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上的胶 > 导航 >

彩陶瓮上的传说

彩陶瓮上的传说

瓷砖上的胶 古代瓷器瓮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2020-07-11

瓷砖上的胶。

这件出土于河南临汝的大型鹳鱼石斧图彩陶瓮,是仰韶文化时期的一件物品。此瓮由夹砂红陶制成,造型呈上大下小的缸形,上部正中有一奇特的、直径在0.8厘米至0.9厘米的圆孔。瓮身上有彩绘的鹳鱼石斧图,画面左侧为一只衔着鱼的白鹳,整个姿态昂首挺胸,显得气宇轩昂,大有胜利者之感。作者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头、身、尾、眼等各部位,但通身无鳞,眼睛小而无神,身体僵直而呆板,一望可知是一条奄奄一息的将死之鱼。画幅右半部为一竖立的带柄石斧,其刃为圆弧形,斧身中间穿了一个圆孔,可能是用于斧身插入木柄后穿绳固定,斧柄粗重,装饰讲究,中部用黑彩画一“×”形符号,下部则是细密的网格纹。

这幅题材奇特、充满神秘色彩的图案,来自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远古时代,有一个崇仰鹳鸟、以鹳鸟为图腾的氏族,他们同一个以鱼为图腾的氏族发生了矛盾。双方的原始战争就这样爆发了,结果是鹳族战胜了鱼族,因此当鹳族的酋长死后,本氏族的成员为了歌颂他的功绩而特地烧制了此瓮,来作为葬具。还有一种说法是:鹳鸟衔鱼“不食不吐”,便意味着要将鱼奉献给人类,因而转化成为“吉利”的形象。不管这些说法是否可信,原始先民崇拜祖先的炽热感情以那生动的图案凝固在了这件特殊的陶器上。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瓷板虎的传说(上)


(本期故事为邓滨听其邻居胡康戎所述)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景德镇有个画瓷板画的艺人,姓汪名大亭。这汪大亭手艺精巧,画什么像什么。他最拿手的是在瓷板上画老虎。据说,为了使笔下的老虎画得活灵活现,汪大亭经常出没在荒山野岭,冒着生命危险,跟踪老虎,观看老虎的生活习性。用汪大亭的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姿。

汪大亭还利用景德镇瓷器"光致茂美"的特点。画出的老虎,双眼全不着色,让它空着,待瓷板烧好,从窑炉中取出,那老虎的双眼便明中透亮,格外有神。若是初次见到,还认为老虎是真的,你准会吓得倒吸一口气,后退三步哩!却说有一年,从安徽来了一伙好猎手,在景德镇最高的南山中,捕捉住一只约有千斤重的过山虎。这只过山虎皮毛锃亮,五彩斑斓,一时惊动了全镇的男女老少,纷纷涌着去看热闹。

这过山虎正好放在瓷器街最有钱的窑户老板麻得天的府前。麻得天见着这只斑斓威武的过山虎,顿时眼红起来。心想;若是弄下这只虎,剥下它的皮,挂在厅堂上,岂不威风十足?于是,也不问价,便要猎手们把过山虎抬进后院,当场剥皮破肚。

待猎手们七手八脚,把过山虎开膛破肚,忽然发现肚子里还有一只活生生的虎崽。

猎手们正想一刀宰了这虎崽,在一旁观看的麻龙彪忙喊:"别宰,别宰,我要,我要。"麻龙彪是麻得天的独生宠儿,年纪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依仗家中有钱有势,平日里驾鹰逐犬,伙同一帮恶棍无赖,在镇上胡作非为,称霸一方,十分可恶。

这时,麻得天一听儿子吵着要虎崽。气得胡子一翘,眼珠一瞪,喝道:"傻瓜,这老虎也能养得?不怕它把你吃了!""不怕,不怕!"麻龙彪一个劲争着要,"我用铁链把它锁着,它咬不到我。""不行。"麻得天还是不答应,"老子什么都依得你,可这养虎,万万不行!"麻龙彪一听父亲不答应,便就地一躺,滚了起来。他一边滚,一边撒野,又哭又闹。逼得麻得天毫无办法,只好让步说:"哎呀呀,我的小祖宗。别闹别闹,老虎归你养,归你养,不过,千万得看管好。""那当然,那当然。"麻龙彪一听父亲答应了,就倏地爬了起来,双手一伸,抱走了虎崽。

这虎崽在麻龙彪的喂养下,长得活泼健壮,不到一年功夫,便长得有四五尺长。麻龙彪心中自然欢喜,每天牵着这只虎崽,东游西逛,吓得四周百姓,无不远远躲开,好端端的一条热闹繁华的瓷器街,只要见到麻龙彪牵虎走过,顿时就冷落寂静起来。(未完待续)(邓滨口述晚报记者邹勇宾整理)

高岭土的传说


     高岭土是陶瓷制品的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 它以我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村所产的高岭土(瓷土)而出名,并已成为 全世界之瓷原料的通用术语。

关于高岭土有个传说,赋有传奇色彩。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一户姓何的穷汉,租种着地主的几分瘦田。 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几乎全都被地主刮走了,只得靠瓜、薯、菜充饥度日,生活得十分艰苦。何氏夫妻虽穷,但心地却很善良,平日里只要听说谁家的锅揭不开,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省下那点瓜薯给人送去。邻近穷苦乡亲,都很尊敬他们。一个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号,雪花纷飞。何老汉刚把屋门大开, 只见屋檐下躺着个几乎被冻僵的老头。他忙唤来老伴,将老人抬到自 家床上,把仅有的一床破棉絮盖在老人身上,还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 破棉袄脱下来盖住老人。同时,何大娘也烧好了姜汤,夫妻二人细心 地将姜汤一匙一匙地喂进老人的嘴里。过了一会,老人终于苏醒了过 来。 老人不能说话,用手指指口中,意思是说要吃东西。何老汉家中 只有野菜汤,怎能给老人吃呢?与老伴商量,只好又到财主家去借了 那一升还两升的米来。熬好了热腾的稀粥,端到老人面前喂他喝。白 发老人喝了粥,精神好多了。他下床站起来激动的对老何夫妻说:“ 你二人确是名不虚传的好人啊!”便从衣袋里取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 石块递给老汉,说道:“这粒小石块送给你们,可将它种在村后的高 岭山上。过了七七四十九天,那里会张出挖不尽的白玉土,是制瓷的 上等原料。你们可以挖起来,运到景德镇去卖钱。”说完,哈哈大笑 就不见人影了。 老何夫妻惊得目瞪口呆,以为遇到神仙了。夫妻俩果真到高岭山, 挖了深坑将小石块种下去。过了四十九天,他们又来到高岭山挥锄一 挖,只见原来是黄色的泥土,变成了白嫩的玉色土。夫妻俩非常高兴, 通知穷乡亲们一同去挖玉土,运到景德镇。果然卖到好价钱,大家都 有了收入。

从此,这一带的穷乡亲们都改行挖卖玉土了,日子也比以 前好过起来。 景德镇自从采用高岭土配制瓷器以后,出产的瓷器洁白无暇,更为精美。

1712年,有个法国的传教士昂特柯莱曾向国外介绍过高岭的瓷土,于是高岭土变在全世界闻名了。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纹饰有哪些特点?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纹饰有哪些特点?制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三种手工业之一(另外两种是冶金和纺织),中国人早在8000年前就懂得将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用火烧硬,塑造成经久耐用的日用器皿。在制造陶器时,部分聪明的工匠发现,如果在器物成形时先在胎体上刻画图案,陶器烧成后这些图案也能永久地保留下来。

吉祥纹饰从古陶开始

制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三种手工业之一(另外两种是冶金和纺织),中国人早在8000年前就懂得将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用火烧硬,塑造成经久耐用的日用器皿。在制造陶器时,部分聪明的工匠发现,如果在器物成形时先在胎体上刻画图案,陶器烧成后这些图案也能永久地保留下来。出现在裴李岗、磁山文化陶器上的划纹,篦点纹、指甲纹、乳钉纹、细绳纹、席纹等,就是这一时期工匠们的杰作。古人刻画这些纹饰是单纯为了美观还是另有寓意?由于年代太久远,现代人不得而知。

然而,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纹饰却很明显地具有某种含义,可以将其视为中国陶瓷吉祥艺术的开端。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只是‘美观’、‘装饰’而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

花瓣纹是彩陶主要纹饰

从吉祥艺术的角度讲,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纹饰从写实演变成非写实的几何纹样,只是形式上产生了变化,其所蕴含的内容和含义是没有变的,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对这些纹饰的吉祥含义给出“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彩陶上的纹饰寄托了古代先民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由于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仰韶文化可细分为北首岭、半坡、庙底沟等类型,彩陶上的纹饰最常见的是花卉图案、几何形图案以及动物图案,这些图案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

花瓣纹是仰韶文化彩陶的主要纹饰,以黑色为主,兼用红色,形似绽开的花朵。花瓣纹有两类:一类是由彩绘实体纹组成,花瓣如半月形或橄榄形,由中心向周围展开;另一类是由多个弧边三角纹相接而成,空白处形成花瓣图案。这种图案不仅在远古文化中独一无二,还与华夏民族的称谓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华”字即“花”字,是由一朵盛开花朵的象形字演变而来。《说文解字》称:“开花,谓之华”,又说:“五色为之夏。”根据以上释义,可以将“华夏”解释成“五色的花朵”。“华”在古代是汉族的称谓,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一句的“华”就指汉族。而“华夏”既指汉族,又是中原地区的代称,如《三国志·蜀志·关羽传》中的“羽威震华夏”就是说关羽威震中原。发展到后来,“华”和“华夏”不仅是汉族的称谓,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称谓。

印刻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大量花瓣纹表明,色彩缤纷的花朵在古代先民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吉祥含义,它是民族生存繁衍的象征,陶器上的花瓣纹是中原地区民族的标志。只要看到绘有花瓣纹的彩陶,其他民族都知道它们出自哪里。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早在夏商周以前就有其他民族称中原地区的民族为“花族”,随着文字的产生和演变,才变成后来的“华族”和“华夏民族”。

鱼纹鸟纹寓意渔猎丰收

仰韶文化彩陶动物图案最有名的是鱼纹、鸟纹、蛙纹和鹿纹。鱼纹是半坡类型彩陶的主要纹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有关中华文明史的电视专题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在陶盆的内壁或腹外,黑色线条勾勒出的鱼形图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有一种图案更为奇特;在鱼形图案的轮廓里面,还出现了人的面孔,可见古代先民们多么渴望得到水中的鱼。自从鱼纹出现在彩陶上之后,鱼纹便与中国的吉祥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成为自由和财富的象征,几乎在所有传统艺术品当中都有鱼纹出现。其实,不管是鱼纹、鸟纹,还是蛙纹、鹿纹,这些彩陶上的动物图案都有可能表达了当时人们希望渔猎丰收的美好愿望。

陶的起源的传说


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伟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凡是古代重要的发明,往往把它和“圣人”联系在一起,把这发明本身也当作“圣事”或者“圣迹”。这一点,在《考工记》里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陶的发明,也同样被称作“圣人”之作,当作“圣事”,“圣迹”。这在众多古籍中,记载着有关圣人发明陶器的传说。

女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始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土作人。”

神农:神农制陶器的文献,记载在《周书》一书中。据清马啸《经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而种之,作陶冶斧斤”。清朱琐所著《陶说》卷二引《周书》:“神农作瓦器”。宋《太平御览》卷八百之十三亦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舜:《墨子·高贤下》载:“瓦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其它如《韩非子·难》也有类似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宁封子:据《列仙传》载: “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炉,犹有其骨。时人葬其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

青花瓷的传说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式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小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朝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如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之风格。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这两种叫法,一直沿至今天。

彩陶的清洗


陶质器物长久埋于地下,表面吸附了大量的难溶物,有些对古玩没有任何损害,一般情况不用去除。但出土的部分彩陶,其表面被一层厚厚的覆盖物掩盖了器物的花纹图案,需要对难溶覆盖物清除。因彩陶表面多孔,难溶物和器物表面结合很牢固,用机械办法去除势必造成器物表面损伤。器物表面覆盖的为石灰质类,少部分为石膏类及硅质类。陶瓷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酸,彩陶颜料主要是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锰等矿物质。它们耐强酸、碱性能都较差,因而在去除难溶物时要仔细,既要保护彩陶不受损害,又要使难溶物完全去除。

石灰质类覆盖物层去除方法:配制1至4的稀盐溶液,也可加入0.5的乌洛托品试剂作为缓蚀剂。覆盖层较厚时用4的盐酸擦洗。覆盖层变薄时用2、1的盐酸溶液擦洗,等图案花纹快出现时,用5的六偏磷酸钠溶液浸泡,以除去剩余石灰质。除完石灰质覆盖层后,用清水冲洗。

石膏类覆盖物比石灰质类要难除掉,它一般不溶于酸碱,同时石膏微溶于水,纯粹用水洗涤亦不能去除,但石膏类可以溶于硫酸铵的热饱和溶液,可用其除去石膏覆盖物,除完后用大量清水冲洗。硅质类覆盖物一般用机械法去除。

除上述几种化学试剂外,越来越多的螯合剂也用于陶器表面难溶物的清洗,如EDTA二钠盐、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盐等。另外,汉代铅绿釉陶器表面有银白色光泽的物质,人们把它称为“银釉”,它实际上是一层釉溶蚀后沉积物,一般不用去除。还有某些釉陶表面白色覆盖物,应查明是石灰质还是腐败的釉,如是腐败的釉也不用去除。

食物腐败物和烟薰污迹清除方法:这些陶瓷餐具主要作为陪葬品,内盛食品等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物已腐烂变质,器物也受到污染,有些从民间征集来的陶器,曾盛过脂肪类。清除方法是用洗涤剂浸泡刷洗,洗涤剂通常是碱性的。可和脂肪类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性脂肪盐类被洗去。有些污迹也可用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甲苯等擦洗去除。在古代,许多瓷器也被用作炊具,表面被炭烟薰黑,可用如下方法去除:配制5的碳酸钠溶液,再加入0.5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液擦洗,除去焦油类污迹。对于发黑器物,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擦洗,使其氧化除去,清除完毕后用水冲洗。

人面鱼纹彩陶盘

彩陶


装饰着彩绘图案的陶器,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一种精美的陶器。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描画红、黑、赭、白等色的彩绘,经过压磨,然后用火烧结,作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中国北方生产彩陶最早的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南方最早的是浙江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彩陶生产遍布各地,比较着名的,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上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黄河中上游地区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下游地区有大汶口文化等等。常见的彩陶器物有饮食器、盛储器、汲水器等,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一些文化遗存中有少数炊器如夹砂陶罐也有简单的彩绘纹饰。彩陶不仅是实用品,而且是有很高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彩陶上的彩绘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图案和写实绘画两大类。图案主要包括植物花纹和几何形线条。人们在长期的采集与农业劳动中熟悉了许多植物,创造了变化多端的植物花纹,不但枝叶、花瓣、籽实等配置得体,匀称相宜,而且以各种形状表现出来,构成种种图案。几何线条的形状也很多,如水波纹、垂幛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葫芦形纹、锯齿纹、人字形纹等。图案结构优美,富有韵律感。许多纹样如水波纹、绳纹、网格纹,是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片断,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彩绘中的写实形象虽少,但艺术价值很高,已经发现的有奔驰的野鹿,独立的云鹤,飞翔的野鸟,同窝对嘴相戏的雏鸟,长嘴啄鱼的猛禽,张口露齿吞噬食物的大鱼等;还有人面与成群鱼纹的组合,有伸肢爬伏的蛙类,屈肢爬伏的大龟,游划行进的小虫,这些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渔猎经济和种植经济的情景。只有在长期生产实践的活动中,仔细入微地观察生活,才能创造出如此优美而写实的作品。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彩陶器上的人像,滚圆的头形,戴尖顶饰物,细长的弯眉,双眼眯成一条线,倒丁字形鼻子,嘴作上下对顶的三角形,紧连耳部还各有一条小鱼,生活趣味浓郁而有神秘感。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上也有人物、动物形象。彩陶显示出中华民族祖先无穷的创造力,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史和美术史极为重要的资料。

彩陶的养护


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它是我国远古时期一种杰出的美术工艺品,因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及科学研究价值,从而具有了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尤其是黄河上游青海、甘肃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以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图案著称于世,现代较出名的有云南彩陶,工艺精致,图案优美。如何对彩陶进行维护保养,是一些收藏者所关心的问题。下面,作者从彩陶的主要病害、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三方面谈一点浅见。

神龙将军瓶彩陶

一、彩陶的主要病害

彩陶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中,不同强度地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侵蚀。出土的彩陶或多或少地在陶体表面带有一些硬垢,有的甚至覆盖整个彩陶,影响了对彩陶纹饰的观赏和研究。彩陶出土后,遇有空气后即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埋藏在盐碱地的彩陶出土一段时间后,有的表面泛白,有的表面起甲、纹饰脱落,有的甚至陶体疏松、剥落,严重地毁坏了彩陶。

二、彩陶病害的原因分析

彩陶是以红粘土为原料,在摄氏680度至l000度的温度下烧制成的。彩陶常态下物理、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水性。但由于彩陶陶体结构相对疏松,陶瓷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彩陶埋藏在地下的时间都在3500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600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土壤中含有钙、钠、镁等离子的大量可溶性盐碱物质,源源不断地被“吸”入陶器体内,并聚积起来,因此出土的彩陶内合有很高的盐碱成分。土壤中的一些钙类、硅类化合物牢固地吸附在彩陶表面,会形成白色、坚硬且难溶于水的硬垢覆盖在彩陶表面。

彩陶出土后,其保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土后的彩陶受周围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陶体内的有些盐碱物质与空气中的水分等物质接触后,会发生物理及化学反应。当周围湿度较高、温度较低时,陶体内的盐碱成分会吸潮溶解;当周围湿度较低、温度较高时,陶体内的盐碱成分又会失水结晶。当盐碱成分从陶器表面析出后,彩陶表面就会泛白。同时,这种“热胀冷缩”、“干胀湿缩”现象的往复发生,会使陶体结构疏松,陶器表面起甲,彩陶纹饰剥落。

三、彩陶病害的处理方法

一是加固陶体疏松的彩陶。对于一些陶体疏松的彩陶,首先要进行加固。通常可选用抗压性、耐干湿循环性和抗冻融性好,对彩陶色彩没有影响的新型高分子ps为加固剂。加固时,应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低速度ps材料,逐滴滴到陶体疏松部位,使ps材料慢慢渗入陶体内。随后用手轻轻捏一捏,检查其是否已固定。待其固定后,进行喷涂,晾干后再喷涂,反复多次,直至ps材料无法渗入为止。

二是稀释彩陶体内的盐碱成分。祛除盐碱成分是维护保养彩陶的关键环节,通常可利用离子渗透的物理原理来稀释彩陶体内的盐碱成分。对于陶体坚固性好而体表泛白的彩陶,可将其置于凉开水或蒸馏水中浸泡一两天,其间要多次换水,待彩陶体内的盐碱成分稀释彻底后,再将其置于干燥的环境中晾干。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水不能是自来水,因为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放入了漂白粉或液氯,其在水中形成的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易腐蚀彩陶纹饰。另外,一些地区的水质较硬,也容易在彩陶表面结垢。对于陶体疏松的彩陶,失要进行加固,然后进行稀释,最后再进行加固。

三是祛除彩陶表面的硬垢。彩陶出土后在其表面附着有碳酸钙等一些难溶于水的盐碱物质,用洗涤稀释的方法不能祛除这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附着物的化学、物理性质相对都比较稳定,对彩陶没有危害,只要不影响纹饰,一般不必祛除。当附着物过多,影响彩陶文饰时,可选用不具氧化性的强酸,利用酸碱化学反应和强酸与弱酸、弱碱盐化学反应的原理祛除它们。除垢时,可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稀盐酸滴于彩陶表面的附着物上,附着物即会发出咝咝的响声,产生泡沫,并伴有刺激性的气味。当祛除附着物后,即用清水冲洗,再用苏打水中和残留的盐酸,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如果还有少量的附着物不能被盐酸祛除,可用氢氟酸,使用方法同盐酸。需要注意的是,彩陶耐酸耐碱性相对较差,除垢时一定要注意把握用量与时间的“火候”。彩陶表面的附着物祛除后,可视情况对纹饰进行加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彩陶瓮上的传说》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彩陶瓮上的传说》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上的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