大约在3万年前,欧洲已知最早的陶瓷业在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和帕夫洛夫地区兴盛,然后消失了近万年。而后在克罗地亚沿海地区再次兴盛,之后湮灭在历史之中,直到新石器时代陶器大繁荣的到来。

旧石器时代陶瓷更具艺术倾向

此次出土的文物具有鲜明的旧石器时代陶瓷器物的特点。旧石器时代的陶瓷工匠并不制作生活器皿,他们制作的器物更具艺术倾向。从工艺上看,此次发现的陶瓷器物显然是经过精心制作,出土文物的尺寸、质地和复杂程度都说明这一文化在当时具有鲜明的艺术倾向,并且正处于鼎盛期。

旧石器时代的陶瓷器物多为艺术品,而且数量较少,而新石器时代的陶瓷器物尤其是陶器则很常见,且通常是实用器具。联合研究团队成员、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学者瑞贝卡(600439,股吧)·法布斯坦因(RebeccaFarbstein)认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极有可能推动陶瓷器物由艺术品变为实用器具”,她进一步表示,“史前文化同样受到新技术和艺术创新的影响”。

联合研究团队成员、剑桥大学考古系学者普雷斯顿·米若科(PrestonMiracle)认为,这次发现的文物和此前在捷克发现的陶瓷器物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之间相隔近万年,而且在结构和风格上有巨大差异,因此克罗地亚沿海陶瓷文化极有可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与更古老的陶瓷文化并无传承关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消失了,古老悠久的灰可器业》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消失了,古老悠久的灰可器业》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的器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