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砖 > 陶瓷艺术 > 导航 >

走向辉煌的河北陶瓷业(1)

走向辉煌的河北陶瓷业(1)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6-03

陶瓷艺术。

一、河北陶瓷60年历史回顾

河北省是环京畿大省,有着环渤海的区位优势。河北人杰地灵,发展陶瓷工业的资源十分丰富,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型大型陶瓷生产基地。河北陶瓷业的主要特点,概括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陶瓷历史悠久,有着极为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以唐代白瓷为著的邢窑白瓷,宋金时代造型精致,以刻花、印花、颜色釉见长的定窑,以及横亘北朝至今一直延续生产的磁州窑民窑体系,为中国陶瓷发展史写下辉煌的历史篇章,为我们留下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和艺术积淀。二是河北具有丰厚的陶瓷科技、工艺、艺术、文化资源,陶瓷业一直是河北的传统工业种类。解放后,河北陶瓷业获得大发展,制瓷工艺技术更加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跃成为北方陶瓷生产大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北陶瓷工业以扎实的脚步与拼搏精神,为自身的发展,浓笔重彩,写出一篇篇辉煌的篇章,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河北的唐山、邯郸两大陶瓷产区的日用瓷出口占据了全国大半江山。那时,唐山的红玫瑰、白兰、白玉名瓷和邯郸的象牙瓷、青花瓷、白玫瓷等,成为当时我国国瓷的杰出代表。琳琅满目的河北名瓷不仅进入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而且大批量出口到100多个国家与地区,为国家换回了宝贵的外汇。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陶瓷经过近30年的研发与技术引进,从原料、成型、烧成、彩烤、包装,一直到新产品开发,造型与画面设计等一条龙生产工序都有了明显、惊人的进步。河北精细瓷器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历练与打造,河北陶瓷形成一批驰名国内外的大型陶瓷企业。涌现出一大批陶瓷品牌产品。近年来,唐山瓷区以惠达为代表的卫生洁具,以隆达为代表的骨质瓷;彭城瓷区的佳美釉中彩瓷、裕行骨质瓷、力力强化瓷等,在国内外陶瓷市场上评价甚高。目前河北的陶瓷企业,实现出口创汇百万美元以上企业就有40余家,充分显示出河北陶瓷雄厚的实力。唐山日用瓷多以精良的材质、新颖的造型、多姿多彩的装饰,以及配套品种齐全、知名度高行销世界五大洲。其中,红玫瑰名瓷餐具还被选作香港回归后首批港府用瓷。彭城日陶瓷拥有春雷象牙瓷等国家银奖产品,销往世界上80多个国家与地区。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陶瓷产业的发展清晰地呈现出“三大板块、六大品种、众星捧月”的陶瓷生产格局。首先从大型陶瓷生产基地来看,经过60年的发展,在河北大地上,出现了北部、中部与南部三大大型陶瓷生产基地板块。北部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唐山陶瓷产区。唐山瓷区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陶瓷产区。目前拥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及卫生洁具产品系列,有很强的生产制造与开发能力。其中唐山卫生洁具行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既在国内占据头筹的位置,又是亚洲最大的卫生洁具制造基地。在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彭城陶瓷产区,陶瓷产品种类除了传统的日用出口瓷产品之外,近年来,艺术陶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河北省中部地区,省会石家庄一带的高邑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形成很大规模,近年来成为我国北方陶瓷界一处新兴起的陶瓷基地。高邑县建筑陶瓷工业发展较快,现有73家建筑陶瓷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建筑陶瓷基地。此外,在河北的宣化、藁城、井陉、曲阳、易县、衡水、馆陶等地还有一批中小陶瓷企业,它们在生产各具地方特色的陶瓷产品方面表现不俗。

60年来河北陶瓷的荣耀与光辉历程,证明了河北的陶瓷工作者极富聪明才智、坚韧、包容的品格,他们能够发挥本地各种优势与基础条件,科技攻关,精心培育,集腋成裘,玉琢玉成,终于使河北陶瓷的大花园鲜艳夺目。

二、唐山陶瓷:名扬海内外

唐山瓷区是河北陶瓷产量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陶瓷生产基地。唐山作为河北全省乃至全国的陶瓷生产基地,陶瓷产业已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唐山市陶瓷制品年累计出口总值近3亿美元,在河北省陶瓷制品出口中占据80.%以上。这里拥有著名的、曾为陶瓷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唐陶集团公司、有新型的隆达公司、海格雷公司等著名日用陶瓷企业。河北省唐山市是中国的北方瓷都,中国骨瓷最大的生产地区,我国第一件卫生陶瓷就诞生在这里。唐山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卫生陶瓷企业40余家,卫生陶瓷产量占全省的76%,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2000年以来卫生洁具年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唐山卫生陶瓷产品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唐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6年共检验出口卫生陶瓷1804.3万件,货值2.1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7%和45.3%,唐山卫生陶瓷的出口额占该市各类出口陶瓷产品的绝对比重,如2007年出口卫生陶瓷价值2.158亿美元,占比57.2%。唐山华美陶瓷有限公司、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亚利陶瓷有限公司出口均已超千万美元。近年来,唐山陶瓷企业通过不断的发展升级,逐步从拼体力、凭经验的传统生产方式过渡到全面机械化生产、研发为先导的新型生产方式。目前,唐山已经发展成为年产日用瓷5亿件、卫生陶瓷1500万件、各种建筑陶瓷4000万平方米以上,年营销额接近百亿元的新型陶瓷生产基地。唐山陶瓷沐浴风雨,茁壮成长,正在>发出新的光彩。

唐山陶瓷有一大批明星荟萃的大型陶企。如唐山瓷区的日用瓷和骨质瓷生产企业,有“隆达”、“红玫瑰”、“海格雷”等著名注册品牌。在日用陶瓷生产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唐山陶瓷产业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其中“隆达”、“红玫瑰”、“海格雷”等世界名瓷-骨质瓷品牌被列入中国陶瓷十强名单之列。在唐山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种类中,有以惠达为代表旗帜的卫生陶瓷洁具企业群。“惠达”自2004年以来,品牌已连续5次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成为全国陶瓷行业中品牌价值最高的陶瓷品牌。唐山惠达陶瓷集团主要生产卫生陶瓷、工业用耐酸砖、卫生陶瓷塑料配件、压克力浴缸等几大系列产品,注册商标“惠达”牌。“惠达”牌产品是国家小康住宅建设推荐产品和河北省名牌产品。产品造型新颖、品质优良、花色鲜艳、配套齐全,具有同类产品不可比拟的先进功能,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产品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等8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特区。惠达2#节水型坐便器,一次排除全部污物远远小于6升水,经国家卫生陶瓷质检站检测,属功能节水型,是我国目前唯一经国家级鉴定的节水洁具。2008年6月份,惠达品牌以31.15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这是继2004年以来,连续5次荣登中国陶瓷企业榜首,稳座中国陶瓷行业头把交椅,连续创造了中国陶瓷品牌价值增长的奇迹。

骨质瓷是国际市场公认的世界名瓷。以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始建于1994年,主要从事高档骨瓷的生产和销售。经全体员工十余年来不懈努力,隆达现已成为亚洲最大骨瓷专业制造者。公司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1600多人,其中管理人员100多人,从事骨瓷生产技术及新产品研发人员有30余人。公司现拥有52米和48米全自动燃气隧道窑7条,38米和46米全自动燃气辊道烤花窑3条,骨瓷年生产能力2000万件。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年营业额浮动在1亿-3亿元人民币之间。隆达在全国各地均有实力很强的经销商,产品销售占到国内高档骨瓷市场份额的18.6%。经过对“隆达”品牌的创立、维护与发展,在北京、天津、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的A级商场,都能看到“隆达”骨瓷产品。按市场定向开拓的江浙地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连接纽带的东北区域,及以武汉、郑州为连接点的中原地带,国内销售网络日臻完善。由于隆达公司的品牌效应,马来西亚商务考察团专程来到隆达公司积极寻求合作意向,有罗马尼亚、德国、丹麦、加拿大等驻华大使夫此外,评价唐山陶瓷产品品种骨质瓷,可以用三个“最”进行概括。即在全国骨质瓷与卫生洁具产品中,质量最好、产量最大、品牌最亮。唐山卫生洁具的出口平均价格达到近10美元/件,陶制塑像及其他装饰品的出口平均价格达10.8美元/千克。在价格维持较高水平的同时,高档产品出口额也保持高速增长。全省陶瓷制品出口已由瓷餐具单一品种出口发展成三分天下之势。瓷器餐具、卫生陶瓷和装饰用陶瓷分别占河北省陶瓷制品出口总值的55.3%、26.6%和8.4%。

此外,唐山陶瓷产品的种类,还包括有化工陶瓷、化学器皿;工艺陶瓷,如招财猫、花盆等;现代陶艺等产品。近年来,唐山艺瓷搞得非常有声有色。唐山瓷区还通过每年一度的陶搏会,扩大唐山陶瓷的影响与招商引资活动,促销效果显著,已成为我国北方诸瓷区中最大的陶博会。

三、彭城陶瓷:调整中前进

彭城瓷区所在的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人口849.9万人,辖19个县(市)区。邯郸市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具有较大的内消潜能。邯郸市拥有彭城、北方装饰城、东信家园、滏瑞特四个陶瓷交易市场,以及一些较小的陶瓷交易市场。这些陶瓷交易市场很好地促进了邯郸陶瓷业的发展。邯郸的陶瓷产区主要分布在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义井镇一带。日用细瓷一直是彭城陶瓷产业的主体与优势产品,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与地区,50年来仅日用瓷出口为国家创汇数亿美元。20世纪80-90年代,彭城瓷区主要产品有象牙瓷、白瓷、青花瓷、陶瓷壁画和美术园林陶瓷等日用陶瓷用品。目前,彭城瓷区拥有华玉、盛华、裕行、天山、力力、玉源、摩森等多家陶瓷公司。彭城瓷区的主打产品为骨质瓷、釉中彩、强化瓷等出口日用瓷种类。产品品种有成套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烟具等。此外还有各类黑白陶瓷砂锅、电磁、陶管等民用陶瓷制品,以及工业陶瓷产品。彭城陶瓷产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强化瓷、白玫瓷、佳美瓷、佳玉瓷、新骨质瓷、金皇冠釉中彩、釉下手工彩绘炻器瓷、鼓山牌高档砂锅为代表的一大批名牌产品。产品远销欧美、澳、亚非市场和国内各大中城市的高档饭店、宾馆和商业超市,为当地一个产业亮点。目前彭城有20多家艺术陶瓷作坊,主要生产磁州窑风格的仿古瓷、现代陶艺以及建筑陶瓷壁画、壁饰等品种。随着彭城陶瓷实力不断升级升档,总体经济实力曾跨入中国轻工企业200强,中国建材企业100强,河北省大型支柱企业集团30强,全国出口创汇优秀企业行列。但近10年来,由于企业决策指导思想失误以及管理不力等原因,原先的陶瓷公司投以重资的建设的建陶项目严重受挫,不仅建筑陶瓷生产能力受挫,也连带到其他陶瓷生产单位。与此同时,彭城的民营日用、艺术陶瓷产业获得发展良机,取得较大发展。

彭城玉源瓷业公司,前身为原邯郸市第一瓷厂,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日用瓷始出口国际市场。自建厂以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以现代企业的运行方式,通过创新、改造、扩大和发展,使企业实现了原料加工机械化、青坯成型滚压自动化、半成品干燥链条化、高温烧制煤气化、彩瓷烤花辊道化、生产控制微机化,成为设备先进、工艺合理、实力雄厚、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健康、持续的稳步发展。

裕行陶瓷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现占地50亩,拥有三条高档日用瓷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800万件,有员工1300多人。主导产品新骨质瓷和釉中彩瓷两大系列,以造型优美适用、瓷质晶莹剔透、富贵典雅、绿色健康而声名蜚外。新开发产品高档骨质瓷轻盈透亮,薄如纸,白如玉,是公司与国内大专院校合作开发,并经强力攻关而成。该产品为无铅配方,经国家日用陶瓷质检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严于国内同类产品。投放市场后,十分抢手。该公司致力于提高陶瓷产品档次,实现产品高档化、艺术化。

相关知识

陶瓷业的辅助工程技术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陶瓷的生产应用全过程,此产业可概括为一个产品生产和两个辅助工程、服务,一是生产辅助服务,如提供价廉物美的色釉料、模具、产品设计、燃料等等,另一是产品应用服务,如装饰设计、铺贴材料、配套件提供与配套服务等等。只有将产品做好,两个服务做好,陶瓷业才能算是尽善尽美。本文将陶瓷业的辅助工程技术列为需要开发的八大应用技术之一,就是看到当前中国陶瓷业生产的辅助工程技术开发研究水平过低和不足。例如一个卫生间,设施和装饰最能体现综合实力与水平了。其中可能有墙砖、地砖、五金水暖件、洁具、瓷盆以及功能和应用效果等。显而易见,当前国内可以提供上等的陶瓷制品,但高尚的艺术设计、高级配套五金件、专用贴铺材料等却难有合适的配套。当前国内最有价值的辅助工程技术可能包括应用艺术设计及其简便的演示系统,让用户在选购时随时可预知其选购的结果;各种制品的铺贴方法和材料,砖的应用除了粘贴或干挂之外,是否有更新更好的办法;砖的背纹研究,除了现有的方格子、蜂窝形、沟槽之外是否有更好的纹样,不仅贴得牢固又能简易投产,甚至节省原料;瓷件成套供应服务软件的开发,让用户只要提供装饰空间的图样就能成套出货,避免现场装饰中由于瓷件加工带来的污染,使产品销售服务从简单的送货上门延伸到更深的层次。辅助工程技术的研发,也是传统陶瓷业提高水平以及开拓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容忽视。

瓷砖瓷片在陶瓷业存在的问题


瓷砖瓷片存在的问题

瓷砖瓷片在房地产装修上用到的比较多,无论是客厅,还是卫生间或者是厨房都会用到它。在家具界已经成为了龙头产业,所以瓷砖瓷片在陶瓷界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在国内如此,很多国外的人们对于陶瓷也是喜爱有加,但是陶瓷制品国外是没有的,多以很多国家会大量进口陶瓷制品,国外的陶瓷一般都会比我国的陶瓷价格高一些。

瓷砖瓷片在房地产装修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那么自然能够给陶瓷业带来巨大的效益。生产陶瓷额各个企业也应该不断地完善陶瓷的生产技术,使用更短的时间产出更多的产品,但是也要切记,在提高产量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陶瓷的质量,这样才能够让陶瓷被更多的人认可,发挥它巨大的作用。现如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用到瓷砖瓷片,无论是地板,还是墙壁,但是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产品,这样才能够使用的时间更长久,也不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为陶瓷制品现在如此重要,所以很多商家开始在陶瓷上下功夫,使得我国陶瓷产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也逐渐推动陶瓷的发展,但是各种企业也一定要把握好商机,不能盲目的跟风,在市场已经饱和之后再选择陶瓷制品不仅不能拉动经济的增长,可能会引发负增长,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有了瓷砖瓷片装修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瓷砖瓷片为陶瓷业带来的巨大作用


陶瓷制品业越来越精致

我国的陶瓷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陶瓷制品业越来越精致,很多别的国家纷纷来进口我国的陶瓷在他们国家进行使用,而我国的瓷砖瓷片的作用就很大,我们因为有这样一门技术而感到自豪,因为国外并没有我国的陶瓷技术,所以国外的陶瓷价格会比国内价格好处很多。

瓷砖次品推动者整个陶瓷业的发展,先看我国,近年来,我国有很多购买新房的人在对装修方面有所研究,他们都偏爱陶瓷类的产品所以无论是地板,还是墙面,或者是简单的一些家里的用具上面都少不了陶瓷的影子,慢慢的随着人们对陶瓷的喜爱,推动者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国外也是一样,很多外国人喜欢中国的装修,对于中国的瓷器更是喜爱有加,这样我国出口的陶瓷也就越来越多,就拉动着整个产业是迅速发展,为我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我国的陶瓷并不全是优点,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为我国没有先进的技术,只有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一直没有新的花样,而且没有办法满足很多进口国家的数量需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国的陶瓷事业的前景将是无限的。瓷砖瓷片是我国陶瓷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推动着陶瓷的迅速发展,所以为了我国的陶瓷能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应该重视陶瓷产业的发展。

西北陶瓷业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


讯 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为西北陶瓷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伴随着大开发的持续深入,我国陶瓷工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掀起了东陶西进的热潮,一场以资产转移为标志的陶业结构性大调整、大迁移,在陶瓷行业备受关注与推崇。一时间,辽阔的大西北这块陶瓷行业的“处女地”吸引了众多“淘金者”的目光,他们纷纷走“西口”,以图在西北陶瓷市场实现二次创业的梦想。西北人更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东陶西进战略,大力发展地方陶瓷工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实际行动投身西部大开发,使西北地区成了我国陶瓷行业世纪之初一片充满魅力的创业沃土。

然而,我们也不无愦憾地看到,无论是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陶瓷行业的东陶西进战略,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变化,西北陶瓷业不但未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在大好机遇面前迅速崛起,反而愈加感受到了发展的艰难和生存的危机,与东南沿海地区陶瓷行业相比,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陶业增量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行业经济效益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西北陶瓷业又一次错失了发展的机遇。放眼西北5省(区)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可以说是举步唯艰,哀鸿遍野。一些装备落后、规模偏小、工艺简单、产品单一、质量较差的企业相继惨遭淘汰,不少企业陷入了关门停产的困境。面对着东陶西进的滚滚热潮,西北人振翅乏力,壮志难酬,显得焦灼而又无耐。而临近西北的四川夹江陶瓷业却实现了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开局,成了西部大开发所孕育的市场宠儿,在西北乃至全国市场上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打出了“西部瓷都”的旗帜,成为西部陶瓷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同样的市场、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机遇、甚至更为丰富的资源优势,西北陶瓷业在东陶西进战略中再一次与机遇擦肩而过,蓦然回首,留给西北陶瓷业的只是几许惆怅、几许无奈和几许徒叹!

痛定思痛,通过对近两年西北陶瓷业发展状况的反省和剖柝,做为一名西北陶瓷业的业内人士,笔者认为困扰西北陶瓷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观念陈旧,信息闭塞。这是阻碍西北陶瓷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经济相对落后等原因,西北陶瓷工业在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明显滞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陶瓷企业,形成了西部跟沿海、沿海跟国外的陶瓷竞争新格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部分陶企纷纷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的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之际,综观西北陶瓷业却如一辆老牛拉着的破车,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缓慢而又步履艰难。近两年,伴随着东陶西进的热潮,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前往南国陶都招商引资,一系列优惠政策相继出台,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都不能不令在夹缝中寻求出路的沿海投资者怦然心动。而西北地区在这方面就显得迟钝而又滞后。一位曾到西北寻求发展的客商不无遗憾地说“西部大开发是西部不热东部热,西人不急东人急”。

二是西北陶瓷业基础薄弱。占我国版图面积三分之一的西北5省(区),由于多年来社会的、历史的、改革的、市场的等多方面的原因,陶瓷工业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突出地表现在陶企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资金紧张、效益差、技术落后和缺乏市场竞争力。到目前为止,西北地区建陶生产能力不足4000万平方米、卫生陶瓷不足60万件,规模最大的建陶生产企业年产量只有300万平方米,现代化生产线只有10余条,卫生陶瓷只有新疆天山一家年产40万件的中低档生产线,最大吨位的压砖机只有2000多吨、最高档次的产品依旧停留在水晶砖和仿古砖上,还没有一家大规格抛光砖生产企业。当然,这种差距,既是生存的威胁,也是发展的动力。面对差距,西北陶瓷行业要有奋起直追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是自身优势相对弱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西北陶瓷工业正受到向高新技术产品和新型陶瓷市场转换的挑战。东南沿海地区的陶瓷生产大区,愈来愈在产品、技术、人才、市场和管理等方面聚积了行业竞争优势,形成了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经济主宰和事实上的“侵略”,西北地区几乎所有的陶瓷生产技术都要从东南部陶企中引进与借鉴。而西北地区相对低廉的资源、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优势反而一步步地弱化。在陶瓷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而又严重供大于求的今天,西北陶瓷工业在研制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传统产业等各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艰巨。单纯地依靠政府“输血”、沿海“支援”,都最终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

四是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年生产能力约在30亿平方米左右,而市场需求却只有20亿平方米左右,呈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西北地区除青海省外,建筑陶瓷各省市只有3-5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卫生陶瓷只有新疆一条中低档生产线,真正有点规模、有点市场的也就屈指可数的几家,且大都效益低下,生存空间极为狭小。若想简单地扩大再生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一方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另一方面自家门前的市场也早已被外来的竞争者捷足先登瓜分完毕,新入的“门槛”实在太高,使不少投资者望而生畏。

难道西北陶瓷业就这样苟延残喘,坐失良机?西北人当然不愿意,而且也不符合西部大开发的精神。那么西北陶瓷业又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呢?

首先要抓住机遇,加强东西合作力度。近两年,陶瓷行业东陶西进步伐日益加快,这既是东南沿海地区陶瓷工业寻求二次创业的机遇,也是西北陶瓷业加快发展的机遇。“西部瓷都”夹江的迅速崛起,为西北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目前西北陶企虽然在人员引进、产品开发和技术合作方面与东南部陶企联系密切,但外来资本却很少。在当前备受关注的东陶西进热中,西部陶瓷企业要充分利用东南陶瓷产区其先进的技术优势、新产品开发优势、信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本优势,与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廉价的能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地理优势、市场优势等紧密地结合起来,聚合双方的优势,本着真诚合作、实现双赢的目的,以资产经营为重点,在注重盘活现有的陶业存量资产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外来资本,为西北陶瓷业增添活力。

其次要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遵照国家产业政策,在西北地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现有陶瓷企业的基础上,重点新建或扩建几家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陶瓷企业。对现有陶瓷企业主要通过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目前,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各省(区)都有从国外全套引进的生产线,要依托这些先进的生产线,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以点带面,实现西北陶瓷业的快速发展。据悉,甘肃省建材“十五”规划中,把筹建一条年产60万件中高档卫生陶瓷生产线做为行业发展重点予以扶持。西北地区要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和争取国债贴息贷款,加快重点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为西北陶瓷业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和市场建设。陶瓷行业是物流量很大的行业,不但生产领域能赚钱,商贸流通领域更能赚钱。近年来,东南陶瓷产区为了开拓西北市场,大力进行通路建设,这为西北陶瓷市场提供了创业发展的大好机遇。西安的大明宫市场、宝鸡马营路建材市场和联盟建材市场、兰州的西固陶瓷市场和富星家居广场、银川的华龙建材市场、乌鲁木齐的华凌建材市场和信中建材市场等众多陶瓷批发市场,影响广泛,效益显著,成为东南陶瓷进军西北的大型集散地和“桥头堡”,满足了西北消费市场对陶瓷产品的不同需求。这些大型建材市场内,几乎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知名陶瓷品牌,成为西北市场上甚至是我国陶瓷走向西亚和欧洲各国的一艘艘“航空母舰”。但是,目前西北地区大部分陶瓷市场仍就显得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低、营销网络单一、营销观念淡薄。此外,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对市场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西部陶企要因地制宜,坚持多布点、灵活多变的营销战术,建立小规模、专业化、连锁式的营销网络,把东部先进的产品和经营理念力争渗透到西部的每一个角落,才能更进一步激活西部市场,在西北陶瓷市场拓展出新的空间。

第四要充分利用西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西北地域辽阔,居住分散,消费结构千差万别,消费习惯也不一致。这给东南部陶企进军西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这恰恰也是西北陶企的优势所在。西北陶瓷企业要结合本地的消费特点和独特的区域文化,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适合本地消费特点的陶瓷产品,为实现陶瓷产品的属地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陶瓷行业是高能耗行业,在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陕西、新疆等地丰富而又廉价的天然气资源为陶瓷业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燃料,伴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工,整个西北地区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天然气管网。同时,其廉价的电力、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这对西北陶瓷业而言无疑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而咸阳陶瓷研究院在国内陶瓷行业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行业技术,也为西北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此外,还要加强改革与创新步伐。西北陶瓷业要在西部大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改革与创新。一方面,陶瓷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组织结构,尤其是要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目前西北地区绝大部分陶瓷企业都是国营机制,与东南地区民营陶企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这方面,西北地区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另一方面,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入手,加快创新步伐,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结构创新、政策创新和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的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夯实企业基础,引进专业人才,以全新的面貌投身西部大开发。

当然,在这种大开发、大发展的创业背景下,对西北陶瓷业发展中的几种观点也需正确地加以认识和对待:

一是认为西北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发展陶瓷有诸多有利条件。从历史的角度看,西北数千年的发展史上并无大的出名的陶瓷企业,陶瓷文化也比较残缺。地大物博是事实,可资源丰富却值得商榷。生产陶瓷所用的高岭土、陶土、长石、石英沙、透辉石等大宗原料大都品位不高,杂质多,含铁量高、且运输距离远。陶瓷行业有句俗语“生在原料,死在烧成”。低品位的原料很难保证其产品的档次,这种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西北陶瓷业多年来只能在低档次徘徊不前。目前的西北陶瓷业除了地理优势、市场优势外,可以说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二是认为西北陶瓷市场需求空间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西北5省年需建陶产品约8000万平方米、卫生洁具150万件,虽然建陶生产能力不足50%,卫陶生产几乎是空白,但从全国市场来看,已是严重的供大于求。在目前我国公路、铁路运输能力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其原有的地理优势也正日渐丧失。此外,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消费能力也很有限。那种认为西北陶瓷产品供需缺口大,只要有贷款就大胆地上项目、建工厂的做法,是不懂市场经济规律的决策行为,是狭隘的地方利益在做崇,缺乏市场一盘棋的观念。

三是认为西部大开发,西北陶瓷业要大力新建陶瓷企业。西部大开发,西北要发展,但发展陶瓷业一定要应地制宜,量力而行。目前的西北陶瓷业,大部分陶瓷企业在近两年关门停产,赢利企业微乎其微。连现有的企业都搞不好,还要硬着头皮大搞重复建设,不是拿着银行的贷款不心疼,就是头脑发热瞎决策。西北陶瓷业要发展,必须立足于现有的存量资产,加强东西合作力度,才能摆脱目前内忧外困的局面,实现西北陶瓷业的快速发展。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总书记再一次对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为未来的西部构画出了宏伟的蓝图,使每一位西北人既感责任重大,又觉信心百倍。让西北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西北,让东部走向西北、让西北沟通东部,西北人显得热情而又急迫。无论改革和发展的困难有多大,做为西部大开发先行行业的建材业、做为陶瓷行业一片未曾开发的“处女地”,西北陶瓷业必将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做出巨大的贡献。

陶瓷业面临新一轮技术竞争


从刚刚在上海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抗菌产业博览会了解到,应用抗菌技术改造传统陶瓷、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将是众多陶瓷厂家选择的新发展方向。国内陶瓷业正面临新一轮的技术竞争。

新型技术寻求突破

我国是陶瓷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目前,传统陶瓷产品同质化现象日渐严重、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很多陶瓷企业的产品,在残酷的价格竞争下,利润越来越低。为了摆脱以上恶劣的竞争,众多陶瓷企业开始寻求产品差异化的突破,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据了解,在各种宾馆、饭店、车站、医院等公共场合,人流量非常大,各种流行病易传播。广大消费者对陶瓷产品心有余悸,怕被病菌感染。应用抗菌材料营造健康的生活空间正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新需求,陶瓷的抗菌功能自然也成为了陶瓷行业的一个非常鲜明的“卖点”,成为一些陶瓷企业手中高擎的“撒手锏”。

行业发展面临变革

据了解,国内很多科学家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抗菌技术的开发,山东华光陶瓷(资讯行情论坛)、唐山庄头北(中国)建材有限公司、广东美地、广东雄鹰集团和潮州多家陶瓷企业都陆续推出抗菌陶瓷。

中国抗菌协会华南办事处沈喜盛告诉记者,抗菌技术事关陶瓷行业未来的发展,抗菌技术不是所有陶瓷企业都能逾越的技术门槛,没有条件实力的陶瓷企业是很难生产抗菌陶瓷的。

据了解,在国际陶瓷市场上,抗菌陶瓷已经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陶瓷的抗菌功能已经列入了产品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抗菌技术应用最早和最广的国家。而加入世贸后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陶瓷大鳄纷纷窥视的重要市场,加入世贸后,我国陶瓷行业将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国际市场产品的冲击。积极推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全面禁用实心黏土砖已是刻不容缓。据了解,专门针对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而制订的地方性法规即将出台。

目前,省城居住建筑绝大多数没有采取节能措施,室内夏热冬冷,居住舒适性差,采暖能耗已是发达国家的3倍,为此每年多消耗能源50多万吨标准煤,耗资达到1.5亿元。

印尼陶瓷业受煤气停供 威胁陶瓷工业停产


5月14日报道,印尼万丹(Banten)诸陶瓷业经营者感到恐慌,因为自10日煤气压力,由此前的0.8巴(气压单位)急降成为0.1巴,以致生产完全停顿,且估计每天损失100亿盾。

印尼陶瓷协会(Asaki)总主席阿玛德·威查雅(AchmadWidjaya)称,若是该情况继续延续的话,则陶瓷工业将受到关闭的威胁。

近日,他在雅加达对记者说,“为要重新使陶瓷焚烧机器弄热,需要超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因此,若在一个星期内还是没有煤气,则须完全关闭。”

直至11日下午,丹格朗市、巴拉拉查和庇东的大部分陶瓷厂的煤气压力升降由0.1巴至0.2巴之间,以致小部分的工厂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替代天然煤气。

实际上,液化石油气的使用,促使生产费用上升至3倍,因其价格远比由国家煤气公司所疏导的煤气更贵。

他说,“据我所知,只有ArwanaCitramulia上市公司使用液化石油气,而其它的则选择停止生产。”

倘若此情况持续进行下去,则在陶瓷工业总共3万名员工的2万名,将受到失去生计的威胁,因在他们工作地点的企业,遭到关闭的威胁。

威查雅解释说,10家餐具陶瓷大企业,其中RomanCeramics、Toto(美国外资企业)、Arwana至DoultonIndonesia和地板与墙砖陶瓷工业,其中如LukiCeramic和Kopin从10日停止其生产。“陶瓷企业煤气承诺是来自国家煤气公司,而国家煤气公司却受到与北塔米纳公司合同的约束。”

他说,不单是陶瓷工业受到停止煤气供应影响的压力,但是支撑工业,例如厚纸板、包装和后勤服务业亦跟着没有运作。

景德镇陶瓷饰品:对首饰业破壁的新现象


破壁思维就是抢占思维空缺,分业外、业内的两种形式:

一、用业外的机会颠覆业内同质化的需求饱和造成的不思进取的行销意识;

二、另外在业内抢占思维空缺,或避实就虚,或创新破壁发展。

破,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在于变,变在于通。壁,就是墙或某些物体上作用象墙的部分,它往往形成一种壁垒-----对立的事物和界限。“壁”需要分解与突破,“壁”拆开即为“辟”、“土”,意思是开拓疆土,打破原来的领地,进入更新更大的范围。

破壁思维颠覆了传统思维,通过嫁接、跨界、杂交和混搭,在红海中破壁而出,为首饰业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调查发现,沪宁两地首饰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非常明显,中国首饰产品一直停留在原有的珍珠、钻石、玉、珊瑚、琥珀、玛瑙、水晶、金属、木头等主原材料上,近几年来,作为陶瓷的颠峰之地和中国瓷都景德镇,让陶瓷与饰品的创意融合,迅速地打破了行业间的壁式阻隔,让陶瓷也饰一下,陶瓷混搭着饰品,泥与火的结合体,成为绿色饰界的代表,陶瓷饰品的流行态势一发不可收拾,陶瓷首饰的表现形式有瓷花、瓷珠和瓷片等,品种有项链、胸针、手链、耳饰挂件、扣饰、香烛台和家装小摆设品等等。陶瓷饰品从构思画图、捏雕、做坯、成形、干燥、补水、上釉、烧制到最后的成品打磨,过程非常细节化。

景德镇陶瓷饰有手工制作和贴花工艺等,这种饰品有收藏价值,比较个性、精致,综合了时尚、流行、创意、手工传统原创文化等。陶瓷饰品,正以其创新的个性,让就业的人群更加年轻化、多元化、时尚化和国际化。

在景德镇,许多陶院学生的专业就是学陶瓷雕塑、制作或设计的,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把自己设计制作的首饰半成品拿到窑里去烧,然后拿到乐天陶社的周末集市上去卖。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链比较完善,烧陶瓷的窑,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陶瓷首饰的制作,关键还是创意。

就是异地的许多大学生,通过淘宝店或企业官网,从景德镇进一些精美个性的陶瓷饰品,开出格子铺,低成本地为自己将来的创业找到了一个好的起点。

除了学生外,外国人、中国内地的客商也慕名而来,对景德镇的陶瓷饰品情有独钟。景德镇的陶瓷饰品曾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中国的首饰消费呈现多元化的消费趋势,人们对款式、工艺、材料和价格等方面有多样化、个性化和时尚化的追求。

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链完善,从原料供应、陶模开发、产研学、生产制作、窑炉烧制、成品展示、销售和市场服务正逐步地完善着,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大批的人去操作,非常热闹,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事业的腾飞。对于景德镇,千年瓷都,千年产业,千年文化,创意,成为承递一个产业的火种。笔者坚信,景德镇陶瓷首饰,凭借瓷都完整的陶瓷产业链和深厚的文化链,将引领首饰行业的新未来!

如果不知道大理石的秘密,你怎么卖砖?| 品类篇(1)


作者:小编 导读:一款瓷砖产品的面世,不仅在于它的质量如何,更在于它是否能得到消费者的赏析,一般来说,判断一款瓷砖的受欢迎程度,往往不在瓷砖本身,而在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

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误以为,大理石瓷砖是不是含有大理石成分的瓷砖产品。这种看似可笑的回答,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消费者对于大理石瓷砖的认知,还停留在相当模糊的阶段。

好产品,不在于少数人评价而在于多数人使用

可能会有部分消费者知道开创大理石瓷砖这个品类的简一大理石瓷砖,以及这几年非常红火的大角鹿钻石釉大理石瓷砖,但是对更多消费者来说,想起的大概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品牌了。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大理石瓷砖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不断地传播大理石瓷砖这个品类概念。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真正能让消费者听得懂、看得懂的瓷砖品类,诸如木纹砖、仿古砖、大理石瓷砖这三个品类是毋庸置疑的。

大理石瓷砖作为瓷砖行业分化出来的一个品类,其市场所占据的份额有多少呢?

就目前市场上来看,很多传统意义上的瓷砖企业都在推大理石瓷砖这个产品,从中也间接说明了大理石瓷砖在市场中的份额。

大角鹿钻石釉大理石瓷砖董事长南顺芝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将山东、江西、佛山等产区所有销售大理石瓷砖的品牌叠加起来,大理石瓷砖占据的市场份额可能已经超过了两百亿,而且市场容量在不断扩大。

一款好的产品,需要市场的认可

说起大理石瓷砖,“简一”选择了走高端路线,也造就了大理石瓷砖高端市场以外的空缺,同时也诞生了一批注重中高端市场的大理石瓷砖品牌,比如像大角鹿这样的瓷砖品牌,就抓住了这个空缺的机会,让大理石瓷砖走进更多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中,根据南顺芝透露,其品牌未来将会继续主抓中高端这一消费群体。

据悉,目前大理石瓷砖存在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瓷砖品牌,但是真正能称得上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大理石瓷砖品牌,确实屈指可数。

以佛山为例,简一大理石瓷砖、大角鹿钻石釉大理石瓷砖、通利大理石瓷砖等等品牌,都是知名的大理石瓷砖品牌,再加上其它不知名的大理石瓷砖品牌,以及一些老牌瓷砖品牌都在推大理石瓷砖,市场的竞争自然是很激烈的。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大理石瓷砖品牌未来会越来越明细化,那些不知名的大理石瓷砖品牌,可能会在厮杀中被市场淘汰。

那么为什么大理石瓷砖会受市场欢迎?

大理石瓷砖即仿天然大理石,在纹理,色彩,质感,手感以及视觉效果完全达到天然大理石的逼真效果,装饰效果甚至优于天然石材,正是因为它所具有天然大理石所不具备的优点,而备受消费者信赖及推崇。

总的来说,大理石瓷砖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1、大理石瓷砖是通过机械高压成型,高温煅烧而成,釉面细腻光滑防水防污性能好,利于维护保洁,也利于装饰效果的保护。

2、资源稀缺是天然大理石的另一个本质性问题,而大理石瓷砖货源稳定,价格相对于天然大理石来说,要便宜许多。

3、天然大理石抗折强度低,容易断裂,而大理石瓷砖则没有这些缺点。

大理石瓷砖——陶瓷行业的宠儿

大理石瓷砖,它拥有大理石的逼真效果和瓷砖的优越性能。相比较天然大理石,它在防污防水、抗折强度、易清洁等使用性能方面表现更为卓越。

当大理石瓷砖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有行业媒体评价它说,大理石瓷砖的出现,颠覆了天然大理石与瓷砖之间的固有格局,为瓷砖乃至整个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革新与促进作用。

满园争艳才是春,一枝独秀不是春

随着近几年大理石瓷砖风行终端,不仅一些跟风的小企业做大理石瓷砖,一些行业知名大品牌也争相加入了大理石瓷砖研发生产领域。不过在其中,记者了解发现,很多瓷砖产品因为具有了某种类似于天然大理石的纹路,而被强行冠以大理石瓷砖这个称谓,出现在瓷砖市场上。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辨别大理石瓷砖这个课题,大理石瓷砖生产者具有不可推卸的教导义务。假以时日,大理石瓷砖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清晰的认知,品牌的概念在消费者心中不断延伸,大理石瓷砖市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肃清。

大理石瓷砖看纹路,更要看耐磨度

在记者所走访的佛山部分陶瓷展厅,很多时候大理石瓷砖都会被放到醒目的位置,以吸引参观者的注意。从展厅所展出的大理石瓷砖产品来看,从最初单纯的大理石瓷砖到今天演化出来的柔光大理石瓷砖、通体大理石瓷砖、负离子大理市瓷砖,再到大角鹿所开创的大理石瓷砖新品类——钻石釉大理石瓷砖等等,大理石瓷砖也处在不断演化的进程中。

据记者了解,判断一款大理石瓷砖,除了看它的纹路是否达到天然大理石的纹路效果外,其耐磨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也是核心的部分。

评判一款大理石瓷砖的好坏,在于它的转数是否达到一个标准。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釉面砖、全抛釉都在750转以下,倘若是瓷砖的釉面达到1500转左右,都是属于质量上乘的产品了。(注:瓷砖按转数划分耐磨等级:零级100转 , 一级150转 ,二级 600转 ,三级 750 -1500转 ,四级 2100 - 6000和五级12000转,即转数越高,其耐磨度、防污性越好。)

目前,大多数大理石瓷砖企业所生产的瓷砖产品,其转数都在750到1500之间,能生产达到1500转以上,甚至于2100转以上的企业,实属少数。

釉面作为大理石瓷砖的核心部分,其生产的转数越高,其耐磨度就越高,而它的防污性能也会相应提高。通俗来说,釉面一旦遭到破坏,瓷砖就容易产生划痕、发黑等问题。换句话说,大理石瓷砖的釉面其实就是耐磨度表面的一层安全防护罩。

从“中国制式”看陶机业的发展


一、中国陶机业的现状与不足1、得益于中国建陶业20多年发展的良好机遇。广东作为中国墙地砖的发源地,其生产规模、技术装备、市场流通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都属一流,引领着中国建陶业的潮流。在大批引进意大利设备、技术的同时,为中国陶机装备业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培养人才的机会。2、建陶产业“中国制式”的产生,陶机业功不可没。中国建陶产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低成本、大产量、高增长”的岭南建陶产业模式,被产业界人士归纳为建陶产业的“中国制式”。并不断地在国内各产区乃至世界各地成功复制。中国建陶做大,陶机装备业功不可没。因为“中国制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可以100%的选用性价比优越的国产陶机,而中国陶机业最清楚中国的建陶产业需要什么。中国在成为陶瓷出口大国的同时,也必将成为数一数二的陶机出口大国。3、陶机业的不足,制约了建陶产业的发展。1)原创技术缺乏,造成建陶生产工艺创新的瓶颈。

建陶生产的工艺流程,20多年变化不大,关键在陶机装备的技术创新贫乏,如成型、布料等。2)产品开发“偏科”。

广东在抛光砖的生产方向:无论是在产品规格,花色品种工艺技术,堪称世界第一。首先应归功于抛兴机技术的世界第一。但中国的仿古砖技术与意大利相比,落后甚远。归根到底也是中国的釉上处理设备开发不足。中国陶机业在卫生洁具,日用瓷生产等领域的设备开发没有进步,也反映出这一点。3)片面强调实用原则。A.不注重产品造型设计,外观质量粗糙;B.使用寿命短(尤指热工设备);C.缺乏人性化设计,不利于清洁生产,有悖人道与文明;D.标准化基础差(同其他轻工机械相差甚远)。4)实验室设备开发少。5)能耗高,环保差。6)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差。A.不知道国外企业需要什么,只知道贩卖“中国制式”。中国陶机整线输出困难重重。外观、材料、包装、运输、服务等每个细节都是中国陶机的软肋。B.仅有低价位是不够的。 毫无疑问,在其他优势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低成本确实是我们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切入点,但这种低成本是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较低的资源成本和环境,社会要求不高之上的。这种优势是暂时的。从业人员对收入要求的逐年提高,经济增长过快,造成有限资源的供不应求,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必然的结果。新的交通法实施引起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社会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要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限制排放污染。而SA8000,这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选择供应商时的考察因素,这一事实又会影响一批以牺牲员工的法定权益和对环境的最起码维护来换取低成本的中国企业。 而令人担忧的还不止这些。别忘了,世界不止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绝非中国的独家优势,有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甚至还不如中国。如中东、印度、越南及其他亚洲建陶生产国家,今天他们来中国寻找商机,学习经验。可以想象当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经验提高到与我们相近的水平,我们的成本优势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意大利的今天必将会在限定的某一日,在我们身边重演。我们的低成本优势还能维持多久?今后工作我们该做些什么?二、陶机行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增长率等数据的综合分析,评估企业目前的竞争力状况,笔者认为较适合用于陶机行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分析。1、销售收入 许多人认为,陶机行业适应做小企业,企业大了风险也大,成本会提高。因此年销值能上1亿元的陶机企业实属凤毛麟角。而当今的世界陶机老大仅压机年销售量就有350--420台(其中中国市场仅80-100台),年销值达6亿美金之多。要做强首先要实现做大的目标,加大厂房设备的投资是陶机企业做大销值的前提。2、利润率

我们的产品价格是意大利同类产品的40%至70%,中国陶机行业的盈利能力可想而知。3、增长率

了解国际市场需求,抛弃不求发展的观念,把增长率作为中国陶机行业的竞争优势来培养。三、国际化——中国陶机发展的必由之路。1.倡导国际化、专业化、差异化,建设特色的中国陶机产业。2.依靠源源不断的原创技术,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3.把国内市场当作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来做,实现陶机行业由“中国制式”向“全球制式”的转变。四、打造世界级的品牌——中国陶机的梦想。 品牌价值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整体经济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中国陶机行业而言,固然其整体规模之大,体系之全,发展之快值得称道,但是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还未出现,整体品牌价值的提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此,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应是中国陶机行业当前的重要课题,毕竟我们与世界陶机老大相比还有十几倍的差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