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青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九大特色

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九大特色

青花瓷器的鉴别 仿古青花瓷器鉴别 青花瓷器鉴别

2020-06-30

青花瓷器的鉴别。

概括起来有九个方面的特点:

1、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如画面中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盘献给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绘两人分别捧一官帽、爵杯献与主人,意寓加冠进爵。也有的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插有三戟的花瓶献给主人,意寓平生三级。还有的绘浴象图,绘一人物捧一花瓶(意寓平安)献给骑在象(意寓吉祥)背上的主人,意寓平安吉祥。其次,受晚明高度发达的版画业的影响,出现大量取材于版画和小说插图的有关历史、戏剧故事的题材,如故宫博物院藏崇祯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笔筒即取材于战国时期须贾向张禄赠绨袍的故事。此外,扬州文物商店藏青花人物故事莲子罐则是取材于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的故事。

2、在笔筒、莲子罐、筒瓶等琢器的近口沿或肩部一周和近足际一周装饰釉下暗刻花纹,有的仅为简单的旋纹,系崇祯青花瓷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3、人物故事的背景都绘有太阳或月亮,画面中的主人往往手指太阳,意寓指日高升。这种画法一直影响到清代顺治、康熙,我们在康熙十年辛亥中和堂制青花釉里红盆中仍能看到这种画法。

4、筒瓶、莲子罐等器物的口沿一周多装饰倒垂的蕉叶纹或倒垂的花枝,也有的为倒垂的城垛纹。筒觚等器物则多于中腹以下绘一周倒垂的蕉叶纹。倒垂的蕉纹最早见于万历年间,万历的倒垂蕉叶纹比较写实,见于筒瓶的口部。崇祯的倒垂蕉叶比较简洁,多为大小相间的形式,大蕉叶中间留白,为崇祯辅助纹饰中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手法。

5、此类器物的画面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画有萱草和合欢树。为什么此时人们喜用萱草和合欢树作为装饰呢?我们从嵇康所著《养生论》一书中找到缘由。康书日:“合欢蠲(免除)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崇祯、顺治年间社会动荡,人们以合欢、萱草为饰、籍此来免除他们心中因战乱、天灾而来的烦闷和忧虑。所绘萱草为鱼鳞状,合欢树的叶很小很密,由细小的叶子左右对称组成一小枝,再由若干小枝以放射状组成圆形,颇具特色。

6、在笔筒、筒瓶、莲子罐、净水碗、香炉等琢器的器身所绘画面中,往往绘有左右回绕盘旋的云纹,有的在器身一周留出一段绘以左右飘荡的括号状云,极富时代特征,这种括号状云一直延续至顺治,从上海博物馆藏顺治十四年青花人物净水碗中仍能看到这一特点。

7、画面中常以洞石芭蕉、洞石花卉作衬景,也有的以麒麟芭蕉、花鸟、博石花卉作为主题图案。传说麒麟有角不用,故被人视为仁兽并以之象征祥瑞。崇祯、顺治之际,社会动荡,百姓苦于战乱天灾,故此时瓷器常以麒麟为装饰,籍此企求吉祥平安。有的则于一件器物上同时描绘麒麟和大象(大象寓意吉祥),借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的愿望,如《金明集瓷选录》中的青花麒麟芭蕉笔筒和《翰海95秋季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中的青花大象麒麟缸。

8、受绘画的影响,此类青瓷器往往于画面空白处以隶书题写干支纪年、作者字号和摹绘的印记,个别还题写诗句,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中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先河。如上海博物馆藏崇祯十六年青花罗汉图笔筒画面空白处青花隶书题写“飞鸟遗址”蝉退亡壳。垂露成帷,张宵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至心能变,违士拔俗。癸未夏日述古律,书为尔济词文轻政”并于款识末端摹绘圆形“竹”字、方形“景”字图章各一方。

9、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的衣饰上大多绘有“*”形花纹,这种“*”的衣饰,广泛见于明代绘画、版画等其他艺术领域,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崇祯青花器的装饰特色


概括起来有九个方面的特点:

1、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如画面中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盘献给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绘两人分别捧一官帽、爵杯献与主人,意寓加冠进爵。也有的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插有三戟的花瓶献给主人,意寓平生三级。还有的绘浴象图,绘一人物捧一花瓶(意寓平安)献给骑在象(意寓吉祥)背上的主人,意寓平安吉祥。其次,受晚明高度发达的版画业的影响,出现大量取材于版画和小说插图的有关历史、戏剧故事的题材,如故宫博物院藏崇祯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笔筒即取材于战国时期须贾向张禄赠绨袍的故事。此外,扬州文物商店藏青花人物故事莲子罐则是取材于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的故事。

2、在笔筒、莲子罐、筒瓶等琢器的近口沿或肩部一周和近足际一周装饰釉下暗刻花纹,有的仅为简单的旋纹,系崇祯青花瓷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3、人物故事的背景都绘有太阳或月亮,画面中的主人往往手指太阳,意寓指日高升。这种画法一直影响到清代顺治、康熙,我们在康熙十年辛亥中和堂制青花釉里红盆中仍能看到这种画法。

4、筒瓶、莲子罐等器物的口沿一周多装饰倒垂的蕉叶纹或倒垂的花枝,也有的为倒垂的城垛纹。筒觚等器物则多于中腹以下绘一周倒垂的蕉叶纹。倒垂的蕉纹最早见于万历年间,万历的倒垂蕉叶纹比较写实,见于筒瓶的口部。崇祯的倒垂蕉叶比较简洁,多为大小相间的形式,大蕉叶中间留白,为崇祯辅助纹饰中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手法。

5、此类器物的画面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画有萱草和合欢树。为什么此时人们喜用萱草和合欢树作为装饰呢?我们从嵇康所著《养生论》一书中找到缘由。康书日:“合欢蠲(免除)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崇祯、顺治年间社会动荡,人们以合欢、萱草为饰、籍此来免除他们心中因战乱、天灾而来的烦闷和忧虑。所绘萱草为鱼鳞状,合欢树的叶很小很密,由细小的叶子左右对称组成一小枝,再由若干小枝以放射状组成圆形,颇具特色。

陶瓷文化:明代崇祯青花瓷器的装饰特色有哪些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如画面中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盘献给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绘两人分别捧一官帽、爵杯献与主人,意寓加冠进爵。

1、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

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如画面中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盘献给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绘两人分别捧一官帽、爵杯献与主人,意寓加冠进爵。也有的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插有三戟的花瓶献给主人,意寓平生三级。还有的绘浴象图,绘一人物捧一花瓶(意寓平安)献给骑在象(意寓吉祥)背上的主人,意寓平安吉祥。其次,受晚明高度发达的版画业的影响,出现大量取材于版画和小说插图的有关历史、戏剧故事的题材,如故宫博物院藏崇祯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笔筒即取材于战国时期须贾向张禄赠绨袍的故事。此外,扬州文物商店藏青花人物故事莲子罐则是取材于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的故事。

2、简单旋纹状的暗刻花纹

在笔筒、莲子罐、筒瓶等琢器的近口沿或肩部一周和近足际一周装饰釉下暗刻花纹,有的仅为简单的旋纹,系崇祯青花瓷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3、人物故事的背景都绘有太阳或月亮

画面中的主人往往手指太阳,意寓指日高升。这种画法一直影响到清代顺治、康熙,我们在康熙十年辛亥中和堂制青花釉里红盆中仍能看到这种画法。

4、装饰倒垂的蕉叶纹

筒瓶、莲子罐等器物的口沿一周多装饰倒垂的蕉叶纹或倒垂的花枝,也有的为倒垂的城垛纹。筒觚等器物则多于中腹以下绘一周倒垂的蕉叶纹。倒垂的蕉纹最早见于万历年间,万历的倒垂蕉叶纹比较写实,见于筒瓶的口部。崇祯的倒垂蕉叶比较简洁,多为大小相间的形式,大蕉叶中间留白,为崇祯辅助纹饰中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手法。

5、萱草和合欢树

此类器物的画面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画有萱草和合欢树。为什么此时人们喜用萱草和合欢树作为装饰呢?我们从嵇康所著《养生论》一书中找到缘由。康书日:“合欢蠲(免除)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崇祯、顺治年间社会动荡,人们以合欢、萱草为饰、籍此来免除他们心中因战乱、天灾而来的烦闷和忧虑。所绘萱草为鱼鳞状,合欢树的叶很小很密,由细小的叶子左右对称组成一小枝,再由若干小枝以放射状组成圆形,颇具特色。

6、左右回绕盘旋的云纹

在笔筒、筒瓶、莲子罐、净水碗、香炉等琢器的器身所绘画面中,往往绘有左右回绕盘旋的云纹,有的在器身一周留出一段绘以左右飘荡的括号状云,极富时代特征,这种括号状云一直延续至顺治,从上海博物馆藏顺治十四年青花人物净水碗中仍能看到这一特点。

7、画面中常以洞石芭蕉、洞石花卉作衬景

也有的以麒麟芭蕉、花鸟、博石花卉作为主题图案。传说麒麟有角不用,故被人视为仁兽并以之象征祥瑞。崇祯、顺治之际,社会动荡,百姓苦于战乱天灾,故此时瓷器常以麒麟为装饰,籍此企求吉祥平安。有的则于一件器物上同时描绘麒麟和大象(大象寓意吉祥),借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的愿望,如《金明集瓷选录》中的青花麒麟芭蕉笔筒和《翰海95秋季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中的青花大象麒麟缸。

8、画面空白处以隶书题写干支纪年、作者字号和摹绘的印记等

受绘画的影响,此类青瓷器往往于画面空白处以隶书题写干支纪年、作者字号和摹绘的印记,个别还题写诗句,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中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先河。如上海博物馆藏崇祯十六年青花罗汉图笔筒画面空白处青花隶书题写“飞鸟遗址”蝉退亡壳。垂露成帷,张宵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至心能变,违士拔俗。癸未夏日述古律,书为尔济词文轻政”并于款识末端摹绘圆形“竹”字、方形“景”字图章各一方。

9、人物衣饰上的特殊花纹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的衣饰上大多绘有“*”形花纹,这种“*”的衣饰,广泛见于明代绘画、版画等其他艺术领域,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代崇祯青花瓷器的装饰特点


明代崇祯青花瓷器的装饰特点。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如画面中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盘献给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绘两人分别捧一官帽、爵杯献与主人,意寓加冠进爵。

1、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

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如画面中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盘献给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绘两人分别捧一官帽、爵杯献与主人,意寓加冠进爵。也有的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插有三戟的花瓶献给主人,意寓平生三级。还有的绘浴象图,绘一人物捧一花瓶(意寓平安)献给骑在象(意寓吉祥)背上的主人,意寓平安吉祥。其次,受晚明高度发达的版画业的影响,出现大量取材于版画和小说插图的有关历史、戏剧故事的题材,如故宫博物院藏崇祯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笔筒即取材于战国时期须贾向张禄赠绨袍的故事。此外,扬州文物商店藏青花人物故事莲子罐则是取材于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的故事。

2、简单旋纹状的暗刻花纹

在笔筒、莲子罐、筒瓶等琢器的近口沿或肩部一周和近足际一周装饰釉下暗刻花纹,有的仅为简单的旋纹,系崇祯青花瓷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3、人物故事的背景都绘有太阳或月亮

画面中的主人往往手指太阳,意寓指日高升。这种画法一直影响到清代顺治、康熙,我们在康熙十年辛亥中和堂制青花釉里红盆中仍能看到这种画法。

4、装饰倒垂的蕉叶纹

筒瓶、莲子罐等器物的口沿一周多装饰倒垂的蕉叶纹或倒垂的花枝,也有的为倒垂的城垛纹。筒觚等器物则多于中腹以下绘一周倒垂的蕉叶纹。倒垂的蕉纹最早见于万历年间,万历的倒垂蕉叶纹比较写实,见于筒瓶的口部。崇祯的倒垂蕉叶比较简洁,多为大小相间的形式,大蕉叶中间留白,为崇祯辅助纹饰中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手法。

5、萱草和合欢树

此类器物的画面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画有萱草和合欢树。为什么此时人们喜用萱草和合欢树作为装饰呢?我们从嵇康所著《养生论》一书中找到缘由。康书日:“合欢蠲(免除)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崇祯、顺治年间社会动荡,人们以合欢、萱草为饰、籍此来免除他们心中因战乱、天灾而来的烦闷和忧虑。所绘萱草为鱼鳞状,合欢树的叶很小很密,由细小的叶子左右对称组成一小枝,再由若干小枝以放射状组成圆形,颇具特色。

6、左右回绕盘旋的云纹

在笔筒、筒瓶、莲子罐、净水碗、香炉等琢器的器身所绘画面中,往往绘有左右回绕盘旋的云纹,有的在器身一周留出一段绘以左右飘荡的括号状云,极富时代特征,这种括号状云一直延续至顺治,从上海博物馆藏顺治十四年青花人物净水碗中仍能看到这一特点。

7、画面中常以洞石芭蕉、洞石花卉作衬景

也有的以麒麟芭蕉、花鸟、博石花卉作为主题图案。传说麒麟有角不用,故被人视为仁兽并以之象征祥瑞。崇祯、顺治之际,社会动荡,百姓苦于战乱天灾,故此时瓷器常以麒麟为装饰,籍此企求吉祥平安。有的则于一件器物上同时描绘麒麟和大象(大象寓意吉祥),借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的愿望,如《金明集瓷选录》中的青花麒麟芭蕉笔筒和《翰海95秋季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中的青花大象麒麟缸。

8、画面空白处以隶书题写干支纪年、作者字号和摹绘的印记等

受绘画的影响,此类青瓷器往往于画面空白处以隶书题写干支纪年、作者字号和摹绘的印记,个别还题写诗句,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中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先河。如上海博物馆藏崇祯十六年青花罗汉图笔筒画面空白处青花隶书题写“飞鸟遗址”蝉退亡壳。垂露成帷,张宵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至心能变,违士拔俗。癸未夏日述古律,书为尔济词文轻政”并于款识末端摹绘圆形“竹”字、方形“景”字图章各一方。

9、人物衣饰上的特殊花纹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的衣饰上大多绘有“*”形花纹,这种“*”的衣饰,广泛见于明代绘画、版画等其他艺术领域,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康熙民窑青花瓷的装饰特色


康熙时期的民窑青花瓷,色泽莹澈明净,色阶层次分明,它在艺术上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时代特色,是景德镇民窑继明嘉靖、万历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崭新天地。

本文试从康熙期民窑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和其题材两方面谈谈它的装饰特色。

娴熟的技巧

(一)层次分明的色阶 康熙民窑青花瓷的成功和独到之处,就是在青花的分水技巧上,运用蓝色的色阶变化,充分描绘景物的阴阳反侧、疏落茂密,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呈现一种节奏、立体感,达到明净、清朗、料分五色("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的艺术效果。所有这些,与当时作坊内科学的分工是分不开的,所谓"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这种染、画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青花彩绘技巧日臻精进。

(二)讲求线条和布局 康熙民窑青花瓷的装饰,主题鲜明突出,准确而生动地表现虚、实相间的绘画布局,在用笔线条和料色处理上都颇具匠心;如常见的山水景色画中,前半部树、小亭往往排得茂密紧凑,线条粗壮挺健,料色用得浓重繁复,显得密不透风;后半部的远山,则用较浅的料色湿笔勾染,看去疏朗开阔。这样以干湿、粗细不同的用笔和料色,可以充分突出近景的"实"和远景的"虚",浓淡虚实,相应相宜,显得意境高远,景象葱郁苍茫!

(三)吸收他人的艺术营养 康熙时期的民窑绘画,不但广泛融汇了明代版画插图的艺术营养-用刚劲、细致的笔法勾线,对所表现的形象作夸张的加工;而且深受明末清初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及"四王"等我的影响,所绘纹样自有气度沉雄、明净清脱的效果,又不乏运笔出锋,细丽秀的情趣。这时期所绘人物有唐人风度。同时画匠们充分重视了对人物姿态的生动和神气表现的描绘:如头部微仰、双目向前凝视,是表现放诞,傲慢的性格;手捧酒杯、满颐髭须,蹙额静观,是表现若有所思的神色;又如面露笑容、自得其乐,身旁柳青花红,则说明人物正陶醉于春天的美妙景色之中。总之,无论是凝视遐想、沉思、微笑,还是表现超然凛凛的神气,画匠们都能以精炼和极富变化的笔法把它充分描绘出来,特别是康熙时期人物画的衣纹,往往遒劲而带方形,加上背景以树石、芭蕉之衬,简洁质朴,又显得苍古离奇,风拂衣动,使画中人物显示出一种潇洒自如的落落风度!

广阔的题材

康熙时期,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青花瓷装饰题材,应运而生,有植物、动物、人物、山水景色图案及书法艺术类。

(一)植物图案

在这类题材中较为流行的还是莲花纹,多以缠枝式,有与动物结合、也有与人物画在一起。其次是梅花,例如,"梅月清辉"以浓艳的青料描出花卉轮廓,以浅的色阶烘托出月影,景物萧疏,异常清新!

在这类题材中,还有以寓意手法,采用民间口采(吉祥语),寄物喻义,表现人民对现实社会中福禄寿喜追求的主题。常见的葡萄纹,寓意"多子多孙";瓜、蝴蝶画在一起,谐音"瓜迭绵绵",展示对丰收的祝愿,牡丹象征富贵,与花瓶画在一起,寓意"富贵平安"等等。

另外,在顺治朝就大量出现的梧桐叶,康熙时也较多,画面上只一片宽腴的叶子,旁边配诗"一叶得秋高、新春再芳菲"等,特别是那种把诗句题在叶片中间的浪漫装饰法,成了蓝色的叶片,白色字,赋予画面平中有奇的情趣,使人们某种意象得到体现。

动物图

案 "马","兔"、"鱼"等动物形象大量出现在康熙民窑青花瓷装饰题材中。马有奔卧之分,奔者"骁腾四蹄轻",卧者,则"似伏江岸听涛声";兔,以古代神话中的玉兔形出现,往往头仰起,蹲卧在小土坡上,总表现一股骄骄自在的神气;鱼,在吉祥图案广泛流行的清代,是"连年有余"的吉祥物,彩绘者常以细致,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肥硕的鱼儿,从一片碧波中跃出,翘首面对冉冉升起的术阳,象征着一种健康、向上的情趣在升腾。

(三)人物、山水图景

康熙民窑青花装饰中的人物题材较多,略可分:仙佛道教人物(飘逸的八仙过海、寿星盘腿趺坐、西王母手捧桃子等);婴戏纹(百子图、独舞图、庭院游戏等);高士图(竹林七贤等);仕女画(发鬓高耸、脸庞丰满、眉似弯月、唇似米点、端庄稳重);戏曲故事图等等。

当时较流行的还有人物与山水景色画在一起的,象"携杖缘水向家门"、"钓罢戴月归"、"秋江独钓"、"水云影伴低吟"等。这些画面的前半部往往是一老翁在水边柱杖、待渡、垂钓、钓归、凝视和漫游等形象,茅屋置其一边,湖中渔舟若干,岸边杨柳数支,远处的山峦渐隐,好一派山青水秀的江南风光,揭示出康熙时人民生活日渐繁富的现状。

书法艺术类

有中国诗词"赤壁赋""梧桐一落,天下皆秋"等,有吉祥语福、禄、福寿葡萄,以及各种字体的"寿"字等;其它的还有用少数梵文、满文、喇嘛文、蒙文作装饰的。

总之,民窑青花瓷的装饰,以质朴、情真、淳美见长,它有其自身的艺术功能,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其中饱含着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理想、愿望、民俗心理和历史足迹,反映着民族的心理与精神素质,我们应继续探索和研究,使景德镇古代民窑青花瓷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益发得到充分弘扬!

注释:《陶冶图说》

明代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器的显著特征


明崇祯时期战乱比较多,国力比较弱,景德镇的产量可以说是明朝历史最低时期了。因为没有钱和多余的时间去烧瓷器,所以好东西比较少,但是崇祯时期是明代最后一个时期,有人说这是明末清初的过度开始,我觉得崇祯只是延续了这个过度,过度早就开始了。下面咱们聊聊崇祯时期的青花的显著特征。

器型:崇祯的时期瓷器的生产工艺和质量都在下降。民窑瓷器的风格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为连年战火,人们更期望平安和吉祥。所以崇祯青花瓷器品种明显减少,主要以花觚、香炉、烛台、净水盂等供品比较多。也有葫芦瓶、莲子罐、盘、洗、碗等日常生活用的,茶具、盘类、餐具一般都直接销往日本了。

胎釉:崇祯的青花一般胎质都不是很精细,胎比较厚,修胎手法很粗,白砂底足的情况比较多,一般都有明显的重刮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但是崇祯的釉面是有进步的,亮青的感觉明显减弱,有逐渐靠向清代风格的趋势,能感觉到一种过渡。釉面比较薄,有的青花发色重的地方有黑色的斑点,大多数有晕散现象。但是也有发色比较稳定,色泽很亮丽的。釉底的器物一般都有粘砂,有时有细小的缩釉点。

纹饰:崇祯青花的人物故事流传下来的比较多,题材很丰富。这个时期的题材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出现了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因为战乱影响比较大,这也体现了人们渴望平安的一种寄托吧。在笔筒、莲子罐、筒瓶等器物的口沿或肩部一周和底足之上往往装饰釉下暗刻花纹。有的就是简单的旋纹,有的就是明显的明代纹饰。这也是崇祯青花比较显著的地方。人物故事纹饰一般都画太阳或月亮,画面中的主人往往手指太阳,意思是指日高升。崇祯青花的大蕉叶纹饰的中间留白,这个也是崇祯时期纹饰的主要特征,可以辅助我们断代的特征。崇祯的云纹一般都是左右回绕盘旋的云纹,有的就是左右画法的括号云,这个括号云也是非常主要的特征。这个括号云一直用的了很久,顺治时期也有的,这一点需要注意一下。

观察一件瓷器还是要仔细观察细节的,因为有些细节就是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就比如我上一篇文章写的那个青花五彩,那个青花的小鸟回头纹饰就是康熙时期的明显特征。多多观察细节,不对的瓷器做的在怎么逼真,也总能在细节发现他的蛛丝马迹的。

鉴识:崇祯青花瓷


鉴识:崇祯青花瓷

崇祯时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由于朝廷动荡、国力衰竭,朝廷顾不及官窑瓷器的生产,因此官窑瓷器带有帝王年号款的甚少。本文对天启、崇祯青花瓷真假辨伪。

辨伪工作十分复杂,不是一二句话能说得清,即使对于鉴识专家来说,也不是一劳永逸之事。因此,只能具体问题具体讨论。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感受,探讨一下天启崇祯青花瓷的辨伪和断代问题。

对于天启崇祯的青花瓷,一般都是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谈。因为,青花瓷发展到万历之后,已明显走了下坡路,而天启、崇祯制瓷风格比较相近。那个时候,由于制瓷业的趋于衰落,官窑生产几近停顿,现在能见到的,大多是民窑器。此两朝的胎质显粗糙,盘碗类器的器底有点点黑疵,跳刀痕明显,部分有烧痕或有粘砂。官窑器较民窑器稍好,但总体均不如前朝。主要是三类产品:庙宇供器、一般日用瓷和销日本的外销瓷。就一般日用器皿而言,虽然也有精良之作,但大多制作较为粗糙。底足处理草率。釉色灰青。青花大都用石子青着色,少数也有用浙料的。色泽有鲜亮明快的,但大多数青花发色蓝中泛灰,有些甚至泛灰黑,无青翠之感。崇祯时还出现灰暗发褐者,青花多有晕散。天启崇祯之时,底釉的釉发青,并常见有橘皮纹出现。明代天启之时,在审美风格上已完全突破了官窑程式化的束缚,大凡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虫、静物,大至龙凤神仙,小到虾虫之微,无一不可入画。而且,画风疏朗随意、俊逸活泼、写意天然,颇具水墨写意的风韵,山水画面常以细线画成。很多文人画为画瓷者所吸取。如果再看到兔款装饰,且底部见跳刀痕者,足尖略成尖状,一般就可以认为是明末之物。绘画风格上与万历相仿,青花器也用双线勾边,中间一抹平涂的画法来绘制。此外,崇祯时期的瓶、罐、笔筒之类,常在颈部和近底部位装饰二圈暗刻花的图案,部分器物上有酱口,这也是辨别崇祯之器的一个装饰特征。当然,仅以此理念去辨别,却往往会上当。笔者就因此而吃过药。

后来,在见到真正的天启崇祯青花瓷后,方才悟到,有些东西仿品完全可以依样而做得和真品无异。如窗格纹、白兔款、瓷釉色调、造型制式等等,这些特征后来人均可仿制,因此,不仔细辨认的话很容易上当。要鉴识真正的天启崇祯瓷,首先必须看得懂明代瓷器的釉色。明瓷与清瓷不一样,由于年代久远,传世品包浆厚重,故釉色较清瓷尤为清亮。凡釉色暗浑,釉面无亮润之色,青花呆滞毫无灵动之气者,即便纹样风格、制式造型、青花发色均对,也不要轻易认定。还有一点很重要,即嘉靖期瓷器的胎釉之间常有一线橙黃之色显现,而且自万历以后,在青花的涂抹处,已有指捺水印纹出现。而窗格纹装饰一般出现在万历之后,因此,如在釉色和青花发色上可认定是晚明之物后,如胎釉之间无橙黃色调,又可见指捺水印纹者,加上纹样上有窗格纹、白兔款和底部见跳刀修饰者,再参考其他特征,如均符合,则断为天启崇祯瓷应无大错。因年代久远而生出的包浆,虽然现在也有仿造者,但仔细辨认则不难区分。水印指捺纹较难仿造,当是鉴定时的一个主要依据。当然,这种断代也是大体而言的,因为,无论是水印指捺纹也好,胎釉之间的橙黃色调也好,均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

崇祯青花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明朝时期烧制的青花瓷器对于中国的青花瓷器来说是影响深远的且不同时期烧制的青花瓷器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特别是青花时期的绘画是通过传统的毛笔来进行绘制的,加上各种线条、点染、渲染等方式来完整青花瓷器的图案,样式以及纹饰花样、品相都有着较为高品质的展现。

在明朝的崇祯年间虽然国势呈现为衰退的状态,景德镇的官窑烧制也处于停废状态,当时整个国家的瓷器都是由民间的窑厂来进行烧制的,出口数量可以说是庞大的,只是在质量以及工艺特点上有所下降,其瓷器的烧制主要分为细瓷和粗瓷两种,两种瓷器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于胎质上的差别,做工的工艺程序有所差别,导致两种瓷器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特色以及收藏价值,例如:在其瓷器的图案纹饰上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山水画开始在瓷器上进行广泛的绘制,内容更加的富有生活的气息,有着明末时期国画的韵味,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明朝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器的胎土主要是使用高岭土进行制作的,胎质较为的粗糙、疏松,从其瓷器的胎色上看以灰白色为主,胎质较厚,这就导致烧制的瓷器会出现瓷化,还有一类瓷器是胎质较为的细腻,釉层稀薄,光泽度较低,有着瓷器还存在着开片的现象,例如:明朝崇祯年间青花人物纹缸,这件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保存完整度较高,作为装饰的人物可谓是栩栩如生,有着较高的传神性,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就足以展现这件瓷器的收藏价值以及肯定了崇祯年间的制瓷工艺水平,这类品相的瓷器市场价格一般是在几十万到百万。

崇祯时期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纹饰上创新,这一时期的纹饰主要选择了以人物故事题材为主,例如:十八罗汉、竹林七贤、水淹七军等等有着历史故事人物题材;其次就是在绘画上的特色,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器有着较高的意境之美以及独特的韵味,与当时的文人水墨画非常的相似,通过青花山水、人物题材等上的留白,展现出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绘画的理解以及发展;最后就是技法的独特性,更加注重装饰瓷器勾勒的笔法,通过勾、点、写等途径来营造出文人水墨画、人物故事题材瓷器的效果,有着较强的意趣之感。现今市场中,虽然明朝崇祯年间的瓷器数量较少,但是品相较好的、制作工艺精湛的、纹饰花样独特的瓷器收藏价值是非常之高的。

崇祯青花瓷器精品赏析及成交价格参考:

1:明崇祯青花百子图大笔海,尺寸:高20.4厘米;直径25.5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4,025,000 ,成交时间:2014.06.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明瓷青花人物,以笔筒花觚为甚诙诡”、“明瓷青花笔筒,往往凹雕一围填以影青。画笔工给无款识,瓶觚亦然”。且据相关历史资料证实,此类大笔海,现存世极为稀少,故为极其罕见的百子戏婴巨幅青花图作品。 此件笔海周身笔直,体型硕大,口沿一周无釉,底部堆塑辟邪瑞兽形足,为目前所见瓷制的最大形笔筒。周身画八十七个童子,琴棋书画、放风筝、演戏、捉迷藏等,众童子神态生动,栩栩如生,青花青翠艳丽,为青花笔筒之极品,极为罕见。此品种并非明晚期流行的笔筒式样,更加珍罕;通体施白釉,外壁通景式布局,以青花绘百子婴戏图景。其胎色白净,釉质晶滢,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色料采用石子青,呈色稳定,青花发色青翠艳丽。百子图顾名思义,有祈求多子多孙,人丁兴旺之意。此件笔海呈色艳丽而沉着,构图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人物众多,场景,山石,树木以及孩童衣着款式、颜色、游戏的内容多变,轮廓线条清晰。全景犹如一幅长卷的风俗画,笔意生动,笔触纤细精致,青花发色鲜丽明快,具有明、清交替的时代特征,为崇祯青花顶级上品。 明末清初之际,战乱频发,人口急遽大量减少,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民窑继续生产,崇祯青花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许多画家去景德镇谋生,以泥刀代笔,出现了许多惊世之作,对这个时期的瓷器一般有细器和粗器之分。 在此种社会背景下,以求子繁衍为主题的瓷器装饰题材,承接嘉靖婴戏图之风,流行一时,成为十七世纪中国艺术表现的一大特色。明清笔筒为中国古典文房艺术品中极为重要的门类,而明清笔筒的大宗产品当推瓷器,由于其烧造相对简单,产量高,故传世品较多。而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崇祯笔筒,亦体型款式尤为特殊者,更加稀少。

2:明崇祯青花人物笔筒,尺寸:直径19.5厘米,估价:RMB 9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成交时间:2016.07.17,拍卖公司: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春季拍卖会。

此件笔筒呈直筒形,沙底平足,旋削整齐,胎坚厚重,外口沿刻暗缠枝卷草纹,通体施泛青亮白釉,釉面莹透滋润平滑。腹部绘制仕女人物故事图,仕女立于一亭台院落门前,面前跪一高仕,二人身后各有一婢女陪侍。整体纹饰生动衬托出当时庭院生活状态的精髓细节,借以17世纪景德镇窑工的生花妙笔将这赏心乐事,永恒地定格在瓷器绘画之中。青花发色青翠明丽,浓淡深浅运用自如,人物神情勾勒细腻、生动,周围衬以山石树木,层次清晰,实为不可多得明崇祯时期的清雅精良文房器具。

3:明崇祯青花百子图笔筒,尺寸:高20.3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500,000,成交价: RMB 2,128,000 ,成交时间:2007.08.2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夏季艺术品拍卖会。

器呈筒形,口底相若,直壁,圈足。腹壁以青花绘通景。百子图顾名思义,有祈求多子多孙,人丁兴旺之意。这种寓意题材的还有百子闹龙灯、麒麟送子等,均为传统的吉祥图案,盛行于明清两代。此件笔筒呈色艳丽而沉着,构图错落有致,人物众多,场景,山石,树木以及孩童衣着款式、颜色、游戏的内容多变,轮廓线条清晰,笔筒外壁下部塑有三个兽面,形式新颖,极为少见,且保存完整,实为难得。

4:明崇祯青花水浒筒瓶,尺寸:高45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725,000 ,成交时间:2013.10.2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第24期精品拍卖会。

此瓶为崇祯青花代表器,敞口,束颈,直腹,胎密质坚,泛青白釉地莹厚,瓶口处饰蕉叶纹,腹部绘水浒人物为主题。筒瓶也称想退平、一统瓶。因为明末战乱不断,百姓深受其害,因此盼望国家早日和平统一。明末清初的瓷器多以筒瓶、笔筒、花觚这类造型为主。筒瓶周身以青花绘三水浒人物:萧让、陶宗旺和索超,人物间山石草本,间有嶙峋怪石,所绘岩石,颇具质感,状物有神,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均体现出明显的个人特色。

5:明崇祯青花人物故事笔筒,尺寸:高20.7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725,000 ,成交时间:2015.11.2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秋季拍卖会。

明末清初也借指“民窑瓷器”,是中国景德镇民窑瓷器的黄金时期,富含艺术与文化价值,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晚明嘉靖朝出现了“官搭民烧”的烧瓷制度,这是景德镇民窑瓷器面貌重要转变的开始。至万历后期官窑停烧,民窑瓷器历经了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一个多世纪的辉煌。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一个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笔筒圆口直壁,口微外撇,为器型增添几分变化。器底涩胎无釉,平底呈螺旋纹。通体白釉作底,外口沿做暗刻回纹,及近足处细线暗刻双线纹,中部通景绘青花人物故事图,一员大将手执令旗立于点将台上,刀斧手分立两侧,前方辕门四周旌旗猎猎,人物刻画传神洒脱,构图考究,绘法娴熟,青花发色蓝中见紫,为少见明末青花大笔筒之精品力作,流传至今十分珍贵。

6:明崇祯青花龙王拜观音纹净水碗,尺寸:直径21.3厘米;高7.5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2011.07.17,拍卖公司: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元明清瓷珍·雅玩拍卖会。

净水碗是明代晚期至清代民间较为流行的一种器皿,因内盛圣水而名。此碗唇口微侈,腹圆弧丰满,形似小缸,高圈足,圈足留有一周涩胎无釉。胎体厚重,胎体坚致细腻。釉面白中闪青,内壁施白釉,外壁以青花描绘,口沿一周绘青花花卉纹边饰,腹部通景绘青花龙拜观音图,观音面容慈祥,端坐于仙坛之上,小童侍女恭敬地站于两侧,水面上,一身着盔甲的武士站于祥云之上,手持利剑,水中老龙王面朝观音持笏板相敬,旁有龙兵持伞盖相护,周围竹影婆娑,祥云缭绕,一派仙境。笔触纤细流畅,人物神态刻画精致,青花色泽鲜丽明快。以观音为题材的净水碗还曾见于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清康熙青花送子图净水碗,可作参考。流传至今完好的净水碗较为少见,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提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有明确纪年-崇祯十二年的青花净水碗,可作为此时期崇祯青花的鉴定标准,此件虽无纪年,但无论在胎质、绘工、青花发色上无一不体现着崇祯青花瓷的典型特征。

7:明崇祯青花钟馗抓鬼笔筒,尺寸:高20.3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2013.12.01,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很多时候,明末清初也借指“民窑瓷器”,是中国景德镇民窑瓷器的黄金时期,富含艺术与文化价值,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晚明嘉靖朝出现了“官搭民烧”的烧瓷制度,这是景德镇民窑瓷器面貌重要转变的开始。至万历后期官窑停烧,民窑瓷器历经了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一个多世纪的辉煌。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一个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笔筒圆口直壁,口微外撇,为器型增添几分变化。口沿﹑器底涩胎无釉,平底呈螺旋纹。通体白釉作底,外口沿及近足处细线暗刻缠枝花纹,中部通景绘青花钟馗抓鬼故事图,人物刻画传神洒脱,构图考究,绘法娴熟,青花发色蓝中见紫,为少见明末青花大笔筒之精品力作,流传至今十分珍贵。

8:明崇祯青花文王仿贤笔筒,尺寸:高21.5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2017.07.09,拍卖公司:北京印千山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印千山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崇祯时期盛行在瓷器上描绘故事图,此时对国产钴料的选料处理极大地提高了青花装饰的绘画效果。质量最好的崇祯瓷器上的青花发色要远胜于万历晚期。此件作品即为崇祯时期优秀的青花人物故事笔筒。笔筒直壁深腹,口径宽广,近底处削胎一周,平砂底。胎体坚实,釉色柔和,釉面略泛青,底部无釉处可见白皙瓷胎,细腻柔滑宛若婴儿肌肤。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发色淡雅清新。通景绘文王渭水河边探访姜太公的历史故事画面,画中文王毕恭毕敬,身后仆从神态各异,辇车放置一旁;亦有姜太公垂钓图景。所绘岩石,颇具质感,青花发色鲜妍夺目,分水技法细腻。高超娴熟的绘画技巧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衣褶折叠错落之处尤见功力。“访贤图”为明末清初景德镇瓷器独有的装饰题材,包括常见的周文王渭滨访姜太公和尧访许由等典故。其出现的缘故可能与晚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崇祯皇帝即位后诛除魏忠贤等奸党,平反冤案,起用前朝被罢免官员,广纳贤才,朝廷始有清明之象。此时文人雅士当中出仕奉君之思潮暗涌,与隐逸自洁、寄怀山水的主流形成对立。此访贤图笔筒的出现颇有深意,正是此种思潮之寄托。观此件笔筒造型、胎釉、青花发色、人物画法均具有明显崇祯时代特征,可为同类作品之代表,且整器状态基本完好,颇为难得。

9:明崇祯青花崔戎捧靴图笔筒,尺寸:高21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 ,成交时间:2018.12.05,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

笔筒造型规矩,直腹平底,口底相若。外壁罩施白釉,其上以青花绘崔戎捧靴图,其典出《新唐书》:崔戎,字可大,玄暐从孙也。……云南蛮乱成都,诏戎持节剑南为宣抚使。奏罢税外姜芋钱;当赋钱者率三之,以其一准缯布,优其估以与民;绥招流亡。凡废若置,公私莫不便之。还拜给事中。出为华州刺史。吏以故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曰:籍所置钱享军,吾重矫激以夸后人也。徙兖海沂密观察使,民拥留于道不得行,乃休传舍,民至抱持取其靴。时诏使尚在,民泣诣使,请白天子丐戎还,使许诺。戎恚责其下,众曰:‘留公而天子怒,不过斩吾二三老人,则公不去矣。’戎夜单骑亡去,民追不及乃止。因崔戎为官清廉,政绩斐然,调任之时,百姓脱下他的鞋子阻止他离开,本品即通景式表现的此画面。画面主体为坐于帐前的崔戎,士官及将士立于左右,面前众人跪于地,一人手持托盘捧官靴,其余或做伏地状,比较醒目的是三个倚仗老翁,跪姿的同时可见一手抬高做制止的状态,并三两做交谈之姿,正合《新唐书》中:留公而天子怒,不过斩吾二三老人,则公不去矣这段对白。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得,高超娴熟的绘画技巧将人物形象表现的栩栩如生,其面部表情,身姿动态,乃至衣褶折迭错落之处尤见功力。

明代天启崇祯的青花瓷如何鉴别?


明代天启崇祯的青花瓷如何鉴别?

收集古玩瓷器,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两关比较难,那就是辨伪和断代。首先是识真伪。因为,如果你买了假货,断代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先要学会识真伪,然后再研究断代的问题。而且,断代又在某种意义上是辨伪的一种延续。

辨伪工作十分复杂,不是一二句话能说得清,即使对于鉴识专家来说,也不是一劳永逸之事。因此,只能具体问题具体讨论。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感受,探讨一下天启崇祯青花瓷的辨伪和断代问题。

对于天启崇祯的青花瓷,一般都是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谈。因为,青花瓷发展到万历之后,已明显走了下坡路,而天启、崇祯制瓷风格比较相近。那个时候,由于制瓷业的趋于衰落,官窑生产几近停顿,现在能见到的,大多是民窑器。此两朝的胎质显粗糙,盘碗类器的器底有点点黑疵,跳刀痕明显,部分有烧痕或有粘砂。官窑器较民窑器稍好,但总体均不如前朝。主要是三类产品:庙宇供器、一般日用瓷和销日本的外销瓷。就一般日用器皿而言,虽然也有精良之作,但大多制作较为粗糙。底足处理草率。釉色灰青。青花大都用石子青着色,少数也有用浙料的。色泽有鲜亮明快的,但大多数青花发色蓝中泛灰,有些甚至泛灰黑,无青翠之感。崇祯时还出现灰暗发褐者,青花多有晕散。天启崇祯之时,底釉的釉发青,并常见有橘皮纹出现。明代天启之时,在审美风格上已完全突破了官窑程式化的束缚,大凡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虫、静物,大至龙凤神仙,小到虾虫之微,无一不可入画。而且,画风疏朗随意、俊逸活泼、写意天然,颇具水墨写意的风韵,山水画面常以细线画成。很多文人画为画瓷者所吸取。如果再看到兔款装饰,且底部见跳刀痕者,足尖略成尖状,一般就可以认为是明末之物。绘画风格上与万历相仿,青花器也用双线勾边,中间一抹平涂的画法来绘制。此外,崇祯时期的瓶、罐、笔筒之类,常在颈部和近底部位装饰二圈暗刻花的图案,部分器物上有酱口,这也是辨别崇祯之器的一个装饰特征。当然,仅以此理念去辨别,却往往会上当。笔者就因此而吃过药。

后来,在见到真正的天启崇祯青花瓷后,方才悟到,有些东西仿品完全可以依样而做得和真品无异。如窗格纹、白兔款、瓷釉色调、造型制式等等,这些特征后来人均可仿制,因此,不仔细辨认的话很容易上当。要鉴识真正的天启崇祯瓷,首先必须看得懂明代瓷器的釉色。明瓷与清瓷不一样,由于年代久远,传世品包浆厚重,故釉色较清瓷尤为清亮。凡釉色暗浑,釉面无亮润之色,青花呆滞毫无灵动之气者,即便纹样风格、制式造型、青花发色均对,也不要轻易认定。还有一点很重要,即嘉靖期瓷器的胎釉之间常有一线橙黃之色显现,而且自万历以后,在青花的涂抹处,已有指捺水印纹出现。而窗格纹装饰一般出现在万历之后,因此,如在釉色和青花发色上可认定是晚明之物后,如胎釉之间无橙黃色调,又可见指捺水印纹者,加上纹样上有窗格纹、白兔款和底部见跳刀修饰者,再参考其他特征,如均符合,则断为天启崇祯瓷应无大错。因年代久远而生出的包浆,虽然现在也有仿造者,但仔细辨认则不难区分。水印指捺纹较难仿造,当是鉴定时的一个主要依据。当然,这种断代也是大体而言的,因为,无论是水印指捺纹也好,胎釉之间的橙黃色调也好,均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九大特色》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九大特色》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青花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