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陶器与瓷器 > 导航 >

秦汉时期陶器

秦汉时期陶器

古代陶器与瓷器 不同时期瓜棱形瓷器鉴别 大理石瓷砖

2020-05-26

古代陶器与瓷器。

秦汉是中国陶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强大的封建帝国建立起来,中西文化艺术交流渠道的沟通,极大地促进了制陶艺术的繁荣,表现题材更加丰富。

秦汉时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器皿的使用最为广泛。各地发现的秦汉陶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秦兵马俑集商周以来数千年制陶工艺技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灰陶制造水平最高的作品,也是中国陶俑雄健朴素、明快洗练风格的最辉煌的杰作。还有具有时代特色的茧形壶与俑饰彩加绘,刻有秦统一天下诏文的陶量等,均为秦代陶器的代表作,也是秦代“车同轨,书同文”的历史见证。

两汉时期的陶器,由单调的青灰陶发展成饰粉、布朱与彩绘等品种,陶器的社会功能也更广泛,既有实用品,也有用于陪葬的明器以及生动逼真的陶塑说唱、乐舞、杂技俑。汉代陶瓷工艺的又一大成就是在东汉时发明了黄、绿、褐色低温铅釉,其制品多仿塑城堡、院落、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用于建筑材料的瓦当产量也不少。与秦代相比,汉代瓦当的制作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进,制作过程得到了简化,边轮齐整,面积更大。除常见的云纹瓦当外,更大量的是文字瓦当,反映了汉帝国的精神风貌。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夏至战国时期陶器


夏至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已经丧失了前一时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青铜礼器和生活、生产用器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陶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传统的面貌,但器型、纹样模仿青铜器的做法相当流行。烧陶窑炉的发展为冶炼青铜炼炉的创制提供了启示;而能用火候较高的温度冶炼青铜,又为改进陶窑炉进一步烧制出耐温较高的白陶器和原始瓷器创造了条件。

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白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此期出土的器型以三足盘、觚等为主,并饰以龙纹、兽面纹饰,与当时青铜器的特点保持同步。

商代烧制的灰陶器和白陶器,品种较前增多,烧成温度和质量也有提高。陶器表面有拍印绳纹、弦纹等纹饰,也开始出现一些动物、几何形图案。

西周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通常以三角纹、几何纹、弦纹等为主要装饰,印工规整,多为炊器,显然陶器已经基本退出了社会礼仪用器的舞台,成为纯粹的生活用具。春秋时期的印纹硬陶比较有代表性,以夔纹、席纹常见,朱绘彩陶器多模拟礼器,这种礼器远非传统的周礼所代表的贵族礼仪制度的体现,而是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礼制和社会等级制度被逐渐打破后的新的社会现象。

战国时期以陶器代替铜器为明器入葬已成习俗,制陶工艺受到发达的漆器、铜器工艺影响,以印纹硬陶为主,对陶表面处理装饰的创新工艺有磨光、轧亮、铺施漆衣彩绘等。最为流行的装饰是彩绘云雷纹、兽面纹、涡纹,纹饰清新、色彩绚丽。虽然当时诸国的制陶技艺差别明显,但陶器的造型和装饰纹样的变化却十分丰富。

秦汉纪年款


秦、汉纪年款  秦、汉陶瓷器尚无单独落纪年款的习惯.但有些铭文中的纪年内容,  同样起到纪年款的作用。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件。山东邹县邾国故城遗址出土的一件秦代陶量(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上印有篆书秦诏文,文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之,皆明壹之。”所印诏文,四字一组竖写,缀连成篇,外有边框。从其书法风格上看,属于秦代小篆,字体方正,笔道圆润,章法和谐,布局合理。这段文字既是研究秦代统一全国度量衡和文字的重要佐证,也是研习秦篆书法可靠的典范。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一件汉新莽时的灰陶狗,腹一侧阴刻篆书“天凤六年何亚”铭,天凤为新莽年号、六年相当于公元19年。1988年湖南湘阴青竹寺汉代窑址堆积层的下层出土了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纪年款的陶器残片,款字是刻划上的。另外,考古发掘工作中,常发现一种东汉时的镇墓陶瓶,上有朱书镇墓文,内容是为死者解除灾祸的文告,文字开头多记年、月、日。见有“永寿二年五月”(156年)、“熹平元年”(172年)、“初平四年十二月己卯”(193年)等。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陶器


1、 夏代的陶器

目前中国史学界关于夏代何时开始,结束,夏的社会性质是什么等,尚无定论,本书亦不打算加入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以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器作为夏代的陶器来介绍。

夏代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陶较多,黑陶(包括黑衣灰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见。还有少量白陶器。主要器形有:作炊器的鼎、罐、甑,作饮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钵、三足盘,作盛器用的盆、瓮、缸,等等。纹饰主要是篮纹、方格纹、绳纹,还有一些素面磨光或在磨光陶器表面拍印的回纹、叶麦纹、涡漩纹、云雷纹、圆圈纹等。夏代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弦纹。陶器造型方面的特征是:折沿平底、三底足、圈足为主,圜底器少量出现。

夏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些进步,出现了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馒头窑: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封顶隆起形似馒头,故名。馒头窑可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火候)陶器的质量得以提高。

2、 商代的陶器

由于商代历史长(一般认为有六百多年),文化面貌比较清楚,商代的陶器前后差别较大,陶瓷史家们往往把它分成三个时期来介绍:

商代早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夏代为多,有少量红陶、棕陶和白陶,而黑陶、黑衣陶已很少见。主要器形有:炊器类的鼎、罐、甑、鬲。鬲逐代替鼎而成重要炊器。饮器类的觚、爵,食器类的豆、簋、三足盘,盛器类的瓮、盆、大口尊缸,等等。大口尊、圈足盘、簋 是新出现器形。这时期陶器纹饰以印痕较深的绳纹为主,约占五分之四强。另有少量磨光素面,及磨光面上拍印的云雷纹、双钩纹、圆圈纹,附加堆纹的运用已较前大为减少。

商代中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约占同期陶器总数的90%以上,另有一些夹砂粗红陶、泥质黑皮陶、泥质红陶,白陶的数量占陶器总量的比例仍很小,但较商代早期有所增加。器形主要有:作炊器的鬲、罐、甑,作饮器的爵、觚、杯,作食器用的簋、豆、钵、鼎、作盛器的盆、瓮、大口尊、罐、壶,等等。在造型上,商代中期陶器口部折沿基本不见,多为卷沿,底部主要是圜底和袋状足,圈足器增多,平底器大为减少。商代中期陶器的纹饰,绳纹所占比重更大,几达98%。在制作精细的簋、豆、盆、罐、壶、瓮的腹部、肩部、圈足上,常有由图案纹饰组成的带条,主要纹饰有:饕餮纹、夔纹、方格纹、人字纹、花瓣纹、云雷纹、涡漩纹、曲折纹、连环纹、乳钉纹、蝌蚪纹、圆圈纹、火焰纹等。其中以饕餮纹组成的带条最多,一般是三组饕餮纹构成一个条带。饕餮纹在陶器上大量拍印,仅在商代中期最为盛行,到商代后期就很少见到了。

商代晚期的陶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另有少量的泥质红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商代晚期我国白陶得到了高度发展,成为当时占陶器中比例不大却十分名贵、重要的一个陶器品种,下面我们还要单独谈几句。商代晚期陶器的器形,作炊器的主要有爵、觚、甑,作炊器的鬲、罐、甑,作饮器的爵、觚、杯,作食器用的簋、豆、钵、鼎、作盛器的盆、瓮、大口尊、罐、壶,等等。纹饰仍以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刻划纹、凹线纹、弦纹、附加堆纹、镂孔,等等。商代中期盛行的饕餮纹、云雷纹、方格纹等带条状精美图案纹饰,这时期陶器上已很少见到,这一点是我们区分商代中期与晚期陶器的参考之一。在造型上,商代晚期陶器中的平底器,圈足器较前一时期明显增多,袋状足也不少,而圜底器则有所减少。

我国在6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即能生产以瓷土或高岭土为原料的白陶器。此后便源源不断。到商代晚期白陶烧制达到了高峰。商代晚期白陶器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遗址或墓葬中均有出土,以安阳殷墟出土为最多。此时的白陶器不仅选料精细,而且制作相当规整、精致,器表又多饰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曲折纹等精美花纹图案,形制和纹饰都有仿制当时的青铜礼器。商代晚期白陶器是当时 陶器中的珍品,也是我国陶瓷器中的瑰宝。商代以后,由于瓷器的出现,白陶便迅速衰落了。

商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很大提高,馒头窑是主要的窑型。在江南地区新出现一种比馒头窑更为先进的陶窑--龙窑。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上虞,江西吴城均发现了商代龙窑。这种窑一般依山势建在山坡上,窑身呈长条形倾斜砌筑,外观上形似一条龙从下而上,故名龙窑。龙窑比起横穴窑、竖穴窑、馒头窑来,有多种优点:因依山而建呈倾斜向上状窑炉本身就有自然抽力,窑炉火势大,通风力强,升温快:可据生产需要和技术条件,增加窑的长度,从而提高窑的装烧量,还比较容易维持窑内的窑炉气氛(这对烧瓷器更重要,下面我们再详讲),这就使商代陶器有很大发展,并在商代中期开始了我国由陶到瓷的过渡,诞生了我国最早的瓷器--原始青釉瓷器。

3、西周的陶器

西周隐患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也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泥质黑陶和白陶,到西周后期已经不见了。西周陶器的器形,作炊器主要有鬲、 甑,作饮器的主要有爵、 觚等。但已经很少,作食器用的重要有豆和簋,作盛器用的主要有勰、罐瓮、盆、盂等等。在造型上,西周陶器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纹饰仍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划线纹、篦纹、弦纹、刻划三角纹等。这时附加堆纹已很少使用。

西周时期烧造陶器的窑炉主要还是馒头窑,龙窑的使用还是相当少。

4.春秋时期的陶器

春秋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和夹砂棕陶。常见器形,作炊器的主要是鬲、釜、甑,作食器的主要有豆、盂、盘,作盛器主要有瓮、盆、罐。此外,大约从商代晚期开始出现的专用于随葬的陶明器,春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有仿青铜礼器的鼎、 盘,也有仿日用器的鬲、罐、豆、盂,等等,陶器的造型以平底器和三足器为主,有少量圈足器。春秋陶器纹饰更为简单,主要是粗绳纹、瓦旋纹。可以看出,春秋时期陶器不仅品种减少,而且纹饰单调,大约是因为当时的陶器手工业的主要力量,用于生产和发展更为先进适用的原始瓷上去了。

商周时期特别要提到的一个重要陶器品种是建筑用陶。我国目前书籍的最早的建筑用陶器,是商代的早期的陶水管。西周早期又出现了陶瓦,春秋时期出现了砖。建筑用陶不仅增加了商周陶器的品种,而且从根本上改进了我国建筑面貌,为我国独特建筑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商代早期的建筑用陶水管是作为宫殿群排水管用的,是一种一端粗,一端细的圆筒形管, 一般长约40、径约14、壁厚约1。2厘米,表面饰有细绳纹。管较细的那端有约15厘米一段的绳纹被抹去,便于与另一管较粗一端套接。商代晚期还出现一种"三通"陶水管,是为了作纵横两条水管丁字形相交用的,其形制与作用跟现在自来水用的三通管相似。西周的瓦有筒瓦、板瓦和瓦当。筒瓦和板瓦均一头宽一头窄。筒瓦大的长可达50厘米,小的也达22。5厘米,厚1。2至1。5厘米。筒瓦表面有各种绳纹、云雷纹等,内壁中部有一长约5厘米的圆柱形或圆锥形瓦钉,用来把瓦固定在房顶上。板瓦一般长48-53厘米,宽29-34,厚1--2厘米。板瓦的外面也有一至二个约长3厘米的园瓦钉。瓦当时筒瓦窄端粘接一个圆形或半圆形堵头,用于靠近房檐边沿处的。

春秋时期建筑用陶又有了新发展,出了方形或长方形薄砖。这是我国建筑的用砖之始。陶水管、板瓦、筒瓦、瓦当大量使用。特别要注意,,春秋时期的瓦同西周的瓦明显的不同:春秋的比西周瓦略小而稍薄:春秋时期的瓦基本上没有瓦钉(或叫瓦鼻)少量用瓦钉的瓦,也不是如西周瓦把瓦钉固定在筒瓦的内面,板瓦的外面,而是把瓦钉制成带有钉帽的单独构件,在板瓦或筒瓦一端近头处挖一个小圆孔,使用时将瓦钉通过瓦上圆孔插入房顶上以固定瓦;再就是筒瓦或瓦当的一端出现了稍小于瓦头的瓦榫头,便于两个筒瓦相接处更为吻合。

以上介绍的是夏商周时期的以河南、陕西、晋南等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陶器情况。我国当时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同样有各具特色的有些还是比较发达的制陶业,有很多值得重视研究的隐患,这里不便详细介绍了。有志于此的读者可细心研读那些地区的考古发掘报告与研究著作。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品种印纹硬陶需要提及。印纹硬隐也是陶器,只是胎质比一般的泥质陶、夹砂陶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叼印纹硬陶。它的特点是:胎的化学成份跟原始瓷器的相似,只是铁的含量多些(详见下节),器表和器里均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器表多有拍印几何形图案纹饰;有的有一种光泽;胎较坚硬,扣之可发出金石声。夏代遗址中即有此类陶器出土。西周则是印纹硬陶的发展兴盛期,器形有瓮、坛等,有的器高达9厘米。春秋时期印纹硬陶继承前代的发展。印纹硬陶是由陶到瓷过渡的一种具有原始瓷某些特点的陶器。

战国秦汉陶瓷


(一)战国陶瓷

1、战国时期的陶瓷

战国陶器仍以灰陶为多,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种类有日用器具、陶明器、建筑用陶及少量陶制生产工具等。

战国时期的的日用陶器,主要是泥质灰陶,釜这类的炊器则为夹砂灰陶。一般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常见的器形有:作炊器的釜和甑,作盛器的罐、壶、盆、钵、瓮,作饮食器的碗、豆、杯等。由于各国文化传统不同,各国陶器在形制等方面差别很大,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烧制出较多的大形陶器,如高82、口径41、腹径90厘米的瓮,高55、口径88厘米的釜等,表明此时陶器成型、烧成技术已很高,为秦代烧制高大兵马俑打下了基础。

战国时期由于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贵族们也渐用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随葬用木俑或陶俑代替人殉,所以战国时期陶仿青铜礼器的明器迅速发展,陶俑较多出现。陶礼器主要有鼎、豆、壶、簋等,而且制作精良,磨光、暗花、朱绘线刻等装饰广为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陶工艺,推动了陶器业的发展。特别是战国陶俑的出现,为我国陶器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品种,影响非常深远。请读者注意战国陶俑的特点:体小(高5-15厘米),火候很低,制作粗糙,有些身上还留有明显的刮削痕迹,带有很大的原始性。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和宫殿,因而建筑用陶发展迅速。战国建筑陶器的品种,有前一时期已经出现的陶水管、陶瓦(筒瓦和板瓦)、瓦当,铺地砖(方砖和长方砖)的基础上,此时新出现了建筑陶空心砖和陶井圈。空心砖长一米左右,作长方形条石状,内部空,壁厚2-3厘米,外部饰有花纹,主要作用大型建筑的踏步和台阶,也用以修筑坟墓的椁室。另外,战国时期还出现断面呈"几"字形的花砖和长方形凹槽砖战国陶井圈呈直壁圆筒形,每节高30-50厘米,口径60-100厘米,大多为泥质灰陶,圈壁上挖有几个小圆孔,以便井外的水渗入井内。战国陶井圈的特点是:时代早的体高,口径小,时代晚的体矮、直径大,外表拍印绳纹。

印纹硬陶仍然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陶器品种,分布范围广,以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使用尤为普遍。此时印纹硬陶的烧制技术较前有所提高,胎体基本烧结,胎质坚硬,多呈紫褐色或砖红色。器形不多,主要有瓮、坛、瓿(大口深圆腹圈足成盛器)、罐、钵、孟等贮盛器。纹饰以米字纹、方格纹、回纹及堆巾的旋涡纹、S形纹为主,前一时期常用的曲尺纹、云雷纹已很少见了。由于各地文化传统不同,器形、纹饰各有特点,有的差别还很大。

2、战国时期原始瓷

战国时期原始瓷的生产和使用较西周春秋更加进步和广泛,胎泥处理更精细,火候更高,釉色更稳定,成型更先进:由前一时期的泥条的盘筑改进为多轮制成型。这时的原始瓷胎细,致密坚硬,多为灰、灰白色,亦有紫色等。釉厚薄较均匀,多里外满釉,一般呈青色或青上泛黄,不太容易剥落。纹饰很少,主要有S形纹、栉齿纹,碗盘内底往往有一细密的由里到外的螺旋纹,外底有一道道切割的线纹。主要器形有饮食器碗、盘、钵、孟、盅、碟、鼎、等,及仿铜礼器、鼎、钟、于等。

战国原始瓷的烧成窑炉有馒头窑和龙窑,但都不太大,而且往往仍同印纹硬陶同窑烧造,并且除少数扁圆垫珠外,没见使用其他窑具,所以烧成的质量不一,成品率不高。战国原始瓷在当时还是一种较高档的用器。

我国原始瓷的发展到战国晚期受到一次严重挫折。由于那时各国战争频繁,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原始瓷产地(主要还是江、浙带)的生产设施、技术力量被严惩摧残。从考古资料看出,战国晚期原始瓷产量大减少,窑址发现极少,甚至有些地区一度中断生产。这使我国原始瓷未能顺利发展成熟瓷器,而在秦汉之际有一个恢复、再创原始瓷生产的过程。

(二)秦汉的陶器

按照不成文的惯例,无论讲中国陶瓷史,还是讲中国古陶瓷的鉴定,秦汉以后重点讲瓷,陶器越来越少了,宋元以后基本不讲陶器。基本原因我认为是内容不丰富因而只能择要讲述,再者,各时期瓷器的器形、装饰、工艺等等均代表了当代陶瓷生产的面貌。本书亦持此惯例。

秦汉陶器成就最显著者,是下面几种:

秦兵马俑:

这是我国古代灰陶制造水平最高的作品,是我国北方陶俑雄健朴素、明快洗练风格的最辉煌的杰作。关于它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化艺术上的伟大意义,论述已很多,并正在不断地深入研究。这里只讲它的作为一种陶器的特征:秦兵马俑在制作方法工艺上,集商周以来数千年我国制陶工艺技术之大成,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分部位(头、手、足、躯干等)合模制作、套合、粘接成初胎(叫定型),再于表面覆加细泥,运用塑、捏、堆、贴、刻、画结合的艺术手法制成。在烧成上,我们从众多陶俑皆质地坚硬、通体无形变等特点看出秦兵马俑制作时,胎泥配制成份严格统一,干湿程度非常恰当,火候恰到好处,陶色统一,等等,确是达到了当时制陶的最高水平,说明了当时已经建造了容积相当大的窑,能较准确地控制窑内烧成的还原气氛。(关于窑炉气氛概念我们下面讲到)。秦兵马俑不少还进行了彩绘,画有大红、朱红、紫红、粉紫、中黄、土黄、桔黄、深绿、粉绿,及灰、白、黑等色彩。这些鲜艳的色彩由于出土后被氧化,观众已很难辨认了。

下表介绍的秦兵马俑的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能,会帮助读者更准确认识这种特殊陶器: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O

吸水率

火候

陶俑

65.66

17.45

4.67

0.87

4.16

3.82

2.00

8.87

940℃

陶马

64.34

16.51

4.22

0.70

0.45

3.21

3.87

1.92

5.62

805℃

汉代的陶塑、陶俑:

西汉的陶塑继承了秦代艺术风格,深沉雄大。东汉陶塑,以四川陶俑最为典型,造型生动活泼,手法简洁洗炼,具有浓厚的生活与时代气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四川汉代陶俑多为泥质红陶,火候较低,胎较粗松。

汉代的铅釉陶:

我国带釉陶器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发现,但生产少。西汉宣帝以后,在关中、河南等地较多出现,东汉普及全国,数量大增,成为汉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陶器品种。这种釉陶器,胎体是陶,釉是以铜和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的釉。铅釉陶烧成温度低,大多为700℃,所以叫低温铅釉陶器。铅釉陶器的特点是:釉的熔融温度低,高温下粘度小,流动性较大可以比较均匀地覆盖在器物表面,冷却后的釉清澈透明,平整光滑,玻璃质较强,指数较高,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装饰作用。由于烧成温度低,胎体不结实,釉中铅含量高,所以不大作食器,大多作装饰器和明器,汉代几乎全作明器,器形有:鼎、盒、壶、仓、灶、井、水碓、磨、楼阁、池塘等等。

汉代铅陶的大量烧制成功,不仅是汉代陶器的一大成就和特点,开我国低温釉陶大量生产之先河,而且对我国汉以后陶器生产影响深远,唐代的三彩陶,宋明的琉璃釉陶均是其发展。

讲到这里,为了今后便于从本质上辨别鉴定陶瓷器的釉色,我们要稍为多讲点釉的呈色机理。先从汉低温釉陶的釉的成份说起。据研究,汉铅釉中的绿釉的化学组成为:

SiO2

Al2O3

Fe2O3

PbO

CuO

33.86

6.20

2.31

46.89

1.26

其中氧化铅(PbO)为助熔剂,氧化铁、氧化铜为呈色剂。铜和铁是我国古代陶瓷釉常用的呈色剂,铁尤其用得普遍。当釉中氧化铜含量极少而氧化铁含量较高,并在氧化焰中烧造时,氧化铁含量在3-5%釉成褐色或褐黄色,氧化铁含量在5-8%,则成黑色。铜更是一种呈色功能很强的呈色剂,釉中氧化含量只要达到0.5%,经氧化焰烧成釉呈绿色。

请读者务必记住"氧化焰","还原焰"这两个常用术语。它们的概念如下:

氧化焰:燃烧时供氧不充足,燃烧不完全,具有还原作用的火焰。这种情况下窑炉内的烧成条件叫做还原气氛。烧白釉、红釉、青釉、青花等瓷器,都需要还原焰。

秦汉的建筑陶:

秦汉时期的建筑陶,无论是质量和花色品种,生产规模和烧造技术,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的进步和扩大,后人常用"秦砖汉瓦"来代称,形容其遗物多而精美。我曾用"秦汉建筑用陶艺术化"来概括此时建筑用陶品种繁多,图案花纹精美、烧制工艺先进的盛况。此时的砖、瓦、瓦当等都有美丽的纹饰图案,空心画象砖,四川筑墓用画象砖已成极其珍贵的艺术品。

关于秦砖汉瓦的具体的时代特征、纹饰内容等,相当多的专著文已有详细研究,本书不能细述了。

汉代灰陶器多为明器,造型独特,时代特征非常鲜明。

原始瓷:由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或瓷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摄氏度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胎体还是釉的烧制工艺都尚显粗糙,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原始青釉旋纹尊

这件商代的原始青釉旋纹尊高18厘米、口径19.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这件旋纹尊是原始瓷器的一个典型代表。器作喇叭口,无肩,深腹束腰,近底微鼓,圈足外撇。胎体坚硬,厚薄均匀,造型规整,似仰放的钟形。器内外施青黄色釉,胎釉结合紧密,施釉不到底,露出浅灰白色胎。外壁划八组旋纹,排列整齐,口沿及腹下部印有席纹各一周,纹饰简洁清晰,朴素雅致。

原始瓷作为由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和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优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工艺水平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后来逐渐取代陶器,而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

商周秦汉时代的陶瓷


商周时代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秦汉时代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 “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秦汉文化陶瓷历史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 “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陶器


用河谷沉积土、普通泥土等无机物质做原料,采取手工或其他方法做成所需要的形状,经过800℃至900 的温度焙烧,使之硬化而成的物品,一般为日用盛器、饮器、建筑构件及艺术陈设品。由于原料等基础因素决定,成品坯体未曾烧结,无透明性,有小孔,有吸水性。以今日的精细陶器为例,吸水性一般为8—10%,抗压极限强度每平方厘米为200一400公斤。原料化学组成中盐基成分[碱性)即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含量为0.91%;中性成分即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含量为29.12%左右;酸性成分即氧化硅和氧化钛等为69.91%左右。陶器的种类很多,据考古学家对古代文化遗址出土陶器的分类,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中国制作陶器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最新考古资料,有10000多年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束、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期,就发明了制陶术,所以陶器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北方河北省徐水县的南庄头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经生产出褐红色、灰褐色的含细砂的陶器。南方江苏溧水县的神仙洞穴遗址,发现含细砂的褐色陶片,两处遗址的时代都在约10000年以前。此后各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都有美观实用的各类陶器。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各个文化以红陶、灰陶、彩陶和彩绘陶为主。饮食器皿、一般盛物器皿以泥质陶为主,炊器则在泥料里掺细砂或稻壳末等植物焦化物质作田羼和料,以增强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此外还有少量黑陶和白陶。父权制确立以后,各个民族生产的陶器除上述品种,还出现大量精美的黑陶、白陶。胎体厚实的器物是生活实用品。那钟薄如蛋壳,表面熠熠发光的薄胎黑陶则是作祭祀或陪葬用的。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通使用的生活用具,也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的重要依据之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贫富的分化,被剥削、压迫的下层人民使用陶器数量和品种最多,但质量差、造型粗笨。精美的陶器和白陶、釉陶则为统治者所使用。有的陶器有很高的艺术性,有陈设和观赏价值。有的陶器是专门用来殉葬的,叫作冥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秦汉时期陶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秦汉时期陶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陶器与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