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名窑 > 导航 >

悠久的晋中名窑——介休窑

悠久的晋中名窑——介休窑

古代瓷器名窑 老窑瓷器的鉴别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2020-08-13

古代瓷器名窑。

去过榆次、太原之后,继续随同陈老前往介休窑一行。该窑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介休县洪山镇(一名洪善镇)。1956年陈万里先生为考察山西琉璃的历史和文物曾赴晋中一带做过初步考察,发表了《谈山西琉璃》一文,对现存的元、明、清时期山西琉璃文物以及过去与今日烧造琉璃的著名工匠姓名和传记都作了简要的介绍。这次特意到介休去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也可以说是他写这篇文章后继续迈出的又一步。正如他在该文结束语中明确提出的目标是:

(一)元代的已经有了实物,元代以上的可能会发现。这对于山西琉璃的怎样生长起来,有着极重要的关系。我希望能够得到元代以上遗物的实证。

(二)此种琉璃究竟与所谓唐三彩、辽三彩有什么相连,与洛阳所发现的唐代琉璃瓦是否有继承的关系?

(三)晋南一带在明代所制作的所谓“法华”的东西(即黄绿紫的三种色釉)是否就是琉璃窑里的产物?

就是这三点,我觉得已经很有意义了。我先以这一小篇文字发表,作为大家来共同研究山西琉璃的开端。介休窑虽然不以生产琉璃、法华闻名于世,但在当地庙宇如位于城内著名的“后土庙”就保存很多明清时期的琉璃和法华文物。据说该庙早在南北朝时期曾加修建,后因地震毁灭,元代又重建。现有殿堂、器物,如琉璃屋顶、脊瓦、兽头、影壁等多处建筑构件,乃至殿中祭器如香炉,烛台等或为琉璃或为法华制成,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多为明清之物,式样、品类都很齐全。有些器物的釉色堪称紫如紫晶,黄似金箔,绿如翡翠,蓝似宝石,精彩非凡。加以石雕、砖雕工艺方面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图一),也可以作为古陶瓷识真辨伪、决疑断代的参考。仔细浏览意境深邃,令人留连忘返。特别是有幸在陈老的亲自指点和讲授下,不啻参观了一处精品荟萃、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补上了生动难忘的重要一课。可惜的是当时无条件拍摄彩色照片,且又经过文化浩劫,以前的专业笔记、图画多已散失,仅能凭回忆与残余照相略加记述而已。介休的名胜古迹甚多。例如因晋国贤人介之推被焚死而闻名千古的绵山以及其山麓附近的源神庙、回銮寺等。其中与古陶瓷关系密切的除上述的后土庙外,以源神庙的几块碑记最为重要(图二)。源神庙又称源泉庙,建庙时间不详。据当年抄录的明万历十九年《新建源神庙碑记》称“庙之作亦莫得莫得其详。惟□书至大二年创建暨洪武十八年重修。……已又得一石刻视之,题曰源神碑记,进士赵泯撰文,……兼殿中侍御史徐斌贝撰铭碑称:至道三年重建神堂,大中祥符七年建碑。用是源神庙当自宋以前已有之。……”看来自宋元、明以来屡加重建。庙位于县城东南约13公里的洪山脚下。洪山为绵山支脉,洪山泉的水流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历历可数。附近青山绿水、风景如画,洪山镇窑址就在其旁边不远。寺院内《源神碑》文中记有“诗伯道仙,玩水爱山。钓叟樵翁,寻溪绕涧”等语,可见自古以来即是一处登临游览的胜地。另一碑刻为清代光绪十八年所立《碗窑行公议条规碑记》,文中明确记载有“惟磁器首属我洪山也,日方于何时,自唐朝末、宋代初而后开设碗窑久矣”等语。结合当地人们传说介休窑尚有唐代瓷器,看来这一段记载对于我们明确介休窑的历史上限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1977年5月为编写《中国陶瓷史》,我与冯先铭同志再去介休窑考察时,会同山西省轻工业局陶瓷专家水既生同志等一起前往。仅凭两次取得所见瓷器残片特征看来,其上下限至少是始自宋初直至清代。因此在《古今中外陶瓷汇编》第七章清朝窑器第二十六节内记载说“介休窑,在今山西省龙凤村,胎釉呈黄白色,并有白釉墨彩者。”而在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内却有介休窑历来不见记载的说法。综观我们在洪山镇窑址所获瓷片(图三),主要有白釉、黑釉、黑釉印花、白地绘黑花或赭色花、白地绘划黑花、珍珠地划花、赭色地剔划白花、黄、褐釉印花以及绞胎瓷等,不但品类繁多,而且有的制作十分精巧。从工艺技法上看,与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多有一定的联系(图四)。其中白瓷为主要产品,有印花、镂雕和彩绘等装饰,以盘、碗居多,印花纹饰尤为精美。如印花白瓷盏内多印有缠枝花卉,而在盏心与圈足处各有三个小支钉痕,是其特殊的作法。曾见有人在窑址采集的一件婴戏牡丹纹印模残件,上有婴孩抱一小猫随身在串枝花下与同伴捉迷藏,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为历来所仅见。当时用铅笔拓出轮廓,后又委托友人代为绘成图案(图五右),留作研究之用。此外,如青、褐釉印花盘、碗也以缠枝花卉为主,有的还印婴戏划船纹,生动之至(图四右),亦属罕见之作。此类富有地方制瓷的工艺特色之外,在采用叠烧法,盘心一圈露胎无釉的作法上,则与附近的榆次窑乃至陕西耀州窑金代制品相似。至于其白地绘划黑花以及白地绘黑花或赭花与珍珠地划花的作品(图五左)虽在外观上近似磁州窑风格,但仔细对比,在釉色、花纹和胎质方面也存在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此次考察中,当地的同志获得一件白地绘紫红色花纹大盆残片,色调鲜艳夺目,为磁州窑制品中未见之物,印象颇深。此外如图四中间的一片赭色地剔划白花纹枕残片乍看好似当阳峪窑制品,然而相比之下,则无论在釉光亮度与釉色白度乃至刻线力度上前者均显得黯然失色,苍白无力,似又稍逊一筹,却与继之前去考察的浑源窑同类制品颇为相近。除上述各种器物残片外,当地同去者有人还在窑址拾得一些制作甚精的残器。例如白釉细瓷小瓶,白釉细瓷大贯耳瓶,珍珠串边白釉小人、小马,珍珠串边黑釉瓷片等。特别是一件白釉小盒盖纽,全用小瓷球雕成状似串珠精巧异常。其它如白釉镂空高足碗、黑釉高足小碗、白地绘黑花高足碗也属少有之物。此外如绛釉白边白里小碗,与河南鲁山、宝丰所见的白釉绛色口边的作法相反。而且还有个别绞胎瓷片,只是花纹色浅并不规整,与榆次胎瓷有所不同。后者用手抚摸花纹凸起,当地名之为“陈格瓷”,是否工匠名尚待考证。

另在介休文化馆见一当地出土的黑釉荷叶形小瓶,在荷叶形口边高出部位上凸出小瓷珠共五粒,造型特殊别有风格。据该馆同志告知“当地磁窑沟也有窑址,并有出土物。村西窑较为古老,但已不见窑址。村东窑多出黑瓷。”但是前往寻觅的结果,仅见有少量的白地绘黑花瓷,且为明清时期之物,并有大量的黑釉粗瓷,时代也较晚。问及老农,据称“当年有四十八座窑,今多翻埋在住房下面”云云。因当天下午即将乘车赶去霍县考察,匆忙中拣拾少许而归。

记忆中尚有一事令人难忘。在洪山镇窑址浅挖瓷片时,先铭同志不慎被蝎螫伤手指疼痛难忍,而在缺医少药的当时只得陪其夜话熬过通宵。此事曾有人在《紫禁城》杂志著文报导并附瓷片照相。虽属偶然伤害,然而联想我们多次考察各窑址时,为寻觅珍奇瓷片往往不顾周围是否布满荆棘或埋没在牛粪下边,因此经常被旁观的人怀疑或讥讽为“气迷心”(精神病患者),除在当时付之一笑外,于今想来犹不禁莞尔而自觉欣慰,惟恐年老力衰难得重温旧梦了。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宋代介休窑香炉


宋代山西介休窑香炉造型别致,施釉均匀,白中泛黄,色泽莹润,釉面带有密密麻麻的细小开片,做工精美,格调高雅,是我国古代香炉发展中比较少见的。过去,有人将此炉视为灯具,但陕西耀州窑博物馆将其作为香炉展出。还有人认为这尊香炉可看到唐五代时期,但我觉得在断代时还需留有余地,毕竟介休窑烧造高峰期在宋代。

这尊香炉高10.5厘米,面上直径11厘米,香炉的口沿为厚唇,自然下垂,形成小坡度,厚唇宽度为3厘米,看上去十分自然和谐。炉心为圆形状,深约6厘米,内里露胎,清晰地留下了当时工匠手工拉坯的痕迹。底座呈喇叭口敞开,不施釉,露出灰白色的胎骨,足底还遗留三只烧制时所用的支钉。整个器物分成三层,由小及大,十分规整。香炉器物虽不大,却符合宋人“小器大做”的原则。看上去大气高贵,古意盎然,拿在手中把玩,赏心悦目。

这尊香炉的外形的确很像新石器时代或先秦时期的陶豆器具,也与商周时代的青铜豆相似,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它与陶豆、青铜器皿有一定的关系。

陶豆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高圈足、浅钵形、喇叭形、镂空形等,这是马家浜文化的特色。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为环太湖流域母系时期的典型文化。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在“禮”字的组成中,“豆”也是主角,这充分说明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根据考证,陶豆主要用来盛放“菜”。在古代陶钵才是个人使用的餐具,与现代饭碗器具相似。陶豆的形状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钵,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很可能就是瓷盘的前身。主副食有所区别,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古人的聪明才智可见一斑。

我在撰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时,曾到介休窑考察,它位于晋中洪山镇,1957年搞农田水利时被偶然发现。专家认为介休窑的白瓷烧制水平、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略逊于定窑,但它烧造的器物白度较高,经科学测试为78.3℃,胎质细腻,透亮坚硬,敲击声音清脆,烧造温度应在1300℃左右,几乎可与现代白瓷媲美。具有“小家碧玉”的风范。

碗、盘和盏等器物的装烧方法多采用支钉垫烧,在器物的圈足上一般都垫有3个小支钉,支烧时钉尖朝下,依次叠放,烧成出窑后,碗、盘和盏等器物的内侧会留下3个细小的支烧痕迹,这种支烧方法为介休窑所独有,也是我将这尊香炉看为介休窑香炉的原因所在。

介休窑瓷器值得收藏投资吗


介休窑又称为洪山窑,其窑址位于今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一带。介休窑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北方民窑之一,目前根据可考资料普遍认为介休窑的创烧是在北宋早期。自创烧时起,介休窑瓷器制作在为断烧情况下一共延续了一千余年,这在北方瓷窑中是比较少见的。

宋代时,介休窑虽然是民窑,但是介休窑所生产的大量瓷器,不仅用于满足国内尤其是山西省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有一部分进贡宋朝王廷,更有不少出口辽金地区。介休窑瓷器生产规模日渐壮大,一度成为当地的产业支柱。当年宋朝宫廷定下五大御窑时,本来介休窑也在备选之中,奈何其所处位置在中原与辽金交接不远处,不具备地理上的掌控优势,因此没能入选。但是要论宋代瓷器生产的兴盛情况,后代研究瓷器的人往往将介休窑纳入“宋代九大名窑”的范畴。

介休窑的瓷器生产受到定窑及磁州窑的影响最大,其次受到建窑和耀州窑的影响亦颇多。介休窑自宋代开始就大量生产白釉瓷器,也兼烧黑釉瓷、白釉黑花瓷和褐彩瓷等,各类瓷器以日用器具占绝大多数,如碗盘、盆罐、杯壶等。

在胎釉上,介休窑瓷器不论哪种釉色,胎体均呈浅褐色,施釉如出一辙的近底、不满,圈足一般采用平切且足内无釉。在装饰技法上,介休窑瓷器主要有印花、划花、剔花,釉下彩绘和镂雕等手法。白釉瓷装饰技法除釉下彩绘外,以印花和划花居多,纹样主要是枝花卉及婴戏牡丹一类。其布局、线条具有较为明显的定窑特色,但是不如定窑装饰那样讲究均衡对称。黑釉瓷器也多采用印花装饰,也有不少釉下黑彩划花,即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绘图案,花纹成铁锈色,属于比较明显的模仿建窑黑釉瓷的作品。

那么,介休窑的瓷器在当前的收藏市场行情如何,值得收藏吗?一般来说,如果是明确的可以确定瓷器的窑口和年代,那么它的市场价格都不会很低。比如,元代介休窑黑釉瓷碗一对,这样时间、出身都很确切的瓷器,它即使只是一件普通民用器物,价格也在2、3万元左右。最近几年,很多藏家在关注历代官窑的同时,对于介休窑这样的地方窑口也很重视,市场上的需求量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因此,介休窑瓷器也能分得一杯羹,少数瓷器的成交价也很令人惊喜,如2018年9月,亚洲维瀚玛国际拍出了一件口径7.8cm的介休窑斗盏,最终获价72.6万元。当然,更多的介休窑瓷还不能达到这个价格,普遍在小几万左右。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藏品承载的更多是文化素质和历史内核,收藏不仅时看它值钱不值钱,更要注重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也是藏品升值的关键。

中华名窑-越窑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座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直到宋时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有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种美丽,如顾况、孟郊、陆龟蒙、徐夤、施肩吾、郑谷等。

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一书中有此评价:"碗,越州上┅┅"。对当时流行的越窑青瓷茶瓯,陆羽评曰:"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在同样一本书中,陆羽对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他评道:"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中华名窑-钧窑


推荐:钧瓷大全鉴赏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有土焉,可陶为磁。"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纯而底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汝窑糊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或以单双判青紫,无乃齐之东野人。花盆有座状如碗,一枚动值千饼银。我得一盆大于斗,容颜娇美盼日频。仿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紫者不贵有者贵。世事翻转犹飚轮。蚓泥变幻哪能揣,泪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泪痕奇绝傲泥蚓,要以莹泽胜枯皴。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深藏宝刹七百载,何必瓦玺夸汉秦。一朝流传属村叟,使武件尔老病身。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

中华名窑-龙泉窑


龙泉窑因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之久。

龙泉青瓷的文献记载:《处州府志》记载:"章生二,不知何时人,尝主琉田窑。凡器之出于生二者,极青莹,纯粹无瑕,如美玉,然一瓶一钵,动辄十数金,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今人家藏者,尤为难得"。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之一"龙泉窑"条中有这样的记载:"宋初处州府龙泉县琉田市所烧,土细,质颇粗厚,色甚葱翠。亦分浅深无纹片。唐代《肆考》云:古龙泉器色甚葱翠,妙者可与官哥争艳。"

清佚名《南窑笔记·龙泉窑》亦记载:"出宋处州,即名处州青。传钱王时造者名越窑秘色,王甚宝之,用以为贵。其土质坚白,釉色葱翠,所谓'粉骨龙泉是也'。盖龙泉由来久亦。……龙泉釉色有梅子青,冬青色者,可与官窑争艳。间有纹片者,俱堪珍贵。

在《菽园杂记》中,对于龙泉青瓷的工艺有这样难得的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它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未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紫筱,日夜烧变,侯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 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

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胎骨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处见赭褐色窑红,胎微出烧,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层透明,釉表光泽很强。装饰花纹较简练,常见纹样有鱼纹、蕉叶、金枝、荷花等。装饰风格趋于奔放。处于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独有的艺术风格,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风格,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器型丰富多样,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颇具艺术匠心。

山西介休窑陶瓷特展在北京举行


由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晋中市文物局主办,深圳社科院文物研究所、晋中道莅艺术馆等多家文博学术机构协办的“中华名瓷*千年介休窑十二至十四世纪的山西介休窑陶瓷特展”启动仪式今天在北京保利大厦举行。展览将集中展示古代陶瓷20多件组,均为介休洪山窑的上乘之作。

此次介休洪山窑古陶瓷特展,是山西陶瓷专题系统研究展示的开山之作,必将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对介休洪山陶瓷乃至山西陶瓷的研究和重视。特展既是对保护、整理、研究和展示地域性珍贵文物实践的有益探索,也是对介休洪山窑口千年历史的整体回顾,对延续三晋历史文脉,提升山西文化品位,促进介休文化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介休人文荟萃,风景如画,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三贤故里”。介休陶瓷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艺术成就极高。介休瓷品类繁多、工艺精湛,以白瓷为主,尚有黑釉和白釉釉下褐彩瓷,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装饰题材有花卉、动物、人物、诗文等,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生活气息浓厚。特别是介休洪山窑的白瓷,其白度白、胎体薄,烧造方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其吸水率、透光率都在全国白瓷中占首位。

据悉,本次特展在北京启动后,将在山西省晋中市及介休市巡回展出,并择机在全国展出。

消失了,古老悠久的灰可器业


景德镇的制瓷行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划分为圆器和琢器两个行业的呢?

明代出现工业生产的萌芽,世代制瓷的景德镇算是该时期最早进入近代工业的城市,制度和系统分工逐渐明细开来。就是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分化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系列,至清初,分工更为制度化。

圆器是专门生产日常生活用瓷的,可能是因瓷器器型全部呈圆形而得名圆器,品种有碗、盘、碟、盅等大宗商品,约占整个制瓷业的三分之二。可见景德镇日用瓷规模化生产在几百年前是如何红火。

灰可器货运抵国外

相传,灰可器是安徽人在浮梁瑶里设窑时创造的品牌,作为景德镇历史最久远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碗类品种,它曾远销到国外,是最早的外销日用瓷种类。

灰可器呈深锅形,碗的内外壁上均布满青花图案,青翠欲滴,并以物美价廉而深受各地民众喜爱,尤其是在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用灰可器。既然精美,为什么价格便宜呢?那不能不说是瓷都人太实在了,瓷都瓷业物产丰富了些。制造灰可器对原料要求不高,都是采用本地区所产的泥料和釉料。而且在槎窑烧炼条件下,燃料是满山遍野可寻的槎柴,年年可取,槎窑又很适宜烧制灰可器。在清中晚期以前,景德镇那可是槎窑的天下,这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就了灰可器的物美价廉。但这并不意味灰可器是廉价品的代名词。

有记载显示,在清乾隆年间,灰可器的生产销售达到高峰,月产量100万筒,占景德镇日用瓷的五分之二。后来,柴窑兴起,槎柴逐渐减少,一部分灰可器转入柴窑烧炼,产量有所减少。

在灰可器的辉煌时期,不仅产量多,而且有适应不同阶层人士需要的品种,大致可分四类。一类是称为“店货”的高级货,原料不仅不用余土和捡渣,而且掺用南港瓷土和瑶里釉果,画面用珠明料,瓷胎细腻,花色青翠,行销邻国和国内大城市,有“搬过山”之说,质量和价格都是顶尖的。略次于店货的称灰器,主要是原料使用上略微差一些。第三类是行可器,又称“叶老鼠”,原料再次之,因它的材质可上可下,上可升为灰器,下可降为可器,故得名。第四类便是外可器,也就是最次的尚可使用的渣器,原料掺用较多的余土和捡渣。精细瓷器发展后,店货便不再生产,只有灰器和可器,又合称“灰可器”。由于可器用较多的捡渣为原料,在景德镇当地又得了个通俗易记的土名“渣胎碗”,景德镇人看到这三个字是不是感觉很亲切,时光像倒回了几十年?

古老的生产方式

灰可器不仅品种古老,生产方式也很古老。在坯房布局、工匠作业形式以及成品等级的划分,都保留了古老的传统。

不同于其他圆器类生产,灰可器生产作坊里没有泥房,也不设三只一副的淘泥桶,而是在紧靠驳墈南侧,设阶梯形泥塘两口,一口叫淘泥塘,另一口叫屯泥池,后者容积比前者大,紧靠前者西侧。再在第三间正间前方地下设一口长方形泥窖。淘泥塘与屯泥池有闸伐相通,屯泥池与泥窖也有地下涵没事相连,布局设计甚为科学。

打杂工淘泥时,将余土、捡渣、下脚料倒入淘泥塘,用渣耙搅动,沉淀一会儿后打开闸门,稀泥浆就流入屯泥池内。当屯泥池内的泥浆积聚到一定容量时,舀出上面清水,用渣耙搅动,打开消涵洞口,用筛过滤,糊状泥浆流入泥窖,再按比例将余干不(音同“盹”)子和石头口高岭土打碎投入其中,稀释后,再倒入利坯和剐坯下的泥屑,此时打杂工将粗绳打成环结,吊在屋架上,手握环结,短裤赤足,从四角往中央踩拌均匀,哪怕是数九寒天,也必须这样操作。地窖周围路面铺的是青石板,往后的练泥在石板上进行。

另外,每一处生产组合只配利坯工一人,作业时,不分打粗和修坯,一次成功。刹合坯蘸釉时,将坯先在釉桶右侧的水缸中蘸一下坯的下半部分,以洗去画坯时摩擦产生的粉尘,再行蘸釉。画坯工每处三人,两人画坯,一人混水,兼写底款。

灰可器所绘图案为抽象的勾莲茶,每画一朵,就用竖线隔开,留下约1寸的空白。混水工将坯倒覆在膝盖上,再在空白处绘枝蔓,图案才算完工了。在上世纪40年代,曾有十多家窑户改用西洋莲图案,画坯工增加一人,但只坚持了五六年。

消失于上世纪60年代

这似乎也在预示灰可器进入快速消亡阶段。柴窑兴起,槎窑数锐减,灰可器烧造受到影响。尽管抗战胜利以后,槎窑恢复到近200处,灰可器月产量达到50万筒,与辉煌时已不可比。解放后,人们对瓷器的花色品种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窑炉的更新改造,烧制出大量质优色美的日用瓷。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槎窑逐渐绝迹,灰可器品种也随之消失,渣胎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灰可器在正常生产时期,日产量是圆器业中最多的,每天琢坯50板,每板22只;汤釉时,每板定数为15只,计71板,叫过伕坯,当天要完成,白天完不成要做夜工。有歌谣曰:“若要赶,碌渣胎碗”。碌意指做,并有忙碌的意思。

灰可器业工人的工资计算方式与有些行业也有所不同,是按100筒(10只为筒)重坯计算。在清末,印坯工工资铜钱370文,做坯工500文,画坯工两人共得560文,其余各脚均在400文至480文之间。

灰可器的瓷器等级分级特别细,共分青提、三色、红顺、米色、白色、次顺、惊口、正脚、爽脚、毛沿、大脚嘴、炭山等12个级别,堪称圆器类中分级之最。

尽管灰可器已在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中消失多年,但它曾凭借古老传统的生产,辉煌的畅销史,其业主行会团体裕成窑位列三窑九会中的“三窑”,行业集会时有单独的集会地点。裕成窑的集会地点原在太白园附近的华陀庙,后迁朱里弄下弄,不过现已无迹可寻。

“山西介休窑陶瓷特展”启迪陶瓷文化新观感


2011年12月21日,由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晋中市文物局主办,并由深圳社科院文物研究所、晋中道莅艺术馆等多家文博学术机构协办的“中华名瓷·千年介休窑十二至十四世纪的山西介休窑陶瓷特展”启动仪式在北京保利大厦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物学会理事长张柏,著名陶瓷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刘兰华,以及山西省文物界各位专家学者和晋中市、介休市长有关领导出席了陶瓷特展。启动仪式由晋中市副市长郭勇飞主持。

在启动仪式上,介休市市长王怀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介休人文荟萃,风景如画,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三贤故里”。介休经济建设有特色,发展提速,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市行列。近日,又被省政府确立为全省第一批22个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县之一。当前,介休全市正在全力以赴积极打造新型工业新市、现代农业新市、区域中心新市、文化旅游新市、物流集散新市,争创晋中“四化”率先发展区排头兵。介休陶瓷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艺术成就极高。介休瓷品类繁多、工艺精湛,以白瓷为主,尚有黑釉和白釉釉下褐彩瓷,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褐彩的色调有深浅咖啡色、黑褐色和桔红色,堪称变化多姿;更有印花、划花、剔花,釉下彩绘和镂雕等多种装饰技法,装饰题材有花卉、动物、人物、诗文等,不但多样性而且生活气息浓厚。特别是介休洪山窑的白瓷,其白度白、胎体薄,烧造方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其白度、吸水率、透光率都在全国白瓷中占首位。纵观介休窑的烧造工艺和风格特点,可谓独树一帜,其窑火光芒夺目耀眼,不应为世人遗忘,更不应将山西诸窑笼统的划入某个相对狭窄的窑系。

本次将集中展示古代陶瓷20多件组,均为介休洪山窑的上乘之作。复制来源陶瓷商务信息网。这次介休洪山窑古陶瓷特展,将是山西陶瓷专题系统研究展示的开山之作,必将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对介休洪山陶瓷乃至山西陶瓷的研究和重视。特展是对保护、整理、研究和展示地域性珍贵文物实践的有益探索,也是对介休洪山窑口千年历史的整体回顾,将对延续三晋历史文脉,提升山西文化品位,促进介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观看展览,我们可以重见十二至十四世纪间山西介休窑业之发达。并再次体味那千百年岁月逝去后留下的窑器温度,感知先人的聪慧与勤劳。

此次展览由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晋中市文物局主办,由深圳社科院文物研究所、深圳望野博物馆、北京紫微堂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晋中道莅艺术馆、北京君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国古陶瓷学会、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深圳社科院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多方学术支撑。

据悉,本次特展在北京正式启动后,将会在山西省晋中市及介休市巡回展出,并择机在全国展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悠久的晋中名窑——介休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悠久的晋中名窑——介休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名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