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的工艺 > 导航 >

六百年窑火,古老的制陶手工艺

六百年窑火,古老的制陶手工艺

瓷砖的工艺 瓷砖工艺 陶意瓷砖

2020-08-08

瓷砖的工艺。

近日重返6年前曾到过的贞丰县龙头大山里的挽澜乡窑上村,在这古老村落,烧制陶器的龙窑炉火已熊熊燃烧了近600年。和当年不同的是,那时村中80%的人家都手工从事制陶,家家都有制陶作坊,村中有30多座龙窑燃烧,而现在600多户人家中只有10多户仍在继续着这古老的制陶手工艺,仅剩3座窑在燃烧。当年每天有4大卡车“烧货”出山,村中仅制陶一项年纯收入在700多万元的景象已不再。

村民告诉记者,由于他们传统的手工制陶技术落后,加之现在上市的塑料、玻璃器皿及精致陶器很多,选择土陶的人少了,于是销路不如从前,烧窑的村民渐少。现在40岁以下的壮劳力大都出门打工、经商去了。早年做土陶红火时有积蓄的村民,已经进县城买商品房,迁出了大山。少数仍继续烧窑的人家,也许是物以稀为贵,产品也不愁销,户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已做了16年陶器的徐宇庄告诉记者:丢了这门手艺可惜了,只要有可能,还是继续做下去,还没到了做不下去的程度,现在的关键是要在保持土法制陶的基础上,更新技术、形成有自己特色、市场对路的产品。

孩子们在给小件陶器上釉

由于村所在地域出产丰富的煤炭和富含石英的陶土,给制、烧陶器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上世纪90年代初制陶业红火时,村民还自发组织有制陶合作协会。

窑上村的制陶历史,据老人们说,要从永乐6年(公元1408年)算起,当时从江西来的教书先生甘人,把制陶技术带到了该村。

有老人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这里还办过南丰瓷业有限公司,当时还派人到景德镇学习,回来后把原来的土釉工艺改成了彩色的瓷釉工艺,改进了窑上村的制陶工艺。

抬着做好的陶坯来到窑边

扩展阅读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传承


兩年前,景德鎮市的市民滿懷激情地為這個著名的世界瓷都慶祝千歲生日。目前,正在公示的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景德鎮陶瓷製作技藝榜上有名,原因是這門古老的技藝雖然精彩卻面臨失傳之虞。

笔者日前看到一份「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項目申報書」,其中專門列出了陶瓷傳統技藝的「傳承譜系」。這個「譜」根據目前健在老藝人的考証,列出了拉坯、利坯、施釉、畫坯和燒窯等5項手工制瓷工藝的傳承譜系共13位老者。

這個譜系中目前僅健在6人,其中有2人已轉行。另外,譜系列到第四代、第五代時,出現的絕大多數都是「下傳徒弟不詳」、「以下未授徒」。

72歲的王炎生老人從1945年從事陶瓷技藝至今,已經手工拉坯60年了,他也是目前健在的最早的手工拉坯師傅。

在景德鎮市古窯瓷廠,王炎生會給遊客們表演絕技:在轆轤車頭放一團瓷泥,他雙手相桴,隨著車盤的旋轉,5秒之內,一個碗的雛形就在他的手中出現了。

景德鎮傳統制瓷技藝還包括利坯、畫瓷、上釉、入窯等。據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一只普通的杯子細分起來工序達72道之多。煉泥的只管煉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繪者也是畫者畫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畫,如此明細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也使景德鎮瓷器博得了中國歷代皇家的寵愛。

字串7

全國、全世界手工制瓷工藝保護如此完整的城市,可能只有景德鎮了。」景德鎮市文化局局長江華介紹。

上世紀70年代末,景德鎮市政府將老城區內的部分古作坊、窯房遷移至郊區,專門成立了陶瓷文化博覽區,並調集有特長的老藝人以「帶子傳藝」的方式生產、獻藝,以期達到「融文物保護、手工制瓷工藝展示與生產、旅遊於一體」的目的。

盡管這些舉措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仍無法從本質上起到承傳遺產、弘揚傳統的作用。在被推荐進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景德鎮傳統制瓷、安徽省界首市彩陶燒制技藝、陝西省銅川市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等12項陶瓷燒制技藝中,他們或多或少都面臨著瀕危,對其發掘與保護的工作迫在眉睫。

「機械化、現代化讓大量傳統的手工制瓷工藝及相關器具和設備被淘汰。」老藝人王炎生遊歷過國內眾多產瓷區,對傳統制瓷方式的丟失非常痛心:「大量的老藝人、老文化人紛紛故去,他們的技藝、他們的經歷連同他們的所見所聞都煙消雲散。」王炎生有個徒弟13歲跟他學藝,但已經故去。王炎生從此沒找到合適的傳人。「現在的年青人連當地的傳統文化都瞭解不多,技藝傳承自然危機四伏。」他說。

為了挽救景德鎮陶瓷業的頹勢和重現歷史輝煌,在中央有關部委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景德鎮開始打造中國陶瓷產業的「教育、科研、產業、流通」四大基地。

目前,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景德鎮已初步建成了全亞洲獨一無二、完善的陶瓷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每年培訓各類陶瓷專業人才上萬人。

制瓷工艺


利坯(粗坯修整)

打圈(瓷胎装饰)

汶水(浸水使胎彩绘融合)

瓷器生产的基本工序为选料、制坯、上釉和烧造,每道工序又包括多项复杂的操作,任何一步操作的失误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中国古人经过上千年的摸索实践,成功总结出一整套制瓷经验,使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

中国古代瓷器最早使用高岭土作为胎体原料。高岭土是粘土的一种,在中国分布广泛。大约东汉以后1000年间,普遍使用瓷石作为原料。瓷石为块状固体,是一种由硅酸盐、石英、云母组成的混合矿物。元代时,始将高岭土与瓷石混合使用,一直沿用至今。混合前先将瓷石粉碎加工,然后与高岭土一起搅拌成乳液,经过滤、陈腐,再脚踏使其均匀后才能作为制坯的原料。

瓷器制坯方式与陶器制坯基本相同。早期曾经使用过手工捏制和模具压制的手工成形方法,后来基本都使用轮式拉坯方法,这种半手工半机械的操作方法一直到近代还在使用。

瓷坯成型后即可上釉,有时为了对瓷器表面进行装饰,会先在坯体表面刻划或彩绘,然后才进入上釉工序。釉是一种包含石英、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在高温下能够熔融,最终附着于胎体表面,形成结晶的玻璃状釉层。正是由于釉层的存在,瓷器才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此外,釉层本身的颜色和光泽也是瓷器具有美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瓷器上釉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浸釉、浇釉、吹釉和荡釉。浸釉就是将坯体浸入釉液,使釉液附着于坯体。浇釉多用于较大的器物,以浇淋的形式上釉。吹釉是利用一根空心管状物,以气息将釉液吹至坯体表面,此法上釉均匀,而且能上薄釉。荡釉是器物内表面上釉的一种方法,以回旋振荡方式使之附釉。

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烧造,瓷器釉层的颜色、光泽、表面形态等都与烧造的温度和气体氛围密切相关。可以说,烧造是制瓷过程最终化腐朽为神奇的一步,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到元代,又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的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绘者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明细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专业化程度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工序。

1、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2、利坯:即"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

3、施釉: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其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

4、画青花:俗称"画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

5、烧窑: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24小时)的时间,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在汇集全国各地名窑技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自成体系。其行业分工之细,专业化强度之高是其他手工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从御窑厂来说,其生产组织分工相当完备,具备了制坯行业的各种作坊:有舂碓陶土的作坊,有制作大小圆、琢器坯胎的作坊,有制匣钵的作坊,还有各种辅助性的作坊,如泥水作、大木作,船木作,铁作等。许多局部操作大都由专业性很强的工匠担任。同时将烧、做两行集中在厂内,设御窑若干座,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无所不及的大型手工作坊。

从民窑来说,最晚自宋末元初起,景德镇制瓷业烧、做两行便开始分立。"陶 食工,不受艺佣,帚赁窑主,以相附合"。清代才出现兼营烧做两行的"烧囵窑户"。同时,民窑业也具有完善的生产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不同的行业,各行各业都有其行帮组织,他们既各自独立经营,又处在经常的互相联系中。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这对工匠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技艺的娴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新工艺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景德镇明清时期的制瓷工艺成就,是与景德镇瓷业生产分工细致的特点分不开的。

浙江龙泉3支百年龙窑将重燃窑火


千年技艺将重现

据从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方面获得的消息,曾经中断百余年的古龙窑,在龙泉各方的努力下,将在11月份重新点燃窑火,在重现昔日烈焰腾空的景象的同时,龙泉青瓷千年传统烧制技艺也将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地处闽浙交界的宝溪乡是近现代龙泉青瓷传承基地。近年来,随着液化气窑炉的普遍使用,传统龙窑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绝大多数龙窑作坊歇业多年,窑场荒废。龙泉市宝溪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龙窑的保护工作,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为契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护这一千年文脉,使之弘扬光大。

目前,宝溪乡保存较好的龙窑有9支,这样的规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今年,溪头村的7支龙窑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11月份复烧的龙窑共有3支,分别为陈家窑、五股窑、金品窑。其中陈家窑、五股窑属于溪头村集体所有,金品窑为老窑工金品所有。为迎接龙泉撤县设市2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宝溪乡投入资金,对3支龙窑进行了全面维修,其中陈家窑的修缮工作已进入尾声。

据悉,11月2日,五股窑将进行试烧。节庆期间,3支龙窑将正式点燃窑火,并举行复烧仪式。

古老的陶瓷不老的艺术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被称为“CHINA”,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湖南醴陵,因釉下彩瓷而闻名于世。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用连续报道的形式,介绍醴陵知名企业红玉红瓷的彩瓷生产与艺术价值,希望以点窥面,为读者展现一个全新的艺术瓷世界。

2012年6月28日,“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正式在故宫博物院的斋宫、诚肃殿展出,此次展览精心遴选了71件套(其中现代作品13件)代表醴陵各个时期所烧制瓷器不同风貌的醴陵陶瓷,展示中国瓷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机与活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拥有悠久陶瓷烧造历史的湖南醴陵,其传统的、特有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作为醴陵唯一一家受邀参展的企业醴陵市红玉红瓷陶瓷研究中心展出了3件(1件釉下五彩瓷,2件珐琅彩)体现“传承古艺、开拓创新”精神、代表现代醴陵瓷器工艺水平的作品,获得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为醴陵陶瓷艺术走向国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历史不会遗忘,文化不会沉寂,工艺需要创新。

艺术总有那么一种魅力,让人挥之不去。

让我们走近瓷城醴陵,走近浓郁的醴陵陶瓷文化,走近独一无二的红玉红瓷……

陶瓷小知识

四大名瓷

青花瓷、珐琅彩、粉彩、高温颜色釉瓷亦称中国四大名瓷。

青花瓷被誉为“瓷国明珠”,是以色料在胚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

珐琅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是唯一在紫禁城内烧制的瓷种,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誉为官窑中的“官窑”。

粉彩享有“东方艺术珍宝”的美誉。粉彩亦称软彩,画工细腻工整,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浓郁民族特色。

颜色釉瓷被人们誉为“人造宝石”,蕴涵丰厚,光彩照人,在釉料理加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烘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

五大名窑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其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官瓷胎体较厚,这是因胎、釉受热后澎湃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北宋官窑的典型特征。

哥窑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其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钧窑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定窑为民窑,以烧制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

陶瓷,我们并不陌生。中国享有“瓷国”之盛誉。在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里,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从红陶、灰陶、彩陶、黑陶、白陶到原始瓷、青瓷、黑瓷、白瓷以及五光十色的颜色釉瓷和色彩缤纷的釉下彩、釉上彩瓷器等,我国陶瓷10000多年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世界工艺史上的一大奇迹,同时也记录、承载、见证了我们人类的成长与进步。

醴陵,在我国浩瀚的陶瓷史中虽然没有景德镇那样的久远的历史,但也不缺乏可与之相媲美的魅力。同样悠久、厚重的陶瓷烧制历史,特别是醴陵釉下五彩瓷别有一番风味。

历史的 记忆

岁月会蹉跎人的容颜,却抹不掉过去的时光,它总会留下自己的烙印,任人追寻。

1975年,仙霞镇狮形岭村石泥塘发现属于商周文明范畴的遗址内有陶片。

1986年,新阳乡楠竹山、五坪、荷塘一带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陶窑群遗址。

2006年,黄獭嘴镇发现宋元青瓷窑群址。

……

越来越多古遗址的发现,叙述了醴陵陶瓷历史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醴陵陶瓷过去的辉煌。其中,釉下五彩瓷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釉下彩出现于唐代,湖南长沙窑有釉下褐彩、釉下绿彩等品种,宋代的釉下黑彩、元明以来的青花和釉里红都属于釉下彩,但这些品种都是单彩或双彩,在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清末民初,湖南瓷业学堂创制出五种高火性釉下颜料,并在传统青花装饰的基础上,生产出釉下五彩瓷。醴陵釉下五彩是对传统釉下彩技术突破性发展,其色泽极为丰富,而且每种颜色还因为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具有差异,经窑变后产生的色泽变化更为丰富。色彩缤纷、浓而不俗,淡而有神。根据不同题材,既可古朴典雅,又可鲜丽浓艳,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然而好景不长,风靡一时的釉下五彩瓷因为兵火于1930年前后基本停止了生产。直至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拔款800万元建成醴陵窑,恢复并扩大了釉下五彩瓷的生产。1958年又成立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釉下五彩瓷的生产厂家。

数十年来,醴陵瓷厂承担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机关烧制瓷器的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文化的 传承

醴陵窑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饱含了民窑文化、釉下五彩陶瓷文化、官窑文化、红色文化、湖湘文化、中华文化……多种文化的融合,延续了醴陵陶瓷的生命,为醴陵陶瓷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醴陵陶瓷自其诞生以来,一直以民窑产物的形式出现,多股单一的民窑文化使得醴陵陶瓷在我国滚滚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1913年,湖南瓷业公司成为官商合资的企业,醴陵陶瓷逐渐开始成为带有“半官窑”性质的产品。民窑文化与官窑文化开始在醴陵产生交集。而此时釉下五彩瓷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醴陵陶瓷文化的丰富化、多样性,也是醴陵陶瓷正式成为官窑文化一部分的关键因素。

此后,“毛瓷”和国家礼品瓷、国家陈设瓷相继出现,醴陵陶瓷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辉煌经历和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增添了其神秘感和神圣感,同时也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化。醴陵陶瓷被称为当代“官窑”“国瓷”。

醴陵陶瓷从开创到兴盛,到衰败,再到恢复,离不开中华文化、湖湘文化赋予醴陵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时也在科技、艺术等方面为湖湘文化、中华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也正是这民窑文化、釉下五彩陶瓷文化、官窑文化、红色文化、湖湘文化、中华文化等等文化细流的涓涓不息,才汇成了醴陵陶瓷文化的波澜壮阔,才成就了今天的醴陵陶瓷。

工艺的 创新

厚重的历史、浓郁的文化赋予了醴陵人延续陶瓷经典、拓展陶瓷魅力的使命。于2006年在原醴陵窑基础上成立的醴陵市红玉红瓷陶瓷研究中心,在醴陵人易查理的带领下,正在接受这一使命的挑战,而珐琅彩就是这一挑战的成果之一。

珐琅彩是康熙晚期受从欧洲进口的铜胎画珐琅影响而新创的一种瓷器釉上彩装饰技法,亦称瓷胎画珐琅。雍正6年(1728年)以前需从欧洲进口珐琅料,从雍正6年开始,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超过进口料。

自诞生之时起,珐琅彩瓷的制作就不同于其他瓷器。清代所有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唯有珐琅彩是在问世之初就由皇帝直接干预,选取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上好白瓷素胎,经宫廷画师出具样稿、绘画、填彩等工序之后,将其放入宫内窑炉由皇宫内“造办处”烧制,生产过程受皇室亲自监控及严谨审查。珐琅彩细润的瓷胎、精致的画工、明艳的色彩,尽显皇室雍容华贵的风采:瓷、画、料都带着皇家气派,成为专供皇室御赏极名贵的一种宫廷御用瓷。

珐琅彩瓷器主要烧造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当时产量不多,长期秘藏于宫中,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因其宫廷御用品的特殊身份,制作极度费工,有着不计成本制作的“底气”,极少流入民间,这种专供帝王和宫廷贵人赏玩的珐琅,乾隆以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誉为官窑中的“官窑”。目前存世约400余件,且绝大多数都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其工艺之精巧细致、装饰之华美瑰丽,是其他陶瓷品种所难以企及的。

珐琅彩瓷器不仅“物以稀为贵”,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也深刻体现了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中国制瓷工艺,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瓷器艺术制作的辉煌成就。著名古瓷专家叶佩兰女士对瓷胎珐琅彩做过如下评价“宫廷秘藏,制作不易,传世极少,难以估量其价格”。 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为乾隆珐琅彩精品,在香港拍卖时以1.15亿港元成交。1975年,此件瓷瓶曾在伦敦佳士德拍卖过,当时的成交价1.6万英镑,30年的时间,价格翻了515倍。珐琅彩瓷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正不断升高。

过去难以企及的珐琅彩瓷器,与醴陵陶瓷并没有过多的关系,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更多的是存在于博物馆中的情形。而如今,因为易查理,因为红玉红瓷,珐琅彩瓷与醴陵陶瓷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缘分,也使得珐琅彩瓷有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能。醴陵市红玉红瓷陶瓷研究中心也成为了我国唯一一家能够专业生产珐琅彩瓷的企业,与其旗下品牌“平为福”共同打造现代陶瓷艺术的珍品。

如果说醴陵釉下五彩瓷是小家碧玉,那么,珐琅彩就是大家闺秀。在瓷城醴陵,有太多的人知道釉下五彩瓷,有那么一部分人愿意为传承这一传统工艺而努力。而在中国,皇家专用的珐琅彩瓷,因为罕见、稀少而无人能及。以醴陵为基地,让历史上顶尖级宫廷陶瓷艺术和当代国瓷极品相结合,创新工艺,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为醴陵陶瓷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让珐琅彩瓷带着醴陵陶瓷的烙印走向世界,这无疑是绝妙的选择。珐琅彩能从深宫走向民间,从故宫再回到故宫的历程也从另一种角度契合了醴陵陶瓷文化多元融合、生机勃勃、包罗万象、吐故纳新这一最核心的内涵。

古老的陶瓷,在绵延的历史中,在激荡的文化里,应该拥有不老的艺术魅力。

陶瓷设计与工艺:传承土与火的艺术


位于渤海之滨的唐山是我国著名的“北方瓷都”,在几百年山与水、火与土的交融中演绎着陶瓷文化。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重点专业,该专业有15名学生还同时拥有另一个身份——唐山市美术瓷厂和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的学徒。“我们与企业签署了学徒协议,学徒期满就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了!”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2015-11班的王帅同学话语中带着几分自豪。

工艺大师为学生现场讲解陶瓷设计艺术。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有4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陶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陶瓷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该专业致力于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培育出国家、省、市级陶瓷艺术大师110多位,他们已成为唐山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

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该专业为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培养模式。每名学徒要在企业完成5件难度不同的陶瓷作品,并直接接受市场检验。

瑞士陶瓷艺术家讲解国际现代设计潮流。

“陶瓷艺术需要心领神会,只有在工作岗位上才能造就新一代陶艺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冠伟评价说。冯清勇大师也对弟子充满信心:“我的徒弟文化基础好,基本功扎实,将来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6年10月,该专业学徒制班学生代表队参加第二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全国职业院校陶瓷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6届毕业生王戴,最初是慕名来报考陶瓷艺术专业,在校期间跟随师傅董辉学习陶瓷绘画技艺,为企业设计和绘制了多套茶具,深受消费者喜爱。毕业后,她婉言谢绝了企业挽留,正准备创办自己的企业。

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优势,该专业还广泛开展陶瓷文化国际交流活动。瑞士维维实用艺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考夫曼多次来学院讲学,开阔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陶瓷艺术爱好者等多次到学校感受陶瓷文化,体验陶瓷创作,学习制瓷技术。该专业还开展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建设、陶瓷大师工作室建设等工作,以持续推动提升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