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导航 >

定窑瓷鉴定口诀 简单易懂

定窑瓷鉴定口诀 简单易懂

瓷器鉴别 瓷砖 陶瓷文化

2020-02-03

瓷器鉴别。

定窑瓷是我国最早的白瓷之一,是唐代开始,五代时发展,宋代盛行,除白瓷外,也烧酱釉、黑定、绿定等有色瓷器。定窑瓷在元中期已停烧了。定窑的仿制,从宋到明清、民国、现代一直不断。

定窑器形多、胎薄、釉有泪滴痕,有竹刷痕迹。在器面上有刻划的纹饰和印压的纹饰。纹饰线条活泼、流畅,在薄胎上的刻划深度适中,造型轻巧而又静雅,如龙头净水瓶、圆盒、盖罐等大小十分适中,花纹非常流畅,瓷枕与其他瓷胎造型都十分精美。

鉴别定窑白釉瓷,从胎釉的角度,总结以下口诀供大家方便记忆去辨识:

1、定窑唐、宋釉的区别

唐定色灰宋发黄,宋时泪滴灰点唐。

南宋生硬北唐轻,黑定无色暗点藏。

注解

唐朝就有定窑,那时和宋早期的定窑相似釉色显白中泛灰,有灰点,北宋时发黄,南宋时瓷较硬重,而北宋和唐时较轻,黑定几乎无泡,黑中有灰白麻点。

2、定窑釉的老化

浮亮釉层脱不匀,釉面可见蝇翅纹。

气泡两层下层小,水泡在上鱼籽匀。

釉像油漆下干泡,鉴别定窑眼有神。

注解

表层釉老化后的亮度和脱釉处的亮度差别大不均匀,细看可见到脱釉处像苍蝇翅膀纹一样的小块块,俗称蝇翅纹,气泡上层比下层的大,上层是有亮度的水泡像鱼籽大小,下层是小干泡。釉面有点像油漆刷过的。有的件几乎全是干泡。

3、定窑看口看釉

定窑芒口胎白腻,积釉泪痕黄如玉。

注解

定窑芒口就是器的口沿没有釉,胎是白色、有牙白、赭白等等。胎和釉面细腻,有积釉泪痕呈流淌状、黄如白中微黄的玉色。

4、绿定鉴别

缘定胎色宋白黄,宋时泪滴厚釉长。

釉绿不均南北宋,釉绿若厚大泡藏。

注解

晚唐朝时就有绿釉器,宋代绿釉定瓷胎白中泛黄,绿釉明显不均有流淌现象,釉厚的地方泪滴较长,厚釉部位釉大泡。

5、真假定窑瓷

假定真定可辨说,真假泡儿差不多。

真定竹刷泪滴活,防品刷滴假相多。

真泡亮光难见底,防泡见底光不多。

注解

高仿得假定窑可辨认,真的定瓷泡光亮不见泡底,虽然真定釉面无贼光,防定贼光纹呆拙。泡大小稀疏差不多,但是单个的看一个泡的形状色泽是不一样的。

假的从泡的外层能看到泡底部,而真的是不能看到泡底的。从器件的外壳也可看出色泽是否有贼光,真的纹饰竹刷,泪滴显活泼,假的呆板明显有假相。

6、定瓷年代窑系原因

唐定显白带泛灰,白青青白早宋成。

泛白用煤北宋晚,定窑系中各一堆。

定窑瓷中有鎏金,色料铜铁绿红黑。

注解

唐代烧的白中泛灰,有的有灰点,白中泛青,泛青的在宋代时烧出,北宋晚期用煤烧过。定窑系是指各有窑的省仿烧的定窑器,但不能和河北曲阳的精品比。曲阳烧的为正宗,对镶嵌的器件要看锈色及撕开的端面,这样可以鉴别镶嵌金属器是真是假,定窑有镶嵌的器品。

7、定窑各年代釉层的观泡

定窑早期白泛青,层上大泡亮如珠。

深层布满小实泡,大泡齐列但稀疏。

乳白牙白鱼籽小,大小都有深小珠。

但比泛青泡要少,牙白层间大小出。

早期定窑器件白中泛青上层泡大而亮,深层布满小实泡(干泡)大泡整齐而稀。乳白釉和牙白釉的泡像鱼籽,也可说像小蚂蚁卵,大小泡都有,小珠泡在深层。但是泛青色重的釉泡就少。

8、定窑观泡简句

小泡深密鱼籽珠,大泡青亮齐又稀。

乳牙二白大小泡,泡少层间大小出。

9、黑定紫定篇

紫定白定泡不同,黑定紫定少泡溶。

黑紫釉少才有泡,脂挂紫金土砂行。

好似松香绞砂形,黑紫以铁来呈色。

控温掺铁比列灵,定窑瓷美变无穷。

注解

定瓷分白定、黑定、紫定、绿定、蓝定等。黑定和紫定是很突出的。在宋代烧成并且非常成功,都是白胎,器形很代表时代,是古瓷器中难得的。

用三四十倍的显微镜看,在釉薄的地方有泡,色彩深的地方几乎看不到泡,泡大、小都有,每件器物之间也不一样,但它们釉层下都像松香调砂一样的雾沼沼的釉层。这要用定窑的各种特征去鉴别。但黑定紫定都是铁烧制成的,色度和沾紫金砂土釉浆的多少,和含铁情况有关。

10、白定、甜白、康熙分辨泡

三种泡儿一个相,胎色泡亮三种样。

青白黄干亮分清,甜白显干定泡亮。

康熙胎黄灰又干,釉色器底各有样。

注解

白定、甜白、康熙瓷的泡情况差不多,但是定窑亮泡多,甜白、康熙亮泡和定窑相比要少,康熙时期的瓷器的胎和泡黄灰色,而甜白显白和青色。当然从釉色,足型胎釉上也可以增加分辨因数和内容。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老窑瓷:宋代定窑瓷辨识鉴定全攻略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着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宋代定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同时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所谓黑定、紫定、绿定、红定等彩色釉的定瓷品种。这些彩釉品种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而烧成。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定窑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釉色多数为白中微闪黄色;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犹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别光亮;紫定其实并非紫色,而是酱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匀,常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书载有红定一说,但至今尚未见到实物,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而已。因此如在市场见有红定出现,须特别小心对待。北宋早期采用正烧法,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中期以后盘碗采用覆烧法,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为了美观,在一些高档的盘碗口沿上,常镶上金、银、铜质的扣,所谓“金装定器”。这是定窑创烧的一个独特的制瓷工艺特点。仿品通常采用硬器将口沿敲毛,再涂以污垢做旧,冒充“芒口”;或者在没有“芒口”的盘碗口沿上也包上包口。仔细观察,容易鉴别。

鉴识宋代定窑白釉瓷,从胎釉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辨识: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一般的仿品是较难做出这种“泪痕”来的。

定窑到金代,胎釉和工艺上有一些变化。虽然胎质仍洁白细腻,但釉色多呈乳白色。工艺上虽承接了“覆烧法”,但在工艺上又有所变化。即在许多盘碗的内心刮去一层釉,露出胎骨,然后叠烧,这露胎处通常称为“涩圈”。

定窑在宋代时就有仿烧。仿烧的窑口,无论北方或南方各窑的产品,与定窑相比,都是大同而小异的。北方定窑系诸窑虽仿制定窑的制瓷风格,但一般都不采用覆烧工艺。特别是宋王朝南迁之后,一部分定窑工匠也跟着南迁。于是在景德镇等窑口也纷纷仿烧定窑瓷,出现了“南定”、“粉定”、“土定”等诸多仿烧的品种。但这些仿烧品种,由于地域和烧造条件的不同,南方诸定还是有自己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如,景德镇的仿定釉色如粉,所以被称之为“粉定”;“土定”的胎土较粗,胎骨偏厚,釉色偏黄,釉面有纹片;“南定”烧结温度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较强,釉色也在白中闪出青色。所有的仿定瓷品,在胎釉特征上,几乎都不见北定的“象牙白”釉、“蜡泪痕”和“竹丝刷痕”三大基本胎釉特征。根据以上的一些特点,可以把真定和仿定区别开来。

定窑器除黑釉器外多数都有花纹装饰。装饰手法从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后有划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种。早期划花系用竹签类工具在瓷胎上划成。所划线条比较细,坡度很小,图像自然豪放。刻花法比划花法出现稍晚。刻花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用的还是“一面坡”的刀法,刻线较宽,坡度大,图像刚劲有力。有时候划花和刻花也常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刻划的花纹早期有莲瓣纹、缠枝菊纹和蕉叶纹、回纹等,稍后又出现花果、莲鸭、鱼水、云龙等纹饰,而且在图案一侧常划一细线,以凸出图像的立体感。印花装饰是用模子在胎上模印而成,始见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后期。定窑所印的图案都是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繁而不乱的。主要题材以花卉为主,以牡丹、莲花为多,次之为菊花。有缠枝也有折枝的。图案讲究对称。此外,鱼水纹、龙凤纹和各种禽鸟纹也不少。花卉纹常见与动物纹相组合。仿品当然也可仿造印刻上述各种图案,但常见进刀迟疑,线条呆滞,图像木讷。印花的则是形象模糊,章法混乱。真品刻划一气呵成,图像有一种流畅之美,仔细审察,不难识破。

定窑之器中,有极少数是有款识的,如“尚食局”、“五王府”等,还有带“官”、“新官”字样的款,这些都是入窑烧制前刻划在胎的底足上的,一般用楷书体,虽写得不大规正美观,但却表现得自然有力。还有一些和宫廷建筑有关的款,是送到宫里后由宫中玉工后刻上去的,如“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等。

定窑的仿制,从宋到明清、民国、现代一直不断。宋代仿造,其风格自然是宋代的。明清仿品,自有该时代的一些时代特征。近年按照当年图谱所仿烧的一些赝品,胎釉和工艺均难以到位,无论胎质、釉色、分量和工艺等均无法与真品定瓷相比拟。了解了定窑的胎釉、工艺和装饰特点,反复对照真品去审察,是不难将赝品剔除出来的。

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宋代定窑瓷器起源于唐代,以白瓷为主,在唐宋时期中国瓷器有南青北白之说,而白瓷指的就是定窑瓷器,可见宋代定窑瓷器在当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宋代定窑瓷器窑址位子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

宋代定窑瓷器烧造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度失传,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得以恢复,那么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宋代瓷器的晚期器物的特点是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从釉色鉴定宋代定窑瓷器 

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产品,几乎都是白瓷胎,胎质十分坚硬。这是因为原料中含氧化铝量较高。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

定窑白瓷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宋代时虽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但另兼烧黑釉、绿釉、酱釉及白釉剔花器,这些工艺导致了最后定窑瓷器会呈现偏白色、偏黄色、偏青色、偏紫色以及黑色如漆的特点。

从竹丝刷痕工艺上鉴定窑瓷器

鉴定宋代定窑瓷器,断代的主要依据就是瓷器上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瓷器古法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

宋代定窑瓷器鉴定技巧之泪痕

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瓷器的质感

任何文物都有时代的特征,宋代定窑瓷器有玉质感,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的,这是宋代定窑瓷器的珍贵所在,也是鉴定宋代定窑瓷器的标准之一。

定窑瓷器的地域鉴别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如何鉴定定窑瓷器


定窑瓷器鉴赏要点有哪些?定窑瓷器起源于唐代,是中国北方早期烧制白釉的窑址之一。但是在唐代,由于刑窑巩县窑极其强大,定窑瓷器尚处于初创阶段,故未有较好的产品出现,五代开始,定窑瓷器逐渐发展起来,并最终取代了刑窑瓷器的地位而成为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白釉瓷产地。那么,定窑瓷器鉴赏要点有哪些呢?

第一,定窑瓷器,白胎白釉,胎很细,细腻紧密,很薄,五大名窑中最薄,釉白光亮。

第二,在唐末五代到北宋时,定窑主要烧柴,采用“还原焰”烧法烧制,含铁偏重,这时期的定窑瓷器会有一点点偏青色。到了南宋,则烧煤为主,用“氧化焰”烧法烧制,含铁量则偏少,定窑瓷略微有一点点偏黄。

第三,定窑瓷器的胎在做成之后,在没有完全干透的时候,工匠会用一种竹刷进行修复,把器物刷平,所以器物内外都可能会有竹丝的痕迹,而且由于釉比较薄,所以在看定窑瓷器的时候,还能透过那层釉看到那些竹丝痕。

第四,很多定窑瓷器的釉都会有泪痕,主要呈现在器物外表,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泪痕都是自上而下的。除此之外,定窑白瓷釉面有数点极小的黑色杂质颗粒,即使宫中收藏品亦不例外,而伪品则没有这种杂质。

第五,定窑瓷器施釉在近足部及足部往往又多处露胎,仿品无此现象。

第六,定窑瓷器足边棱角清晰,却不是整齐划一,足边往往不平并有多处小小的缺口,而仿品足边处理绝对整齐划一。

定窑瓷器鉴定的几种方法


定窑瓷器以白瓷而闻名,所以收藏定瓷以白瓷最佳,所以收藏宋代定窑白瓷就要学会定窑瓷器鉴定的几种方法,由于瓷器鉴定工作集文化、艺术及工艺于一身,故而鉴定定窑瓷器决不能单从造型上看年代、从特征上辨真伪,我们从定瓷的工艺、釉色、刻花、底足鉴定瓷器。

定窑瓷器的淋釉(泪痕)

定瓷淋釉俗称泪痕。清代《南窑笔记》说:“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它是定瓷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器物在施釉时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颜色深浅不一的釉缕。凡一应产品到出窑为止,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千百年来,定窑瓷器的淋釉一直被认为是鉴别定窑真伪的一大特征,而被仿制者抓住不放。仿制者一般故意将施好的器物,进行弹点或笔涂,使形成淋釉。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淋釉,缺乏神韵,没有那种原始的淳朴的天真美。稍有一点鉴定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是仿制品。

底施半釉

定窑在古代生产中,器皿部分为底施半釉。即外底(指圈足内)呈缺釉现象。半釉面积不等,但都很自然,不存在任何做作行为。这种半釉的形成为器皿在施釉时因浸釉操作方法所致。通常是食指和中指并列掐住器皿足底部,拇指按住器皿边口进行浸釉。产品在釉缸中瞬间即出,随之仰置于平台上。由于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约1/2面积,使釉水不能浸入。这样使足底形成自然缺釉。鉴于每个陶工当时具体情况及施釉时操作设施工作场地之不同,因而形成宋代定窑器皿施半釉的不同风风。

米黄色(定窑呈色)

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定窑恢复之初有人认为定瓷呈米黄色,并以此作为辨别真假和进行仿制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由于古代的原料选择、配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温度控制完全依赖人工,且定瓷的生产还会受到不同时期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定瓷究竟是米黄色、青白色、象牙白还是乳白色,是白中泛黄,还是白中泛青,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以此来进行判断。

刀线

刀线是裸露于定窑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种自然痕迹,仅见于盘、碗、瓶、罐等圆体器物中。凡这种器物都要经过拉坯和修坯,刀线的形成,均为修坯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留存。不过,通过一些存世的珍品看,档次较高,艺术品位较强的留有刀线较少,档次较低或一般产品则有多有少。

最初,定窑瓷器的仿制者对定瓷器物中的刀线认识不够,总想修得光滑,不敢也不愿留下这些刀痕。即使修坯时抚不平,在施釉前加一道水抹工序也予以擦掉。结果,最能表现定窑艺术个性和传达人文精神的特征遽然消失。今天看来,它已毫不谦逊地成为体现定窑艺术品位及其价值不可缺少的文化特征,具有名副其实的大朴不琢之美。

跳刀纹

跳刀纹为陶瓷制品所惯用的一种方法,即在修坯完成的同时,用修坯刀或专用刀轻抚器壁,使之刀具与器壁接触的瞬间随旋转速度而不自主地产生一种微妙的跳动,以形成一种律动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痕迹。归纳起来,应属于装饰范畴,在古定窑器物也偶尔见到跳刀纹。

芒口

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这是定窑历史上所形成的一种工艺特征。定瓷之芒口,的确引起皇室阶层及社会消费者非议,但定窑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的工艺成果,而是以芒口镶金、镶银、镶铜再次走向市场并复入皇室,引起皇室的珍重,称为金装定器。

芒口生产很考究,决非随意去掉一圈釉了事,而是内宽外窄,一阳一阴,阳宽阴窄。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阳面剐去2-4mm,阴面剐去1-2mm,定有规则,行按要求,轮上操作随心,艺术风格自成一脉。芒口的要求同器物上的刀线产生一样,要求自然、顺畅,忌讳模糊臃肿或做作行为,旨在用刀工体现定窑瓷器芒口的天真烂漫。除去器皿本身不谈,只看这些芒口处理效果,就知道这件器皿品位及制作该件器皿的陶工水平有多高。

玉璧底

玉璧底,也称玉璧形底,是定窑器物(盘、碗、瓶罐类)底足形制处理的一种方法,唐、五代时多采用。不同器形的产品,不同体量的大小,其玉璧底的处理也不同,但风格表现无二。玉璧底,顾名思义,是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状。通俗一点就是在一个圆形底中间挖出一个深2-3mm深的凹状小圆。更说白一点,不过是一种超宽底足。这种玉璧底器物,给人一种严肃郑重的感觉,有表现器形沉稳和凝练的气象,为定窑向圈足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

珍珠底

剔花留白处的一种处理方法。为表现剔花和印花装饰的丰富感和生动感,使纹饰空白处不甘于空寥而常于其间加一些纹样处理,珍珠底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出现的。其作法是,用刻刀的一个边角或用竹签去勾划成一个个小圆圈,中间凸起,整体效果如珍珠铺砌一般。珍珠底的表现是根据产品体量的大小和花纹所留空间的面积进行处理的。珍珠的大小和疏密均按要求而定,或采用大小间以比衬,或按排列顺序,或无规则等,都能为整个花纹形象增添一些富丽和活力。

豁口

古定窑器皿口边的一种处理方法。为了打破器皿边口的唇圆规矩,使视觉产生一些新颖和变化,常于器皿边口上作成小豁口,豁口安排数量不等。方法是用刻刀分左右约5mm不等各削一刀,深度约为3—5mm,依次作成等矩相近的四豁口或六豁口,北宋器皿多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属花口,也称花边豁口,表现动态较大,有时与花口同时出现的是器皿内按花口的分布要求凸起几条线,或四条、六条、五条不等。这种凸起的线是在修坯后趁湿由陶范从外部压印的。根据凸线的形成再用刻刀修整出相应的花口来。花口在宋代器皿中所见较多,主要有盘、碗。花口有深有浅,故凸起的线也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花口给器皿造型赋予超逸气韵,具有一定的欣赏趣味和艺术特色。

北宋定窑白瓷碗真伪如何鉴定


但凡对瓷器古玩感兴趣的藏友,一旦发现一件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定是会激动不已,哪怕只是一件平常的定窑白瓷碗同样也会心照不宣。因为在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当中,定窑是以专门烧制白瓷的窑场,自定窑诞生以来,它经历了唐代,五代,宋代,金,元五个朝代的更迭。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中,它一直盛烧不衰。

由于定窑白瓷瓷器所烧制的大多为人们的日常所需,在北宋时期所烧制的白瓷碗尤为受到帝王,官宦以及文人墨客的喜爱。也正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定窑白瓷十分的喜爱,定窑白瓷碗,白瓷罐也便成为了人们作假的重要对象之一。在目前的古玩收藏市场上,虽然说有不少的北宋定要白瓷碗艺术品,但其中不乏是一些作假而来的。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来辨别它的真伪呢?

一、通过观察瓷器的泪痕

对瓷器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瓷器的泪痕是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出现的自然流釉现象,流釉往往呈现条状,如同人们在流泪时残留下来的泪珠痕迹。据悉,瓷器泪痕的出现并不是在每个时代都有的产物,这种现象知识在北宋定要白瓷瓷器上才会出现,在唐代,五代,甚至后期的元明清时代的定窑瓷器均没有此种现象。故此,判断一件定窑白瓷碗是否是北宋时期的作品,有无泪痕是判断标准之一。

二、通过瓷器外壁的竹丝刷痕

不管是哪个时代制作瓷器,瓷器坯体都需要旋转加工,在旋转加工过程,哪怕再精致的旋转手法也会留下如同竹丝般的刷痕。但鉴于时代的不同,竹丝刷痕的精密度是有所不同的,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的刷痕是相对纤细密集的,它是明显与其他时代的定窑作品有所差异的。

三、通过瓷器的足底特征来判断

相比其他名窑的瓷器,定窑白瓷碗的足底是有很大的特征的,定窑白瓷足底分有圈足和平底两种。而有圈足又可以分为大圈足和小圈足两种,大圈足的足底可看到同心圆形状的竹丝刷痕,足墙狭窄,印迹较轻,而小圈足的瓷器足底则无竹丝刷痕。

四、从瓷器的变形来判断

在北宋中期,定窑的瓷器匠人发明了覆烧制瓷工艺,这种工艺的制作需要坯体反扣在窑具上烧造,其结果就是烧制的碗类器物大多都会发生变形情况,这一点通过将瓷器倒扣摆放便可轻松看出来。

北宋定窑白瓷碗真伪的鉴定方法大概就为大家介绍到此了,在收藏的时候不妨可以通过以上的这些方法进行判断,从而顺利的完成收藏。

宋代定窑瓷器价格和鉴定方法


定窑是中国宋代主要瓷窑之一

后世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6月6日,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艺术品专场拍卖会赢得开门红,一件宋代定窑美人枕以3.5亿港元的高价落槌,加上13%佣金,最终成交价高达3.95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644亿元)。不仅成为当场最高成交拍品,更创下今年春拍迄今为止最高的成交价格。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会长李彦君接受采访时说,这个价格,刷新了定窑瓷的世界拍卖纪录,也是澳门自有拍卖以来成交价最高的拍品。

这件北宋定窑美人枕是本场拍卖的封面拍品,以1000万的价格起拍,买家纷纷应价,价格很快就突破了亿元大关,此后场内形势更加焦灼,最后只剩下场内前排先生与后排女士一起竞价。当价格飙到3亿港元时,前排先生在出价时开始略有迟疑,而女士的价格却始终紧追不舍,最终这件美人枕经过60余口叫价,女士以3.955亿港元的天价竞得拍品。

定窑产品:

多为生活日用的饮食具、酒具、茶具、寝具,还有佛前供器,以民间用瓷为大宗,北宋后期亦烧制宫廷或官府使用的精致器物。瓷器的品种以白瓷为主,兼烧青釉和少量的黑釉、彩釉及绿釉瓷。器类有碗、盘、杯、碟、盏、盏托、渣斗、盆、洗、瓶、壶、罐、薰炉、枕等。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曾说:“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

定窑瓷器鉴定方法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

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

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一般的仿品是较难做出这种“泪痕”来的。

定窑瓷器鉴定的三大要素


定窑瓷器鉴定的三大要素刀线、芒口和泪痕。

1.刀线

刀线就是定窑瓷生产工艺中留下的“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

2.芒口

芒口是古代定窑瓷器鉴定的一个方法,瓷器在烧造过程中造成口沿无釉露出胎骨,称之芒口。芒口是古代瓷器烧造中的一个缺陷,但是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对瓷器鉴别的方法。

3.泪痕

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老窑瓷:宋代定窑瓷辨识 鉴别定窑瓷的三大法宝


宋代定窑黄釉印花碗

“象牙白”釉、“蜡泪痕”、“竹丝刷痕”鉴别定窑瓷的三大法宝。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宋代定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同时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所谓黑定、紫定、绿定、红定等彩色釉的定瓷品种。这些彩釉品种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而烧成。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定窑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釉色多数为白中微闪黄色;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犹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别光亮;紫定其实并非紫色,而是酱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匀,常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书载有红定一说,但至今尚未见到实物,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而已。因此如在市场见有红定出现,须特别小心对待。北宋早期采用正烧法,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中期以后盘碗采用覆烧法,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为了美观,在一些高档的盘碗口沿上,常镶上金、银、铜质的扣,所谓“金装定器”。这是定窑创烧的一个独特的制瓷工艺特点。仿品通常采用硬器将口沿敲毛,再涂以污垢做旧,冒充“芒口”;或者在没有“芒口”的盘碗口沿上也包上包口。仔细观察,容易鉴别。

鉴识宋代定窑白釉瓷,从胎釉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辨识: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一般的仿品是较难做出这种“泪痕”来的。

定窑到金代,胎釉和工艺上有一些变化。虽然胎质仍洁白细腻,但釉色多呈乳白色。工艺上虽承接了“覆烧法”,但在工艺上又有所变化。即在许多盘碗的内心刮去一层釉,露出胎骨,然后叠烧,这露胎处通常称为“涩圈”。

定窑在宋代时就有仿烧。仿烧的窑口,无论北方或南方各窑的产品,与定窑相比,都是大同而小异的。北方定窑系诸窑虽仿制定窑的制瓷风格,但一般都不采用覆烧工艺。特别是宋王朝南迁之后,一部分定窑工匠也跟着南迁。于是在景德镇等窑口也纷纷仿烧定窑瓷,出现了“南定”、“粉定”、“土定”等诸多仿烧的品种。但这些仿烧品种,由于地域和烧造条件的不同,南方诸定还是有自己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如,景德镇的仿定釉色如粉,所以被称之为“粉定”;“土定”的胎土较粗,胎骨偏厚,釉色偏黄,釉面有纹片;“南定”烧结温度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较强,釉色也在白中闪出青色。所有的仿定瓷品,在胎釉特征上,几乎都不见北定的“象牙白”釉、“蜡泪痕”和“竹丝刷痕”三大基本胎釉特征。根据以上的一些特点,可以把真定和仿定区别开来。

定窑器除黑釉器外多数都有花纹装饰。装饰手法从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后有划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种。早期划花系用竹签类工具在瓷胎上划成。所划线条比较细,坡度很小,图像自然豪放。刻花法比划花法出现稍晚。刻花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用的还是“一面坡”的刀法,刻线较宽,坡度大,图像刚劲有力。有时候划花和刻花也常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刻划的花纹早期有莲瓣纹、缠枝菊纹和蕉叶纹、回纹等,稍后又出现花果、莲鸭、鱼水、云龙等纹饰,而且在图案一侧常划一细线,以凸出图像的立体感。印花装饰是用模子在胎上模印而成,始见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后期。定窑所印的图案都是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繁而不乱的。主要题材以花卉为主,以牡丹、莲花为多,次之为菊花。有缠枝也有折枝的。图案讲究对称。此外,鱼水纹、龙凤纹和各种禽鸟纹也不少。花卉纹常见与动物纹相组合。仿品当然也可仿造印刻上述各种图案,但常见进刀迟疑,线条呆滞,图像木讷。印花的则是形象模糊,章法混乱。真品刻划一气呵成,图像有一种流畅之美,仔细审察,不难识破。

定窑之器中,有极少数是有款识的,如“尚食局”、“五王府”等,还有带“官”、“新官”字样的款,这些都是入窑烧制前刻划在胎的底足上的,一般用楷书体,虽写得不大规正美观,但却表现得自然有力。还有一些和宫廷建筑有关的款,是送到宫里后由宫中玉工后刻上去的,如“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等。

定窑的仿制,从宋到明清、民国、现代一直不断。宋代仿造,其风格自然是宋代的。明清仿品,自有该时代的一些时代特征。近年按照当年图谱所仿烧的一些赝品,胎釉和工艺均难以到位,无论胎质、釉色、分量和工艺等均无法与真品定瓷相比拟。了解了定窑的胎釉、工艺和装饰特点,反复对照真品去审察,是不难将赝品剔除出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