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汝官窑器的鉴赏要点

【陶瓷文化】汝官窑器的鉴赏要点

陶瓷文化 陶瓷行业 古代瓷器鉴赏

2021-07-16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的官窑制度规定了宫廷在考察全国的各种窑口后,将作品最令人满意和技术最为成熟的窑口定为御用窑,即官窑,官窑的器型由宫廷有时甚至是皇帝钦定,在官窑的周围派兵把守,官员监烧,民间不得探究官窑的情况。烧制成功后,由宫廷派员挑拣,捡剩下的一律就地销毁掩埋,不得流入民间。由宫廷支付粮银,有令则烧,无令则停。在烧制中,不讲成本,唯精、唯奇、唯美,官窑制度将中国的瓷器水平推向了世界的顶峰。定窑虽然也曾经向宫中供应御用瓷,但其被宫中捡退的瓷仍然可以向民间出售,所以定窑就不能被定为官窑。汝窑,宋代五大官窑的魁首。则是取得了一千多年来至今仍无法超越的成就。但是,荒淫无度的宋徽宗,仅仅让这种辉煌持续了二十年,在宋大观年间(1107年~1110年)停烧汝瓷,而将工匠集中在当时的首都汴京(今天的开封)新设窑口官窑烧制瓷器,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官窑这个词命名的官窑,但由于水土的问题,官窑始终无法达到汝窑的水平,于是只能另辟蹊径,改汝瓷的胎薄釉薄,为胎厚釉厚。虽然也成就了一批精美的瓷器,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汝瓷了。好景不长,官窑的艺术成就也随着金人的入侵而断送了,一些工匠随着宋朝的南迁而南迁。瓷器是天时地利加人和的产物,南迁后,各种条件的变化,加之战乱对工匠心态的影响,从开始的官窑仿汝窑风格,到哥窑的仿官窑风格,一步一步演变,可再也生产不出汝官窑那样的器物。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变化,到了元明清时代,宫廷就将转将生产青花瓷出名的景德镇定为了御用窑一直延续了632年,人们更加注重绘画和彩绘,渐渐的仅以青釉色见长的汝官窑技术就失传了,甚至乾隆帝下令举国之力仿制汝瓷也告失败。新中国成立,周总理亲自组织仿制汝瓷,但何为汝瓷,达到什么标准即为汝瓷,仅凭几件传世品是不能作出结论的,寻找到汝官窑遗址才能解开这个千年谜团。但是这项工作始终开展的不顺利,直到邓州窑窑址的发现,地点不是在现在的邓州,而是在古代邓州的范围,才提醒人们,汝窑的窑址也应该从现代的汝州范围扩大到古代的汝州范围。这样一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赵青云研究员的带领下,1987~2000年间,经过六次发掘,终于在宝丰清凉寺发现了汝官窑的遗址,开挖出了上万片的汝官窑瓷片,和发现了生产汝官窑的生产工具,了解了汝官窑的生产方式和施釉的配方,找到了参入釉中玛瑙末的玛瑙矿,破解了千年的谜团,从此,历史上悬而未决的何为汝官窑器标准的问题开始解开,一些流传在世的,没有统计在以前所谓的汝官窑仅存世65件器之内的汝官窑器也在这个标准下一一得到了确定。下面介绍一下如何判断汝官窑器的几点体会。

汝官窑瓷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仿制者有可能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仿制,但要全面做到所有的方面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全面的分析,缺一不可。

一、眼看:

1、型:汝官窑的器型主要是仿前朝的青铜器礼器为主,实用器较少,还有一部分观赏器。作为官窑,而且北宋的陶瓷技艺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器型一定是稳重、古朴、大方、每个细节都显出大气、规整。转角处挺拔有神,有灵秀的感觉,但凡有使人感到别扭的造型和局部,就首先不能归入汝官窑。后仿者由于手工拉坯的技术不可能达到当时官窑工匠的水平,所以往往采用开模具,用注浆的方法来仿制,但由于模具是依照施釉后的成品来做的,所以做成素胎再施釉后,细节部分全部模糊或丧失,整个型显得呆板,笨重。

2、釉色:汝官窑的釉色以天青釉为主,大约占65%,火候欠一点的,成粉青(比天青绿一点),卵青、月白(比粉青的颜色淡,多一点黄),约占28%,这一部分由于玻化程度底,容易受到腐蚀,所以表面一般会显得较旧,火候过一点的成天蓝、豆青色、豌豆青色最少,占7%左右,这一部分由于玻化程度高,较耐腐蚀,表面晶莹明丽,显得较新。如果新旧程度和上述的颜色不符,则有可能不是汝官窑。

3、表面情况:表面一般肉眼可以见到棕眼、汝瓷碱,棕眼的形成主要是釉内气泡上浮、逬裂形成小凹处,由于汝瓷的烧造温度较低,一般认为在1250度,而许多专家都把1300度定为瓷和陶的分水岭,所以低温烧制的汝瓷,表面看起来应该有点松,没有那么密实和光亮,并有相应的棕眼出现,汝瓷碱是在汝瓷表面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其它任何瓷器,在任何环境下也不会出现相同的痕迹,它有的发白、有的发黄,是一种不能用手轻易去掉的,零星分布的结晶碱状物质。

4、开片情况:汝官窑一般开片,但也不排除极少数不开片的现象。汝瓷的开片机理与其它瓷器不同,其它瓷器的开片是由于胎与釉的热收缩不同,而造成的大多数为直道开片,呈网状布满器表面。汝官窑的开片是由于釉中参合了玛瑙末,由于玛瑙结晶体的分离,器表面出现的开片是不规则的曲线,虽然不是严格的不能贯通,但贯通纹很少,给人一种美感,不能有开片开碎掉了的感觉。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文化】宋汝官窑瓷片的识别要领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宋龙泉仿官的,有宋临汝、民汝窑出的,也有是新仿打残的假瓷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世器有何区别?1.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器成品,与传世的官窑器有明显差异。因为在当时,它们就因不合格才打碎下埋的。几年前,我见到杭州的瓷友拿了两大箱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可以说,能看上眼的只有几片。其他真可以说是瓷片垃圾,当然也有好的标本,但很少。故这些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只能作个参照。2.龙泉仿官不能作为官窑器来看。做得再好,也只是“仿官”。至少目前学术界没将它作为官窑器。浙江金村窑、大窑等,有的就是黑胎,为龙泉仿官。目前有不少龙泉仿官片被作为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是当地人将其故意混在一起,蒙外地人。实际上当地人心里是清楚的,也有人故意误导,缘由大家心知肚明自然是与经济利益挂钩。3.汝窑址出的标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汝窑器,与传世的汝窑器有明显差异。在当时,它们是不合格产品,打碎下埋的。同样宋临汝、民汝窑出的瓷片更不能作为汝窑器来看。4.宋汝官窑器是亚光的,是仿玉的效果。宋官窑器与汝窑器亚光的是一脉相承的。龙泉仿官有玻化程度高的,也有少部分是亚光的。汝窑器址也出过玻化程度高的标本,但正因为它不是亚光的,才打碎没传世。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玻化程度高的汝窑址标本,就说它是汝窑器(传世器中没有)。宋汝官窑器乳浊釉是亚光还是玻璃质,主要与窑温高低有关,当时的工匠在烧汝窑、官窑器时,有意识地控制窑温,汝窑器约为1225度,过了就呈玻璃质,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砸碎就地掩埋。不到就有生烧的感觉,不像现在可用电脑控制,完全凭经验,故成品很少。这也是宋汝官窑器传世品绝大部分呈亚光状态的原因。

【陶瓷文化】宣德官窑青花瓷盘鉴赏


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景德镇烧制青花瓷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以至于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盘、罐等,其中盘极雅致华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宣德青花盘的基本特点。(1)在用料上,宣德青花瓷盘用元代剩下的进口料或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苏泥麻青”料,中文译为玻璃蓝,以上两种料实为一种料,同出于一个产地,其特点是色泽浓艳,凝重;在盘上青料浓厚的部分有自然形成的铁锈疤痕,下凹深入胎骨;另一类,发色稍淡,雅致,且无“铁锈疤”,可能是较优质的国产和进口料的混和料,但此类较少;宣德青花瓷盘釉汁均净,地釉泛青;以上是宣德青花瓷在青料上的重要特征。

(2)在造型上,宣德青花瓷盘大小悬殊,主要为生活用具,如日常的餐具(小盘)、盛大宴会(大盘)、陈列工艺品等,敦实古拙,造型隽永,看上去圆浑柔和,有厚重感,手感较永乐稍重,盘的内壁与底交接处,手感粗糙,有凹棱,俗称“月亮底”;圈足内墙根一周和“月亮底”部釉稍厚,为淡绿色;大盘为沙底,小盘为釉底,见窑红;但总的来看宣德青花瓷盘在造型上不甚讲究。

(3)在纹饰上,宣德青花瓷以纹饰取胜,画笔分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实笔多为细线条,勾勒渲染多为粗线条和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感,纹饰画得十分规矩,从不出边线,主要纹样是缠枝和折枝花卉。如莲花、牡丹、山茶、枇杷、灵芝;香草龙常口衔灵芝,尾做卷为草状;海水习翼龙,龙纹见四爪,但传世品中不见四爪龙纹盘,多见三爪龙,还经常出现一只拖着长翎的绶鸟正在啄食枇杷的图案,意境幽深另外宣德青花瓷盘将绘画艺术成功地运用于瓷盘之上,以写意为主,图案画的很满,纹饰繁密,纹样工整,线条往往会出现浓淡不一的笔触,有自然的晕散现象;龙嘴翘如猪嘴,须上翻,身变粗;宣德青花盘中心画犀牛望月或一条鱼;莲花多为双边莲瓣。

(4)在落款上,宣德青花瓷盘无一例外全部有款,出土器物中早期为四字篆款,晚期全部有帝王年号款,为“大明宣德年制”,盘为釉底的常底心书款,盘为砂底的落款于肩部、侧面或折沿下,款分无边框六字一行楷书款和有边框六字一行楷书款两种,款以“”字为多,个别用“造”;“德”字中“四”与“心”紧靠,中间无一横;“”字中“衣”的横边不超过“”,“衣”字第四划的勾与第五划的撇不相连。鉴定时应注意分辩。

美兮鸟食缸南宋官窑器_陶瓷知识


此物为粉青釉罐式鸟食缸,高5.8厘米,腹径6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3.5厘米。釉色莹润凝脂,青中带蓝,满含宝光,薄胎厚釉的工艺显露官窑的特质。釉层中积聚着无数大小不一的气泡,“聚沫攒珠”的特征印证了其官窑身份。

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鸟食缸是江苏镇江的东汉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墓出土的黑釉器。以后唐宋元明清随着养鸟风气日盛,鸟食缸越发花样百出、精致异常。

图中所示粉青釉罐式鸟食缸,高5.8厘米,腹径6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3.5厘米。釉色莹润凝脂,青中带蓝,满含宝光,薄胎厚釉的工艺显露官窑的特质。釉层中积聚着无数大小不一的气泡,“聚沫攒珠”的特征印证了其官窑身份。小器大开片更觉稀罕,金黄色纹片纷崩迸裂,自然天成,真乃鬼斧神工。胎体坚致细腻呈褐黑色,施釉及底,修足规整,毫无拖泥带水之感。仅1毫米底足露胎处光洁平滑呈铁足,口沿包银更显精贵,包银脱落处可见口沿施釉薄透呈现紫色,形成官窑典型的紫口铁足。口径大于底径的造型不仅丰满端巧,而且便于鸟啄食 内底呈凹弧状也是专为喂鸟设计 。可惜固定用的环把缺损,留下了四点露胎的疤痕,让人感到世事沧桑的久远。宋代上层贵族文人崇尚理学,返璞自然,其审美情趣趋向素净高雅,讲究器型的雍容和色彩的纯正,摒弃装饰的繁缛和习俗的低庸。“简约”是当时的时尚,是美的最高境界。南宋官窑瓷器正是体现了上层人物的这种精神上空灵取向和物质上奢华追求。小小鸟食缸见证了宋代的辉煌和衰落。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坦斋笔衡》中记载,继南宋临安修内司窑之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名官窑”。位于杭州乌龟山的郊坛下官窑经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标本。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描述郊坛官窑器的特征是“胎土呈黑灰及黑褐,胎较薄,施釉较厚,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片纹较大,并有冰裂纹。”

汝官窑研究手记


汝窑的开片有直开片、斜开片、大开片、小开片等几种。斜开片和鱼鳞纹是汝窑的一个创造,也是汝窑非常重要的外观特征。在中国古代能够掌握这种技术的窑场虽然不止汝窑一家,但也为数不多。

斜开片的主要特征是,其形貌会随着光线入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众所周知,釉色的浓淡深浅与釉层厚度密切有关,釉层厚釉色就深,釉层薄釉色就浅。斜开片形貌多变的原理与斜开片一侧釉层厚度的变化有关。断面观察的结果表明,斜开片把釉层一分为二,一半形成锐角,另一半形成钝角。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照射到斜开片上时,锐角的尖端部分由于釉层很薄,故色调明显比周围其他部分浅,结果就形成一条宽度为0.5~1毫米的接近无色透明的白边。如果转动瓷片,由于光线入射方向发生改变,白边的宽度就逐渐变细,当入射光线的方向与斜开片的斜面方向一致时,白边消失,只看见一条很细的裂纹。离开锐角的尖端部分,由于釉层逐渐变厚,故色调呈现正常的青绿色。

斜开片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孤立存在,有的数条平行,有的两三条以一定的角度连接起来,也有的四五条斜开片与一条直开片围成一个多边形,多边形的外形和大小颇似鲫鱼的鳞片,故称之为“鱼鳞纹”。如果光线的角度合适,则构成鳞片的几条斜开片都出现白边,颇似鱼鳞的周边;而白边以外的部分都呈青绿色,好像鳞片本身,与鳞片紧靠的直开片没有白边,好像鱼鳞的根部。鱼鳞纹周边与鱼鳞本身存在色调反差,特别是两条斜开片的交角处形成的白边特别明显,这种色调反差产生一种立体感的视觉效果。由于斜开片的方向不固定,所以在转动瓷片时,就有一批新的“鱼鳞纹”显现出来,而原来的一批“鱼鳞纹”则逐渐隐没,时隐时现,变化无穷。

汝官窑中有天青釉色又有密集鱼鳞纹的产品尤为难得。

斜开片形成的大致规律

根据对大量碎片的观察结果,斜开片的形成大致有如下一些规律:

1.在出窑前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开片大部分都是又粗又长的直开片,没有斜开片。在冷却后期形成的开片则大部分都是小的直开片。这些大、小直开片构成的网络把整个器物上的釉分割成许多个小区,斜开片则是在出窑后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或放置过程中在这些小区内形成的。这些斜开片在延伸过程中,一触到网络上的直开片或其他斜开片就被阻断。所以斜开片都是既短又细的小开片,其长度一般介于5至8毫米之间,很少有超过10毫米的。

2.斜开片大多出现于正烧的天青釉和微生烧的粉青釉上,而生烧的月白釉和过烧的豆青、灰青、虾青釉一般没有这种现象或不明显。

3.有些内外施釉的产品上,往往器内有斜开片而器外则没有斜开片,内外两面都出现斜开片的较为少见。

4.不是所有汝窑产品都有斜开片,只有在少数产品上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5.除了汝窑外,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生产的瓷器也有斜开片。

6.斜开片的产生与釉层厚度有关。汝窑的釉层厚度一般在0.5~0.8毫米,只有达到这样厚度的釉层,才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斜开片,器口部位的釉太薄,就不容易产生斜开片。

斜开片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有资料这样阐述:“直开片的形成是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在出窑前后的冷却过程中,釉比胎收缩得更快,因而釉受到张应力,冷却到200℃以下时,釉已完全硬化,完全失去弹性,当釉的张应力的强度超过其抗张强度时,釉就产生开裂,此时出现的裂纹都是又长又粗的直开片。一系列大的直开片的产生使釉受到的张应力得到削弱,但在局部胎釉之间仍有残余张应力存在,残余张应力的强度较弱,不足以产生大开片,但是会在出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产生小开片,小开片又短又细。大部分小开片就是这样形成的。”

陶瓷知识:如何鉴赏汝瓷?


对汝瓷的鉴赏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了解汝窑的发展史。汝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历经萌芽、发展阶段到鼎盛阶段,直到宋、金战乱而失传。在唐代,当时的汝州境内有著名的鲁山花瓷和黄道窑花瓷。到宋代,汝州境内有供民间生活用的众多临汝窑,产品多为盘、碗之类。

釉色大致分四种:一是豆绿,多印花,少刻花;二是天蓝,色素无花;三是月白,色素无花;四是葱绿,色素无花。豆绿釉是一种半透明釉,适应于胎上刻花和印花装饰,而天蓝、月白、葱绿是乳浊釉,不适应胎上刻印花。临汝窑的配釉技术和当时其它宋窑配釉技术一样,属高硅低铝配法。而汝窑配釉技术在宋代独树一帜,属高铝低硅配制。汝窑之所以能称魁于世,这与其高超的配釉技术不无关系。所以要鉴赏好汝瓷,不但要了解汝瓷发展的各阶段,要了解汝瓷独特的配釉技术,更要了解汝窑的釉色。清凉寺汝窑窑址发掘后,有一种盖棺定论,千年谜案已解决了的模糊倾向,认为汝窑正色仅是天青一色。其实宋人徐兢(jing1)在《奉使高丽汝州新窑器,越州古秘色,大抵相类。这从现在汝州文庙、张公巷汝窑遗址出土情况可以充分得到证实。笔者经过多年对汝窑釉色的研究,认为汝窑的正色有三种:1、天青;2、豌豆青;3、重豆青偏天青。至于其它色泽应具体对待,一种可能是汝窑釉料,烧成不当,一种则根本不是汝窑釉料。

鉴赏汝瓷,首推釉色。宋庭为什么垄断汝窑,就在于汝窑釉色的自然美。当时没有纯净的化学原料,完全是自然矿物调配而成。细品汝窑的三种釉色,其共同特点是含蓄美,就像隔着轻纱看内含,隐情百态,回味无穷。

在唐、宋时期,段店窑鲁山花瓷生产规模宏大。段店窑不但生产花瓷,而且早期汝瓷也渊源于此,规模很小,属汝州的萌芽阶段。直到现在,花瓷瓷片俯首可得,而汝瓷片难得一见。早期汝瓷制作非常精细,瓷胎较薄,呈香灰色,瓷化程度好,敲击声清脆,烧成温度约在12700C13000C,施釉薄而均匀,釉面开片纹呈柳絮纹,底部支钉痕如芝麻粒大小。观其釉色,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重豆青稍现天青色,釉面油质感非常强,用30倍带光显微镜观其釉层内涵,呈现密密麻麻如针头大的泡粒叠摞悬浮其中,偶尔混有小米粒大的泡粒。目前传世品非常少见,能看到的只有汝州市汝瓷博物馆现存的两件洗。代表产品有洗、深腹凹足支烧盘等。

宝丰清凉寺遗址发现后,经历十余年六次发掘和1998年秋大规模盗掘,遗址面貌基本上大白于世。出土实物比较丰富。从出土实物看,清凉寺汝窑应处于汝瓷的发展阶段。产品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足部外卷,瓷胎呈现香灰色。观其釉面,基本上是天青色和淡天青色,此两种色泽实是一种釉料,只是在烧成过程中因气氛的不同而形成色泽深浅的不同。天青是青中带蓝,蓝中有青,好像雨过天青所出现的蔚蓝色,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这种釉色是复色釉,它随不同光线折射出不同色泽,从早到晚观察,色泽都不相同可以说它的色泽随天色变化而变化。其釉面开片如蝉翼,但也有蟹爪纹和柳絮纹开片。这些片纹刚出窑时开得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进行,只是较慢而已。即使宋代汝瓷片方在现在,还会偶尔听到开片声响。由于汝瓷釉料配方不同于其它瓷釉料配方,属高铝低硅配法,并且有玛瑙入釉,所以汝瓷的釉面呈现玉石感,似玉非玉。用放大镜观察其釉面,有的部位偶然能看到釉中的气泡,寥如晨星。汝瓷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既有支钉支烧,也有垫烧,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胎和釉结合部位,迎光观察,微现红色。

1989年3月,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农民挖土时,发现一批窖藏汝瓷,约二十余件,现大部分存于宝丰县文化馆内。这批窖藏汝瓷和清凉寺出土的汝瓷相类似,如色泽、质感、釉层厚薄、开片纹、制作工艺及支钉痕几乎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这类产品烧成温度很低,约在11000C11700C之间。大部分器物瓷釉已部分腐蚀脱落,胎体稍微用力,就可掰碎。而清凉寺出土器物烧成温度在12500C左右,胎和釉结合得非常牢固,虽经近千年岁月,仍坚实如初。若说蛮子营这批瓷器是生烧,却釉面玻化很好,所以这批窖藏汝瓷是否出自清凉寺,还有待考证。清凉寺汝窑代表作有各种笔洗、盘、荷花熏炉、水仙盆、刻花鹅颈瓶、盘口瓶、细颈瓶、瓷盒等。

在汝州文庙汝窑遗址还出现另一种釉色的汝瓷,其色泽既不同于越窑,也不同于临汝窑和耀州窑,传世品几乎见不到,其色泽如刚成熟的豌豆那样,笔者暂称它为豌豆青色。这种青釉产品色素无花,除釉色不同于清凉寺汝瓷外,胎质、制作工艺、支钉痕大小都和清凉寺汝窑一样,器物有笔洗、弦纹尊等。在汝州城内张公巷汝窑遗址已经一次试掘出土一批汝瓷片,这类瓷片制作非常精细规整,有的釉和胎厚度仅2毫米,胎色白,足矮而小,并且修得很窄,垫饼烧成。有的足窄高反而支烧,支钉痕非常小,釉色呈现豌豆青色,用30倍带光显微镜观其内涵,就像棉絮中布满小珍珠。这类汝瓷传世品极少见,除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荷花碗有可能似这类汝瓷外,上海博物馆的4件青釉标本与此类汝瓷相符。

关于汝官窑问题的几点思考


汝官窑是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器的窑场。它是宋代汝窑最耀眼的核心部分。后世称誉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所谓“汝为魁”,指的就是汝官窑烧制的产品。汝官窑烧造时间短暂,烧成的青瓷产品质地优良,传世品数量极少。加上过去长期没有找到窑址所在地,因此对人们来说,汝官窑一直是个最吸引人的谜团。近十几年来,在陶瓷考古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汝官窑遗址所在,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大规模地考古发掘,揭开了这一沉睡近千年的名窑的神秘面纱,写下了二十世纪陶瓷考古最辉煌的华彩乐章,同时也为新世纪的陶瓷考古吹响起最激荡人心的进军号。

这两年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一批出土的汝官窑瓷器标本,并对有关汝官窑的文献和专家学者们的文章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和思考,下面是我们对汝官窑一些问题的学习心得,写出来就教于专家。

一、关于汝官窑烧造时间的问题

汝官窑在历史上烧造的时间很短,这已是人们的共识,无须多言。但这段时间短到什么程度?专家们说是 20年,最早提出这一要领的是陈万里先生。他认为:从徽宗的崇宁五年(1106年)往上推到哲宗的元祐元年(1086年),在此二十年间大概是宫中用汝州所烧青窑器的时代,冯先铭先生接受了这一说法,并在文章中使用,此后,很多专家写文章谈到汝官窑烧造时间时,都使用了这一观点。

我们很想知道专家们为什么将汝官窑的烧造时间定为20年,而且有什么根据将其定在元祐元年至崇宁五年。但专家的答复却很模糊,难以令人信服。冯先铭先生写道:“已故的陈万里先生曾经根据北宋人徐竞《奉使高丽图经》的成书于宣和五年(1123年)以及书中有‘汝州新窑’一语,推断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是在哲宗元祐(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二十年之间。”我们实在看不出这种推断的合理性。徐竞的书成於徽宗宣和五年,此时书中尚明白地写有“汝州新窑器”,陈先生也认为这就是汝官窑瓷器,为什么他反而又将汝官窑烧造的时间下限提前到1117年前的崇宁五年去了呢?至於为什么要将上限定在元祐元年则没有讲原因,真是令人费解。

关于汝官窑烧造的问题,除徐竞书中记载以外,另两条便是叶寘和陆游的记载。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这两个人都是南宋人,说的是一回事。但陆游讲的离谱了点。因为在北宋时期定器确入过禁中,这是事实。不但定器、钧瓷、建窑瓷、耀州窑瓷都入过禁中,“唯用汝器”的说法肯定是站不住的。但他二人讲的又应该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合理的推测应是:在某个时候,某位大人物(应该是皇帝)认为定瓷不好用,不要再入禁中了。改用汝州烧的青瓷器,那么这位大人物是谁呢?我们算来算去,觉得还是应以徽宗为宜。从性情、学识、艺术教养和爱好来讲,哲宗似乎都不是这块料子。只有徽宗这位风流天子能干得出来。他在位期间,做出了无数此类事情,他通琴棋,精书画,治国无方却善於搞艺术。为整理花园搞花石纲,到了激起农民造反的的程度。因此在宫里用厌了定窑瓷器,换个胃口改用汝州青瓷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另一个我们应注意的情况是:徽宗信奉道教,自封道君皇帝,已到了入迷的程度,道教尚青,对白色的器物不感兴趣。因此他排斥定窑,改命汝州烧青瓷器是合乎情理的。那么他何时下的这个命令?我们没有根据不可妄说,但大致应在他自封道君皇帝以后。根据徐竞书中所述,我们认为汝官窑在宣和五年时还应该在烧造。按以上推断,紧跟着,又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北宋官窑的问题。也是南宋人的顾文荐在《负暄杂录》中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对这条记载,人们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这个官窑就是汝官窑;另一就是在汴京城内设窑,但产品仿汝窑,或者有人干脆觉得这个官窑的工匠设备就是从汝官窑带去的。从此汝官窑就停业了。

我们认为:说北宋官窑就是汝官窑。并非没有道理。顾文荐讲的“京师自置窑”,确实可以理解为京师在汝州自己置办的窑场。如同明清时期京师在景德镇“自置”的官窑一样。这样,就与叶寘“遂命汝州造青窑器”的记载对应上了。同时在时间上是宣(和)政(和)间,正是徽宗“大干”的时候,与徐竞记载的时间也对上了。

即便是徽宗确实在汴京城内置了内窑,工匠设备从汝州运来。按常理来推测,汝官窑也不应会立即倒掉。我们应该看到,整个汝州窑不是从设立汝官窑时才发展起来的。而是因为汝窑北宋后期瓷业生产已很发达,青瓷生产水平已经很高,才被京师看上而“命烧”的。从发掘的材料来看,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是它挤走了定窑。在徽宗时期,经济繁荣,名窑林立,竞争激烈,即便是京师另行置内窑,做为汝州来说,汝官窑这块牌子仍是全国属最硬的,因此仍然会极力保住,决不会停烧的。再之对宗徽来说,他既是个对艺术享乐精益求精的人,又是个多多益善的人。在汝官窑生产期间,他在宫中除使用汝州青器外,尚且还使用钧瓷、建窑瓷等。那么他即使在皇城内自置窑,也决不至于会立即将汝官窑停烧,这样做不符合他的性格。

那么汝官窑究竟何时停烧?我们认为应在靖康事变发生以后。此时北宋王朝覆灭。整个国民经济都遭受毁灭性打击,全部汝州窑的瓷器生产都难以为继了,“汝官窑”这个国字号企业当然也要灰飞烟灭了。

如果我们以上的推测不错。汝官窑从政和年间开始烧造,毁于靖康年间金人的战火,其存在的时间还不到20年,最多只有16年光景!

二、汝官窑的性质问题

对于汝官窑的性质,人们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它就是朝廷置办的官窑,产品专门为宫廷服务;另一种意见认为其与定窑一样,仅承接朝廷定烧,属于民窑。后者的根据有两点:一点是南宋人周辉有《清波杂志》中记载的“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第二点是此次清凉寺村发掘,一些同志参观后认为,发掘面积有限,却挖出那么多座窑炉,感到窑炉较小,与想象中的皇家御窑场规模相差较大,认为是束属私家窑场?

对汝官窑的性质,我们觉得其还应是官窑,不是民窑,在当时,生产此类瓷器的窑炉并不需要很大,不能用窑炉大小来定其官民窑性质,再说,这一群窑炉很集中,生产一样的产品,正可见皇家窑场的规模和档次,通过此次发掘,我们还可以看到出土的瓷片很多。按照北宋晚期的名窑来说,其仅在生产中形成的废品率决不致于如此之高,我们感觉到:这些瓷片都较小,象是被人有意识砸碎的。这就与后来明代官窑的做法有点相象了。周辉是南宋人,其记载汝窑“供御拣退方许出卖”是否可靠尚值得存疑。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就说它是民窑,因为晚到清代乾隆年间,官窑的次品都是可以拣退出卖的。并没有人怀疑乾隆官窑的性质。

还有一点应提及的:在安徽淮北大运河的考古发掘中,河道里出土了一大批北宋时期各种窑口的瓷器,包括有很多民汝窑瓷器,但却没有一件汝官窑瓷器出土,一片都没有!当时大运河是南北方瓷器贸易最主要的水路通道。北方民窑产品依赖这条通道大量南运。许多是为了外销。汝官窑瓷器却不见踪影,说明它不是一般的商品瓷,从而也确定了汝官窑是皇家御用的官窑性质。

三、汝官窑的来龙与去脉问题

前面已有所述:在汝官窑尚未建立之前,汝州一带已有很发达的制瓷业了,其生产青瓷器的水平很高,方能被朝廷看中,这是汝官窑生产的技术来源。但皇帝并不是把一般的汝州青瓷器拿来用,而是要生产指定产品。对于使用青瓷器的徽宗来说,其在宫中选样品自然是非越窑莫属。在五代末至北宋初,吴越小王朝生产的越窑秘色瓷大名鼎鼎。其用这种瓷器对北宋大量进贡以求取和平。到北宋末期,这类贡品已消耗很多,宋徽宗以此为样本让汝官窑生产新产品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我们用五代末至北宋初期吴越国生产的越窑秘色瓷标本与汝官窑青瓷标本对照,发现二者关系极为密切。特别在碗、盘类器物的底足造型上,汝官窑学越窑简直到了亦步亦趋的程度,十分之相像,在很多汝官窑瓷器的釉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越窑的影子,有的釉色是很接近的。只不过两个地方釉料中的成份有所差异,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人力无法控制的,因而造成汝官窑瓷器的釉色终究无法与越窑完全相同,反而异化出新的美丽来,汝窑的天青、天蓝釉色远远超过了越窑釉色的美丽,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我们仍要说:它是学习越窑的结果。

靖康之变后,汝官窑在战火中毁灭了,但随着南宋王朝的建立,朝廷“袭故京遗制”,在杭州又建立新的官窑,新产品以汝官窑瓷器为范本,使得汝窑的制瓷技术和瓷器风格又得以在原来的越窑老家流传下来。这真是风水轮回,转了一个圈又回来了。是历史的巧合吗?我们在南宋官窑-主要是修内司官窑瓷器的身上,又发现了汝官窑瓷器的浓重痕迹。从器物造型到釉色,从釉面的开片到釉内的气泡,我们均可以看到这种血缘关系的踪影,宛如当年汝官窑学习越窑一样,然而也正是同样的原因,南宋官窑学汝官窑却并非全似汝官窑,也发生了变异,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风格,比汝官窑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吧?

四、“芝麻挣钉”、“蟹爪纹”、“寥若星辰”及其它

提起汝官窑瓷器的鉴定特征,大家都会想起著名的“芝麻挣钉”痕、“蟹爪纹”以及釉内气泡“寥若晨星”等特征。

所谓“芝麻挣钉”痕,又有称“芝麻花”的,是存在于汝官窑瓷器底部,因用支钉工具支烧而形成的痕迹。瓷器生产中用支钉支烧的工艺并非自汝窑始,早在六朝隋唐就有这种工艺了。与汝官窑同时代的其它窑场,如耀州窑等也有此种工艺,但为什么只有汝官窑瓷器上的支钉痕才称为“芝麻挣钉”痕呢?这是因为其它窑场的支钉都比较粗大,留下的支钉痕也大,只有汝官窑所使用的支钉比较精巧,因此留下的痕迹小,故以“芝麻”相称。我们认真观察比较了汝官窑瓷器的许多支钉痕后,感到古人给其起名的“芝麻挣钉”不仅是形容其小,还另外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这种支钉痕均略呈椭圆形,确实头如芝麻;二是汝官窑的支烧具为一圆环,支钉竖立在环上,三、五、六个不等,其较尖,制做精细,钉尖与瓷器部接触的面积很小,瓷器烧成后,釉冷却将支钉与瓷器粘在了一起,必须用力拉环具才能将支钉尖与瓷器分开。因此这种痕迹是支钉挣脱后才形成的。我们很佩服古人观察之细微,其起名用字,一个“挣”字传足了神,我们观察这种“挣钉”痕,还发现钉痕的断面颜色都比较白,远较瓷器的胎色白,也比支钉自身的胎料白,我们怀疑汝官窑瓷器在施釉前是否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

所谓“蟹爪纹”,是指象螃蟹爪一样的纹路,它是汝官窑瓷器釉面开片(又称冰裂)造成的。“蟹爪”不是指螃蟹的大腿,更不是其前臂上的两个大钳。蟹爪是指螃蟹的小腿,其光滑、硬直、尖锐。当我们面前摆放着整盘螃蟹时,满眼都会看到这种短而硬直锐利的线条,在放下镜下观察,汝官窑瓷器釉面的开片纹路就是类似这种样子,其线条直折细硬,非常有特色。因此我们认为所谓“蟹爪纹”,就是指汝官窑瓷器釉面上的这种开片纹路。一些古代典籍搞错了,理解为釉面上的沙眼。现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文章也这样叙述。我们感到是不妥的。无论如何,瓷器釉面上的沙眼是毛病,凡有沙眼的地方,釉面多晦暗不平整,我们无法将它与蟹爪纹联系起来。其实“蟹爪纹”是一种美丽的开片,是汝官窑瓷赖以为装饰的优点所在,决不会是沙眼之类令人丧气的釉病。我们发现,汝官窑瓷器的釉越是烧制成熟,这种美丽的蟹爪纹越繁密,形成一道风景线。

汝官窑瓷器釉中的气泡,常常可见到大而稀疏者。古人称其为“寥若晨星”,确实很形象。但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汝官窑瓷器的釉中气泡并不总是那样疏朗,那样“寥若辰星”。这种现象往往只存在于釉烧得正熟,釉面光亮,釉色天蓝或天青的器物上,其余则常常仍是釉泡密集而小,与其它瓷器的差不多。我们还发现,无论是瓷片还是传世品,汝官窑瓷器的釉很少能烧成内外一样者。一般总是器内的釉色精美,器物背面的釉色差一些,有时甚至相差很多,为何会形成这种状况,希望能得到行家的指点。

陶瓷知识:北宋汝官窑究竟存在多久?


朱文正先生认为,宋徽宗继承其兄宋哲宗的皇位后,一方面重用小人,打击前朝贤臣;另一方面试李辉柄先生等。

1125年金兵南下入侵中原,宋徽宗赵佶传位给太子赵桓,即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宋徽宗带着蔡京等南逃。靖康元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接着连陷17州,都城汴京被金兵包围,史称靖康之难。汝窑御用瓷自然停烧因为战争造成人逃窑毁,这一理由很充分也可信。

第三种观点认为,汝官窑从大观四年烧造,毁于靖康元年的战争,最多只有16年光景。之后即有南宋官窑修内司窑的建立。据有关汝窑的文献记载,汝窑烧造宫廷御用瓷的鼎盛时期为宋徽宗在位25年间。如此说来,大观元年宋徽宗即位后废汝用钧,5年后又废钧用汝,以后16年是鼎盛时期了。持此种观点的代表是李广宁先生。然而笔者认为,这只是文字资料,尚缺实物支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宋汝窑作为官窑的历史应该是34年左右,而不是20年,更不是16年。

宋汝官窑瓷片的识别要领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宋龙泉仿官的,有宋临汝、民汝窑出的,也有是新仿打残的假瓷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世器有何区别?

1.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器成品,与传世的官窑器有明显差异。因为在当时,它们就因不合格才打碎下埋的。几年前,我见到杭州的瓷友拿了两大箱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可以说,能看上眼的只有几片。其他真可以说是瓷片垃圾,当然也有好的标本,但很少。故这些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只能作个参照。

2.龙泉仿官不能作为官窑器来看。做得再好,也只是“仿官”。至少目前学术界没将它作为官窑器。浙江金村窑、大窑等,有的就是黑胎,为龙泉仿官。目前有不少龙泉仿官片被作为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是当地人将其故意混在一起,蒙外地人。实际上当地人心里是清楚的,也有人故意误导,缘由大家心知肚明自然是与经济利益挂钩。

3.汝窑址出的标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汝窑器,与传世的汝窑器有明显差异。在当时,它们是不合格产品,打碎下埋的。同样宋临汝、民汝窑出的瓷片更不能作为汝窑器来看。

4.宋汝官窑器是亚光的,是仿玉的效果。宋官窑器与汝窑器亚光的是一脉相承的。龙泉仿官有玻化程度高的,也有少部分是亚光的。汝窑器址也出过玻化程度高的标本,但正因为它不是亚光的,才打碎没传世。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玻化程度高的汝窑址标本,就说它是汝窑器(传世器中没有)。宋汝官窑器乳浊釉是亚光还是玻璃质,主要与窑温高低有关,当时的工匠在烧汝窑、官窑器时,有意识地控制窑温,汝窑器约为1225度,过了就呈玻璃质,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砸碎就地掩埋。不到就有生烧的感觉,不像现在可用电脑控制,完全凭经验,故成品很少。这也是宋汝官窑器传世品绝大部分呈亚光状态的原因。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文化】汝官窑器的鉴赏要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文化】汝官窑器的鉴赏要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