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青白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

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

青白釉瓷器鉴别 古代青白釉瓷器特征 马未都古代青白釉瓷器

2021-06-16

青白釉瓷器鉴别。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4cm

生产时代:宋

生产窑口或产地:其它窑口

品种:青瓷

陶瓷造型:壶

说明:宋

壶顶部为凤头形,高冠,大眼,曲喙,凤顶花冠为注水口。长颈上凸起三道弦纹,圆腹丰满,宽圈足。壶体一侧为长圆形弯曲的流,另一侧为圆柱形柄(流、柄为后修补)。腹上部刻划缠枝花卉纹,下部刻划蕉叶纹。通体施青白釉,釉层较薄。

此件凤首壶之造型虽源于隋、唐时期受波斯风格影响的器物,但它的器腹等部位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隋、唐时期的凤首壶壶腹多修长,并在上面堆贴纹饰,而此壶腹部造型圆鼓,装饰手法采用刻划花。经与窑址调查所采集的标本对比可知,此壶为广东西村窑制品。

西村窑的瓷器主要用于外销,目前国内的出土物及传世品都非常少,而在东南亚一带特别是菲律宾则有大量出土。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特征


景德镇窑青白釉是北宋初中期独创的瓷器釉色品种。在宋、元时期曾行销海内外,深受人们喜爱。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以景德镇的湖田窑青白釉瓷器最为突出。湖田窑在宋代创烧青白瓷,元代主要烧造卵白釉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青白瓷等,明代以烧造青花瓷为主。特别是其在宋代所首创的青白瓷,代表了当时青白瓷烧造的最高水平,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宋,通高21.6cm,口径3.6cm,足径10.8cm。

瓶小口,短颈,硕圆腹,肩部置对称的双耳,圈足。瓶盖形如倒扣的茶杯,口部脱釉。里外满施青白釉,釉质光润,釉面开片。底部露胎无釉。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特征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整体特征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胎质洁白,声音清脆。

因青白釉的釉质中含有微量的铁质,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具有温润如玉视觉感。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胎薄质坚,所印、刻的花纹迎光透视,说明透光性特别好内外可见。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宋,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

碗敞口,口沿因覆烧形成较宽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内壁六条线出筋,碗心处刻划双鱼水波纹,刀法犀利流畅。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色光润。盘心所刻划的两条小鱼在青色的釉面衬托下仿佛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戏,形态自然逼真,艺术感染力极强。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宋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窖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广州西村窑址


北宋时广州规模较大的民间瓷窑址。以烧外销的青白瓷为主,产品输往南亚各地。在广州市西村增涉河东岸岗地上。遗址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的3处堆积以“皇帝岗”的最大,是西村窑的主要遗存。1956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发掘。

皇帝岗堆积高约7米,略近圆形,在堆积的东南角发现一座龙窑残址,残长36.8米,拱形窑顶已塌,窑身中宽 4米,首尾稍收窄,窑床铺细砂,坡斜13度。窑前有圆形坎穴,窑首火门、炉膛都伸入地表之下。窑具有大量垫饼、垫环及泥团,匣钵有漏斗形和平底直筒形两种,前者用于装烧碗,盆、碟、盏等食具,后者用于执壶、罐等高身的器物。

西村窑青釉刻花凤头执壶(唐代)

西村窑产品分粗瓷和精瓷两类,前者为主,后者属青白瓷。其中以青釉最多,黑酱釉次之,还有少量低温绿釉器。器类有碗、盏、碟、盆、执壶、凤头壶、军持、罐、盒、唾壶、注子、灯、炉、烛台、枕等日常生活用器29种,还有雀食盅、碾轮、漏斗、埙、狗、马等杂器玩具。一个窑场生产40多种产品,每种又有多样的型款与釉色,这在宋窑中是较为突出的。装饰手法有刻划花、印花、彩绘、点彩和镂孔等。有一类橄榄青釉印团菊或缠技菊纹的碗、盏、碟、盒、是仿耀州窑的制品;刻划花青白釉精瓷碟、碗、盏,明显是受景德镇窑影响;还有一类青白釉大盆、盆心绘酱褐色釉的菊纹或牡丹,有的周边再刻花,这是西村窑特有的产品。

青釉刻花彩绘大盆残片(宋代)

西村窑的产品在国内很少流传,近年来在中国的西沙群岛及东南亚地区都有出土,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还有不少西村窑的传世品。

邢窑白釉穿带壶


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唐代陆羽《茶经》说邢瓷的釉色“类银”、“类雪”;李肇《国史补》中又有“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评语,可见邢瓷在唐人心目中的位置。上海博物馆有数量颇丰的白瓷收藏,并有多件邢瓷精品,邢瓷白釉穿带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穿带壶高29.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3.5厘米。其形体为小口、直颈、腹稍扁,并有较为宽大的圈足,圈足稍浅而略微外撇。此器器身硕长,双肩及肩下的小腹部各有一系,上下系之间又各有三条凹槽。整器胎质细腻纯净,釉色晶莹洁白,造型古雅稳重,堪称上品。

邢窑白瓷虽在唐代有显赫的名声,且在北方白瓷中独树一帜,但随着光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它的辉煌逐渐被岁月所湮没,由于其窑址未被发现,故后人提到邢窑白瓷总有不知其所之感,甚至对邢窑的存在与否表现出怀疑的态度。1980年,唐代邢窑窑址在河北省临城县祁村以及内丘县城相继发现,窑址出土物与《茶经》、《国史补》的记载相符,证明系唐代邢窑窑址,由此揭开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邢窑之谜”,沉埋千年的古窑终于重见天日。

从窑址出土的精白瓷片来看,邢窑瓷器的胎质细如澄泥,釉色润泽晶莹,其白度之高,令人惊叹,证实了古人的描述不是虚妄之谈。窑址中的瓷片经科学测定,釉的含铁量为0.64%,胎的含铁量也仅0.61%。在中世纪的唐代,先进技术设备缺乏,条件也比较简陋,能够烧出如此洁白的瓷器,确实十分不易的,它已远远胜过同时期甚至以后的许多瓷窑烧造的产品。实际上,这些精白瓷器已经不是普通百姓家的生活用具,而是“长安城内帝王家”库藏中的艺术珍品,也是文人雅士的玩物。从唐代宫殿遗址以及上层官僚墓穴中出土的刻有“翰林”二字和刻有“盈”字铭的精细白瓷看,足以证明邢窑白瓷是尊为统治阶层烧制的高档产品。

邢窑白瓷的产品以碗、盘、盒居多,瓶、壶类器物较少,这里所介绍的穿带壶,是邢窑中极为少见的制品。这种壶也称背壶,古代也叫做携壶,有嗽叭状口、外侈小口和花口等形制,都是由盘口穿带壶演变而来。壶系的制作也大同小异,有二系、四系或六系的多种。有的肩腹两边有沟槽,自肩至下腹或直接连到圈足,有的器物圈足两边有孔。制作穿带系、沟槽和足孔,是为了穿入绳索或皮带之用,便于在身上或马上携带奶、酒和水等液体饮料,这种穿带壶应当是当时适用于马上活动的贮藏器。

就目前所知,穿带壶在北方边远地区制作较多,如磁州窑、定窑以及辽瓷中都有各种不同形制的穿带壶。由于这件穿带壶是早年出土的瓷器,在邢窑窑址发现之前只能属不明窑口之物。随着内丘和临城邢窑窑址的发现,穿带壶的产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青白釉


明代景德镇民窑颜色釉瓷器与官窑颜色釉瓷器一样,是在继承元代颜色釉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明代瓷器无论从制作工艺,造型的优美程度,以及釉色品种的色彩上,明显比元代要丰富的多。遗憾的是,由于上述原因,民窑瓷器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情况的制约。因此,民窑与官窑瓷器之间,在同一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品种、造型、质量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下面将有关情况分别予以介绍。

青白釉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瓷器的专门称谓。”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时期,景德镇陶瓷工匠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于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极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产品,胎质细洁,釉色青莹。景德镇的这一项成功发明,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相续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

宋蒋祁《陶记》中:“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印证了宋人把现在所说的“影青”瓷器叫做“青白瓷”的史实;清刘子芬《竹园陶说》中谓:“近来出出土之器甚多,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映青,以其釉汁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邓之诚在《骨董琐圮》中说:“宋定白而不莹,其莹者,罩青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影青固甚薄之瓷也,乃有瓷质颇厚仅能一面影出青色雕花者,此则名为隐青。”众上所述,青白釉称呼有:影青,也有叫:映青、罩青、隐青的。

元代在宋代基础上,继续烧造青白釉瓷器,釉色与宋代相近而略青,器胎不如宋代洁白,透光度稍差。器壁比宋代渐厚,形状由轻巧、挺拔变得厚重饱满。尽管这样,仍涌现出一些优秀作品,但与宋代相比,其规模和质量上都逐渐衰退下去。

明代时期,作为传统产品青白釉瓷器,民窑仍在烧造。它的烧造应分为三期:一是元末明初交替期;二是洪武早中期;三是洪武晚期至永乐早期。民窑主要是以日常生活器皿的盘、碗、碟类圆器为主,盘碟分印花与素面两种。从器形、纹饰上看,前期盘处在元末明初的交替期,受元代遗风影响较大,其造型与元代枢俯型的盘极为相似,盘内壁印有缠枝花卉或菊花;较为青晰的纹饰,可以明显看清每朵花卉的细部和每瓣花叶的叶茎、叶脉。盘底稍厚,内底略下凹,留有明显减少底部厚度的台阶式弦纹,圈足较小,足壁与元代器足壁略有不同;元代足壁至足端旋削后略向外撇,用手可轻易提起。而此时的足壁至足端旋削后直而向内敛,用手不易提起。足端平切,砂底,底面浅,旋削较平,有的留有细密的旋痕,明显的小乳突。露胎处有见窑红,有的则洁白。

早中期与后期的造型较为相似,且多为素面,盘碟造型一式为折腰型。从造型上比较,早中期折腰盘碟,受元代枢府釉折腰碗的影响,盘壁折腰角度生硬,圈足小,挖足时出现圆涡形厚底足,呈外敛内壁斜削式,砂底,底足中心留有明显的乳状突起。后期盘口沿外撇,折腰的角度趋于柔美曲线;盘内心多略下凹,圈足增大,足壁呈外敛内直壁式,底面较平,乳突较小。至此,洪武晚期的修足方式基本定型,并对整个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明初洪武时期的青白釉瓷器看,胎质坚致,但淘炼不精,胎质呈白或灰白色。前期釉白中泛青,尚有青白或影青之感觉。中后期青白釉虽厚润,但釉面较明代其他各朝为灰白,玻璃化程度高,釉面自然开片,有缩釉点,窑灰等现象存在。这种烧造工艺一直延续到永乐早期。由于品种单一,釉色变化小,加之质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后被民窑中的主流,幽倩淡雅的青花瓷器和色彩斑斓的彩瓷、颜色釉瓷器所替代。

洪武官窑器中,青白釉品种既未见文献记载,又未见典型实物传世或出土。笔者80年代初期,在江西景德镇湖田窑遗址中,见到过一种外涩胎里印花并施以青白釉的碗残件,主体纹饰为模印盛开的牡丹花,线条纤细繁缛,有宋定窑遗风,胎体厚重,胎质坚致,洁白细腻;碗底较厚,圈足大,但旋削规整,足端平切,足高呈里外垂直齐平式,底面平而未见乳状突起。

90年代初,在扬州老城区改造基建工地,出土了该类型的盘,残盘底径22cm 。外涩胎里印花并施青白釉;主体纹饰为模印一束莲花,莲瓣饱满,瓣上用蓖纹装饰,茨菰叶尖而挺拔,束莲花的织带若叶状翻卷而飘曳委婉。按纹饰对照元代或永宣时期同类刻、印花或青花器物,其图案在布局上、纹饰风格上都有不同之处。但元代的遗风较重。胎体渐薄,胎质坚致而洁白,圈足大,旋削规整,足端平切,足高呈里外垂直齐平式,底面平整光洁,有明显旋痕,未见乳状突起。

问题的提出:

1、外涩胎内印花的瓷器,按常理为半成品;外面的涩胎上应施以低温釉或加彩。在窑址遗存中见到方可理解为残次品,予以废弃;但在运河之畔的古城扬州出土,应做何解释?

2、模印这种装饰技法在宋元时期广泛使用,明初当不例外。从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美国、日本、英国等收藏的各种釉色,各种器型的所谓“二色釉”印花来看,纹饰精致清晰,绝大多数为云龙纹,有这种纹饰,众家都一致认同为洪武官窑器,那么有没有花卉纹饰或其他?

3、从器型的制作上看,像这种精湛的制作技艺,能否认定为洪武官窑器物,还请诸专家予以赐教。

永乐官窑生产青白釉瓷器,在寂园叟的《陶雅》一书有所记载:“永乐影青脱胎碗,最为可贵。……永乐窑有一素碗,俨露瓷骨,以质薄如纸,而内有影青雕花者为上品。”说明永乐仿宋元青花釉较成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白釉暗刻花缠枝莲纹碗,胎质细腻,釉面肥润,色呈淡青,暗花纹饰隐约之间,显得幽雅恬静,笔者在南京市朝天宫收集到永乐青白釉外刻海水龙内锥花云龙纹碗残片,证实了《陶雅》中所云:“……俨露瓷骨,以质薄如纸……”一说。由于永乐青白釉瓷器制作精美,以至于对明代乃至青代官窑制品,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陶瓷名词:青白釉


青白釉——又称影青。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镇窑始烧,胎质洁白细腻,刻、印暗花。安徽、福建、湖北等地瓷窑亦都有烧制,形成南方"青白瓷系"。

青白釉瓷器


青白瓷器是宋代景德镇地区烧制的一种瓷器品种。釉料中铁元素含量约1%,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青白瓷。青白瓷是一种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闪青、具有天然青白玉效果的瓷器。由于这种瓷器的透光度较好,若仰光透视,其胎上所印、刻花纹可内、外影见故俗称“影青瓷”。由于这种瓷器“光致茂美”,在宋、元时期曾行销海内外,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在南方地区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湖田窑为代表的庞大的青白瓷生产体系。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宋,高31.7cm,口径4.6cm,足径9.6cm。

瓶直口,短颈,溜肩,肩以下渐瘦,圈足。瓶外口凸起弦纹一道,肩及足上各刻弦纹两道,瓶身刻漩涡纹。器里外施青白釉,积釉处呈水绿色,釉面开碎片纹,素底。

此瓶器形大而完整,为景德镇青白瓷中罕见的器物,颇能代表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烧造水平。

据考古资料分析,景德镇窑五代时始烧青瓷和白瓷,质地较为粗糙。宋代改烧青白瓷,以质地精良、产量巨大崭露头角。青白瓷胎薄质坚,釉色如青天,故俗称“影青”,有一种类似青白玉的美感。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宋,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

碗敞口,口沿因覆烧形成较宽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内壁六条线出筋,碗心处刻划双鱼水波纹,刀法犀利流畅。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色光润。盘心所刻划的两条小鱼在青色的釉面衬托下仿佛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戏,形态自然逼真,艺术感染力极强。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创烧于五代,主要烧白瓷与青瓷。宋代该窑的制瓷技术更趋成熟,规模与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元明两代不断出现创新产品,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白瓷,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闪青,青中闪白,故名,是景德镇湖田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釉色品种。因青白釉的釉质中含有微量的铁质,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具有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成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江西九江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纪年墓出土的青白釉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白瓷品,因其质感如青白玉,胎质细洁,釉色青莹,光照见影,故晚清以后又称之为“影青”。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中有“玉枕纱厨”之词句,“玉枕”即指色质如青玉一样的青白瓷枕。

凤首壶显气派


北宋出品定窑瓷器,俗称粉定、白定,专供宫廷御用定窑瓷大都镶金嵌银,豪华气派,民间使用的一般日用器皿称之为土定。定窑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窑址唐宋时在定州境内,即现今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燕山村等地,定窑以白瓷为主,也产少量紫定、黑定等。定窑白瓷取代于唐邢窑白瓷而显赫于天下,其色为暖白色,白中闪黄,恰似略施脂粉的少女肌肤,惹人喜爱。白定瓷胎体薄而轻,釉层玻璃质感强,光亮有流淌现象,俗称泪痕,釉色有莹白、甜白、牙白,纹样有划花、刻花、印花等。元代人刘祁在《归潜志》中赞誉白定瓷: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在宋元时期白定为上,黑定、紫定等不及白定受推崇。

笔者藏有一件定窑凤首瓜棱执壶,高23.6厘米,底径6.9厘米,通体施甜白釉,凤首生动、可爱。凤首上承荷叶花口,凤颈下接八筋瓜棱壶体,短壶嘴从壶体中突起,曲手柄将凤颈与瓜壶连为一体,底部满釉。此件凤首瓜棱执壶造型优美,设计比例恰到好处,壶体除八条瓜棱外,中间略现一条接缝痕,体现了工匠手工拉坯工艺水准。

据考证,宋代定窑器底部一般都刻写“官”、“新官”、“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款,这阴刻款识是在制作时即由工匠手工刻写后上釉,圈足糙底垫烧而成。在定瓷烧制时就留下铭款的做法,系五大名窑中首屈一指。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青白釉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