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老人热衷收藏醴陵瓷

老人热衷收藏醴陵瓷

古代瓷器收藏 瓷砖墙面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2021-04-13

古代瓷器收藏。

小酒杯、碟子、茶杯……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日用品,对于79岁的陈显明老人来说,却都是宝贝。1月8日,我们在老公安局宿舍区2栋陈老的家里,看到了他数十年来收藏的700多件瓷器。

陈老出生在株洲醴陵的一个农村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老得知醴陵群力瓷厂为毛主席定制过瓷器,他出于一种崇拜的心理,开始收藏醴陵的各种瓷器,特别是群力瓷厂的产品。

一有休息时间,他就到当地瓷厂转转,希望收藏到更多和毛主席有关的瓷器。“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都是搭帮毛主席翻身做了主人。”

“那时我的工资只有50多块钱,有一次花了10多块钱买了一个装饰品,刚开始家人有些不大乐意,后来一看,觉得挺好看的,还鼓励我多收藏……”回想起往事,陈老仍然记忆犹新。

“平常我都舍不得用,特地做了两个柜子专门用来收藏这些瓷器。”陈老说,他主要是想做个纪念,让后辈也知道醴陵瓷器的历史。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老人收藏瓷器三百多件-陶瓷


今年63岁的沈照启是个性情耿直,有一说一的老人,他从小就对古董瓷器喜爱有加,自从走上瓷器收藏之路,三十多年来共收藏瓷器三百多件,足迹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知名窑口和山野村落。沈照启常说:“我收藏瓷器只追求精品,尤其最喜欢那些庄重、大气、寓意深刻的瓷器。”

从小与瓷器结缘

沈照启的爷爷过去是北京西四北大街上一家老字号的老掌柜,早在抗战和民国以前就喜欢收藏一些老古董。沈照启记得小时候家里面有两个大躺箱,他爷爷当时就将收藏的古董放在里面。他小时候经常登高去躺箱里一探究竟,也失手摔坏过爷爷珍藏的瓷器,当然也没少因此而挨揍。不过,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沈照启与瓷器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沈照启对记者表示,自己从小就觉得这些东西很美、很喜欢,而这个童年时期留下的烙印也一直伴随他直到今天。

到了“文革”时期,沈照启居住的大院里面有一个被他称为“三大爷”的人,解放以后靠登三轮车生活,家里面也有几个大躺箱,不过收藏的东西主要是以字画为主。当时“破四旧”之风盛行,因为沈照启一家所居住的平房有独立的灶台,于是三大爷就求沈照启帮他烧字画,沈照启说:“那时候我虽然一边烧一边看,但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疼。”

这之后,沈照启参加了东北兵团,直到1976年回到北京后,他心里依旧有一个收藏梦。而一想到要搞收藏,他首先就想到了爷爷当年珍藏的那些宝贝。“我爷爷1957年把产业交给国家以后,我一直以为他把那些古董都拿回老家了,后来我有机会回老家找这些东西,可是老家的房子已经被我哥哥给卖了,东西一样都没有找到,特别的遗憾。”沈照启对记者表示,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反倒是由此开启了自己长达三十多年的收藏寻宝之路。

走四方收瓷器

1979年,沈照启正式开启收藏之路的第一站就是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一出手就收了一个陶罐,当地人告诉他是从古井里面淘上来的东西,后来拿到文物公司做了一次检测证实了陶罐是商代的。临走的时候,曲阜一个老朋友送给他一个玛瑙鼻烟壶,上面还有一个墨玉的荷花。不过,因为当时“文革”刚结束不久,文物商店还大敢收购来自民间的古董。于是,沈照启就将那个鼻烟壶送到了北京颐和园石舫旁边的一个古玩店里。古玩店的一个老先生看了之后觉得挺好,就以当时15块钱的价格收购了。从此以后,沈照启又是四处寻宝,曾经到过山西、陕西、河北、辽宁、福建、浙江等地,几乎跑遍了各大知名窑口。而在谈到搞收藏的开销时,沈照启说:“我是1983年从工厂辞职的,之后虽然自己也开了家工厂,但是基本上大部分收入都买了古玩了。”

在四处寻宝的过程中,沈照启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就是专门到偏僻的地区去寻宝,沈照启对记者说:“就像中国有句古话所说的,‘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野’,反过来也是一样,历朝历代的名人雅士中,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当时的动乱也好,迫害也好,都选择了隐居山野,因此,也很有可能从那些地方找到些好东西。”每到一个村落,沈照启都会首先站在高处看这个村子里面的建筑,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历史传承的古村落,他都会仔细观察村子里面的建筑。沈照启觉得,这时的自己就好像是风水先生一样的,通过村落住宅的造型和制式就可以大体判定哪里可能会有好东西。之后他就开始跟村子里的人交朋友,等熟悉了之后,再看看可不可以收购一些自己心仪的东西。不过,沈照启也表示,自己从不会夺人所好,一般都会询问卖主将东西出手的原因,而得到的回答也往往大多是因为生活所迫。

在回忆自己的收藏经历时,沈照启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关于收藏情谊的故事。他有一个朋友是福建人,祖上是做官的,留下了很多东西。沈照启之所以后来能够和他成为朋友,就是源于当年那个福建人带其父到北京看病,因为筹钱要买几件瓷器,沈照启看那些瓷器挺不错的,就都买了,也没有跟他砍价,而且一听说他是为了给父亲看病,又多给了他两千块钱。沈照启回忆说:“他为人很纯朴,一开始执意不要我的钱,我非要给他,于是他让我第二天还过来,他要再带两样东西送给我,就算是跟我交个朋友。”第二天沈照启和那个福建人又如约见面了,这之后二人便成为了好朋友,两家之间此后也经常往来。

收藏之乐在于文化

在听沈照启谈论收藏经历的过程中,他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沈照启指出,中国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从器形上、文饰上都有很多的文化寓意,比如“鹿鹤同春”、“福寿万年”、“子孙万代”等等,这些都寄托了中华民族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而沈照启在欣赏自己所收藏的瓷器时,也会分析、研究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比如说有一片竹林,旁边有两只鹌鹑,开始的时候自己不懂这些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好看,后来通过读书,通过研究,才知道是竹报平安的意思。”沈照启向记者介绍说。

总结起来,沈照启认为收藏对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是一种享受。“我这么多年得到的体会就是文物收藏里面其实包含了历史、文学、美术、设计、材料等等的学问,能够让你沉浸在文化的氛围里享受到无尽的乐趣。”而在三十多年玩瓷、研究瓷、欣赏瓷的过程中,沈照启发现自己过去容易急躁的性格也有所转变,并且逐渐养成了一种对很多东西都要进一步搞清楚、弄明白的习惯,而这也正是他玩瓷这么多年来的切身感受。

独树一帜醴陵瓷 投资收藏潜力大


在我国众多的艺术陶瓷种类中,醴陵瓷以其温文淡雅、清丽素洁的气质及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正越来越被有识之士所赏识。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仅美观大方,具有耐摩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褪色的优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醴陵红色官窑釉下五彩邓小平纪念瓷(图片来源:博宝宝珍商城)

据博宝网的瓷器鉴定专家称,醴陵瓷器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瑰丽多姿,犹以白瓷和釉下彩瓷著称。白瓷胎质细腻,釉面光 洁;釉下彩瓷,胎薄腻,釉洁白,花纹晶润泽,耐磨损,不褪色。特别是画面精美,装饰艺术独树一帜,深受欢迎,连续几次参加国内外大赛均获佳奖。

据博宝宝珍商城的瓷器负责人安先生称,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中国陶瓷里面是独树一帜的,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创新的一个方面。当今的醴陵瓷知名度不如某些陶系,因宣传等因素,还未被广大陶瓷收藏者所认识,所以,其作品的价位在同等水平上远远低于同样以绘画等艺术表现手法见长的景德镇瓷,应该具有很大的收藏、投资潜力。

醴陵绝版限量发行:奥运国瓷:梅、兰、竹、菊、四君子瓶 (图片来源:博宝宝珍商城)

“一件好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应该集胎质、器形、绘饰完满于一体。一般来说,瓷质细腻洁白,釉面晶莹润泽,画工精美,构图生动,意境清新的为醴陵瓷精品。这是收藏爱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据博宝网的王先生介绍,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距今仅为百年历史,由于张扬不够,作品扩展面不宽,创作数量有节制性,未及景德镇、潮州两地泛滥,传世作品屈指可数。醴陵瓷现仍处于初始阶段,收藏爱好者如看准时机,应有不俗的回报。(博宝艺术网评论员婷婷 撰文)

【博宝点评】醴陵瓷对促进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釉下彩瓷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醴陵瓷器地理标志,作品多次参加香港、日本、新加坡、南非陶艺展出。其作品造型雄健、釉色古朴,呈现出古香古色的釉下彩瓷艺术效果,深受海内外收藏家、国家级美术馆、国家级图书馆等珍藏。因此博宝网提醒,如果收藏瓷器,可以选择上等的醴陵瓷作为投资收藏的对象,其升值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红色官窑-醴陵国瓷”成投资收藏新主流


醴陵窑被人们誉为“红色官窑”。特别是解放后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辉煌经历和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更增添了其神秘感和神圣感。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醴陵瓷因为毛泽东及其缔造的红色政权而为社会瞩目。2003年9月,李铁映更为醴陵亲题“红官窑”。

醴陵陶瓷成为当之无愧的“国瓷”。“红官窑国瓷”对选料、制作、技艺等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产瓷器只求精品,不计成本,极为名贵,世人将“红官窑国瓷”视为稀世珍宝。偶有面世,即往往耸动市场,迭创天价。醴陵艺术瓷价格平均每年都在以20%的幅度上涨,大师亲绘原作更达数万元。

1998年,香港嘉德拍卖行以178万的天价拍出一对“毛瓷”茶具对杯;崔国强单件釉下五彩书法陶瓷作品拍出388万元高价;2009年,中国嘉德公司在长沙举行冬拍新闻发布会,一代宗师吴康在1967年创作的釉下五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五伟人”肖像瓷板画全套的底价则达到了380万元;2009年12月13日,首届中国?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精品北京专场拍卖会,总拍卖成交额达50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醴陵瓷整体价格5年翻十倍,创造了中国陶瓷收藏的新纪录。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十大名窑(汝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宜兴窑、耀州窑、石湾窑、定窑、磁洲窑、醴陵窑)精品征集活动中,醴陵窑釉下五彩陶瓷精品入选了十多件。在十大名窑中,醴陵窑的入选数量最多,标志着近代陶瓷市场中醴陵瓷的主导地位及市场占有额。大批投资资金涌入推动了醴陵瓷价值空间的扩大,醴陵国瓷被预测为未来瓷器市场的主流。

为了展示新中国红色官窑的艺术成就与醴陵釉下五彩的国瓷魅力,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将于2013年5月25日在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举办“红色官窑?醴陵国瓷精品展”暨“2013年红色官窑?醴陵国瓷最具影响力大师陶瓷艺术作品评选活动”获奖作品揭晓仪式,据了解,本次醴陵国瓷展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成就展。届时,历时半年甄选出的40余位醴陵国瓷大师的共200余件手绘原作将在现场隆重展出。

据悉,这些作品代表了醴陵近十年的巨大成就,作品从多个方面反映了醴陵国瓷工艺水平及艺术水平的一个高度。为了实现和谐盛世,国瓷艺术之美全民共享,本次参展全部作品将低于市场价格接受藏友的预定收藏,让广大收藏爱好者能够收藏到真正意义上的“红官窑国瓷”,推动醴陵陶瓷名家名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对收藏市场的健康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毕加索晚年超级热衷陶瓷艺术


20世纪的西方艺坛大师毕加索92年的生活和创作旅程,堪称是一部绚丽而绵长的艺术传奇。相比毕加索那些充满情欲的油画和素描作品,晚年的陶瓷艺术其实是最能完整体现出他那与自然并驾齐驱的娴熟造型能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竞技场中的牛

《竞技场中的牛》,305毫米×378毫米,创作于1948年

毕加索开创了立体主义艺术流派的先河,拥有众多女人,又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活着见证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身材矮小的他,却是个精力旺盛的多产艺术家,一生累计作品多达3.7万幅,如此算来,毕加索在有限的生命中,平均每天就创作出3、4件作品。

长羽毛的猫头鹰

《长羽毛的猫头鹰》,高286毫米,创作于1951年

与水、火、泥做伴的晚年

出生于1881年的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甘(Málaga),父亲是位美术教师,幼年学习语言时,神奇得从他嘴巴里吐出来的第一个词是“piz,”他其实想说的是“lapis”,也就是西班牙语中“铅笔”的意思。从记事起,就开始以画作伴。童年就把鸽子主题画得惟妙惟肖令父亲惊叹不已;14岁移居巴塞罗那,仅用一天时间就打破了隆哈美术学校需历时一个月完成静物写生的入学考试记录。有一种天赋叫做“与生俱来”。

1946年的夏天,65岁的他带着情人弗朗索瓦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克劳德(Claude)和帕洛玛(Paloma)来到小镇瓦洛里斯度假,这是个美丽的、有着传统陶艺制作基地的海滨小镇。在偶然的机会中,朋友邀请他们去附近在手工艺市集小逛,毕加索有兴随意地在小摊上捏了几个小件,还有幸认识了当地著名的玛都拉(Madoura)陶艺工坊的拥有者──乔治和苏珊夫妻,他们让毕加索随意使用其陶艺设备。

两只高手抦的花瓶

《两只高手抦的花瓶》,高406毫米,创作于1953年

陶艺创作的三阶段

不知毕加索是因小镇的优美景色或是陶艺之魅力吸引,他在小镇一住就是25年。同时毕加索也进入了其陶瓷创作初期——“平面时期”。由于尚未经过陶瓷专业制作训练,起初他始终没能解决上釉和多重烧制的问题,于是就直接在结了块的粘土上塑造鸟、鸽子、猫头鹰的形态。他又找到了供应商提供西班牙浅口盘。五彩拉毛粉饰盘面替代了原先在的画布边框创作。他选了库存中的一些素烧碎片来装点,用来强调精致色彩和几何装饰感的盘器形态。在小型介质上创作,毕加索明显丢开了超现实主义时期画面的错综复杂感。在毕加索的陶艺作品中和绘画一样,常会出现梅塞德广场上成千上万只来去自由的鸽子、斗牛场等元素,这些元素均承载着毕加索对故乡的热爱和记忆。

西班牙大水罐

《西班牙大水罐》以蓝色和黑色绘制而成,高203毫米,创作于1954年

在苏珊夫妇的帮助下,毕加索学习了一部分粘土基础知识,并得到了关于色彩、烧釉等方面的建议。他开始突破平面的图形表现,通过自由调整陶器的形态和比例,成功地将装饰趣味浓郁的元素植入壶,盘,花瓶等容器中,使之成为兼顾使用功能的陶瓷雕塑品。比如该场拍卖中以6万美元成交的《两只高手柄花瓶》,瓶身成了女人的身体,耐看的黑白配色,富有装饰趣味。

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毕加索进入陶瓷创作的成熟期,他开始用电动燃煤窑炉自行烧制陶瓷,终于能够尽兴地体验到自由烧制的乐趣了。猫头鹰是毕加索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其中有一个小故事:据说有一天晚上,毕加索和弗朗索瓦在回家路上发现一直受伤的猫头鹰,他们就顺便把它带回家治疗,痊愈后就一直留在了毕加索的家里。另一件作品──《猫头鹰女人》是一只形式对称的标准花瓶,通过在瓶背面中心位置增加一个裁剪不正的圆柱体,将其形状复杂化,这一有趣的细节设计为作品增添了令人喜出望外的装饰感,独特构成了“猫头鹰女人”的卷发。

小印第安人

《小印第安人》,168毫米×168毫米,创作于1968-1969年间

凝固童趣和纯真的陶瓷作品

毕加索喜爱把女人和动物轮廓相结合,灵活而多变的视觉形象、神速而奇妙的嫁接转换应运而出的奇趣新造型,总是令人眼前一亮,仿佛是一种轮回和概括,将生命中最难忘的因素反复叠加,我们不得不佩服他那非凡而奇特的想象力。而生命的尽头,毕加索又回归到了最初非洲木雕艺术的灵感之下,开始关注原始艺术,这其中还包括了早期德兰非洲面具对他的启发。

毕加索的图形思索几乎从未真正意义上地离开过这片热情洋溢的地中海土地,在其最后的20年生命里,他对神话、民间传统、自然风景的理解和表现力日趋完美,自行设计了大量装饰风格的图形,对造型姿态、色彩上的尝试均有所创新和突破,继续玩味二维和三维世界里的组合的乐趣,进一步探寻个人和宇宙之间的联系和意义。

纵观毕加索一身的艺术成就来看,陶瓷艺术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创作领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宽容度,是毕加索终身的、持久的领域。毕加索就是如此真诚而热情地拥抱着他的陶瓷艺术,他带着童趣和纯真,将零散的不系统的生活感悟,凝固于釉上。他又试图打破人们对陶瓷粘土的偏见,坚持认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陶艺产品应该被平价销售,要让普通民众都能用得起。

天下名瓷出醴陵 醴陵精品看博宝宝珍


醴陵,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进入二十一世纪,醴陵陶瓷产业抓住机遇,重整旗鼓,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随着“巴拿马金奖瓷”的成功再造,醴陵群力艺术陶瓷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对外开放,釉下五彩瓷这一陶瓷工艺奇葩绽放出更加迷人的丰采。

红色官窑醴陵釉下五彩群力老瓷手绘樱桃花瓶

在当今正在倡导的低碳经济浪潮中,醴陵瓷也可谓是低碳经济中的良品。比如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磨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褪色的优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张震大师醴陵70年代前后开窗釉下五彩人物瓶.(四美人)

博宝宝珍商城推出的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的逐渐推崇,醴陵瓷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居的良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六旬老人收藏民俗珍品二千件


苍南新闻网10月14日消息: 矾山镇有位乐于收藏古董文物的退休老人朱良越,今年63岁。他常说让这些古朝货丟弃太可惜,现在不抢救收藏,以后子孙后代也不知道现在东西如何发展来的。他从事收藏己30年,花去10多万元共收藏文物珍品己二千件。

他从六十年代开始收藏,收藏东西广泛,只要他看到中意的总是千方百计得到手。一次到山区,他发现一只玻璃灭蝇罩,他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出价收购,持罩姓朱老人见他喜爱,就将罩送之。他逢人就津津乐道自己收藏一个奇特少见灭蝇器,让人欣赏。又一次他到杨子山村作客,而他的心思,却在百年老宅寻找文物,当他发现墙角一个瓷制大水缸,直径1.2米、高1米,边厚8公分,可装十几担水。看了又看不愿离开,主人知情言道相送,他即请来三五壮汉将缸抬上车运走,他达到目的便心满意足。

有一次令他最为激动最难忘是一位朋友从厦门邮来刻有“中国实业”4字的搪瓷八角碗,晚上高兴地笑醒好几回。时过5年,至今还念念不忘。还有一次走到山区寻找文物,他进一家老宅,发现有一个瓷盐罐,制作奇特,罐内分两层,上层装盐,隔板有多孔,下层装盐水,罐外有耳和口,他花120元买到手。他还收藏古桌古椅古橱,特别他对来参观清代女裤椅详细解说,同时揭露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他曾是知青上山下乡,参加茶场劳动,当过茶农,劳动工具一应收藏齐全,特别铁打的大剪刀保藏30年。他收藏门类可分为木制品、棉制品、铜制品、竹制品、陶瓷品五大类,分别陈列三间房屋:街后巷、老南山坪老厝、棋杆内老宅,收藏品大大小小陈列整齐,琳琅满目,使人看了赞不绝口。

用朱良越的话说,他走遍半个中国,收藏许多民俗珍品,因为再不抢救收藏,让这些文物丢弃,多么可惜,子孙后代就不会知道中国悠久文化历史。他决心活到老收到老 。

天津“瓷痴”老人的碎瓷片儿生活


盛世兴收藏。有人笃爱古籍书画、有人偏好老木玉石,也有人喜藏瓷器珍玩。河北区老市民边正明的收藏却大不同。他大半辈子的收藏中,最主要的藏品之一就是近三吨的碎瓷片儿。可别小看这些碎瓷片儿,为了得到这些碎瓷片,他跑遍了全国各老窑址;为了收纳这些碎瓷片,他耗资修建了民间古陶瓷博物馆;为了能系统地研究这些碎瓷片,他废寝忘食几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年近花甲的“瓷痴”老人将多年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青花瓷鉴别与断代——青花残瓷比较研究》。“这本书是我从碎瓷片儿中,扒拉出来的。那些残破的古瓷片才是历史元素最忠实的记录者。”面对沉甸甸捧在手上的一本新书,边正明谦和而淡然。

一块儿有故事的瓷片

搜集古瓷片儿,险些搭上命

年近花甲的边正明先生出生于天津老城厢的一户富庶家庭。儿时家中摆设有青花、钧窑等或沉稳或华美的装饰瓷,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自70年代开始,他步入收藏圈。在天津的旧城改造中,他经常有空儿就往老城厢、运河和海河边的基建工地跑,对捡到的出土碎瓷爱不释手。有时候,出土的瓷片多,他就花些钱让工地民工帮忙收集。他很看重这些不起眼的碎片,认为它们不仅反映了天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多彩的民众生活,更是与天津古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在搜集过程中,边正明几次遭遇生命危险。2005年的夏季雨后,他在老城厢的一开过的基坑侧壁上只顾挖掘碎瓷片,上面回填作业的推土机不知下面有人,一铲土倒下来,险些将他活埋。还有一次,他在工地上只顾搜寻就瓷片,不慎踏进沼泽一样的工程泥浆之中,瞬间被泥浆没过了胸口,所幸旁边有工人,用挖掘机将其迅速地从泥浆中挖出,才捡了一条命。尽管这样,遇险的经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但都不曾让他停止疯狂的搜寻瓷片的行为。

三十多年来,边正明潜心研究古陶瓷工艺技术及鉴定方法,实地考察全国的景德镇、河南钧窑等主要烧窑遗址,收集到八万余件残瓷,装满了40只大竹筐。另有一些精美的古瓷器更是价值独具。在多年的研究和收藏中,边正明在天津收藏界成了知名人,现任天津市河北区华夏文博收藏家协会会长。

釉层里大有学问

瓷片儿当教具,蕴藏非凡价值

目前,边正明把分类明确的一部分碎瓷片和部分完整的古陶瓷收纳在古陶瓷博物馆中,供市民免费参观。昨日,在南开区东马路附近的三楼古陶瓷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瓷器和分类明晰的各种陶瓷和碎片。北宋汝窑瑞兽、元青花罐、明万历罐、成化青花瓷碗、乾隆珐琅彩瓷、唐代仕女俑等是重量级藏品。

几个大规模展柜内,主打展品就是宋朝到民国期间各时期的碎瓷片,颜色、形状、大小,其中没有任何两块是相同的,成了一道无序中见有序的风景。“这些碎瓷不但是我研究古陶瓷的资料,是博物馆展品,还担负着教具的功能。以后有余力的情况下,我打算面向市民开普及瓷器知识的培训班,用这些碎瓷片做教具来教大家如何判定古陶瓷的年代,最鲜活、最直观不过。”

“来这儿参观,不收费!”

民间古陶瓷博物馆是一家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展馆,其中展品的经济价值保守估计已超10亿元,收集这些藏品用了馆主近40年的时间。人们在这里学知识、长见识,受益匪浅,它的公益性得到了参观者的认可。馆中的陈列是边正明藏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官窑和民窑烧造器。每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收藏故事,边先生对它们充满了感情。 

边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为碎瓷著书立说,值!

碎瓷展示是古陶瓷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介绍起那些瓷片来,边正明如数家珍。边正明二十岁出头就开始收藏古陶瓷,在收藏成器的同时,他也兼顾碎瓷片的收集和整理。他认为,古陶瓷的碎片上有更多值得研究的知识和历史信息。一个古陶瓷收藏者要想研究透一个门类的古陶瓷,就得从它所处时代的制瓷工艺,懂得选矿、研磨、揉泥、制坯、绘画、烧制等步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用料等。这样才能在赝品充斥的古玩市场中慧眼识宝。

“古陶瓷,即使是残片,那也是空前绝后的。”从在碎瓷片上,边正明揣摩出了不同时期的青花瓷的画料和做工的细微差别,总结了更多的鉴赏知识。他说,这些碎瓷虽然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但它的研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边正明希望古陶瓷博物馆能发挥社会效益,成为藏家和市民交流学习的平台。他在收集收藏中搞研究,历时3年编写了《青花残瓷比较研究》一书。该书中通过20万字及一千幅图,对各时期青花瓷进行了分析,教给读者如何从胎土、釉料、淘炼工艺、化学成份方面对古陶瓷进行断代,如何在收藏中鉴别古陶瓷的真伪。“青花瓷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把多年来收藏、考察及研究青花瓷的心得体会、学术成果奉献给社会,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面对自己汗水换来的成果,边正明这样说。

目前,该书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开始在新华书店正式发行。而边正明的碎瓷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醴陵釉下五彩瓷 “天下名瓷出醴陵”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瓷器文化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都称为“CHINA”,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釉下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尤其是醴陵出产的釉下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博宝宝珍商城里展示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制作精美,技艺精湛,把我们带入到一个五彩缤纷的瓷器世界,瓷器作品极具欣赏和艺术价值。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醴陵的瓷器闻名海内外,自古就有“天下名瓷出醴陵”之称,被称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醴陵瓷器不仅走进了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而且飘洋过海,出口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醴陵瓷器的瓷质细腻,图案画工精美,尤其釉下五彩瓷器,五彩缤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吴尚夫大师醴陵釉下五彩松鹤瓶 (图片来源:博宝宝珍商城)

这尊醴陵釉下五彩瓷松鹤瓶就是釉下五彩瓷中的精品,是由吴尚夫大师所作,收藏于博宝宝珍商城。瓶体洁白如玉,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其釉面晶莹润泽,色彩沉稳典雅,构图生动自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非常具有欣赏和投资价值。吴尚夫大师从事陶瓷美术工作三十多年,精通各种陶瓷绘画技艺,作品曾被中南海、天安门、北京饭店等知名场所陈设收藏,其中部分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作外交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国瓷2008釉下五彩巴拿马“世界和瓶” (图片来源:博宝宝珍商城)

收藏于博宝宝珍商城里的巴拿马“世界和瓶”,也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精品之作,采用现代的釉下五彩绘制工艺制作,背面有何振梁先生、萨马兰奇、罗格、雅典市长巴科扬尼斯四人分别用中文、英文、法文、希腊文四种文字亲笔提写的“从长城到奥林匹亚”,并配上象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标志,底款为“醴陵国瓷特贡”,制作精美,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博宝艺术评论员 孙瑞峰 撰文)

【博宝点评】醴陵釉下彩瓷是我国瓷器艺术中一支一花奇葩,集工艺美、形体美、釉色美、胎质美、彩饰美于一体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博宝宝珍商城里展示的醴陵瓷器,不仅适用于装饰,还具有着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