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资讯 > 藏组词 > 导航 >

经典文章:乱世藏金,盛世藏瓷

经典文章:乱世藏金,盛世藏瓷

藏组词 金舵瓷砖 金朝阳瓷砖

2022-02-12

藏组词。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

所谓“乱世藏金,盛世藏瓷”,在金融危机阴霾逐步消散之际,投资者除了在资本市场沉浮,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了艺术品市场。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华夏瓷艺相聚世博——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大师名家经典作品展”开幕式上,尽管场地不大,但人气很旺。

据场内的一位专业人士介绍,此次大多数作品都出于中青年美术师或者瓷艺师之手,而且现代瓷艺在价位上相对于古瓷本就要便宜许多。

该人士继而表示:“景德镇的当代瓷器,尤其是这些正在崛起的新生代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有不错的收藏价值。目前中国的瓷艺市场正在逐渐地重新起步,应该说是进行收藏的不错时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陶艺市场发展将更加规范、繁荣,所以5年或10年之后,这些当代中青年工艺师和美术师的瓷器作品将迎来一个增值阶段。”

而当天一直在展会现场转悠的杨先生似乎看得尤为认真、仔细,这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杨先生笑着告诉记者,“我已经快70岁了,有20多年的瓷器收藏史。”杨先生表示,“一直以来,我关注的都是古瓷收藏,但是这两年也开始关注当代瓷器了。”

不过说起对目前国内整个当代瓷艺市场的现状,杨先生则显得有所担忧,他告诉记者,“近两年我跑了不少这样的瓷艺展示会场以及拍卖会场,整个市场仍是比较混乱。同样一个几乎差不多质地、工艺的瓷器,定价差别却很大,让人有些无所适从。”杨先生表示,“所以投资者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专业人士同样指出,“瓷艺市场的混乱现象的确存在。一方面,当代瓷艺创作者多是中青年,这些人本身就良莠不齐,因此造成作品的差异。另一方面,市场上存在不少投机者,也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他继而建议投资者:“如果想要进行投资,最好先对市场观察一段时间,一旦看中某个工艺师的作品潜力,也要对该工艺师进行一段时间的关注,看其作品的整体质量。瓷器投资尤其是对当代瓷器的投资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随大流。”

taoci52.coM精选阅读TAoci52.com编辑推荐

经典文章:故宫藏瓷


故宫藏瓷

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

这位叫耿宝昌的老人,已经84岁了。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将近50年。在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鉴定瓷器、抚摸这些瓷器。

瓷器,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民族曾经所独有的。

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

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

它曾经是武则天供奉佛指舍利的至尊之器;

是宋徽宗宫廷院落中雅致的摆设;

是元世祖进行东西方贸易的贵重商品;

是永乐皇帝赐予外国使臣的珍贵礼物;

是雍正皇帝亲自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艺术品;

也是中国每一个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中无处不见的珍宝。

它跨越千年的时空,成为今天紫禁城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今在这座博物馆里所收藏的150万件文物中,约35万件是瓷器。据耿宝昌先生自己介绍说,这些瓷器他都曾亲自鉴定过。而在这其中,和他最有缘分的,是一对高不过两寸的小瓷杯。它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故宫博物院里最珍贵的藏品之一。

70年前,当耿宝昌先生在琉璃厂的古玩店作学徒时,就曾和它有过一面之交。

这对瓷杯最初的主人,是统治大明帝国的成化皇帝。

据传说,明成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481年。主持日常朝政的大臣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们的皇帝了。此时的皇帝朱见深,经常和自己最宠爱的万贵妃,在后宫里寻欢作乐。

为了讨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的欢心,成化皇帝命令景德镇的工匠,特制出一种小巧玲珑的酒杯给她把玩。这种绘有子母鸡图案的,叫成化斗彩鸡缸杯,目前世界上仅存十几只。

而绘有蝴蝶、兰花和小草图案的成化斗彩三秋杯则更为珍贵。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仅有一对儿,现在珍藏在故宫博物院。这些小小的杯子一出世不久,就被当时的文人,称赞为天下酒器中的极品,其鲜嫩而淡雅的风格旷绝古今。

时间已经过去了500多年,成化皇帝和万贵妃曾经把玩过的这些瓷器,有的至今仍然收藏在这座宫殿里,有的已经散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35万件瓷器中,绝大多数都是这座宫殿曾经所独有的,这些瓷器与生活在这座宫殿里不同时代的主人,发生过很多的故事。斗转星移之间,它们大都成为了今天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经典艺术品。

它是温润的玉,它是晶莹的冰,它是山水之间的青翠。这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对这种瓷器的赞美。它就是秘色瓷。这是今天故宫博物院收藏到的,最早为皇宫专用的瓷器。在将近数百年的时间里,关于这种瓷器,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关于它是否存在,关于它的来历和名称,曾经众说纷纭无有定论。直到1987年,13件秘色瓷,在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这种争论才结束。目前仅存于世的秘色瓷数量尚无考证,故宫博物院在新中国成立后,收购有3件藏品。这种神秘的瓷器,即便是明清两代的皇帝,也难以见到它的真容。乾隆皇帝曾经做诗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辰星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明洪武二年,御窑厂正式在景德镇设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它由朝廷督办,集中全国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瓷土,专门生产皇家使用的瓷器。这些瓷器禁止民间使用和买卖,烧制手段和配方对外严格保密。贫穷出身的朱元璋,也就是在设置官窑的这一年,出于节约的目的,规定将祭拜天地的礼器,改为瓷器。过去这些礼器,都是用金银器和玉器制作的。后来明成祖朱棣,带头将吃饭使用的玉碗换成瓷碗,还将随葬时的明器,对海外臣国的赏赐换成了瓷器。

这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明永乐青花压手杯。在它的内底,写有"永乐年制"的字样。这是中国官窑瓷器上,第一次出现皇帝的年款。从此以后,新皇帝登基,都会在他新烧的瓷器上,写上自己的年号。这也成为中国官窑瓷器,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皇帝的提倡和带动下,明朝瓷器的烧造水平又得以提高,并开始大规模生产。那个时候,景德镇"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一位到过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形容其制瓷的壮观场面"白天浓烟遮蔽了云彩,晚上窑火映红了夜空"。那些烧制好的瓷器,将被带到世界上各个文明地带。那些从扬州、广州、泉州出发的,中国的、波斯的、葡萄牙的和以后英国的船队,满载着瓷器,驶向印度、阿拉伯半岛、欧洲、甚至非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里烧造的最精美、品质最高贵的瓷器,却只会运往一个地方,这就是北京紫禁城。

这些瓷器,就是当年从景德镇运到皇宫的,明代官窑瓷器。现在故宫博物院不仅收藏着专为皇家烧制的御用瓷。也收藏着,元明时期向海外输出的贸易用瓷。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花瓷。这种白底蓝彩的瓷器淡雅青翠,被后世称为人间瑰宝。

精品文章:藏市大众化投资——瓷器收藏


藏市大众化投资——瓷器收藏

图为:大清乾隆年制款五福捧寿罐乾隆青花龙穿花纺梅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道光青花凤牡丹纹罐福荷寿有鱼茶末釉雕瓷花瓶11月7日,伦敦索斯比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个中国清代青花瓷瓶以282.05万英镑的天价成交,引起了藏界的轰动。其实,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历来收藏者众。尤其是近几年,瓷器收藏已经越来越成为大众化投资的对象。瓷器收藏的两大优势瓷器之所以在藏界大受青睐,成为大众化投资的对象,是因为其相对于书画、玉器等藏品来说,有着两大优势。第一,数量优势。中华几千年的制瓷历史,为后世留下了浩繁众多的瓷器古物,对于收藏者来说,其无论是官窑瓷器还是民窑瓷器,都为他们的投资提供了多项选择。因此,数量优势是瓷器成为大众投资热的最重要原因。第二,价格优势。书画、玉器等收藏,一般都需要很大的投资,而瓷器收藏,由于瓷器存世充足、不同种类等分详细,故投资额度差异明显,虽不乏天价精品,更多的则在能为中小投资者接受的“低廉”价位上。相对低廉的价位吸引了大量的瓷器投资者,因此,价格优势也是瓷器成为大众投资热的重要原因。如何衡量瓷器的收藏价值瓷器收藏价值的衡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可从官窑瓷器、民窑瓷器和高古瓷器等三个方面作出判断。官窑瓷器大都制作精美,代表着一定时期瓷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民窑瓷器中那些制作工艺高、造型独特少见的也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高古瓷器是指汉朝以前的瓷器,由于其历史久远,存世量较少,体现了瓷器制作演变的历史过程,因而是最有收藏价值的瓷器。至于具体价值,高古瓷器,造型好、保存完整的,都在10万元以上,一般的也要数万元一件;官窑瓷器,那些名窑名品价格也大都在10万元以上,普通品的价格则需千元或万元;民窑瓷器价格比较低廉,但精品也在万元以上,图案、造型和工艺好些的,则在数千元上下,而那些普通民窑瓷器,由于存世量较多,有些数十或数百元就能买到。瓷器收藏贵在专攻藏市瓷器投资热遍及全国,涉及者众。那么,如何做好瓷器收藏呢?专家告诫:瓷器收藏贵在专攻。所谓“贵在专攻”,就是瓷器收藏要尽量做到“三化”,即单一化、个性化和系列化。换言之,投资者切忌无针对性地“乱淘”,因为藏市瓷器纷繁杂多,谁也不能全部买下,那种新旧优劣见物就买,凡有好感便掏腰包的做法是不行的;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具体确定一个收藏题材,专门攻向一个特定的方向。专家说,目前藏界好些瓷器投资者,之所以异军突起,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都非常注意自己藏品的单一化、个性化和系列化。如以收藏青花瓷器而闻名的“青花王”赵德均、以收藏“三国瓷器系列”而为世人所知的成勇、以收藏邛窑瓷品名扬央视的尚崇伟等,无一不是因为在藏品中体现了自己的收藏特色和个性而事半功倍。辨明真伪再“下手”藏市历来有假,而其中瓷器类的仿品和赝品最多。对此,专家提醒,投资瓷器一定要辨明真伪再“下手”。专家认为,对瓷器收藏者来说,投资之前最好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每个朝代瓷器作品的特征,掌握通过观察瓷器的器形、胎质、重量、纹饰、颜色等方面判断瓷器大致年代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瓷器投资过程中让自己不受损害。不过,专家也特别指出,瓷器的仿品和赝品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时候仿品是对真品完美的艺术再创作,仿品中不乏艺术精品,尤其是那些有了一定历史年龄的仿品,市场价格和升值潜力并不低。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辨别能力,不论真品仿品,只要看准其有投资价值,就可“下手”购进。瓷器收藏也要面向现代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瓷器藏界,古瓷已经不再独步天下,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建国后生产的现代瓷器正越来越被投资者所看好。事实上,一些优秀的现代瓷作品反映了新中国的制瓷工艺水平,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因此,瓷器收藏不必一味“好古”,也要面向现代。专家提示,收藏现代瓷器首先应注意作品的造型。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因为藏家最易被色彩打动,而轻视造型本身。而实际上,优秀的现代瓷器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其造型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体现的是不同的精神。其次应注意看作品的装饰效果。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是否具有创造性,好瓷器的装饰应该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完整的效果。第三看色泽。如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等。□

经典文章:长治:瓷商展区挥泪砸瓷器


长治:瓷商展区挥泪砸瓷器

在长治展销景德镇瓷器的瓷商,眼看着瓷器展览场地的租期已到,可瓷商们连回家的运输费用都未赚到,无奈之下,他们5月22日在万博装饰城附近的展览现场上演了令人心碎的"砸瓷秀"。

22日上午,本报记者接到读者热线,反映景德镇的瓷商纷纷砸毁展销瓷器的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只见一名瓷商手举一只精致的花瓶高声喊道:"原价200多元的瓷器,现在80元有人要吗?"见无人应声,瓷商两手一松,花瓶落地变成了碎片。其他瓷商纷纷仿效,顷刻间百余件大小不一的精美瓷器粉身碎骨。记者在现场看到,展位上的瓷器大量堆积,尽管瓷商们已经将瓷器的价格大幅度调低,但是购买的人依然很少。

据了解,前来展销瓷器的商人中有不少是下岗工人,进货的钱是通过东挪西借才凑起的,由于先期对市场了解不充分,营销策略不对头,除了降价甚至亏本出售,他们没有别的办法。瓷商已经决定将所有没有包装材料的瓷器给钱就卖,没有人买就砸碎,因为没包装运回景德镇也会成为碎片。(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张一博)

经典文章:瓷器年谱


瓷器年谱

瓷器的起源中国瓷器是陶瓷制作工艺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如下三个条件具备时,从陶器工艺中就发展创造出瓷器来。一是以富含绢云母的瓷石为胎坯原料,二是窑炉的砌筑技术把窑床温度提高到1300度,也就是龙窑的发明与运用,三是草木灰釉的发展。这三个条件在中国东汉末年,约公元年到年间,在浙江余姚地区先后具备了。草木釉在高温溶合下附着在胎体上呈青色或黄绿色,这就使中国发明出来的瓷器首先是高温釉青瓷。余姚一带古代属越州,因此越州青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 年谱与瓷器的发展演变

一、汉代的瓷艺:相关历史意义:瓷器的起源名窑:越窑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青瓷、瓷罐的出现 二、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的瓷艺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瓷壶、瓷瓶、瓷尊、白瓷的出现 三、唐代的瓷艺相关历史意义:中国开始出口瓷器 名窑:长沙窑、陶窑与霍窑、刑窑、耀州窑、磁州窑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唐三彩、瓷盒、执壶、花釉的出现 四、五代十国分裂时期的瓷艺 名窑:柴窑 五、宋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宋代的瓷器综述、宋瓷的出口、景德镇建镇 名窑:龙泉窑、湖田窑、五大名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青白瓷、玉壶春瓶、窑变釉、葫芦瓶、提梁壶、注碗、胆瓶、梅瓶六、元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元代的瓷艺综述、元瓷的出口、景德镇设“浮梁瓷局”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卵白釉、青花瓷、釉里红、多穆壶、蓝釉、僧帽壶、法华彩、觚七、明代的瓷艺相关历史意义:明代的瓷艺综述、明代瓷器的外销 名窑:御器厂、德化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红釉、甜白釉、永乐瓷、三彩、宣德瓷、天球瓶、黄釉、成化瓷、斗彩、红绿彩、牛头尊、嘉靖瓷、五彩、万历瓷、将军罐、象腿瓶 八、清代的瓷艺相关历史意义:清代的瓷艺综述、清瓷的出口、“官搭民烧”制度 名窑:郎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棒槌瓶、康熙瓷、油锤瓶、凤尾尊、太白尊、粉彩、观音尊、珐琅彩、马蹄尊、雍正瓷、灯笼瓶、墨彩、赏瓶、乾隆瓷、贲巴壶、盉式壶九、近代的瓷艺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帽筒、浅绛彩、洪宪瓷

精品文章:宋代建窑广受藏家青睐 瓷器精品赏析


宋代建窑广受藏家青睐 瓷器精品赏析

福建建窑是我国宋代八大著名窑系之一,为弘扬建窑古瓷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造诣,让大众了解建窑烧造艺术成就及宋代饮茶文化与建盏的深刻渊源,直观地欣赏宋代建盏的风采,品味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由福建省建阳市博物馆、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古玩商会古陶瓷研究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古玩商会古陶瓷壶具研究会、福建省建阳市收藏家协会、金鼎方文物修复有限公司、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组、北京天雅古玩城联合主办、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国际交流活动中心、北京茶叶总公司、BTV《八区帮帮忙》栏目协办的《首届宋代建窑瓷器特展》将于2009年7月25日开始在北京天雅古玩城举办。

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最受大家青睐,在历史上被称为我国瓷坛的“黑牡丹”。建窑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建窑出产的黑釉瓷产品主要有曜变,金兔毫、银兔毫、油滴、鹧鸪斑纹为主,这些斑纹,人工无法控制,它既依靠釉料配方的变化,又依托窑内烧成温度与气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纹理,往往产生意外的效果,因此具有无穷的艺术魄力,似为“鬼斧神工”之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其中曜变斑纹由于纹斑光彩夺目,异常绚丽,在建盏中最为珍贵。目前日本所藏的几件闻名世界国宝级的“曜变”天目盏,就是我国建窑的产品。

两宋时期,朝野上下兴盛“斗茶”之风,黑釉器形制以碗为主的建盏倍受垂青,建盏的特点最适合斗茶。首先建盏的外观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变幻莫测、绚烂多彩的窑变釉给人以奇特的美感。建盏造型别致,口大腹深,沿薄底厚,胎质粗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当时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此争宠趋雅。

经典文章_什么叫做青花分水


什么叫做青花分水

分水--也叫“分水皴”法--业界的说法是出现于清代康熙朝,实际上在元代和明末青花瓷上我们都能看到娴熟的分水画法,只是这种技法在康熙朝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了康熙朝青花的一个典型特征。 这是画绘青花纹饰的一种技法,根据画面的需要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画,就出现浓淡不同的色调。由于青花浓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在同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种青花分水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综观各时期青花分水之应用,逐渐形成以下几点;

 (1)平色水(平水)

 色度不同,每种色块匀净平整,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这种手法多用的图案工整、细腻,精致的器皿纹样上。

(2)水迹纹(浪头水)

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这种手法保持手工痕迹的随意性,民间味浓。如景德镇产的枝梅瓶、枝梅箭筒,就是以简洁的枝梅俏拨而立,大面积的地予,分上水迹纹,一层压二层的自然而出的水迹纹理,潜在形成流动的趋势,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自然,大方面醒目,艺术感强。

(3)晕水

 根据画意,以淡到浓或由浓到淡,笔肚含饱水,笔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体上,慢慢晕下去,坯体随着笔而吸收,笔尖停留的时间越长,水色越浓,这种色阶变化不大,感觉柔和匀净。

(4)洗水

笔尖蕉的浓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过,色阶变化较大、流畅、痛快。如康熙时青花、分水就多采用这手法,一笔下去,色为几种,色度显得非常之丰富。

(5)点水

用分水笔在坯胎上,分出小点,一点之中,色泽略有变化,起衬托的作用。在民间青花中,青花分水应用更为灵活。如灰可器,器皿通体都是以分水为骨架,分水以它独特的纹体,随着不同的造型线型以间隔,连续而组合构成纹样。空格处,根据作用的意图,描绘画面,有向往丰收的纹样,如,棉花、茶花、小麦等。表示吉祥的纹样有:暗八仙、博古等纹饰。分水的骨架疏密适当。随着坯体造型而起伏变化。从今水骨架色调变化上,可以独立反映出分水自然,朴素并颇具偶然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 民间艺术就象自然界里烂漫的山花,自然、纯朴,散发出泥土的芳香。艺术家凭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吸取民间艺术自然,洒脱之美,加以艺术处理手法,又别具新姿。五十年代,景德镇市青花大师王步先生,在深厚传统基础上,借鉴水墨画特点,在青花装饰上创始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他所应用分水的技法也是变化莫测,他不仅在分水笔上掌握的相当成功,而且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做到“物为我用”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如利用甘油,覆盖装饰部位,利用坯体吸水相当慢的特点,在装饰部位均匀施上一层博薄的稀甘油,把小匙勺适量的料水,放于该部位上,若要平水,则均匀转动,要浓淡变化,则把这部位多侧于一边,低者自然浓,这与以笔分水效果又不一样,显得更加润泽。王步先生许多瓜果蔬菜小写意,多分以淡水,在转折间点缀一两点最浓的色块,使整个作品显得俏拨、清新、明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经典文章_元青花瓷鉴定的几个要素


元青花瓷鉴定的几个要素

鉴定元青花瓷首先要了解它的制作材料。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於变型。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宋后期至元初,在麻村发现了烧瓷的黏土(即麻仓土,现在通称高岭土),经研究在瓷石中掺入20%左右的高岭土,耐温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强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为烧制优质大型青花器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二元配方制胎。具体配料一般掌握高岭土在五分之一,瓷石占五分之四上下。二元配方的使用是景德德制瓷工艺的一大创新。 ① 用麻仓土成胎,可以提高炉温,瓷胎不易变形 ② 胎色较白,微显青灰色阶 ③ 胎骨里面含有气孔较多,鉴于手工制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数是偏狭形 ④ 胎底颗料状明显,不如明清瓷胎细腻。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因为含有麻仓土,胎色是以白为基色,微显青灰,显青灰的程度有深浅不同的色阶。大概是窑温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白中微显青灰色阶细分可能有多种,一般粗略分成较深较浅两类即可。元青花的胎色没有纯白的,但有深灰和土黄的两种。按程度也可细分多类。但基本上都是不含麻仓土的其他窑口的产品。有因烧窑失败烧结不透而胎色发黄的,不在此例。有的元青花露胎处显土黄色,并不是其胎质本色,有的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而形成的微显淡淡的窑红,有的是长期接触黄土等物形成的包浆。并非瓷胎本色。不应该误解里面也是土黄色的。 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色。这种现象,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火石红。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的。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色。这就是窑红。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 有人说元青花都有火石红,没有火石红不是元青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少元青花露胎处没有火石红。只要胎骨、釉面、青料、工艺、绘画等都对的,不管有没有火石红都是元青花。 单从火石红的角度说元青花可分为多种情况: (1) 大面积火石红,和火石红浓重的。 (2) 火石红较浅淡的。 (3) 露胎和釉交接处有一线火石红的。 (4) 没有火石红的。 元青花的露胎处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真假元青花。 火石红表现多样,是与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决定的。 (1)当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点。 (2)当胎凉晒不够彻底时,胎土中所含的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在露胎表面显出火石红。 (3)表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4)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为真元青花既有有火石红的,也有没有火石红的。而现代制品,也有仿制火石红的。因此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是不是真元青花就会进入误区,引起失误。 看火石红应该重点看是真正的古窑火石红,还是现代仿制的假火石红。而不是以它论真假。 一般来说,多数假窑红是从外部涂抹上的。真窑红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很容易区分。但是,几年前在窑中烧制高仿窑红已试验成功。这种仿古窑红如果没有作旧,一般比较鲜艳,出不来几百年的沉旧痕迹,比较好认。如果作旧作的好的,就难认了。因为它也是烧制出来自然形成。特别是新仿一线窑红,围绕釉边露出一线红,很能迷惑人。怎样区分呢?真正的元青花一线窑红不仅有经历数百年的陈迹,周围露胎的地方,还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由于胎土中含铁元素聚集成斑而形成的黑芝麻点。新仿窑红的胎土与古胎土不相同。因此虽然新仿出了一线窑红,但周围露胎处一般没有黑芝麻点,比较干净。这就区别开了新老窑红。当然这种现象的区别只是对今天的仿古窑红来说的。仿古与鉴别总是相斗争而存在的。我们点出如何区分,仿古者就会研究对策,他们今后也会研究出比较像的窑红和黑芝麻点来。我们的鉴别也要不断提高才行。 元青花的釉料配制呈现出多样化,比较复杂。有影青釉、青花白釉、卵白釉、兰釉、红釉等多种颜色釉。在一些地方窑口烧制的元青花中还有灰青釉。 元代景德镇使用的较多的是青花白釉。这种釉是在原影青釉的基础上改善而来。其中减少了釉灰的比例(约占10%左右),增加了釉果的比例,因此釉层中A2O3的成分增加,CaO成份降低。 影青釉:又称青白釉,本是宋影青瓷釉继承而来,以元早中期产品所多用。在元代,由其釉料含釉灰比例不等。釉面呈青白的程度也有变化。但都属青白釉系列。 (2)元代中期以后,发明了专用烧青花瓷的白釉,这种釉整体洁白,仅在积釉处反青色,不仅透明度好,而且洁白光亮,与青花相配,相得益彰。 (3)卵白釉。又称枢府釉,有釉色浮浊与清澈两种,本是元代枢密院所指定烧瓷用釉,在青花器上也镂有发现使用。尤其是元釉里红器物上民用品多。 (4)灰青釉。此类釉质量较差,一般用在民用普品或粗品上。在外地窑口较常见,为云南玉溪,建水等窑口,胎粗釉灰,质地较差。 (5)色釉。元代青花还常有配用色釉的,如兰釉、红釉、酱釉,有时是在色釉开光的部位绘画,也有通体黑釉绘画的,如孔雀绿釉、松石兰釉等。 其次要熟悉它的制作工艺 ① 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处可见泥浆挤 压出的痕迹,挤压出的泥浆通常呈滚圆状粗细不匀,个别有瘫塌现像。 ② 元青花胎体外部修胎较好。有时需侧视才可看出接口。内部一般不用修胎。可见接口挤压出之泥浆余痕。有的器物将接缝挤出之泥浆抹一下即可。 ③ 元青花的器物底部基本是先作平底足,然后挖足,有深矮两种。 ④ 胎底手工修制,先挖后削。手工削刀一般由外向内逆时针切削,形成螺旋痕, 中心收刀,多数留有明显的收刀痕。不排除偶尔也有左撇子工匠,顺时针切削修底的。 中心的收刀是因收刀手法不同有所差异,有的修平,有的留有突起。 ⑤ 元代晚期曾有初步切削底足后又刮平的工艺。 因此,在有的器物底部留有螺旋和跳刀两种痕迹。 ⑥ 元青花有不挖足的平底器,大器和小器都有。不挖足的原因可能有多种。目前所见的平底器,绝大多数底外圈均斜削一刀。偶尔有不斜削的,估计是该器漏挖足。 ⑦ 元青花的罐类,多数是平底浅圈足,圈足较宽,较矮,足底平整,两面斜削。后期则足底修得较圆滑,与明初相似。 ⑧ 元青花的梅瓶多数是平底浅圈足有旋切痕迹,晚期有加刮底痕迹, ⑨ 玉壶春瓶及其多种加耳变形瓶圈足较高,多呈喇叭口状,底平切,有的圈足高深。 ⑩ 盘类圈足矮浅里外斜削,足端较窄,多不施釉。有的小盘为平底,有的大盘平底加支足。 ⑾ 碗类圈足稍高,平底两面倒角,施釉不施釉均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