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意瓷砖 > 导航 >

陶瓷窑炉余热回收

陶瓷窑炉余热回收

陶意瓷砖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5-03

陶意瓷砖。

生产陶瓷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烧成,烧成是在窑炉中进行的。陶瓷生产的窑炉有连续式的(隧道窑)也有间隙式的(倒焰窑),不管是隧道窑还是倒焰窑,其热效率都比较低。效率低的原因除了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等原因外,重要的一点是排烟损失。烧成隧道窑废气带走的热量损失约占总热量的20%~40%,而倒焰窑废气带走的热量约占燃料消耗量的30%~50%。因之回收窑尾废气的热量加以利用是提高窑炉效率的关键。

陶瓷蓄热体

国内隧道窑排烟温度一般在200~300℃,也有高达400℃,个别倒焰窑的排烟温度可高达560℃。一方面窑炉排烟带走大量余热,另一方面为了干燥坯件,一些工厂又另外建造窑炉或锅炉产生热风和蒸汽以满足烘干坯件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开发和推广,热管技术已在陶瓷烟气余热回收中得到应用。

一、隧道窑烟道气余热利用隧道窑余热回收主要用以加热空气作为烘干坯件的热源,也可作为助燃空气以提高窑炉本身的热效率,两者的选择可依据各工厂具体情况而定。taocI52.COm

二、电瓷厂隧道窑冷却带余热利用将电瓷厂隧道窑冷却带400℃~450℃的废气抽出通过热管换热器换热,烟气温度降至300℃,再返回窑炉中烧成带作为气氛膜风使用。被加热的新鲜空气送入烘房,干燥电瓷器坯件。

三、倒焰窑烟道气余热利用某厂倒焰窑排烟温度为564℃,实测该窑炉热效率仅为23%,由于坯件入窑前需要预热烘干,因之需再建一个烘干窑,以煤作为燃料,燃烧的烟气作为烘干热源。根据计算,如将560℃烟气降到160℃排空,将新鲜空气加热到60~120℃,其热量足够烘干坯件所用。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中瓷窑炉设立“中瓷奖学金”


5月26日上午10时,由院热能工程系与湖北中瓷窑炉公司共同设立的为鼓励考研学生和优秀贫困生的首届“中瓷奖学金”颁奖大会在学院陶艺中心一楼召开。中瓷公司总经理丁志坚先生,院副院长周健儿、学工部部长黄弘,蒋方乐副教授,热工系副主任汪和平老师等及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热工系党总支副书记艾玉庭老师主持。

丁志坚先生首先表达了对陶瓷学院的良好祝愿。他诚恳的说,如果这个微不足道的奖学金能为陶瓷学院的众多优秀陶瓷人才带来良好的作用,为陶瓷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那公司会很开心;他表示,如果效果好,公司会一如既往地与热工系合作下去。周健儿副院长感谢中瓷公司的善举,并对热工系学生要立志在陶瓷行业的发展作了激情的动员,对中瓷公司的事业与员工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在阵阵掌声中,各位嘉宾为“中瓷奖学金”获得者钟贵全等9名研究生和方忠等3名优秀贫困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会后,丁志坚先生作了专题报告。他用朴实的话语,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并希望与我系继续保持这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这一席话激励着我系到场的每个同学。大家表示,一定要发奋成才,为中国陶瓷行业增添新的伟大力量。

以创新思维搞好陶瓷窑炉的设计与制造


目前,在迅速发展中的国内外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尤其在开发研制新型陶瓷窑炉方面,正在流行一种以创新思维从事窑炉设计制造的动向。其特色为注重应用高科技与新技术研制窑炉新产品,尤其在结合节能、提高烧成效率、缩短烧成周期,提升陶瓷产品烧成质量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令人刮目相看.此外,创新性思维设计窑炉产品,还确立了多项专利与技术发明,它们在建筑卫生陶瓷生产技术方面,具有进步意义,也很有新意。当前,国外陶瓷行业在新型窑炉研制方面的许多做法,有许多优点值得注意,许多设计思想与制造技术更是值得我们拿来进行借鉴与参考.其主要要点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创新思维与新技术推动窑炉研制

近年来,我们发现新一代的现代化窑炉,其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重视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来推动创新。重视基础学科研究,大胆吸收其它行业科研成果,运用到新型窑炉设计与研制中来。现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窑炉设备实现了窑机一体化。窑炉机械设备加工精度高、定位准确,选用最优质的材料依照最佳方案设计、制造出各种窑炉产品,因而能保证窑炉的质量与工作性能。目前,各发达国的窑炉公司更加注重市场信息,自行开发或购买专利,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研制开发最新式的窑炉设备,从而保证了窑炉设备与烧成技术的领先位置。

目前,由于创新性思维的指导,建筑卫生陶瓷使用的窑炉,在设计、研制与制造方面,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如喷嘴、各种耐材、监测仪器及信息处理等关键性设备采用电脑控制加工、生产水平与加工精度提高。许多窑炉产品的各个部件由数十家乃至上百家企业协作生产,最后组装而成。一台先进的窑炉往往凝聚了燃烧技术、材料技术、节能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领域的研究成果,高新技术领导着窑炉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现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已普遍采用的辊道窑与梭式窑窑炉,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喷嘴燃烧系列及轻量化的炉体,节省占用工作场地及操作方便,梭式窑炉均采取向上打开窑门,内部为全陶瓷纤维棉结构。梭式窑炉的烧成采取人工操作与全自动控制两种方法。人工操作式的梭式窑炉装配全自动控制系统后,即可实现全自动无人化操作。全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测知,氧度监测、自动供气与闭气开关可自动调节式、自动烟囱闸板开启开关及电脑信息处理及指令部分组成。一座4.3M的全自动控制梭式窑炉,烧成性能稳定,便于控制,烧成效果好等优点。另外,随着工人福利待遇的提升,夜班工作制也将面临着修改,连续化工作制度,面临着改进。因此,间歇式窑炉将成为未来的方向,也会成为以后大规模普及的主要窑型。

二、注重综合性的技术组装与配套

新型陶瓷窑炉研制与开发极为注重窑炉的综合技术配套。窑炉技术水平已达到运行辊道化、燃料气体化、烧成自动化、窑体轻量化及节能化等目标与水平。由于新型陶瓷窑炉能够不断降低能源消耗、窑内温差,大大缩短了烧成周期,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已成功达到烧成质量提高,节能效果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及降低窑炉造价,缩短施工周期等效果。同时,在研制新型陶瓷窑炉时,也非常重视对与烧成有关的相关工序如装窑开窑、窑具材质与造型的改进与完善配套工作。并能够考虑到东、西方人的生活与操作工作的习惯,因此,新型陶瓷窑炉的性能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当前,为了满足目前市场上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近年来在国外陶瓷窑炉市场,出现一种新型辊道窑炉。其特点为辊道窑小型化,烧成方法采取侧面上下夹烧方式,烧成气氛可发很方便地任意调整为还原焰与氧化焰,并且具有很高的节能效果和烧成优品率。这种新型的窑炉,其窑体的建筑方式均采取了预制件构筑方法,可使窑炉的设置能在短时间内完工投产。由于大量采取高科技新技术及电脑操作系统,具有操作方便、烧成热效高与大幅度节能等特点。该产品被国际窑炉界称之为“新一代袖珍辊道窑”,其使用的燃料为液化气、城市煤气等。袖珍型辊道窑炉长度为18米,炉内宽为0.58米,可运用于连续烧制宽度为0.40米,高0.15米的陶瓷制品。烧成温度为1300度,最高可达1300度,烧成气氛可以用于还原和氧化焰。烧成时间根据产品不同为2~4小时不等。烧成温度控制方式为窑位微分PID控制。该窑炉配备有能够应付晚间16小时欲烧产品的储存储备设施。据悉此种窑炉非常适合于中小型瓷厂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适宜于现在国际市场变化快,定货品种多,但定货量小等特点。它的特点尤其适合用于生产造型奇异,特殊的卫生洁具品种。还有的窑炉公司应用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控制远在千里之外的窑炉成功进行烧成的目标。这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对新产品开发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

三、未来几年窑炉发展趋势的展望

近年来,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面对传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能源价格飙升,节能形势越来越十分严峻起来.围绕这一新的课题,国内外陶瓷行业正在抓紧研究开发新型的烧成方法,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动向。如近年来开发成功的陶瓷产品进行微波烧成的新工艺。据有关资料报道陶瓷微波烧成理论的研究取得成果,已有多项陶瓷品种进入实施阶段,如特种陶瓷制品,象小件陶瓷齿轮、刀具,密封环等均可由微波烧成工艺烧制。陶瓷微波烧成工艺具有节能、烧成周期非常短等优点。特别是高温乃至超高温烧成1350℃~1600℃的精细陶瓷制品,传统烧成方法需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采用微波烧成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将来这种技术能否用于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生产?应该值得研究。现在,在国际上宇宙航天事业需大量的超高性能的精密陶瓷器具与部件,这对于微波窑炉与烧成技术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另外,一种新型的窑炉设备,比如全自动控制钟罩窑窑炉的制作也取得了新进展。钟罩窑顾名思义,即窑炉外形如一座高大的钟。烧成时需将窑体罩在高大的产品上,然后点火烧成。烧成完毕再将钟罩吊起来,放在一旁。很明显这种钟罩窑,将来有可能适用于烧成特大型卫生洁具等产品。其发展动向值得注意。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壮大,陶瓷窑炉的设计与制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内陶瓷窑炉制造业扎根于本国实际需求。坚持以高新科技创新,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型窑炉,在许多方面做得很成功.同时国外发达国家有许多新经验与新技术也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只要我们坚持以创新思维进行新型窑炉设计,并且注重作好与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对接,就一定能把国内的窑炉设计与制造搞上去,使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窑炉的设计与制作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开发出多功能的数字化陶瓷窑炉


美国帕拉刚公司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型数字化多功能窑炉,可以实现烧制各种陶瓷制品以及玻璃制品。据悉,该数字化多功能烧成窑炉内部34cm,宽42cm,总有效体积3立方米,主要用于陶瓷研究实验工作。其加热方式是将发热体安装在窑炉顶部、底部及四面炉壁上,因此能够实现对产品坯体均匀加热。并且采用了较先进的耐火材料进行密封,其保温性能高,节能效果好。

该数字化功能窑炉配备有目前非常先进的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它们由报警式温度调控、有自动测温锥、触变器、存储器等总共20多个元件组成,并且在控制系统还设制了专门用于烧成陶瓷釉料产品采用的自动控制程序。在烧成时可以由上下左右及两侧总共六个部位同时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利用,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烧成时间。数字化多功能窑炉最高烧成为1280度,可用于各种陶瓷、玻璃产品的烧成试验与科研需求。在烧成不同产品时,可以由装置进行温度转换。烧成玻璃时,热量是由窑炉及单个侧面进行加热。在烧成陶瓷产品时,则有窑炉的炉底及四壁共同加热。另外窑炉的顶部可根据需要随时自行断开,操作非常方便。

中冠陶瓷窑炉节能项目获国家补助550万元


10月30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经过积极争取,该市中冠陶瓷有限公司窑炉节能改造项目获国家财政奖励。国家发改委以发改环资[2009]2483号文件下达资金计划,获补助资金550万元,这是目前该市获得的国家和省节能财政补助资金额最高的一个项目。

鄂州中冠陶瓷有限公司是该市重点高能耗企业,去年11月份以来,该公司为推动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实施了窑炉节能改造,通过改造窑炉结构,采用电脑控制脉冲燃烧工艺,提高了燃烧效率,变“二次烧成”为“一次烧成”,并将淘汰下来的素烧窑改造为干燥窑,利用烧成窑余热烘干坯料,同时对电机系统实施无功补偿和变频技术改造。该项目实施后,年可节约标煤22108吨。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将对该市高能耗企业集中的建材行业发挥良好的节能示范作用,对于推动该市“两型社会”建设、确保该市“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顺利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瓷窑炉研究所设立“中瓷奖学金”


2月25—26日,中华窑炉总公司、中瓷窑炉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志坚先生携同总工库志兵、黄亮、余春生先生一行来到学院热工系,系领导冯青、艾玉庭、汪和平和中国陶瓷协会硅酸盐分会秘书长、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吴大选,院原教务处长胡国林热情地接待了客人。

热工系主任冯青教授首先代表热工系对丁志坚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热工系和中瓷窑炉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中瓷窑炉研究所”的合作事宜充分交流和深层次地洽谈,对“中瓷窑炉研究所”的机构设置、挂牌仪式、科研任务、经费投入等问题开展了实际性的工作,在协议的草签等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

中瓷窑炉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志坚先生继04年在热工系设立“中瓷奖学金”之后,从05年开始与我热工系争取更大方面的合作,并对“中瓷窑炉研究所”进行多方面的策划,到今天已初见成效。!相信“中瓷窑炉研究所”的挂牌设立也将进一步加大学院热工系师生科研力度、化科研成果为生产力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广东潮州投7500万建“陶瓷废渣回收利用”项目


侨乡潮州构建绿色“陶瓷之乡”

近年来,潮州陶瓷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瓷都。潮州是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和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

据统计,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卫浴陶瓷出口分别占中国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三十,电子瓷基体产量占全球一半,产品远销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陶瓷产业在为潮州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环保问题。据估算,潮州一年的废瓷就达十万吨以上,如何有效解决陶瓷废渣的出路,一直是很多陶瓷企业伤透脑筋的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陶瓷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广东省枫溪陶瓷研究所联合广东四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高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立了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斥资七千五百万元人民币建设“陶瓷废渣回收利用”项目。

据悉,开展废瓷回收利用,成功地完成了利用废瓷生产瓷泥、再把瓷泥制成产品,其废瓷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广东四通集团有限公司在业界以回收废瓷品、泥料等废旧资源再生循环利用而知名。公司总经理蔡镇城说,“利用废瓷再生制陶瓷的成本比购买原料还要高出百分之十,去年公司虽然没有赢利,但我这样做能引起社会对环境的重视,也很满足。现在我们的资源一天比一天少,利用废瓷生产陶瓷产品,对解决城市陶瓷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记者看到,从各个陶瓷工厂收集来的陶瓷垃圾被粉碎后,再加上其他的陶瓷原料,通过球磨、混料、压滤等机械加工之后,就变成了适合陶瓷生产的瓷泥,这些瓷泥被送往陶瓷厂生产卫生洁具和日用陶瓷产品,实现了资源再生。

窑炉的分型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长窑)、阶级窑、蛋形窑(景德镇窑)、葫芦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降温的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馒头窑结构图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前墅龙窑

阶级窑是由龙窑逐步改进而来的,以福建德化地区出现最早,也最著名,大约在明代首创于中国福建德化,故又称为德化窑。日本瓷窑受德化阶级窑影响很大,并把其“估计为串窑的始祖”。它象龙窑一样,也是依山坡倾斜砌筑,不同的是各窑室均砌筑成阶梯形。一座阶级窑一般由间容积不等的燃烧室串联而成,阶级窑依山按10~20°倾斜砌筑,长15-20米。最初形式为宋代的分室龙窑,至明代演变为一个个单独的窑室。一窑约有5-7室,后室窑底高于前室窑底,隔墙下部有通火孔。烧前室时,火焰自窑顶倒向窑底,经通火孔依次通过后面各室,最后自窑尾排走。 因此在烧同样一窑陶器制品时,燃料消耗相对较少。因窑内多呈正压,较易控制窑内还原气氛,制品的烧制质量比龙窑好,但结构比龙窑复杂。所以全窑就是一个大龙窑,而每一室又是一个个半倒馒头窑,它既有龙窑的优点,又比单个馒头窑优越。

蛋形窑亦称“景德镇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窑。可能是从龙窑和参考北方馒头窑,又借鉴蛋形窑根据烧松柴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以砖等材料砌筑,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床前低后渐高、倾斜度3°左右。窑室前部高而宽,后渐低、窄、略呈扁长圆形,似平卧在地上的半个蛋,故名蛋形窑。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象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全长15-20米。窑底前端略低,倾斜度3°左右。窑头有火箱,火焰经窑体至窑尾,废气由蛋形截面的烟囱排出。最高、最宽处约5米左右,容积大,约150-200立方米。窑壁较簿,厚度在0.2-0.25米之间。窑墙与护墙之间填以砂土作隔热层,热利用率较好。在同一窑内,根据各部位温度的不同,可以同时装烧品种不同的制品。窑身左右两侧用砖围砌成一护墙,与窑壁之间留有0.2-0.3米的空隙、内填砂土,作为隔热层,以缓解窑壁与窑顶受热膨胀或遇冷收缩时引起的开裂,并有减少热量损失的作用。烟囱贴后壁而立,高度一般与窑身长度相等。.平面似蛋形,壁厚仅0.1-0.12米,下粗、向上渐细,上口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形制高而大,抽力强。蛋形窑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砌筑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装烧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一窑内装入多类瓷器品种可同时烧成。蛋形窑以柴作燃料,烧成时间短,单位耗柴量低,产品质量好。适应景德镇附近制瓷原料的特性和瓷器的传统风格。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较龙窑、阶级窑和馒头窑等为优。明清以来景德镇制瓷所取得的成就,是和这种窑的采用分不开的。它对清代景德镇瓷器手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蛋形窑的建筑结构。对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德国的卡塞勒窑等,就是仿照这种设计建筑的。

葫芦形窑,清《南窑笔记》载:葫芦形窑“窑如卧地葫芦”。窑因其形状而得名。以砖坯或砖砌筑、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圈顶,整体平面呈长条束腰状,以束腰处为界,分为前后两室。窑床与地面有一夹角,角度比龙窑小得多,一般为4-12°。福建南安发现的一座宋代葫芦形窑遗迹全长7米有余、最宽处为1.5米左右。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址发掘的一座元代后期葫芦形窑遗迹全长19.8米、前室长3.2米、宽4.56米,后室长16米、宽2.74米,窑身倾斜度为12°。后室狭长,是前室长度的5倍。此处发现的另一座明代早期葫芦形窑遗迹全长8.4米、前室长2.25、宽3.5米、后室长5.75米、宽2.75米、倾斜度为4-10°。前到室长度比例缩小,后室的长度仅是前室的2.5倍。至明末清初后室消失,发展演变成了蛋形窑。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进行了较大的改造,适合于烧造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粘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

陶瓷窑口知识——岳阳窑


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岳阳以南25公里的洞庭湖畔,分布在三笼矶、陶家嘴、九马嘴、万石湖、杨庙湖、布嘴山、鹿角、呈祥湖、黄主港、白沙湖、铜盆湖等17处。其中杨庙湖窑烧瓷上限早至五代。大量标本属宋代,釉色以酱黑色为主,青釉次之,还有少量素地白彩和釉下粉彩。胎有灰褐、红褐、青灰几种,胎质坚硬。器物有碗、碟、罐、壶、缸、坛。其中有的碗、壶造型与衡阳窑接近。釉下粉彩饰于坛、器盖上,图案用白粉在浅灰素胎上绘成,然后施透明青釉。青釉在浅灰胎上呈茶叶末色。鹿角窑在红旗乡,早期烧黑釉、黄釉壶、坛、碗,碗心印莲花或“黄垲种炉”四字及“李”、“大吉”字样。中期釉色以青釉为主,酱黄釉、酱青釉烧成温度低、为半陶半瓷产品。装饰有釉下粉彩绘花、印花、划花。釉下粉彩绘花装饰较多,器物有壶、碗、盏、坛、罐、多灰胎。用浆粉绘牡丹或直线几何纹,外罩透明青釉。印花多用于碗内,内容有文字或花卉。也有图文并用的。如水波莲花纹碗,以水波纹为地,中心绘团菊,碗内壁4个花形开光内分别书“福”、“寿”、“嘉”、“庆”。刻花数量较少,多在钵内刻莲花纹。瓶、壶、罐等也是常见的器形。根据该窑以釉下粉彩为主要装饰,造型与汩罗营田窑相似的特点,应划归营田窑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窑炉余热回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意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