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鉴赏-宝岛仿古瓷第一名窑

陶瓷文化鉴赏-宝岛仿古瓷第一名窑

陶瓷文化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仿古瓷砖

2021-07-13

陶瓷文化。

说起台湾陶瓷,大都知道台北县的莺歌镇,那里的陶瓷老街享誉海内外,大大小小的陶瓷商店和陶艺工作坊不下三四百家,晓芳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晓芳窑以仿古瓷闻名,其品质在台湾至今还无人能出其右。晓芳窑的主人蔡晓芳先生今已70岁了,从事仿古瓷器的烧制超过30年,已有一万多个品种,举凡中国历代各种名窑瓷器,晓芳窑都仿制过。不过,晓芳窑并非单纯追求乱真,而是尝试超越古瓷艺术之美。一些宝岛的业内行家甚至认为,晓芳窑的仿古作品往往比真的古瓷器还完美,因为现代的烧制技术和条件已远胜古人。

晓芳窑各种仿古瓷器中最具特色的应属仿宋汝窑瓷。这种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名瓷充分体现出北宋皇室的特殊审美观,追求的是“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玄妙颜色。那温润如玉的釉色中分布着若隐若现、大小不规则的开片或冰裂纹,呈现出奇妙的艺术效果,令人眼见心喜,爱不释手。其实晓芳窑仿元明清代的青花瓷、仿清代的粉彩瓷,也是很有特色的上乘之作,但由于老画工逐渐凋零,后继乏人,这些需要画工的精品瓷日渐减少。

当年蔡晓芳有幸得到台北故宫高层的赏识,特准他近距离观摩馆藏瓷器,并为台北故宫仿制过不少经典名瓷,像台北故宫珍藏的汝窑水仙盘、温碗等,当年曾代替真品到海外参展,随即成为藏家争相收藏之物。

晓芳窑仿汝瓷的成功秘诀在于其独特的釉色秘方和烧制工艺,而设在北投的窑厂是从不轻易让外人进入的。走进蔡晓芳位于北投的两层瓷器展室,仿佛进入了记载了古陶瓷历史的博物馆,从宋代的汝、官、哥、定、钧、龙泉,到元明清代的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一应俱全。回头客和慕名前来者每天是络绎不绝,当中不乏许多来自祖国大陆的爱好者。

难得的是,蔡先生有三女一子,皆有志承继家业,并力图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今年,他们还在上海设立了门庭,其店内的陶瓷精品无半点瑕疵,几近苛求。作为台湾陶瓷界的一朵奇葩,晓芳窑多年来对中国古陶瓷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值得肯定的。

精选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中华名窑-哥窑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

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

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

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象鱼子,有的象柳叶,有的象蟹爪。他欲器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传世哥窑器的主要特征: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迭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其三、"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而称之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以纹形而称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但哥窑窑址仍未确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悬案之一。

名窑名瓷识别图鉴


内容简介

瓷器,曾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民族曾经所独有的,经历了千余年的烧制,名窑遍布大江南北,名瓷层出不穷。越窑的秘色瓷、长沙窑的釉下彩绘、定窑的白瓷、吉州窑的黑瓷、龙泉窑的梅子青、景德镇的青花瓷便是其中的代表。在国人喜瓷之风盛行的今天,从众多的窑口和瓷器中,了解其艺术价值,把握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书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以简练的文字、清晰的描述,对历史上越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吉州窑、德化窑、景德镇等名窑的发展演变进行了介绍。精选图片展示了青瓷、釉下褐彩、鹧鸪斑、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瓷器名品。相信爱好瓷器的读者能够在名窑名瓷的鉴赏中,领略瓷器的独特发展轨迹和艺术魅力。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

版次:1

页数:183

字数:340000

印刷时间:2008-4-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SBN:9787501963706

包装:平装

《名窑名瓷识别图鉴》目录

窑口

一、“窑”的含义

二、瓷窑的类型

龙窑

阶级窑

蛋形窑

三、官窑

浮梁瓷局

明代官窑

清代官窑

四、民窑

色釉瓷

色釉瓷概述

色釉瓷的分类

色釉瓷的分期

青釉瓷

原始瓷

魏晋南北朝南方青瓷

魏晋南北朝北方青瓷

唐代越州窑青瓷

唐代鼎州窑青瓷

唐代婺州窑青瓷

唐代岳州窑青瓷

唐代寿州窑青瓷

唐代洪州窑青瓷

唐代邛窑青瓷

宋代汝窑青瓷

宋代官窑青瓷

宋代耀州窑青瓷

宋代哥窑青瓷

宋元龙泉窑青瓷

明清景德镇窑仿官釉青瓷

明清景德镇窑仿汝釉青瓷

明清景德镇窑仿哥釉青瓷

明清景德镇窑仿龙泉釉青瓷

黑釉瓷

晋代德清窑黑釉瓷

宋代建窑黑釉瓷

宋代吉州窑黑釉瓷

西夏灵武窑黑釉剔刻花瓷

白釉瓷

唐代邢窑白瓷

唐代曲阳窑白瓷

唐代黄堡窑白瓷

唐代密县窑白瓷

宋代定窑白瓷

辽代上京窑白瓷

辽代缸瓦窑白瓷

辽代江官屯窑白瓷

辽代龙泉务窑白瓷

金代定窑白瓷

元代枢府瓷

明清景德镇窑白瓷

明清德化窑白瓷

青白瓷

红釉瓷

明永乐景德镇窑霁红釉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霁红釉瓷

清康熙景德镇郎窑红釉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豇豆红釉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瓷

蓝釉瓷

元代景德镇窑蓝釉瓷

明清景德镇窑霁蓝釉瓷

明清景德镇窑洒蓝釉瓷

清代景德镇窑天蓝釉瓷

黄釉瓷

明代景德镇窑黄釉瓷

清代景德镇窑黄釉瓷

绿釉瓷

明清景德镇窑孔雀绿釉瓷

清代景德镇窑苹果绿釉瓷

清代景德镇窑瓜皮绿釉瓷

清代景德镇窑松石绿釉瓷

清代景德镇窑秋葵绿釉瓷

酱色釉瓷

宋代紫定

清代景德镇窑紫金釉瓷

花瓷

唐代鲁山窑花瓷

钧釉瓷

宋代钧窑青瓷

明清景德镇窑仿钧瓷

彩釉瓷

彩釉瓷概述

青釉釉上彩

青釉釉下彩

透明釉釉上彩

透明釉釉下彩

透明釉釉上与釉下相结合的双层彩

釉下加彩瓷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

白地黑花

宋元磁州窑白地黑花瓷

宋代磁州窑系白地黑花瓷

青花瓷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

明洪武景德镇窑青花瓷

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瓷

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瓷

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瓷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瓷

明清景德镇窑色釉釉下青花瓷

釉里红瓷和青花釉里红瓷

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釉里红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釉里红瓷

清雍正景德镇窑釉里红瓷

清乾隆景德镇窑釉里红瓷

青花加彩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单彩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双彩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五彩

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五彩

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加彩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加彩瓷

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加彩瓷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加彩瓷

素三彩

明正德景德镇窑素三彩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素三彩瓷

珐华彩

五彩

明嘉靖景德镇窑五彩瓷

明万历景德镇窑五彩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瓷

清雍正景德镇窑五彩瓷

粉彩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粉彩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

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

珐琅彩瓷

清康熙景德镇窑珐琅彩

清雍正景德镇窑珐琅彩

清乾隆景德镇窑珐琅彩

广彩瓷

附录中国古窑分布

陶瓷文化鉴赏-宋代名窑


两宋时期(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当时全国瓷窑林立,各类窑场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陶瓷考古调查结果表明,中国19个省、自治区、市的170个县中,保存宋代瓷器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现存历代窑址总数的75%,可见宋代瓷业的繁盛程度。为求生存和发展,各瓷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种瓷器受到人们的喜爱,邻近的瓷窑就争相仿制,这直接促成了同类瓷窑体系的形成。最终,一些名瓷名窑脱颖而出,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如后世盛赞的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由于这五大窑中一些窑的传世品和出土标本极少,因此这里介绍考古调查基本清楚、学术界大体确认的宋代六个著名瓷窑体系:北方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青白瓷系。

定窑位于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这是一个以生产白釉瓷为主的窑系,也产少量黑釉瓷(“黑定”)和酱釉瓷(“紫定”)。白釉中以一种白中泛黄,温润如象牙的“粉定”最佳,其釉稠腻似乳,对瓷坯有相当的覆盖力和修饰作用,成品被形容为“宛如薄施脂粉的少女肌肤”,所以被称作“粉定”。定窑白瓷装饰手法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图案大多是动物和花卉形象,也有专为宫廷设计的龙凤纹样。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耀县的耀州窑,是宋代北方有名的民窑,主烧青瓷,尤以刻花工艺见长。其技法是以金属刀具在器外表按一定坡度,刻出深浅不同、层次不等的主、次纹饰,主纹深、次纹浅,给人以鲜明的浮雕感。纹饰中间和周围,又用梳状“排刀”划出细密的篱纹阴线,象征水波和花蕊,使整体图案更加细腻丰满。五代时期,耀州窑所产瓷器釉色分天青、粉青、灰青、豆青和花茶色等类,北宋后釉色基本呈橄绿和淡青色,沉静而素雅。

钧窑宋代名窑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河南禹县的钧窑。钧窑也属北方青瓷窑系,但它已不再是以氧化铁着色的传统青瓷,而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利用烧成中氧化和还原焰的作用,烧制出变化无穷,姹紫嫣红的各种釉色,即所谓“窑变”。其中以蓝色系列的瓷釉最富魅力,包括淡蓝的天青色,湛蓝的天蓝色、青蓝中泛白的月白色,它们都蕴含着一种荧光般幽雅的蓝色。使人联想到深邃的夜空或微熹的黎明。还有绚丽的铜红色釉,宛如夕阳中燃烧的晚霞。这一蓝一红两种主色调,构成了钧窑瓷的独有特色,为中国瓷器艺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磁州窑磁州窑系是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窑场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磁州窑系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在宋瓷中独树一帜,素以釉下黑、褐彩闻名。釉下黑器彩绘,特别是瓷枕画面,大多取材于当时的生活小景,如小孩钓鱼、赶鸭、放鹌鹑、抽陀螺等,用笔清新简洁,线条自然流畅,虽着墨不多,却情趣盎然。此窑釉下黑,褐彩器,还承袭了唐代长沙窑在器表题写民谚、俗语作为装饰的手法。器表(主要是瓷枕)题有“众中少语,无事早归”、“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等,反映了磁州窑的主要消费者――普通民众的观念和意识。

陶瓷文化:五大名窑各具魅力,传世名瓷各自美丽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典型的汝窑制品,天青色,造型典雅大方,有“蟹爪纹”开片。

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瓷器基本都是这样的朴素,没有雕饰。此件作品能看到比较明显的“紫口”。

哥窑青釉鱼耳炉,釉面有明显的“金丝铁线”开片纹路。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月白色瓷器是钧窑的特色之一,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四大名窑的最大区别。

定窑白釉刻花渣斗,极有代表性的定窑白瓷作品,白色温润如玉。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各具魅力,尽管学术界对断代等问题仍留有争议,却仍然掩饰不了这五大名窑出土的瓷器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而由于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五大名窑的瓷器也倍显珍贵。它们各自拥有的特点,不仅成为后世辨别它们归属的特征,也成为它们自身的艺术价值所在。类似,汝窑、官窑、哥窑都具有开片之美(开片是烧造成功的釉面上往往开有细碎繁密的纹片,宛如鱼鳞或冰裂状,学界称其为“开片”);此外,哥窑的典型特征“金丝铁线”,钧窑的多彩,定窑的温润白色都为中国陶瓷史留下了一笔。

【汝窑】

天青骄子,非他莫属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汝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已算很大。事实上,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窑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由于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传世代表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等。而台北故宫则藏有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与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等。

【官窑】

“北官”厚重,“南官”轻薄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传世代表作】

故宫藏有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青釉圆洗等。(下转C05版)

(上接C04版)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哥窑】

金丝铁线,别具一格

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追求工艺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的开裂纹片,但哥窑却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宋代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为主。

【传世代表作】

哥窑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北京故宫藏有哥窑青釉贯耳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钧窑】

多种色彩,创新境界

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目前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均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县(时称钧州)。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还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专家指出,“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钧窑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

【传世代表作】

北京故宫藏有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定窑】

白瓷至尊,温润美感

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

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窑造型以盘、碗最多。元朝文人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撰文赞扬定窑的精美,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传世代表作】

北京故宫藏有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定窑白釉刻花渣斗、定

陶瓷文化:窑口窑名的命名方法


我们这里所说的窑口是一种广义、细分的概念,它一般包括:窑名、型制和各种工艺特色。

窑名的命名法一般有五种:

一是按地名来分的,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命名法,瓷窑以其所属州县命名,如浙江余姚上林湖的瓷窑因它地属越州而称越窑,内丘瓷窑因它地属邢州而称为邢窑,其他如定窑、龙泉窑、哥窑等也是如此。

二是以朝代来分,如唐窑、明窑、清窑等等。

三是以经营性质命名的,如五代余姚上林湖越窑烧制一种“臣庶不得用”的秘色瓷器,就称秘色窑,北宋汴梁、南宋杭州瓷窑烧制宫廷专用瓷器,就称官司窑,明初景德镇设御窑厂专烧宫廷御用瓷器,就称御窑,民问烧的就称民窑。

四是以方位来命名的,如北宋汴梁东西各有窑厂,当时官府设立东西二窑务,陈留县瓷窑因位于汴京之东而称东窑。

五是以姓氏来命名的,如五代郑州的柴窑、宋代吉州永和镇的舒公窑、元代山西彭均宝主烧的彭窑、明代景德镇的崔公窑(崔国懋)和周窑(周丹泉)、江苏宜兴的欧窑(欧子明),以及清代以监烧官姓氏命名的臧窑(臧应选)、郎窑(郎廷极)、年窑(年希尧)和唐窑(唐英)等等。

解放后,各地发现了不少窑址,现在对于许多新发现的古代瓷窑所定的名称,都取名于窑址所在地,上面再冠以所属县名。像浙江萧山上董窑、广州西村窑、福建连江埔口窑、四川华阳琉璃厂窑、河南汤阴鹤壁集窑、山西介休洪山镇窑等等,这种命名方法已基本上趋于一致。这样命名,既具体又符合实际情况。历史上沿袭下来的窑口有窑址和名称不一致的,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叫法,也就不再改了,如定窑实际上不在定县而在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耀州窑实际上不在耀县而在铜川县黄堡镇等等。

按窑口的形制分有四大类:

一是馒头窑,其因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而称馒头窑。因其形与南方的龙窑窑身长相比较圆滑且小巧,又名圆窑。通常所说的馒头窑是指半倒焰、倒焰式的窑炉。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其优点是保温性能好,适于焙烧胎体较厚、高温下釉的粘度较大的瓷器。缺点是升温慢、降温也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窑内温度分布不够均匀,易出次品。

二是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30—80米,形似长龙,故而得名。龙窑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并由于其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差,具有一种自然的抽力,升、降温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成本低,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粘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龙窑出现于商代,既烧印纹硬陶,又烧原始青瓷,就是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此后龙窑的窑身逐渐增长,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地改进。至东汉中晚期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泉窑,窑室结构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三是阶级窑,又称阶梯窑,其出现于明代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成。就整体而言,它是一个倾斜度较大的龙窑,就每个室而言,又是一个半倒焰式的馒头窑,所以它既具有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的长处,又有馒头窑容易控制降温速度等优点,并可以充分利用前一室的余热来节省燃料。适合于烧制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粘度较大的瓷器,如德化窑白釉瓷器。

四是葫芦形窑。清《南窑笔记》载:葫芦形窑“窑如卧地葫芦”。窑因其形状而得名。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但对龙窑进行了较大的改造,适合于烧造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粘度较大的瓷器。五是蛋形窑。其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是由元明时期的葫芦形窑发展演变而成的。以砖等材料砌筑,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床前低后渐高,倾斜度为3度左右。窑室前部高而宽,后渐低、窄,略呈扁长圆形,似平卧在地上的半个蛋,故名蛋形窑。蛋形窑以柴作燃料,单位耗柴量低,砌筑材料施工方便,使得造价低廉;结构合理,设计科学,使得烧成时间短、装烧量大、产品质量好。蛋形窑适合于一窑多类瓷种的同时烧成,对清代景德镇瓷器手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按窑火的走向分有四种:

一是升焰窑,又名直焰窑,是中国古代陶窑的早期形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和商、西周时期。西周后期,逐渐被半倒焰式的馒头窑所取代。烧窑时,火焰由火膛进入火道,然后经火眼进入窑室,从室底往上升,流经坯件,烟由窑室顶部的排烟孔排出窑外。这种火焰流动方式的窑炉称为“升焰窑”。升焰窑易升温,但不易控制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燃料利用率较低,装烧量小。

二是平焰窑,这是一种火焰在窑内与窑身平行流行的窑炉,它升温快,烧成时间短,可提高产量。

三是半倒焰窑,这是馒头窑的型制之一,火焰由火膛斜直喷向窑室顶部,然后由于设在后壁下部的排烟孔和烟囱的吸引而倒向窑室后半部,烟则由排烟孔进人烟囱,排出窑外。其约出现于西周晚期,此后逐渐流行。

四是倒焰窑,又称“全倒焰窑”,也是馒头窑型制之一。其是从半倒焰窑发展演变而来,但形制结构上与半倒焰窑有明显的不同。烧焰时,火焰从火膛斜直喷至窑室顶部,然后全部倒向窑底,流经坯件,由吸火孔进人烟道,借助烟囱的抽力,将烟从排烟孔排出窑外。倒焰窑出现于明代,沿用至今。其主要用于烧制瓷器,也可用来烧制琉璃瓦和琉璃建筑构件。倒焰窑与半倒焰窑相比,能够缩小窑室内各部位尤其是上下、前后的温差,充分利用能量。

陶瓷文化鉴赏-历史上的瓷器名窑


中国历史上的瓷器名窑比较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唐代邢窑。胎质细洁、釉色白润。在今河北省临城县。

二、隋代至宋代邛窑。以烧制青釉、褐釉、绿釉、彩绘等器物为主,除烧制盘、碗之外,还有各种瓷塑玩具。在现在的四川省邛崃县代方堂。

三、唐、五代至宋的越窑。釉色原为青中微黄,后改进为清水般的绿色,刻划有花鸟、人物或几何图案。在今浙江省余姚县上林湖一带。

四、唐代烧白瓷至宋而著名的定窑。瓷器除乳白色外,兼有黑、酱、绿釉瓷器。器物装饰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北宋后期曾一度烧制宫廷用瓷器。在如今的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燕山村。

五、北宋、金、元的钧窑。此窑利用氧化铜和氧化铁呈色不同这一特点,烧成蓝中带红或带紫的色釉。红、紫的色泽如玫瑰、海棠,非常艳丽。胎骨白色,釉细而润,其中佳器底部刻有数目字,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此外,与禹州邻近的临汝、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以及河北磁县等地瓷窑均仿烧钧瓷器。

六、宋代名窑——汝窑。汝窑在元佑初年曾为官窑,瓷器的胎骨香灰色,釉色近于卵青。此类器物烧制的时间短,质高物精,目前尚未发现窑址。

七、临当窑。在临汝南乡等地,有一种青瓷,釉色较龙泉窑深而带葱绿,胎骨淡灰色,有印花、刻花两种,图案有花卉、水波、鱼及禽鸟。现称“临当窑”,窑址今河南省汝州市。

八、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还有磁州窑、当阳峪窑。

九、龙泉窑。龙泉窑始于五代,至南宋而鼎盛,明代仍继续烧造,清代中期以后衰落停产。此窑继承越窑传统,烧造青瓷。南宋龙泉窑瓷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胎质细密洁白,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代表,花纹装饰上出现了堆塑和贴花。此种类型即习称的“弟窑”,一般称龙泉窑皆指此。另一种类型即习称的“哥窑”。哥窑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龙泉窑器形复杂,除一般日用器皿外,还烧制各种文具及仿古的瓶、鼎、觚、炉等。在今浙江省龙泉大窑、金村等处。

十、建窑。宋代名窑,在今福建省阳县池墩村,所烧黑釉瓷器,以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为“兔毫盏”。有的器底刻有“供御”,“进琖”等字样。

十一、德化窑。该窑始于宋代,以烧制白瓷而著称。宋元时期烧制青、白釉瓷。德化白瓷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一般。除乳白色以外,还有象牙黄和粉黄色的。更有贴花、印花和堆花。所制佛像最杰出,在今福建省德化县。

十二、景德镇。江西景德镇是最著名制瓷窑场。始于南朝陈时,经唐、宋、元、明、清至今。唐代已烧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间烧造官窑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从此有景德镇之名。以产影青瓷器著称。元代青花、釉里红等已烧制成功。到明代,景德镇开始成为我国瓷业中心,一道釉和釉绘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有五彩、斗彩等彩绘瓷器的创造。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新,能烧制粉彩、珐琅彩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烧造成的最精美,并各有其特色,它主要的窑有崔公窑、周窑、壶公窑、臧窑、郎窑、年窑、唐窑等。

陶瓷文化鉴赏-蛋形窑


窑炉形制之一。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窑,是由元明时期的葫芦形窑发展演变而成的。以砖等材料砌筑,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床前低后渐高、倾斜度3°左右。窑室前部高而宽,后渐低、窄、略呈扁长圆形,似平卧在地上的半个蛋,故名蛋形窑。蛋形窑窑身全长15~20米,最高、最宽处约5米左右,容积150~200立方米。窑壁较簿,厚度在0.2~0.25米之间。窑身左右两侧用砖围砌成一护墙,与窑壁之间留有0.2~0.3米的空隙、内填砂土,作为隔热层,以缓解窑壁与窑顶受热膨胀或遇冷收缩时引起的开裂,并有减少热量损失的作用。烟囱贴后壁而立,高度一般与窑身长度相等。平面似蛋形,壁厚仅0.1~0.12米,下粗、向上渐细,上口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形制高而大,抽力强。蛋形窑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砌筑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装烧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一窑内装入多类瓷器品种可同时烧成。蛋形窑以柴作燃料,烧成时间短,单位耗柴量低,产品质量好。它对清代景德镇瓷器手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蛋形窑的建筑结构。对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德国的卡塞勒窑等,就是仿照这种设计建筑的。(见图46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