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窑口知识——岳阳窑

陶瓷窑口知识——岳阳窑

陶瓷知识 古代瓷器窑口 古代瓷器所有窑口

2020-07-25

陶瓷知识。

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岳阳以南25公里的洞庭湖畔,分布在三笼矶、陶家嘴、九马嘴、万石湖、杨庙湖、布嘴山、鹿角、呈祥湖、黄主港、白沙湖、铜盆湖等17处。其中杨庙湖窑烧瓷上限早至五代。大量标本属宋代,釉色以酱黑色为主,青釉次之,还有少量素地白彩和釉下粉彩。胎有灰褐、红褐、青灰几种,胎质坚硬。器物有碗、碟、罐、壶、缸、坛。其中有的碗、壶造型与衡阳窑接近。釉下粉彩饰于坛、器盖上,图案用白粉在浅灰素胎上绘成,然后施透明青釉。青釉在浅灰胎上呈茶叶末色。鹿角窑在红旗乡,早期烧黑釉、黄釉壶、坛、碗,碗心印莲花或“黄垲种炉”四字及“李”、“大吉”字样。中期釉色以青釉为主,酱黄釉、酱青釉烧成温度低、为半陶半瓷产品。装饰有釉下粉彩绘花、印花、划花。釉下粉彩绘花装饰较多,器物有壶、碗、盏、坛、罐、多灰胎。用浆粉绘牡丹或直线几何纹,外罩透明青釉。印花多用于碗内,内容有文字或花卉。也有图文并用的。如水波莲花纹碗,以水波纹为地,中心绘团菊,碗内壁4个花形开光内分别书“福”、“寿”、“嘉”、“庆”。刻花数量较少,多在钵内刻莲花纹。瓶、壶、罐等也是常见的器形。根据该窑以釉下粉彩为主要装饰,造型与汩罗营田窑相似的特点,应划归营田窑系。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同时著名的黑瓷窑口,建窑跟吉州窑区别在哪?


纵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

但除了这些,也不乏有一些“民窑”出来的作品风靡一时,流传至今。

比如,同样以黑釉瓷著称的建窑与吉州窑。

宋代是文人的天下,也是陶瓷艺术的高峰。

因宋人的饮茶习惯——斗茶的需求,黑瓷于那时一直是排的上号的,其生产的窑口除建窑之外,还有吉州窑。

而且,在现代两者也一直被放在一起比较,那么其区别究竟在哪?

建窑黑釉

吉州窑黑釉

一:并非同出一脉

在窑址的地点上:

建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一带。

吉州窑则是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一带。

两者可以说是隔壁邻居。

在研究上,建窑的兴起是在晚唐五代,盛于宋,衰于元;

而吉州窑的创烧也是晚唐时期,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衰于元。

虽然说,两边烧制的都是黑瓷,但是建窑的烧制技艺,在北宋就已经算是成熟;

吉州窑则是在南宋才有了更好的发展。

另外,建窑多是以黑釉盏为主;吉州窑的器型跟釉色则更多样化。

二:胎体、釉料与工艺三者的不同

1.胎质区别

建窑的建盏一直是黑釉瓷中含铁量最高的,这点吉州窑区别就大了。

颜色方面建盏一般是灰色,并且其胎质厚重且粗糙;

吉州窑的底胎一般都是偏黄白色,胎质也是更加细腻。

建盏胎底

吉州窑胎底

2.釉料区别

建窑黑釉的釉面多位绀黑,吉州窑更多是一种黑中带褐;

上釉的手法方面,建窑是一次上釉,而且是施半釉;吉州窑的上釉手法多样,并且是施全釉。

3.烧制工艺的区别

建窑的工艺特点是追求盏在窑火中自然窑变,形成一系列看似有规律的铁系结晶斑,

或是条缕遒劲的兔毫,或是灿若星空的油滴,还有神秘莫测的曜变。

吉州窑的工艺特点则是人工装饰,有木叶、剪纸之类的贴花等等。

像我们比较常见的木叶盏就是吉州窑的独创,把鲜活的树叶处理后贴于黑色底釉之上,烧成后树叶的形状、茎脉在黑釉的衬托下清晰可见,颇具妙趣与禅意。

吉州窑木叶盏

三,造型上的区别

1.器型区别

建盏最为典型的是有一条注水线的束口盏;吉州窑更多是以斗笠、敛口之类的偏多。

2.底足区别

建盏一般是阔口窄足,圈足矮,挖足浅;吉州窑则是一种看似无足的圈足。

吉州窑敛口

四, 影响力的不同

有研究认为,在宋代建窑的地位是要高于吉州窑。

因为,建窑在北宋时期已经是有作为贡品,我们常说的“供御”、“进琖”等底款就是皇家专属。

而且文人盛行的宋代,诗词歌赋随处可见,提起茶盏方面,也多是以建盏为主;称颂吉州窑的文献相对较少。

因为饮茶习惯,建窑主要生产茶盏,获得茶客以及上层阶级的青睐,有“民窑官用”背景。

吉州窑更多还是以烧造日常生活用瓷为主,其产品多供民间使用。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两者虽然都是著名的黑瓷窑口,但是区别的地方还是不少。

建盏以专注、自然窑变取胜;

吉州窑以广泛、装饰结合立身。

二者看似不同,却又是长期并存又独立发展的大型窑口,各自皆具有其特色历史文化价值。

陶瓷知识:哥窑青瓷窑址及相关历史


浙江龙泉,这是一个僻静的小山村,但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纷至沓来的各种古董商以及疯狂的盗挖者,打破了小山村应有的宁静。所有外来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金银财宝,而是为了找到传说中一种贵比黄金的宋代瓷器,它的名字叫哥瓷青瓷,产自文献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然而,从元代以来,人们对哥窑就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没有人见过真正哥窑的模样。到了近史,考古学者也只是依据文献中的只言片语的描述,来到这个据说是宋代遗址的龙泉村,希望在这里能够找到神秘的哥瓷。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在龙泉,人们除了无望地停止了挖掘活动以外,对哥窑的认识几乎没有任何令人惊喜的进展,相反,随着对哥窑认识的一步步地深入,哥窑愈发显得错综复杂起来,而且产生了许多疑问,作为官窑的哥窑是否真的存在?被人们作为史据的文献是误传还是确有其事?哥窑到底在哪里?

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瓷窑有民窑和官窑之分。民窑生产的是老百姓用的瓷器,官窑则专门为宫廷皇室生产瓷器。官窑的生产完全由宫廷控制建立,生产工艺及设计严格保密。常常是生产一批只选几件作为贡品,其余全部打碎然后就地掩埋,而留在宫中的瓷器也要世代相传。因为生产极为保密,产品又极为稀少,不仅窑址不易发掘,而且瓷器价值也不菲。钧窑、官窑、哥窑、定窑、汝窑都是当时的官窑,现在我们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现在,除了哥窑之外的几大窑址,已经在各种考古发现中浮出水面,并且,通过专家的考察和鉴定,也对出土窑址中的瓷器进行了专业判定。因此,宋代四大官窑已经变得不再像以往那么神秘,只有依然无法确定准确地址的哥窑,牵动着人们的心。而且,自从元代以来,真品哥窑已经越来越稀少,唯一能绝对确信是传世哥窑瓷器已经只能在故宫[微博]博物院中找到。

宫里头的传世哥窑也非常少,我们现在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收藏品,也都是过去皇宫里旧藏下来的,这个是占了现有哥窑的很大一部分。北京故宫的传世哥窑大概也就二十多件吧。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就百八来件吧。这相对许多其他时期的瓷器来说,是非常稀少的。这是因为它产自官窑,它是非商品生产,它直接,也只为皇宫服务,它的造型和花纹都是皇宫里的设计,完全按照皇宫需要的样子进行生产。而且,它在民间是根本不能流传的,这些东西古人可是不敢开玩笑,一律是保密的。历经朝代更迭,保存至今的宋代哥窑瓷器数量非常稀少,民间流传的哥窑更是难见一真。能够看到的哥窑都是因为战争、人为、内盗等原因由皇宫流入民间。在古瓷研究中,学者们习惯把各种文献中描述的哥窑称为文献哥窑。它是为瓷器找到确切纪年的史料依据。李辉柄提到的故宫里被称为传世哥窑的瓷器,是发生在1932年的事情。当时故宫里的一位研究员在整理登记故宫瓷器的时候,发现了一批从未见过也没有任何宫中记录的瓷器。它浑身奇异的花纹,让研究员想起文献中描述过,但现实中一直未从出现过的哥窑。因为宫中的瓷器都是由官窑生产历代相传下来的,所以将它命名为传世哥窑。但是也就是这次命名,给后来的哥窑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寻找哥窑的热潮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学者陈万里先生就是一位热衷的探寻者。不过他原本的职业却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大夫。他过去做过北大的校医,个人兴趣很广,他是在他的兴趣当中生活着的这么一个人。20世纪30年代前后,那个时候,陈万里是搞环境卫生的。他有一辆小吉普车,于是就在乡村里转,然后发现了很多瓷片,特别是龙泉一带。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当时,他看到许多名贵的中国瓷器都被外国人运到国外去了,他觉得很可惜。他想在这方面作一些贡献,所以这样子的话他对龙泉这个地方的瓷器就发生了兴趣。第一次见到陈万里是1952年,那时他经常去调查官窑,我就跟着他,当时我也很年轻,小孩也爱玩,到处去爬山。同时还有就是好好地伺候老先生,背上背着他的被子,有时候他骑着毛驴,我牵着他的毛驴。那个时候的条件非常差。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也没有旅馆。

这个哥弟窑的传说与当地流传的章生一、章生二兄弟的故事十分吻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时说,龙泉青瓷有两个比较著名的人,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各主一窑,就是各自烧造一个窑。哥窑烧的就叫哥窑,弟弟的窑也叫龙泉窑。至于这两个窑的区别,那就是龙泉窑,也就是弟弟窑是不开片的,青瓷,不开纹片的东西,而哥窑它是开纹片的,而且是黑胎。今天的龙泉,这个故事依然家喻户晓。每年正月,当地的木偶戏团就会走乡串户地演出章家兄弟的故事。而龙泉地区的烧窑人都奉章家兄弟为窑神,开窑必拜。

开片是一种非常奇异的技术,形成的机理就像这样的原理,就跟一个胖子穿上一个小的衣服一样,一绷,衣服裂了人没有裂。后来人们就有意识地利用胎跟釉膨胀系数的不同,烧出各种很美丽的裂纹。这技术还是相当高的。龙泉人烧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虽然当地人承认章家的哥窑,也有人一直在生产开片的瓷器,而开片的特殊工艺,正与文献中描述的哥窑的特征相符,但是否定龙泉窑就是哥窑的声音依然存在。他们的理由是,宋代官窑的技艺是绝不流向民间的,而当地人的烧窑技艺都是家传下来的。但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点恰恰解释了为什么在宋代五大官窑的记载中,唯独没有哥窑记载的原因。哥窑会不会就是民窑性质的瓷窑呢?

陈万里在章家哥哥窑的窑址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章家哥哥窑烧造的瓷器后来被称为龙泉哥窑瓷器。在窑址中出土的标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献中描述的哥窑的特征,金丝铁线紫口铁足。但是这些标本和宫中的传世哥窑又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如果说陈万里在龙泉为文献哥窑找到了出处的话,那么宫中的传世哥窑又是什么朝代,什么人烧造出来的呢?它与哥窑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人提出,照理说咱们国家的历史典籍是非常丰富的。历代对于皇帝的采买进贡,都有一些详细的记录。那么,能否在相关的文献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呢?应该是有的。你比如说像青铜器和其他的一些物品,历代,特别是在乾隆时候,都有一个目录,但唯独瓷器没有。因为宫里对待瓷器,比起铜器、书画和其他宝物,就不那么太在意,因为这就算比较小的东西了。所以关于瓷器,宫里头有明确记载的很少。虽然陈万里解决了人们一直以来作为史料依据的文献哥窑的问题。但是人们对哥窑产生的疑惑并没有随着龙泉哥窑的发现而停止。另一个接踵而来的疑题是,既然文献中的哥窑、龙泉哥窑是民窑,而传世哥窑因为是宫中世代相传下来的,是官窑性质的瓷器,那么就要用考古的方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宫中的传世哥窑是什么朝代生产的,二是窑址在哪里。1956年,第一支国家考古队开始了解谜传世哥窑的调查工作。因为传世哥窑和龙泉哥窑的形状特征有相近之处,所以工作还是从龙泉展开。当时的考古队对龙泉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完整最细致的实地调查。很快他们就有了重大发现。在龙泉山的山脊上,他们发现了大规模的古代窑址的遗址。人们希望这会是宫中传世哥窑的出处。然而随着出土挖掘工作不断推进,当考古队员完全清晰地看到窑址的全貌时,却是又惊喜又失望。惊喜的是出土了三条大规模的宋代窑址,失望的是这三个窑址不仅是民窑,而且出土的标本也表明和传世哥窑完全无关。

我认为龙泉哥窑应当是文献中的哥窑,宫里头的不是在龙泉烧造的,因为龙泉没有发现。

现在对于宫里的传世哥窑,有人认为是不可靠的赝品,持怀疑态度。因为,一是窑址没有,二是墓葬里没有出土,因此有些怀疑。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来说不是从有纪年的墓出土的东西,大部分是不能确定年代的。

就在人们对宫中的传世哥窑的身份议论纷纷的时候,从韩国传来了一条令人意外的消息。在韩国的海域中,他们打捞出了一条中国古代的沉船。是一条装载着中国古代瓷器的沉船,船上恰恰有一个装有哥窑瓷器特征的箱子。当中国的古瓷研究专家赶到打捞现场,对沉船做出年代断定时,他们发现这是一条元代的沉船,船上装载的瓷器也产于元代。难道传世哥窑真的是元代瓷器,而不是宋代官窑?很多人认为是不可能的。第一个,它的造型比较大,我们宋代的瓷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造型比较小。到元朝以后个体就比较大了。而且宫里对元代的瓷器收藏较少,因为它没有官窑。所以元朝的青花什么的都没有,宫里收藏元朝的瓷器几乎是等于零。我认为它很可能就是修内司官窑。我坚信不移,将来它的窑址很可能会在杭州附近发现。

修内司是在南宋时期的一个官署,是专门负责建筑、修缮的一个国家机构,一开始执行部分烧瓦的任务,它所建立的烧窑点,后人就称之为修内司窑,文献中记载,它的地点在浙江凤凰山。

因为宋代官窑的生产,都是由宫廷完全控制建立的,所以有清楚的史料记载。其中明确的记录说,宋代有五大官窑。北宋有汝窑、钧窑、定窑。南宋有郊坛官窑和修内司窑。其中郊坛官窑今天被称为官窑。唯独没有哥窑的记载。而有记载的修内司窑又恰恰至今没有出处。后来发现了一处老虎洞窑,有人说这就是修内司窑。而我却十分肯定地否认了。

我主张它就不是,因为它的时代比较晚,它跟那个郊坛官窑是相似的,而郊坛官窑它确实是被学界认可的官窑,跟文献记载完全相符的。这一点是得到学术界认可的,是南宋后期的。那么现在又发现了一个老虎洞窑。老虎洞窑是跟郊坛窑只有2.5公里距离的一个地方,实际上它是属于郊坛官窑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时代比较晚,烧造的东西也跟郊坛官窑的差不多。

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修内司官窑,我就不同意,因为它时代就相差很远。修内司官窑从文献记载来讲它属于南宋初期,先有修内司然后才有郊坛官窑。二者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传世哥窑是存在的,而且所有传世哥窑都应该是在修内司窑中造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传世哥窑窑址至今没有被发现。

古代汉族瓷窑——瓯窑


瓯窑是古代汉族瓷窑。在今浙江省温州一带的瓯江两岸,温州在古时称东瓯,而瓯,原意是一种陶器。因此,故名瓯窑。迄今为止已发现欧亚古窑址200余处,是我国古代一个规模很大的瓷窑体系。唐代窑址分布于浙江温州、永嘉、瑞安、苍南、瓯海等地。始烧于东汉,终于宋代。

在胎质上,汉代至三国时,部分瓯窑瓷器胎质不致密,体较松,没有完全烧结,呈色较白略带灰色。釉色多位淡青色,少有青黄和青绿色,透明度高,开冰裂纹,但由于胎釉结合不佳,常有剥釉现象。到了隋代至唐代早期,这时瓯窑瓷器呈现一个低谷期,其产品的胎体灰白,釉色青黄,开片细碎。唐代早中期的瓯窑釉色青中偏黄,容易剥落。到了宋代,这个时期是瓯窑生产的高峰期,胎体更加坚致、细薄,呈浅灰色。釉色呈淡青或灰绿色,淡雅滋润;釉层薄,但是均匀、润泽,器内外施釉。同时期越窑的产品为灰白胎,施青釉后呈青灰色。

在器型上,汉代至三国时,常见器型有壶、罐、瓶、碗、碟、杯、槅、笔筒、砚台、水盂、熏炉、虎子、唾壶、谷仓、鸡窝、狗圈等。除了釉色和制作工艺上的差别,此时瓯窑的瓷器造型风格与越窑一样,器形多以动物为原形,如狮、鸡、虎、牛、凤等,有的器形与越窑几近雷同,如鸡舍、狗圈、狮形辟邪、槅、鸡头壶等。到了晚唐至五代,器形的造型也比前期丰富,常见的有执壶、罐、碗、洗、香薰、唾壶、砚和明器桌、筷、椅等,还有一些器型如五代青瓷曲流壶、唐代青瓷刻花粉盒等。到了宋代,瓯窑青瓷随着龙泉窑的外销产品一起进入国际市场,常见的青瓷器型有碗、壶、罐、洗、盂、熏等,还有一些如观音坐像、南宋青瓷盖瓶等。

在装饰上,早期瓯窑在纹饰上并不丰富,常见的纹饰有水波纹、印花斜方格纹、连珠纹等,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莲花纹,东晋早期出现了青釉褐彩,釉文字、花卉或与堆塑并用的点彩等。中晚期,装饰手法比前期有了突破,有印花、划花、刻花、绘花、堆塑等,纹饰有莲瓣、荷花、卷草、双鱼、飞天等。到了晚期,纹饰几乎接近繁缛,主要纹饰有卷草、葵花、牡丹、菊花、双碟、鹦鹉、如意和形态多样的莲花纹等。

瓯窑到了宋代逐渐走向衰落,曾经在历史上造就的辉煌,如今只能从文献和瓯窑青瓷身上看出一二。

细说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陶瓷知识:宜兴窑


在今江苏宜兴鼎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早在汉晋时期已烧青瓷。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宜兴窑从汉代始烧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等,其烧制陶瓷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有2000多年,故可称是最古老的窑口。宋代已开始烧造紫砂器,明代的紫砂器闻名于世,清代是其高峰。

在汉唐时期产品有青瓷罐、盘口壶、碗、体、洗、盘、灯盏、瓶、盆等。宋代产品有盆、壶、罐、钵、缸和陶瓶等生活用品。明代是以紫砂陶器而闻名中外,产品有壶、杯、瓶、罐等,主要有各式的紫砂壶蜚声世界,出现了供寿、时大彬、陈鸣远等一批制壶名家。到了清代更是名家辈出,品种繁多:有紫泥、红泥、黄泥、白泥、黑泥和花泥等,其著名匠师有杨怀仁、陈汉文、葛子厚、潘大和、吴月亭等。另外有葛明祥、葛源祥兄弟所制的宜均釉器也闻名于世。

历代各个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


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以下对历代陶瓷的气泡情况予以简要说明:商周及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薄,釉中基本上无气泡。六朝时期的青瓷,由于器表布满密集的开片,只在聚釉处能观察到不明显的气泡。唐代陶瓷如邢窑、长沙窑、邛窑等器物表面一般无明显气泡;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一般只在底足和口沿等局部釉厚处才有细密均匀的小气泡,也有个别器物全身均匀分布密集的小气泡;越窑青瓷的釉面浑身都均匀分布有隐约的密集小气泡,局部釉厚处则清晰可见。宋代陶瓷中的定窑和磁州窑瓷器,以及一些属于定窑系和磁州窑系的瓷器,釉面一般无明显气泡。此外,黑瓷诸窑,如建窑、吉州窑等器物的釉表面一般也无明显气泡,耀州窑黑瓷的釉中虽有密集的小气泡,但由于气泡是在黑釉之中,肉眼看起来并不明显。宋代影青瓷,有很大一部分无明显气泡,部分器物的釉面有分布均匀的密集细小气泡,仅有少数釉层较厚的器物或施釉不均的器物气泡较明显。宋代龙泉青瓷的釉面均有密集的小气泡,但因年代和釉质不同略有差别,北宋龙泉青瓷的釉层较薄,釉的润泽感不强,釉中的气泡与南宋龙泉青瓷相比显得略大且稀疏;南宋龙泉青瓷由于使用的是石灰碱釉,釉层肥厚滋润,釉中的细小气泡密集且均匀分布,粉青釉由于釉色纯正,施釉均匀,釉中气泡看起来不如梅子青釉明显。宋代陶瓷中具有典型气泡特征的主要有汝窑、钧窑和耀州窑等。汝窑瓷器的釉层较厚,釉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之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从汝窑瓷片的断面观察,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汝窑有多种釉色,由于釉色不同,气泡特点也有差异,除常见的稀疏较大气泡外,也有的气泡较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也有的釉中无明显气泡。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钧窑瓷器的气泡,在器物全身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而是有的部位较明显,有的部位却不明显,也有的钧窑器物通体都无明显的气泡。耀州窑瓷器的气泡可分为两种,一种气泡细小且密集均匀分布,看起来并不明显;另一种气泡较大,分布稀疏、有层次感,看起来比较清晰,此种气泡的特征最为典型。有的器物上同时有两种不同特征的气泡,也有的器物上只有其中一种气泡(图4、宋代耀州窑青釉印花碗,图5、宋代耀州青瓷钵,图6、新仿耀州窑青瓷碗)。此外,元、明、清青花及单色釉瓷器,釉中有气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何谓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陶瓷文化】湖田窑葵口花瓶鉴赏


这是一件南宋湖田窑的花瓶,它高15厘米,口宽约9厘米。葵形瓶口如翻云舒展,瓶颈与瓜楞形瓶肚接得妥帖,恰如其分,整个瓶体大气,花瓶的釉面虽更显牙白,但像涂了一层油脂似的滋润,放在手中摩挲把玩,有一种手执美玉赏心悦目之感。

据史书记载,宋景德年间(1004年)朝廷在江西景德镇派出“监镇一员,以奉御董造”。清乾隆时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督造官唐英,他给乾隆奏折中称“御窑坊自宋景德中”。可见,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瓷窑,曾是官窑瓷的生产工厂。

但是,在以后的历史岁月中,人们讲起宋代瓷器,几乎都一致称颂五大瓷,而将湖田窑产品排斥在外,就其原因我想无非这样几条,北宋在景德镇设御窑工厂,但是,运输十分不方便。从江西经昌江鄱阳湖运往开封,这条运输通道水路旱路需要来回倒换,瓷器是易碎产品,人力担运,驴马背驮,难免受损。皇家贡品,谁都担当不起丁点闪失。为躲避责任,于是,督造者,监制者,发货者都舍此选择。第二,由于景德镇造瓷条件好,它拥有最好的高岭土,东部低山与丘陵中,森林茂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烧瓷木材。于是,湖田设御窑后,一时景德镇制瓷业蜂拥而起,宋末已达三百多家。大规模的生产,难免鱼沙齐下,量多质次,由此影响到宋代湖田窑瓷器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再说,古瓷的评价,历来有物以稀为贵,宋代汝窑器受收藏家追捧,因为它历经动荡,存世仅百件。三百多只景德镇窑烧白瓷、青白瓷,其问世数量足以让人目瞪口呆,还有什么稀罕之讲。

已是御窑的上好的湖田瓷器,却因运输不便,劣品干扰,最后被人们踢出宋代名瓷行列,淹没在历史的尘土中,这一岁月埋金的故事十分有趣,它给今天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收藏的启迪。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窑口知识——岳阳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窑口知识——岳阳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