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开采规模逐年扩大 30年后广东陶瓷企业将断炊

开采规模逐年扩大 30年后广东陶瓷企业将断炊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5-10

陶瓷艺术。

陶瓷业是广东的特色产业之一,肇庆市河台镇一带的瓷土储量丰富,质量上乘,是制造陶瓷最理想的原料,占整个广东目前探明瓷土储量的60%~70%。但是储量再丰,也有枯竭的一天。有专家指出,按照目前的开采量,也许再过30年,目前风光无限的广东的陶瓷企业将面临“吃不饱”甚至是“无米可炊”的困境。

开采规模逐年扩大

肇庆地质专家凌井生是广东地质界的权威人士,据他介绍,肇庆河台镇一带不仅是南中国著名的黄金之乡(河台金矿出产的黄金驰誉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地区),而且也是远近闻名的“瓷土之乡”。

在高要、德庆、广宁三县(市)交界处约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即高要市河台镇、德庆县古有镇、广宁木格镇三镇接壤处,有一座瓷土资源储量丰富的大山,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白泥山”,瓷土储量初步估算大约有4亿吨,目前每年的开采量有400万至500万吨。随着陶瓷厂家的增加和产量的扩张,瓷土开采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从1986年开始,这里已经开采了20年,每天各种车辆将开采出来的瓷土运送到西江或绥江边,装船后顺水运到附近的佛山等地珠三角各大陶瓷厂,还有一部分运到肇庆的陶瓷业。

据河台镇镇长卢健成介绍,由于这里距离西江最近,运输方便,因此开挖最早,高峰时镇里有大小40家采矿场,每天进出的拉矿车辆1700多辆,现在随着瓷土矿的枯竭和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只允许4家证照齐全的采矿场存在,每天的开采量约为170车,占以前的十分之一。

专家呼吁科学规划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部分管理较松的地方出现了瓷土矿被滥采滥挖的现象。凌井生等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建立行业协会,减少瓷土压低价格售卖的恶性竞争,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延长肇庆瓷土矿的开采时间。

否则,珠三角地区的陶瓷企业也将过早因原料短缺而缩短“寿命”,不得不提前关门或迁居他处。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我市将恢复开采紫砂矿


宜兴:将恢复紫砂矿开采

市政府昨天正式决定:本月底,我市将恢复开采紫砂矿,具体开采点和开采量由市国土部门作可行性调研后决定。这是自2005年4月我市实施紫砂矿“禁采令” 以来,首次对紫砂矿恢复开采。

我国优质的紫砂泥仅产于我镇一带,是陶土中的精华,所产的紫砂泥不仅色泽丰富,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而且物理性能卓绝,是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矿原料,用 其制作的陶器经高温烧成之后,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磁铁和双重气孔结构等物相。这种双重气孔结构使紫砂茶具透气而不渗水,沏茶能保持汤 色和茶香,越宿而不变质。

据悉,2004年,市人代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宜兴紫砂保护和发展议案》,并出台了7个方面的政策意见。其中一项就是于2005年4月中旬颁布实施的“禁采 令”:暂时冻结对紫砂泥土的开采,实现紫砂资源的科学利用。“紫砂议案”及“禁采令”的贯彻实施,在一定时间内做到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全方位呵护紫砂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决定恢复紫砂矿的开采,是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科学研判当前紫砂市场需求和广大紫砂从业者、经营者的期盼后,为力促宜兴紫砂产业健康 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

时隔近200年后 “泰兴号”沉船古陶瓷珍宝重回故里


近200年前,在福建泉州发生过一起伤亡超“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清道光二年(1822年),“泰兴号”商船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出发驶向印尼途中不幸沉没,造成1800多人遇难。1999年,澳大利亚一家海洋公司把“泰兴号”打捞出水,共清理出35万余件中国清代青花瓷器,引发轰动。这些文物大多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福建德化瓷的代表作。2018年,社会人士郑长来从英国联邦贵金属公司购入12万件清代德化青花瓷。

11月28日,作为第四届海丝国际艺术节活动之一,“泰兴号”瓷器捐赠仪式暨“泰兴号”与古代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行,郑长来将“泰兴号”出水的50件清代德化青花瓷无偿捐赠给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时隔近200年后,“泰兴号”沉船瓷器回归故里。此次捐赠大大丰富了该馆陶瓷文物藏品的收藏体系,有助于推动德化瓷外销史与古代陶瓷海外贸易的学术研究。

当天,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古代陶瓷的海外贸易展开专题学术交流。与会专家表示,“泰兴号”沉船事故复原了一段被遗忘了的历史,见证了昔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此外,沉船上发现的德化瓷与近年来在德化桐岭、梅岭、东头、后所等窑址出土的青花瓷的造型纹饰完全相同,印证了德化不仅是“中国白”的故乡,而且在青花瓷烧制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揭秘陶瓷企业“30%市场增长率”


“当很多品牌都在下滑的时候,我们没有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还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这个是令我们比较欣慰的……”对于陶瓷行业的高层人士来说,这句话也许并不陌生。

无论年中还是年末,媒体与陶瓷行业人士常会展开这样一场对话,问曰“上半年或去年市场表现如何”,答道“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没有问题”,这几乎成了固定的问答模式。大部分陶瓷企业似乎都处于“高速发展期”。一个愿问一个愿答,且勿论真伪,其戏剧性问答的背后,是自信还是无奈?

解构“30%市场增长率”

对于相信风水,高层员工也要排排生辰八字的陶瓷企业来说,“30%”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不上不下、信手拈来,后面加上“市场增长率”几个字,更是朗朗上口,也容易识记。这成了一个特定的符号意义。

非但陶瓷行业,在整个家居乃至消费行业,当企业人士对企业销售数据讳莫如深之时,大抵都会用“30%”来瞒天过海,甚至乎越过了30%这道门槛,也会低调谨慎地对外公布:我们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

30%,还是一个提振士气的说法。近年来,对于饱受金融动荡、原材料紧缺、环保压力、运输紧张、房地产低迷的陶瓷行业来说,无疑是提前遭遇了市场的“寒冬”;对于大大小小品牌来说,更是进入了市场的销售迷局,迷失了终端销售增长的方向。在此形势之下,“30%的增长”无疑是一盏指航灯。不仅可以给企业内部一个交代,也可以给广大代理商一个中肯的交代,由此看来口径一致的“30%的市场增长率”并非空穴来风。

市场面前人人平等,机遇却常常垂青于有准备与有能力的人。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市场不稳定因素,欲保持30%增长率的良好销售势头,欲破解终端市场的迷局,陶瓷企业须打造好品牌销售的“三力”:产品力、形象力、推广力。

“三力”撑起了销售业绩

“随着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轻装修、重装饰’。以前人们一味地追求装修的豪华,却忽略了装饰的点缀,没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但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消费者会简单地装修,却很重视装饰。通过家具、饰品、观赏植物把品位体现出来。”一位家居企业人士说道。

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对硬装修产品的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瓷砖的功能以及装饰搭配效果,将成为产品力的一大考量。近年来,部分陶瓷厂家缩减现有成熟品类的生产,转投产最新潮的系列产品——微晶石,正是这一消费趋势的集中体现。

据了解,目前微晶石的市场氛围已初步形成,市场和经销商对微晶石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业内人士分析,应用喷墨工艺、高仿石材、绿色环保的微晶石系列新品,可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个性化的需求,将成为瓷砖产品研发和附加值提升的一个方向。

对于陶瓷企业来说,不管是瓷片、抛光砖、全抛釉还是“后起之秀”——微晶石,系列新品的推出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形象力与推广力的打造也不容脱节。在做好产品的同时,终端的展示也要相应地得到提升。利用老店重装、新店开业等时机制造假日氛围,实行组合营销推广,是陶瓷厂商惯用的营销手法。

零售与工程之间的悖论

今年年初,一家陶瓷企业的经销商年会上提出,自营、工程、家装、分销、超市,全渠道运作一个都不能少。事实上,每一渠道都可以是品牌宣传的渠道,也可以是获利渠道,但如果要全渠道运作,就会出现许多难点,如价格冲突、渠道政策差异等。因此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陶瓷品牌商们可能每种渠道都有所尝试,但多数会有所侧重,比如在工程或在零售(一般的店面订单)更为突出。

据了解,为拓展工程渠道,不少陶瓷企业都成立了工程部(或大客户部),发展工程特级经销商,扩大酒店、教育、政府和精装房等工程比例。针对不同的区域工程,会有相应的工程产品投放。但是工程属于短线操作,有季节性,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要想放长线钓大鱼,还需要全力发展渠道网点,依靠终端零售以及外贸销售来提升市场覆盖率。

“对于陶瓷企业来说,工程是‘锦上添花’,零售是‘稳中求胜’。”一瓷砖企业营销总监提及,“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在零售方面有很大突破,这主要体现我们在终端形象店上面的大力投入。店面建好了,对我们零售业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年初到现在,我们在全国建立起来的崭新的形象店应该不少于五十家。”

终端店面建设应有的放矢

通过完善的终端网点布局,再辅以强大的宣传,能够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让每一个区域市场的消费者都能接触到企业的产品。所以对陶瓷企业来说,网点数量决定销售规模,终端零售较之工程具有更大的品牌战略意义。

“多建店,建大店,店面建好了,订单自然就会源源不绝地来了。”无论外部市场是提振还是萧条,不少陶瓷厂家都在力劝经销商加大投入。但陶瓷企业广布网点,旗舰店、形象店、生活馆遍地开花,对终端零售的支撑作用果真有这么大吗?

“不见得。”业内一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零售与住宅市场有直接的关联,楼市的不景气对零售渠道的冲击最为直接,陶瓷店里导购员多于顾客的景象一直存在。”

“现在在地级市市场,比如广州、深圳等,大部分产品的销售通路都不是零售,都转为工程渠道或其它渠道,一个工程上可以代替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前来采购产品。现在瓷砖企业展厅的定位基本是展示,销售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未来消费者采购会更受品牌的影响,受设计师的影响,或者是被动地接受房地产公司为他们挑选好的产品。”该人士指出。

虚虚实实的“30%的市场增长率”,正是在这种挣扎的状态中诞生。

陶瓷市场后五年走势


有关专家分析称,中国陶瓷市场未来五年内将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陶瓷产品结构合理调整。该调整迎合人们的消费需求,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新趋势,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日用陶瓷转向生产高科技陶瓷,并开始向艺术化等方面发展。

陶瓷产品趋向为高质低产,总量将逐渐减少。目前,日本与台湾一直是亚洲陶瓷生产技术最高、质量最好和出口额最大的地区,近年因资源减少、工人费用高造成利润率下降,已开始转向高质低产。

欧美国家陶瓷进口量猛增,其市场大有可为。近几年来,虽然英国、德国等国陶瓷进口量减少,造成欧美市场的供应缺口。但东欧的几个主要陶瓷餐具生产国对西欧出口呈上升趋势,成套的餐具在欧美仍有很大市场,约占总销量的60%。

陶瓷产品进口税的降低,刺激着陶瓷产品的国际流动。为扩大陶瓷产品加快进口,澳大利亚从1988年起已经连续降低瓷器、艺术装饰陶瓷产品的进口税,从而使陶瓷进口额猛增10多倍。台湾则将瓷砖进口税从35%降至17.8%后又减少至12.5%。

陶瓷工业在我国发展较快,销售市场逐渐转旺。我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对陶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国内市场情况看,近年形势喜人,名特优新陶瓷产品供不应求,高档陶瓷和中高档卫生陶瓷十分抢手,质量好的传统产品继续畅销,滞销的只是质量差的产品。

广东佛山陶瓷企业引发涨价潮


在第97届广交会、春季陶交会上,广东陶瓷出口大户新中源率先将部分瓷砖出口价格提高10%左右,此举使不少陶瓷企业纷纷跟进,如佛山的新明珠、蒙娜丽莎、马可波罗等知名陶瓷品牌,并由此引发了佛山陶瓷的集体提价,价格整体涨幅在8%-10%左右。

据了解,此次提价主要是因为上游产业链传递的成本压力太大。据统计,上游原材料、燃料油涨价,运费增加及错峰用电使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部分企业的总生产成本甚至上升了15%至30%。

佛山陶瓷集体涨价的行动是从陶瓷出口大户新中源开始的。有关数据显示,新中源建筑陶瓷去年出口额超8000万美元,出口额占广东出口额的12%,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商之一。其部分抛光砖产品的价格涨幅约为8%至10%。

业内人士分析,这次由新中源引发的整体涨价将加速陶瓷业的分化和洗牌,部分中小陶瓷企业将因无法背负成本上涨之负而关停,而那些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陶瓷企业则会在这次涨价风潮中变得实力更强、更具竞争力。

广东名牌将拒陶瓷于门外 凶多吉少


日前,广东省名牌评价中心下发了《关于征求2009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评价目录建议的函》,2009年广东省名牌产品评选工作正式启动。但一直以来被社会大众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陶瓷产业面临被拒门外的危机。与此同时,政府行政部门将退出名牌产品的具体评审工作,由名牌评价中心完全承担名牌产品的评选。

此次广东省名牌产品的推荐原则是,重点推荐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产品。优先推荐行业整体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产品,以及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中小企业产品。优先推荐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市场占有率较高,实物质量达到国际或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考虑高能耗、高污染以及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禁止类产品。

在中国名牌评选“流产”之后,广东省名牌产品的评选曾得到诸多陶瓷企业的重视。但新的推荐原则,将高能耗、高污染列为禁入名单,作为数量众多的陶瓷企业来讲,省一级陶瓷名牌评选同样凶多吉少。

瓷砖装修一年后就掉了?贴瓷砖到底是有多难


贴瓷砖前不知道,现在瓷砖都掉了,真的是气死!房子装修好了高高兴兴地搬进新房,没想到一年后,瓷砖就陆陆续续地往下掉了!哗啦啦的银子一样!是被装修公司坑了,还是买了劣质的瓷砖?无论怎样,瓷砖脱落都十分影响家居美观,我们来纠其根源~

瓷砖脱落首先根究贴瓷砖的材料,也就是水泥,水泥工为了偷工减料,买一些劣质的水泥,或在水泥中加入过多的沙子都会影响到瓷砖的黏贴;其次基层面做不好,在割线、余地等方面没有做精确的测量,导致瓷砖跟墙体不吻合;然后如果泡瓷砖的时间不够,施工质量就会不好,当时的空鼓没留意,慢慢就会显现出来;最后归咎于墙体,特别是装修时的轻体墙(含包管部分)不牢固、变形、内外力不均等等因素。

问题出来了,我们就对症下药,大家共勉。

一、必须严格把关水泥材质

选着信誉度高的装修公司十分关键,真金白银的钱必须得重视起来。在装修墙体时,要经常把关水泥工装修的情况,时不时检查水泥和沙子的混合比例。水泥也最好自己亲自挑选。

二、基层面要清理干净

如果墙面的基地面有涂料、漆料、壁纸饰,要谨慎地做细节处理。而基地面有裂缝或者墙面砖开裂造成平整度差距大的情况下,还要用水泥做找平处理。

三、面墙砖一定要充分浸泡

考虑到面墙砖的含水率高的特殊性,在贴砖钱一定要充分浸泡,否则,墙砖会把水泥的水分吸取干净,从而导致脱落。特别是夏季,面墙砖更加干燥,也就需要更充分地浸泡。

四、地砖先铺平面

在地面铺面水泥渣以后,把地砖铺在上面,平整之后,再上水泥浆,四块砖的对焦位置一定要齐平。注意的是,墙砖不能一次性贴到顶,以免最下面的瓷砖受力过大,引起脱落。另外,卫生间和厨房按照排水的方向从下往上铺砖。

如何看待“退潮后裸泳的陶瓷企业”


“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是股神巴非特的名言。那么,哪些是这轮繁荣退却之后的“裸泳的陶瓷企业”———资金链紧绷或有断裂之虞者?越来越多的消息表明,“退潮后裸泳的陶瓷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资本运作频繁,对金融资本依赖性大,品牌管理投入大,产品定位较高,运营成本较高。这些企业在繁荣时期人们还经常褒扬它们为“领导型企业”,而在低潮时期则通常被人们指指点点,甚至被幸灾乐祸。

反之,“非裸泳”的陶瓷企业”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过去繁荣时期一直坚守保守的财务策略,不轻易扩张(据行家分析在四条生产线左右),对品牌的投入也较谨慎。对资本运作手段比较陌生,甚至基本不融资,全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三是外源型型企业,即基本以出口为主。这显示当下市场深度退潮的还是国内市场。陶城报本期B1版的消息显示:上半年佛山市禅城区对外贸易增幅低于省、市的平均水平。但传统的建筑陶瓷出口并未受陶瓷产业转型和偏紧的大环境影响,出口增幅为43%;据悉部分出口美国的企业上半年销量还有较大的增长,原因是美国购买力降低,转而增加对性价比好的中国陶瓷的进口;三是以三、四线市场为主,对本轮房地产调整不敏感的。四是自己控制渠道的,比如华东企业;五是细分市场的耕耘者。比如马赛克企业,它们在本轮经济退潮期基本上不受影响,反而是一派红火,国内、国际市场两旺,上半年轻松增长30%。这主要是因为经过10多年的开拓,国际市场近年开始接受中国马赛克,国内市场则因为消费水平提高,高端需求激增。

如何看待“退潮后裸泳的陶瓷企业”?为什么繁荣时期的“领导型企业”一下子变成了“裸泳企业”?这其实是要辨析一个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我们其实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退潮”是在全球经济转冷大大背景下发生的,同时也是在国内经济过热、通胀严峻及可料与不可料的“大事件”的影响下爆发的。经济发展有其充满生命体征的盛衰曲线,每个企业都必须经历经济“拐点”的考验。其次,企业要发展,做大做强,不可能仅靠自有资金就能实现,而必须依靠资本市场。企业要做品牌,要创新,要做行业的真正的领导者,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怎么行?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资本市场的建立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成果,没有资本市场也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事实上,在经济“退潮”时期凸现出的“裸泳者”就不应该感到有什么羞愧,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得及时为“裸泳者”提供遮羞的“衣裳”,好让他们正常上岸。而提供“衣裳”则主要靠成熟的资本市场。那些过去一向比较保守,眼下在“冬天”过得还好的企业只能成为“隐型冠军”,并不能成为领导行业的力量。一个行业无任如何也不能失去未来的方向,我们还是需要那些繁荣时期总能让我们激动的“领导型企业”,因此,在“冬天”拯救他们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现实却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资本市场还是畸形的:一方面是投资领域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在最迫切需要资金的领域(中小企业),因为融资渠道单一、不畅导致资金紧缺;一方面是被严格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及其过低的利率,另一方面是政府严厉打压下的活跃的民间高利贷。最近,在一片“救市”的呼声中,中央银行终于在筹备中小企业银行,并计划拿出2000亿定向放贷给那些处于“裸泳”状态的中小企业,这当然是个积极信号,但这2000亿定向贷款最终能不能定向到中小企业,如果能定向又合不合理?更坏的担心也许是:等到定向之款到了企业已经倒闭了,不需要了!因此,要让众多的“裸泳者”都能及时上岸,还是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国有、地方、民间多层次的信贷体系,尤其是要放宽对民间的金融限制,把不可或缺的民间借贷公司合法化,如此才能真正拯万千中小企业与水火之中。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开采规模逐年扩大 30年后广东陶瓷企业将断炊》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开采规模逐年扩大 30年后广东陶瓷企业将断炊》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