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紫砂矿料的开采

陶瓷文化:紫砂矿料的开采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化学青料瓷器鉴别

2021-07-07

陶瓷文化。

紫砂之源黄龙山

宜兴附近算得上正宗的紫砂泥采矿点就有四五处,而可用来调配成各种可以做茶壶的替代泥矿却有十几处。最早、最正宗的这些紫砂矿都是来源于本山。

明清时期,开采陶土便已成为黄龙山一带农民的主要副业。清初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记载:石且白砀,凿黄龙。宛掘井兮千寻,攻岩有骨,若入渊兮百仞。展现了早期陶工在黄龙山采掘陶土的情景。

早期开采主要在矿体露头处,沿泥层追泥掘进,或是凭经验在黄龙山的山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开凿引进至黄石层下部。当发现有泥可采时,逐步追泥深人,眼口便扩大成为宕口。早期开采,陶工们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榔头、楔子、钢钎、尖嘴锄、簸箕、扁担等原始的工具。因没有现代化设备的介入,大多属于浅表层或单一小洞井开采,采掘条件十分艰苦,开采效率很低,开采出的矿料再用木制独轮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载运至山下河边,再由船运送至各个泥场。困紫砂矿料在矿层中含量较少,一直以来泥料都比较金贵,所以紫砂泥也有富贵土之称。

1955年7月,宜兴采矿公司成立,紫砂矿料的开采逐步走向正规化、机械化。开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露天开采,也称明掘,适用于接近地层表面的矿科,一般只需掘去二米废土,即可采得;一种是坑道开采,也称暗掘,主要开采甲泥及紫砂矿料等。蕴藏在黄龙山底下的紫砂矿藏较深,开采时多半需要打坑道建深井,然后一层一层往下挖。

记载着紫砂成长史、辉煌史的黄龙山4号井。

以四号井的开采情况为例,从上往下依次为:假土夹泥紫泥绿泥或乌泥,但有些地段的分层并不太清晰太有秩序,这就导致各个时期的泥质会有些不同。

这些泥在采挖时,全部是用铁轨小车用电机拉出井口进行选拣分堆,各种矿料的颜色、质地和性状并不完全一样,去向和用途也各不一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宜兴陶瓷公司曾一度比较繁荣昌盛,总共有二十多个隶属厂家。开采丁蜀镇附近所有陶瓷矿料的工作,都是由公司下属的原料总厂负责进行,然后再根据各厂的生产需要而给予配送。除从黄龙山矿区出产的大部分紫泥和绿泥,以及他处三四种配红泥的料是送给紫砂厂的以外,其他的所有矿料则全部是供应给陶瓷公司的二十来个制陶厂家,这些单位的需求量,每一家都是紫砂厂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TAOCi52.cOM

矿料的开采,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介入,开采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因过度、违法开采,导致很多紫砂矿矿井已基本报废。曾有一段时间,宜兴政府实施紫砂矿禁采令,暂时冻结了对紫砂矿的开采,有效保护了宜兴紫砂这一独特的矿产资源,全方位呵护了紫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推荐

紫砂文化:宜兴紫砂矿藏还能开采多少年?


10年前,当时的宜兴市委副书记张运民在香港一次招商会上回答境外记者关于宜兴紫砂能开采多少年的问题时,不加思索地回答:至少可开采60年!

事实上,对于宜兴紫砂壶泥料矿藏总量,至今仍没有定数。江苏省地质部门1989年探明,在丁蜀镇有一总开采量为779。8万吨、其中紫砂泥42万吨的陶土新矿点,可建井投资起码要5000万元。瓷库中国记者从宜兴地矿管理局得到证实,宜兴紫砂地质储量一直是个未知数。目前,该市仍在继续开采并有合法采矿作业许可证的只有丁蜀镇台西村一个采矿点。这个采矿点地下最大掘进深度可达60米,近年来,这里年开采紫砂量约1万吨左右,仅能供部分紫砂工艺创作人员使用。

解放前,宜兴陶瓷生产均是私营企业。在1956年国家对私有制改造以后,所有私营企业全部收为国有,宜兴陶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60年成立的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负责宜兴整个陶瓷产业的研制、生产。陶瓷公司配备有专业的勘探采矿队伍,从紫砂矿的勘探、开采到陶瓷烧制,形成了一条陶瓷产品的半自动生产作业线,使紫砂矿产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创办于1956年的宜兴陶瓷原料总厂拥有多处地下紫砂矿井,是宜兴市陶瓷工业的给养基地。前几年,该厂陶土价格平均每吨在40元左右,而生产成本每吨则高达70元左右,如此一复一日,年复一年,致使企业运转步履维艰。直到今年年初,宜兴陶瓷原料总厂偃旗息鼓。宜兴陶瓷原料总厂李群初厂长十分焦虑的认为,该厂的四号井据勘测仍可生产5至8年,还有25万吨泥料可采。他说:"如果再不想办法开发,若干年后紫砂泥就可能断档,若真如此,宜兴紫砂艺术还能是颗明珠吗?

陶瓷文化:简述各种紫砂泥料的命名


几百年以来,紫砂泥料品种的名称并没有标准的谱考,从来都是以其自然色调的直观属性而命名的:紫泥就是紫颜色的泥料,黑泥就是黑色产品的原料,而烧出来呈现红颜色的就叫做红泥,其他还有墨绿泥、青泥、青灰泥、紫红泥、彩绿泥等等,都是这样称呼的。从紫砂泥的表面质感来看,含颗粒细一些的叫做细砂泥,颗粒大一点的叫粗砂泥。

段泥【凤鸣壶】

在这些紫砂泥料中,唯独作为黄色调的段泥没有叫黄泥,可能是叫黄泥很难与山田里的黄色泥土相区别吧。而绿泥与紫泥的配比比例,最终决定了段泥的色相。由于纯正本山绿泥越来越少,那些与绿泥接近的几种淡色调矿块,就都将作为配制段泥的原料。因此就出现了含铁质颗粒多的芝麻段泥、灰段泥等。在类似绿泥等淡色系矿料中,加入小红泥之类的混合粘土,能呈现出黄加红的金黄色品种,即所谓的黄金段。但无论如何,没有标准纯正的绿泥砂粒存在的段泥,是不具备传统段泥所应有的层次效果和质感,而只有真正了解所谓好泥料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能作出最终正确的判断。

如果没有十分深入地在理性和感性中反复接触对比,光靠看书或听故事,是远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内行玩家!因此,面对狂热的市场和眼花缭乱的壶涂世界,就象是一串串迷茫考题,大多数人必然是难以答解,且又没有可信的部门和机构来依赖,故最可靠的也就只能看渠道,看人格,看信誉,再根据主观喜好,包括颜色、质地、形制,功用效果及性价比等来作为依据,否则,就当作一种乐趣,认真地学一学再玩吧。

陶瓷文化:紫砂壶艺与泥料的互为作用


任何一件艺术品的诞生,都离不开所需的材料及艺术的加工,这二者之间又常常为达到同一目的而互为作用,相互渗透,从而使作品本身不断改进,日趋完善,并在其它综合因素的营造下,逐步为人们所接受。

紫砂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离不开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紫砂艺术涉及的范围与融合的多边艺术是其它艺术门类相距甚远的。稍稍懂得一点陶瓷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件陶艺作品的产生需要经过许许多多复杂程序与过程。它不仅需要熟悉泥的性能、成型特点、干燥过程以及窑温的变化诸类条件外,尚需懂得造型与装饰的协调与统一,同时还需要了解作品本身的功能与固有环境中的位置等等。概括讲,紫砂艺术品的诞生取决于泥与艺二者的有机结合。

陶都名器紫砂壶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能、用途和艺术风格,是一种实用与美的高度和谐而又妙不可思的手工艺品。用以泡茶,外类紫玉,内如碧云,赏其风采,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丽娴如佳人,潇洒如少年,飘逸如仙子。古往今来,爱壶的人不一定嗜茶,但嗜茶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钟情于紫砂壶的,紫砂壶成为名器名陶,它与宜兴地区产茶和饮茶风尚也有一定关系。明代中叶以后,它又见重于士林,于是逐渐形成了壶艺、诗词书画与篆刻相兼于一体的紫砂茗壶,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蜚声海内外。

紫砂泥的选择是紫砂艺术的诞生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精心选择加工处理的优质泥料,那么最优秀的紫砂作品也就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紫砂泥以天然的矿物组成,蕴藏在岩石和泥层的夹层中,故有岩中泥或泥中泥之称。据传紫砂陶土最初的发现就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玻璃的传说一样离奇。古时候有一异僧经行树落,向村人高呼卖富贵土,卖富贵土!大家以为这个僧人用瘨语诓人,纷纷嗤他,僧人不经为怪,又高呼贵不欲买,买又何如?于是引导村叟跟他上山,指点黄龙山中蕴藏有一种使人享用不尽的紫砂陶土(富贵土)言毕而云。经过发掘,果然挖得一种五色缤纷的宝土,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紫的灿烂光亮,奇丽极了。从此以后,一传十,十传百,丁蜀山村劳动人民都来殂白岩,凿黄龙,挖掘山间泥土,开始烧造最早的紫砂壶。传说虽不足信,但紫砂泥确乎得宜兴山川之灵气,乃是陶都得天独厚的特种陶土矿产资源。

由于紫砂泥原料的得天独厚以及艺人的精心研制与参与,泥料的形成也是其它泥料所不能替代的。泥料干而不裂、湿而润透、细而均匀、坚如铁甲赋予制坯泥料足够高可塑性压延能力,同时也为作品与塑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然创作一件优秀紫砂艺术作品,选择泥料仅仅是开始。而创作者的艺术修养的培育,操作技能的娴熟以及时代精神的把握和理解则是作品问世的关键。设计制作者艺术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具备对美的的认识与剖析能力。自然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对自然形态把握与选择,对自然生命的理解与超越,是对创作者的理解的一种考验。

然而,设计制作者仅仅有对自然美的认识显然是很不够的。紫砂作品的创造必须树立一种精神,而形态则是这种精神的外在表现。这种外在表现又无处不在地诉说着作品本身的内在气质。这两种因从形、神、气、韵、精、功诸方面追求效果,一环扣一环,最后达到艺术的升华。因此在创作中,作者既要注重生活与艺术的变化与统一,气势上的生动与协调、效果上的实用与美观,同时又要注意自我品格在作品中的呈现。所以,只有师自然而不为自然所束缚,师古人而不为古人所畏惧,才能借助于生活的根,塑造出有自己独特的构思和创意的作品。艺术能力的塑造是完美一件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显然,艺术能力的培养既有先天的恩赐,又有后天的奋与学习。但事实证明,后天的获得比先天更为重要。摩尔话:观察自然是艺术家生命的一部分,他可以借以吸收对造型的构想力、保持清新、避免公式化、增加灵感。许多大师的力作都是经这对自然物体的精心观察、经地对自然物体美的形态引入美好的生活环境之中,加之构思脱俗、技巧之娴熟,最后形成制作入微、雅俗共赏的精典之作。

如果说泥料的选择是创作的第一条件,那么艺术素质的培养则是创造精美作品的关键所在,二者互为相关,缺一不可。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尤其需要的是敬业精神与创新意识及对艺术的追求,奉献自己的信心与热忱,在泥料与艺术上继承前人丰富经验的同时捕捉现代生活气息,在相互协调中寻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来。

紫砂茶具融合了文化、工艺、砂料,凸显了实用和文化


紫砂茶具有商品壶、工艺壶之分,商品壶有细货、粗货之分,工艺壶有工艺品壶、特艺品壶、艺术品之分,工艺品壶应按艺人的成就,作品比值比价的艺术价值来言。文人的参与,更是提高了紫砂艺术的身价,历来紫砂壶对社会有影响,吸引了不少文人,已步入高层次文化人收藏、欣赏的殿堂,它不仅保值、增值并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包含了紫砂壶艺的文化、文物的价值,名人佳作不仅“价埒金玉,而且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

一把茶壶是否能称为好壶,首先当然要看砂料。专家沈教授介绍,紫砂又称五色土,入流的紫砂有五种色调,如紫泥、段泥、朱泥、天青泥等,每种色调之下又分好多种,光是段泥就起码有30多种。一般人大概会以为,紫砂泥跟我们常见的黄泥黄土一样,天然是粉末状的土壤,只要加点水就可以塑形了,其实紫砂泥是矿体,开采的时候跟岩石一样硬。“最好的紫泥产自宜兴黄龙山,叫底槽清。采出来先要露天堆放,让它自然风化,然后经过人工挑选、研磨、过筛,倒在容器里面加水沉浮,调理土性,拌匀缀成生泥,再压打成熟泥……详细说来要经历20多道工序。”沈教授调理了半辈子胎泥,对土性如数家珍,他说,年深日久的老砂做出的器具,和新料有明显的差别,“虽然新泥旧泥堆在地上看都差不多,做出来就不同了,老料做出来的壶自然润泽,新料火气足,成品有涩的感觉。唐朝霞创作的壶,砂料都是家里几代留下来的。”

好茶具是实用性和文化内涵的结合

有了好的泥料,还要有优美的器形,才能成为一把好壶。在唐朝霞手中,每一把壶的设计制作,都像孕育一个新的生命,有思想的注入,有情趣的投映。家传渊源和对制壶的热爱以及近三十年的工作,让她在筋纹、花器、光器等造型方面都很擅长,因此在设计壶形时也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好壶是实用性和文化内涵的结合,一把好壶必须是有意味的。”唐朝霞拿出一把“诸事圆满壶”说,这是她生下女儿之年所作:“女儿属猪,所以壶盖上趴了只小猪,壶身圆润可爱,是取意于传统造型中的‘圆珠壶’。《阳羡茗壶赋》中对这种形制有‘圆珠在掌,如合浦之珠回,内盛茗香如软玉温香,不啻掌珠,赏心悦目也’的赞誉,女儿是我的掌上明珠,所以作了此壶。壶成的那天,我的老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来访看到,欣然命笔,在壶身上题下‘诸事圆满’四字,诸、珠、猪同音,可谓点睛之笔。”

陶瓷文化:文化载体的奇葩——紫砂


宜兴紫砂始自北宋,盛于明清,名家辈出,代有精品。紫砂壶以简练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深得海内外多方人士的钟爱。明清之际,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参与,使紫砂壶的技术和艺术不断提高,名家名壶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

紫砂陶艺是署有作者名款最多的工艺品,据《阳羡敬壶录》载紫砂壶首创者为明代金沙寺一位高僧。受瓷器工业发展的影响,使紫砂工艺从起步走向繁荣。自明代供春壶问世后,这时出现四名家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还有名玩李茂林和壶家三大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都是明代代表人物。稍后的名手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时英、陈国卿、陈仲美、沈子澈、项圣思等。

到了清代,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不断推陈出新,盛清康熙开始,出现了陈鸣远、邵大享等名家。乾隆至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业又步入一个新的时期,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著名艺人有杨彭年、陈曼生、杨宝年、杨凤年、王东石、惠逸公、惠孟臣、黄玉麟、王南林、邵友廷、黄彭年、陈鸿寿、瞿子冶、潘仕成、陈光明、吴玉亭、朱石梅、程寿珍、朱可心、范大生等。

鉴赏一件古壶时,除确凿的年份外,其价值更体现在作品本身的工艺水平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紫砂壶之所以名闻天下,官僚墨客参与创作有很大关系,细观茗壶之器古朴典雅、镌刻之诗句意味深长,泥料之色泽变化万千,以一壶之微集良工巧匠之智,汇文化雅士之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