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未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哥窑的未解之谜

哥窑的未解之谜

清未瓷器的鉴别 怎样鉴别宋代哥窑的瓷器 哥窑瓷器鉴别

2020-02-06

清未瓷器的鉴别。

有这样一种瓷器,它的美丽叫人惊叹,它的名字充满传奇,它叫做——哥窑。

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太多东西,所以当我们得以从那些传世的古玩身上隐约窥见一星半点的历史时,那种凝视总是显得特别珍贵。在流传至今的宋代瓷器中,哥窑的瓷器大概要算是引起人们最多遐想的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收藏哥窑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已知有记载的,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以至于个别哥窑瓷器破损的残片也被视为至宝,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哥窑圆洗底部的破损残片。哥窑瓷器之名贵,由此可见一斑。

哥窑名称之谜

迄今为至,已经发现了若干处哥窑窑址,但哥官窑的窑址具体在什么地方,至今还没有确切定论。而关于哥窑名称的来历,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这也给哥窑的瓷器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哥窑之名,在宋代文献中未能查到,在元代《至正直记》中始有哥窑的说法。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解释说:“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坚,体重,多裂纹,即开片也。”这就是说,南宋处州龙泉县(今属浙江省)有章姓兄弟俩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的瓷器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被命名为哥窑。而弟弟烧制的瓷器叫“弟窑”,也叫龙泉窑。1956年以来在龙泉县的考古发掘,即发现了黑胎青釉、细丝片纹的龙泉青瓷。但人们对这一说法却仍有怀疑,因为传世的宋代哥窑,琢器造型多仿青铜器,俨然为宫廷用瓷样式,按理应该出自官窑;而如上所述,章生一的哥窑显然只是民间私窑。

另一种说法是,哥窑是南宋皇帝在偏安江南时,仿造其皇兄建造官窑的形制,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官窑,因为是学着哥哥的样子建造的窑,所以被叫做“哥哥窑”。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中记载道:“哥哥窑,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今亦少有”。意思是说哥哥窑的瓷器,是南宋哥哥窑生产出来的,器物青色的釉面上开有浓淡不一的纹片,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今天已经很少见到了。史料记载,宋高宗曾“袭故京遗制,设窑于内修司、造青器,”宋高宗仿照哥哥的制瓷风格烧造御用瓷器,民间就形象地把这种具有汴京官窑风格的窑称为哥哥窑。

古朴自然的裂纹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五大名窑的瓷器各有特点,而哥窑瓷器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裂纹,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文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致。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较粗疏的黑色裂纹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文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

宋代的瓷器流传到今天,由于胎体和釉面多次经历热胀冷缩,往往都会在瓷器表面出现裂纹。而哥窑瓷器上的裂纹,却在刚烧制好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人们采取了特殊的工艺,使烧制好的哥窑瓷器在冷却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独特的裂纹。传说最初的哥窑是没有裂纹的,有一次,烧制瓷器的工匠们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有人将还没有完全冷却的瓷窑打破了,使冷空气提前进入了窑内,因此这一窑的瓷器上便出现了裂纹。人们发现,有裂纹的瓷器看上去别具一格,十分美观,于是开始刻意地烧制有裂纹的瓷器,美丽的裂纹也就逐渐成为了哥窑的象征。瓷器上的裂纹与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裂纹,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情趣。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认定传世哥窑瓷是个难题--迄今未解的哥窑之谜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一件传世哥窑瓷盘不慎被损坏,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层浪:除有些看热闹的外行纷纷谴责故宫不负责任外,有些业内人士也对哥窑的身世大做文章,这让有关哥窑瓷器的身世之谜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元、明、清的记述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因此,哥窑的身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传世哥窑瓷的认定是个难题

哥窑贯耳长颈瓶(宋)

明初吕震撰《宣德鼎彝谱》记述:宣德三年(1428年),作为制造铜器的参考样式,从“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其汝、官、哥、柴、均、定中,并选得二十有九种”。这是皇家收藏哥窑瓷器的最早记载,时代为明初。就器型而言,《宣德鼎彝谱》记载有宋哥窑狮首马蹄炉、宋哥窑低脚押经炉、哥窑的象耳大彝炉、哥窑豸首大彝炉等,明郎瑛《七修类稿修编》记载有哥窑之盘,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有哥窑带耳炉、带棱瓶。

由于哥窑窑址一直没有找到,人们过去对于哥窑瓷器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文献记载。如明陆深(1477-1544年)《春风堂随笔》记载:“哥窑浅白断文,号‘百圾碎’。”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六“哥窑条”:“有火碎纹,铁足,胎土极坚细如铁者。”明王士性《广志绎》记载:“紫口铁脚。”《遵生八笺》卷十四《燕闲清赏笺》记载:“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此外,乾隆皇帝御题的诗文也为认定哥窑瓷器提供了参考。丙申年春(1776年),乾隆为一件哥窑葵瓣口盘题诗:“处州精制擅章生,盘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号有难兄。”辛丑年(1781年),他又在另一件哥窑葵瓣口碗上留下了“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恰似标坯相,而能完谧神……”的题诗。

参照这些记载和实物,故宫博物院的整理者自20世纪30年代始,在旧藏中认定了一批传世哥窑器物。解放后,全国各地还出土了一批哥窑风格的器物,如北京元大都遗址、安徽安庆、繁昌、江苏溧水窖藏和南京汪兴祖墓、吴经墓等。这些瓷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胎色呈黑、灰色或土黄色,有的呈“紫口铁足”的特点。通常釉层很厚,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型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即所谓“百圾碎”,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最有特色的是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习称“金丝铁线”。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认定的宋哥窑瓷器约有60件,其中以各式炉、瓶、碗、洗、盘为最多,瓶的种类有八方贯耳瓶、贯耳瓶、胆瓶、弦纹瓶等;炉有双耳炉、双耳三足炉、筒式炉等;洗有葵花洗、圆洗、菱花洗等;碗有葵瓣口碗、八方形、花口碗等;盘有葵瓣口盘、菊花盘等,此外还有小罐等。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渣斗、花插、单把杯、壶等器型。不过,由于前人记载的混乱以及哥窑窑址的迷踪,这些传世哥窑瓷器的认定并不十分准确,其中很可能包含有南宋官窑、龙泉窑、元代杭州地区的其他窑口,明清时期仿哥窑器物等。

哥窑双耳炉(宋)

为了彻底解决传世哥窑瓷器的认定难题,过去的几十年间,考古工作者和陶瓷研究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希望能够找到哥窑窑址。但是,它到底在哪里呢?

有说哥窑和龙泉窑是“兄弟”

按照文献的记载,一说哥窑在龙泉,与龙泉窑关系密切。

据《春风堂随笔》记载:“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处州之龙泉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按照陆深的说法,哥窑和龙泉窑是哥俩所烧。此后明清刊刻的文献,如《天工开物》、《七修类稿续稿》、《留青日札》、《浙江通志》、《事物绀珠》、《稗史类编》、《景德镇陶录》等都有类似的记载。龙泉窑早已在上世纪初被陈万里先生所研究确证,就在今天的浙江龙泉县一带。那么,龙泉窑是不是章生二所创烧,他到底有没有一个哥哥呢?

乾隆年间的《龙泉县志》收有《章氏祠堂记》,称章氏在龙泉是大族,北宋起就在该县居住。但是找不到确切的家谱和实物资料,根本没办法确定章氏兄弟以及他们的活动时代。尽管浙江龙泉地区的烧窑人一直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时必去祭拜,然而这也仅限于民间传说。很显然,通过这条线索发掘哥窑是很难得出科学结论的。

20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将解开神秘哥窑的钥匙伸向了浙江龙泉地区的窑址,这里一时间挖窑风行。此后,陈万里“八下龙泉”考察窑址,解放后,考古工作者亦多次进行调查和发掘。根据调查和发掘资料,部分专家认为龙泉县大窑一带以及溪口的瓦窑垟等五处窑址中发现的一种黑胎青瓷,与传世哥窑产品相似。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也对这些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认为这种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正统的哥窑。

然而“相似”也好、“可能”也罢,还无法与传世哥窑瓷器的特征完全吻合。要想确证哥窑就在龙泉县,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新的考古发现。浙江龙泉地区的大窑、金村、溪口、松溪、武溪等地分布着上百座窑址。此外,临近的遂昌、云和县,以及江西吉安永和窑、福建泉州碗窑乡窑等都有龙泉窑类型的窑址。这些窑址中,是否就有尚不为我们所知的哥窑窑址呢?

窑址在杭州,与修内司官窑一脉相承?

杭州地区文献中有所谓“哥窑”、“哥哥窑”、“哥哥洞窑”、“旧哥哥窑”等称呼,凡此种种,是作者的笔误,还是同一个窑的不同称呼,或者是完全不同的窑,目前还无法得知。

元人孔齐《静斋至正直记》记载:“乙未冬(公元1355年)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记载:“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广志绎》有“官、哥二窑,宋时烧之凤凰山下,紫口铁脚,今其泥尽,故此物不再得”。《遵生八笺》记载:“所谓官窑,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

这几个文献均提到杭州,其中王士性和高濂还提到了凤凰山,说哥窑与修内司官窑俱取土于凤凰山下。照此分析,想必哥窑的烧造地点相距凤凰山也不会太远吧!1996年,杭州凤凰山下老虎洞南宋窑址的发现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几十年的“修内司官窑”谜团。不仅如此,老虎洞窑址的元代地层出土了大量带“八思巴文”的窑具以及与传世哥窑相似的一类器物。据八思巴文专家翻译,窑具上有“章(或张)记”的铭文,这自然使人联想到章生一的传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元代地层的瓷片进行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其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比较接近,他们据此认为所谓传世哥窑就是在老虎洞元代时烧造的制品。

这一发现着实为哥窑的研究困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难道宋代哥窑真是子虚乌有,北京故宫收藏的哥窑瓷器均属元代?抑或南宋的修内司官窑就是宋代哥窑,发展到元代就变成了元代哥窑?老虎洞窑址真是传世哥窑瓷器的产地吗?迄今为止,学界除了肯定老虎洞窑址有助于揭开哥窑之谜外,对上述几种观点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争论依旧,哥窑之谜依旧!

瓷器鉴定

一件瓷器的创作往往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不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技术水平,从而制作出来的瓷器总是具有不同的特点。另外,一件瓷器的烧制往往具有较为鲜明的窑口特征。由于不同的窑口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同一窑口不同时代也常常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瓷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一般来说,鉴定瓷器要从瓷器的断代、烧制的窑口以及生产工艺几个方面综合来考虑。

具体而言,我们要认识一件瓷器,首先要认真学习陶瓷发展史,了解不同时代瓷器的具体特征、窑口特征和生产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器型、胎釉、装饰工艺等的细致观察和认真比较,从而判别一件瓷器的真伪。

胎釉方面:仿品很难模仿到惟妙惟肖,因为胎釉的原料拣选、淘洗、配比成分、烧成火候等没有严格的标准,完全依靠古人的经验积累,因此只要与真品进行细致的比较和观察,就可以发现区别;

器型方面:仿品总是刻意去模仿真品,然而在大小、比例、协调性等方面总会出现细微的差别;

装饰工艺方面:包括釉装饰(如开片、色釉)、胎装饰(如刻花、镂空)、彩绘装饰(如釉下彩、釉上彩)等,历代更是千差万别,仿品也是良莠不齐,只要结合实物,认真观察比较,种种仿制的伎俩就不会逃出我们的眼睛。

元青花瓷器未解的身世之谜


元青花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的珍品。如今正因为其存世量的稀少,使得青花瓷的收藏与拍卖行情不断高涨。可以说,保存至今的完整元青花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一件元青花是传承有序的。元青花神秘而美丽,其身世之谜在业界仍有很多争议。

众所周知,陶瓷史是由一连串的标准器串成的,标准器要有准确的年代、窑口。尽管业界对元青花的器型、釉色、纹饰,及苏麻离青的来龙去脉等有过很多论证,但元青花的窑场和烧造却一直没有下文。同时,专家在鉴定中谈到元青花窑场时往往闪烁其词。通俗的说,只要没有找到元青花的出生地,你就不能说你的是元青花。

关于元青花的讨论多是民间收藏家,权威的官方专家还没有像样的学术论文正式发表,也没有建立科学的数据库,甚至连一座正规的元青花瓷器烧制原址都没有找到。元青花研究还处空谈理论的空白期。根据现有资料,我国唐代的唐三彩已使用了青花钴料,也有个别唐宋时期采用青花钴料描绘图案的青花瓷器面世。但青花瓷器的成熟期则被认定为元代。至于至正型或是其他器型只是一个样本和标杆,不能代表全部。因为一个窑口同一批瓷器烧制出来后都不会完全相同,所以用一对象耳瓶去衡量比较元代近百年烧制的元青花,就是一叶障目。

收藏家马未都说过,中国陶瓷,但凡新品种诞生,其身份明确,脉络清晰,但唯独元青花没有幼年,没有童年,没有少年,当世人看到它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不免让人怀疑其出身。而且就算在历史文献中也没有它绝美的身影,更加增加了青花瓷的神秘之处。中国陶瓷赏玩尊古重史,元青花不被认知是因为历史文献中没有留下它绝美的身影。整个元代没有一部完整的史料或出土的元青花作为史证或标准器来证明元青花的身份。而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也没有任何关于元青花的只言片语。

哥窑身世之谜


哥窑米黄釉五足洗(宋)

哥窑的窑址遍地开花,却至今身世离奇;哥窑的美丽叫人惊叹,它的名字充满传奇;哥窑数量稀世罕见,价值贵过黄金。

哥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其瓷特点为釉面布满裂纹,片文大小有别、颜色深浅不一。瓷器纹片交错呈现,其间满布粗细相交的黑黄色裂纹,呈现出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因此获名“金丝铁线”。 据不完全统计,哥窑瓷器目前已知总数也不过300件左右,以至于个别哥窑瓷器破损的残片也被视为至宝,哥窑珍贵可见一斑。

相传南宋时,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在浙江建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他欲器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创造出了浑然天成的开片哥窑瓷。

当然传说的情节很离奇,但是更离奇的却是哥窑的“身世”,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历来备受考古学家、鉴赏家、收藏家的重视与关注。不仅是其高超的制造工艺和奇特的美感,更多是现在还未达成共识的哥窑的起源。因为中国五大名窑中官、汝、定、钧的发展脉络都是非常清晰的,唯有哥窑,至今还是个谜,它的窑址有人说在龙泉,有人说在杭州,还有人说在景德镇。这也使得哥窑名称衍生出诸如“仿哥窑”、“龙泉哥窑”、“传世哥窑”、“类哥窑”等叫法,行业市场内打着各种哥窑的藏品更是鱼龙混杂,让许多藏友感觉到无所适从。

迄今为至,虽然已经发现了若干处哥窑窑址,但哥官窑的窑址具体在什么地方,至今还没有确切定论。而许多关于哥窑名称的来历的传说,也给哥窑的瓷器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历经沧桑,神秘的哥窑仍旧留给我们一个未解的背影。或许所有的对哥窑的探究的乐趣,也正在于它谜一样的身形,等待着后人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长沙蓝釉器之谜


在铜釉中如果渗有高分量的磷酸盐,而氧化铝的成份又低,那在高温烧成后表面釉色总泛上青蓝的色调,而过去还当这是钴料烧成的。长沙窑像中国其它瓷器,常就地采用漫山遍野的凤尾草作为釉料,凤尾草含氧化钙,又带有磷酸盐,在烧成后铜釉的纹饰便带松石绿的色层。

含氧化钙多的釉水也称石灰釉,在高温中烧成透明的松石绿表层,但石灰釉在高温中的黏度低,容易流淌,因此不好控制。在这种乳浊白釉中加入铜釉,高温烧成便更容易烧成蓝釉,与铜绿相辉映而成松石绿或孔雀绿。但由于釉的流淌强而不易成色,这就说明了长沙窑的蓝釉器为数不多。蓝色的形成并不是釉料所致,而其实是一种光线反射的蓝,这种蓝釉器常被误认为火度不够的畸形产物,但这类变态的器物因为稀有及美丽,却为收藏家所钟爱。

在蓝釉中的乳浊物是磷酸盐造成,在冷却过程中磷会把釉中的钙与硅分隔成不可相熔的两层玻化物,却又胶化成一体的“玻璃中的玻璃”,这种现象在陶瓷科技上又称为“液——液分相釉”。对长沙窑器来说,这两种液相中,一为氧化钙,是相连成连续性的液浆,而另一液相则为氧化硅,是包含在钙的液浆中的无数孤立颗粒。这些小颗粒都很微细,直径不到0.08微米(um),比光波中蓝光的波长(0.4-0.5微米um)还细,由于光波中的干涉作用,便析出一股短波光谱中的蓝色的光,使得长沙窑器的釉中泛蓝而看似蓝色的颜料。这种原理就像列理(Rayleigh Scattering)散射现象。天空的蓝,就是因阳光在透过大气层的水蒸气分子时,由于这些分子微粒细小,而阳光以大角度散射到地面的光线,根据列理定律,常以短波长的光谱为最有效,也就是蓝光那一端,因此天空常呈现一片蔚蓝。

上述这种长沙窑器的液——液分相釉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范围,主要特点是含硅多,含铝少,而磷含量也比较高,在烧成后以较慢的冷却速度降温,会分离成两个成份不同,互不混溶的液相,其中一相以无数孤立小液滴形成分散于另一个连续性的液浆里(就好像油和水,互不交溶,但一摇晃,油便在水中散成孤立的颗粒状)。孤立小液滴的大小一般小于0.2微米(1000微米=1毫米),因此波长更短的蓝光容易受到散射。中国历代高温釉中有不少属于液—液分相釉,例如长沙窑、钧窑、龙泉、天目及吉州窑,都带有明显乳浊感和蓝色乳光现象。钧窑的天青釉就是典型的乳光釉。

在陶瓷科技分析上也把这种蓝釉乳光的现象称为窑变。窑变釉的产生则建立于液——液分相的成功。因窑变产生蓝光须具备以下条件:

1)釉层要厚;

2)适度温度烧成后慢速冷却;

3)乳浊相(由磷酸盐化鲜而成)诱发液——液分相;

4)在分相液中的孤立小液滴必须小于1微米,而釉中多硅少铝。

长沙窑的纹饰,只有在烧造时符合这四个条件,才能转蓝,而且蓝光都集中在厚釉的地方。

如果提高烧成温度或加快冷却时间,釉中的分相小液滴逐渐回熔,孤立相和连续相合而为一,分相釉变成了透明釉,那就不再泛出蓝光了。

蓝色常令人联想起深不可测的大海,而对长居沙漠之中的中东人来说,蓝色的大海令他们心驰神往,因此他们对蓝色情有独钟。长沙的窑工抓住了中东顾客的心理,因此尽量烧造蓝釉的器物以作竞销。最出名的例子便是一个执壶,由蓝色与褐色的联珠纹串成连绵不断的圆圈,颇似波斯地毯的构图。很明显,烧造蓝釉器是窑工们以窑变法尝试烧造成的。所以蓝釉器应当被珍赏而不该当成烧造失败的废品。

破译马家窑彩陶之谜


马家窑文化实在是令人惊叹。它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之源。我钟情于马家窑彩陶,喜欢它的雄健、粗犷和充满神秘的色彩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激情。在我眼中马家窑彩陶是雄性的,而相对精细的瓷器则是雌性。因此,当我踏上诞生马家窑文化的古老而神圣的土地时,心中非常激动。在那里与同行的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王志安会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一座小山包上,年代约为距今4000—5000年。走进村庄,看见院落的门牌上写着:马家窑xx号。登上褐黄色的小山坡,有一块“马家窑遗址”石碑立在道旁。我们考察了先民烧窑的遗迹,在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看到窑场、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那残窑的灰层中,散落着红陶黑纹的碎片、兽骨、石斧,佐证了先民们创造的文明。我偶尔拾起几块红陶残片,虽然被黄土湮没了几千年,但残片上黑的图案依然清晰明畅,让人爱不释手。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我到过西藏、新疆、内蒙、四川等地考察;处处感受到马家窑文化的辐射,他是大中华大地的主流文化。

一、安特生其人其事

马家窑是安特生发现的。安特生来中国之前,任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1914年,受北洋政府的邀请,来中国帮助寻找铁矿和煤矿。但后来他迷上了考古。他最早调查了北京周口店的化石,这是后来发现“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前奏。1921年4月他在河南仰韶村调查矿物时,发现彩陶片和石器,从而发现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仰韶文化。

1923年,安特生认为中国更早的古文化应在黄河上游。他从河南出发,沿黄河走到兰州之后,四处寻找,终于从一个卖烟渣的商民的货摊上,找到了一件装着烟渣的破旧彩陶罐。悉知商民所带彩陶器来自临洮,他立即赶到临洮,当时兰州到临洮还没有汽车,于是他就独自骑马沿洮河而行,不辞辛劳,苦苦追寻,足迹踏遍了临洮的许多地方,终于在离县城以南10公里的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发现了中国境内的一种新文化。安特生把它命名为马家窑文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裴文中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从而确定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在发现马家窑遗址后,安特生逆洮河而上,在衙下集发现了寺洼文化,然后顺洮河而下在辛店发现了辛店文化。在临洮,安特生考察发掘半年多才回到北京。第二年他又来到甘肃,继续考察发掘马家窑文化的工作。他的学识渊博,考古经验丰富,不久在广河县的半山村又发现了半山文化;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了马厂文化。安特生把马家窑彩陶、半山彩陶、马厂彩陶都划归马家窑文化范畴。可以说安特生对马家窑文化的发现,是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贡献,可是,过去却一直把他视作为文化特务,并以盗窃中国文物等罪名加以否定。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1924年对安特生来说是难忘的,他完成了在甘肃、青海两地对马家窑文化的考察工作,发表了甘肃考古笔记,使马家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享誉世界,让马家窑文化走进了世界古文化的神圣殿堂。当年曾参与发掘的魏廉清老人听过安特生的报告,在报告中安特生要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好马家窑遗存。后来安特生从收购彩陶中带走了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彩陶留在临洮县城洋人巷基督教教堂内。解放后部分彩陶交于教育文化部门,所剩彩陶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破”掉。安特生带走彩陶是经中国政府批准的,回到瑞典后继续研究,出任远东博物馆馆长,并将这部分彩陶捐赠该博物馆,至今仍在那里展出。

最近,在瑞典东方博物馆新发现了胡适写给安特生的亲笔信,可见安特生与胡适的交往甚密。胡适对安特生在中国学术的巨大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对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充满了敬仰。

二、八卦锅起源涡旋纹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充满了神秘感,后人也为之津津乐道。到了马家窑遗址,看到彩陶上令人震撼的涡旋纹,我顿悟八卦的创始人伏羲可能受到了马家窑文化的影响。《周易》是周文王被囚时依据伏羲八卦演绎而成文王八卦,并进一部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的。易经是我国经书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原规律的书,我年轻时读过,颇感费解。韩国国旗也是八卦图案,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大。

在马家窑文化遗址,我看到山上有不少被洪水冲刷的痕迹,不远处日夜奔流的洮河依旧汹涌澎湃,生生不息。先民对滔滔江水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于是就把这种真切的感受描绘在彩陶上。恩格斯指出:人类蒙昧时代的中产阶级的标志之一就是渔猎生产。远古文明几乎无一例外傍水而生,水波形状的几何纹样在世界各地早期文明中都可以找到。我看了数百件纹饰各异的马家窑彩陶,特别是面对一大批富有激情的涡旋纹彩陶罐,它那流畅自然的线条,仿佛会产生流动的节奏和韵律,让人感到有无数的涡纹在眼前周而复始地旋转,好似八卦的旋纹,我突然来了灵感,先民在有限的空间里产生出无限的循环,这多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啊。我兴奋地对身旁的王志安会长说道:“啊,原来八卦起源于马家窑,这真是上苍赐我的见识。”我为自己的意外发现而欣喜不已。随行的朋友都对此说赞不绝口,并予以认同。

伏羲的年代在马家窑文化之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上不少符号竟与比它晚一千多年的西安半坡彩陶符号基本相同,可见彩陶文化年代跨度较大。先贤伏羲演绎八卦时,很可能受到涡旋纹彩陶的启发。伏羲演绎八卦之地里这里并不远,位于甘肃天山市北20公里的卦台山。山上有伏羲创绘八卦的画卦台,那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河滩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桂如笋,外实中虚,如画太极,名分心石。八卦来源:“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当地还有老子提笔点太极的美丽传说。在临洮城东的东山,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建筑叫“风台”,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升天处。老子叫李耳,他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员,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的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位文化名人:老子西出大散关后,在渭水、洮水一带传道寻根,最后在东山的超然亭“飞升”。洮河东岸有座太极山,阴阳交错,与“太极图”十分相像,这可能是巧夺天工大自然的造化给予老子以感悟。这一古老的传说似乎同八卦的起源有一定的联系。

三、蛙纹应是女娲身

马家窑生产红黑相间的蛙纹彩陶,红彩的着色剂主要是铁元素,可能用赭石作原料;黑彩的着色元素主要是铁和锰等。矿物颜料的特点为经久不褪,让数千年前的彩陶至今艳丽如故。对于彩陶上的蛙纹,我过去一直认为可能是出于先民对青蛙的崇拜,或与当时水患严重有关。青蛙是两栖动物,能在水中生,会在地里长,出入自由。青蛙产卵量大,繁殖能力强,这与先民企盼尽可能多地繁衍后代的理念是一致的。毛泽东《咏蛙》诗云:“独坐池塘如虎距,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先民们大胆地使用极其抽象的图案,似“人”似“蛙”,来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和希望,实属高明。我在当地考察时,看到过造型各异的“蛙纹”彩陶,有不少器物上绘有人头浮雕,眼睛、耳朵、鼻嘴等十分清晰,这恐怕与青蛙并无直接联系。先民的用意究竟是什么?我再苦苦思索,猜测“蛙”与“娲”同音,这是否与女娲补天的故事相关呢?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早已在民间流传。在一次洪水吞没举世人群的过程中,只有伏羲与女娲侥幸脱险,于是结为夫妻,人类才免于灭绝。后世人庆幸人类因之得以繁衍永续,便称伏羲女娲为人类始祖名字的典籍有:《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西经》。这些都是战国或秦汉时代的论著。女娲和伏羲二名并称,始于西汉《淮南子?览冥篇》。相传女娲和伏羲一样,亦出生于成纪,凤姓,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以蛇或龙为图腾。天水民间传说,伏羲与女娲成婚的地点,在现在的天水市北道区中滩乡西十二华里处玉钟峡内。还有一种说法,说玉钟峡在今秦安县城北七里处。

兰州人早将“蛙纹”通称为“神人纹”。这个“神人”很可能就是原始部落领袖女娲。甘肃博物馆编辑的《黄河彩陶》一书中将“蛙纹”彩陶,均以“神人纹”命之,这比较符合科学事实。“神人纹”身上长了很多善于游泳的“手”,发展到后来,先民的崇拜对象需要更多功能:不仅能够战胜水,还要能上天,能腾空而起。龙的雏形出行就在“神人纹”基础上产生了,我们在当地看到的彩陶上的原始龙纹图案就是最好的见证。

四、舞盆留原始巫术

临近甘肃的青海乐都县柳湾彩陶博物馆已落成,新型的建筑像白色的圆柱顶着一个彩陶盆。陶盆上正是大通县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盆上的图案,共三组五个女子手拉手,他们整齐地侧着头,踏着统一的步伐,辫子甩向一侧,尾巴似的飘带一起甩向一侧,静止的画面上展现了节奏和动感,在清澈的河边整齐划一地踏歌起舞。先民们是欢庆谷物的丰收,抑或是在祝贺出征的胜利,一般学者都这么认为。

经过反复思索,我以为这恐怕与今天轻松浪漫的舞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在举行原始巫术,这应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巫,祝也。祝祭主赞辞者。”在西藏实地考察时,我看到那里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巫舞,巫师装扮成神的模样,充当与神沟通的使者,在祭祀中手舞之,足蹈之,以取悦神灵。舞者还不断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以吓退妖魔,祈求平安。由此我联想到今人对舞蹈纹彩陶盆的认识,可能只在表层而已。

舞蹈纹彩陶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泥质红陶,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敛口,卷唇,画面舞者动作协调,踏着音乐节拍,舞姿轻盈,神态生动,优美,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物图画之一。这件陶器的纹饰,画师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表现了在五千年前的黄河边就有了类似的精神活动。先民面对某些自然现象或者对自然力不理解或不可抗拒时,往往会归咎于神鬼的作用。古代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周书?司巫》云:“若国大旱,则帅巫舞雩(古代求雨一种仪式)。”《尚书?益稷》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先民将自己打扮成各种野兽的样子,击打着石质乐器,跳着原始宗教巫舞。原始巫舞内涵极其丰富;有演习图腾崇拜;有向上苍袒露心迹;有祈求人口繁盛;有求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更有祈求驱赶魔鬼等。人们从更广阔的内涵加以推测都不为过。原始画家对生活的感受是深刻的,其表现技巧也是高超的,他以虔诚的心灵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先民的愿望。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马家窑文化是一支与仰韶文化关系相当密切并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相当发达,尤其是彩陶出土的数量之多和彩陶花纹之繁缛,是其它新石器时代彩陶无法比拟的,在造型和彩绘上又有独自的地方特色。今天所见的马家窑彩陶,都不是传世之品,都来源墓葬,而且都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它是后代对去世的先辈的陪葬品,是虔诚之物,神秘之物,神圣之物。在绘制这些彩陶时,先民们必是怀着极其严肃的心情操作的。他们所画的每一笔线条,都不是随意之作,而是寄托着他们的情思,表达着他们的理念。他们绘制的图案,反映着当时社会现实和基本思潮,并有着某种传承关系。

我国西部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历史悠久的彩陶为特征,从距今约8000年历史的最早彩陶的发现,彩陶经过了仰韶、马家窑、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漫长的文化岁月,延续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哥窑


【概括介绍】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遗憾的是,宋哥窑的窑址,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发现,我们只有从传世作品上去解读哥窑的历史。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地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

【名称由来】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怎么分辨真伪哥窑、哥窑的特征主要哪几点?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揭开层层面纱,呈现它的真实面目。

主要特征:

哥窑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 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其三、“ 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其四、“ 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传说之一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

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子,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

他欲哭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哥窑青瓷的介绍


哥窑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多种色泽,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的不同,而以油灰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这种由细小裂纹所形成的片纹,大小有别、裂纹颜色的深浅也不一。由于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缩区域的不一样,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观效果的差异,即由于纹片的交错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形成所谓细眼者俗称“鱼子纹”;纹片细碎者也叫“百圾碎”;较粗疏的黑色龟裂和细密的黄色裂纹交错着,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碎纹,叫做“金丝铁线”。总之,它们舆底色形成色泽上的对比,深浅相近、条块分明,非常自然贴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满这种碎裂的纹片,它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在艺术上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宋代哥窑青瓷就以其自然的开裂现象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纹片,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病态,它是由于胎体和釉面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果膨眼系数一致、釉面没有裂缝、胎与釉的结合紧密,那么出色作品的坯釉就具有浑然一体的效果。但当胎的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釉就会在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裂纹。哥窑青瓷器物上的开片就是这一原因所造成的。可是这一烧成中的弊病—釉面所产生的大小、疏密的块面分割,即使哥窑青瓷形成一种自然的裂纹美,这就犹如画家变败笔为神奇一样,给哥窑青瓷器物增添了生机,在当时它给人们以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哥窑的未解之谜》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哥窑的未解之谜》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未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