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黑色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黑色艺术 乌黑发亮的古老制瓷工艺黑瓷

黑色艺术 乌黑发亮的古老制瓷工艺黑瓷

黑色釉瓷器鉴别 瓷砖的工艺 瓷砖工艺

2020-09-07

黑色釉瓷器鉴别。

罐状黑瓷

黑瓷也称天目瓷,是一项古老的制瓷工艺。是民间常用器皿常见的釉色之——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加铁的含量。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

碗底黑瓷

我国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黑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匀。东晋德清窑的黑瓷,以浙江德清窑所产黑釉为代表,釉厚如堆脂,色黑如漆。至宋代,黑瓷品种大量出现,河北定窑生产的黑瓷,胎骨洁白而釉色乌黑发亮;福建建窑烧制的黑瓷,因含铁量较重和烧窑时保温时间较长,所以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铁结晶,形成了免毫纹、油滴纹、曜变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贵。江西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以及河南、山西等地瓷窑生产的黑瓷,也很有特色。元、明、清时期,黑瓷乃是民间常用器皿常见的釉色之一。

碗状黑瓷

黑瓷产生在南方,但是在以后的历史中,生产黑瓷的中心却在北方,宋代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黑瓷尽管也较著名,但是看不出与早期德清黑瓷之间有传承关系,据认为这两个南方黑瓷厂的一度兴盛有其特殊的历史与人文背景。南北方不同的黑瓷风格更是大相径庭。纵观整个黑瓷的产生发展,不同地域的黑瓷是各自独立产生,后来又慢慢互相影响。根据记载的考古资料,山西黑瓷在唐代肯定已经出现,并且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烧制黑瓷的窑址起码有浑源窑、平定窑、河津窑、乡宁窑、交城窑、介休窑、太原窑。那么比唐代略早的隋代山西有无黑瓷生产呢?可考的隋代墓葬中不见黑瓷,仅见青瓷,所以隋代山西有无黑瓷生产尚不能肯定。

延伸阅读

西夏陶瓷的制瓷工艺


西夏瓷器生产是在中原北方诸窑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技术上受中原瓷窑的影响,制瓷工艺与中原北方一些窑系大体相似。

(一)原料:西夏各窑所使用的制瓷原料均为就地取材。在磁窑堡附近和贺兰山沿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地质矿物学告诉我们,凡是在煤层露头的地方或夹层中均共生有“高岭石质泥岩”和“高岭石泥岩夹矸”,它们都是优质的制瓷原料。今天,从磁窑堡至回民巷一带,在一些山水冲沟或断崖上常见有裸露在外面的“高岭石质泥岩”,把这种“高岭石质泥岩”粉碎,然后经淘洗、沉淀,便可制瓷。磁窑堡附近瓷土原料经测试,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土、白云母、石英及长石等,属高岭石质泥岩。

(二)瓷胎:西夏瓷器经化学分析的仅有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出土瓷器,测试结果表明,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瓷胎的化学组成,基本与原料的化学组成接近,而个别元素相差较大。如回民巷窑瓷胎中三氧化二铁的平均含量较低,仅为2.08%,远远低于原料含量的5.6%。这表明制胎的瓷土经过了较严格的淘洗。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瓷胎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与当时北方诸窑相比,要高于宋代定窑白瓷胎,但较磁州、当阳峪、扒村、鹤壁等窑的含量低。这说明磁窑堡窑、回民巷窑瓷胎的白度比定窑低,而较北方其他窑高。另外,磁窑堡窑“瓷胎的瓷化程度虽不如定窑白瓷胎致密,但优于北方其他窑的瓷胎”。实验表明,以磁窑堡窑、回民巷窑为主体的西夏瓷器的质量,较宋代北方名窑定窑的产品低,但一般均不低于北方其他窑的产品。

(三)成型:当时中国瓷器成型不外乎三种,即轮制、模制和手制。磁窑堡窑址中出土有石轮基轴、挡箍、轴顶碗和轮盘等,它们都是瓷轮上的部件。轮制瓷器均为圆形器,如碗、盘、盆、钵以及瓶、罐等的腹部。模制主要指印花器,如印花碗、盘、滴水和瓦当等,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均出土印模,尤其回民巷窑仅在一个探方内就出土7件,可见印花器在回民巷窑的生产数量相当多。另外,模制还制作个别器物上的小部件。手制一方面是制作陶瓷雕塑品,如人物和动物等,另一方面是指将轮制、模制或手制好的部件粘接起来,如瓶颈、罐耳、壶嘴和壶把等。

(四)装饰:成型的器物晾干后,便可挂釉,进行装饰。西夏瓷土因略发灰或黄色,所以白釉瓷先施化妆土盖住灰黄的胎色,然后挂釉。尽管如此,西夏白釉瓷中纯白色的不多,仍多呈灰白色或牙黄色。其他釉色则直接挂釉。挂釉的情况也不同,碗、盘、钵内壁满釉,外壁半釉,盆为复合釉。

(五)装烧:西夏瓷窑装烧有两种,即匣钵装烧和直接人窑法。 

1.匣钵装烧:是宋代北方诸窑普遍采用的一种装烧方法。使用匣钵可保护坯体,避免与火刺和窑内粉尘接触;同时,匣钵可以摞烧,将装好坯的匣钵一个压一个叠起来,提高了装烧量。匣钵内的坯体主要是顶碗覆烧,黑、褐、青等釉色的碗、盘施釉后内底刮掉一圈釉,然后倒扣在顶碗上,依次倒扣数件乃至十几件。然后装入匣钵烧制。白釉碗、盘施釉后,碗内底粘一周沙粒,形成沙圈,同样依次倒扣于顶碗上,再人匣钵装烧。有的碗、钵等小型器,在施釉后将口部一圈釉刮掉,然后对口装入匣钵,形成芒口瓷,也有一大一小搭烧的,如碗和钵,碗和瓶,钵和砚等。 

2.直接入窑法:主要烧制大型器,如盆、缸等,装烧时不用匣钵,为了避免前后、左右倾倒粘连,在器物间放上支丁或垫条和垫圈等。

古老的青铜艺术品


青铜的发明和使用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以中国表现,更是我国古代杰出艺术品的一种表现形式。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古老的青铜艺术品之一的铜镜。

铜镜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时代。在《黄帝内传》中有记载:“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实物的古铜镜在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初期就已经出现。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铜镜实物是原始社会后期的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那时的镜较小,背面有直线装饰。

春秋时期,铜镜饰有写实的虎、鹿、鸟纹图案,是一种生活用品,更是一种艺术品。铜镜常被用来赏赐,这说明当时铜镜还很稀少和珍贵。《左传》记载,郑伯朝见周王,周王将佩带的铜镜赏赐给郑伯,周王同时赏给虢公铜爵,郑伯认为周王赏赐不公,从此开始对周王不满。由此可见,铜镜作为珍贵的生活用具,并不能同礼器铜爵相提并论。

铜镜在历史上一直是宫廷、贵族享用的高档消费品,在早期使用上还有一定的级别限制,因为战国处于奴隶社会的末期,诸侯国战争连年不断,需要大量的青铜用来制造兵器,古镜不是一般贵族能使用的,所以战国镜的价值是可想而知的。

景德镇制瓷工艺行话俗语


景德镇制瓷业分工细致,因此,各行业中使用的行话俗语十分丰富。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对景德镇特有的瓷业行话俗语的记载:“景德镇陶业,俗呼货料,操土音登写器物花式,字多俗者,其不见于字书,字如(石由)(土足)之类。……” 在千余年的制瓷生产实践中,景德镇瓷工们为了彼此交流和学习技艺的需要,为了对某种生疏事物进行语言表达从而达到群体性(至少是行业中)的共识,逐渐地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行业语言。这些制瓷过程中的行业语言十分丰富,包含了原料、燃料、颜料、工艺、工具、器型、计量等方方面面,并且渗透到瓷器生产各行各业中。

一、原料工艺类土坑:瓷石的采矿点。“试照子”:对瓷土进行测试,看其在窑火中的收缩率及耐温程度,是否符合制瓷的要求。“照子”即一小块经配制好的泥料。做土:即开白土矿。塘口:地表清净后所露出的采矿点。明矿:地表开采的矿区。暗矿:地下开采的矿洞。打地龙:在地下水平巷道中采石,俗称“打地龙”。采石方法有两种,或“石质原料则先用薪柴附石着火烧出裂痕,然后用铁凿凿下……”,或用打眼放炮法。打眠垄:是在山坡上开凿隧道采矿。

二、成型工艺类“三踩两响”:指琢器练泥,即用赤脚踩泥三次,用铁铲拍泥料两次,以排除泥中空气,使之融合并“熟透”。正所谓的“菊花芯,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扯喇叭”:指圆器拉坯工艺。拉坯工将碗坯拉成喇叭状,故名。“栽坯”:即将毛坯倾斜地栽在料板上。“拍死人头”:指印坯工拍打模利(即“死人头”)的工序,也是圆器内部的定型工序。“刹合坯”:即各种施釉工序。  剐坯:指挖圈足。“土狗子”:剐坯工的绰号。剐坯工是把坯底挖成圆洞状,如钻土的“土狗子” (一种昆虫),故名。 “螃蟹”:即拉坯工的绰号。拉坯工因长年盘膝在坯车干活,致使两腿膝关节变形,走起路来如螃蟹一样一摇一摆,故名。 “轿夫”:大器装坯工的绰号。大器装坯工常常两肩各扛着一块装有成坯的料板送入窑里,如抬轿一般,故名。打大槌:指跟着窑房管事的徒工。混水:用含水量大的桃形毛笔将青花料水分成浓淡不一的颜色,这道工序俗称“混水”。补水:指利坯后,坯面有灰尘或刀痕,用毛笔蘸水擦净、修平,此为“补水”工序。 栽砖:把干净的青砖插入泥料中,待青砖吸干泥料中水分后再拔出来。蘸釉:即将已荡好内釉的圆器成坯,用蘸釉钩把它放在装满釉的木桶里浸一下,待坯体外部吸釉均匀后便拿起来。特指器物外部施釉方法。荡釉:即将釉浆倒入坯内,然后端起坯来荡几下,使器内全面吸釉均匀,再把剩余的釉浆从坯中倒出来。特指器物内部施釉方法。浇釉:即在釉盆上放一块木板,将坯体放在木板上,双手各执一碗,取釉浆自两个方面淋浇到坯面上。特指大件器物外部施釉方法。吹釉:即在竹筒上蒙上细纱布,蘸釉而吹,以气息作用使釉浆雾化,附着于坯体表面。后改革成用铁皮做的圆筒来吹釉。  量比子:即量尺寸。打箍:一般指打青花箍。“前三脚”:指打杂、做坯和印坯。即成型过程中前面三道工序。“后三脚”:指利坯、刹合坯、剐坯。即成型过程中最后三道工序。“地上三脚”:即装坯、挑担、管事。因这三个工种均在地上(坯房或坯房老板家中),故名。“地下六脚”:指打杂、做坯、印坯、利坯、刹合坯、剐坯工种。因其作业点多在低于驳墈的正间,故名。碍坯:即地下六脚的工作。掺饼:饼子(即垫饼)晾至半干后再修削。“县官坐堂”:印坯工因套坯时木巴掌把坯底打得“啪啪”响,自诩为“县官坐堂”。批肩:利坯工在底和肩之间轻轻拖一刀,以除净积尘,俗称“批肩”。促釉:右手舀半筒釉倒人已挖空的底足内,左手立即旋转,数转后,将釉倒出,再用水笔擦去足坝上的积釉。坝子:即器物圈足。

三、烧窑工艺类满窑:把装有或坯的匣钵按其不同的窑火要求,排列在不同的窑位上。溜火:初烧时慢火,使窑内火力平衡。紧火:加大火力,转入高温。闭火:瓷器已烧熟,停止投柴。“赶余堂”:即紧火。开窑:窑烧完并经冷却后,从窑里取出瓷器。挛窑:建窑和补窑。拖坯:调配全窑装坯数量,上坯房拖坯到窑里去烧。架表:用高三脚马架设每根匣顶上最高一层匣钵。收兜脚:开窑后,把最下一层匣钵(兜脚)收出来。打杂:负责挖黄土,准备烧窑材料等工作。挛匣:一般由窑户老板的亲戚担任,可吃饭拿钱不干活,工人戏称之为“黄马褂”。窑爽:火力不够,瓷未烧熟。地烧火:指点火后,慢慢加柴,使窑内处于慢火状态。窑黄:柴不干,瓷眙吸烟后面带黄色。扒火仓:即把火仓中的炭扒出来,以免塞住火门。灰手:烧窑时专门负责挑水和运水的工种。观音灶:即烟囱背底部。倒窑:指窑里倒了匣钵。射火:匣钵没盖好,火射到瓷眙上,在某处出现黄色。卖窑位:窑户老板收取搭坯户预交的某个窑位定金。点落:管事先生核实入窑小器匣数量,以便结算烧炼费。坐拦板:管事先生清点与登记每次出窑的大器匣钵数量。叫驳:即窑工交班。赶泥塘:靠烟囱烧炼的匣坯,如灰渣碗、二白釉之类。拉前:窑门至装12排匣柱位置,叫拉前,这里火力最猛,是烧好瓷器的地方。窑弄:即窑室。 窑岭:窑篷的最高处。看火眼:在窑岭中间部位,是用来看窑火温度的。腰眼:在窑岭腰部左右有一个眼,即腰眼,是用来看窑火的正斜。顶肩:满窑后上面匣钵比下面匣钵大(很危险)。 大器匣:呈漏斗状,装烧时只能一匣一器。小器匣:呈圆桶状,可装一只坯,也可装数只坯。土匣:指未烧炼的匣钵。响匣:只烧过一次的匣钵。老匣:烧过三次以上的匣钵 四、彩绘类边脚:指器物上口和底下的边饰图案,如回纹边。斗方:即“起堂子”,指另作画面的扁形、圆形或方形的空白地。耳箍:在器物的口、脚、腰处,以金水画环形线条。填地坯:即用红、黄、玻璃白等单色打底。刮口色口:即用金水涂边。磕印子:在白眙瓷上印上图案花纹以待填色。打料:即用笔蘸颜料。勾图:在彩瓷画面上,用浓墨勾出图样,用纸拍印下来,为今后作资料用。染色:使画面浓淡深浅不一。合色:把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调配成一种颜色。填色:描线后在画面上填上各种颜料。作图:即创作图案花纹。车箍:在口、底或腹部用颜色或金水车箍。勾印子:指勾勒框内填色。搭笔:用手指弹画笔,使画笔上的颜料流入笔尖便于作画。踩色:用干笔把颜色勾开,使颜色有阴阳光。顺桥扁:对有缺陷的瓷器绘上花朵或图案,加以盖住。校图:粉彩瓷用锅灰在印画好的框架上涂抹一层,起颜色不外流作用。骰子景:指用点或线所组成的图案。

长沙窑陶瓷的型制与工艺特点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瓷狮

单色釉瓷

在施单一色釉的唐代长沙窑瓷器中,以青釉瓷最为多见,另有少量酱釉、蓝釉、绿釉、红釉瓷等。青釉瓷器釉层较薄,釉色青中偏黄,釉面多开细碎片纹,有的胎、釉结合不好,产生剥釉现象。酱釉瓷釉层略厚,釉面亦多开细碎片纹,釉面滋润,呈酱褐色。绿釉瓷釉层亦略厚,釉色绿中略泛蓝,釉面光泽柔和悦目。笔者曾在窑址采集到一块浅碗形的绿釉瓷片,其内壁满施绿釉,外壁施半截绿釉,露胎处刻划符号“×”,系烧窑前在未干的胎体上刻划,瓷片一侧残留半圆形孔,显然这是一块绿釉试片,圆形孔的用途是在烧成过程中用铁钩将试片从窑内钩出以查验其色,这说明唐代长沙窑很重视绿釉瓷的生产。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瓷水盂

蓝釉、红釉瓷标本极少见,说明这两个品种是因窑内温度、气氛变化而偶然出现的,不是刻意烧造。科学检测结果表明,青釉和酱釉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绿釉和红釉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铜,蓝釉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钴。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连珠划纹瓷罐

青釉或灰白釉色斑瓷

长沙窑的青釉或灰白釉色斑瓷主要有两种,即青釉酱褐色斑和青釉或灰白釉绿斑。其做法是在器物上先施青釉或灰白釉,然后用毛笔蘸酱褐色釉或绿釉在器物上随意挥洒或点染,烧成后形成彩色斑纹。斑纹有的似山峦起伏,有的似行云流水,有的似彩球悬空,有的似匹练飞舞。图案多带有写意性,观之使人回味无穷。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鸟荷三足盆

唐代 长沙窑青釉褐彩持壶

唐代 长沙窑青釉褐彩花卉纹枕

唐代 长沙窑青釉褐彩网络纹双系罐

个别以绿釉挥洒条形纹的器物,纹饰边缘或局部因窑内温度、气氛的微妙变化,绿釉中的二价铜离子被还原为一价铜离子而成红色,遂使整个斑纹红、绿二色相互映衬,清新明丽,妙趣横生。还有个别挥洒绿斑的器物,因绿釉中混入其他着色金属元素,烧成后绿色夹杂蓝、紫、月白等色,绚丽异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唐代长沙窑青釉绿彩瓷执壶

模印贴花瓷

以往长沙窑遗址出土的这类标本很丰富,笔者在窑址采集的标本中,带模印贴花的亦很多,说明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很盛行模印贴花装饰。其题材以椰枣、椰枣配小鸟最为多见,也有椰枣配蜜蜂者。椰枣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另有胡人乐舞、婴戏莲、飞鱼、立狮、游龙、双鱼、武士骑马等纹饰,多见于壶嘴和壶系之下。模印贴花的做法是:先将揉好的坯泥压入阴刻有图案的扁平形陶范中印出纹饰,然后用泥浆将印有纹饰的片状坯泥粘贴在坯体上,整个器物施以青釉或酱色釉,然后入窑烧成。有的还在模印贴花部位的青釉上涂洒褐色釉,使纹饰更加突出醒目。

唐 长沙窑武士纹碗

唐 长沙窑青黄釉贴花人物注子

由于椰枣又名“海枣”,产于西亚和北非,胡人乐舞亦是典型的西亚风格,由此可知,这类瓷器主要用于外销,在国内港口扬州、明州(宁波)以及西亚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均出土此类长沙窑瓷器标本,即是证明。

唐长沙窑白釉褐绿彩碟

釉下彩绘瓷

从陶瓷发展史来看,长沙窑虽不是釉下彩绘技法的首创者,但却是将这一技法大规模发展的首个瓷窑,长沙窑瓷器也因此在唐代诸瓷窑中独树一帜。它从早期单一的釉下褐彩,逐渐发展成后来的釉下褐、绿彩,釉下褐、蓝彩,使图案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褐彩的着色剂主要为氧化铁(Fe2O3),由于氧化铁在高温下呈色较稳定,不流不散,所以长沙窑工匠往往用单一的褐彩绘画,所绘图案线条清晰流畅。绿彩、蓝彩的着色剂主要为氧化铜(CuO),由于氧化铜在高温下易流散,因此,当褐、绿或褐、蓝彩并用时,就用褐彩勾线,用绿、蓝彩填涂或渲染。长沙窑釉下彩绘中还有一种釉下褐、红彩者,但数量极少,说明当时不是作为一个品种来生产的,而是在烧造釉下褐、绿或褐、蓝彩瓷器时,因窑内温度、气氛偶然变化,将绿彩或蓝彩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低价亚铜离子所致。

唐长沙窑褐斑贴花舞蹈人物瓷壶

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纹饰很丰富,有花草、花鸟、人物、动物、建筑等,其中以花草类最为多见,其次是花鸟类。鸟类以雀鸟最为多见,其次是雁、长尾鸟、凤凰、鹭鸶、仙鹤等。鸟的姿态各异,有的展翅飞翔,有的跳跃于草丛间,有的独立栖息,但均羽翼丰满,神态生动,显示出长沙窑工匠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娴熟的绘画技巧。

唐长沙窑褐釉兽首箕形砚

题写字、词、单句、诗文瓷

据研究长沙窑瓷器的专家们统计,历年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带题诗的器物共190多件,不重复的诗文共60多首。每首诗一般只在一件器物上出现,部分诗文在两件、三件多至十几件器物上出现。题诗多为五言绝句,极少数为六言或七言绝句。其位置绝大多数在壶嘴下方的腹部,个别题写在枕面或碟内。在格式上,多为竖写一句一行,也有少数一行未尽而另起一行者。诗文大多内容完整,文字容易辨认,少数因器物残损致使内容不完整,有些诗文中的个别文字因笔画不规范而较难辨认,也有些多次出现的诗文在字词或语句上略有出入。有的诗中还出现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一般都是音同字错,如“苦辛”的“辛”写成“新”,“前程”的“程”写成“逞”等。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自如长信宫”诗文瓷壶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题记瓷壶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狮座诗文瓷枕

绝大多数题诗的器物上不再有其他纹饰,个别的则将诗文与绘画相结合。目前已发现有10首诗歌在《全唐诗》中能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句,作者有韦承庆、张氲、高适、刘长卿、贾岛、白居易等,可以认为是当时文人的创作。其他均出自民间。其内容有的抒发离愁别绪,有的感叹世态炎凉,有的表现男女爱情,有的反映商贾活动,有的宣传伦理道德,有的表现饮酒作乐或规劝戒酒,有的描写边塞征战。另有应酬诗、写景诗、文字游戏诗等,反映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独具匠心瓶内画 民族特色艺术品


瓶内画

瓶内画是一门融汇了中西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是集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袖珍艺术品。瓶内画与苏州双面绣、潮汕抽纱、广州象牙球雕刻等被公认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类,堪称一绝。瓶内画艺术始于清朝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形成了京、鲁、冀、粤四大流派。

袖珍艺术品

明末清初,鼻烟瓶以西方流行的鼻烟容器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对小小的鼻烟瓶加以艺术加工,不断创新,逐渐集中了多种艺术欣赏价值,形成了专门的艺术品。据传,瓶内画艺术始于清朝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形成了京、鲁、冀、粤四大流派。内画首创于北京,之后在天津、山东等地区流传,而广东内画只有20多年历史,并以汕头内画为主要代表,国际鼻烟壶协会称之为“桃江”。

技艺精湛·瓶内画

所谓瓶内画,是一种用特制小笔从小仅容豆的壶(瓶)口进入壶内,用反手画法,在透明的壶壁上绘以人物、禽兽、花卉以及书法等在瓶内部的绘画艺术。作画时,收气,力发手腕之上,精细处非目力所能及。无论瓶内画的制作、技法和装潢都有其独到之处,南北派各具特色,以汕头为主要代表的南派,在制作上首先用磨砂石将壶内壁打磨成乳白色,之后才作画。这样画面显得更为清晰,颇具中国画韵味。

瓶内画·艺术品

绘制内画的工具,选用铅丝制成弯勾形的笔杆,在笔尖处镶上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狼毫描笔,使执笔法与普通平面作画更为接近。技法上,北人内画深受传统影响,线条劲健,色彩纯朴,给人一种“刚”的感觉,构成北方瓶内画整体端庄、朴素、大方的艺术风格。而汕头内画的画面受岭南派画风影响,线条纤秀,色彩浓艳,加之壶外描金加珐琅彩,金碧辉煌、瑰丽多彩,形成格调独特,向人们展示出“小小方寸,胜似大千”的艺术魅力。瓶内的画固然精美绝伦,瓶壶本身也很美观,水晶、玻璃、玛瑙等,壶体造型更是千姿百态,有圆、扁、椭圆、连体等式样,更具有欣赏价值。

景德镇制瓷技术的七十二道工序


伴随着机器化时代的盛行,现代都市愈益浮躁,专注坚持、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精神,在产品和服务上也是越来越少能体现。流水线的机器作业,最终造就出呈现到我们面前的,恰也正是那冷冰冰的器物而已。

对于中国古代精湛手工艺的极致体现,景德镇的瓷艺技术就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学习的范本,没有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仅借着一颗匠人对瓷器执着与坚持的心,七十二道制瓷工序层层渐进。俱匠心,也正籍着这一份匠人的精神,才有了传承于后世那一件件炽热煽动人心的作品。

景德镇制瓷先要勘察才去瓷土的山地。而蕴藏的瓷土都有矿脉。由于表层裸露的矿头比较坚硬,所以要用薪柴堆放在上面明火烧一阵,然后担水浇灭。石质由于热胀冷缩,矿石就会出现裂缝。用羊角镐、锄顺着石纹向里挖掘,就成了一座瓷石矿洞了。

由于瓷石矿大多在深山里,所以运输矿石都空人力担筐肩挑。一般要挑到临河建有水碓棚的地方。在那里有另外一些做勤杂工的人,把挑来的大块瓷石用铁锤砸成拳头大小的规格,以备碓石使用。

水碓棚都挖有一条引山溪的水渠,利用水的落差,冲动碓轮上下起落。而瓷石放在碓臼里,不一会儿就被击得粉碎了。然后把粉淘出来浸到棚内的淘洗池里。连续几天不断地用泥耙淘洗,弃去粗渣,待沉淀后放掉余水,就可以取到稠化浓缩的瓷浆泥了。

把澄清淘细的瓷石浆再阴凉几天,泥巴就可以成团了。取来放在装有铁丝划切的长方形模匣里,用隔泥线去掉多余的泥,提去模匣,就制成了像土砖一样的泥砖。景德镇的人把它称作“白不(dun)”或“不子”。这是制瓷原料的一种粗加工的传统工艺。

毗邻景德镇的安徽省祁门县,也出产瓷用的白不,色泽纯净,品质细腻,都是顺昌江水路用船装运到景德镇来卖。镇上有黟县人开设的“白土行”,专门储存白不,是原料的经销商,他们把瓷土或以现金交易,或者以先赊货给制瓷的作坊。这样的经营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产供销各方。

陶瓷需要饰釉,而釉必须要有釉灰。乐平出产的釉灰石永一种青白石和凤尾草堆叠在一起烧炼,把灰用水淘细,就成了釉灰了。使用时加进白不加水调剂,按瓷器的不同品种和规格的需要,即配制成不同比例的釉汁。

景德镇烧造的瓷器,其胚胎都要装进匣钵里,这样能保证胎质的洁净和避免破损。制作匣钵的泥土可以不必细腻,只要在轱辘车上能拉成型就可以了。制好的匣钵略加晒干后,还要旋削光洁再放进柴窑里去空烧一次,这就叫“镀匣”。只有经过“镀匣”才结实耐用。

匣钵做好了,就有御窑厂派人前来验收。主管的人用一根尺子来测量匣钵的大小厚薄和深浅轻重,检查是否符合标准。合格的匣钵才能送到御窑厂去装烧贡瓷。

在做瓷器之前,必须先把“白不”敲碎放到大水缸里去浸泡,第二天用木耙把原料搅拌成浆,再用泥锅舀水,把沉淀中的粗渣去掉,用瓷石吸除铁质,然后把泥浆通过细目筛从粗桶过到细桶里去,如此反复二次,泥浆呈现出浓稠的样子,就可以用手揉起,堆放到泥房里陈腐了。

泥料放在泥房的大块青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陈腐后,用泥铲进行反复铲移,每铲一铲形成“口”字型的泥片,再用力撲打由“口”字打成“田”字踩泥。传统的踩泥有“菊花蕊,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的口诀。也就是铲泥踩泥的操作要领。

精炼的泥还要进行类似和面的揉搓,景德镇人俗称抐泥。这种揉搓就是要排挤出泥里的气泡,使泥中的水分均匀分布。抐好的泥由做坯的人放在轱辘车的转盘中心,陶车转时以手间距离的收放的微妙变化,即可以做成器皿造型的样式。

印坯模是圆器重用于器物内壁定型的专用模具。它是用山土制成的干燥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水性。制模技术要求高,通常是“一尺之坯只得七八寸之器”,而修模工业要“熟谙窑火,泥性方能计算尺寸加减以诚模范”。印坯模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有损伤,可以再进行修削而重复使用,所以模具使用寿命比较长。

经过拉坯成的圆器器皿,待稍干后,还需套在尺寸相符的模具上用手拍打按实,这样就能做到胚胎的规整一致。要使器皿表面光洁和厚薄一致,还得经过在陶车上的旋削,而这种称为利坯的工艺,是成型种最关键的工序。

拉坯的时候圆器的夏布会留有一段长约二至三寸的泥足,这是方便取坯绘书青花时掌握用的,书完后,必须把泥足挖掉,这道工序俗称剐坯(或叫挖足)。再施底釉,稍干后修圈足,把圈足装匣时与垫饼相接触部分的釉层利去,以免器皿因施釉而熔融而与垫饼烧结在一起。这道工序叫取釉。

凡是杯子壶子,它们的把手或壶嘴,古人称“持手”或“流”,由于形状和安放位置等原因,所以要再另外的工序里镶接完成。做这道工序的人,景德镇人俗称“雕削(工人)”。它们不仅做有把嘴的日用瓷,连大件的镶有兽型螭耳的陈设瓷也少不了他们。

做好的瓷器坯胎,一定要使用它干透,特别是在冬天,但是烧火去烧,坯胎会干裂,而用炭火的话,会因为没有移动坯板而使坯胎去湿不均匀。最好是在有太阳的晴天,坯胎都可以搬捧出来晒。但是自夏天就不必如此了,坯胎足可以阴干。在春季、秋季也只要放在坯坊的晒架塘上,上可日晒,下可通风,有利均衡干燥。

瓷器内部要上釉,是采用“荡”的方法,先舀釉水到里面,再用手捧着轻轻地摇荡,让釉水均匀的覆盖整个内壁,然后倒出剩余的釉水,此时应轻轻转动坯体务使口沿布釉均匀。吹釉的方法使用一根六寸长的竹筒,一头蒙有细布,蘸满釉浆后在另一端用力吹气使釉汁成雾状附着在坯胎上,反复的次数要看所需要的釉层厚度面定,有的器物甚至达到十七八次之多。

对于小件瓷坯胎的外釉,一般采用蘸釉的方法,拿一根弯曲的木棍勾托器皿底部,把它在釉水里浸之,其体口沿与釉水平齐时,就马上提出来,一次可以完成施釉。而对于大件瓷的坯胎施釉,不能用蘸和荡的方法,而要用浇的方法。就是在装有釉水的木盆上放一块木板,把坯胎放在板上,施釉的人两手各拿一只碗,舀取釉水同时从左右方向中间坯胎浇淋,这样就可以了。

坯胎在上釉之前要进行一次补水,通过用水笔蘸清水在坯胎上刷抹,可以除抹利坯时的刀痕及晒坯时残留的粉尘,还可以发现坯胎内隐藏的气孔及混在坯泥中的硬泥团(俗称死泥)。并及时地修补,施完釉后还要检查,对坯胎没有施上釉或釉薄缺的地方,也要用相同的施釉方法进行修补。

颜色釉施于坯胎上,由于釉浆比较厚,只适宜用毛笔涂搨上去,这种施釉的放发酵涂釉或搨釉,但是颜色釉在高温窑火中,一种颜色釉常会因为窑温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出现几种不同的色彩,这就要总结经验,完善配釉的良方,对那些釉薄而色相不好的都应该剔除。

仅用青花料勾描样的线条,呈色淡雅轻柔,很像中国画的白描,这种青花绘画称之为淡描;而混水(也叫分水)则是在青花勾线的轮廓里,用浓淡不同的青花料水进行渲染填色,很有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的风味。

瓷雕中有一种捏雕,把少许的瓷泥放在手掌中用搓削剔压的技法,可以组合成各种花鸟,造型十分逼真;如果是在坯胎上涌刀按线图刻画的话,就可制出刻花瓷,这种刻画装饰的瓷器罩上透明釉就可以送窑烧成。

瓷器坯胎从作坊送到画坊或窑厂,有专门的工人运输。左右两肩各托抗一块坯板的叫驮坯工,挑一种竹制坯架挑子的挑坯工。坯架子上分五层,左右坯板上有一百多个,但挑者脚步轻盈稳健,坯不会晃荡,这是景德镇特有的一种景观。

匣钵经过多次高温的窑火,难免会出现皲裂的现象,景德镇人又一种好办法,就是用长长的竹篾薄片把匣钵破裂处紧紧地箍捆好,进窑烧时会经久不断,有助匣钵高温软化时接缝。装坯时要看坯胎大小高低选择合乎规格的匣钵,装的时候要洁净平稳不能有任何倾斜和摇晃。

瓷坯做好后,需装进匣钵内,送到专门烧窑的业主家去。烧窑工把匣钵根据瓷釉耐火的要求及成瓷标准用叠直竖放的排列顺序布立好,对放置最顶端的匣钵称作“加表”。整窑匣钵要分行排列,稳直不斜,中间还须留有焰火流通的空隙。这一系列工序叫做“满窑”。是决定烧窑成败优劣的关键一环。

烧窑的柴火主要是选用松树锯断劈成柴块的,这是因为松木油脂多,火焰长,耐久燃。但是烧一窑瓷窑烧掉八九十担柴。所以窑场上挑柴的人像蚂蚁一样穿梭着,烧窑的人像飞蛾扑火一样前赴后继,而在这时,大家都得听烧窑把椿师的号令了。

待等停火歇窑的时候,窑工们就进窑搬出一摞摞的匣钵,取出一件件烧好的瓷器,经过粗选后就放进瓷篮里挑走。大家都很关心烧制的数量和质量,因为都是以瓷业为生活,有着密切的经济利害关系的。

柴窑烧过多次,难免会有损伤,就应该请修窑的行家来修补。他们调的泥像糖浆一样粘稠,把砖排砌上去就很紧贴。过去有户姓魏的人家,就专门从事这种行业的,在景德镇很有名气。

从窑里开出来的瓷器,需要专人按品种、规格、质量好坏来分类检查和挑选,一般分为上色(优)、二色(良)、三色(一般)、脚货(差)四个等级,这道工序俗称看色,实质上就是鉴定产品质量。另外对需要釉上彩绘的瓷器,就要按规定该配对的配对(如花瓶)等,该配套的配套(如茶具、餐具)等。

釉上彩绘需要颜料,这有专人来做的。一般使用水乳研磨,研钵放在一张矮凳上,凳上一头上横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圆孔,研槌就穿在孔里,人坐在凳上双手握着研槌就可以研料了。这种工序并不复杂,无论小孩老人甚至残疾人都可以干。料研细后需晒干,然后根据各种调色性按比例调合,这就是景德镇俗称的“挌色”。

彩画瓷器,必须按照传统工艺进行,无论是花鸟山水等图样,都讲究形神兼备。画师要先画好一张设计稿,这叫起稿。征得货主认同后,就用墨笔临摹在一种吸水性强的草边纸上,喷湿后覆盖在待画的瓷上涌手掌拍打,就会出现构图的轮廓线,那么绘画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差了。

在白釉瓷上彩绘,先要将需要的各种颜色在料碟里揉搓和研细,这就是彩绘工的准备工作“搓料”。画画时要结合瓷皿造型来绘画,画的山水景致有关仝、荆浩的笔韵,画的花鸟图境有黄荃、徐熙的风格,真不可以笑看这些瓷画工匠们。

景德镇的彩绘分工很细,一般来说画画的人不填色,填色的人不绘画,而填色的技术比较复杂,并且细致,仅晕染法就有用油和用水的区别,所以妇女从事填色的比较多。彩绘完毕了,还要有人写上譬如纪年款,堂名款及诗句等。字体都是学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等书法名家了。

彩绘好的瓷器要经过烧炼才能固定颜色,这就是烤花。烤花炉使用土砖砌成圆桶形状,高三尺,口径二尺六七寸,周围是夹层,填炭火的,下面还有风眼,满炉就是把待烧的瓷器放进炉中,大件在下面,小件叠在上面,叫“过肩”。以不碰撞颜色为准,烧的时候要看火,必须扶持类似锅盖的圆板遮挡灼人的火气。面炉盖除火眼外,其他地方都用黄泥糊盖好,以免炭炉掉入,烤花一般只一个晚上就可以了。

彩绘好的瓷器,景德镇人称之为红花瓷,检验红花瓷质量的人叫汇色,也俗称看色。看色行的老板按约定的时间来提取瓷器。按四六八的计算单位装进瓷篮里,挑到瓷行按规定的要求核实质量和数量,然后开出写有验看结果的换票(即结算的凭证)就可以了。

瓷器发运前,要包装好。一般碗盘之类的。每十只为一筒,用纸垫包后再裹上稻草,然后装进特制的木桶内,就可运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但是也有不装桶的。碗杯盘碟以三四十只或五六十只为一组,茭草成长形圆柱状,再用竹篾横扎在腰间,这样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搬运,都很方便和安全了。

黑瓷显风采 翰墨抒情怀


黑瓷也称天目瓷,是一项古老的制瓷工艺。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加铁的含量。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

黑瓷茶壶

在中国漫长的陶瓷发展史中,如果不是受到宋代茶文化注重“黑道”的礼遇,黑瓷往往是很容易被遗忘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黑瓷很少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传统美学有其自身的哲学观,在实现审美关照的过程中,讲究彻底、清净、简洁的静观,以使观者获得心灵的超越,进而构筑高洁如冰雪、清静如净水的审美心理态势。

唐以前,黑瓷以纯黑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到了宋朝,由于茶文化美学的内涵与黑瓷互补的关系,使得黑瓷展现出独特而幽玄的艺术魅力。借于此,中国的黑瓷黑出了文化和美学,展现了它独有的幽玄空寂的艺术魅力。

黑瓷

美学中“幽玄”的审美意识,最初指向的是一种失意、悲剧性的美,在发展到自觉阶段后,便极力追求一种蕴藏于物体背后的朦胧感觉和半隐半现的寂寞,追求一种淡泊简素的、朴拙到近乎不完满的美。

黑瓷乌黑透亮,古穆而庄严,沉寂而朴素,十分符合宋代茶文化讲究的茶白宜黑的美学内涵。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说明了建盏(黑瓷)十分符合宋代茶文化讲究的茶白宜黑的美学内涵。

黑瓷橄榄罐

黑瓷的成熟期应在两晋时期,在浙江杭州北面的德清窑,出土了成熟的黑瓷,胎呈红、紫或褐色,釉层厚实滋润如玉,且色泽黑亮如漆,闪闪发亮。造型主要以壶为主,如鸡首壶、四系壶等,与当时的青瓷名品“越瓷”造型基本相同。

陶瓷艺术·黑瓷

元明清时期,中国瓷业的中心转移到了景德镇,而我们基本上也被淹没在两种视像的海洋里,一是素雅沉静的青花,一是五色斑斓的彩瓷,黑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偶尔在元代的草原和康熙的宫廷里能见到一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