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海捞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海底下的德化陶瓷古瓷

海底下的德化陶瓷古瓷

海捞瓷器的鉴别 德化瓷器鉴别 全瓷的瓷砖

2020-07-21

海捞瓷器的鉴别。

历时55天的2007西沙水下考古项目第一阶段工作于5月8日圆满结束,有“水下兵马俑”之称的“南海一号”也将于7月份出水。目前,已分别从西沙群岛的“华光礁1号”及广东阳江海域的“南海一号”上出水了大量的德化陶瓷。另外,在西沙水下考古新发掘的玉琢礁等10处沉船遗址中也相继发现德化古陶瓷。

相隔数百年,德化古瓷再次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

大量德化瓷器浮出水面

近日,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十几件从西沙“华光礁1号”古沉船回归故里的瓷器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久远的往事。

同时,该馆也珍藏有造型式样与“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沉船上出水的完全相同的陶瓷,主要出土自该县三班春岭窑及盖德碗坪仑窑。与那些从当地的古窑址出土的同一种产品比较,这些在海里沉睡了800多年的瓷器,因久经海水的浸泡而更显得光彩照人。

德化古陶瓷专家、泉州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介绍,2001年水下考古队曾从“南海一号”中打捞出一批宋代年间的粉盒,为此,中国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还特意到德化县考证,确定这些陶瓷粉盒都是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

据全程参与了“华光礁1号”抢救性挖掘及长期关注“南海一号”打捞的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的张红兴介绍,由于“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两处沉船时代差不多,都处在南宋时期,所以出水的文物有一些是相同的。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的文字记载或相关的资料。

据悉,这些出水的陶瓷,按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和粉盒。已出水的瓷器中,其中有一个器物,碗心有龟、仙鹤、仙人图案及祥云的纹样围成圈,整个画面表达的就是中国人传统的愿望,长寿、吉祥,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改变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从沉船上的陶瓷数量之多,可推断当时的福建已是中国瓷器的重要产地,折射出当时德化瓷器在海外的风靡程度,更可证明德化外销陶瓷的繁盛。

采访中,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烔鑫告诉笔者,这些瓷器主要产自南宋时德化的三班、盖德,出口到印度、波斯和埃及等。当时,德化的瓷器主要由人工挑至永春,接着从水路运到泉州,再从泉州港走向东南亚、欧洲等地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小部分是从福州、莆田出口。

陶瓷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德化陶瓷的外销对改善、丰富和美化当地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

据了解,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匙筋,掬而食之”(见宋《诸蕃志》)。中国陶瓷输入以后,提供了精美实用的器皿,改变了他们“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

据曾到印尼考察过的陈建中介绍,德化“喇叭口”大瓷碗的输入,结束了印尼人吃“手抓饭”的历史,当然“手抓饭”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但是这种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喇叭口”大瓷碗,对东南亚饮食习惯的改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印尼国家博物馆,陈建中就见到了许多产自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推动世界瓷坛发展

德化窑从北宋开始以烧造外销瓷为主,宋元时代德化外销瓷主要从泉州港出口。

当时泉州港“南通占城诸国,北通朝鲜诸国”(《宋会要辑稿》),已与广州、明州(宁波)、杭州并列为我国四大商港,陶瓷与丝绸一样列入对外贸易的重要项目,大量附舶,远销海外。宋末荷兰人由福建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在荷兰人贩运的瓷器中,闽南地区(包括德化)瓷窑的产品占着相当大一部分。TAoCI52.coM

德化瓷器进入欧洲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所搜集、收藏的艺术品。在欧美各国著名博物馆都有大量德化瓷器。如美国的波士顿、费城、芝加哥藏明、清历代的德化瓷器150多件,丹麦国家博物馆有26件,英国剑桥、牛津等博物馆有300多件。

明代德化窑的瓷塑在当时获得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象牙白”瓷塑,被称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德化瓷器传到欧洲,也影响了欧洲陶瓷生产。当时瓷器在欧洲还是新奇而珍贵的用具,而中国却是廉价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样,欧洲商人由此想到用德化的瓷器模仿欧洲家庭使用的银餐具和陶器。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的式样,德化窑工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烧制成带过滤的茶壶、带嘴的水罐、咖啡壶、啤酒杯等日用饮食器皿供应欧洲市场。同时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商人、家庭妇女、旅行者以及狮子、骆驼和神话里的怪兽等,也由德化窑烧制而流行于英、法、荷兰等国。当时欧洲不少皇家瓷器工厂也纷纷模仿德化瓷器。法国的圣科得和查得密瓷器工厂、德国的迈森工厂等都纷纷仿制,著名工艺家柏特格也用红色黏土复制了高14寸的观音。

由此可见,德化瓷器大量出口,对国外瓷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瓷器是中世纪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在隋唐以前,欧洲人称中国为Seres,即丝之国,中国人为丝国人。至宋代以来,瓷器输出量逐渐超越丝绸,在外销商品中占据上风,成为中世纪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当时欧洲人称瓷器为china,以至于把中国也改称为China。

八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器出口贸易飞速发展。除了向日本、高丽输出外,更形成一条从中国南方港口出发,经越南东海岸、新加坡海峡、苏门答腊岛屿,穿马六甲海峡,渡印度洋,抵斯里兰卡;再沿印度西海岸,进入波斯湾的海上贸易通道。有的再出霍尔木兹海峡,驶往非洲东岸。大量的中国陶瓷器就是这样用木帆船运送到东南亚和遥远的中东地区,并由此转运扩散到地中海沿岸。人们往往把历史上这条联结东亚、西亚、地中海世界贸易的海上通道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由于中世纪中国瓷器对世界各国的巨大影响,因而国际和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又把历史上著名的交通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称之为“陶瓷之路”。

丝绸穿过了,茶叶喝过了,只有德化的陶瓷留了下来。从目前这些在南宋沉船上发现的大量德化窑瓷,可以看出德化瓷为“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方程说:“研究古代德化瓷器的外销,对探索我国特别是泉州港和南方几个重要港口的古代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当然,大量德化窑瓷频频出现在这些沉船上绝非偶然。虽然一处在远海、一处在近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二颗明珠,“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更是牵动了泉州考古界的神经。泉州考古界认为,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两处沉船的始发港都为泉州刺桐港。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工作的不断拓展,水下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内容也将成为邻近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的课题。其中“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便是最重要的佐证。

这仅仅是开始,众多的答案都还在海底。

扩展阅读

散落在欧洲的德化古瓷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商人和传教士的络绎东进,中国的瓷器、丝织品、漆器等也被传到欧洲。一时间,在欧洲上层社会中出现了使用中国物品、仿制中国式样的时尚。当时中国的瓷器除了江西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瓷器以它洁白的瓷胎和釉色、适应西方用途的品种和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观音瓷塑像而闻名于欧洲。欧洲人由于德化瓷器所特有的洁白如玉的釉色,而称它为“中国白”。

目前已发现的德化外销瓷开始于宋代。当时福建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很发达,陶瓷大量运销海外。元代统一中国后,幅原辽阔,海陆畅通,国外贸易盛极一时,陶瓷运销范围也有所扩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泉州盛赞德化的瓷器:“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并于1292年归国时,从福建带回中国的白色瓷器及彩色小瓷瓶等,存于威尔斯市之圣马可宝藏所。难怪有人把德化外销的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器。明代,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瓷器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畅销商品,特别是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以后,陶瓷销售数量远远超出宋元时期,当时德化烧制的富有特色的“建白瓷”(或称“乳白瓷”、“象牙白”)曾传人欧洲,法国人高度评价其为“中国白”,誉为“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清代康、雍、乾是我国瓷业的鼎盛时期,德化外销瓷仍有发展。牛津大学1924年出版的《远东陶瓷概述》曾谈到当时厦门的欧洲商人,特别是法国人把德化瓷介绍到欧洲,使欧洲熟悉德化瓷器并仿制德化瓷器。

德化瓷器进入欧洲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所搜集、收藏的艺术品。在欧美各国著名博物馆都有大量德化窑藏器。“在美国的波士顿、费城、芝加哥藏明、清历代的德化瓷器150多件。其中包括何朝宗早期的作品,丹麦国家博物馆有26件,英国剑桥、牛津等博物馆有300多件。英国博物馆珍藏的德化窑瓷最早是1511年(明代正德十年)。丹麦国家博物馆有一件德化瓷,它是1690年的王室贵族财产”(见《中国白一德化瓷器》1982年第2期“福建工艺美术”)。

明代德化窑的瓷塑在当时获得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象牙白”瓷塑,被称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特别是德化民间瓷塑艺术家,他的瓷雕有“东方艺术的精品”之称。

德化瓷器传到欧洲,对欧洲陶瓷生产也起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瓷器在欧洲还是新奇而珍贵的用具,而中国却是廉价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样,欧洲商人就想到用德化的瓷器模仿欧洲家庭厨房所使用的银餐具和陶器。于是,德化窑工便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的式样,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烧制成带过滤的茶壶、带嘴的水罐、咖啡壶、啤酒杯等日用饮食器供应欧洲市场。同时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商人、家庭妇女、旅行者以及狮子、骆驼和神话里的怪兽等,也由德化窑烧制而流行于英、法、荷兰等国。当时欧洲不少皇家瓷器工厂也纷纷模仿德化瓷器。例如“法国的圣科得和查得密瓷器工厂、德国的迈森工厂、英国的伦敦本部切尔西工厂都纷纷仿制,德国迈森还模仿德化的弥勒佛;著名工艺家柏特格也用红色黏土复制了高1 4寸的观音”(引自《中国白一德化瓷器》一书)。由此可见,明代德化瓷器传人欧洲,对国外瓷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德化窑古陶瓷概述


德化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脉。境内秀山环抱,林木葱茏,气候宜人,矿藏丰富。尤其是优质的瓷土矿遍布各乡镇,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古以来,聪明勤奋的劳动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锻造出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德化古瓷都。

一、唐、宋、元时期

人类择取生存环境总是自觉地归依天然所“适”而从之。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先民便懂得利用瓷土烧制印文陶了。到了唐末五代,制瓷业已比较发达,当时曾任归德场(德化县旧称)场长的颜仁郁作诗描绘道:“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足见当时瓷业发展之盛况。

宋元时期,德化瓷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都得到迅猛发展。现已考查的宋元窑址多达33处,主要烧制青白瓷、白瓷。大量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是“海丝之路”主要外销商品。当时主要生产芒口碗、弦纹洗、军持壶、粉盒和动物、怪兽,以及瓶、盆、碟、罐等日常用品。器形大都端庄优雅,胎骨灰白坚实,颗粒较粗,迎光照视多能透明;釉水均薄,色泽晶亮(俗称玻璃釉);纹饰多数采用模印和刻画,盛行莲瓣纹装饰,纹样多变,莲瓣清瘦,有仰有覆,图形规整,部分产品配以各种不同花卉图案装饰,别具风姿。

从德化碗坪仑宋代窑址出土的残件发现,北宋时德化已有瓷雕产品。《安平志》记载“元代德化瓷雕佛像已很盛行”,遗憾的是作为民窑器,以前不受宫廷官府的重视,而且产品多数出口,加上历史变迁,时有毁佛像之浩劫,以及向来瓷雕佛像从未作为陪葬品(除了瓷俑)等客观因素,目前宋元时期的佛像瓷雕几乎匿迹,值得欣慰的是2004年春天,笔者收藏到一尊宋代德化窑青釉坐莲观音,是德化窑宋代人物瓷雕的宝贵物证。

二、明代白釉瓷

明代开始生产象牙白瓷,其质如玉,色如象牙,晶莹温润,珠光宝气,是世界上备受推崇的珍品瓷种,西方称之为“中国白”。伴随着白釉瓷的生产,出现了一批雕塑艺术大师,其中明代瓷圣“何朝宗”雕制的瓷观音等人物佛像,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他的作品被国内外大型博物馆珍藏,被较有实力的收藏家竞藏,被明清皇室宫廷供奉宝藏。因此,收藏界视德化古瓷雕精品为“民窑中的上乘官窑器”。

明代中叶,德化白瓷雕,开始走向黄金鼎盛时期,长盛不衰,延续至今,以至获得“天下共宝之”盛誉。

1、白釉瓷特征鉴赏

明代德化白釉瓷的烧制成功,是德化陶瓷史上一个闪光的里程碑。当时瓷工对烧制白瓷技术进行大胆改革尝试,除了精选优质瓷土,还着手改变窑式结构,变分室龙窑为阶级窑,其结构是分室砌建。由于阶级窑是分室砌建在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上,保持后一室较前一室提高一定高度的多个窑室串连在一起的窑形,而且每个窑室都有各自的火门和火堂,便于控制火焰的走向和温度,加上阶级窑比分室龙窑体积较大,但总长度缩短,它在控制火候气氛和增加产品质量,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合理性,使德化白釉瓷质量的改进起到重大作用。明代白釉瓷又称“象牙白”、“猪油白”等,被誉为“乃中国瓷器的上器”。当时德化瓷土多取自附近山皮浅层,瓷土含有适量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钾,以及风化长石、石英等天然成份,其硬度高。瓷工根据长期经验,采取选矿与配料加工相结合,再利用分室阶级窑控制氧化焰气氛,以1360度窑火瓷化,烧制出的瓷器不但温润且能透明,呈现出油脂般的白中闪黄、白中泛微红等颜色的“中国白”了。由于土釉成份的差别,以及烧成气氛的不同,白瓷呈色也就不尽一致,人们根据它的泛色特征起不同名称:

绿白:还原焰烧成。白中泛绿,积釉部分呈水绿色。同样胎釉成份,如果用氧化焰烧之,则变成象牙白瓷。

桐油白:氧化焰烧成。白中泛黄、温润如玉,略透明。多数产自三班窑,因色如桐油而得名。

象牙白:氧化焰烧成。白中泛微黄,色如象牙,极其温润,迎光照视,即使胎厚也能透明,焕发出烨烨宝气。

孩儿红:属氧化焰烧成的窑变瓷,数量稀少,是象牙白瓷中的珍品,迎光照射,则焕发出婴孩肌肤般粉嫩的红光,极为赏心悦目。

猪油白:氧化焰烧成。如脂似玉,晶莹透亮,釉色极似纯净猪油而得名。

葱根白:胎土纯净洁白,釉色白得发蓝,极似葱根颜色,透明度较高,具有珠光宝气之质感,高温窑火纯清地步,是较为难得的珍品瓷。

雪白:也称玉白瓷,胎骨白净坚实,釉色洁白高雅,冰肌玉骨之质感,透明度较高,迎光照射焕发纯白光洁,还原焰高温烧成。

乳白:也称为高白瓷,釉面奶油白色,如脂似玉,主要体现在釉面肥厚温润洁白,还原焰烧成。

鹅绒白:色如初生的鹅绒,白中闪黄,温润悦目,氧化焰烧成。

青白:还原焰烧成,白中泛青,俗称“青硅釉”,胎釉结合致密,胎骨纯净,施釉较厚,温润古雅。

明代白瓷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瓷胎坚实洁白,二是瓷釉脂润如玉,三是胎厚也能透明。德化窑白瓷因独具这一特色而驰名天下。

明 福德正神坐像(绿白)

2、明代白瓷品类

明代德化白瓷大致可分为生活器皿与人物雕塑两大类。

(1)生活器具。生活器具涉及面很广,凡是生活中能以瓷代替的东西,几乎都有瓷器制作。主要有陈设供器、餐饮器具、文房杂器等三种品类。

陈设供器指的是提供寺庙、祠堂及府宅厅堂的陈列,以及文房客厅的装饰摆设之用。常见器形有炉、瓶、尊、觚、灯盏、烛座等。造型多仿青铜礼器,但对纹饰进行改进,把繁缛的纹饰图案大为简化。

明三足鼎炉

炉式变化较多,工艺最为考究,多与明代宣德炉相似,所见有方鼎式、园鼎式、六角式、鬲式、钵式、簋式、筒式等。明代德化白瓷炉,虽无铜炉那七彩斑斓的纹理铜色,但在光线照耀下,内外玉色辉映,“宝色内涵,珠光外现”,与宣德铜炉有异曲同工之妙。

瓶的形体有玉壶春、胆瓶、腿瓶、蒜头瓶、梅瓶、盘口瓶等,其造型精致优雅,线条柔美流畅,质感晶莹温润,美妙绝伦。觚的造型与纹饰模仿商代典型兽面纹铜觚形制,极具典雅古朴,是明代德化窑白瓷较为珍贵的精品。

明 堆雕螭龙执壶

餐饮器具常见的有酒器、茶具及盘、碟、碗、杯等日常用品,这类瓷器造型优美,胎坚釉润,民间遗传下来的完美器件已十分稀少了。

文房杂器。明代德化窑白瓷制作的文房杂器多为精雕细琢,极其精致雅观,雕饰艺术具有诗情画意,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产品主要有笔筒、笔架、砚台、印章、印盒、乐器等。文房杂器的造型特点是模仿动植物形状,如狮形烛插、荷叶洗、鱼形水注、石榴形砚台、虾蟹形灯盏等;另一装饰特点是在瓷器外表题刻吉祥语或诗文,多为草书刻写,用刀娴熟精炼,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平。

明代生活用瓷除了香炉有少部分底足落有印章外,较少标年款,偶有者多出自捐赠寺庙或祠堂的题刻,或者陪葬品(如墓志铭)因墓葬之需标明墓主卒年姓名。

2、人物雕塑

德化窑人物雕塑源远流长,萌于宋元兴于明清。明代雕塑大师何朝宗以及同时期成长起来的名师高手何朝春、林朝景、林我范、林希宗、林孝宗、陈伟、林子信、心默子、张寿山等,他们制作的瓷观音等人物瓷雕蜚声中外,其所开创的独特风格和技艺垂范后世,流传至今,称之为何派技法。何派技法风格影响甚广,传至福建各地以及江西景德镇。(有关明清人物瓷雕在另文中作专题论述)

三、清代瓷器

德化窑清代瓷器大致可分为乾隆前和乾隆后两个阶段。

乾隆前瓷器是德化白瓷和青花瓷高度发达的时期。白瓷雕塑沿袭了明代烧制技法,而且涌现了一大批名师高手,如何朝水、陈念山、陈振义、苏学金、刘宏荣、林扬等,他们所雕塑的人物以及文房杂器皆十分精致雅观。德化窑自明末至乾隆年间所烧制的白瓷具有同等优美质感,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瓷器为“明末清初”。由于乾隆后随着国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等因素,瓷艺不但没有得到提高,而且渐渐失去一些先进的生产方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生产青花瓷,把多数阶级窑转为龙窑,窑火气氛也随之产生变化,以氧化焰烧成的“中国白”瓷则演变为还原焰的青白瓷了。

清青花笔筒

清腿瓶

进入清代,德化青花瓷器的生产极为兴盛。它代替了白釉瓷而成主流,成为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国际市场的主产业,全县已发现的青花瓷窑址达277处,足见当时青花瓷器生产之盛况。德化窑历属民窑,装饰题材民风浓厚,多姿多彩,充满乡土气息。山水人物画大都体现的是江滨风光、山乡田舍,还有古代民间传说和人物故事等,动物、植物以及博古杂宝、诗词铭文等描绘,均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含榜上题名、财源昌盛、百子千孙、平安富贵等意义。德化青花瓷的胎釉结合坚密,胎质细腻洁白,釉水肥厚莹润,青花发色青翠悦目,个别瓷器有“铁锈斑”和“蚯蚓走泥纹”特点。

德化窑明清时期不但生产白釉瓷和青花瓷,而且生产五彩瓷。尤其是三班洞上“月记窑”和“上涌桂林村窑”所烧制的青花瓷、五彩瓷最为精致,是德化青花、五彩瓷器的名窑。

清代白釉瓷的特征。乾隆前与明代的釉色大致相同,白中所泛出色泽较浅淡,但釉面更为光亮,不似明代釉色的深沉。乾隆后白釉瓷几乎白中泛青,称之为青白瓷。到了清晚期,瓷釉变得灰青,透明度较差,釉水也较薄。清代瓷塑装饰手法,较之明代更为繁褥,造型也较呆板,没有明代装饰的鲜活流畅感。器型瘦削,没有明代的丰满。

德化窑因属民窑,纪年款识与江西景德镇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人物瓷塑钤上印章。从实物来看,凡有钤上制作者姓名印章的瓷雕,都较精美。如钤印何朝宗、何朝春、林朝景、陈伟、陈振义、林希宗、林孝宗、张寿山、张翕、曾达衢、林子信、刘宏荣、林扬、林捷升、许云麟、江上渔人、苏学金等名章。另一种是钤印或刻写“珍和金记”、“茴江山人”、“博及渔人”、“玉堂”等商号或窑号,还有的在瓷器底部写上“月记”、“似玉”、“永玉”、“珍记”、“玉记”、“兴”、“吉”、“太”、“福”等青花款。迄今发现标注商号、窑号款识的有一百多种。清代时期各种瓷器纪年款式较多,有题刻款、墨款、浮雕年款、堆贴印章款等等。

清 “月记”款青花

四、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德化瓷业逐渐衰退,尤其是民国后期,偏远乡村民窑先后倒闭。针对外销不振,瓷业衰退的状况,瓷业界有志之士提倡改良新瓷种。瓷雕老艺人许友义首创了活动马链的木兰从军及各种古代仕女,神话人物和龙舟;彩画艺人郑少陶改良彩画,恢复古彩,引进日本彩料和金水,宏扬了德化瓷釉上彩的制作风貌,产品焕然一新。但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德化瓷业界出现几位瓷雕艺术家,如林捷升、许友义、许光敬、苏加善、游长子、陈振义、苏学金等,他们是何氏雕塑技法的重要传人,产品畅销海内外。

民国时期白釉瓷特征:釉色青灰,胎骨不够洁白,颗粒不够匀细。人物瓷塑多样化,增加了近代人物的雕塑,如裸女,顽童等,具有较浓的现代生活气息,民国中期始,采用铸浆法生产,胎骨较薄。

德化窑瓷器乡土气息浓厚,品类繁多。不但盛产丰富多姿的日用瓷、工艺瓷,还生产外销的西洋工艺瓷等。本文限于篇幅,挂一漏万,仅根据本人一些收藏品略谈陋见。失误之处,亟待方家指正。

陈明良,男,1963年7月出生于瓷都德化,高级工艺美术师。2002年荣获德化县工艺美术大师,2005年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授予德化县“优秀拨尖人才”荣誉称号,2006年6月被评选为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现任德化县凤池瓷雕厂厂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德化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德化县政协委员会委员,

陈明良历经二十余年收藏德化窑古瓷以来,为国家为社会保护了许多德化窑古陶瓷文化遗产,成果显著,部分藏品如:明代猪油白瓷雕观音像、香炉、烛座、青花瓷盘、花瓶、笔筒等10多件套藏品多次荣获奖誉。其中明代万历款象牙白瓷“五彩盖罐”被全国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报道。2003年10月,在福建省首届收藏精品博览会活动中,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象牙白瓷披坐观音被评为“收藏精品”;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2006民间寻宝记一一走进福建”在德化举行鉴宝活动中,藏品德化窑明代何朝宗款观音、明代蟠龙执壶、宋代坐莲观音、民国十不全等四件被评为十大宝物。陈明良先生撰写的多篇论文在CN级发表,2005年以自己收藏的2千余件古瓷编著《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一书。

五大德化陶瓷古沉船


德化窑瓷器自宋代开始大量外销,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运载德化外销瓷的船只遇难沉入海底。随着世界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有部分运载德化外销瓷的沉船陶瓷器浮出水面。

一、南海1号

1987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在广东省阳江市海域发现一艘宋代沉船,定名为“南海1号”。2001年对该沉船进行搜寻定位。考古发掘出水的大批陶瓷器,经专家鉴定,大部分是德化窑的产品,器物以碗坪苍窑的碗、洗、盒、罐为主。

二、泰兴号

1999年5月,由迈克哈彻领队的澳大利亚水下打捞公司,在南中国海的贝尔威得暗礁附近发现了一艘装满瓷器的沉船。经英国的海难研究专家确认,该船为道光二年(1822年)一月自厦门港出发驶往爪哇途中触礁沉没的“泰兴号”。船长50米,宽10米,重1000多吨。经过打捞公司的定位发掘,出水了35万多件的陶瓷器,其中以德化窑青花瓷数量最多。器物主要有杯、盘、碟、罐、碗、瓶、人物瓷塑等。2000年11月17日,这些瓷器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城内戈尔拍卖行拍卖,总成交额2240万德国马克。

德化县政府也在拍卖现场购回72件。2002年8月,台湾程子朋先生向德化陶瓷博物馆捐赠了“泰兴号”上的236件瓷器。据英国史料记载,当时船上载有近2000名乘客,该沉船事件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

三、哥德马尔森号

“哥德马尔森号”,又称“南京号”,沉船遗址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南中国海海域。该船是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商船,经专家考证沉没时间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1984年7月,迈克哈彻的水下打捞公司调查发现,并组织实施打捞工作,共出水14万多件陶瓷器和125块金锭,其中有一批德化窑生产的青花瓷和白瓷,产品有碗、碟、杯、瓷塑人物等。这批出水文物于1986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拍卖。

四、哈彻大帆船

哈彻大帆船沉船遗址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南海海域,足明崇祯十六年至清顺治三年(1643~1646年)间沉没的一艘中国大帆船。1983年7月,英国迈克哈彻第一次发现并组织水下打捞,在欧洲被称为哈彻大帆船。当时船上出水了2300多件陶瓷器,其中有一部分是德化窑生产的白瓷,产品有觚、杯、炉、壶、碗、观音瓷塑、人物瓷塑等。这批文物于1983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拍卖。

五、泉州湾沉船

泉州湾沉船遗址位于泉州湾后渚港。1974年,国家、省、市考古工作者对该船进行考古发掘,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复原后长度30米,宽10.5米,载重量200吨,船体结构为尖底造型,呈“V”字型,共有13个隔舱,现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古船馆内陈列展出。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水了许多陶瓷器,其中有一些是德化窑宋代的器物,有碗、盒、碟等。

德化读瓷


书是读不完的。在福建德化,瓷也是读不完的。瓷何以用读呢?这是因为在我看来,瓷的诞生过程,完全是一次艺术创造的过程。尤其在德化,优质的陶瓷原材料是大自然赐给德化最珍贵的原生态物质,但如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单有丰富的瓷土原料,没有良好的开发、加工、利用,就不能昭显原材料的质地美,从而成为优秀作品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一代代德化能工巧匠的不断探索和实验,没有创造者自觉的文化积累和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就不可能产生出质地优美、风格独特的陶瓷产品,从而使德化成为世界著名的陶瓷产区。因此,面对德化如阳光一样灿烂与绚丽的瓷器,我只有用读的姿势,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和遐想,并且在读的过程中,以静思,以感悟,去领略德化瓷器独特的韵味。

商周 印纹陶残片

西周 原始青瓷残片

诚如世人所知,德化作陶制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烧造印纹陶器。到明、清两代,瓷器大量流传欧洲,许多瓷器作品在海外被视为珍宝。更值得自豪的是,以青白瓷为代表的德化瓷器,在历史上曾是多么有力地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德化陶瓷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如此强盛的艺术生机,怎能不教来这里的世人心揣敬意、虔诚细读呢?然而读瓷,又该如何读起?

唐 罐

宋 粉盒

宋 青白釉敞口碗

迄今为止,在德化,已发现的古窑址有二百七十多处,倘要一一尝读,大概无人能及。事实上,德化有多少古瓷今瓷遍布世界,其间又有谁能数得过来?单说作陶瓷名人,在“瓷圣”何朝宗之前,即唐时德化,就出过许多陶瓷名家,新中国成立至今,瓷雕艺术家的名字,更像星星一样闪烁在陶瓷史上,可谓名瓷名家,层出不穷,使人感到钟灵毓秀的德化,特别地魅力天成,特别地引人入胜。由此看来,在德化读瓷,心不能太大,更不能太贪,须沿着作陶制瓷的历史发展的节奏,把握一个经脉,细细探源,深深体会,徐徐吐纳,久久体味,或许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当然,不同的人,自会读出不同的感觉和韵味。有的人从中读出德化水的灵秀,有的人从中读出土的本真,有的人从中读出火的明艳,有的人从中读出美的质感。还有的人,如当地的一位文化人,读瓷追溯,迷上了家乡瓷窑废墟的残片,从残片读出瓷的柔性、宁静、从容、洁净、坚贞,即使破碎也棱角分明,从而找到了“以瓷为魂”的精神启示……读瓷读出这些感觉,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德化陶瓷的神奇独特和精美绝伦。

明 何朝宗款祥云观音

清 青花菊花纹盘

清 披坐达摩(博及渔人)

今年暮春,我再次来到德化,在当地陶瓷博物馆,浏览德化陶瓷的创业史、发展史,以及一件件光彩熠耀的艺术珍品,同时走访了几家崛起腾飞的陶瓷企业,仿佛感觉自己正打开德化陶瓷这一本博大精深的大书,隔着重重岁月,一页页凝眸那些经历,那些传奇,那些智慧,其低回婉转,如诉如歌。我当时就感觉,眼睛已不够用了,只能用心去感受那多彩多姿的历史和世界,感受陶瓷那些美好的色泽,那些蕴含于其中的情感,甚至蕴含于其中的魂魄,并为之发出赞叹。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已故)作品 【泰国佛】

瓷确是可读的。尤其是德化瓷,细读时常常会感受一种历史和现实的交替,一种深刻的人生认知。之前,我有幸读过德化历史上一些陶瓷大师的传世之作,如今,又读到当代德化陶瓷工艺大师的诸多至精至美的作品。我感觉,这些作品,不管是采用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或是采用玉红瓷、宝石黄、中华红,个个单纯素洁,极具腴润、典雅之美,特别是在造型样式、装饰图案、工艺技法等诸多方面,都显示了自身的显著特点,表现出高超的水准,凸现了经典作品的风范和令人难以忘怀的传承精神。

都说瓷器宜作生活用品,但当这些用品加强了表现力和独特形式感,便可能上升为作品。当作品以多种的形式和手法进行大胆尝试与发展后,便可能上升为精品,从而展示制作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智慧。面对这样的作品,我感觉读到的是一种缘分,读时会情不自禁地接受作品对我的一种缓缓的浸润。如实说,我对瓷器的认识是极肤浅的,更写不出对瓷器类似“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形象化的文辞。我只是在读瓷的过程中,怀着对制作人的劳动的敬意,以及对他们睿智的一种认知,静静享受这一种艺术带给我的乐趣。当然,在读瓷的过程中我会有所想象,诸如读古瓷片,我会想象千百年前会有什么样的手抚摸过它们,在经历了风蚀土蚀的千百年后,如今它们面对我的时候,它们的内部是否还有当年的余温和激情?又如我读当代陶瓷精品中的瓶、炉、杯、盘及花、鸟、虫、鱼的时候,我会摆脱客观的形态,而是通过主体性的感受来静享作品传达出的美感,并享受作品给予我的一种明澈而单纯的心境。在细读它们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德化历代陶工的心血和智慧,看到了德化人在改革开放中勇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轨迹,那时,我的心中便会有古老和现代的音乐零散却又和谐地响起,承载着阳光和鲜花,泅渡时间的长河……我甚至还发现,在我读瓷的许多瞬间,瓷也无限度地释放自身能量,使我温暖,使我激动,使我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赞美它们。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时,我刻意翻开刚得到的一本《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粗粗一看,竟是包括德化窑考古与研究、收藏与鉴赏以及德化窑雕塑艺术等专题研究论文,内容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专家读瓷,火眼金睛,一语中的,精当独到,想到自己这样自私自恋地读瓷,心里忽有些不安。不过回头一看,又觉得在德化读瓷而“自说自话”,也不失为一种真实的流露,而充盈着的这种发自内心的读瓷感受,盖源于一个外地人对德化瓷器的喜爱和粗浅的认识。德化德化,“化瓷为德,化德为瓷”。

海捞瓷:海底捞出来的潜力股


(编辑白頔)“海捞瓷”是收藏市场上对于从海底打捞出水的瓷器的一种称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曾经有五艘中国沉船相继被发现打捞,从而将原本深埋在海底的一个个历史碎片重新捡拾起来。特别是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经过7年的保护性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海捞瓷也再一次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话题。近日,古陶瓷鉴赏家、收藏家胡智勇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就表示,海捞瓷品种多样,有些精美程度堪比官窑瓷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南海一号”沉船中的福建德化窑白瓷和福建磁灶窑绿釉瓷

海捞瓷在国内外拍场均受追捧

经过考古识别,这次“南海一号”内发现的海捞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民窑瓷器构成,品种超过30种。对此,胡智勇表示,这些曾经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传播东方文明与智慧的海捞瓷,而今能够重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除了在考古以及学术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以外,对于瓷器收藏市场来说,也将是一种新的刺激。“尤其是随着近年来诸如‘南海一号’、‘碗礁一号’等沉船的发现,再加上之前国内拍卖行对于海捞瓷器市场的不断探索,使得海捞瓷逐渐成为一种广受藏家追捧的瓷器品种。”

据胡智勇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人麦克•哈彻就曾将一艘清代沉船上的2万余件中国瓷器在阿姆斯特丹进行拍卖。由此,海外市场上开始频频出现海捞瓷的身影,并且深得国际藏家们的青睐,其拍卖成交价格也在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高。2001年11月,35.6万件“泰兴号”沉船上的青花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公开拍卖,总成交额高达2240万德国马克,在世界拍卖史上创下了空前记录。到了2005年,海捞瓷首次登陆中国拍卖场。在同年秋天举行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预估价仅为100万元的200多件海捞瓷器,最终以92%的成交率,取得了2727万元的总成交额。“这样的拍卖成交结果在当时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从中也可以看出国内藏家对于海捞瓷的偏爱。”胡智勇说。

“泰兴号”沉船古瓷

藏家最看重的就是海捞瓷的真

海捞瓷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均受到藏家们的青睐,胡智勇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海捞瓷虽然不能与官窑精品瓷器相提并论,但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背景,从中能够真实反映出那个时代,尤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古代沉船中以瓷器为代表的船货的考古研究,人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贸易等情况,还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二是,与官窑瓷器相比,海捞瓷的数量要庞大得多,价格也更为亲民,非常符合大众收藏的需求,普通老百姓也都可以参与其中。根据过往资料显示,即使是一艘不满百吨的中国古代航船也可装载万件以上的器物。因此,海捞瓷的单件市场价格其实并不算太高。以曾经于2001年11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公开拍卖的35.6万件“泰兴号”沉船上的青花瓷器为例,在这次拍卖中,许多器物的单件成交价仅为10欧元左右。

三是,海捞瓷的发现过程本身就是认定其真伪的最佳证明。作为直接从海底打捞上来的瓷器,对于其年代和真伪的鉴定相对容易一些,真品率也会相对更高一些,而这些也正是那些热衷收藏海捞瓷的藏家们最为看重的一点。

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特点的克拉克瓷器

鉴定海捞瓷不能只看侵蚀痕迹

随着海捞瓷被越来越多的藏家所认可和追捧,随之而来的一大批赝品也开始相继出现在收藏市场上。胡智勇告诉记者,有些人觉得鉴定海捞瓷的关键,就是看其釉面上是否存在着常年经受海水侵蚀以及海洋生物附着的痕迹。但是,海水侵蚀的痕迹其实是可以人为浸泡出来的,类似贝壳或者珊瑚等海洋生物附着的痕迹也是可以做上去的。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鉴定海捞瓷的关键呢?在胡智勇看来,即使是再高超的造假仿制技术,也仍然无法完全重现当时瓷器的本来样貌。因此,他认为鉴定海捞瓷的关键与鉴定其他古代瓷器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看一件瓷器在造型、纹饰和工艺上是否符合当时的时代。

胡智勇表示,海捞瓷多以外销瓷为主,大都是为西方市场量身订制的,所以它们在造型、纹饰及工艺上与传统瓷器也有所不同,往往会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以著名的“克拉克瓷”为例,作为中国明末清初时期出现的一种以青花为主的外销瓷器,克拉克瓷大多出自福建的漳州窑。其典型特征是宽边,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克拉克瓷的生产可分为明万历至清初和清康熙两个时期,前者为开光的青花瓷,后者则为胎薄。其中,万历克拉克青花瓷盘一般使用浙料绘画,有翠蓝、灰蓝、淡蓝几种色调,运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个色阶,为后来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克拉克瓷这种多层繁缛,开光分格的构图形式,源自于元青花的构图形式,即元青花莲瓣杂宝纹样,以及伊斯兰陶瓷的繁缛茂密特征,是一种典型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而这种独特的时代特征也正是鉴定这种瓷器的关键所在。

 专家简介:

胡智勇,江西景德镇人,嘉德在线专家顾问,“全英华人收藏家协会”瓷器专家顾问,业内著名的艺术品经济人。历任央视《艺术品投资》、《寻宝》、《鉴宝》,北京卫视《天下收藏》等栏目鉴定专家,《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执行主编,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在清华、北大古陶瓷鉴定研修班主讲古陶瓷鉴定课程,擅于普及和探求文物艺术品真伪的常识。

瓷蕴“五德”的德化白瓷


(一)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用以赞美“越窑青瓷”的诗句,然而把它用来形容产自闽中戴云山麓的“德化瓷”也是毫不为过的。今年六月,一位西安的书法家在参观“德化名瓷展”后就挥毫泼墨写下“窑开九秋风露,釉夺千峰翠色”条幅,盛赞“德化瓷”。明代的德化白瓷传入欧洲,着实让碧眼金发的洋人惊叹不已,视若拱璧,美其名曰:“中国白”。清代的德化青花瓷也是当时老外的抢手货。1999年5月从南中国海捞获的清代道光二年沉船“泰兴号”,出水的德化青花瓷器就达35万件,在德国拍卖,轰动了世界瓷坛。星移斗转,喜看今朝,我德化瓷窑,虽经千载,乃薪火相传,窑火熊熊,映红闽中。

(二)

生为瓷都人,当我们有幸在灯下与古瓷“对话”,古瓷的静穆,温文尔雅,可使现代都市人的浮躁心境澄明些许。我曾想,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是不宜与古瓷晤谈的。因为心浮气躁,就会毛手毛脚,一不小心就会伤了“古瓷”,这就与“古瓷”谈崩了。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瓷器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信息。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能工巧匠以及陶瓷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当你把古瓷“上手”与她零距离,你就能慢慢品读她的“瓷光釉色”,掂出她的“胎骨”分量,体察出她的肌肤温润细腻的感觉。对古瓷那手抚心悟的瞬间美感,令人爱不释手,身心舒坦,妙不可言!难怪有人对“瓷迷”们那种痴迷之情难以理解,怀疑他们是不是“走火入魔”,成了“瓷癫”?

其实,赏瓷的美妙感觉,更多的是一份考古博古过程中,追求与发现心路历程的一种难以言传的快感,也是对玩瓷者过去所学知识印证契合之后的愉悦之情。然而当“瓷迷”们收藏到“赝品”,那种“吃药”之后的懊恼心情,有时甚至是吃了哑巴亏,心头阴霾,挥之不去又无处排遣,先喜后悲,心绪一落千丈,那真是对“瓷迷”财力心智的一种考验呀!玩瓷、赏瓷,需要一份好心情。要常怀有一份好心情,首先要不为“功利”蒙了双眼,其次要有“凡过我眼者,即藏于我心”的超脱之情,不必以占有为目的,否则,每看到一件精品而又囊中羞涩,于是辗转反侧,寤寐以求,岂不痛苦得很。但也有人会千方百计,甚至“敲锅卖铁”必欲得之而后快,这种“痛并快乐着”也许也是玩收藏的另一种境界吧!

(三)

古人云:瓷蕴“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仔细玩味,诚然也。用现代的化学、物理学分析,此话千真万确。先说“金”字,瓷土含有多种金属成分,铁多瓷黑,铝多瓷硬,这铝的多少,主瓷的“立性”,这是瓷的骨骼;二说“木”字,瓷土变为瓷泥烧成瓷器,都离不开木材,再者为了提高瓷土中“钾”的含量,在古代“草木灰”就是瓷釉的添加原料;三说“水”字,瓷土化为瓷泥,需要水碓、水沥、水捣。其实再坚硬致密的瓷器也有吸水性,因而在瓷器气泡中,富含水分是不争的事实;四说“火”字,其实瓷器就是泥与火的完美产儿。她一出窑炉就“火气”十足,虽经千年仍“窑红”不褪;五说“土”字,瓷本身就是土的化身,不言自明。

瓷的“五行之德”,相生相克,铸就了瓷魂。当人们用硬币轻叩瓷器,瓷发出悦耳声音,清脆悠扬,“金声而玉振”,故有德化瓷“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此为瓷蕴“五德”之功也!

壬午冬夜,灯下赏瓷,心澄如水。再读钱汉东《人间瓷话》有感,胡诌数言,聊为“瓷语”。

民国瓷,华夏古陶瓷的“拐点”


民国粉彩花鸟纹座镜

民国粉彩婴戏纹盖

民国粉彩松竹梅纹赏瓶。

民国珊瑚红描金塘缸

民国粉彩花卉纹橄榄瓶。

民国云居轩粉彩山水笔筒

在烽火连天、饿殍满地的38年岁月里,正如民国时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学术、教育等领域仍然取得辉煌成就一样,民国瓷器尤其是艺术瓷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中国数千年陶瓷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

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改进,瓷绘名家艺术个性的释放和发挥,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影响,现代绘画形式的感染,社会风气民主化、平民化、人本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上流社会的各种特殊需求等,民国瓷器在品种的创新和开发方面、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方面,成绩可观,硕果累累,充分体现出古今相交、中西相融、雅俗共赏的时代文化特色。

民国“御瓷”,藏家眼中的现代官窑

官窑是由官方营建或主持烧造的瓷窑。官窑瓷器专供皇宫使用,只求质量,不计成本,代表着当时瓷业的最高水平。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绵延数千年的官窑制度也告终止。

民国时期的一些统治者为了给自己或统治集团装点门面,也曾指定专人,设计专门样式,特意制作过成批的专用瓷器,其质量和水平并不亚于封建时代的官窑瓷器,完全可以称之为“现代官窑”、民国“御瓷”。

在多种民国官窑中,袁世凯特制的“洪宪瓷”是最有名的。他效仿以往的皇帝,命令景德镇烧制精瓷,以备御用。为此,他从故宫中选择出雍正、乾隆、嘉庆等各朝瓷器精品做样本,命郭葆昌筹办洪宪御窑,还想重建御窑厂。一种说法是,原定要生产4万件瓷器,但因时间等原因结果只完成了6000件。这批瓷器除增加一些新的造型外,基本沿用传统制作工艺,但彩绘比清代瓷器更胜一筹。为袁世凯特制的“居仁堂制”款的粉彩瓷器,都具有清代宫廷用瓷的风格。袁世凯灭亡后,主事者为了收回本钱,将未烧成的洪宪瓷底款改写为清代雍正、乾隆等不同年款,因此这批“洪宪瓷”中有些造型、工艺虽然完全一样,但却有雍正、乾隆等不同的底款。

后来有人将一批“洪宪瓷”转往香港,香港著名文物鉴藏家杨铨先生便将这批共600余件的“洪宪瓷”悉数购得。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杨铨把家藏的5542件珍贵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广州市政府,这里面就有那600余件“洪宪瓷”。

当代民间藏有一个粉彩碧桃胆瓶,为袁世凯“洪宪”年间制作。据说,由于当时瓷工对袁世凯称帝不满,就利用胆瓶造型及画面的谐音寓意袁世凯“胆小”,而瓶体化“碧桃”则寓意“必逃”,即“洪宪必亡”。因此,这件瓷器既有雍正粉彩的精湛华美,更是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

“静远堂制”款瓷器为北洋时期大总统徐世昌的专用品,包括瓶、碗、杯、壶等,均模仿雍正粉彩精细的艺术风格。“延庆楼制”款瓷器为北洋时期大总统曹锟的专用品,此款瓷器多为大瓶。“双照楼制”款瓷器为曾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的专用品,署此款的瓷器甚为罕见,传世有白釉碗。

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后,于当天就开始对总统府中的物品进行清理,在餐厅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景德镇青瓷餐具。这就是1930年代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专门在江西景德镇定制的一批瓷器,人称“国府御瓷”。

与蒋介石有关的特制瓷器,包括蒋介石用瓷、祝寿瓷和国府礼宾瓷,数量不在少数。在庐山一座博物馆的展品中,就有蒋介石用过的“蒋”字瓷盘。194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以他们的名义将特意定制的高级成套瓷器赠送英国王储伊丽莎白公主,作为祝贺她结婚的礼品。

民国“御瓷”的制作尽管是出于统治者和统治集团的个人爱好或特殊需要,但在客观上也对民国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刺激和推动作用。袁世凯令人为英国国王乔治刻制瓷像,蒋介石赠送英国王储伊丽莎白瓷器,作为高贵的国礼,都在世界上对民国瓷器作品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珠山八友”,引领民国瓷行情

在京、津、沪等大城市,“珠山八友”等名家的作品引领民国瓷器行情,其价格成倍增长,已经成为一些重要拍卖会瓷器专场的重头戏。

民国艺术瓷代表着民国瓷的最高水平,也是民国瓷在中国几千年陶瓷史上得占一席重要之地的最重要的筹码。这不得不归功于以“珠山八友”为主要代表的景德镇艺术大师们。“珠山八友”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艺术流派,开辟了陶瓷装饰与陶瓷绘画相结合的新天地,将粉彩绘瓷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珠山,是一座小山丘,现处于景德镇老市区的中心,原为“立马山”,因四周山势蜿蜒,有“五龙抢珠”之说,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珠山”,也被人们当做景德镇的别称。又因珠山是昔日龙珠阁和明清御窑厂所在地,所以制瓷名家在绘瓷后落款时常常不用“景德镇”而用“珠山”。

清末民初,御窑厂倒闭之后,一批知名瓷画艺人转入民间,新粉彩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其先驱是汪晓棠和潘匋宇,继之而起的是以王琦为首的“月圆会”,因每月十五聚会而得名,人称“珠山八友”。当时“珠山八友”中的人物画家王大凡曾绘有《“珠山八友”雅集图》。“珠山八友”并非都是江西人,却云集景德镇,定时探讨瓷绘艺术。他们多以八人合作的形式,画八块长条瓷板组合成一套画屏销售,人见人爱,销路极畅。

关于“珠山八友”的具体成员,据“珠山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回忆,当年参加月圆会经常一起论画的艺人有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程意亭、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八人;而“珠山八友”的另一位成员王大凡则回忆为王琦、王大凡、毕伯涛、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邓碧珊、何许人八人,而无徐仲南、田鹤仙。

实际上,“珠山八友”与“扬州八怪”一样,是指一个画家群体。他们主张画必有意,画风与书法款识多追求清代“扬州八怪”的风格,戮力把诗、书、画、印与制瓷工艺完美地融为一体,成就斐然。“珠山八友”生前就名扬海内外,特别是在港澳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他们的瓷艺作品备受推崇,价格不菲。

作为当时绘瓷领域的顶尖人物,“珠山八友”各有所长,各显其能,各领风骚。如王琦擅写意人物,邓碧珊工鱼藻,徐仲南精松竹,田鹤仙专梅,王大凡专人物,汪野亭尤工于青绿山水,程意亭擅山水花鸟,刘雨岑草虫尤为一绝。即使同画一种题材,他们也能发挥各自的文化修养、运用各自的艺术技巧,绘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民国瓷,要藏就藏细粉彩

民国瓷收藏红火是大势所趋,目前机遇很多,应主要投资收藏民国时期细路瓷器,特别是细路粉彩瓷器,即藏家俗称的“细粉彩”。

行里人通常把瓷器分为细路瓷和粗路瓷两大类。细路瓷的胎质坚致、洁白、细腻、莹润,虽是手拉坯,却很少见旋痕。器物造型生动、秀美、端庄、大方,底足边线整齐。在绘画装饰上,其图案构思严谨,笔法细致,设色和谐,风格优雅。

据统计,最近5年,民国瓷器的价格上涨了10倍。由于民国“细粉彩”身价陡升,成为市场俏货。一些制假者大量仿制民国精品。这些出现于市场的仿品,器形、纹饰、釉彩、釉色无一不肖,收藏者稍有疏忽即致“中招”。

专家普遍认为,购藏民国细粉彩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作者的艺术地位和作品的艺术价值,一个是器物的完整精美程度。就器物而言,首推瓷板画,最好是四块以上的套屏;插屏、挂屏上用于观赏的瓷板,其价值远远强于一般日常家具上的瓷板。同一个作者的作品,细致的比粗率的价值高。

在明清官窑瓷器长期占据瓷器收藏市场优势之后,近年,民国瓷器出现了行情看涨的势头。特别是民国的精品瓷器,颇受收藏者青睐。在京、津、沪等大城市的拍卖行和古玩市场里,“不要小看民国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珠山八友”等名家的作品更是收藏者追捧的热点。

德化陶瓷中的龙纹


福建德化窑陶瓷中,龙被大量地融进陶瓷这土与火的艺术之中。德化的雕塑工艺品以釉质和形态取胜,龙的形象常常运用于雕塑中,例如立龙观音、游戏观音、伏龙罗汉等,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除雕塑工艺品外,德化陶瓷主要为各种日用生活器皿,这些器物的装饰通常刻、划、印并重,因器而异。龙的形象亦时常运用于器物的装饰或造型当中,诸如龙凤、云龙、龙鹤、双龙戏水等纹饰及龙凤花瓶、龙瓶、蟠龙烛台、双龙灯具、龙嘴壶、龙虎爵形杯等造型器物。装饰艺术大多粗犷而自然,草率而富有情趣;造型同样别致精巧,意趣盎然,形神兼备。

清雍正德化瑞兴款过墙龙盘

装饰是德化窑彩绘工艺技术成就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龙在德化窑釉下青花、五彩、粉彩等装饰中也是数不胜数。五爪龙是统治者的专利,德化民窑彩绘中的龙只是四爪或三爪的,不能超越五爪的等级制度,但画风的粗犷,呼风唤雨,飞翔腾跃,比官窑的瓷器更显得生气蓬勃。

康雍时代的龙形体大,气势磅礴,用顿捺皴点笔法渲染龙游浮云,翻腾转侧,一身三现,身上披布鱼鳞状的甲片,雄浑而矫健。乾隆时代摹古之风盛行,仿前朝景德镇成化、弘治情调。出现特殊的双龙纹,刻划细长的腰身,后半尾部是花叶状或凤尾形,轻盈绮丽,俗称香龙。这时期的莲塘游龙也灵活敏捷,一龙或双龙游戏于池塘中,曲折的水波丝丝缕缕,繁密布置,有的则以青地白花的形式构图,显示出池水中的游龙动态。

雍正至道光时期德化窑流行火珠云龙,往往从器里延伸到器外,被称为过墙龙;烈焰升腾,珠光放射,龙身蜿蜒,或奔走或飞腾,有时在底部划出起伏的海浪,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跳跃式的动感……凡此种种现象,无不说明龙被广泛地运用于德化窑陶瓷的造型或装饰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