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不同时期瓜棱形瓷器鉴别 > 导航 >

“鬼谷下山”不孤独

“鬼谷下山”不孤独

不同时期瓜棱形瓷器鉴别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2020-05-20

不同时期瓜棱形瓷器鉴别。

在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绘有“鬼谷下山”场景的元代青花大罐拍出1568.8万英镑,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纪录。这给国内外文物市场,尤其是国内,引起不小的震惊。同时,带给国内文博工作者、文物收藏者和投资者更多的反思。众所周知,对于元代的青花瓷器,大家还存在极大的分歧,这件“鬼谷下山”创纪录的拍出,为研究元青花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笔者有幸在一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功底的华裔收藏家家中,目睹了另外一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瓷器(图1、图2)。以此,就教于方家。

这件瓷器高29.8厘米,口径21.4厘米,底径20厘米,器形不太规整,器身上有黄豆或玉米粒大小的凸起,可能与当时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有很大的关系,有铁斑和晕散。其胎体莹润,胎骨浑厚,内壁不甚规整,足里微凹,三段拼接而成。整器平口,短颈,丰肩;圆腹,腹至胫部逐渐内收,腹胫交接处直径和口径大体相同;素底,大矮圈足,较宽,较浅,圈足斜削,有明显旋纹。它共有四组纹饰,主体纹饰为“鬼谷下山”的情景,另外三组为辅助纹饰。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组为颈部几个连续的水波纹单元。该器水波纹单元的画法为元代的典型画法,从目前的资料看,在元代以前的瓷器和以后的明清瓷器中,都没相同或类似的画法,即每个水波纹单元都由三部分构成(图3)。

第一部分为逆(顺)时针形成的向外旋的圆形圈。第二部分为连接着两部分的粗线双勾平涂的曲线,犹如雄蛇曼舞,和前两部分形成鲜明的浓淡对比,并且注意留白。第三部分为相对的同心圆弧曲线,开口向上的圆形弧线不甚明显,开口向下的圆形弧线比较明显,有的接近半圆。这就使颈部的水波纹看起来绵延不断,韵味十足,于方寸间感觉到惊滔骇浪的气势。现藏英国戴维德基金会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上所画水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所仿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往往忽略这一点)。在大家公认的元代瓷器上,与此相同或类似的水波纹画法的还有英国大英博物馆藏青花牡丹纹双耳罐、青花孔雀牡丹纹,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藏青花莲池鱼藻纹罐、日本出光美术馆藏青花双龙扁壶(以上均见陈文平《流失海外的国宝》图录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釉里红三友图梅瓶(参见徐湖平主编《江苏博物馆藏文物精华》,南京出版社,2000年)。

第二组纹饰为缠枝牡丹(图4),叶片有大有小,有叶脉的痕迹,多则五瓣,少则三瓣,错落有致,叶片顶部细长。叶片和花卉色泽浓郁,叶芽、枝条色泽浅淡,花繁叶密,相映成趣。

第三组为“鬼谷下山”场景。此故事来自于元代平话,而不是有些媒体所报道的取自历史故事。平话中的人物形象,就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来说,主要在元代壁画、版画和瓷器上。佳士德亚洲部顾问苏玫瑰认为此故事来自于元代至治年间建安虞氏所刻版画《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其为世界孤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民国和解放初期个人和出版机构对此书多有影印,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发现,各种版本质量参差不齐,只能参考民国时期蝴蝶装的影印本,以下相关资料均来自此影印本),笔者就此翻阅了大量资料,对绘画的场景逐一分析。

鬼谷子乘车绘画分析:鬼谷子历史上说法不一(可参见李佩今《“全国首届石泉鬼谷子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2003年12期)。其形象不甚明朗,此件瓷器描绘的鬼谷子和版画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图5、图6、下面的图11)。

鬼谷子头部略向前倾,双眼半睁半闭,平视前方,嘴唇微合,笔法简练,质朴严谨,栩栩如生。此形象和《鬼谷子》体现纵横家的神采一致,《鬼谷子·本经》云:“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其身穿袍服,镇静自若,正是所谓“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鬼谷子所乘坐的车为元代流行的大车,车轮较大(盖山林《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

拉车的为两只老虎,这和《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记载的相同,(鬼谷先生)“坐二虎车下山”、“有一人来报南上有队军约有五百兵来内中有苏代共二虎车俱来到寨门”、“其阵上有二虎车,车中有一百八十岁鬼谷”、“鬼谷和二虎车至阵前”等等。

这和版画上相同,而佳士德拍卖的鬼谷子下山则为一只老虎,一只豹子。

老虎通身条形斑纹,尾巴上翘,怒目圆睁,龇牙咧嘴,前腿弓,后退蹬,一股阳刚生气跃然“瓷上”,和元代佚名画作《搜山图》中老虎基本符合(参见赵欣歌《水墨风流-元代人物画鸟》,文物出版社,2004年)。这动态的老虎,和静态的鬼谷子形成反差,衬托出鬼谷子魂魄固守的形象。

两位军士绘画分析(图7、图8):一前一后两位军士,身穿紧袖袍,宽下摆、折褶、有围腰,手持长枪,足蹬皮靴,这是蒙古族驰骋草原,征战尚武的反映,也可以起到保护、防寒作用。二者头戴圆形帽,帽缨上扬,前者回顾后者,表情丰富,好像在对话,刻画得惟妙惟肖。

帽子的画法也和版画中的人物相同(图8右侧)。军士的刻画有明显差异,版画上两位军士,头戴硬角璞头,身穿袍服,脚着平底鞋,手持锏式兵器,为汉人。

擎旗军士绘画分析:身穿袍服,头戴圆形帽,帽缨上扬,五官清晰,威武雄壮,双臂平肩举起,右手举旗,上书“鬼谷”二字,左手曲臂握拳。肩部为典型的元代军士“比甲”,这是元世祖的皇后察必,曾经设计出的一种衣服式样。《元史·后妃传一》“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其两襻被艺术化为圆形,束腰,稳坐马鞍之上。

胯下战马,马首昂扬向上,马尾清逸飘扬,小耳朵,鬃毛铮铮,英姿矫健,四蹄蹬踏,秀润柔美,格调高雅,刚劲有力。画马注意马身渲染和留白,以留白的形式表现马鞍、马蹄、蹄部细毛的刻画为元代的典型技法,如元代画家任仁发《二马图》(赵欣歌《水墨风流-元代人物画鸟》,文物出版社,2004年)。和版画中的战马一样,具有极强的“写实”特色。

擎旗军士则为版画中所没有。

骑马文官分析(图11、图12):文官应是齐国大夫苏代,这在版画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其头戴硬角璞头(参见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人物服饰,赵欣歌《水墨风流-元代人物画鸟》,文物出版社,2004年;石景山八角村金代赵励墓壁画中人物服饰,《北京文物与考古》第5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宣化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1年),身穿圆领袍服,腰带悬在腰间,为宋朝官员服饰,三撮胡子下垂,右手紧握马缰,左手持笏。

马的形态和画法与擎旗军士相同。

其他绘画分析:山石用大斧皴画就,并大面积渲染,恣意放纵,气势磅礴,高大凌峻,如吴镇《古木竹石图》(赵欣歌《水墨风流-元代人物画鸟》,文物出版社,2004年)。苍松枝干遒劲,针叶细线条勾勒,笔势曲转自如,空隙之间轻染,有滴翠之韵。四季折枝花草点缀其间,注重留白,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映成趣。

总之,第三组纹饰构图严谨,充实饱满,自由空阔,气势雄伟,场景恢宏,形神兼备,韵律灵动,为元青花中的上乘之作。

第四组纹饰为变形莲瓣纹中绘就杂宝,为元代典型的八大码画法,笔法圆润,清丽古艳,不再赘述。

毫无疑问,可以看出,这件瓷器取材于《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但是,制作者又进行了艺术加工。就是作为《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本身,亦有许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作者进行了大胆创作。这种现象早已经被学者重视:元代剧作者根据现实需要,对事实加以修改,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元代生活气息(参见《艺术百家》2000年第4期,李轼华《“随意上下,任笔挥洒”的元代历史剧》)。

目前公认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大约十余件。它们为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农科所出土一件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湖南省博物馆藏蒙恬将军玉壶春梅瓶、日本出光美术馆藏昭君出塞图青花盖罐、1994年香港苏富比拍品三顾茅庐青花盖罐、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西厢记青花梅瓶、1985年日本大阪《元代瓷器展》图册所录的周亚夫军屯细柳营青花盖罐等等。这些器物反映的人物故事都能在元杂剧和平话中找到影子。  

这些所绘的人物故事在明清以后不再多见,明清时期所绘人物大多为市井俗子、婴戏、吉祥人物、田园逸士、英杰明儒、神怪六类(参见周能《〈中国民间青花瓷〉人物图形研究》,《湖南考古辑刊》1999年)。也就是说,元代瓷器上的人物故事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童光侠《元代景德镇青花人物故事画的情感寄托》,《景德镇陶瓷》1999年第4期;汤苏婴《人物题材图案的元青花及相关问题研究》,《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于炳文《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收藏家》,2002年第10期)。

元祚百年,其阶级关系、民族政策有倾向性,但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另文详论),故在开国之初,忽必烈就通过幕僚集团中的郝经争取汉人地主、士大夫的支持,郝经云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前来投靠者络绎不绝(郝经《与宋国两准制置使书》,《陵川集》卷37)。

这些所绘的人物故事都是蒙古为了争取汉族士大夫而做出努力的见证。该类故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求贤,如鬼谷下山、尉迟恭单骑救主、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等;一类为反映民族关系,如王昭君出塞、蒙恬将军等。

笔者就鬼谷下山反映的意蕴做一简述。鬼谷子的纵横思想学说符合春秋战国发展的历史大趋势,即由分裂走向统一。鬼谷子认为在国家分裂时期,臣下要看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鬼谷子·忤合篇》),还在《鬼谷子·序言》中举例说明“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鬼谷子的这种思想是符合蒙古统治需要的,把其所绘在瓷器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佳士德“鬼谷下山”的拍出,应该能够推动目前的元青花研究。元青花的研究尚处在初步阶段,原因是多方面的。出土、传世瓷器资料少、史籍记载中蒙古语甚多造成一定的研究困难(国内元史研究也是这样)等等。但是,我们可以拓宽视角,从元杂剧、平话、壁画中发现一些珍贵的资料,争夺元青花的“发言权”,改变国外“识得东风面”后,国内“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状况;不再让一些收藏家看到元青花后有“初看再看咽声细,一抚再抚赞不停”扼腕之叹,要使国内外认识到如果元青花是“满园春色关不住”,那么就要使其“一枝红杏出墙来”。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一件名为“鬼谷下山”元代青花瓷罐 惊现成都


今年7月13日,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瓷罐在嘉士得伦敦拍卖会上,由伦敦古董商埃斯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约2.3亿元人民币)投得,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昨日,一只具有同等工艺、色泽、器型的世界级珍品元代青花瓷罐首次现身成都。记者当天看到这只名为“缠枝牡丹”的元代青花瓷罐被封存在透明的钢化玻璃箱内,与“鬼谷下山”一样,“缠枝牡丹”也是高29厘米、口径21厘米、外径33厘米。全器共五层纹饰,瓷罐为身下部饰仰莲瓣花纹,上饰一圈思冬,腹部主题绘有缠枝牡丹,肩部则为一组缠枝莲,颈部绘波浪纹理。纹饰繁密精美,色泽亦清新悦目。

中国收藏专家沈华常告诉记者,经鉴定,这件瓷器出品于中国制作青花瓷器的顶峰时期——元朝。目前,我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仅有200多件,在北京等博物馆内各类元青花瓷器也仅存约17件。虽然时代、器型相似的青花瓷器目前也有一些存世,但作为元代青花罐器,如此保存完好、工艺精湛的珍品还极为罕见。

据了解,这只元代“缠枝牡丹”青花瓷罐由成都某画廊老板从国外巨资购回,但其拒绝透露价格。来自东南亚、澳门等地很多知名古董鉴赏家已陆续专程来蓉一睹“缠枝牡丹”的风采。此外,全球最大的古董拍卖公司美国苏富比香港分公司总裁也已前来成都,希望主人将其出价转让。

钟馗捉鬼吉祥图案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瓷器上的钟馗捉鬼吉祥纹饰。钟馗捉鬼图,多为钟馗手按一只小鬼。民间传说钟馗是能抓鬼驱邪的神仙。盛唐以后唐朝的历代皇帝们,每逢过年都会赐给大臣们钟馗的画像。唐朝大臣们遗留下来的文册中,有很多关于此事的记载,如唐玄宗时的宰相张说在《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一文提到:“中使至,奉宣圣旨,赐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

据唐人卢肇的《唐逸史》记载,开元年间,一次唐玄宗卧病在床,梦见一个小鬼跑到宫中,偷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他的玉笛。玄宗大怒,正准备喊武士捉鬼时,一个大鬼奔了进来。唐玄宗见大鬼豹头环眼,头系角带,身上穿着蓝袍,袒露一臂。他抓住小鬼,剜掉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大为吃惊,忙问他是谁?大鬼对玄宗说,他是终南山的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触殿前阶而死。高祖赐给他绿袍,并封他为捉鬼仙。玄宗从梦中惊醒,病也因此而痊愈。

不久,唐玄宗把吴道子召进宫中,把梦中的情形讲给他听,让他画一幅钟馗捉鬼图。吴道子画完后,玄宗见画目瞪口呆,因为画中的钟馗形象,和他梦中梦到的一模一样。玄宗在画上写道:“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同时又命刻印《钟馗抓鬼图》,钟馗形象也天下皆知。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记载:“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

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钟馗捉鬼寓意可以捉鬼降魔,禳灾祛魅。

沈阳法库荣获“中国陶瓷谷”称号


近日,记者从法库县获悉,9月12日,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法库陶瓷产业集群项目为“法库中国陶瓷谷”称号。

近年来,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等不断攀升,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陶瓷博览会,并提出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目标,目前,法库陶瓷产业集群项目总体规划科学,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市场发展前景乐观,目前在业界具备了广泛的影响力。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起步于2002年,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园区落户企业152户,直接安排就业近5万人,去年创产值318亿元。陶瓷产品由单一的建筑瓷发展到日用瓷、艺术瓷、工业瓷、电瓷等12大类27个品种。先后获得“新沈阳十大城市名片”、“陶瓷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基地”、“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东北瓷都”、“东北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等称号。

法库荣获“中国陶瓷谷”称号,法库陶瓷产业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谷”代表法库陶瓷产业升级换代、代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陶瓷产品;“谷”代表法库陶瓷市场广阔,物流平台高效快捷;“谷”代表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生产、营销、研发、检测、融资、人才培训等整个产业链条更加完善。

中外合璧九谷烧


“九谷烧”是彩绘瓷器(“烧”是日文中陶瓷的意思),因发祥地日本九谷而得名,距今已有350年历史。明朝末年,中国彩绘瓷器传入日本,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并得到迅速发展,因而日本彩绘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据考证,上个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期间“九谷烧”器物随着日军的入侵登陆北京。1945年日军投降之后有些“九谷烧”器物没能带走,至今流散在中国民间,从笔者收藏的“九谷烧”贴花碗的风格中不难看出此器物既有中国陶瓷的传统,又有日本民族陶瓷的风格。

“九谷烧”贴花小碗高6.1厘米,口径11.7厘米,足径5.6厘米。贴花小碗的手感与器物比例适宜。小碗白釉细润,贴花不但精美,布局手法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贴花碗是中国传统工艺制品,宋代吉州窑早已有了贴花碗。

笔者通过鉴赏与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九谷烧”贴花小碗白釉精美。贴花小碗釉色白润,釉白纯度较高,白釉中没有任何杂质,大体相当于光绪与民国时期的精品。二是贴花纹饰布局创新。譬如明、清彩瓷小碗不论口里口外都是整圈不间断的纹饰风格。“九谷烧”贴花小碗为了适应日本民族的生活情趣,打破了中国传统工艺,在小碗口里口外,包括碗外腹部主纹饰中竖向留白,把贴花纹饰断开,形成了留白之后的画面美。三是继承与沿袭。贴花小碗底足呈泥鳅背状,这种底足是沿袭中国清代中期底足的风格。器底有双框红色印章款识:“九谷吉田”。这种款识也是沿袭中国清代印章款识的风格。

“九谷烧”贴花小碗制瓷水平较高,釉白细润,贴花别致,描金口华贵,“九谷吉田”印章款识自然工整,这是一对“九谷烧”贴花小碗的精品。

沈阳法库:中国陶瓷谷


核心提示:

金秋9月,秋高气爽。陶之魅,瓷之色。法库作为全国著名的五大陶瓷产地之一,将隆重召开第七届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

为期三天的陶博会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共法库县委、法库县人民政府、辽宁法库陶瓷协会、东北瓷都商会、国内外陶瓷主产区(商)协会、中国瓷谷各陶瓷企业承办。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中国陶瓷谷”。法库因生产陶瓷而备受瞩目,法库因销售陶瓷而走向世界。而今的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已实现工业生产总值450亿元,市场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

抢抓机遇,发扬“争第一、创惟一”的法库精神,勤劳质朴的法库人,令陶瓷产业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砥砺前行10余载“中国陶瓷谷”走向全球

实至名归的中国陶瓷谷—法库坐拥国家一类矿产资源,是全国瓷土基地县。

这里资源优势十分凸显,占尽地利。天然的禀赋是成就法库发展陶瓷产业的重要条件。

据了解,这里已发现的非金属矿产就有30余种,占全省20%以上,占沈阳市70%以上,其中,瓷土、膨润土、硅石、硅灰石、方解石、沸石等30多个品种的非金属矿产储量之大、品位之高、种类之全位居世界前列。

从2002年起步的法库陶瓷产业始终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政策抓到底”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踏实迈进,砥砺前行,收获颇丰。

现在的法库,186家陶瓷及相关配套企业入驻、陶瓷产品远销欧美……完成了陶瓷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跨越。

法库县县长陈佳标向记者介绍,中国陶瓷谷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设20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各类生产线436条,带动就业近7万余人。

在《陶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规划》的指引下,法库县陶瓷产业集群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法库县的陶瓷产品更覆盖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区,并远销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韩国、朝鲜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经营的主要品牌有:马可波罗、诺贝尔、蒙娜丽莎、箭牌、阿波罗、地王、长城、东鹏、新中源、金威廉等。

3天“陶博会”迎客10万人

9月5日至7日的陶博会,规模比往届更加宏大,共设六个展区,展区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包括法库陶瓷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大东北陶瓷城、中冠陶瓷市场、王者陶瓷以及部分陶瓷企业产品展厅。展品种类包括建筑陶瓷、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精细陶瓷和陶瓷配套等。预计参展、参会人数将超过10万人次。

沈阳市副市级领导、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向记者介绍,法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未来10年新型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

法库是辽宁省惟一获批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发展改革试验区”,法库正在加快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率先走出一条沈阳特色、法库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道路,为沈阳市乃至沈阳经济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到2015年,法库县力争在此落户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500户,争创省级以上名优陶瓷品牌100个,上市企业10户以上,从业人员1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把法库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汇建筑陶瓷、创意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建材等产业于一体,集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会展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区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五谷丰登图案


今天由瓷库中国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瓷器上的五谷丰登纹饰。五谷丰登图案由谷子、蜜蜂和灯笼组成。这一图案在宋朝时的锦缎上十分常见,为两个蜜蜂围着一只灯笼,旁边有谷穗。在年画中常为两个儿童手持五谷,并写有“五谷丰登”四字。除年画外,这一纹样常用于后桌围、椅靠或墙壁及瓷器上的装饰。

那么五谷丰登的出处是什么?五谷在古代有不同的说法,大致分为两种:一说五谷指稻、黍、稷、麦、菽(大豆),另外一说五谷指黍、稷、麦、菽、麻。“五谷”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论语·微子》中说:“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五谷丰登”出自处战国时期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后人根据五谷登,借用“蜂”、“丰”谐音,“灯”、“登”谐音,再加上谷,或直接借用五谷,再配上孩童、谷仓就组成了这一吉祥图案。

五谷丰登寓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瓷砖收边条究竟是个什么鬼?


瓷砖收边条(或称修边条),不仅是安全防护建材,也是修饰铺面的好配件。以往,较讲究的瓷砖工程,在90度转角处会以转角砖来收边。一片片的转角砖,无论材质、色泽,都与瓷砖相同:然而,由于生产成本较高、搬运不便、施工易有耗损且工资不低,因而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收边条。每道墙角只需加装一条长约2.5cm的收边条,即能一次收好边,快速又简便!

目前,收边条已发展出圆边、斜边与方边等形状。花色与材质的选择亦多;从PVC塑钢、铝合金、不锈钢、纯铜到钛金等金属皆有。质感、价格及耐用度,随着材质的厚薄与制造技术而有极大差异。若使用廉价品,可能会出现大幅破坏空间美感的弊端。此外,由于材质的关系,无法要求花色完全与瓷砖相同,却可借此来当成设计的表现重点。

1、塑胶材质的收边条

价格相对较低,花色最多变。由于塑胶的质量不一,耐用度因而有天壤之别。高档的塑钢(PVC)制品,受到重力冲击也不易出现裂痕。劣质塑胶的制品,稍加敲打则四分五裂。

2、金属材质的收边条

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制成的收边条,质感佳又耐用,价格较高。其中,不锈钢能抗紫外线,可同时用于外墙与内墙。

沈阳法库潜心打造“中国陶瓷谷”


过去几年,法库一度喊出“打造东北瓷都”的口号。如今,随着法库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个生产体系完善,市场覆盖全球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正在法库日益形成。法库不再满足“东北瓷都”,将目标放眼全国。

法库县,从原来的“东北瓷都”华丽升级为“中国陶瓷谷”。在8月8日举行的2013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表示,预计到2015年,法库陶瓷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法库将成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

法库潜心打造“中国陶瓷谷”

法库地处沈阳北部一小时经济圈内,是全国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已探明的瓷土、高岭土、硅灰石等30余种非金属矿种,占全市的70%以上、全省的20%以上。

法库从2001年12月31日开始建设中国陶瓷谷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法库陶瓷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

到2012年,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已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陶瓷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亿元,陶瓷产业税收5.5亿元,直接安排就业近7万人。今年上半年,实现陶瓷工业生产总值3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亿元。

目前,法库已累计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186家,形成了以建筑陶瓷为主,涵盖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电瓷、卫生洁具等12大类27个品种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市场覆盖中国东北及俄罗斯、美国、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地区,产销率一直是100%,成为全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

法库也因此先后被授予“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中国陶瓷谷”等称号,法库陶瓷谷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中国陶瓷谷大市场销售收入突破百亿

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法库陶瓷产业园区拥有国家级陶瓷科技研发中心、陶瓷检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和200万平方米中国陶瓷谷大市场。

其中,中国陶瓷谷大市场下辖七个分市场,共入驻商户715家,汇集了全国几百家的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的名优产品。2012年,市场销售收入已突破100亿元。

如今的法库陶瓷业界流传着一句话——法库陶瓷“买全国,卖全国”。

法库浩松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显宗告诉记者,这句话反映出法库已经成为全国陶瓷产品的集散地之一,在这里能买到各类知名品牌产品;同时,诸多企业落户法库,使得“法库制造”这张陶瓷业界的金字招牌叫响全国,销售网络覆盖大江南北。

“陶博会”将吸引10万人汇聚法库

正是依托法库日益壮大的陶瓷产业集群,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届,每年都吸引国内外陶瓷业界人士参加,已成为全国陶瓷行业发展方向的窗口及平台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2013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将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辽宁法库陶瓷协会、东北瓷都商会、国内外陶瓷主产区(商)协会、中国瓷谷各陶瓷企业承办,于9月5日——7日在法库举行,会期三天。

据悉,本届展会以“城镇化与中国陶瓷谷”为主题,以“陶博会”为载体,展会设置六大展区,参展范围分为艺术陶瓷、日用陶瓷产品展销及建筑陶瓷产品展销两部分,预计参展、参观人数将达到10万余人次。

据法库县县长陈佳标介绍,2013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在原有展出门类的基础上,专门在陶瓷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开辟了专门的艺术瓷展区,主要展出宜兴、德化、景德镇等全国陶瓷知名主产区的艺术瓷展品。届时,这些精彩纷呈的艺术瓷展品将为世人奉上一场视觉盛宴。

“过去这些传统陶瓷重镇咱们请都请不来,如今纷纷主动联系法库、落户法库,足见法库陶瓷产业在全国的突出地位,以及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的知名度和巨大魅力。”陈佳标说。

法库陶瓷业目标千亿产业集群

冯守权表示,预计到2015年,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将力争落户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1000户,争创各级名优品牌10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法库届时将努力建成汇集建筑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建材等产业于一体,集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会展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区的国家级循环化经济示范园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

“在陶瓷产业的强力拉动下,法库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综合指标居于全省第一集团,成为正在崛起的沈阳北部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现代田园城市。”冯守权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鬼谷下山”不孤独》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鬼谷下山”不孤独》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不同时期瓜棱形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