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鉴别瓷器 > 导航 >

瓷器常识

瓷器常识

鉴别瓷器 瓷器鉴别瓷器鉴定 瓷器鉴别

2020-05-26

鉴别瓷器。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瓷器上的常识。

一、在烧窑时火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质。火焰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种: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不同性质的火焰有不同的作用。

1、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

2、还原焰: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而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

二、烧窑时(高温时候),窑内空气供给充分,燃料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其特征是无烟透明,燃烧产物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及过剩的氧气,不含可燃物质或含量很少(使陶瓷产品充分氧化)。按照燃烧产物中过剩氧含量的多少,又可区分为强氧化气氛和弱氧化气氛。前者的过乘氧含量为8——10%;后者过乘氧含量为2——5%,氧化气氛的空气过剩系数都大于1。我国北方瓷区由于原料中含铁量较少,以及一般陶瓷对表面白度要求不高的,都采用氧化气氛烧成。

在陶瓷生产中,烧制陶瓷的过程分为: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还原气氛是景德镇窑的特点,也和景德镇的陶瓷原料有关系,景德镇的陶瓷原料含有一定量的三氧化二铁,在烧制过程中温度达到1100度——1300度的时候人为使窑里面充满了强一氧化碳,使陶瓷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青色}。也就是我们说的“景德镇的陶瓷白里泛青”。它的青色也就是氧化亚铁在硅酸盐中的色彩。简单的说就是:还原气氛就是在烧制陶瓷高温时把陶瓷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的过程。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瓷器器型常识(四)


(八)炉

炉的出现与其他常见陶瓷器型相比较晚,一般相信始于汉代。最早的炉子是用于焚香,或应称之为香熏更加合适。这和汉代中后期文人性喜清雅,醉心于琴棋书画有相当大的关系。据史记载,三国两晋时仕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成了一种时尚习俗。博山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外型似直立的佛手,中空以装香料。

汉代有陶制冥器炉,类似青铜鼎。

两晋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国,炉这种器型作为佛教礼器亦大大地流行起来。此时已见到有各类专用礼器,如鼎式炉、三足炉等。

宋代炉的式样更为繁多,器物制作也更为精巧。宋定窑制白釉通花豆型香熏,顶部呈球型,上下开合,合盖满布编织纹状镂孔以便香气溢出。南方影青系列中有一种类似的香熏,其球形顶盖雕塑成缠枝花状,花瓣之间、茎叶之间为镂孔,构思奇妙,做工精致。

南宋时皇室使用鬲式炉作礼器,器型小巧,清丽潇洒。

明清时期炉体趋向大形化,有多种钵式炉,简式炉,敞口炉,多为青花器,纹饰优雅。也有一些小型的简炉,应为民间祭祀门口、土地或供奉观音或祖先灵位所用。

(九)枕

枕有脉枕与生活用枕两类,后者最多。还有少数殉葬用的尸枕。唐代枕形体较小,以长方形为多。宋代南北窑广为烧制,产品多。陶与瓷制品均有,造型丰富,有长方、腰圆、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鸡心以及婴孩、卧女、伏虎、双狮等形式。尤以磁州窑枕数量多,彩绘生动、民间生活气息浓郁。宋代瓷枕较唐代增多,元代瓷枕枕身更有长达40厘米以上者。

枕,俗说枕头,因其功用是睡卧时垫托头部而得名的。考古资料表明,最古老的枕是天然石块,以后为初步加工过的石块,并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质料制作的如木,玉、铜、竹等等。在中国古代,数量最多的当数陶瓷枕了。同其他日用陶瓷一样,它是随着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明清两代渐次衰退。

在瓷枕的发展史上,宋代北方磁州窑系所烧的瓷枕最具代表性。其造型多种多样,如:几何形枕、兽型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仅几何形枕又可细分为长方形枕、矩形枕、长方束腰形枕、圆形枕、瓜菱形枕和扇形枕等等。其纹样多彩多姿,最大量出现的纹饰是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等等。如河北保定出土的白釉童子垂钓纹瓷枕,金代作品,平面呈椭圆形,枕面近边沿处绘两道粗细不一的线框,颇有开窗效果。线框内绘一童子伫立岸边垂钓,童子身稍作前倾如视水中,右臂伸直平举钓竿,竿端有细线垂入水中,水中三游鱼已有一鱼作吞饵食状。整个画面只用廖廖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动逼真的童子钓鱼图。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宋人社会生活的文化、习俗、时尚和追求。这一点在有文字纹饰的瓷枕上表达的更为明显。

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法是不同朝代不同窑口各有差别。总体上说,唐五代以前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剔地留花、珍珠划花等装饰手法。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丰富,瓷枕作品上的艺术色彩也愈见灿烂。

除宋代磁州窑之外,其他如唐代长沙窑、北宋时的定窑、宋辽金时河南的鲁山窑、当阳峪窑、元代的景德镇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其工艺造型、胎釉纹饰也各有特色,总体风格也与其相应时代、窑口所制的其他瓷窑相一致。

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十)其他器型

中国古陶瓷是中华古文物之中的一个大类,过去数百年来已有很多的文人雅士及现代学者对其作了相当透彻的研究,所以每一种陶瓷器物都有了详细的命名,只不过是在分类上还有所分岐。我们这个栏目就将把一些分类上有岐见的器物集中在一起,以便于读者们查到。

所谓其他器型,其实更多的是一些日用器物比如灯盏、渣斗、笔托、乐器、托架,和一些特殊的造型如人物塑像、十二生肖像等等。有两类器物我们也放在这个栏目里,它们是笔海和花觚。这是因为笔海并不是主流陶瓷器型,它的出现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宋代是没有笔筒的。在江西所产的青白釉器里有一种敛口、鼓腹、收足、平底的筒状器物,现在不少藏家认为是宋代的笔筒。其实它确应归于日用品一类,正确地说应是食肆里用的竹筷筒。明代中晚期笔筒开始流行,但型无定制,多由粗细不等的筒状器型组成。明末至清初多见一种大口径筒状器,俗称笔海。多为平底,偶见带三足,似炉而非炉,称为笔筒又嫌牵强,所以我们将它放到这个分类里。直至清康熙朝笔筒才正式定型,为上下径大体一至的筒状器,平底。这与康熙帝本人重视汉学,精于文事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大提倡读书至仕是有很大关系的。此后一直到今天笔筒这种器型也无大的变化。

花觚其实应归入“尊“一类。“尊“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类陈置用瓷,后来才有了实用功能,多用于插花,与瓶和广口壶相类似。民间通常区分瓶和尊是看它的口径与足径:口大足小称为尊,口小足大称为瓶。花觚也是有很强的时限性。始于元,主要流行于明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之内,特别以熙朝之花觚最为精制:造型隽秀,端庄大方,常以五彩、青花作传流题材的纹饰,也有以人物故事入画的。熙朝中晚期出现色地描金之花觚。雍正朝花觚并不多见,乾隆朝花觚器型有所变化,较为粗壮,端庄有余而气韵不足,略显呆滞。嘉道以后则再无精采之作。

瓷器餐具选购小常识


平时大家购买瓷器餐具,只会注意瓷器的形貌,也知道瓷器上的彩绘颜色越艳丽,重金属含量越高。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下,彩绘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下面几种:

釉上彩——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安全卫生。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釉中彩——亦称高温快烧颜料。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釉面软件包化熔融,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具有釉下彩的效果。并解决了陶瓷画面铅的溶出问题。

我们所强调的重金属毒素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专家指出,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溢出,因此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放入白胎碗或釉下彩碗。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可以尽量挑选这类的。

瓷器餐具使用注意事项:

(1)即使是色彩很浓艳、内壁带有彩绘的合格餐具,最好也别装酸性食品。

(2)新买来的瓷器产品应先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最好弃之不用。或者用沸水把餐具煮上5分钟,同样可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质

常识篇—瓷器标准器


一部陶瓷史几乎可以说是由一连串标准器组成的。假如离开了那些有准确年代、窑口的标本,世上所有古陶瓷遗存都将变成一团迷雾,它们的历史内涵、文化价值都因此大打折扣,人们就无法分清哪些是宋瓷、哪些是元瓷,哪些是耀州窑、哪些是磁州窑,大家只能凭书本上的抽象记载胡乱猜测。

标准器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类是器身本身有确切纪年款的,这类古陶瓷由于偶然的原因被当时的窑工或买主在烧成前后随手刻、写上所属年代,甚至窑属的文字,如“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潮州水东中窑……煦宁二年……”等铭文。当然,这类标本如果出处不明,本身还有个与另一类有确切窑属和年代的同类器互相印证的问题,否则会有赝品之嫌。不过这种所谓的印证一般并非真的要经历如何复杂的程序,通常专家只要通过简单的目测就可确定该器的真伪,只要不是后世臆造,就可确定它的标准器身份。另一类是窑址所得,这类标本主要具有窑属的标示作用,如果所出地层的绝对年代可靠,自然也可以作为一类遗存的年代坐标。第三类出自有准确纪年伴出物(如买地券、墓碑等)的墓葬或窖藏,但是将这类出土品作标准器的时候,首先必须搞清楚它们究竟是否入藏当年的产品,否则只能作为同类器物的年代下限参考。事实上后代的墓葬中经常出现前代的产品,比如明墓中经常发现元瓷,清墓中则有明瓷,你不能拿这些出上品当作同类古瓷的年代标准器。一般来说,如果墓葬中出土的古瓷是冥器,那么,它们就极有可能是入葬当年或早一二年的产品,因为这类冥器一般都是人死之后采购或定制的,不太可能早于人葬时间太远。但如是生活用器、玩器、陈设器一类,就要仔细推敲了,因为它们很可能是墓主生前的旧物。比如江苏金坛曾出土一元青花龙纹大罐,罐内伴出的一件银器上有“至元二年”铭文,你不能就此说这只罐子就是至元二年(1336)的产品,因为那件银器基本可以确定是物主生前的旧物。

不过辨证地说,标准器如果离开对照物,自己也会变得毫无意义,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如果此标准器找不到类似的同类器物,成一世间孤品,那么它就失去坐标的价值;二是只有与对照物相互印证,由对照物反证自己的身份,它的标准器价值才可确立。这除了防止赝品捣乱外,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比如杭州曾出土“至元丙子”年观音像,,由于元代有两个至元,在不清楚此“至元”究竟属哪个至元的情况下,专家之间产生了分歧,以至它的标准器意义大为降低。为了探清它的确切年代,别无它法,只有继续寻找同类特征的遗存,经过严格仔细的排比、推断,作一反证,一旦有了可靠的参照物,那么它作为标准器的完全价值终将得到体现。如我个人认为这件观音像(尤其是两边的善财童子)在人物造型、胎釉、上彩工艺等多方面与在景德镇出土的那只“至元四年”楼阁式谷仓上的人物有许多相近之处,它们应是同一窑场相近年代的产品,前后不可能相差六十年,而这件“至元四年”楼阁谷仓应该是后至元的产物,因为前至元四年时,景德镇应该还姓“赵”,不可能在产品上落“大元”这样的字款,那么观音像应当也属后至元(此外还有一条更直接的线索:与观音像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只枢府釉云雁纹盘,而根据至今为止所能得到的资料,枢府瓷是元代中后期的产物,那只枢府盘不可能属前至元。所以,与它一起的观音像也不可能属前至元)。

瓷器器型的常识


陶瓷瓶是陶瓷制成用于盛放液体的容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筋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直径瓶、穿带瓶、弦纹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多管瓶、蟠龙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象耳折方瓶、鹅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凤尾瓶、灯笼瓶、象腿瓶,双陆瓶,转心瓶,转颈瓶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早期的瓶多为尖底圆腹细颈,肩上有供穿绳用的耳或系,显然是用于垂直方向汲水的工具。典型器物如1971年甘肃陇西出土的一只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旋纹彩陶尖底瓶。后来瓶逐渐演变为高身深腹平底,除做实用工具外也具有了装饰功能。历朝历代瓶的造型丰富多样,如隋唐时的双龙饮或双腹并联的传瓶,五代时江浙一带颇为流行做冥器用的多角瓶,取其谐音“多谷” ,寓意吉详。两宋时出现的玉壶春瓶和梅瓶本来是酒具,因其型制潇洒儁秀,自元以降逐步演变成纯装饰瓷。清代是瓶类发展的顶峰,此时的瓶其实用价值已渐渐退化而装饰功能占了主导地位,如天球瓶,橄榄瓶,棒槌瓶,观音瓶,灯笼瓶,柳叶瓶,胆瓶等。特别是乾隆年间烧制的转心瓶更是被誉为国宝。

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如西亚的扁壶、鸡头壶、唾壶,唐代的凤头壶、皮囊壶,辽代的鸡冠壶、马镫壶等。壶式的演变是:早期壶形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无流与柄。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晋时的鸡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颈管状流、八方流,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龙柄、凤柄、龙柄、凤柄、曲带式柄等等。

壶是用以盛放液体的容器的统称。最初的陶壶型无定制,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1977年河南密县莪沟出土的一只红陶双耳环底壶是用红褐粘土盘筑成型后再经过火烧成,小口、高颈、圆腹,肩部有对称横耳供穿绳。该壶属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了。从其造型上看该壶应是当时人们外出汲水的工具。夏商以降直到汉末陶瓷壶并未有多大的发展变化,究其原因,大概一是陶壶性脆易碎难以长久地保存,二是此时王公贵族们所用的壶大多用青铜制成。在金文中“壶”字的写法是右边一只“手”,左下一个“金”字,左上边是一个甲骨文的“壶”字。

两晋时出现的鸡首、羊首壶首开一側有流,一側安执手的型制,为壶这种器物最终定型并一直沿用至今。当然各朝各代都曾出现过具有时代特征的壶,如隋代的注子注壶,唐代的凤首壶、宋代各式执壶、辽金的鸡冠壶、元明的多穆壶、清代的贲巴壶等等,壶的妆饰也由简入繁。特别是明清以降的官窑瓷壶妆饰精美绝伦,其功用也已向观赏器转变了。

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造型特点是口径大腹丰且深,胫部内收,大底足。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了多种式样、多种装饰的瓷罐。如瓜棱罐、折方罐、鸡心罐、天字罐、撞罐、月牙罐、冰梅罐、蟋蟀罐、鼓式罐等等。以青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装饰,精致华美。

罐是一种陶瓷制容器。与同为容器的陶瓷瓶、壶不同的是,罐主要是用于盛放固体的介质如茶叶、糖、盐、各类农副产品的制成品等等,而且这种功能从古到今并无多大的改变。陶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直至汉末十分流行,主要用于家居,因此并不十分讲求妆饰。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旋涡纹彩陶四系罐,器型硕大,平口短颈阔肩,以赫彩绘花卉纹、旋涡纹及水波纹,是属于较为精致的古陶罐了。汉代始有瓷罐,除做日用品外还用来替代金属而制成冥器。唐宋以降罐类的型制已基本固定,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平底且大多带盖。亦有用来做法器或装饰瓷的,前者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宣德青花梵文出戟盖罐,后者如清代各朝彩绘官窑瓷罐等。

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如汝窑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镇窑产品丰富,有苹果尊、鱼篓尊、石榴尊、太白尊、马蹄尊、络子尊、百 尊、萝卜尊、观音尊、牛头尊等等。

尊是一种陶瓷容器的统称,在先秦时用作酒器,也有用于祭祀。尊通常的形状是敞口、折沿、圆腹,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各大文化遗址中均有出土,多为陶质,外表上加有各种印纹以做装饰。一般体型均较巨大,估计应为固定安放的器物。商代中期以后尊的形制稍有变化,侈口、粗颈、折肩、俭腹,底足也相对抬高,出现原始青瓷制品。南北朝时器型变得修长端庄,外加纹饰也复杂化,1948年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出土了4件仰覆莲装饰的莲花尊,造型硕大(最大一件通高63.6cm)。到了北宋中后期,尊的功用渐生变化,装饰的功能已超过实用,而自元以后基本上已无任何实用功能了。清代景德镇烧制了许多尊的变体,如观音尊,石榴尊,鱼篓尊,无档尊等,均是装饰陈列用瓷,或为皇宫之内的观赏器。一般民间区分尊和瓶是视其口与足的比例来判定的:口大足小称为尊,口小足大称为瓶。当然,这只是民间的说法,其实并不尽然,如清代康熙年豇豆红釉莱菔尊、太白尊就与一般的瓶无二致,只不过器型较为特殊一点罢了。

瓷器器型常识(二)


明代瓷盘早期颇有元代遗风,特别是洪武、宣德时大盘胎体厚重,常见菱口折沿形或微侈口浅壁弧形,圈足内外斜削后平切,其断面往往成倒梯形,纹饰以釉下绘画青花缠枝莲、缠枝牡丹为多见。中期瓷盘器型趋向薄小,风格也较为秀丽轻巧,纹饰以釉下绘画青花为主,常见龙凤、花鸟、动物、人物故事。晚期瓷盘多出口,器型较大,菱口折沿,釉下青花绘画多开光,内容丰富,多见人物故事、山水花鸟等。明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以斗彩和五彩及红釉、黄釉、蓝釉等技法装饰的瓷盘。

清代瓷盘常见有两种:一种是侈口、腹壁微弧,圈足较深,足尖圆滑,此种盘清早期腹较深、形体厚大。另一种是折腰撇沿,折腰线下部弧圆,上部斜直,圈足较浅,胎体相对薄小。清代装饰方法最为丰富多样。有斗彩、粉彩、五彩、素三彩,青花及单色釉等。内容多为龙凤、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和有特殊寓意的吉祥图案。

碟在器型和纹饰各方面都与盘有着密切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盘的微缩,故能鉴赏盘者,亦能鉴赏碟。

(三)杯

1、高足杯 杯身小,下承以高足,故名。饮酒用具。明代景德镇窑烧制青花高足杯、斗彩高足杯。宣德青花海水红龙纹高足杯、成化斗彩缠枝莲纹、葡萄纹高足杯是精粹之品。清代以青花高足杯居多。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面置半月形双耳,亦称“耳杯”。古代饮酒用具。东汉时有绿釉陶羽觞。两晋时有大量青瓷羽觞,南北朝时羽觞数量减少,形状如两端微尖略上翘的船形。

3、压手杯 明代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是明永乐时独有的名贵器物。杯身绘青花缠枝莲纹饰,杯内心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款形有花心、鸳鸯心、双狮戏球三种。

4、高士杯 明成化斗彩杯之一。饮酒用具。直口沿边微撇,口以下渐收敛,浅圈足造型小巧丰腴。所谓“高士杯”是杯身绘有文人行乐的图画,如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等。

5、三秋杯 明成化斗彩杯的一种,敞口、浅斜式腹壁、圈足,杯身以秋菊、蝶、草组成画面,故名三秋杯。色彩以青花色勒,草花和飞蝶轮廓,以鹅黄、紫红、姹紫点染飞蝶和花蕊。杯形秀巧,画面素雅,为明瓷珍品。

6、爵杯 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立柱,一旁有 。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瓷杯,日用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无论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这一时期杯型最为奇特多样:带耳的有单耳或双耳杯;带足的多为锥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

战国至汉代出现了原始青瓷杯,其中汉代的椭圆形、浅腹、长沿旁有扁耳的杯最具代表性。隋代杯多是直口、饼底的青釉小杯。唐代的三彩釉陶杯和纹胎陶杯最有特色,当时还流行盘与数只小杯组合成套的饮具。宋元时期的杯多直口、浅腹、圈足或高足,高足底为喇叭状。宋杯多以釉色取胜,如龙泉窑及官、哥、汝、均各窑。其中磁州窑釉下黑彩装饰颇为鲜明。元杯胎骨厚重,杯内心常印有小花草为饰,明清时其制杯最为精致,其胎轻薄,其釉温润,其彩艳丽,其型多样。明代有著名的永乐压手杯、成化斗彩高足杯、鸡缸杯等,中早期多见高足杯。清代杯多直口、深腹、腹部有把或无把,还有带盖或无盖的分别,装饰手法丰富多样,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种单色釉。

瓷盏,饮茶用具。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较饭碗小,较酒杯大。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所见实物器形为直口直腹壁,饼状平底足,施青釉,开细碎纹片。南北朝时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起来。唐代及五代时期的茶盏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最富盛名。唐时茶盏又称“瓯”,陆羽《茶经》中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由此可见越窑盏的大致形态。越窑盏多配有盏托,其托常常设计成荷叶卷边状,上托莲瓣状茶盏,颇为精巧动人。越窑盏胎质细腻,釉层均匀,釉色青绿,被陆羽称为上品是理所当然的。邢窑盏以“白如雪“而闻名,且“天下无贵贱而通用之“,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唐时南北茶盏均以敞口,斜直腹壁、玉壁底足为常见器型。

宋代斗茶之风大盛,因便于观察茶沫白色的缘故,所以特别崇尚建窑和永和窑的黑釉盏。连宋徽宗赵佶皇帝也不例外。他在《大观茶论》中直言:“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有玉毫条的盏即是人们常说的兔毫盏,产自福建建阳窑。宋时盏型大致有两种:一为小浅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种为撇口,如喇叭,小浅圈足,腹壁斜直。有的以描金装饰,书“寿山福海“字样。除建窑外,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吉州窑都普遍烧制茶盏。

元代黑釉茶盏相对减少,多见青白釉制品。元代茶盏多直口、胎体较为厚重。明代以宣德白釉盏制作最为精美。成化、嘉靖青花盏次之。明代盏中早期多小折沿、深腹、高深圈足。中晚期多小撇口、深腹、上阔下窄、圈足较浅,装饰上多绘釉上青花图案,亦有斗彩、五彩和单色釉装饰。清代茶盏的器形、装饰手法、制作工艺均胜过前朝,其粉彩和珐琅彩绘画装饰的小盏更是精美绝伦。基本器形为敞口、弧形腹壁,圈足前期高、大、深,后期相对低、小、浅,皆修制规整。

杯盏的发展史上,两者相较,杯的产生在先,盏在后,杯多用以饮酒,盏多用以饮茶,杯的器形较小,盏的器形较大,杯多高脚,盏多圈足,杯的纹饰简约,盏的纹饰繁杂。透过杯盏演变,可窥悟中华民族茶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瓷器器型常识(一)


器型是器物的外形状。瓷器的器型一般指器物的口部、颈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形状,以此来判断其烧造的年代和窑口。形若按大类分:有碗、盘、杯、瓶、壶、罐、尊、炉、枕等。

(一)碗

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

1、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置半月形双耳,亦有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多为青花瓷。

3、注碗 温洒用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4、盏 瓷碗的一种样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兔毫盏、玳瑁盏为“斗茶”之上品。

5、茶船 放茶盏的用具。因形似船,帮名。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

碗作为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很早就出现了。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型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

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型状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以后随着时代的演进,制瓷工艺的逐步改善以及人们的审美和实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型状、纹饰、质量也越来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来越具体多样,如饭碗、汤碗、菜碗、茶碗等。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型状、釉水、纹饰是有着明显差别的。唐以前的碗,其型多为直口、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无纹饰。唐代的碗器型较多,有直口、撇口、葵口等,口沿突有唇边,多为平底、玉壁底及环条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制的产品施满釉,有简单的划花装饰出现。宋代碗其型多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径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为单色,如影青、黑、酱、白等,纹饰用刻、划、印等手法,将婴戏、动物、植物文字形象绘在碗的内外壁或内底心上。元代碗型同宋代相比,突出表现为高大厚重,圈足多为内斜多撇,断面呈八字形。多采用印花、刻花装饰。明代碗多鸡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较为窄细,大多采用画花装饰。画花装饰技法用于碗上,自唐长沙窑起始,至宋磁州窑过渡,经元青花激发,到明代才真正兴盛起来。明代最多的就是胎体轻薄、白底青花的饮食用碗。清代碗无论在哪一方面均胜过前朝,型状、釉色、纹饰更为丰富多样,工艺制作更为精巧细腻,素三彩、五彩、粉彩装饰的宫廷皇家用碗更让人叹为观止。

应该指出的是,因烧制的时代、窑址、材料、技法等不同,在历史上形成了碗的不同审美特色。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如果理解了这些特殊性,就会更深刻地感受到碗所体现出的多姿多彩的美来。

(二)盘

盘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方形转角式和花形攒盘等。六朝时已有青瓷刻莲花纹盘,以后又出现白、酱、黄、绿红、紫等单色釉盘。也有在单色釉上饰以印花、刻花和划花纹饰的。明清景德镇窑又烧制了斗彩、五彩、粉彩、红绿彩、矾红彩装饰的盘。

1、攒盘 用以盛放干鲜果品的用具,是由一定数量、各种式样的小盘,拼攒成一个多格的大盘。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素三彩和五彩器为多。式样有圆形、六方、八方形或叶形、牡丹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

2、高足盘 盘心下承以高足。一般高足盘的造型是洗口、盘心平坦,盘以下承以喇叭形高足。最早见于隋代青釉高足盘,多数在盘心印图案或朵花纹样。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多烧制青花与釉上彩绘高足盘。

盘,常见的日用器皿,其基本器型为敞口、浅腹、平底、高足或圈足。据其功能可分为果盘、汤盘、托盘等;据其形状可以分为葵口盘、花口盘、折沿盘等等,以圆为主也有方的或椭圆的。盘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有灰陶、黑陶、红陶制品。最早的瓷盘为原始青釉,始见于商周时期。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均有原始青瓷及青瓷盘生产,此时的瓷盘因胎釉结合不紧,故釉多有脱落。

隋朝时期的盘多为高足、足上窄下阔、呈喇叭状、盘口斜直、施直青釉、开碎细纹片、玻璃质较强,亦有平底和圈足的,有明显的垫支烧痕,一般无纹饰,较高档的盘常以朵花卷叶纹组成的圆形图案装饰盘中心。

唐、五代时期的盘,北方窑口产品多施白色釉,如邢窑、定窑或巩县窑所制;南方窑口产品多施青色釉,如越窑、铜川窑或长沙窑所制。这一时期的盘腹较浅,盘口有直而微内敛的或直而外撇的,平底或浅宽圈足。定窑制品见有折腰盘、葵口盘。越窑制品见有葵花瓣形和莲花瓣形,纹饰以印花或刻花为主。这一时期圆器多为逐层叠烧,故盘的内外底均留有支烧痕。

宋代盘与前朝相比,器型较为简单实用,折沿口盘多见。装饰图案多在盘心。北宋时盘的装饰以刻花、划花为主,以定窑器、耀州窑器为代表。南宋时以印花和画花为主,南方景德镇窑印花,北方磁州窑釉下黑褐画花最具代表性,而龙泉窑、官窑、汝窑、均窑,盘以釉色如冰似玉取胜。

元代盘体型宽大厚重,腹部平浅,多菱口型和花瓣型,底足常过釉后于中间刮去一周以防止垫烧粘连,故足底无釉处火石红浓重。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釉下青花画花装饰最为精彩。

瓷器鉴定重点在常识


高岭土

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

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黄色,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

“高岭”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记载,国标上音译Gaolin,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麻仓土

元、明景德镇制瓷原料,是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高岭土,故名。

瓷石

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

颜色白中微带黄色、绿色、灰色或浅红色,我国很早就用来制造瓷器。

不(音敦)子

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献上普遍采用这个名词。

釉浆

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

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

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烧炼而成。

钴土矿

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

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苏泥麻青

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

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平等青

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

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回青

是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

其特点是发色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

石子青

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色料。

产于今江西上高,发色浓中带灰。

珠明料

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色料。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

二、工艺类

拉坯

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

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利坯

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挖足

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泥条盘筑

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

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轮制

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

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施转,利用轮车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

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厚薄一致。

仰烧

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

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焙烧,称为仰烧。

叠烧

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

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

可分为:

(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

(2)支圈叠烧,如定窑。

(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覆烧

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

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

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

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素烧

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

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涩圈

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

浸釉

浸釉是陶瓷施釉技法之一,又称“蘸釉”。

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上。

釉层厚度由坯的吸水性、釉浆浓度、浸渍时间进行控制。

适用于厚胎坯体及杯碗类制品施外釉。

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升温,通过收藏渠道来参与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和其它的市场投资一样,在艺术品的投资上同样是存在着风险的。

只有收藏到真品,才能够升值。

不少人常常通过拍卖会的渠道去购买收藏品,但当前国内的拍卖还不十分规范,拍卖品的真品率也问题不少。

据报道,广东有一次陶瓷拍卖,真品率仅百分之一。

现在好多人都看好国外回流藏品,可是,在回流藏品中同样存在着真赝混杂的状况。

有一位藏家花了百万巨资从英国买回一批瓷器,后经专家鉴定,全部是赝品。

因此,为了躲避风险,在投资艺术品时,自己能懂得识别真假就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识别真正的古瓷?

我国的瓷器生产,如果从商周时代算起,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综观历朝以来瓷器生产,都是在发展之中又有着各个朝代不同的时代特色。

因此,了解各朝瓷器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瓷器生产的不同时代特点,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去鉴识历朝历代的真品瓷器。

一般说来,瓷器的形制、纹饰、款识等,后人都是可以仿制的。

因此,拿到一件瓷器,鉴别真伪的首要因素并不是这些。

当然,这些条件,在断代上是必须要考虑的。

比如,历代各朝在瓷器上绘龙的图纹都是各有特点的。

以清代为例,顺治朝的龙俗称鸡爪龙,龙爪画得犹如鸡爪;

康熙朝多见弓字龙、夔纹龙;

雍正朝的龙头常画得犹如鳄鱼,此外多见螭龙纹;

到乾隆朝,龙头画得像长须老头一样;

嘉道以后,多见带鱼龙,龙身很长,像一条在游动的带鱼,弓起像虾弓;

光绪朝多见点睛龙,龙眼之处像是刚点上去一般,特别有神。

知道了这些画龙特点后,凡见有龙图案的清代器,你就可以结合其它特征,准确断代了。

但在确定真伪之前,这些因素也只能是一些参考因素。

瓷器四要素

要确定一件瓷器的真伪,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以下四个要素,那就是:

一要看胎质;

二要看施釉;

三要看彩料;

四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

首先,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

唐代以前,是属于瓷器的初创时期,器物的胎质构成比较粗疏。

像唐三彩的胎质就是半瓷半陶的,比较粗松。

如果你见到的“唐三彩”胎质制造非常精细坚致,那么,这个东西肯定就是不对的。

再如,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

而且,当时工人在制作拉坯工艺时做得快速利落,每个碗底部只用竹刀迅速地刮一遍就算了,所以,留下的修刀旋痕非常明显,很粗糙。

如果你碰到的吉州窑碗修胎讲究、工细,胎质又是很坚硬、精细,那么,不必看其它方面,这个碗必定是后仿品无疑。

现在,元青花的瓷品很受藏家关注。

识别元青花,除了看其施釉较厚,釉面有堆脂感;

彩料使用“苏麻离青”,色泽浓翠,有铁斑等等的特点外,在胎质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般元青花瓷胎体都较为厚重,大器烧成后底部常有开裂。

胎质细白坚致,胎釉结合处常有淡红色火石红形成,这种火石红,在器身的白釉较薄之处也会泛出一种肉红色来。

如果“元青花”器釉面干枯,胎质粗松,又没有火石红,釉薄处也看不到肉红色泛出,那么,藏家就一定要小心对待。

此外,像康熙瓷的胎质是精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风格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

因是人工淘胎,再精细也存有杂质,因此,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

如果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洁,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仿品。

第二个是看釉面。

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

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因此,施釉较薄,有流淌,还易剥落,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

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一是看釉色有否流淌,看色与色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

此外,唐瓷一般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细小的开片,而这种开片又不可太明显,如在一米开外就可见到,那么,这就是个仿品。

南宋以后,改施石灰碱釉。

这种釉粘着力强,可以施得很厚。

所以南宋以后的瓷器,如哥窑、南宋官窑、南宋龙泉窑等的器物釉色就显得肥厚滋润,放大镜下还可见到未熔的石英颗粒。

另外,从釉面看,从中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有利于鉴别。

像宣德、雍正等朝的瓷面都可见桔皮纹;乾隆单色釉器胎釉结合处的釉面可见细小的锯齿痕;

万历、康熙青花的釉面常可见指捺水印纹;

晚清几朝瓷器的底面釉上均可见高低不平的状况,俗称“波浪釉”,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釉面所提供的鉴识依据。

第三是看彩料。

不同的时代,所用的彩料都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古代瓷器所用的都是矿物料,而现代仿品则常用化工料来替代,因此,凡见用化工料的,就可以在鉴识时加以剔除。

而矿物料在各个时期也都是不一样的。

就拿绘青花所用的青钴料来说吧,明清各朝就是各有所用的。

洪武朝时,有进口、国产两种青料,进口料呈色鲜艳,国产料呈色灰暗;

永乐、宣德两朝官窑器多用进口“苏麻离青”料,发色浓艳,青花上有“铁锈斑”;

成化到正德前期用平等青料,发色淡雅秀气;

嘉靖到万历前期官窑器多用进口回青料,发色艳美,蓝中带紫;

万历后期至崇祯用石子青或浙料,除个别发色鲜艳外,一般都清淡无华;

在清代,顺治早期多用石子青,后期多用浙料;

康熙早期延续顺治,青花色泽灰暗,偶有清淡,中期多用浙料和云南出的珠明料,呈色翠蓝,层次分明,晚期呈色偏淡;

雍正、乾隆时,色泽不如康熙,层次也减少;

晚清各朝均有所退步。

根据使用青料的不同情况,就大致可以判断器物所属的年代。

其它的彩料也同理,不管是五彩或粉彩,不同的朝代所用的彩料都是有所区别的,熟悉了这些,也就可以帮助来识别和判断。

从彩料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用以区别五彩、粉彩和珐琅彩。

五彩器除绿彩有玻璃彩外,其余均一抹色平涂,表面相对显得粗糙;

粉彩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粉质感,表面较平滑,但无玻璃质感。

粉彩不能做到全粉彩化,其中的矾红必定是五彩。

因为烧造温度高了,矾红要流淌,因此,若发现矾红粉化或玻化,则必定是民国以后的现代工艺;

珐琅彩也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油质感、玻璃质感,没有粉质感。

因为不用氧化铅工艺,因此,绝无蛤蜊光出现。

第四是要在器物上看到真正的老气。

传世品上应有使用和存放的痕迹,应有因岁月而留下的痕迹;

出土器上应有土气侵入的痕迹。

这些痕迹表现在器物上,一个就是因为空气的氧化和长期存放在空间而形成的包浆。

有包浆的器物上面,就会有一层类似涂了薄油一样的温润的油光。

年代越久,油光就越强。

如果是青花器,那么,包浆下的青花,应是下沉的,犹如上面有一层水一样,俗称“水头”。

新器的青花上是没有水头的。

老的传世品一定会有一些使用过的痕迹,有揩拭痕、擦伤痕等等。

这种痕迹没有规则,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自然留下的,和现代新品用人工做出使用痕不同,人工做的有规律性,比较生硬,仔细观察,可以区别。

如果器物入过土,也应有土侵和灰皮等被腐蚀的痕迹。

新出土之物,闻之应有土香气味。

现在也有人工用酸腐蚀等方法来做的,但不像真正的土侵和灰皮那样深入肌理和无规律可循,闻之则有异味。

现在还有在烧造时通过用釉面涂锌来作旧。

因为锌元素在高温下比较活跃,能促使釉面气泡爆裂,以此达到作旧目的。

但涂锌作旧的器物,也可以识别:

涂锌的器物,高温下气泡是一次性破裂,不像自然老化的,有时间因素加入,因而是有多有少,而不是整齐划一的。

另外,涂锌件因气泡大量破裂,造成釉面出现流动,放大镜下可见弯曲的水波纹。

总之,凡是老的东西,必定有真正的老气留存;

凡找不到一点老气的器物,必定是新物无疑。

上述四个因素在鉴识时要结合起来考察,考察时还要结合形制、纹饰和款识等一起来考虑,如发现有一点不对,即可全盘否定。

之所以强调在鉴识古瓷时,要从上述四大要素去入手,是因为,这四点是现代作伪者较难仿出。

瓷器纹饰基本小常识


陶器的产生,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意义。随着制陶工艺水平的提高,为了美化陶器和表达人们的愿望、信仰及情趣,人们开始试着在器物上施加一些简单纹饰,用硬器刻等方法。早期的纹饰是由简至繁,最初有简单的弦纹、水波纹、网状纹等,逐渐增加了复杂的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陶瓷器上的纹饰,可分成胎装饰与釉装饰两类。胎装饰:陶瓷器上举凡刻、划、印、剔、堆、贴、镂、雕、塑,等等纹饰,工艺上均是以硬质工具在胎体上作成,大多于上釉前施工,亦有少数作于上釉后。釉装饰:用釉料、彩料在胎体上描绘图案、书画等,工艺上是以毛笔之类的软工具施技,不触破、更不损伤胎体。大家知道,釉装饰中又有釉上彩、釉下彩之不同。胎装饰乃元代以前陶瓷的主要装饰手法。釉装饰为元、明、清陶瓷的主要装饰手法。

万历五彩龙凤呈祥

常见纹饰有:百花、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海水龙、云鹤、团鹤、云凤、凤穿花、云蝠、团蝶、牡丹、凤牡丹、丹凤朝阳、水仙、兰草、兰石、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秋葵、菊花、月季、海棠、四季花、玉兰花、团花、团菊、折枝、牡丹、缠枝莲、山石芭蕉、山石.牡丹、秋叶怪石、山石竹鹊、花卉蝴蝶、喜鹊梅花、海马瑞兽、雄鹰独立、鹰石、三鱼、荷花翠鸟、花鸟、锦维牡丹、松鹿、松鹤、松鹰、松下老人、二老赏月、人鹿、仕女、牧牛图、三羊开泰、五子登科、米带观砚、山高水长、万寿无疆、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双燕、五谷丰登、年景、松寿梅、重阳菊花、七夕图、狮球、海兽、天鹅、天马、花蝶、葫芦、竹石、菊石、松石、折枝花、折校果、灵芝、葡萄、蟠躏螭、朵花、梧桐、缠枝花、团莲、把莲、勾莲、冰梅、草虫、鱼藻、蝈蝈、蛐蟀、佛手、白菜、西湖十景、庐山十景、羊城八景、太白读书、仕女歌舞、印谱、秦砖汉瓦、金石文字、皎洁明月、银河在天、七珍八宝、寿星、钟尴、罗汉、二老图、五伦图、太平有象、蝴蝶探花、喜字、八仙庆寿、眼麟、福禄寿、蜂蝶、梅雀、杏林春燕、水浮莲、西蕃莲、苟药、芙蓉、富贵白头、松下三老、合和二仙、刘海金瞻、竹兰梅菊、子孙葫芦、竹林七贤、四灵、十鹿、百鹿、三秋、九秋、八桃、九桃、西厢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文王访贤、水浒、空城计、隋唐演义、陈平卖肉、木兰从军、加官进爵、赤壁赋、饮中八仙、大乔二乔、四妃十六子、婴戏百子图等。有许多装饰图案的构思,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和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祝福。下面介绍几种传统纹饰图片供藏友参考。

洪武釉里红龙纹

1、龙纹

瓷器常见纹饰之一。龙既是古代封建帝王权威的象征,又因传说它能登天入渊、行云降雨而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形象,所以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装饰在陶瓷上。战国至唐代,龙多作堆贴、捏塑、范印等主体形象。浙江上虞唐“乾符六年”(879年)墓出土的青瓷蟠龙罂,颈部堆塑一条长形的龙,张牙舞爪、腾云欲飞。五代的龙纹多为刻划的平面图案,常与祥云、波涛、宝珠组合在一起。宋元时代有印花、剪纸、绘画、贴花的品种。明清两代以绘画的龙为主,亦有刻划、印花者。除了云龙和龙涛纹题材外,还出现了花间龙、莲池龙、翼龙、正面披发龙、立龙等形式

宣德青花龙纹执壶

二龙戏珠图案

为二条云龙一火球;龙据说是“四灵”之长,“四灵”为龙、凤、龟、麟。《广雅》载“有鳞曰蛟龙,有冀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蜻龙,末升天曰蟠龙。”在传说中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如果图案为多条龙戏珠,称为“群龙戏珠”。如果图案为二条云龙盘旋中间有一寿字,则称为“云龙捧寿”。表示吉祥安泰相祝颂的意思。

康熙二龙戏珠图案

龙凤呈祥图案

为一龙一凤;传说龙是鳞虫之长,凤为羽虫之尊。

那里有龙出现,那里就有凤来仪,那里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龙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祥兽瑞鸟,为一种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此外也有称之为“龙祥凤瑞”。

2、伯牙携琴访友图

伯牙,春秋时人,善弹琴。据《乐府解题》载: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器常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器常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鉴别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