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黑花瓷器 > 导航 >

名词解释:花觚

名词解释:花觚

古代黑花瓷器 剔花瓷器鉴别 剔刻花瓷器鉴别

2020-05-30

古代黑花瓷器。

花觚——种陈设瓷器。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有紫砂、白釉花觚。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专业名词解释(二)


接下来小编继续为大家介绍陶瓷专业名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颜色釉:

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左右) 和低温颜色釉(1000℃左右),若以1250℃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

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以上的高温煅烧 ,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 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 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三样开泰”、霁蓝釉等。 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综合彩:

是采用多种技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装饰形式。它是根据作品的要求,动用不同原料(釉上、釉下色料)、不同表现方法(雕刻、绘画、色釉)和不同烧炼工艺(高低温)相结合而达到整体设计效果,使瓷器装饰更为完美。综合彩的作品,可尽量发挥各种技法的特点和工艺操作的所长,以充分达到创作意图。因此,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装饰方法。其特点是变化灵活,丰富多彩,各种装饰形式相互衬托,互为补充,争奇斗艳,丰富了陶瓷艺术语言。

瓷器收藏常用名词解释


1、八吉祥:瓷器纹样之一。由轮、螺、幢、伞盖、花、瓶、鱼、结(也有的说: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种吉祥物组成。偶有用火珠状吉祥物代替其中之一。

2、宝相花:状如蔷薇,形大色丽,花瓣为二或三重,瓣端作三至五份裂开。流行于唐代彩色釉陶器及明、清瓷器上。

3、爆釉:瓷器釉有破损。

4、崩釉:陶瓷制品表面釉层自然的成块或成片脱落的现象,称为崩釉或剥釉。

5、束腰:笔筒有束腰的感觉,器皿底部又往往不齐平,自内向外倾斜。

6、冰裂纹:纹片的一种,因釉面似冰开裂而得名,其特点是无论角度大小欹斜,均为直线。

7、剥釉:瓷器出窑时,表面局部出现脱釉和滚釉的现象,一般统称为剥釉。

8、博古纹:博古纹样常包括一些古董、花瓶、文房四宝以及天文仪器之类的器物。博古纹在明末清初应用较多。

9、冲口:瓷器因磕碰而造成口内外成一条线的裂痕。

10、灯笼尊:清乾隆时流行,敞口,短颈、,自肩至足直下,形似灯笼而名。以青花、釉里红、粉彩、炉钧等品种为常见。

11、法华(法花):陶瓷釉色名。是在琉璃釉制作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品种,琉璃釉用铅作熔剂,法花釉用牙硝作熔剂。创于元代,明中期以后在山西晋南一带盛行,具有特殊装饰效果。制作方法采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术,在陶胎表面,用特制带管的泥浆袋,勾勒成凹线的纹饰轮廓,然后分别以黄、绿、紫釉料,填出第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

12、梵文:印度古代书面语文字。以梵文书于瓷器作为装饰题材,盛行明代庙宇供器上,内容为佛教经文咒语之类。主要是青花品种。

13、福禄吉庆:清代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粉彩瓷瓶上盛行的吉祥图案。一般在各种底色上绘蝙蝠、桃、团寿、磬、如意、双钱、双鱼、e字、盘肠等纹样,四周辅以规整的花卉。这些图案的含义是:蝙蝠--夫;桃--寿;磬--吉庆;双钱--双全;鱼--有余;盘肠--连绵不断。谐音组成:"福寿吉庆"、"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由于"等吉祥语。乾隆以后各朝仍流行这类纹饰。

14、过枝(过墙):自器物内(外)墙至外(内)壁,或器身至器盖,枝干相连,花叶相属,浑然一体者称为"过枝(过墙)"。纹饰常见为:花枝、翠竹、瓜果、桃实等,绘于盘、碟、碗、盏等敞口圆器内外,或盖碗的上下。过枝花纹于明成化年间开始多见,盛行于清雍正、乾隆、道光。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15、海八怪(海兽鱼涛):以汹涌波涛作地,绘海马、狮、象、翼龙和鱼等各色海兽鱼类奔逐其间。此纹饰始于明宣德朝,以青花与红彩互为衬托,明代后期采用青花一色绘画。清代有仿品。

陶瓷:纹饰款识

16、后挂彩的瓷器和修复的唐三彩瓦器,用眼看是不太容易,可是敲敲它,放在耳边听听声,因为是重烧过,声音发闷。

17、花押款:在器物底部的图形标识,始于明中晚期。

18、鸡爪纹:指瓷器局部受到点状冲击而形成的辐射状裂纹,裂纹不过胎,多呈黄色,形如鸡爪。

19、交泰瓶:清的乾隆朝的特殊制品。传世品有粉青釉凸花胆式瓶,傅部中间镂雕成如意头形,上下两部胎体互相勾套,可以活动,但有子母扣连接,不能分开,胎际皆涂金。另有黄釉青花器,撇口收颈,扁腹胎体上下两部镂以T形隔离套,制作巧妙,又称"天地交泰瓶"。

20、金丝铁线:纹片的一种,传世哥窑瓷器的特殊纹饰,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小开片呈酱褐色,似金丝线而得名。

21、军持:亦称“君持”、“捃稚迦”。梵语“Knudika”的音译,为佛教僧侣饮水、洗手等的器物,亦为伊斯兰教徒所用。有铜、铁、瓷等质地。唐代有白釉、青釉制品。宋代亦作插花之用。元、明、清时期极为流行。以江西景德镇窑和福建德划窑,晋江磁社窑等产量为大,产品主要销往南洋各国。元代以敞口、长颈、扁腹、细长管状流为常见;明、清演变为器深矮胖和乳头状流。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白釉、绿釉、黄釉等。

22、开片(纹片):瓷器釉层中出现的裂纹。本是瓷器烧成过程中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缺陷,但宋代后开始有意识的在瓷器上用开片作为装饰。

23、康熙朝凡有二层台的器物,器折角处应极为挺直,有硬折角的感觉,凡折角圆浑者属后仿。

24、康熙朝盘、碗之类的圈足,除中、晚期的官窑成滚圆的"泥鳅背"状外,早期的官窑器及绝大多数民窑器为足壁内、外斜削而呈尖状,且足边大多有缺损。

25、康熙朝瓶、罐之类的立体器,其器物内、外壁的釉色应该一致。

26、康熙朝瓶、碗、盘、罐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疵。

27、康熙朝器物的双底足,大多是外圈底足高于内圈底足。

28、康熙朝青花的青料周围有明显的水印指捺纹。

29、康熙朝人物画面脸部绝大多数外斜不正,这是陈老莲画人物的风格,凡人物脸部正面而规整者要注意其他各方面的条件。山水画的山石大多是南宋画院画风的"劈斧皴",晚期才有"披麻皴"画法。

30、康熙朝特有器型:观音尊、棒槌瓶、金钟杯、笠式碗、凤尾尊、马蹄尊等,后世仿品在器型上多少都有不同。

31、康熙朝五彩瓷的彩料周围,特别是蓝彩部分侧视之有蛤蜊光圈。

32、磕碰:指陶瓷器局部被冲击而残缺,是成品的硬伤。

33、磕釉:陶瓷器局部被轻微磕碰,釉面伤缺而未伤及胎体。

34、刻瓷:在瓷面上錾刻出装饰花纹,有的再在纹痕内填以墨或颜色而成。

35、口毛:在器物口沿位置,有爆釉现象。

36、口有崩;在口沿位置,因磕碰等原因形成小缺口。

37、葵口:器口的一种。因口沿呈秋葵花形而得名。碗、盘、碟之类器物均有此口。口沿有呈五瓣花形的,也有成六瓣花形的。宋代极为流行,明、清景德镇窑的制品十分精美。

38、顺治瓷器多在数器物的口沿抹上一层淡酱色。

39、顺治瓷器胎质、釉质均较粗,釉色发青。

40、顺治炉一类器物的底足均为饼底实足。

41、顺治有的盘底往往有窑裂痕。

42、铁锈斑(铁锈花):青代用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结晶釉。如:《陶雅》所载: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为铁锈花。其中的釉料配方主要是含铁和锰。

43、铁锈花:指宋、元是北方磁窑生产的,在黑釉质上用赭红色绘画的瓷器。称:黑釉铁锈花。

44、团花:凡成圆形的图案称为"团花"。多见团龙、团鹤、团凤、团螭、团花蝶、团寿等。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明代成化、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上团花十分流行。

45、洗口:器口呈洗形而得名。壶、瓶之类的器物常有此口。

46、洗口瓶:指瓶口似洗口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多有烧造。器型大体有:洗口、直颈、垂圆腹、圈足;洗口、直颈、折肩、桶式腹、浅圈足;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三种。

47、窑伤:棕眼(针孔、针眼、毛孔、猪毛孔、缩釉):是陶瓷制品釉面出现的无釉小孔。阴裂:指有釉盖没的坯体裂纹。釉裂:指釉面开裂而坯体未裂。窑裂(窑缝):陶瓷器于出窑前胎体和釉面同时开裂。

48、雍正瓷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桔皮纹。

49、雍正仿永乐、宣德青花器有二个明显特征:一是施青料,系一笔涂抹,并无永、宣的小笔触痕;二是用加重点料来冒充永乐、宣德的自然黑铁斑。

50、雍正仿永乐甜白碗、盘之类器物,器底完全透亮。

51、雍正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滚圆的"泥鳅背",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

52、雍正民窑器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而有明显旋痕。

53、雍正时的器物,除以仿明永乐、宣德及成化瓷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圈足枇杷尊等。

54、雍正碗类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径与足径的比例为2:1。

55、永乐青花色泽浓艳,釉层晶莹肥厚,不好识别是因为有年款的器皿少。

56、炸地:底部有放射性裂纹,且从胎里(外)向外(里)裂通。

57、炸釉:成品的釉面有裂纹或龟裂称风惊、釉惊;坯釉同时开裂称惊裂。

陶瓷专业名词解释(一)


为使艺术陶瓷投资、收藏爱好者,能更好地了解、掌握艺术陶瓷的一些基本知识,小编特将陶瓷专有名词编辑汇总如下。

青花:

瓷器釉彩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典型青花器系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蓝花在釉下,因此属釉下彩。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斗彩:

是一种以釉下青花、釉里红和釉上多种彩结合而成的品种。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斗彩的特点是静动兼蓄,对比鲜明,既素雅又堂皇。这种装饰已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和它的特色。

釉里红:

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红色料结合使用(此装饰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

中国传统习惯上,常常以红色代表吉祥与富贵,而且釉里红的呈色稳重,敦厚,既壮丽,又朴实,这都是深受人们喜悦乐用的因素。烧成后的特点是沉着,热情。

粉彩:

也叫“古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900度温度烘烤而成。我国传统的釉上彩,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阶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这种白色彩料,俗称“玻璃白”。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了“粉化”。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已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从装饰的艺术效果来看,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特点。凡绘画中所能表现的一切,无论工笔或写意,用粉彩几乎都能表现。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增加了层次和立体感,从而形成了淡雅、精细、填色和洗染、烧成等工艺步骤。

釉上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 再在“彩炉”(在800-900 ℃之间烧成)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由于它红绿分明,层次较少,彩色鲜明透彻,故称硬彩。古彩的色彩明净晶莹,色调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线条刚劲有力,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

古彩所描绘的对象甚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龙风、鸳鸯、松柏、灵芝、花草等。古彩瓷在历次世界性的博览会上,受到广泛的称赞。是景德镇陶瓷技术的优秀传统之一。就年代说,包括大明彩和康熙彩;就色彩说,有三彩、五彩和红绿彩。其技法特点是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划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强。

新彩:

旧称洋采,出现于清末,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先用五彩颜料在白瓷表层绘以各式画面或图案,再入彩炉烘烤,这种瓷器,称新彩瓷。新彩瓷,系清末民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建国后,几经改进,使新彩装饰技法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成为广泛采用的装饰形式。景德镇现时流行的新彩中除颇有中国写意画风格的扁笔新彩外,还有鲜艳明快的刷花、喷彩,规整秀丽的平印、丝印贴花等。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装饰格调已形成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地方特色。新彩包括贴花、绘画、刷花、喷花、印花、薄膜移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蚀金彩和各色电光彩等。其特色是色彩丰富,装饰多样,毛坯造型秀丽,花纹生动,格调新颖。

你见过滋润如玉的花觚?


早期成对花觚与烛台摆放于香炉两侧,则合称五供。是古代摆放于祠堂,庙宇的香案之上。古代先民祭天奉祖,求神拜佛所用的礼器。而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其材质以铜,瓷,锡等较为常见。器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

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型古朴典雅。我们常见的明代花觚以五彩最为贵重。一般都呈现出文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风格硬朗的特点

瓷器品种花觚产生于清初,主要盛行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随着瓷器从乾隆后期及嘉庆开始衰退,这一品种已渐消失。我们欣赏不同时期得花觚时,可领略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造型的变化,在欣赏它的艺术美感的同时,从色彩、胎釉、造型、胎体去辨别不同时期的品种,增强鉴别真伪得能力。

此花觚敞口,长颈,方腹,高圈足外撇。器体胎体厚重,形体硕大,造型古朴,典雅迷人,胎质细腻致密,通体施青釉,釉汁肥厚,滋润如玉,通体开片,裂纹层层叠叠清晰而现,观之犹如坚冰炸裂,具有较强的立体之感,而以手感之,且又光洁平滑。其高雅素装摄人眼目,独具艺术魅力。

藏品征集

陶瓷:高古瓷、历代官窑瓷器、民国名瓷、当代大师精品瓷器

字画:历代名人名家书画、现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

玉器:古玉、明清玉、现代玉。如:翡翠、祁连玉、昆仑玉、鲍文玉、碧玉、血滴石、绿松石、玛瑙、青金石、孔雀石、宝石、猫眼石等。

杂项:古籍善本、金银铜器、钱币、奇石雕件、田黄、鸡血石、蜜蜡、文房用品、紫檀、黄花梨、竹木牙雕、紫砂壶、中外名酒(需未开封且包装完好)、名表等。

如何鉴别清顺治花觚真伪


元末明初的制瓷工匠们在仿照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创制了花觚,人们最早将花觚称为“尊”,它是一种具有欣赏陈设功能的瓷器。

随着我国古代制瓷技术的不断发展,陶瓷的造型花样百出,许多原本被用来作为陈设摆件的瓷器渐渐变得具有实用性。在经过明朝嘉靖和万历年间之后,花觚的样式也越来越多。虽然,在元朝时期花觚就已经问世了,但是它在明代嘉靖之乾隆时期才真正盛行起来。最初,老百姓们除了把花觚当作陈设以外,还把它用来插花、装饰厅堂。花觚的器型优美典雅,庄重大气,纹饰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花觚品种,莫过于五彩花觚、青花花觚。装饰图案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缠枝花卉、花鸟……

花觚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明代的花觚一般为三段式,口沿外撇,呈喇叭状,腹部比较饱满,底部为凤尾,器型古典雅致。明代五彩花觚纹饰比较丰富,釉色妍丽多彩,风格别树一帜,相较于这个时期的其他花觚品种而言,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最高的,受到了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清代顺治、康熙、乾隆三朝都非常流行花觚,但是从乾隆晚期开始,花觚的生产逐渐没落起来,直至衰亡。我们观赏清朝各个时期的花觚,都可以从中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花觚的造型比较多变,在领略花觚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色釉、器型和瓷胎三方面去鉴别属于那个时代的花觚真伪。那么我们如何鉴别清代顺治花觚的真伪呢?

顺治时期是大清开国初期,所以这个时候生产的花觚带有显著的过渡性,我们在观察这个时期花觚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器型比较质朴,制瓷工匠会在觚花觚开口处施以酱黄釉,并且上色并不均匀,这是这个时期花觚的一个主要特点。这个时期的花觚外壁一般描绘的是花鸟山石图,圈足样式由明朝斜削渐渐演变成泥鳅背装,产自于官窑的花觚都为青花品种,并且圈足内会有楷书题款:大清顺治年制和顺治年制。在当时,花觚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烧制的花觚数量非常多,故而流传于世的顺治花觚并不在少数。

红彩花觚应为祭供器


觚为商周青铜器中的盛酒具。瓷觚出现较晚。元、明、清三朝用它插花或陈设(祭祀)之用,所以称花觚。多为各代景德镇或浙江龙泉窑产品。花觚为小腹、长身、细腰、侈口,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元代花觚体较小,明代以后体渐大,并出现四方、六方、瓜棱出戟等装饰的大型花觚。

清代花觚造型各时期略有不同,康熙时所制花觚体重,口面坡度大,中段细腰突出;雍正时的多加工边瓣、乳钉等装饰;乾隆时器型规整雅丽;到嘉庆时期,其前期基本上是乾隆瓷的继续,后期则在制瓷的质量方面显然有所减退。在器型方面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的传统。

嘉庆官窑器款识一般都用“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主要为青花款。粉彩器上常见抹红款。在特殊器上,亦有施金款的。民窑器中有六字篆书方章款,也有“嘉庆年制”四字款,并且用楷书款。嘉庆瓷用的堂名款以“行有恒堂”、“嘉荫堂制”、“植本堂”等为多见。

济南市博物馆所珍藏的清嘉庆红彩花觚,通高28.8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2.5厘米。此花觚造型仿古代青铜觚造型,形制庄重大方,线条优美流畅。喇叭形口,束腰,中部突起,圈足似钟形。通体绘红彩图案,其纹饰主要是八宝(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纹,腰、圈足底部饰回纹,口沿描金,束腰处及圈足下部有许多道描金弦纹将纹饰隔开。在花觚束腰处有“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这件花觚周身满绘各样花卉,形形色色、千姿百态,上下俯仰,描彩错金,红、白色对比强烈,互相辉映,制作精细规整,造型和色彩十分精美,应为清嘉庆前期官窑上品。此器为今人研究清代嘉庆时期的陶瓷烧制工艺以及断代,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实物资料。

据笔者所考,古时花觚作为祭祀用品时,属五供之一。佛龛前的五供,一般是一只香炉、两只觚、两个烛台,明代以后被广泛使用。此花觚绘有佛教八吉祥图案,就此推断,它应为祭供器。

笔者经过分析该花觚的瓷质、成色、花纹图案、款识和造型,认为应是清代嘉庆前期景德镇官窑所制之器。

中国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


觚(读作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

早期的花觚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尊”,它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

花觚成对与烛台摆放于香炉两侧,则合称五供。是古代摆放于祠堂,庙宇的香案之上。古代先民祭天奉祖,求神拜佛所用的礼器。其材质以铜,瓷,锡等较为常见。器型端庄大方,做工都十分讲究。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很多陈设用瓷开始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经过明代嘉靖、万历两朝的发展,花觚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

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

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型古朴典雅。我们常见的明代花觚以五彩最为贵重。一般都呈现出文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风格硬朗的特点。

此花觚敞口,长颈,腹部鼓出,高圈足外撇。器体胎体厚重,造型古朴大方,典雅迷人,胎质细腻致密,通体施青釉,釉汁肥厚,滋润如玉,色泽淡恬幽靓,秀美天成,具有较强的立体之感,而以手感之,且又光洁平滑,高雅素装摄人眼目,独具艺术魅力。全器造型别致,俊秀挺拔,隽雅端丽,纯净釉色与古朴之器形完美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柴窑釉器翘楚之作。

花觚作为中国瓷器器形最奇怪的一种,不得不说是我国古代装饰类陶瓷的一种伟大创造。同时,花觚的出现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人民对艺术生活的一个注重。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花觚


早期的花觚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尊”,它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其形仿自商周青铜觚,原为五供之一,五供是一组佛龛供案上供奉祭祀用品,由一香炉、二烛台和二花觚组成。

清宫内佛堂众多,各种材质的五供也为数不少,但是大多数保留在宫中,外流出宫者至今尚保持成套者甚少,往往散佚不全。该花觚虽与其它四供在流传中分开,然所幸其品相完好无损,殊为可贵。

此对花觚造型秀美雅致,结构繁缛,烧制工艺极为讲究。胎体紧实细腻,有明显的历史厚重感。釉面晶莹透澈,光亮水润。彩绘更是精彩纷呈,绘工无以伦比,精工细料,极富立体感,远观之如佳人般亭亭玉立,富丽堂皇。

器内与底部皆施松绿釉,外表黄釉为地,黄釉填涂均匀明快,浑厚润泽,至上而下分别绘螭龙纹、缠枝莲宝相花、蕉叶纹等多种繁多纹饰且寓意深刻。觚口矾红描金塑型荷叶状,荷乃象征“合”,为团圆平安之寓意。

腹部圆形双开光绘花鸟纹,绘画功力深厚,构图深思熟虑,用笔及线条极为老道其画工毕现。磷立的奇石、富贵的牡丹、苍劲的古树,笔下的细节表现的惟妙惟肖,烘托出美好、吉祥的寓意,呈现出了园林景观之韵味。

此件花觚,体量硕大,花纹繁缛,工艺复杂,是乾隆时期典型作品,应为供佛用器。而黄色彩地在各色彩瓷花觚中最为名贵,为皇家御用,因此可通过此觚窥见当年御窑厂竭尽华丽之功。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名词解释:花觚》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名词解释:花觚》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黑花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