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金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祭蓝釉金彩牛纹双系罐

祭蓝釉金彩牛纹双系罐

金彩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瓷器金彩真假 如何鉴别晚清的金彩瓷器

2021-06-16

金彩瓷器鉴别。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32.2cm,口径16.5cm,足径18.5cm

生产时代:正德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景德镇祭蓝

陶瓷造型:罐

说明:明弘治

罐广口,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近底处微外撇,浅圈足。肩部对称置双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祭蓝釉地上描金彩装饰,口沿边、肩部、腹下和胫(jìng音敬)部各画双弦纹,腹部绘二牛,双耳的轮廓线亦描金彩。圈足内无釉露胎,无款识。

此罐为弘治朝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皇家祭祀用器,类似的器物还见于弘治朝的黄釉器。这种罐常以描金为饰,但金彩多有脱落。此罐金彩基本完好,弥足珍贵。

祭蓝又称“霁蓝”、“积蓝”、“宝石蓝”等,名称繁多,实为一物。其特点是色泽深沉,均匀稳定。祭蓝器物除了单色釉外,往往用金彩装饰,有的则刻、印暗花。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什么是祭蓝釉?


祭蓝釉瓷器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明代宣德年间与祭红、甜白并列为当时颜色釉的上品。祭蓝跟祭红一样,属于高温失透釉,祭蓝釉是高温蓝釉之一,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挂釉,入窑经1200℃——1300℃的高温一次烧成,成色稳定。

元代创烧成功,色调深沉,光亮细腻,釉色滋润,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稳定。明宣德祭蓝釉因其色泽深沉,明清时期被用来作祭器的釉色,故称祭蓝,又因常将蓝称为青,也叫祭青。清代另有以祭蓝釉作地的祭蓝描金、祭蓝地白花等工艺品技术。

明代祭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祭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宣德祭蓝釉主要有以下特征: 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足圈足露胎。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造型碗、盘常见,花瓶、紫砂壶传世品中少见。

康熙时祭蓝釉釉面有桔皮棕眼和气泡,分布比较均匀。也有的釉面出现垂流状。康熙和雍正年间的祭蓝釉都是仿明代宣德的品种,以盘、碗为仿制品。乾隆前期与康、雍差不多。而后期却更精致了。而清朝后期祭蓝很少,且都釉面不够均。

清代祭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祭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祭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为让祭蓝釉成为收藏品提供了鉴定和取证的方便,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成化五彩双龙戏珠罐


成化五彩双龙戏珠罐高9.8厘米,口径4.7厘米,底径6.1厘米,直口,短颈,丰肩,腹略收,圈足,无盖,通体白釉,釉色白中闪青,罐身绘五彩龙纹及火珠纹,边饰自上而下分别为蕉叶纹、回纹、如意纹、变体莲瓣纹。

初次看到此罐,第一个印象就是“好东西”,并判断为嘉靖万历时期的彩器。但作者每次细细端详、欣赏之余,总觉得和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有出入,主要是纹饰、画法和彩料与嘉万时期的五彩有很大不同,于是经过反复考察、论证,认为应是成化五彩。

造型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到罐的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具有艺术上的线条美。成化时期官窑多为小件,显然因宪宗皇帝及皇室内廷的喜好而为之。民窑自然也深受影响,制作精细,且多模仿官窑制品。

图案纹饰:罐身的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均用彩料直接绘制,只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更无渲染,其手法与斗彩的制作相同。图案绘五爪龙,龙口紧闭,只露出一颗利齿,双目圆睁似戴了副眼镜,故称之为“眼镜龙”;上颚双须左右对称,伸展有力,形如鱼叉;下颚一绺须略粗,红龙用绿色,绿龙用红色,色彩对比强烈,交相辉映;鬃发向上飘,形如火炬;鹿形角,身体较为粗壮,尾巴略细,呈火焰状,网格状鳞纹,背部有锯齿纹,身出一二飘带,腿部强壮有力,关节处有几根飘逸的肘毛;爪为五趾,形如风车,趾间距离较近,第一趾和第二趾相对成蟹钳状,此种龙纹样式成化官窑器较多见。双龙一立一游,中间绘火珠纹,四周为云角纹。龙纹是陶瓷器上传统的装饰纹样,自宋代开始龙的样式基本固定下来,龙体作蛇形,S形尾渐细,爪有三、四、五趾的,到明清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龙纹成为官窑瓷器最具代表性的纹样。

胎釉彩料:胎质细腻纯净,胎体轻薄,符合成化瓷小巧玲珑、制作精良的特征。嘉万时期胎质不如前期,总体厚重古拙多于轻盈秀丽。民窑则更是如此。彩料设色淡雅,以红、绿、黄及姹紫为主,红彩鲜艳夺目,尤如新滴鸡血;绿彩透明闪亮,恰似玻璃种翡翠;黄彩娇嫩透亮,如鸡油般柔和,最典型的是绿龙龙身用姹紫点缀,其色如赤线,表面干涩无光泽,此特征为所有后仿者所不见,此色足以论定该罐为成化瓷。

成化彩瓷除名噪一时的斗彩外,也继承宣德的单纯釉上五彩瓷,但极为罕见,彩色以红、绿、姹紫为主。此罐为民窑制品,不仅是五彩瓷,更以龙纹为样,其精细程度与官窑无出一二。

情系将军罐


朋友专事古陶瓷收藏,藏品颇丰。闲暇时,我常常登门观赏以饱眼福。朋友见我对古陶器产生兴趣,要相赠几件,以资我收藏古陶瓷的起步。我不好无功受禄夺人所爱,便以几枚朋友也喜爱的邮票相易。在这几件古陶器里,其中有一件是明中期玉溪窑青花将军罐。

将军罐是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瓷器造型,从资料上得知,它初见于明嘉靖、万历时期,至清顺治时期已基本定型,到康熙年间大量涌现。所谓将军罐,因钮盖似将军盔帽而得名。我的这件作品高34厘米,宽26厘米,器件全,品相好。轻敲罐体,声响清脆,余音绕梁。其造型敦厚挺拔,古拙大方,圆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既有雍容、大度之相,亦具有雄壮、刚健的阳刚之美。器物拙而不笨,稳健中蕴涵一种力度、向上之感。

因是初涉古陶之列,我对将军罐格外喜爱,时常痴痴地端详、细细地抚摸。它的体内触之光滑无粗糙感,底座平整如镜,无凹凸现象,钮盖与颈口面也被磨得严丝合缝,可见它几百年来一直为民所用。将军罐体外以青釉为面,因釉内铁元素的浸渗,故青花色泽暗淡、发灰,釉面呈乳浊状。其所绘纹饰,具有我国民间传统的审美情趣,既有中原主流青花的特点,又有极其鲜明的地方色彩,图案为阳纹花卉,划花为云纹与水波纹,纹饰有游鱼、飞雁、折枝花卉等。纹饰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注重形式对称和均衡感,使主体形象更突出。大写意的画法,笔墨精炼,运笔潇洒,爽健中带有一股狂气和灵动的气韵,粗犷豪放的美感溢于画外。

玉溪窑虽系民间窑场,但它也是中国古瓷名窑之一。主要烧制地方性日用瓷器,盘碗居多,亦有罐类及酒器,以青釉和青花瓷占多数。所生产的古陶瓷,就像这件将军罐,器型古拙、稳重、朴实、线条简单,具有一种朴实无华的美。

色有数变的明代祭蓝釉


万历祭蓝釉罐

嘉靖祭蓝瓶

祭蓝釉又被称作霁青、蓝釉等。祭蓝是一种高温釉,即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窑内1300摄氏度左右与坯胎一起一次性烧制成功的瓷釉。

祭蓝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今天。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了元代祭蓝瓷器,以后又发现了不少元代祭蓝釉瓷器,如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祭蓝釉白龙纹梅瓶,景德镇出土了大量元代祭蓝釉瓷片。明代永宣时期官窑生产了不少祭蓝釉瓷器,其釉水质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人称为“宝石蓝”釉。入清以后景德镇民窑生产祭蓝瓷器,其生产数量远远大于元明两代,质量上乘的祭蓝釉瓷器当数清三代的,但仍然没有超过明代永宣时期的官窑祭蓝水平。

除官窑祭蓝釉以外,元明两代的祭蓝釉一般都或多或少含有铁锈斑。这是因为明代万历以前清除钴料里面的铁锈采取的是水洗法,此法无法把铁锈完全清除干净。明万历开始景德镇发明了火煅法清除铁锈的方法,此法能够把铁锈从钴料中完全清除干净,因此晚明以后民窑高档祭蓝釉也没有铁锈斑。

时代不同,祭蓝釉发色不同。元代祭蓝釉瓷器少,目前全世界仅有数件。明代宣德祭蓝多见官窑作品,少见民窑作品,皆使用进口苏麻离青,发色深厚幽靓,细辨可见釉中有铁锈斑。成化官窑使用石子青,虽采用水洗法提炼青料,但由于使用浮在水表层极好的青料,祭蓝釉发色蓝中泛紫,不含铁锈斑。弘治官窑使用稍逊的国产青料,发色蓝中泛黑,远不及成化朝;由于官府管理的松懈,民窑也开始出现祭蓝釉瓷器。正德、嘉靖和万历前期,使用进口的回青,发色浅淡,或显紫灰色,官窑民窑皆生产祭蓝釉瓷器,但数量不大,含有铁锈斑。万历后期至崇祯时期,官窑无祭蓝釉瓷器,民窑少量生产,发色沉稳,无铁锈斑。

鉴定明代祭蓝釉瓷器注意的问题:

1、明代祭蓝釉瓷器光素的多,加彩的少;肥润的多,开片的少。2、正德以前祭蓝釉瓷器皆是官窑产品,无民窑产品。3、万历中期以前的民窑祭蓝釉瓷器皆有铁锈斑。4、万历后期开始无官窑祭蓝釉瓷器,皆为民窑产品。

成化斗彩鱼藻纹盖罐


斗彩又称“青花加彩,青花填彩,青花点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所结合的一个彩瓷品种。又称“逗彩”。成化斗彩先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轮廓线,有的则直接将青花作为局部渲染的底色,罩上透明釉烧制,然后在釉面上勾描青花线,根据纹饰需要填以多种彩料,再二次入窑低温烘烧而成。

成化斗彩有浓艳与淡雅之分,设色较多,但不用黑彩。红彩鲜艳夺目,黄彩色多变化多端,绿彩大多透亮闪黄,紫色均匀醒目,只有姹紫一色无光,为世人至今难仿。

成化斗彩胎体轻薄,胎质细腻,釉脂莹润如玉,色彩艳丽,其品种以小件居多,大器较少,著名的鸡缸杯,葡纹杯,高士杯,三秋杯,鸟纹杯,“天”字罐等品种都是成化斗彩中的不朽传世之作。

此罐胎体轻薄,胎质坚密,釉面莹润细腻。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外壁绘红鲤游于荇藻间,水草生长茂盛,似随水波摇曳,数条红鲤肥美鲜活,形象惟妙惟肖,画面清新淡雅,生活气息浓厚,颇富意趣。

造型端庄秀丽,天地式盖,宝珠形钮,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内圈足。鱼儿游于水藻之中,显得怡然自得。线条流畅细腻,填彩准确到位,青花发色清新淡雅,斗彩颜色鲜艳,与青花相呼应。罐底内双圈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

成化斗彩鱼藻纹盖罐运笔流畅,线条纤细圆润,上色用平涂法,然现代仿品,线条宽粗,笔法生硬,色彩呆板无光彩,画面用点染画法,虽然有的也有浓淡之分,但没有真品色彩和谐,仔细观察便知。

蓝釉金彩盘价值判断


蓝是钴料的发色,春秋战国陶胎琉璃珠及唐三彩陶中的蓝釉器,都属于低温烧成。在瓷器上的高温钴蓝釉,则是由元代景德镇所创烧。河北省保定市发现的蓝釉金釉 及蓝釉金彩酒杯和蓝釉金彩盘、呈宝石蓝色,十分纯正,代表了元代景德镇高温蓝釉的烧造水平。

元代景德镇蓝釉的烧造成功,为明清两代霁蓝釉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篮釉金彩瓷器非常名贵,是可遇不可求之物。因为笔者偏爱捡漏收藏,所以我有幸于2006年11月19日在北京昆玉河畔徐庄市场地摊遇上了这只元代蓝釉金彩盘。此盘口径14.5厘米,足径4.8厘米。蓝釉金彩盘造型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彩瓷色调相宜,画风细腻严谨。这是一件难得之物。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此盘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与艺术特色。

器物造型特色:器物造型属于花口盘的造型。全盘分成六个花瓣,花瓣呈盘外凸盘内凹的艺术造型,每个花瓣之间并有凸起的棱线相隔。盘心恰似花蕊,增加了艺术性与欣赏性。

胎质与胎体特征:胎质较粗松,胎体较薄,手感适中。元代瓷器一般都胎体厚重,尤其是民窑器物。但元代也有薄胎精美之瓷,尤其是元朝政府在景德镇建立官窑之后,像元青花、釉里红、蓝釉金彩、蓝釉白花创新精品,都是景德镇官窑为元朝政府及王公贵族所烧制。

蓝釉特征:蓝釉如雨后的蓝天,这种新颖的蓝釉应是花了很大的工本,反复试烧才能成功。

纹饰绘画特色:蓝釉金彩盘纹饰布局精巧。每个花瓣之中各绘一朵金花,盘心绘两朵金花交叉开放,这种以盘喻花,盘中绘花的艺术创造显得格外新颖。

酱釉色地的特征:盘的色地是酱釉,釉面显出年深日久的苍老感,无论从盘内壁外壁都可发现酱釉上的光泽,即“蛤蜊光”。元代有蓝釉金彩盘,也有色地蓝釉金彩盘,这种盘子工艺更复杂,艺术性与欣赏性更高。

底足方面特征:盘底足为平削圈足。盘底中心乳钉状突起,用手抚摸格外明显,这是元代瓷器底足的特征。

祭蓝釉瓷器应该怎么鉴赏


“霁”在中国古典意象中象征着雨过天晴,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有“霁月难逢”、“夜雪初霁”、“霁虹初现”等清词丽句。而在中国瓷器中,以“霁”命名的瓷器是非常少的,其中就有霁蓝釉瓷器,除了“霁蓝釉”这个名称外,它较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祭蓝釉”,是非常特别的蓝釉瓷器。那祭蓝釉瓷器价值几何,又应该怎么去鉴赏呢?

首先,由“霁“可见其色泽如雨过天晴,既有蓝釉瓷器独特的婉约秀逸之美,又有其自身的大方空灵韵味,是瓷器命名中较重风骨的品类。为何祭蓝釉瓷器可以呈现出这样类似于蓝宝石的明亮煊妍之态?这与其烧造时所采用的色剂有关系。祭蓝釉瓷器所采用的是着色剂是铜,并且釉料也不仅仅是单纯的釉料,加入了一部分钴料,所以成色更明丽,极好地调动了本身色剂的发挥,使得祭蓝釉瓷器通体有玻璃光润质感,如雨后晴空通透鲜艳,因而得名“祭蓝釉”、“霁蓝釉”,也有“蓝宝石釉”之称。

同时,从瓷器烧造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祭蓝釉瓷器最早在元代时已有烧制,并且一问世就惊艳一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一时期的祭蓝釉瓷器是由高温一次性烧造而成的,虽然烧造的难度高,但是成色却非常稳定,整体深沉而不死板,釉面不流动、不出现裂纹,干净平滑;色泽深处如海,浅色如天,均匀融合,极为可贵;同时祭蓝釉瓷器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隐”,色泽自釉面下透出,有隐约之美。

而从历史地位的角度上来看,祭蓝釉瓷器也是不遑多让,与白釉瓷器、红釉瓷器这两种品类共同被称之为宣德年间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而祭蓝釉瓷器相对于其余两种瓷器来说,除了色泽更偏向深沉,但整体釉面更为光润、厚度适中,发色程度也较为稳定。而在明清时期,祭蓝釉瓷器常常被用作“祭天”的器皿,所以其因颜色而得名的“霁”被改为了“祭”。并且在装饰上也多了许多变化,如暗花雕琢、金彩装饰等等,进一步提升了祭蓝釉瓷器的收藏价值。

总的来说,鉴赏祭蓝釉瓷器需要从以上三点着手进行鉴别、赏析,那就是先观其色,真祭蓝釉瓷器有玻璃光润质感,如雨后晴空通透鲜艳;再察其烧造历史,因为品相如此之好的祭蓝釉瓷一问世就惊艳一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与白釉瓷器、红釉瓷器这两种品类共同被称之为宣德年间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收藏价值与艺术价值兼备。

情系将军罐_陶瓷知识


朋友专事古陶瓷收藏,藏品颇丰。闲暇时,我常常登门观赏以饱眼福。朋友见我对古陶器产生兴趣,要相赠几件,以资我收藏古陶瓷的起步。我不好无功受禄夺人所爱,便以几枚朋友也喜爱的邮票相易。在这几件古陶器里,其中有一件是明中期玉溪窑青花将军罐。

将军罐是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瓷器造型,从资料上得知,它初见于明嘉靖、万历时期,至清顺治时期已基本定型,到康熙年间大量涌现。所谓将军罐,因钮盖似将军盔帽而得名。我的这件作品高34厘米,宽26厘米,器件全,品相好。轻敲罐体,声响清脆,余音绕梁。其造型敦厚挺拔,古拙大方,圆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既有雍容、大度之相,亦具有雄壮、刚健的阳刚之美。器物拙而不笨,稳健中蕴涵一种力度、向上之感。

因是初涉古陶之列,我对将军罐格外喜爱,时常痴痴地端详、细细地抚摸。它的体内触之光滑无粗糙感,底座平整如镜,无凹凸现象,钮盖与颈口面也被磨得严丝合缝,可见它几百年来一直为民所用。将军罐体外以青釉为面,因釉内铁元素的浸渗,故青花色泽暗淡、发灰,釉面呈乳浊状。其所绘纹饰,具有我国民间传统的审美情趣,既有中原主流青花的特点,又有极其鲜明的地方色彩,图案为阳纹花卉,划花为云纹与水波纹,纹饰有游鱼、飞雁、折枝花卉等。纹饰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注重形式对称和均衡感,使主体形象更突出。大写意的画法,笔墨精炼,运笔潇洒,爽健中带有一股狂气和灵动的气韵,粗犷豪放的美感溢于画外。

玉溪窑虽系民间窑场,但它也是中国古瓷名窑之一。主要烧制地方性日用瓷器,盘碗居多,亦有罐类及酒器,以青釉和青花瓷占多数。所生产的古陶瓷,就像这件将军罐,器型古拙、稳重、朴实、线条简单,具有一种朴实无华的美。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祭蓝釉金彩牛纹双系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祭蓝釉金彩牛纹双系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金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