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茶具造型方式主要有风卷葵、菱花壶

茶具造型方式主要有风卷葵、菱花壶

古代瓷器壶 古代瓷器茶具 瓷砖的造型

2020-05-03

古代瓷器壶。

对自然界花鸟、走兽、自然现象的典型特征概括、提炼、使点、线、面按照一定的方向,一定的比例,或递减和断续,转折和起伏,矿长和收缩,渐变和重复、放射和向心,有规律有持序的调整的组合、分解与结合,从而使整体造型有明确的节奏、持序、韵律美。紫砂茶具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的融合,达到理念与表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茶具这种造型方式主要有风卷葵、菱花壶等。风卷葵:此壶以充满情趣、饱含激情的设计,似乎在向往宁静、淡雅、休闲的田园生活。向外辐射旋转的凸凹线或高或低,或粗或细,忽翻转回旋,忽顿挫转折,使壶体表面出现了起伏多变的丰富的光景效果。这种充满动感的曲线持续不断的运动,使人感受到了风的线条,生命的律动。吹弯的葵叶为嘴,茎为把,折断的葵枝为壶钮,相映成趣,强化主题。线条丰富而又朴素自然,节奏强烈而又素淡典雅,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生活的纯真感情。茶壶的设计抓住了事物本质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充分明确而又恰当地表现出了自然形态,给人结构巧妙,整体严谨和谐自然美的享受。

菱花壶:整体造型优雅别致,精细规整,采用六瓣菱花式造型,菱花线条由盖、底中心向要腹线延伸,筋纹规整严密,壶钮与盖、身、圈足相应成一朵朵盛开的菱花,形象典雅出尘。阴、阳线条由盖中心向外延伸辐射,连贯而通畅,明确而清晰。由曲面相交和相切组成的形态在光线照射下的变化,丰富了造型形体。整体造型曲线形态流畅,而又含有一种内在的膨胀力,它们既形成对比,又相互统一。菱花线条上下相对,在壶腰腹线上相交,严谨而挺括,既加强对比,又强化了紫砂艺术造型的装饰美,壶嘴、把上凹线简洁流利,同壶身相呼应,丰富了造型整体。陶艺家们以对美的感悟,取自然之式,以理性的思维把握形象的具体特征,通过分解、组合、调整、创造,把 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整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这种造型方式受工艺技术,使用功能等的制约而有一定的制作局限和难度。通过对自然界生动的、活力的、多样化的动物和草木形象的分解、调整、组合、转化、演变,使形象的大小、构图的形式和工艺技法、材料互相配合,达到规范化的、有一定程式格调的线面的疏密、起伏、虚实的巧妙结合,达到简洁明快有节奏韵味的意思户效果和装饰美感。这种造型方式特别注重形体内点、线、面与整体形象的结合,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联,把点、线、面与造型主体巧妙、有机地结合,有规范而又自由,重法度却很灵活,求得整体的单纯明了,完整和谐之美。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原始瓷器主要有哪些工艺特征


原始瓷器主要有哪些工艺特征?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烧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区别于后来的瓷器而被称为“原始瓷”。原始瓷的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釉色多呈青黄,在氧化焰中烧成。那么,原始瓷器主要有哪些工艺特征呢?

第一,原始瓷的胎料已经开始使用瓷土。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在3%以下。

第二,与陶器相比较,原始瓷是拉坯成型的。因为瓷土的可塑性较强,易于拉坯成型,尽管陶土也有可塑性,但其可塑性却远远比不上瓷土,所以原始瓷器物都是拉坯成型,而不像大量的陶器特别是大件的陶器,大多是盘筑而成的。对比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瓷和陶器,我们能发现,拉坯成型的原始瓷与泥条盘筑成型的陶器器物之间是有区别的。拉坯成型的器物内壁光泽度较高,而泥条盘筑的器物内壁一条一条的痕迹比较明显,光泽度也不如拉坯成型的器物。

第三,与陶器相比,原始瓷施釉,而陶器一般不施釉。原始瓷所施的釉基本上是青绿色的或者是青黄色的,即青中泛绿和青中泛黄的颜色。所以说原始瓷有时也被称为原始青瓷,颜色较为单一,不如明清时期瓷器那么丰富多彩——黄釉瓷、白釉瓷、红釉瓷、绿釉瓷、彩瓷等等各色具备。

第四,原始瓷的烧造温度高于1000度。一般情况下,原始瓷的烧造温度高于陶器的烧造温度而低于后来成熟瓷器的烧造温度。西周兴盛起来的印纹硬陶的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印纹硬陶的烧造温度也很高,大约接近1000℃,但还是不如原始瓷器的烧造温度高。原始瓷的烧造温度一般都在1000度以上,因为瓷土的性能决定其必须达到这个温度才能烧制成型。但是与后来的成熟瓷器相比,原始瓷也没有达到成熟时期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的烧造温度。青花瓷的烧造温度基本保持在到1300度左右,烧制后才能呈现出那么艳丽的色彩。而原始瓷的烧造温度一般在1000度到1100度左右。

第五,原始瓷的器型大量地仿制青铜礼器的器形。从吴越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原始瓷除了一部分生活日用器外,还存在大量的仿青铜礼器的原始瓷。而在该地与原始瓷共存的印纹硬陶则不多见此类器物。

阳台瓷砖怎么选购 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精装修,对阳台这片小天地也很是重视。因此,阳台装修变成了家居装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瓷砖可以用来装饰阳台,但是很多刚接触装修的人都不知道阳台瓷砖怎么选购。那么,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阳台瓷砖选购方法主要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一、阳台瓷砖怎么选购——细看外观

质量好的阳台瓷砖,其釉面应该是平滑又细腻的。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日光灯照射下,将砖放在1米远处垂直观察,应看不到明显的釉面缺陷。

二、阳台瓷砖怎么选购——掂量轻重

掂一掂阳台瓷砖的重量,一般来说,相同规格的瓷砖,重量大的吸水率低,内在质量也比较好。

三、阳台瓷砖怎么选购——敲击听音

轻轻敲击瓷砖,仔细听其声音,质量较好的听上去清脆悦耳,质量差的则因为原料配方不当,敲击时会发出“空空”的声音。

四、阳台瓷砖怎么选购——拼接效果

好的阳台瓷砖尺寸偏差较小,将一批产品垂直放在一个平面上,看看有没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再看平整程度,可将两块砖紧靠在一起,看看有没有缝隙。好的阳台瓷砖变形小,铺贴后砖面平整美观。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分享的阳台瓷砖选购方法主要有哪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阳台瓷砖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

瓷器收藏:单色釉主要有哪些釉色


瓷器收藏:单色釉主要有哪些釉色?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那么,单色釉主要有哪些釉色呢?

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紫砂壶收藏主要有哪些误区


紫砂壶收藏主要有哪些误区?紫砂壶是文玩收藏的重要类别,是中国闻名世界的重要工艺品类,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收藏者众,误解也多。即使在痴迷紫砂壶收藏的资深壶友中,也有很多流行的误解,制约了个人鉴赏力和投资能力的提升。那么,紫砂壶收藏主要有哪些误区呢?

1、以职称界定艺术价值

茶业展会,是壶友购买紫砂壶的重要渠道。漫步大小茶展,壶友会发现紫砂展位前都挂起一幅广告条幅,醒目地展示着师承门第、职称评级等“荣誉”。藏友购买紫砂壶,首先要问,工艺师的职称是几级、师父是谁。以师门和职称论产品的艺术和市场价值,这种错误思潮弥漫中国紫砂行业。无论是专业从业人员或普通消费者,对出身门第等附加属性的关注都远远超越了艺术成就本身。

紫砂业的职称级别,与书画市场的“会员”资格颇为相似。最近一年,书协会员、美协会员在某些区域的市场价值急剧缩水,书画艺术品的价格已经与“会员”体系渐行渐远。艺术品的价值,不建立在创作者的职称等级上。在紫砂行业,也应该倡导脱离职称论市场价格,倡导普通工艺师的精品可以比高级工艺师的产品卖得更高,工艺师壶可以比高工壶更值钱。

某匿名人士称,“职称级别与艺术修为并不一定成正比,一些高级别工艺师,艺术成就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基础工艺都不精湛。纯粹靠一张高等级职称证书混饭吃,这样的人不仅自己不学无术,而且还败坏了整个紫砂行业的风气。”

像工业产品、书画产品的代工、代笔一样,紫砂壶行业也存在代加工现象。一些高级别工艺师,明明已经不可能再生产工艺复杂的艺术品,却通过代工继续大量供应紫砂壶,欺骗消费者和藏友。

2、以仿古界定审美标准

紫砂可塑性极强,器形理应多变。然而,走遍茶业展会,延续数百年的传统器形占据主流。行业话语权推崇效法古人,以模仿古人为第一准则,这是审美标准问题。紫砂工艺的出路在艺术创新,其中器型创新是最主要的,每个时代都应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准则,否则怎么可以实现艺术进步呢?

某匿名人士称,“对年轻人的创新和试错,我们要报以善意的宽容,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有些高辈分的工艺师,动辄公开批评异类创新的年轻人,这种不宽松的创新环境,必须尽快予以纠正。”

3、以师门承界定成长潜力

紫砂工艺师的师门传承,一直被视为个人发展潜力的主要依据。“这些都是误解!当然,老师的教导也很重要,但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紫砂工艺师成长的真正沃土,是悠久的宜兴紫砂文化和分布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师父。”该匿名人士称,“有很多年轻人,没有机会拜名师,但自小在紫砂文化中成长,遗传了很好的文化和工匠基因,再加上后天的努力,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酝酿了很好的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后,紫砂行业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期,但在其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因素,在壶友中形成了严重的误解,制约着紫砂艺术和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创新与发展,误导了一大批年青工艺师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限制了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以职称界定艺术价值、以仿古界定审美标准、以师门界定成长潜力,这些错误的思想理应废除。

上述匿名人士称,行业误区积习难改,为下一代树立了坏榜样。受他们影响和诱导,年轻人把过多精力用于职称考试作弊、跑关系、搞门派、拉证书,轻视技术进步和精益求精,影响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年轻才俊不能快速正确成长、发挥才干,这不仅是宜兴紫砂的损失,也是中国艺术界的损失。

当今紫砂壶的作假的情况主要有三类


讯 鉴别紫砂壶,区分真假是很讲功夫的一门学问,需要长期的接触、学习和积累。鉴别一把壶,需要从造型的时代风格、工艺、泥料、装饰和款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不过,既然是旧器,旧会有磨损的痕迹,这种时间的刻印是很难伪造的。如果是用鞋油、酱油等物涂抹,我们用手抚摸也会感觉到油腻,味道也会不对。 爱好古器的壶友们买壶一定要慎重。

在悠久的历史中,无数的紫砂壶珍品出现又被埋没,那流星一样短暂又光芒四射的出现让不知多少人都着迷,于是不管是博物馆还是收藏家都在追寻着它们。可惜真品终究还是难得,但对它如此大的需求却使得赝品风生水起,鱼龙混杂。

对紫砂壶的仿制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据记载,明代时大彬就曾经仿制过供春的作品。而当代,徒弟盖师傅印章的有,儿女家人盖父母印章的也有。这些师傅、父母都是一代名手,连他们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赝品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在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期,出现过一次仿制名壶的风潮,此时的紫砂壶仿制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按照传世的前人名壶摹仿复制。能仿制这种名壶的艺人不管是技术还是泥色都有很高造诣,所出的仿制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价值,甚至很多超过原作。这些虽是赝品,但并不是一般的赝品,可遇而不可求。

二、一些古玩商人通过史料的记载,请艺人们臆测原作,然后再制作。因为没有原作实物参考,所以出来的仿制品都是另一种风格和面貌。虽然一些仿制者有很好的技艺,但是在神韵气度上与原作还是有很大差距。

三、将后人制作的一些紫砂壶精品打上历史名作的印章,冒充古品。虽然是好壶,跟古品也有共同点,但已经完全是两类的,可以说最名不符实。

当今紫砂壶的作假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是彻底作假,指鹿为马。二是新壶作旧,鱼目混珠。三是帮人代工,张冠李戴。其中最可恨的就是新壶做旧,作假的人通过用红茶水煮、埋在地下、擦皮鞋油、用酱油等调和物涂抹煎熬等等方法,去掉新壶的光泽。这样不仅作了假,还损害了紫砂壶本身和使用者的健康。

瓷砖主要铺贴方式和效果


瓷砖属于半成品,如果其未能被正确铺贴使用,更是达不到理想的装饰效果,同时,瓷砖的铺贴又是一项比较精细活,家庭装修中由于选用不同规格的地砖,铺贴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铺贴方式也会影响到整体的装修效果。

传统铺贴

瓷砖直线铺设方式是最原始,也是最传统的方式,方式是经典不倒,古人流传至今,同时,也被大多数人使用。

这种方法大方得体,工整,简约;让欣赏的人感受到地砖的那份强烈的质感存在。

工字型

工字型方式对瓷砖进行铺贴,是在传统铺贴方式基础上稍微做改动,只是不按传统的方法直线铺,而是修改成走工字。

该方法多数被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旧传统有点厌倦的人所接受。

错位法

错位铺贴方式又称错位法,就是将方方正正的铺设方法旋转45度。

这种方法跟传统的铺法有点接近,就是直线非常的流畅,无限延伸,具有很好的视觉冲击力。

组拼法

如果要突破传统,就要舍弃旧的理念跟思想,那么组拼铺贴是不错的选择。

该方法由于大小地砖都有,花样丰富,图案分明。

不规则法

不规则铺法,就是随意铺,不要求按照规定的设计,不需要理会形状。

这种方法线条自然,乱而有形,所以有些家庭不太喜欢,针对小面积及不规则,比较灵活,线条比较多样性,一般适合于休闲区域使用比较合适。

其他方法

将原来的砖开据,然后组合搭拼组成一个个图形;看着地面有大,有小,还有中型的地砖花色,是不是很丰富。

这种方法铺设的地砖效果变化多样,加上其他材料一起搭配,更显五彩缤纷。

古代陶瓷造型:壶类


扁壶 又名土甲,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制容器。瓷制品最先流行于西晋。造型为直口,溜肩,扁圆腹,外撇高圈足,器腹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系绳背挂。江苏金坛白塔乡惠群村出土的一件,腹下部“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者也”;浙江上虞百官镇外严西晋墓出土的一件,足底划“先姑土甲一枚”,可知此器在当时的名称。上述两件均为青瓷器。江西九江出土的铜质器及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漆器,均有自铭“土甲”、“钾”或“柙”,只是根据质地的不同,偏旁从“土”、从“金”或从“木”。宋以后,依其形而名之,改称扁壶。

1984年出土于安徽合肥西郊的隋淮南窑青釉刻花盘口式四系壶。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壶式有扁圆等多种式样,有黄釉、黑釉、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等。

匏壶 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

茧形壶 亦称鸭蛋壶,一种古代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茧形壶后世传入朝鲜,李朝青白釉瓷中有这种器形。

蒜头壶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质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有的蒜头壶颈、肩部堆塑有人物、龙、虎等纹饰。

唾壶 又称“唾盂”,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渣斗”之称。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增加盖与托盘。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恢复为盘口,扁腹,圈足,不过一般口径大于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饰莲瓣装饰。入明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一直持续到晚清,俟后被灰槽所代替。

带系扁壶 壶式之一,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岳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帖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盘口壶 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盘,长颈,球腹,平底。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此器自东汉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变。肩部通常饰双系或四系,东汉为环形,三国、两晋呈桥形,隋以后渐成条状。

虎子 又称“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茧式扁圆腹,绳梁,虎状圆臀有尾。此后的先秦墓中曾出土过漆、铜、陶质的虎子。瓷质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造型呈卧虎状,昂首,张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梁或若绳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状,腹侧刻双翼。中期以后,造型渐趋简单,器身与扁罐相类,肩部有向上倾斜的直筒口,素身,极少装饰,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鸡首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形优美。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一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品。

鹰形壶 又称鹰首壶,属盘口式壶中的一种。江苏宜兴周墓墩西晋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径10.5、底径11厘米,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爪,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东晋时期。器形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装饰在壶的肩部与柄相对处。羊鼓睛凸目,双角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曾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墓以及江苏丹徒、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 壶式之一,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展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龙凤壶 见“凤首壶”

龙首壶 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 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鹦鹉形壶 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执壶 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提梁壶 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 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1986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人首鱼龙壶 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鸳鸯形壶 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鸡冠壶 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壶 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壶 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梨式壶 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大扁壶 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底部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均为青花制品。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背面无纹饰。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莲瓣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 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茄式壶 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鼻烟壶 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香壶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贲巴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古瓷造型之壶


匏壶 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

茧形壶 亦称鸭蛋壶,一种古代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茧形壶后世传入朝鲜,李朝青白釉瓷中有这种器形。

蒜头壶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质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有的蒜头壶颈、肩部堆塑有人物、龙、虎等纹饰。

唾壶 又称"唾盂",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有渣斗"之称。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增加盖与托盘。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恢复为盘口,扁腹,圈足,不过一般口径大于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饰莲瓣装饰。入明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一直持续到晚清,俟后被灰槽所代替。

带系扁壶 壶式之一,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岳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帖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盘口壶 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盘,长颈,球腹,平底。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此器自东汉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变。肩部通常饰双系或四系,东汉为环形,三国、两晋呈桥形,隋以后渐成条状。

虎子 又称“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茧式扁圆腹,绳梁,虎状圆臀有尾。此后的先秦墓中曾出土过漆、铜、陶质的虎子。瓷质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造型呈卧虎状,昂首,张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梁或若绳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状,腹侧刻双翼。中期以后,造型渐趋简单,器身与扁罐相类,肩部有向上倾斜的直筒口,素身,极少装饰,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鸡首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一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品。

鹰形壶 又称鹰首壶,属盘口式壶中的一种。江苏宜兴周墓墩西晋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径10.5、底径11厘米,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爪,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东晋时期。器形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装饰在壶的肩部与柄相对处。羊鼓睛凸目,双角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曾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墓以及江苏丹徒、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 壶式之一,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展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龙凤壶 见“凤首壶”

龙首壶 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 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鹦鹉形壶 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执壶 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提梁壶 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 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1968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人首鱼龙壶 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鸳鸯形壶 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鸡冠壶 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壶 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壶 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梨式壶 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大扁壶 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底部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均为青花制品。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背面无纹饰。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莲瓣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 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茄式壶 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鼻烟壶 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香壶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贲巴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茶具造型方式主要有风卷葵、菱花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茶具造型方式主要有风卷葵、菱花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