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边瓷砖 > 导航 >

六旬老人收藏民俗珍品二千件

六旬老人收藏民俗珍品二千件

收边瓷砖 古代瓷器收藏 瓷砖收边条

2020-07-10

收边瓷砖。

苍南新闻网10月14日消息: 矾山镇有位乐于收藏古董文物的退休老人朱良越,今年63岁。他常说让这些古朝货丟弃太可惜,现在不抢救收藏,以后子孙后代也不知道现在东西如何发展来的。他从事收藏己30年,花去10多万元共收藏文物珍品己二千件。

他从六十年代开始收藏,收藏东西广泛,只要他看到中意的总是千方百计得到手。一次到山区,他发现一只玻璃灭蝇罩,他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出价收购,持罩姓朱老人见他喜爱,就将罩送之。他逢人就津津乐道自己收藏一个奇特少见灭蝇器,让人欣赏。又一次他到杨子山村作客,而他的心思,却在百年老宅寻找文物,当他发现墙角一个瓷制大水缸,直径1.2米、高1米,边厚8公分,可装十几担水。看了又看不愿离开,主人知情言道相送,他即请来三五壮汉将缸抬上车运走,他达到目的便心满意足。

有一次令他最为激动最难忘是一位朋友从厦门邮来刻有“中国实业”4字的搪瓷八角碗,晚上高兴地笑醒好几回。时过5年,至今还念念不忘。还有一次走到山区寻找文物,他进一家老宅,发现有一个瓷盐罐,制作奇特,罐内分两层,上层装盐,隔板有多孔,下层装盐水,罐外有耳和口,他花120元买到手。他还收藏古桌古椅古橱,特别他对来参观清代女裤椅详细解说,同时揭露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他曾是知青上山下乡,参加茶场劳动,当过茶农,劳动工具一应收藏齐全,特别铁打的大剪刀保藏30年。他收藏门类可分为木制品、棉制品、铜制品、竹制品、陶瓷品五大类,分别陈列三间房屋:街后巷、老南山坪老厝、棋杆内老宅,收藏品大大小小陈列整齐,琳琅满目,使人看了赞不绝口。

用朱良越的话说,他走遍半个中国,收藏许多民俗珍品,因为再不抢救收藏,让这些文物丢弃,多么可惜,子孙后代就不会知道中国悠久文化历史。他决心活到老收到老 。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老人收藏瓷器三百多件-陶瓷


今年63岁的沈照启是个性情耿直,有一说一的老人,他从小就对古董瓷器喜爱有加,自从走上瓷器收藏之路,三十多年来共收藏瓷器三百多件,足迹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知名窑口和山野村落。沈照启常说:“我收藏瓷器只追求精品,尤其最喜欢那些庄重、大气、寓意深刻的瓷器。”

从小与瓷器结缘

沈照启的爷爷过去是北京西四北大街上一家老字号的老掌柜,早在抗战和民国以前就喜欢收藏一些老古董。沈照启记得小时候家里面有两个大躺箱,他爷爷当时就将收藏的古董放在里面。他小时候经常登高去躺箱里一探究竟,也失手摔坏过爷爷珍藏的瓷器,当然也没少因此而挨揍。不过,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沈照启与瓷器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沈照启对记者表示,自己从小就觉得这些东西很美、很喜欢,而这个童年时期留下的烙印也一直伴随他直到今天。

到了“文革”时期,沈照启居住的大院里面有一个被他称为“三大爷”的人,解放以后靠登三轮车生活,家里面也有几个大躺箱,不过收藏的东西主要是以字画为主。当时“破四旧”之风盛行,因为沈照启一家所居住的平房有独立的灶台,于是三大爷就求沈照启帮他烧字画,沈照启说:“那时候我虽然一边烧一边看,但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疼。”

这之后,沈照启参加了东北兵团,直到1976年回到北京后,他心里依旧有一个收藏梦。而一想到要搞收藏,他首先就想到了爷爷当年珍藏的那些宝贝。“我爷爷1957年把产业交给国家以后,我一直以为他把那些古董都拿回老家了,后来我有机会回老家找这些东西,可是老家的房子已经被我哥哥给卖了,东西一样都没有找到,特别的遗憾。”沈照启对记者表示,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反倒是由此开启了自己长达三十多年的收藏寻宝之路。

走四方收瓷器

1979年,沈照启正式开启收藏之路的第一站就是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一出手就收了一个陶罐,当地人告诉他是从古井里面淘上来的东西,后来拿到文物公司做了一次检测证实了陶罐是商代的。临走的时候,曲阜一个老朋友送给他一个玛瑙鼻烟壶,上面还有一个墨玉的荷花。不过,因为当时“文革”刚结束不久,文物商店还大敢收购来自民间的古董。于是,沈照启就将那个鼻烟壶送到了北京颐和园石舫旁边的一个古玩店里。古玩店的一个老先生看了之后觉得挺好,就以当时15块钱的价格收购了。从此以后,沈照启又是四处寻宝,曾经到过山西、陕西、河北、辽宁、福建、浙江等地,几乎跑遍了各大知名窑口。而在谈到搞收藏的开销时,沈照启说:“我是1983年从工厂辞职的,之后虽然自己也开了家工厂,但是基本上大部分收入都买了古玩了。”

在四处寻宝的过程中,沈照启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就是专门到偏僻的地区去寻宝,沈照启对记者说:“就像中国有句古话所说的,‘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野’,反过来也是一样,历朝历代的名人雅士中,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当时的动乱也好,迫害也好,都选择了隐居山野,因此,也很有可能从那些地方找到些好东西。”每到一个村落,沈照启都会首先站在高处看这个村子里面的建筑,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历史传承的古村落,他都会仔细观察村子里面的建筑。沈照启觉得,这时的自己就好像是风水先生一样的,通过村落住宅的造型和制式就可以大体判定哪里可能会有好东西。之后他就开始跟村子里的人交朋友,等熟悉了之后,再看看可不可以收购一些自己心仪的东西。不过,沈照启也表示,自己从不会夺人所好,一般都会询问卖主将东西出手的原因,而得到的回答也往往大多是因为生活所迫。

在回忆自己的收藏经历时,沈照启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关于收藏情谊的故事。他有一个朋友是福建人,祖上是做官的,留下了很多东西。沈照启之所以后来能够和他成为朋友,就是源于当年那个福建人带其父到北京看病,因为筹钱要买几件瓷器,沈照启看那些瓷器挺不错的,就都买了,也没有跟他砍价,而且一听说他是为了给父亲看病,又多给了他两千块钱。沈照启回忆说:“他为人很纯朴,一开始执意不要我的钱,我非要给他,于是他让我第二天还过来,他要再带两样东西送给我,就算是跟我交个朋友。”第二天沈照启和那个福建人又如约见面了,这之后二人便成为了好朋友,两家之间此后也经常往来。

收藏之乐在于文化

在听沈照启谈论收藏经历的过程中,他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沈照启指出,中国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从器形上、文饰上都有很多的文化寓意,比如“鹿鹤同春”、“福寿万年”、“子孙万代”等等,这些都寄托了中华民族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而沈照启在欣赏自己所收藏的瓷器时,也会分析、研究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比如说有一片竹林,旁边有两只鹌鹑,开始的时候自己不懂这些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好看,后来通过读书,通过研究,才知道是竹报平安的意思。”沈照启向记者介绍说。

总结起来,沈照启认为收藏对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是一种享受。“我这么多年得到的体会就是文物收藏里面其实包含了历史、文学、美术、设计、材料等等的学问,能够让你沉浸在文化的氛围里享受到无尽的乐趣。”而在三十多年玩瓷、研究瓷、欣赏瓷的过程中,沈照启发现自己过去容易急躁的性格也有所转变,并且逐渐养成了一种对很多东西都要进一步搞清楚、弄明白的习惯,而这也正是他玩瓷这么多年来的切身感受。

七旬老人喜爱收集毛主席像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家住机场路社区的马文正老人今年78岁,收藏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已40余年,目前有藏品100多件。

马文正说,他对毛主席有特别的感情,逛旧货市场时,看到摊位上摆放着毛主席像或是像章,便花钱将其买回家整齐存放。他还曾经到北京、天津等地的市场去寻找。

走进老人的客厅,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有立像、坐像、挂像、全身像、半身像;从材质上看,有陶瓷、铸铜等多种;从时间上看,有文革前期制作的,也有文革后期的。

马文正说,文革时期,唐山制造的毛主席瓷像不仅釉色精美,而且大小、形状匀称,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随着近年来“红色收藏”的逐渐升温,有人曾出价数万元想买他一件,可马文正没有答应。他说:“收集这些东西是出于自己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并不是为了投资赚钱。”马文正还说,平日最高兴的事,就是请要好的朋友在家聚一聚,炒上点小菜,喝上杯小酒,再放着红色歌曲,一起欣赏自己这些藏品。想想过去的苦日子,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老人热衷收藏醴陵瓷


小酒杯、碟子、茶杯……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日用品,对于79岁的陈显明老人来说,却都是宝贝。1月8日,我们在老公安局宿舍区2栋陈老的家里,看到了他数十年来收藏的700多件瓷器。

陈老出生在株洲醴陵的一个农村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老得知醴陵群力瓷厂为毛主席定制过瓷器,他出于一种崇拜的心理,开始收藏醴陵的各种瓷器,特别是群力瓷厂的产品。

一有休息时间,他就到当地瓷厂转转,希望收藏到更多和毛主席有关的瓷器。“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都是搭帮毛主席翻身做了主人。”

“那时我的工资只有50多块钱,有一次花了10多块钱买了一个装饰品,刚开始家人有些不大乐意,后来一看,觉得挺好看的,还鼓励我多收藏……”回想起往事,陈老仍然记忆犹新。

“平常我都舍不得用,特地做了两个柜子专门用来收藏这些瓷器。”陈老说,他主要是想做个纪念,让后辈也知道醴陵瓷器的历史。

收藏民窑瓷器应该注意哪些要素?


官窑瓷器因其专为皇室贵族所作,因此一向做工精致大气,深受藏家的喜爱,而实际上,民窑瓷器中也不乏精品,一些画工精细、器型端庄、釉色莹润的民窑瓷器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那么,在收藏民窑瓷器的时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一、真品是收藏瓷器最为基本的条件,在收藏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品鉴能力,多接触实物,眼看手摸,避免被假货、赝品打了眼。

二、注重瓷器的艺术价值。换句话说,也就是收藏的瓷器藏品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绘画笔法传神,立意清新纯朴,造型典雅及釉色和纹饰精美等。另外还要看它的存世量和历史跨度,即使是同一类瓷器,有的价值低廉,唾手可得,属大路货。而有的价值连城,且沙里淘金,这里有一个“精”字,瓷器收藏品切忌多而滥,要少而精。精品则在于质高、物美和稀少,只有藏有高品位的民窑瓷器,才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三、要保证藏品的完整。民窑瓷器更是如此,瓷器只要有伤残,不管是冲、崩、磨、磕等毛病,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会降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年以上的民窑瓷器几乎不多见了,眼下在古玩市场还不难找到,只要是东西好,价格购进合理,都应值得收藏。

30年藏龄500件珍品 ———访古陶瓷家庭收藏室主人顾林昌


顾林昌向记者介绍了其收藏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名窑古瓷藏品。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仅靠眼力和魄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对我国古陶瓷文化的深刻理解。

“藏龄”30年在沪上收藏圈子内,顾林昌是公认的古陶瓷收藏家。虽然顾林昌加入上海市收藏协会的时间不长,但其“藏龄”至少有30年。在沪郊川沙顾林昌的家中,记者有幸一见其珍藏的古陶瓷珍品。

尽管顾林昌的家庭收藏室只有10平方米,但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瓷器,玻璃柜内、桌上桌下,甚至门旁都挤满了“宝贝”。可别小看这些瓶瓶罐罐,它们绝大部分都是高古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宋代以前的瓷器,堪称珍品。

据顾林昌介绍,他收藏的瓷器囊括了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等所有品种,且至少可以配置这五大名窑套系5套以上。要知道,在瓷器收藏圈内,若是能得到其中一个品种的珍品便此生足矣。

五大名窑齐全据顾林昌介绍,在五大名窑中,以汝窑为魂。他所收藏的“北宋汝窑粉青釉六棱花口瓶”,高22厘米。此瓶通体刻花,施粉青釉,釉面布满蟹爪纹,器型古朴,气韵素雅,釉色滋润,制作精细,品相极佳。另一件“宋代官窑海棠口瓶”,高23厘米,此瓶造型独特,通体施灰青釉,瓶上有大小交错的冰裂纹,釉面肥厚似堆脂,温润如玉,光素典雅,反映出了宋代陶艺制作所追求的完美情趣,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器物。

当然,让顾林昌最为得意的是一件“宋代哥窑海棠口贯耳瓶”。此瓶为仿青铜器造型,通体为六瓣瓜棱状,颈两侧堆贴贯耳,施哥釉,有金丝铁线纹片,底足露胎处呈黑色,胎质细腻。该器造型端庄古朴,器型优美,为宋代哥窑难见之精品,极具价值。

不过,还有一件“宝贝”藏在柜子深处,顾林昌一般很少对外人介绍,此次他特意拿出来给记者欣赏。这是一只“宋代定窑净瓶”,高23厘米,是古代佛教用器。此瓶造型俊秀大方,古朴端庄,细长口,长颈上设一鼓盘,丰肩,束足,肩部设一短形流,器物形状自然,装饰别致,加之通体施酱釉,更增添了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需眼力更需魄力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仅靠眼力和魄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对我国古陶瓷文化的深刻理解。别的不说,光这些古陶瓷的形制,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过程,就很难有大的收获。

在少年时,顾林昌就受到酷爱收藏的外公熏陶,学习各种各样的收藏知识来锻炼眼力。1986年,30岁的顾林昌开始着手收藏古陶瓷。有一次,顾林昌遇到一个小摊贩正在售卖旧瓷器,其中有一件瓷瓶被一个老外看中了,小贩开价为5万元,而旁边老外还在讨价还价。凭借自己的眼力,顾林昌判断这是一件年代久远的汝窑刻花瓶,于是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事后证实,这是一件宋代珍品,若不果断出手,此瓶已经流落到国外了。

顾林昌表示,30年来,自己的足迹遍布了山西、陕西、江西、福建等各地古玩市场及山乡村庄。每次出门,他至少都要花费十几万元,若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宝贝”,不管对方开什么价钱,他都要收回来。

“我也收到过赝品,但我会把这些赝品拿回来和真品一一比对,通过这些教训来增加自己的经验与判断力。”顾林昌表示,“有时候,一件‘宝贝’我可以呆呆地看十几个小时。”

据统计,顾林昌至今已收藏了上千件各类瓷器与杂项,其中至少有500多件是珍品。由于受到上海市收藏协会的鼓励与帮助,顾林昌目前正着手准备开一家正式的私人收藏馆,预计明年开馆。“我的收藏馆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只是为了和同行以及有志之士共同鉴赏和交流经验。”顾林昌由衷地说道。

收藏家陶瓷珍品的介绍


☆靓品一:金代磁州窑大盆

这件宝贝的主人也是青铜焦斗的主人———正定瓷器收藏家刘金海先生。在看过这件器型硕大的藏品后,“探宝”专家都赞不绝口。此器物直径可达50cm,褐彩,有漂亮的纹饰。造型端庄大方,大盘底部为鱼草纹,内壁饰以规整的莲瓣纹,外面施黑釉,双鱼画面灵活生动。专家李和祥认定,此为金代磁州窑的典型作品,品相不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说到这件磁州窑大盆的收藏史,正定收藏协会副会长郝双群先生告诉记者,大盆也是刘先生十年前买的。刘金海以收藏瓷器见长,所以,对于这件罕见的磁州窑大盆,更是珍爱有加。有人曾出高价想收藏,刘先生却从未动过心。

☆靓品二:嘉庆葫芦方瓶(一对)

“探宝”专家寻访至我省邢台,见到了收藏爱好者魏杰先生的一对粉彩葫芦方瓶。这两件瓷器高40cm,外型秀美、着彩绚丽。省民间收藏协会秘书长李昆堂介绍说,这是一对典型清中期粉彩葫芦方瓶器型,一只主绿釉,一只主蓝釉,上装饰有开光花卉,地子全方位饰以席纹,纹饰繁琐并不失工整,上下以粉彩锁口,端庄完整,是一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邢台市收藏协会会长吴佩英不失时机对藏品和它的主人进行了介绍。他说,这两件器物在魏杰那里已经保存多年,别看魏杰年龄只有40多岁,但搞收藏已经有20多年了,他家中藏了不少瓷器和玉器,“眼力好”在邢台收藏圈里也是出了名的。

收藏市场频现珍品,为何脱手?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亿元时代”。端午假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疯狂”一幕接着一幕,艺术品市场进入了空前盛世。时下,艺术品投资已成为与股票、房地产并列的第三大投资类别。艺术品市场收益率是否高且稳定?是否存在因炒作而带来的虚高?艺术品投资升温现象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空间?这些无法从目前展示的情况得知,以下几个情况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什么信息呢?

 图:精品釉下五彩饕餮尊

欧美中国当代艺术大藏家尤伦斯夫妇这两年连续卖出他们所藏的中国艺术品,今春对当代艺术连续出货,几大拍卖公司以抢到他们的货为荣,成交情况也很争气,在中国当代艺术不景气的情况下,尤伦斯藏品几乎能百分之百高价成交。

张大千、齐白石现在是中国拍卖市场上的两张最大王牌,市场几乎逢“张齐”必抢,而号称张大千最大收藏品机构的梅云堂,今春也首次抛出25件珍藏,一次套现6个亿。梅云堂主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去世,藏品持有者终于等到一个合适出货位。

号称“京城最大旧货买主”的收藏家赵庆伟,去年开始连续推出了他收藏的连环画、出版物插图原稿拍卖专场,交易成绩斐然,赵庆伟的收藏理念得到充分弘扬,但同时这些藏品就与他告别了。

嘉和居是一位资深藏家,据说有十多年的收藏历史,但两三年来嘉和居收藏的古代和近现代书法、绘画以多个专场抛售,据不完全统计,出货近千件,收藏本不易,为何连续抛出?难道是机不可失?反正,嘉和居的藏品得到了市场积极反响,出货顺利。

华人文字高手董桥更是典型,他的藏品大多被他的文字美化过,堪称工艺品,在他的美文中那些藏品都是心头肉一般,但去年起也终于成规模抛售了。人老了,东西是该散的,董桥的出货有他的人文色彩,但两个专场近6000万元套现也同样是收获。

华人大藏家张宗宪,曾经是坐在拍场第一排举着牌子不肯放下的公众形象,这几年拍卖预展上还能看到他穿着光鲜地跟美女调侃,但很少听到他出手买东西的消息了,反而屡屡有拍卖公司老总兴奋地宣布,好不容易做通了张先生的思想工作,他肯拿出几件东西给我们拍了。

为何这些收藏大鳄频现货呢,除了获利空间大,有没有因为市场累计的风险已经很大了呢?刘益谦花2000万元不到买进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今春拍出4.255亿元,创中国近现代书画纪录,他说是为了验证当年大胆下手的正确性,但资本大鳄对于资金的渴求以及获利空间的渴求恐怕远超常人。仅从对于十几年前就进入市场的资深藏家来说,既然有巨大的获利空间,市场氛围又支持连续上涨,就是最好的出货机会。而对于套现的资金,市场永远不缺洼地,更是有判断力者的人生乐趣所在,也是艺术品投资的良好时机。

海峡艺交会本周六推出151件民间宝贝


记者昨日从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获悉,今年最后一场海峡艺术品交流会(简称“海峡艺交会”)——民间工艺专场,将于12月1日、2日在福建省民间艺术馆举办。据悉,本次艺交会,主办方通过广泛征集和层层评定,精心筛选出了151件来自民间的手工艺品。囊括了瓷雕、石雕、木雕、竹刻以及剪纸、软木画等多种不同的工艺,所推出的藏品力求达到传统与现代、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技能与创造的完美统一。年末淘宝巨献,不容错过。

151件来自民间的艺术瑰宝

此次艺交会推出的多位名家之作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反映了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对生活和美的追求。

如当代德化瓷雕部分,人像、观音像形象端庄肃穆又平易近人,饶有人情味,如陈明良作《如意观音》,观音大仕衣着素雅,造型生动传神,面容妍雅,可谓是德化瓷雕中的精品。同时,此次交流会上亦有不少吸取德化民间传统瓷雕精华,溶入现代造型艺术元素,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德化瓷作品,如赖双安作《喊月》,此件作品取材于壮族三月三歌节,壮族少女在月亮山上对山歌的情景,抒发着壮乡少男少女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其中散发着浓浓的浪漫气息。

苏志强雀之灵摆件陶瓷

另外,主办方还借此平台,推出了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漆艺作品和软木摆件。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此次交流会上的这尊唐马摆件由蔡氏漆线雕第十三代正宗传人蔡士东所制,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珍贵非凡。本届交流会上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传福雕刻的《松鹤》摆件,亦形象逼真,值得藏家关注。

林陵祥月恒花丝瓶纯银

还有如剪纸、银雕、竹雕等精湛绝伦的民间艺术品,内容多样,品质高端,饶有情趣。其中,一件作品由高级工艺美术师林陵祥精心构思打造的纯银《月恒花丝瓶》,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球,作品之精美绝伦,工艺之精湛让人惊叹。

江秀影山水浮雕方章巴林石

艺交会明年6道“大餐”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藏品买进容易卖出难,一直制约着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热情,艺术品不易流通变现的现状将大部分资金阻挡在市场之外。另一方面,更多人担心买到假货,鉴定评估也是困扰收藏爱好者的一大难题。

吴元星河塘清趣竹/木

文交所举办的海峡艺交会则是一个公开、透明、有保障的流通平台,缓解了玩家收藏“只进不出”的经济压力,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另一个“淘宝”的可靠去处。同时,每次交流会10点整开门,但是很多藏家很早便开始排队领取号牌,交易现场凭号牌先付款先得的秩序,更让藏家尽享“淘宝”乐趣。截至目前,已经举办的十一场海峡艺交会,累计帮助藏家转让藏品共计883件,总成交金额超过了1800万元。

据悉,海峡文交所在今年取得佳绩后,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划明年举办的艺术品交流会。为了扩大交流会的规模,让藏品的品质更上一层楼,明年海峡艺交会将合并场次,由今年每月举办一场改为两个月举办一场,即2013年总共将举办六场大型艺术品交流会。

目前六场交流会的征集、举办时间已敲定。从时间安排表来看,每场交流会都将在单数月份举办,每场交流会寿山石雕为固定主题,同时还将结合其他的艺术品门类,涵括珠宝玉石、沉檀香道、海内名石、茶道紫砂、竹木文玩、古玩书画等六个大项。对于这些艺术品门类而言,由于一年只有一次交流机会,因此更为难得。

海峡文交所还将举办《文儒讲坛》

据悉,同样由海峡文交所举办的《文儒讲坛》,将于交流会进行的第二天(12月2日)上午9:30~11:00在衣锦坊明清艺术博物馆举办。

近年来,寿山石收藏成为一大热潮,今年秋季各大拍卖行寿山石专场的坚挺行情更凸显出藏家的热情。寿山石因其自身的宝石特性和文化属性,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厚爱,尤其近几年来,其市场发展之迅猛更让业界惊叹不已。艺术和人文是寿山石收藏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随着寿山石行情的不断高涨以及收藏群日益专业化,寿山石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受人重视。在这片收藏热浪中,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举办的《文儒讲坛》特邀寿山石雕名家郑幼林先生为爱好者们讲述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儒释道”精神,并分享其收藏心得。

郑幼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师从王祖光,擅长人物、佛像雕刻。郑幼林先生认为,寿山石雕刻与国学是可紧密联系的,雕刻者不应一味寻求金钱价值而粗制滥造、暴殄天物,而应追求寿山石精神内涵,讲求雕刻顺应石质,天人合一的境界,雕刻艺术家应秉着“以知为乐,淡薄无求”的道家心态进行艺术创作,方能提升寿山石的人文内涵,雕出真正的精品。同样的道理,在寿山石收藏过程中,玩家也不可操之过急,应寻求“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的儒家式精神体验。欢迎各位对寿山石雕刻艺术和国学有兴趣的市民相聚《文儒讲坛》免费听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