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芒口 > 导航 >

芒口瓷

芒口瓷

古代瓷器芒口 定窑芒口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窑口

2020-06-29

古代瓷器芒口。

口沿部位无釉而有芒刺的瓷器。芒口瓷的产生是北宋定窑采用覆烧工艺的结果。宋以前,瓷器的装烧工艺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均采用匣钵套装叠烧,即每个匣钵装一件瓷器,数个匣钵叠成匣钵柱,排列于窑床上。此种装烧方法占用空间较大,产量有限。北宋中期河北定窑率先改革装烧方法,采用覆烧工艺,将同样规格的碗、盘等器物口朝下叠码在匣钵中,其间以垫圈相隔入窑烧造。同样窑炉,同等燃料,采用覆烧工艺要比叠烧工艺产量高出许多,覆烧工艺使用的垫圈质地与器物胎质相同,高温烧造时二者膨涨系数一致,因此采用覆烧法产品的成品率相当高。所以覆烧工艺一出现,很快被接受并推广,北方的霍窑、南方的湖田窑、德化窑等也先后采用覆烧工艺大量生产芒口瓷。芒口瓷产品主要以碗、盘为大宗,器形简单,器壁较薄。装饰以印花纹为主,也有少量刻花划花。纹饰题材有双鱼、荷花、菊花、缠枝花卉等。印纹一般略显呆板,刻花纹饰较生动流畅。芒口瓷因其口沿无釉有毛涩感,影响使用效果。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当时用金、银、铜镶饰其口,称为扣(釦)金、扣银或扣铜,故有“金装定器”之称,其作法是根据器物口沿大小、毛涩宽窄选料,将裁好的金属薄片制成截面呈倒U字形,套在瓷器口沿上,再用木制工具轻轻敲打,使其牢固咬住器口。镶饰金装的芒口瓷愈显华贵典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镶金口刻花纹盘即为典型的高档“金装定器”。扣金工艺并不复杂,然而瓷器口沿薄且脆,在上面镶饰敲打如覆薄冰,增加了工艺成本,故民间使用芒口瓷不需要装饰。芒口瓷长期使用口沿易挂污垢,不易清洗,所以元代中期以后,芒口瓷终被淘汰。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天启瓷的特征与釉口


衔接万历和崇祯的天启瓷,两边的界限是很难确定的,尤其是与崇祯的交接更是不好确定。目前只好根据有些有款的,或者确实有考古证据的和一些当时的书面记录来进行确认,以下是关于天启瓷鉴别的简单常用的方法。

粘沙底:这是一个比较具有明显特征的天启瓷鉴定要点,即使是为皇家烧造的带有“天启年制”双圈款的瓷器有时候也会呈现出这个特点。

虫咬现象:在瓷器的边沿部分,如口沿、角边出现釉的自然脱漏,这是天启朝瓷器的特有特征。景德镇的瓷器早已经解决了脱釉的现象,而偏偏在天启这一代重出江湖,可谓返祖现象。日本后代仿造这种虫咬现象的很多,注意观察,区别自然脱釉和人为脱釉的表现,以免走眼。

纹饰上的特征:天启瓷构图的独特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断代依据。如从青花罗汉盘(见上图),可以看到一个与以往瓷器纹饰构图不同的现象。一般来说,碗盘背面的构图也有天地之分,靠底足为地,口沿为天,人物、风景、树木总是从底向上。而在这件盘子中可以看到一个天地倒置的现象,草木之根在盘子的口沿,往下伸延。这是天启瓷构图的特征,其他朝代真是不多见。反之,在盘子的正面也有从口沿向盘心伸延的草木。结合其他特征,可以为综合断代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依据。

酱釉口(俗称口红):景德镇白瓷口沿涂酱釉的现象也是天启朝首创的。这主要还是由于虫咬现象的出现降低了瓷器的质量,陶工们想出了这个不是方法的方法来补救。大量出现这一现象的应该是崇祯朝以后的器物,也是人们区别天启和崇祯的重要标志。

天启瓷:万历皇帝仙逝,短命的泰昌皇帝按遗诏免除了没有烧制完毕的官窑瓷器,撤回了督窑宫。景德镇明代官窑历经200余年终于落下帷幕,直到康熙初期才恢复景德镇官窑的生产。景德镇经历了一个没有官窑的40多年,史称过渡期。这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历史时期,也是瓷器史上一个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时代。天启正是这一变革时代的开创期,而变幻莫测的时代也带来了新颖之趣,“趣”正是天启朝瓷器的特点。

五代唇口碗 沿袭唐瓷遗风


五代陶瓷前期造型较多地沿袭晚唐风格,保留了唐代的形制。但制作均较前唐更精巧优美、丰富多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代时期烧制的唇口碗。唇口碗因口缘凸出如唇而得名,晚唐时开始出现,其主要器型为:厚唇,口沿外翻,碗壁略呈斜直,宽矮圈足,瓷胎较薄,制作规整,器表光滑,给人以轻巧之感。其造型特征与各地五代墓出土碗式颇多共同之处,是五代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典型碗式,但以白釉器为多见,酱黄釉器较为少见,因而珍稀。

五代瓷器从唐代瓷器的雍容浑厚发展到优美秀致,充分体现了五代制瓷工艺的改进和提高:在制瓷原料上,为了胎薄就需加工得更为精细,使烧成后的胎质更加致密,玻化程度高,器物更加轻巧秀美。在成型技术上,五代的盘、碗胎质均较薄,器皿口沿常作花瓣形,有五、六、八瓣不等,宽圈足直而矮;执壶起棱作瓜形,杯作海棠式,仿造金银器,器物的成形难度均较大,表现出五代时期在成形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在装烧技术上,窑炉结构进行了开创性改进,成功地控制还原气氛。同时,使用匣钵装烧较唐代更为普遍,使瓷器呈色均匀纯净。为了器物外形美观、完整、实用,支钉不仅小,而且少,且在不显眼处,使满釉瓷器烧造成功,这是支钉工艺改进提高的硕果。

五代酱黄釉唇口大碗,高5.8厘米、口径20厘米、足径10厘米,造型显得宽矮、规整、轻巧,其唇厚,口沿外翻,碗壁略显斜直,胎壁较薄,宽矮圈足,见坚致的灰白胎,碗内壁底见圆形涩圈无釉,而涩圈内中心有釉;圈足及足端无釉,而圈足内又满釉。内外壁均施满酱黄色釉,开细小冰裂纹。碗外壁见施釉不匀之缩釉点,釉薄处可见壁上的轮制弦削痕以及近底足处的竹片刮削痕。该酱黄釉唇口大碗应系五代早中期的民窑产品。

细说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南定”白瓷的窑口及异同点之我见


“南定白瓷”,是指宋室南迁后所烧的定器,简称“南定”。在中国古陶瓷白瓷体系中,“南定”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亮点。在解读“南定”时,若光从“南定”名字上讲,他就包含有二层意思:其一,是指地域上的差别;其二,是指时间上的差别;在确定“窑口”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特指景德镇一个窑,也有泛指南方地区的窑。

几年前,笔者在松江东门外,据传说是一处唐、宋寺庙遗址渣土中,采集到一批江西吉州窑仿“北定”器残件和景德镇窑仿“北定”器残件,主要是碗、碟、盏等日用品。在这堆渣土中,还捡到南宋淳熙元宝和嘉泰宝钱币个一枚。结合以上所采集的标本,就“南定”瓷的窑口以及它们之间仿定窑瓷的异同作一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吉州窑仿定器,非常近似于“北定”,是“北定”的翻版。我所找到的一些碗、碟,从造型到印、刻花纹饰,在“北定”样本中都能对上号,尤其是工艺、花口、底足、芒口镶包金属薄片与“北定”如出一辙。因为看到的是实物,出乎意外的是“南定”瓷的任何一件日用品,胎体都十分轻薄,有的小碟几乎薄如一张纸。处于好奇,挑选一只直径14厘米的碟子,重量只有70克;一只直径16厘米、高7厘米的碗,重量只有90克。如此薄的胎,其它窑口还没有发现过。我们知道,吉州窑的胎较粗松,要拉薄胎是很困难的,而吉州窑仿定器能拉出如此薄的胎,实属不易,这是一大特色。除此外,吉州窑的大部分仿定器,口的部位均镶包有铜质、银质或银质镏金薄片。笔者所采集的标本,几乎只只均有,虽然材质已发黑,但金黄色还能见,如果是一般大路货,大有不必如此重金包装。

吉州窑普遍是施满釉(除芒口外),但是采集的标本中有两种情况书中没有见到过:第一,碗的底足,足墙平切,足内光滑均无釉;第二,碟的底足,足墙更小,足内用刷釉方法施满釉,底足处理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吉州窑仿定器与“北窑”最大的区别,或者说是缺点,就是釉色普遍泛米黄色,没有“北定”那么白,也没有泪痕,且在釉面上发现有细小的呈上下变化的兵裂纹。其次是,烧结温度不高,瓷化程度差,声音不够清脆,有发闷的感觉。但是,有一些精细小碟、小盏,发色十分到位,加上纹饰相似,几乎可以与“北定”乱真。

下面,再来看景德镇窑仿定器。景德镇防定瓷也非常成功和出彩,它也采用与“北定”相同的工艺、相同的印花纹饰,刀法非常细腻生动。在捡到的标本中,芒口处也镶金包银,十分富贵。由于景德镇采用的瓷土比吉州窑好,所以看相同的碗,线条要硬得多,有力度,因此它的重量就要比吉州窑重。景德镇窑仿定瓷与“北定”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釉面白中显青,但绝不是青白釉那种白中泛青,它的青中略有一些灰白色,釉中也不见有泪痕。但是它的釉面非常滋润、肥厚,给人的感觉非常深沉,没有轻浮感,施釉均匀,仔细观察,没有发现冰裂纹。景德镇窑仿定瓷最耐看的一点就是它的印、刻花纹饰,图案清晰,印花秀美,牡丹、荷花历历在目,有动感,有立体感。景德镇窑仿定器的底足处理与吉州窑相似,也有施满釉和露胎两种方法,碗的底足不施釉,拿在手中不易滑落,非常实用。

吉州窑和景德镇窑在南宋时成功仿烧出“定窑”,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南宋”既指以上二窑,而不仅指景德镇一个窑。从采集的标本中,吉州窑的仿定瓷要远远大于景德镇窑。南宋时,民间常用的白瓷,大部分来自于以上二窑。当然,这只是从松江老城采集的标本中得出的结论。在渣土中还捡到南宋钱币,这是给这批“白瓷器”断代的极好参考物,证明就是在这一年生产的。

虽然“南定”白瓷受当地资源如瓷土、燃料不同的限制,没有达到类银似雪的效果,但“南定”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白瓷”,以轻薄的胎体、滋润的玉质感、娟秀的纹饰和贵重的金银包装证明它是南宋时期值得重视的一个品种。这点,因唤起收藏界对其认识和注意。

大汶口文化陶器


1 9 5 9年在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大汶口发现~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界将其命名为大汶口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的山东和江苏北部。据测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历程。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除红陶外,还有灰陶、黑陶、白陶。大汶口文化的陶器陶质比以前更加细腻。器物制作方法仍以泥条盘筑法为主,间有手工捏制,晚期出现轮制。器型主要有鼎、鬻、盂、豆、尊、瓶、碗、钵等,器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圈足器和三足器较多,器物有把手器耳和器盖的较多,其中钵形鼎、背壶、圈足高柄杯等为大汶口文化特有的代表性器物。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器物素面陶 较多,大部分经过打磨。有装饰的器物,运用刻划、拍印、堆塑等技法,纹饰有篮纹、圆圈纹、划纹、弦纹、弧线三角纹及附加堆纹等。大汶口文化装饰的显著特点是出现镂空,这种技法主要见于豆和高足杯,有三角形 、圆形、菱形、方形和长方形的镂空。

彩陶在大汶口文化中数量较少,但也颇具特色。某些器物施红色陶衣。早期纹饰多为黑色单彩。中晚期以红、黑、白三色颜料描绘纹饰,有些器物上出现三种颜色。纹饰图案以几何纹为主,有八角星纹、水波纹、花瓣纹、窄条纹、圆圈纹等,其中以折线纹、波线纹、勾连回旋纹最具特色,纹饰线条匀细,色调对比强烈,图案朴素大方。除彩陶外,还出现彩绘陶装饰,纹饰简单,有弦纹、带纹、圆点纹等,以红彩描绘。彩绘陶在其他文化中比较少见。 引人注目的是,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四件灰陶缸上刻有五个图形符号,它们被有意识地刻在器物的一定部位,象征着太阳、云气、山峰和装柄的石斧、石锛,这种图像纹样在装饰艺术上有着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象形文字,有人称之为图形符号,它为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何谓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各窑口青瓷特点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

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而不同的窑口青瓷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越窑青瓷: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以划花为多。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 

一般,清澈碧绿。

龙泉窑青瓷:早期烧造的青瓷,胎体厚重,原料淘炼不纯,釉层很薄,釉色多青中泛黄。在造型和纹饰方面,受越窑的影响较深。器物造型多模拟自然界物象,如瓜棱壶。尤其是在胎面上的刻划花装饰,变化多端,生动自然。进入南宋,以釉色取胜,釉层肥厚如凝脂,纯如美玉,以无纹片者为贵。北宋时以碗、盘、壶器为大宗,有少量的钵、盆、罐、瓶等器物。青瓷制作规整,器底旋削平滑。南宋晚期的器物种类更加丰富,除了日用器皿外,还增添了文房使用的砚、笔筒、笔架、水注、滴、模子和佛前供用的各式香炉及八仙塑像等。这时期纹饰也发生了变化,早期那种刻划花装饰已消失,代之而起为堆点、浮雕装饰。

官窑:南宋早期的青瓷产品,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质细,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为主,兼有青灰、青黄和炒米黄等色调,釉层薄而润泽,有纹片,满釉支钉装烧,器底有圆形支钉痕,工精质高。

青瓷的形制、胎、釉和支烧工艺都与北宋汝、官窑青瓷特点相类,确为“袭故宫遗制”。南宋后期官窑青瓷的烧造追求玉石质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二次烧成的厚釉工艺,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釉面上显露横竖交织的蟹爪纹片或层层叠错的冰裂纹片,有说不尽的奥妙。明清两代,仿制宋官窑青瓷成风,以清代雍正朝景德镇御窑仿官品为最。

汝窑青瓷:汝窑特征是胎色呈香灰色,釉色以纯正的天青色为主,釉面较光亮。一般都有细密的开片,犹如蟹爪;无纹片者极少见。汝窑一般都是小件器,器物种类有盘、碟、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葵瓣盏托、椭圆形水仙盘等。盘的圈足较大,圈足外卷呈八字状。大多数满釉支烧,器物通体满釉,仅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状,多*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呈白色。少数器物有铭款,所见有器底刻“奉华”和“蔡”两种。

收藏青花瓷如何判断瓷器的时代以及窑口


收藏青花瓷如何判断瓷器的时代以及窑口。

在收藏青花瓷的时候切勿随波逐流,本身青花瓷就非常的珍贵稀少,市面上出现的绝大多数都是仿造品,所以目前的青花瓷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就连真正的收藏高手都难辨真假。历代青花瓷的款识无论是字体还是写法甚至是风格都有着显著的特点,所以如果想要学习青花瓷的知识,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规律,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瓷器的时代以及窑口。

首先我们看的是钴料,青花瓷钴料大致可以分为苏泥麻青,平等青还有石子青以及回青,收藏价值最高的是以进口的青花钴料烧制的青花瓷。因为能够用得起进口颜料基本都是当时的高级工艺师,才会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我们主要看发色。如果说釉下的发色艳丽,不仅能看到青花还能有五色的青花瓷品种才是最珍贵的。鼎峰时期的作品应该是清康熙时的五彩青花制作的青花瓷。人们常说的青花见五色,并不是指用五种颜料来烧制,而是指的用一种青花颜料却能够烧制出五种颜色的瓷器,并且这些图案还会有深浅虚实等各种变化。

接着我们来说说艺术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关键因素。本身青花瓷就是器型优雅,层次分明的,我们只要看到图案层次分明的,就说明它的价值高了,收藏价值就不必细说了。

最后就是款识中的书法和图案,书法也是一种艺术,款识的图案对书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可以从款识的书法来分辨出瓷器的真假甚至是估算出它的价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芒口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芒口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芒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