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留缝 > 导航 >

南京学者:海外古瓷遗址非郑和所留

南京学者:海外古瓷遗址非郑和所留

瓷砖留缝 瓷砖的留缝 瓷砖墙面

2021-05-21

瓷砖留缝。

名城会郑和文化论坛前夕,南京各媒体都报道了东南亚岛国文莱的一个重要考古发现。据报道,这一绵延两公里、宽100米、由数不胜数的中国古宋明瓷器碎片堆积起来的遗址,在国内外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学者指出,该遗址为七下西洋的郑和所留,此发现对郑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著名学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季士家先生得知此消息后,进行了细致缜密的研究,初步澄清了萦绕在这重大考古发现上的谜团。昨天,季士家先生告诉记者:“这一海外中国古代瓷器遗址确实是一个重大发现,但与郑和毫无关系。”

季士家先生说,文莱国古称渤泥国,是加里曼丹岛上的古国。早在我国宋代以前,该国就是一个统治14个州的大国,其首都“以版为城,城中居者万余人”。中国和渤泥国很早就开始了交往,据《美国大百科全书》记载,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上发现过中国西汉的陶器,证明早在西汉年间,中国就和渤泥国开始了贸易往来。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十分重视发展和四邻国家的关系,曾命监察御使张敬之等官员主动出使渤泥国。

“靖难”之后,明朝派往南洋的使臣发生了变化。季士家说,从自己侄子建文帝手中抢得皇位的朱棣对大臣并不信任,而派长期随侍自己身边的太监担任出国使臣,并且使用专使,即每一个国家安排一个固定的使节,不轻易更改。

具体拿郑和来说,他七下西洋,先后去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东非各国,足迹遍布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但出使文莱的任务并非由他分管,而由另外一个太监张谦担任文莱专使。张谦还曾经在文莱呆了两年的时间。所以说,郑和一生从来没有踏上文莱的土地。季士家指出,把文莱发现的中国古瓷遗址和郑和联系起来是不严谨的。

至于有学者推测文莱中国古瓷堆积遗址可能是郑和为了南洋各国交易而建的中转站,季士家对此给出了明确的否定,季士家说,郑和下西洋,其货物中转仓库在“满剌加”(即今马六甲),这一点目前学者都没有异议。对于文莱的这一考古发现,季士家说:“这是中国、文莱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史迹,值得好好研究,但研究方向可不能搞错。”

虽然指出郑和没有去过文莱,但季士家也对记者强调,郑和下西洋并非一点都没有对文莱产生影响。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给南洋各国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时的渤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在听说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后,就曾经自动组成由王妻、王弟、王子等150人参加的亲善访华团,在没有告诉明成祖的情况下就来华访问,“至福建,守臣以闻”,报告了朝廷后,朱棣才得知,立即派遣官员前来迎接。麻那惹加那乃后来病死在中国,其墓葬即今南京南郊的渤泥国王墓。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海外赏瓷录


笔者因事丹青而喜瓷艺,在欧洲游学时曾就读丹麦的一家陶瓷学校,也曾游历欧美、东南亚,在博物馆中寻访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在与各国人士的交流中,感受到他们对中国古代陶瓷的珍爱。丹麦是最早在中国开办商行的五个欧洲国家之一,中国的陶瓷艺术品很早就传入了这个北欧国家。至今,丹麦皇室、国家博物馆以及一些私人家中,收藏有不少中国宋元明清的陶瓷艺术品,其中不乏曾经清代皇室珍藏的稀世之宝。友人收藏的这对粉彩九桃小碗,其器型、胎釉、绘画、置烧方式都很有特色。鉴赏之余,将个人浅见衍成此文,以就教方家。

这对有雍正官窑款识的粉彩九桃小碗,广口圈足,造型规整,口径9厘米,高3.9厘米,足径2.6厘米。碗壁弧线优美,微削而不失丰圆。底足与碗壁呈弧线圆滑过渡,十分雅致。整体造型是小巧隽秀且典雅端庄。碗壁厚仅1毫米,诚所谓“薄如卵幕”。胎体之薄,莹莹透光,轻叩之下,其声清越,如闻罄鸣。胎釉雪白,纯净蕴润,釉面光洁平滑。强光下借助十五倍的放大镜,可见釉层中气泡细密,分布均匀。薄胎瓷器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第一次烧坯以及在瓷坯上绘彩后第二次入窑烘烧时都极易破裂。雍正皇帝曾下令烧制一套5件薄胎小杯,结果第一次入窑就烧坏了两件。在雍正的严厉训斥和督促下,匠师们竭尽全力,呕心沥血,不断摸索,三个月之后总算按皇帝的要求烧制成功。由此可以想见,像粉彩九桃小碗这样的薄胎器件,其烧制难度有多么大。两只碗的主体装饰是一棵绿叶纷披、缀挂着九只硕果的桃树,并分别绘有三只小鸟和两只红色的蝙蝠翩飞于枝叶之间。“九”乃皇帝“极尊之数”,故世有“九五之尊”的说法。“桃”者“寿”之喻,“红蝠”者,“洪福”之谐音也。传世雍正官窑作品,有将“雍正年制”款书于描绘在器底的一只桃子的轮廓内者,可见这位皇帝对桃子图案的偏爱。在官窑瓷器上绘九桃红蝠,自雍正朝兴盛。

两只碗上所绘的桃树,构图基本相同,但其细节描绘则依枝干的伸展态势而作灵活变化。走向不同的一枝主干和一枝支干在画面上的相互呼应,构成一种回环的韵律。雍正一朝,九桃图多作于盘、碟、瓶和尺寸较大的碗上,而在形近杯盏的小碗上绘九桃图,且枝、叶、果穿插掩映无纷乱,画面疏密有致无拥塞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章法功力。观其用笔,属纤细一路,线条流利自如。作者以不同的笔法和设色,较好地表现出了枝、叶和果不同的质感:枝干坚劲而富有弹性,绿叶似随风摇曳充满生机,桃子则丰硕沉坠有体积感和重量感。其中尤以桃子被表现得最为出色。作者先以浅淡的鹅黄色敷底,然后在桃尖处施以厚实的鲜红色,再向果蒂方向渐次淡去。烧成之后,两种色彩交融的效果异常美妙,使硕桃呈现出成熟果实饱含汁液的鲜嫩质感。

总的来看,主体画面构图和意境与人们熟悉的雍正粉彩桃画的典型风格相合,但其具体技法却与康熙五彩花鸟相似。最明显的是枝干的画法,作者用的是康熙五彩常用的披麻皴,而非雍正粉彩常用的点描皴。其运笔之洗炼洒脱,亦与雍正粉彩的谨描慎绘大异其趣。画面下方树干的周围有一片染以淡绿的点苔,用以喻示地面,从而使逸然斜出、硕果累累的树干有了一个着力点。顺便说一句,在树根周围点苔染绿,亦是康熙五彩花鸟作品的典型画法。

画面上的小鸟和红蝠也画得颇具情致。三只小鸟姿态各异,运笔轻灵,墨色浓淡相衬并染以淡蓝。两只红蝠则以大写意出之,复以鹅黄色对形体略作勾勒,以墨彩点睛并撇几根隐约可见的髭须,笔触率意,非常生动有趣。

碗的外壁口沿、碗腹和底足外壁施金粉为地,以黑色线条绘有几层样式不同、结构细密的纹饰。金彩色泽深沉,纹饰严谨工整。金色乃皇帝“至尊至贵”之色,清代历朝官窑器,多有描金纹饰者,且多为宫中陈设精品。这两只碗以金色敷底作辅助纹饰,既突显了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又衬托出雪白瓷面上主体绘画的秀丽清雅。所用的几种纹饰,在众多的古瓷研究著述中未见其名。依其形状,口沿的两层或可名为“城墙垛口纹”和“排点纹”。碗腹一圈纹饰很像竹编器物的结构,可名之“竹编纹”。小巧的底足则饰以一圈抽象的“波浪纹”,与碗腹的纹饰相联接。传世的雍正作品中,少有以这几种纹样作装饰者。而在康熙朝,以这些纹样作装饰的作品并不鲜见。“竹编纹”在康熙五彩、三彩作品中的运用很普遍,其中尤以五彩作品为多。装饰的作品包括壶、瓶、尊、薰、盘等器物,装饰的部位包括口、肩和足。有些作品在一、两个部位,有些则在上述三个部位均以“竹编纹”装饰。康熙以后各朝,以“竹编纹”作装饰的作品就很少见了。

足底不露胎,是这对小碗又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底足外壁作为纹饰底色的金彩一直延伸并包裹住足底,然后在与底足内壁相遇处停住。小碗足底既不露胎,又非覆烧或支烧,那么,它们在入窑时是如何放置的呢?经观察发现,底足内壁釉面有一圈细微的、断断续续的掉釉痕迹。笔者据此推断,第一次入窑烧制瓷坯时为仰烧,在碗的足底放置了垫饼,烧成后足底露胎。待完成瓷坯上的主体绘画和金地纹饰后,将金粉敷施于足底,再以一个直径略大于碗底的耐火泥圆柱为载具,支撑住稍微外撇的底足内壁,然后装匣入窑烘烧。出窑后,底足内壁与圆柱上部边缘接触的地方便留下了细微的掉釉痕迹。

圈足内直径为2.4厘米的碗底,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双行双圈青花款。款字书写工整见笔力,笔划间架合法,布局疏密有度。每个字高约4毫米,宽约3.5毫米,堪称“蝇头小楷”。一些较长的横划,不似常见的雍正款楷书写法,而是带有明显的“康熙御制”双方框款之刊书宋体的特征,唯其笔势流畅自如,并无康熙款的刻板。款字用较细的笔书写,因笔胎小,蓄涵青料有限,故青花色不很浓重,但笔划依然清晰。青花稍浓处,釉面略有凹陷。

综上所述,这对粉彩小碗的主体绘画和辅助纹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康熙五彩作品的技法特征。康熙末期在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粉彩,其绘画、装饰技法仍带有明显的五彩特征;而人们熟知的、带典型风格的雍正粉彩,亦非一夜之间形成,其初始阶段必然受到康熙末期绘瓷技法的诸多影响。据此可以推断,这对带款识的粉彩九桃小碗系雍正早期的官窑作品。唯其制作难度极大,故存世量稀少,寻常难得一见。

古人曾以“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的诗句,形容那些制作精美的薄胎瓷器,表达人们的宝爱珍惜之情。轻轻地把两只小碗放回锦盒中的软囊,不禁使人生出许多感慨。和海外为数众多的中国古代优秀艺术品一样,雍正官窑粉彩九桃小碗这样精美绝伦的皇家瓷器,从中国皇帝的深宫禁苑到西洋寻常百姓家中,其流传过程必有一段或简单或曲折的故事,既引人遐思又耐人寻味。

中国青花瓷出口应归功郑和?


在印尼巴厘岛的大街小巷,记者看到瓷器店铺鳞次栉比,有中国景德镇的瓷器,也有当地烧的瓷器。在靠近民族村的陶瓷展览中心,摆满了中国景德镇的瓷器,各种造型和图案应有尽有,来选购瓷器的华侨和当地人络绎不绝。

陪同记者采访的当地华侨潘先生介绍说,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来到巴厘岛,带来了中国的瓷器,深受巴厘岛人和华侨的喜爱,把它当作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收藏瓷器的大都为政府官员和做生意的有钱人,把它当作古董,爱不释手。而一般的居民买不起中国瓷器,只好买当地人烧制的瓷器,比起中国的瓷器来自然要逊色许多。

巴厘岛民族文化村的一位收藏者对中国瓷器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明代中叶始,中国的青花瓷尤其是福建的德化古青瓷大量外销,深受亚非各国的喜爱,这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丝绸曾推动了陆上的商路,瓷器同样也成为郑和下西洋海上商路的原动力。

巴厘岛的华侨商人黄先生专门经营古董和工艺品,他家收藏的瓷器之多可以办展览。他对记者说,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装饰品之一,不乏珍贵艺术品,至今仍被海内外收藏家珍视,并以明代的德化窑白瓷为最。德化青花瓷出口海外,应归功于郑和。

黄先生说,据考证,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回色泽浓艳的进口料“苏泥勃青”,使瓷器青花的烧制有了很大进步。同时,郑和船队带到亚非各国的青花瓷器数量极多,开拓了中国瓷器广泛的外销门路。亚非各国先后发现的德化青花瓷器,多有“成化年制”的款式,就是最好的明证。

印尼雅加达博物馆的藏品青花碗,碗外绘有五个圆圈,每个圈中间均写有阿拉伯字,碗底有“成化年制”的款式。据考证,这是当年伊斯兰国家买主的定制品。经专家鉴定,在中国西沙群岛先后出土的牵牛纹青花碟、盘、碗,云龙纹青花碗和盘,云龙火珠纹青花碗,城楼纹、佛手纹、寿字纹青花碗及半寿字纹青花盘,均为德化窑产品。自古以来,西沙及南海诸岛即为中国版图,为中国与西洋各国交通贸易往来必经之地。大量德化瓷器在西沙群岛发现,应是郑和七下西洋随带瓷器或德化外销瓷器途经西沙的遗留物。

德化青花瓷器的品种甚多,其胎体坚白细腻,釉色或幽清淡雅,或明快浓艳。青花纹饰题材众多,花样百出,既有山水人物,又有花卉鸟兽,运笔自然奔放,令人见而生爱。各种器中底部都有款识,最常见的是商号名称,如“顺兴”“宝兴”、“瑞兴”、“万利”等;亦有以画代款识的,如小兔、秋叶、双鱼、火焰等;还有年号款识,如“成化年制”等。据中外有关文献记载,及历来亚非各国陆续发现的实物佐证,明代德化青花瓷对传播中国古代文化,促进中外人民的友好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景德镇与南京文交所 携手打造艺术陶瓷交易平台


5月13日,景德镇国资公司与南京文交所正式签署交易所增资扩股协议。按照计划,增资扩股后的陶交所将进入实质运营阶段,打造陶瓷线上电子交易平台,计划一年内交易额达到100亿元,3年后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并谋求在资本市场上市。

互联网时代千年瓷都的探索路

众所周知的是,千年景德镇不乏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及制瓷历史,长久以来,如何将大量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珍品、独特的工艺配方及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开发利用,盘活沉积资源,转化成经济价值,是景德镇市政府机构及民间陶瓷人士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当互联网已经深入大家的工作、生活等每一个领域的时候,景德镇的一些陶瓷似乎也找到了出路,在淘宝、天猫等著名互联网交易平台上,的身影大量存在。

然而,景德镇人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状——这样的网络线上交易模式,只能存在于个人或者是企业个体的销售模式中,而且更多的交易商品是日用瓷,而非艺术瓷,无法为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投资领域带来跨越式的推动。

缺少综合性平台成陶瓷电商短板

“缺少专业的资讯和监管平台,消费者自然就不敢通过网络去投资一件相对来说价格不菲的艺术陶瓷,就更别说形成一个繁荣的艺术瓷网络交易平台。”说这话的李军是景德镇一名艺术陶瓷经纪人,平时也做一些日用陶瓷的生产、销售,他的妻子则是当地一名知名陶瓷艺术家。在他的交易习惯中,更多的艺术陶瓷是通过和客户面对面交谈后售出的,而在他自己的淘宝页面上,卖得更多的还是他生产的日用瓷。

[考古]余干发现晚唐青瓷古窑遗址


有关专家称:将进一步证明江西也是青瓷的发源地

记者昨日获悉,在余干县黄金埠镇刘家山,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古代窑址,窑址内出土的青瓷文物证明,我省也是青瓷的发源地。

昨日,记者赶赴现场采访了解到,这座古窑遗址是在景鹰高速公路余干县出口互通施工现场发现的,位于余干县黄金埠镇上行村委会的刘家山。连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干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窑址500平方米范围进行抢救性发掘。

从发掘情况看,目前发现龙窑一座,出土了大量青瓷器,有碗、盘、碟、钵、罐、壶、砚台及各类烧具。这次出土的器物,其造型有的雄浑,有的精巧,釉色呈现铀青绿和青黄,色泽精美,为同时期江西窑址所罕见。

从外形看,釉色与浙江越窑有密切联系,胎上施褐彩的碗类器,又与长沙窑工艺如出一辙。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玉璧底器,对研究我国古代瓷器文化有较高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告诉记者,这个窑的时代为中唐到晚唐,说明余干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的烧制地之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称,我们原来一直认为青瓷的发源地在浙江,这个古窑的发现,填补了江西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进一步证明了江西也是青瓷的发源地之一。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四载王朝 瓷史留痕


洪武、建文两朝,处于元、明交替之际,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多少年来,这一时期都成为海内外古陶瓷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随着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元末、明初遗物及全国各地发掘物的不断发现,这一时期的古瓷真貌和历史空白,必将被认识与填补。现将一件带有"大明建文年制"款的青花瓶介绍如下,求教于专家学者。

“大明建文年制”款青花山万、竹梅高士图瓶(图1、2、3)。器高17厘米、底径5.5厘米,口径4厘米,腹径10厘米。喇叭形高圈足,挖足呈下凹旋涡形,是明初常见的圈足特征。器胎较薄,胎质灰青坚硬,器外修胎光滑,器内修胎粗糙。玻璃釉青白、光洁、晶莹,旋釉不到底。有长短不一、稀疏的白色开片。因胎质陶洗不纯,釉面上有数个大小不等的黑色疵点。青料鲜艳浓丽,稍有晕散。器腹上有一道半弧形的窑裂。器腹一侧,有青花双竖行楷书"大明建文年制"款。笔法道劲有力。器腹另一侧,绘高士、山石、竹梅。一株曲虬老梅,横空斜出,苍劲挺拔,树下绘山石、小草,一丛矮竹,一高土对老梅躬身礼拜。绘工一笔勾涂,极为潇洒生动自然。器不大,却显得气势恢弘、雄伟高雅。绘工明显沿袭元代遗风,但又有明显不同。元代青花纹饰繁满,装饰构图层次分明;有的纹饰多达几十层。而该器纹饰没分层次,也没层旋纹。器身上下只绘一幅图,主题突出,纹饰疏朗、别致、新颖。而且整器的绘画用笔简练,遒劲有力。该器的形体浑圆丰满而又隽秀端庄,纹饰豪放生动而又硫朗典雅,它在继承了元代青花瓷器传统的同时,又为永乐、宣德瓷器的器型和纹饰开了先河。

众所周知,明代在位执政的17个帝王从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1369年在江西景德镇设立御窑厂,到目前为止,经考古工作者及古陶瓷专家的考证与研究,书写帝王年款的官窑陶瓷器物,只有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帧。其他七朝没见有书帝王年款的官窑陶瓷器物。洪武一朝,迄今仅发现民窑青白瓷罐,器腹上面竹刻"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年款。而建文一朝,历时4年(1399~1403),书写帝王年款的官窑器物究竟有没有,始终是个历史之迷。1981年,在英国伦敦拍卖了一件仇炎之收藏的雕刻山水人物的五峰笔架,底署"吴氏均茂志明建文四年三月日横峰"。专家疑为赝品。此后国内发现了一件青花缠枝莲香炉,底署"大明建文年料'款,专家考证为民国所仿。总而言之,国内外出现的一些带"大明建文年制"款的器物都未被专家认可。大明建文一朝,虽然只有4年,但建文帝一上台,就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赢得明文学家朱鹭"四载宽政解严霜"的赞誉。相信江西景德镇御窑厂不会停止生产瓷器,而且,4年之后的永乐一朝,官窑瓷器生产的质量之高,就是明证。

“大明建文年制”款青花、山石、竹梅、高士图瓶的发现,说明那个时期已开始书写"永乐年制"帝王年款,也褐示了建文时期景德镇官窑陶瓷的真貌,为明初瓷器的研究、鉴定提供了一个极为典型的标准器。其造型、纹饰,兼具元末与明初传统风格。如深入研究。互相印证,顺藤摸瓜把洪武、建文、永乐3朝官窑瓷器的真面目弄清,无疑对明初古陶瓷的鉴定提供极大的帮助,并填补丁明代古陶瓷史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梅县发现一处宋代古瓷窑遗址


梅县发现一处宋代古瓷窑遗址

从梅县博物馆获悉,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工作人员近日根据群众报告,在梅县松口镇松南磨坊村一坡地山坑梯田中,发现一处宋代古瓷窑遗址,占地近2万平方米,现场遗存大量宋、元时期烧制的罐、碗、碟等瓷器残片。

这次发现的宋代古瓷窑址,是梅州继上世纪80年代发现著名的唐代梅县水车窑、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梅县瑶上宋代印花青瓷窑后的第三次发现。

梅县博物馆文物专家考察发现磨坊村叶屋对面约30亩(近2万平方米)的坡地山坑梯田中分布着大量宋、元时期的瓷片和多处堆积层,现场采集有罐、碗、碟等瓷器残片,以及唯一一块直径为8厘米、厚度为0.6厘米、用于烧制碗碟的完整圆形窑垫,初步认定此处梯田,在800多年前为宋、元时期的古瓷窑址。由于尚没有挖掘,现场未发现窑膛。

据梅县博物馆专家初步考证,这个宋代古瓷窑的烧制年份长达近300年之久,跨越宋、元两个朝代。它的发现,为研究客家先人的迁徙历史和粤东北地区烧瓷业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等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显得弥足珍贵。

文物专家根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认为这些生活用品大部分为碗、碟等日用青瓷器。内外施半釉,器内底留色圈,或饰施釉绳圈,开片青釉柔润,烧制火候高,瓷片击声清脆。该窑址以往未见于著录或公布,是本次调查新发现,为研究客家先人的迁徙历史和粤东北地区烧瓷业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显得弥足珍贵。

嵌瓷工艺播海外 “嵌瓷世家”绝艺今犹在


提到汕头老市区的老妈宫和存心善堂,许多海内外潮人都很熟悉,也感到很亲切。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老妈宫和存心善堂的精美嵌瓷出自汕头著名的“嵌瓷世家”许氏一家之手。记者近日专程走访了许志华,了解这个不一般的工艺之家的故事。

许氏三代人作品遍及潮汕许志华是“嵌瓷世家”的第三代传人。其祖父许石泉是著名的潮汕嵌瓷工艺家,师从嵌瓷工艺大师吴丹成。潮汕的庙宇和各地古建筑的嵌瓷,几乎都是吴丹成和他的徒弟们的杰作。在得到吴丹成的真传后,许石泉又把这一本领传授给三个儿子许梅村、许梅洲和许梅三。“嵌瓷世家”许氏三代人的足迹几乎遍布潮汕地区所有有名的庙宇、祠堂。1957年汕头市存心善堂修复时,就聘请许石泉和他三个儿子前往制作大门两侧和屋顶的嵌瓷,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制作,存心善堂焕然一新,中央文化部特派人前来拍摄嵌瓷艺术纪录片,一时引起轰动。1979年,又是许梅三带着儿子许志华重塑妈屿岛上妈祖庙的嵌瓷,并建造了至今仍屹立于岛上的大型标志性嵌瓷作品《鸡群》。许梅三已过世多年,但从汕头的存心善堂到老妈宫,从潮阳灵山寺到澄海塔山,从饶平隆福寺到月浦大宗祠,从妈屿岛的妈祖庙到礐石的白花尖九天娘娘庙,具有潮汕特色的古建筑,其屋顶、檐前、门侧、照壁的精美嵌瓷工艺都出自许家。这些瓷片装饰远望富丽堂皇,近看细腻鲜明,其手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一门相承,嵌瓷工艺播海外许志华10多岁开始学艺,1972年进入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其作品屡次在省、市获奖。1972年工艺复兴时,他的作品《松鹤图》被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展”。1986年他设计的一幅浮雕嵌瓷麒麟踏八宝照壁,其规模之大前所未见。1998年5月,他又应美国休斯敦市潮籍同胞之邀,精心制作了《蛟龙戏水》、《老虎带子》两大幅嵌瓷浮雕,从汕运往美国嵌于关帝庙龙井、虎井壁上,这是潮汕工艺嵌瓷作品首次进入美国,被华侨视为潮人艺宝,赞不绝口。谈起嵌瓷工艺,许志华不无感慨。他说,嵌瓷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潮汕文化式样,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粗制滥造的“嵌瓷”充斥建筑市场,传统嵌瓷工艺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沈阳故宫首次举行清代海外销瓷展


沈阳故宫博物院“瓷路相逢”首次清代海外销瓷展9月30日开幕,揭开了中国从16世纪开始通过瓷器向西方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历程。

当天上午,沈阳故宫2个展厅内陈列着83件清代外销瓷器,以清康雍乾三朝居多,分为“走向世界”、“中国情调”和“西风东渐”三部分展示,不少民众正在聚精会神观赏。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增多,或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于是应对外销的广彩瓷器出现。这批瓷器上有不少反映中国人生活场景的绘画,如婴戏图、仕女图、狩猎图等,在人物、动植物、风景、器物等装饰纹样的选取方面独具匠心。

在一件清康熙清华西厢记图大盘的展品上,描绘的是名剧《西厢记》中“月下听琴”一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当时被认为具有浓郁中国世俗情调而大量远舶西方。表明了中国古典小说通过瓷器首次呈现在西方人面前,早于文本的传播。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16世纪东方航线开辟后,中国瓷器等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掀起了一场卷席整个西方社会的“中国风”,西方人称瓷器上的清装人物为“满大人”。由于广彩瓷器记录着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历史,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展出的清乾隆广彩描金徽章折枝花卉纹汤盘上,印有英属殖民地一个家族的纹章,英国上流社会往往通过展示带有纹章的餐具来显示地位。考古人员通过辨识瓷盘纹章,便可推断出男女主人的家族等相关情况。

本次展览将持续2个月时间,展现出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众亦可从中感悟到中西方社会对异域文化的传入、接受和融合过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南京学者:海外古瓷遗址非郑和所留》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南京学者:海外古瓷遗址非郑和所留》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留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