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资讯 > 陶瓷行业 > 导航 >

陶瓷浅析:瓷制酒器(图)

陶瓷浅析:瓷制酒器(图)

陶瓷行业 古代酒器瓷器 陶瓷知识

2022-02-06

陶瓷行业。

瓷制酒器(图)

瓷器始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过陶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的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就有蒸馏酒。唐代就有了桌子,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的酒壶,有喙柄,既能盛酒,又能将酒注入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瓷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生了注子和酒碗的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用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流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制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具特色。清代的瓷制酒器则是以具有清代特色的珐琅彩、素之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制品为主。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名扬天下,灿烂辉煌的历史自隋唐以来名扬天下。米通瓷业立足于景德镇这一方热土,继承古老瓷都的优秀工艺,优选各种精制原材料,大胆引入现代文化元素,为当代名酒提供了最具文化气息的新型瓷制酒器。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浅析:官窑与官窑瓷


官窑与官窑瓷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本人且从第三种说法。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陶瓷浅析_中华传承走近藏宝图 走近文化渊源瓷器


中华传承走近藏宝图 走近文化渊源瓷器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陶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第一部:汝窑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因其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故名汝窑,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

鉴赏:

陶瓷浅析:纵览全球沉船地 探秘海洋深处的故事(图)


纵览全球沉船地 探秘海洋深处的故事(图)

5月10日,广东汕头“南澳一号”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进展,在深达27米的海底,潜水员发现了8箱古物。

随着近日在海底沉睡几百年之久的“南澳一号”古沉船陆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浩瀚海洋里越来越多的故事勾起人的好奇,在这地球上占有71%的大洋中,究竟有多少秘密等着人们去探索去找寻,直到有一天,它们最终被解谜。

明代沉船南澳1号上的青花瓷器

南澳岛

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她是由37个大小岛屿所组成,陆地面积130.90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现有7万多常住人口。南澳岛地处粤东海面,位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南澳岛海岸线77公里,大小港湾66处,其中如烟墩湾、长山湾和竹栖肚等多处具备兴建深水港,辟建万吨级码头,具备发展海洋远运事业的优越条件。

南澳1号古船

“南澳1号”,是2009年09月26日在中国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县举行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上宣布对此前被名为“南海Ⅱ号”的明代古沉船进行正式更名,理由是根据考古精确命名惯例,以其发现地为名,也是结合当地政府和公众的意见和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的。

截至5月10日,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采集出水的完整或者可复原文物已达1000余件,出水文物主要类型仍然是外销瓷器青花瓷大盘、碗、钵、杯、罐、瓶等,还有釉陶罐、铁锅及铜板等。另外,清理出相互平行的3组木质沉船隔舱板。

从水下调查情况和出水文物看,考古和文博人士对南澳I号的时代、性质等作出了种种推断和猜测:该沉船上保存的青花瓷器估计有万件以上,初步推断为明万历年或之后的商船,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如福建平和窑,存在走私铜的可能。

采集出水的完整或者可复原文物已达1000余件,出水文物主要类型仍然是外销瓷器青花瓷大盘、碗、钵、杯、罐、瓶等,还有釉陶罐、铁锅及铜板等。另外,清理出相互平行的3组木质沉船隔舱板。

西班牙“阿托卡夫人”号沉船

哈瓦那

古巴的首都和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著名良港。位于古巴岛西北哈瓦那湾阿尔门达雷斯河畔,扼守着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曾为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堡垒和西半球最大港口。现是西印度群岛最大城市。始建于1515年。1607年起为首都。港湾狭长,近岸水深12米,可容纳远洋巨轮,湾底建有地道,沟通两岸交通,全国一半以上的进出口货物经此。

西班牙“阿托卡夫人”号

沉没时间:1622年

宝藏:40吨财宝,价值约4亿美元

当年,西班牙对南美洲殖民财富的掠夺采用了最野蛮的方式,一船又一船的金银财宝成为殖民掠夺的罪证。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号所在的船队载满财宝从南美返回西班牙。当船队航行到哈瓦那海域时,飓风席卷了船队,“阿托卡夫人”号很快沉到海底。

“寻宝人”梅尔·费雪全家人一起开始了下水搜寻。他们一丝不苟,只要看到不是石头的东西都要用金属探测器探测。1985年7月20日,费雪和家人终于找到了“阿托卡夫人”号。这个号称海底最大宝藏的沉船上有40吨财宝,其中黄金就有将近8吨,宝石也有500公斤,所有财宝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费雪成了富翁。寻找“阿托卡夫人”号的事情也在美国成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陶瓷浅析_大有可观的康熙青花瓷


大有可观的康熙青花瓷

清代康熙朝(1662——1722),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康熙青花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无釉。中期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开片,还有一种亮白釉。底足露胎处光滑细致,多呈泥鳅背状,少见炎石红,瓷器的质量明显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胎体偏轻。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体比中期要轻,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齐。

二、色料。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泛晕散。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花、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地白花、豆表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

三、造型。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