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砖 > 古代绞胎瓷器 > 导航 >

漫话当阳峪绞胎瓷

漫话当阳峪绞胎瓷

古代绞胎瓷器 绞胎瓷器鉴别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2020-06-03

古代绞胎瓷器。

焦作,因“焦家作坊”而得名,与陶瓷业的关系甚为密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而修武又是黄帝所封陶正(主管制陶之官职)宁封子之诞生地,是我国陶瓷文化根源所在。怀川大地,古属“三河”地区之“河内”,“九州”中央之“冀州”,太行山南之“山阳”,是黄帝统一中原、百族交汇融合、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自古以来,我国陶瓷种类可谓洋洋大观,大凡陶瓷工艺,或色釉变化运用,或彩绘装饰、雕刻、镂空、捏制、圆塑,或由于火焰、火候、火温不同而发生釉料色彩之美妙变化,工艺体现尽达极致,各种造型种类不可胜数。在诸类陶瓷中,有罕为人知的独特瓷种,其品位超群,堪为诸瓷之首,这就是始于我国唐代的、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绞胎瓷。

绞胎瓷由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瓷泥制胎,形成了不同色彩的纹饰图案,其色彩纹理使瓷质体现有着本质的不同,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这种本质内外变化如一的特殊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北宋时,绞胎瓷在焦作当阳峪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其他地方也少量生产这种瓷器。《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记载:“当阳峪窑,宋代北方民间瓷窑。窑址在河南修武当阳峪,故名。”绞胎瓷釉色光润莹亮,装饰技法有刻花、半画半刻、填彩、三彩式绞胎等,其中以绞胎技法最具有当阳峪窑的独特风格。焦作当阳峪现存大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是我国目前现存三大窑神碑之一,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之繁荣。碑文记述立庙之因:“……遂益蜀日发徒,远迈耀地,观其位貌,绘其神仪,而立庙像于兹焉。”“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由此可见当阳峪窑场繁盛之状况。

江南提举程筠为百灵庙作歌序,全诗34句(七言)。程筠是北宋景德镇管理烧瓷的地方官员,对当阳峪瓷器倍加赞赏:“当阳铜药真奇器,巧匠陶钓尤精致。三日不余方可热,开时光彩真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由此可知当年当阳峪瓷技艺之精美。

上世纪4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小山富士夫在一篇考察焦作当阳峪窑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在焦作古窑址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俗称为绞胎瓷的美丽瓷片,它是用白色的瓷土和红色的瓷土搅和在一起做成的。这种瓷器可能是一个特别有名的陶工的作品。绞胎瓷不管是在部落里还是在古窑址都能发现……在修武窑既烧制唐代风格低温色釉的绞胎瓷,也烧制白色有点暗带点灰色的东西,一直被称为唐代绞胎瓷,其实感觉像北宋时期的瓷器。总之,修武窑烧了相当长时间的绞胎瓷。”他当时把修武当阳峪窑命名为“修武窑”。

著名陶瓷考古学家冯先铭先生和叶吉吉民先生在调查当阳峪窑时,把绞胎瓷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宋代绞胎装饰瓷器除当阳峪外,河南宝丰、新安及山东淄博也有发现,但都不如当阳峪的精致……”TaOCI52.com

著名考古学家陈万里先生考察当阳峪窑时提出:“总之,当阳峪窑的作品,向来是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如此一个重要窑场,竟被忽略了。我以为,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可与当阳峪相媲美。磁州的冶子窑以及安阳的观台窑(在漳河两岸)终逊当阳峪一筹。”

可见,当阳峪绞胎瓷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珍贵价值。史学专家对于当阳峪窑和绞胎瓷工艺失传之因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宋“靖康之变”后,随着北宋战乱、金兵入侵,当阳峪窑火衰退,至元时绝迹,绞胎瓷工艺由此失传。

198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两件当阳峪宋代绞胎瓷,引起中央工艺美院梅健鹰教授的极大兴趣,他亲临实地考证、试制,对失传的绞胎瓷工艺中几种不同的绞胎纹理进行开发,使其得以复苏。

2001年,河南省科技部门对焦作当阳峪失传的绞胎瓷工艺重新认定并高度重视,将其列为省、市科研攻关项目,对当阳峪绞胎瓷工艺进行全面开发。焦作市金谷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这一重要科研课题,通过科研攻关和反复试制,最终全面恢复了绞胎瓷工艺。

2003年2月,该公司在焦作当阳峪宋瓷窑遗址上创建了当阳峪绞胎艺术瓷博物馆,并独创出把绞胎瓷传统工艺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的绞胎艺术瓷。

新开发的不同风格的绞胎瓷不仅工艺精湛,技法精巧,而且更具有艺术特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观后,挥毫题写下“中国绞胎艺术瓷”。

扩展阅读

釉料胎瓷露“端倪” 看细节辨古陶瓷


清乾隆五彩在当时虽不算最名贵的瓷彩,但由于清三代瓷器工艺普遍精湛,因而它们在中国瓷品收藏历史上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如果有幸觅得存世极少的孤品,价格会因此连翻好几倍。

佛山市民冼先生收藏着一件轻易不示人的“镇宅之宝”:不怒而威的剑眉、狭长的星目、高挺的鼻梁……神态安详的唐太宗身穿青色龙袍,手握酒杯盘腿斜倚在龙榻上面。

据冼先生介绍,这尊名“唐太宗”的清乾隆五彩瓷器精品,全部由硬彩制作,从其衣服纹饰来看,胸口、背后以及肩膀的衣服上,均有盘龙缠绕,可以肯定是皇帝身份。而从这尊瓷像的制作及完美程度来判断,可能是件孤品。

从朋友处淘得“镇宅之宝”

谈起这件宝贝的来历,冼先生说它是在2002年时从朋友处淘来的,当时的价格是9500元。

他说判断古代瓷器的价值,主要应该看工艺与存世数量,一般观赏性较强的工艺品,价格比普通用具要贵很多,且数量越稀有越珍贵。如目前一件批量生产的瓷碗,市场价格在1万多元左右,而如果是花瓶,40~50cm的应该就可以卖到2~3万元,但如果是孤品,价格则可以翻3~4倍以上。

硬彩制作泛出玻璃光泽

乾隆时期五彩纹饰,主要以龙凤、花卉为主,基本都是采用硬彩制作,且立体感非常强,手摸上去有凹凸感。

据陶瓷收藏业内人士梁先生介绍,乾隆五彩比当时最名贵的宫廷御用珐琅彩要低一个档次,颜色也不如珐琅彩漂亮,但经历过数百年的自然氧化之后,乾隆五彩一般都会透出一种晶莹温润的玻璃光泽。

据梁先生介绍,当时珐琅彩的釉料全部由国外进口,只为皇家烧制瓷器,而民间只能使用国产釉料加工的硬彩和粉彩等。而当时的硬彩釉料虽不是从国外进口,但也是用矿物质与植物混合而成后,再放到柴炉中烧制,较之现代瓷器,烧出来的云朵、草木更加逼真、更加鲜艳,且釉料多出了一股温润天成的玻璃质感。

古陶瓷胎瓷密度高

仿品与真品,价值相差巨大,收藏者该如何鉴别真假呢?专业人士建议收藏者,鉴别陶瓷首先要了解当时的文化、纹饰风格,其次是看釉料、色泽,再看胎瓷,一般古陶瓷胎瓷密度高,普遍比现代仿制品要重,且多采用松脂柴炉烧制,因而釉料的油润感要强。

“纹饰可以模仿,但釉料与胎瓷是绝对没法模仿的。”陶瓷鉴别专家梁先生说,他说古陶瓷釉料经过数百年氧化后,光泽会发生自然改变,如乾隆五彩会出现玻璃光泽,珐琅彩会出现自然“裂璧”等,这是现代陶瓷无法模仿到的。

因此,在进行鉴别时,收藏爱好者一定要多看、细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且还要深刻了解当时的文化,如以上的“唐太宗”乾隆五彩,绝对不是普通民窑能大批量制作的,很有可能就是大户人家制作的,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景瓷何去何从


“过生日那天,朋友来到办公室,神秘地对我说,闭上眼睛,有礼物。原来是一只瓷制的兔子,正是我的属相。朋友说,那是她自己创作、自己烧制的。一对大大的兔耳朵上还留着她的指纹呢!”这是景德镇的一位朋友跟我讲的故事。他动情地说,这就是千年瓷都,普通的城市,普通的面容,可是似乎每个人都能“在人间制造天堂的器物”。

景德镇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景德镇制”四个字名扬天下。可是,瓷都却度过了一段郁闷时期———1995年,全面陷入困境,各家国有瓷厂普遍拖欠工资、电费、煤气费、材料费,共欠银行贷款23亿元。2000年,产量和出口额分别是1998年全国水平的1/26、1/40。这还是走出了低谷的数据统计。

瓷都何往?妙计有之。其一,搞艺术瓷,这是振兴瓷都的出路之一。有人戏言,景德镇是“大师横行”的城市。在这个市区人口只有50万人的城市里,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4名,占全国的40%,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0多名,还有各路能工巧匠,比比皆是。景瓷的艺术水平、品牌和规模,都领先世界,得到公认。

其二,出“精品”还得出“商品”。有人反思,景瓷被动的原因之一,是官窑意识太重,市场意识太弱。重制作轻销售、不计成本地追求精致、缺乏创新动力,这和现代化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产品流通不适应。

目前,大量的资本盯上了“景德镇”这三个字。现在,企业已达8000家,大多是民营企业。据介绍,两年后,工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一家叫锦宫火圣的实业公司,现在正积极为景德镇的艺术家们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他们也希望在陶瓷文化传播中作一番努力。而政府考虑的是瓷都新的优势在哪里。眼下,景德镇已获准组建国家陶瓷科技工程中心,科技部和江西省还在景德镇共建陶瓷科技城。

这么多资本、项目为什么落户景德镇?应该说,是景德镇文化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又是经济发展插上了传统文化的翅膀。

其实,我们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产业,也面临着和景瓷同样的问题。比如,中国的茶叶、丝绸,也曾经风靡世界,现在都遇到了新的挑战,制作工艺、产品设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究其原因,这些产业积累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以至于在新的条件下,也乐于固守传统,不知不觉中,综合生产力水平大大落后了。看来,只有与时俱进,传统产业才能获得新生,传统文化才会更加灿烂。

柴窑瓷猜想


柴窑瓷一直是萦绕考古界的一个谜。明代文献关于五代柴窑的记述比对宋官窑、哥窑的记述要一致、明确、贴切得多。《博物要览》用四句话概括其总特点更是一语中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它的釉面晶莹锃亮,呈纯正天蓝色,各器间略有深浅之分,但差异不大。胎为蓝色,釉无色透明,两者均极薄,合在一起的厚度仅约1毫米多,素有“夹心饼干”之称的龙泉仿官薄瓷恐怕也只能对之自叹弗如、甘拜下风了。它胎体脆薄,发声清脆,易破裂。器面布满花岗岩纹一类细纹,常见有裂痕。从烧造工艺看,只有垫烧,无支钉支烧。垫烧有两种情况,要么底足刮足垫烧,口沿满釉;要么口沿刮边垫烧,底足满釉。器型特点都是小型陈设品,不少为带有双耳的贯耳扁瓶、贯耳方瓶、贯耳观音瓶,也有仿古琮式瓶等,以及笔洗之类文房品,因体小薄脆,文房品也只能是观赏品,不可能是实用品。由于器体又薄又小,器物的重量一般均在1两到3两之间,小的不超过50克,大的不超过150克。

从柴窑瓷使用的性质,造型的小巧、优美,工艺的规整、精细来看,可以推断出,它应是文献中所说的后周世宗柴荣钦定烧制的御用瓷,不可能是民窑产品。成品的数量也相当有限,在明代就有“柴窑片瓦值千金”之说。作为独树一帜的窑口,柴窑瓷在陶瓷史上创造了3个“最”的记录:最小、最薄、最轻。

软瓷是瓷砖吗?软瓷和瓷砖的区别


不少人在选购装修材料时会听到“软瓷”一词,那么,什么是软瓷?软瓷是瓷砖吗?软瓷和瓷砖有什么区别?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软瓷的相关知识。

软瓷是瓷砖吗?软瓷和瓷砖的区别

一、什么是软瓷?

软瓷,并非真正的瓷,也不是瓷砖,它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根据广东省制定的《软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规程》解释:由改性泥土(MCM)为主要原料,运用特制的温控造型系统成型、烘烤、辐照交联而成的一种具有柔性的建筑装饰面材。由于诞生之初,它具有瓷砖的外观效果,因此俗称软瓷,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发展到仿石材、仿皮纹、仿木等,凡是所能想象到的,软瓷皆可实现。软瓷区别于传统瓷砖的就是它的质地。软瓷质地柔软,摸上去就像牛皮,花纹突出,立体感强。软瓷主要是把柔性元素加入到瓷砖中,改变了传统瓷砖的冰冷坚硬质感,更加柔性更加温馨。

二、软瓷的分类

软瓷建筑装饰材料分为软瓷外墙装饰材料、软瓷内墙装饰材料、软瓷室内外地板、卫浴柔性砖四类。品种有:MCM柔性劈开砖、MCM柔性陶土板、MCM柔性石材、MCM柔性釉彩砖、MCM千年木、MCM雕花金属板、MCM超薄清水板、MCM皮纹砖、MCM艺术墙砖等。

三、软瓷砖和传统瓷砖的四大区别

第一、是弹性不同,更加耐磨:软瓷砖是柔软的,有弹性的,行走感觉和一般的硬的瓷砖不一样,耐磨性也更强。

第二、是表现力不同:软瓷砖由于特性不同,更适合于浮雕效果的表现,可以给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元素。

第三、是缩短了制作时间:软瓷砖是一次成型,一个模大概7天就能交货,大大缩短了一般瓷砖制作的时间。

第四、节能减排更加环保:软瓷砖除了有弹性强、防滑抗潮、质轻体薄等优越的特性外,更颠覆了传统瓷砖的概念,打破了瓷砖固有的形态。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软瓷的种类以及和瓷砖的分类的相关知识介绍,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对软瓷有所了解。

鉴定古瓷的方法


鉴定古代瓷器,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造型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作工艺、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因此生产的瓷器有不同的造型特点。为鉴定工作提供了依据。除了掌握各时代、各地区瓷器的造型特点以外,还要观察其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沿、腹部、底足、耳、流、柄、系等都要细致观察,总结出规律。

(二)看胎釉

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的不同,烧造的器物质地、胎色、釉色各不相同,成为鉴定的重要依据,鉴别胎色、胎质主要是观察底、口和器身缩釉露胎处的颜色和质地,注意其特征。鉴定釉质则要注意观察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的疏密等特征。

(三)看工艺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烧造方法不同,烧成温度和燃料不同会在器物上留下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应特别注意。

(四)看纹饰

每个时代、地区的器物纹饰,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花纹题材、装饰手法、装饰部位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艺术欣赏、生活习俗、制作技术等的不同,成为鉴定时参考的重要因素。

(五)看彩料

带釉彩的瓷器,各时期、各瓷址往往各具特色。由于所用彩料成分不同、配制方法不同、烧制条件不同,因而彩料的呈色也有区别,有些区别是十分细微的,要仔细观察才会发现。

(六)看款识

刻、划、印、写在器物上的文字。不同时期的款识,有不同的文字内容、书体、笔法、结构、书写位置、字数等。这些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对一些款识笔法的细致之处,如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特征,要认真体会和对比,才能看出真伪。

总之,必须对瓷器上各个方面的风格和特点都了解,才能找出鉴定古代瓷器的依据。但是,我们鉴定古代瓷器时不能孤立地去观察某一方面的特征就妄断真伪,必须综合造型、胎质、胎色、釉彩、工艺、釉色、款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鉴定。

瓷抛砖优点多多!


瓷抛砖优点多多!

瓷抛砖问世以来,以如全抛釉一样花色丰富和像抛光砖一般坚硬耐磨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可以说,家里装修贴了瓷抛砖的消费者,都已经领略它美丽与坚实的优点了。对于还没装修或正准备装修的消费者来说,更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瓷抛砖了。

那什么是瓷抛砖呢?

瓷抛砖(Porcelain Polished Tile),其表面为瓷质材料,经印刷装饰,高温烧结,表面抛光处理而成。与表面为玻璃质材料如釉抛砖、抛晶砖等陶瓷墙地砖相比,瓷抛砖具有更高的耐磨特性,质感更加温润,纹理更加自然而逼真,适合各类建筑物的内外墙地装饰。

瓷抛砖概念是由诺贝尔瓷砖提出的。诺贝尔瓷砖拥有瓷抛砖相关技术与产品的授权发明专利,其生产的通体质感数码喷墨渗透瓷质砖是瓷抛砖的典型代表,集合了当今陶瓷墙地砖的科技成果和装饰技术。

与其他品类的瓷砖特别是抛光砖和全抛釉相比,瓷抛砖具有哪些优点呢?

1.温润质感。由于采用了新型瓷质面材,瓷抛砖的瓷质表面温润厚重,表面面料与花岗石、大理石组成类似,但在材质硬度和耐酸性上较普通石材更胜一筹。

2.仿石质感。瓷抛砖具有渗透性的喷墨墨水,在面料中引入助色材料,数码喷墨渗透工艺,立体呈现逼真仿石质感。

3.通体质感。瓷抛砖采用新型装饰工艺与手法,研发通体一次布料技术,使产品在外观上具有通体感。

4.耐磨耐污。通过新材料运用,瓷抛砖与表面为玻璃质材料(如釉抛砖、抛晶砖等)的陶瓷墙地砖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磨特性与耐污性。

概括起来,瓷抛砖集抛光砖的光亮、坚硬、耐磨和全抛釉的丰富纹理、色彩等优点于一身,防污性能好,质感更通透。

通俗地说,就是:

瓷抛砖=抛光砖+全抛釉(大理石瓷砖)

具备这么多优点的瓷抛砖,确实值得家里铺贴!

无款瓷中也有珍


(收藏拍卖导报2005年3月10日报道)景德镇自明代洪武二年设立御窑厂以后,绵延500余年窑火不熄,所产官窑瓷器精品浩如烟海。明永乐帝朱棣开官窑书写当朝纪年款之先河,随后明清两朝历代官窑器署纪年款遂成惯制,直到清朝末代的宣统终止。

本文关注的是另一种情况,即不署纪年款的瓷器珍品,这类瓷器通常不为人们所熟知和重视。明代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年至1464年)的近30年,除了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大明天顺年制”款的青花小碗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朝官款的任何器物。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御窑厂在明代正统初年就被严令停烧,直到天顺丁丑,才见青花瓷有“委中官烧造”的记载,因而这三朝被陶瓷史学界称为“空白期”或“黑暗期”。其实,“空白期”并非真正一片空白,虽然官窑被迫停烧,原来一批制作官窑器的能工巧匠为了生计不会就此歇业,有的转业民窑,使民窑的工艺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具有官窑质量的民窑产品。这些产品也为当今瓷界、藏界所珍视,只是识别它们需要相当的眼力。

清代也有这种情况,《浮梁县志》载:“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阳城人,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所以康熙时期的民窑器一般都不书年款。

康、雍、乾盛世三朝的官窑器也有不书年款的,有些甚至是皇帝指定不书款,如清宫造办处3349号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持来黄地暗龙茶园一件,传旨照此样交年希尧将填白釉烧些来,底下不必落款。”这类由皇帝钦定,御窑厂烧造但并不落款的产品,瓷界称其为“无款官窑器”。

另外还有仿前朝瓷器而书当朝年款,以及民窑中“官古户”等高级制品书堂名、轩名款的精良产品,其中不乏可与官窑器相媲美者。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下令将景德镇御窑场改设为陶务监督公署,委派郭葆昌为陶务公署监督,当时生产的书有“居仁堂制”款的瓷器,虽然不是官窑纪年款,但其出自官窑,也有相当的艺术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