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 导航 >

揭秘文物市场鉴定乱象:互不拆台成潜规则

揭秘文物市场鉴定乱象:互不拆台成潜规则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老古代瓷器鉴定 古代瓷器鉴定

2020-08-10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一张连“伪作”都算不上的学生习作,竟然成了徐悲鸿的作品进入国内知名拍卖公司的殿堂,高调地拍出7280万元的天价!两件随便找来一些玉片串起来的所谓“金缕玉衣”,就被几个著名专家“评估”为24亿元。这不禁令人慨叹:艺术品和文物鉴定的水到底有多深?

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

近来,“金缕玉衣骗贷案”、“徐悲鸿假画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此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里经过专家鉴定的唐代“壶王”,也被指为赝品;不久前,曾经创下近现代书画拍价新纪录、以4.225亿

元成交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也被有些业内人士怀疑为赝品……

然而,还不止这些。不久前,北京一位藏家刘先生花387万元,从故宫博物院著名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手里购得“宋代汝窑碗”一只,还附带一份由“中国文物鉴定中心和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心”共同出具的真品鉴定证书。然而,此碗却被五位故宫陶瓷鉴定专家当场指出是假货。目前,刘先生已经向法院起诉,以维护民事方面的权益;一件在收藏品市场上以不到500元价格出售的瓷器,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鉴定机构经仪器分析检测后认定为“西晋真品”,这家鉴定机构从2009年以来已经鉴定出三四千件“真品”……论及近年来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大量的天价赝品,更是数不胜数。

虚假鉴定文物,狮子大开口乱开天价,出具鉴定证书让一般藏品穿越朝代、以假乱真,这是目前鉴定队伍中出现的乱象之一,却足以对成千上万的收藏者造成伤害,也让藏家们陷入信任危机,某些“鉴定师”在世人眼里大失公信。这不禁让人担心:“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

有专家“浑水摸鱼”

著名青铜器收藏专家张颂斌先生说:“近年来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收藏投资者对藏品的鉴定需求越来越大,于是各类民间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专家也相继兴起,这对收藏市场的发展来说本是无可厚非的好事。然而,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有个别机构和个人则利用藏家迫切需要了解所藏文物真假与价值诉求的心理,打着‘鉴定师’旗号的伪专家充斥市场,导致收藏市场遭遇鉴定混乱的发展瓶颈。”

“像中国这样,鉴定组织遍地开花,以收费为目的,在国际上少见。”曾出版多部纪实作品揭露收藏市场黑幕的文化学者吴树说,普遍的做法是,鉴定专家会对被鉴定的古董估出可能比实际价值高得多的评估价,因为这与鉴定专家的利益直接挂钩。“目前在业界,不开鉴定证书的情况下,鉴定费大约为100元至500元,开鉴定证书的话,鉴定费则上升至2000元到若干万元,根据鉴定专家的名头来,名头越大,收费越贵。”

道德有瑕疵就别混了

张颂斌说:“目前在鉴定中出现的问题,一是水平不到,另一点是有些人以牟利为目的。有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鉴定往往不准确,因为会受到一些利益驱动。”他说,目前,造假技术发展很快,可以说是鉴定跟在造假后面跑。除了大量低水平的造假,还有些造假高手堪比专家,很容易蒙混过关,有些名头很大的文博专家,可能对市场上的造假情况不了解,往往在鉴定中出现纰漏。

针对市场上有些所谓专家“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普通的说成天价”的状况,张颂斌说,鉴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有些藏品应该由多位专家分头鉴定,写出鉴定意见,并且要进行讨论,出证书要慎重。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过,他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国外文物收藏界,国外的文物鉴定基本采信个人口碑。比如原苏富比亚洲区主席、瓷器鉴定专家朱廉·汤普森,很多大买家就听他一句话,他说对就对,他说错就错。他不可能被一大堆人裹挟着参与鉴定,也不可能为了拿几个钱就放松鉴定尺度。技术上出错可以原谅,道德出现瑕疵,终生就不可能再在文物行业混了。

真真假假,说还是不说

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白云哲先生认为:艺术品与其他商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往往存在“你说真,我说假”的情况,有时候真说不清楚。它的标准不好界定,古玩店的东西也好,拍卖会上的拍品也好,谁鉴定了?鉴定准吗?往往会出现争议,所以在艺术品市场上打假,往往难度很大。有些“打眼”是鉴定专家业务水平准不准的问题,更复杂的是,有了利益驱动,亦真亦假。有人甚至知道是假的,他还去买假,因为他可以再卖出去。

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文化市场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促进行业自律;一方面要加强文物知识的普及工作,让藏家提高鉴赏水平,减少“打眼”的机会。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在鉴定行业,有着“互相不拆台”的不成文规矩。也就是说,一个鉴定专家已经开出的评估报告和评估价格,同行一般在明面上不会拆台,而会选择私下沟通。在谢根荣“金缕玉衣”的鉴定上,几位鉴定专家就表示,当时是最权威的史树青先生给出了24亿元的评估价,其他专家便不好发表不同意见。在一次民间鉴定会上,记者也曾见到,对于有些专家鉴定过的藏品,其他专家即使发现有问题也不便发表意见,一位专家无奈地向记者透露:“都在一块儿混,不愿弄些得罪人的事。”据说他还因此曾被人找上门来。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难题。

自律和监管均有欠缺

目前,我国民间的文物鉴定既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自治,也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和监管。与文物鉴定有关的法律制度,如文物保护法、拍卖法、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管理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等,几乎对民间的文物鉴定没有涉及,有关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程序、法律责任等也是空白。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市场处于“三无”状态:首先是无法律管,虽然文化部2009年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文物鉴定有相关规定,但这部行政规章的内容并未涉及目前广泛存在的民间文物鉴定;其次是无机构管,省文物局只对该局批准设立的文物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管理,民间文物鉴定目前没有机构管理;再次是鉴定者无需承担鉴定责任,即使文物鉴定被确定为虚假,也难以追究鉴定者的责任,因为没有哪条法律法规对此进行明确规定。

济南市博物馆馆长李晓峰说:“前几年,在世界博物馆日,他们曾经组织专家为社会服务义务做鉴定,在鉴定中发现90%的藏品是仿品或者赝品,真正够得上文物级别的非常少。现在古玩市场上动不动就是专家,哪来这么多专家啊?”他认为,要端正文物鉴定市场的风气,既要靠行业自律,也要靠包括媒体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同时还需要法制建设。“过去文物鉴定是文人圈里的雅事,现在是‘全民收藏’时代,有相关法规的规范,才能保障文物鉴定行业健康发展。”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文物鉴定“乱象”背后的管理漏洞


龙虎网讯 日前,由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谢根荣贷款诈骗案引出的“金缕玉衣”虚假鉴定事件,在收藏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并将文物鉴定乱象丛生的现实再一次揭示出来。

文物鉴定乱象可分成两类情形:一是“伪专家”满天飞;二是真专家也做“伪鉴定”。两种情况都可指向背后的管理缺失。“伪专家”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是发放文物鉴定资格证书的机构多、渠道乱、门槛低;真专家敢做“伪鉴定”的核心原因,则是因为他们出具“伪鉴定”后就算东窗事发,也既无法律风险,也无经济风险。

鉴定资格证书乱发,导致“伪专家”满天飞

目前,国内文物鉴定从业人员大致有三类:一是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如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主要负责博物馆文物征集鉴定工作;二是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资格认定考试的责任鉴定员,业务范围仅限于文物进出境审核;三是在中国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机构任职,或取得相关机构发放的鉴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

据南京博物院一位多年从事文物工作的专家介绍,前两类鉴定人员的工作带有“对公”性质,一般不参与民间藏品鉴定,眼下各类鉴宝活动邀请的嘉宾、专家,多是出自第三类鉴定人员。由于这类鉴定人员在获取资格证书时,不少人并未经过严格的分类考试、资质审核,鉴定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伪专家”满天飞。

随着收藏热不断升温,鉴定行业还出现了“速成班”。比如,故宫博物院某鉴定专家办了一个培训班,一些藏家报名去听几堂课,拿到“结业证书”后就摇身一变成了“资深鉴定师”,并打着“某某鉴定专家弟子”的幌子招摇撞骗。

“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文物鉴定资格认证制度,而不少与文博相关的社会机构都能发放鉴定资格证书,这使得挂着各种名头的鉴定师、文物评估顾问大行其道,然后堂而皇之地从鉴宝活动中捞得好处。”该专家表示,鉴定行业鱼目混珠的乱象,与鉴定资格证书发放的低门槛直接相关,“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文物鉴定资格认证制度,并纳入国家执业资格体系,通过统一规范、专项分类的资格考试,组建专业鉴定队伍,杜绝‘伪专家’。”

无本万利且无风险,导致真专家敢做“伪鉴定”

跟“伪专家”同样可怕的是真专家做“伪鉴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国内鉴定行业,收钱造假写“鉴定证书”的例子屡见不鲜。

3年前,南京书画圈传出有造假者出钱收买鉴定专家,求得鉴定题跋或证书,使得“假字画”堂而皇之地以真品身份流入市场。“当代草圣”林散之之子林筱之也曾透露,不少人拿着仿林散之的赝品找到他,提出以出钱或合作之名由他题字,从而“以假乱真”。

此次曝光的鉴定造假事件中,为“金缕玉衣”估价24亿元的都是鼎鼎有名的鉴定大家,以他们的学术水准,辨别真伪并非难事。问题在于,5名专家连玻璃柜都没打开,就在一份“天价鉴定证书”上签了字,这难免会让外界将“伪鉴定”与数十万元评估费联系在一起。而据业内人士透露,个别“专家”还将鉴定费用与市场成交价挂钩,事后“抽成”收取酬劳。

真专家们为何敢出具“伪鉴定”?追根溯源,根本原因是出具“伪鉴定”就算东窗事发,出具者除了名声上的损失,几乎没有其他风险。

“现行《文物保护法》没有针对文物鉴定环节担责方面的规定,由于鉴定行为缺少监管约束机制,使得提供虚假鉴定者可以逃脱法律责任。”南京一位资深瓷器鉴定专家表示,许多国家都有专门针对鉴定人员的管理法规,而这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因此,鉴定专家不用为“金缕玉衣”虚假鉴定估价所造成的损失承担法律责任或经济赔偿。他认为,打击“伪鉴定”不能单纯依靠行业自律,应该建立鉴定行为监管机制,让鉴定机构和个人对评估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文物鉴定行业有自身的复杂性,可以允许鉴定师出现合乎情理的‘错漏判’,但对那些背离职业操守、颠倒黑白的鉴定人员要进行惩戒,这样才能斩断鉴定者与造假者之间的利益链条。”

瓷器收藏圈子里的潜规则!


鞍山市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一个元代的青花八棱瓷罐。这件宝贝有着传奇的来历。经专家鉴定,这件元青花八棱瓷罐全世界只发现两件,最保守的估价也在2亿元以上。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珍贵的文物,竟是当年文物站花了不到20元钱,从一个居民家里收购来的。

1977年,这件宝贝的拥有者谢大婶把青花瓷罐、一尺二寸高的紫砂泥筒、一个装头油的古代崩瓷圆盒,以20块钱卖给了文物站。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件文物如此不寻常,平时都用它装鸡蛋,既然有人来收,就干脆卖了。

事后,谢大婶的爱人刘大叔讲起了这件传家宝的来历。原来,刘大叔的祖籍是河北东光县东北营村,祖上曾有人在朝廷做过大官,这个青花八棱瓷罐就是祖上留下的,到他这一辈,不知传了多少代。不过,谁也没跟他提到过这个罐子有这么值钱,要知道是这么珍贵的文物,他说什么也不会卖了。

真是“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虽不是钧瓷,但元青花也不得了。

应该说,瓷器本身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家宝,全世界的人都用国宝来形容中国的瓷器,要是能有一两件瓷器来传家,那可不是一般的有面子。

晚清官窑是“绩优股”

提起瓷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官窑,而官窑中又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三代”瓷器为重中之重。但是,“清三代”官窑的身价动辙以千万计,根本不是普通人玩得起的。近年来,随着传统瓷器整体价格水平的上涨,晚清官窑也跟着水涨船高,并逐渐凸现出可观的升值潜力。

在中国嘉德的四季拍卖会上,清光绪青花缠枝莲赏瓶,成交价为8.8万元。2006年北京的一场秋拍中,一对清道光“慎德堂”款识的粉彩梅花图小杯,估价12万元,最后竟以30.8万元的高价成交。可以说,晚清官窑的成交价已经不低,但其市场价值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晚清官窑一般是指是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时期的官窑瓷器。这些瓷器相比“清三代”瓷器,种类较多,存世量较大,选择余地也更加宽泛。投资晚清官窑,需要重点关注“纪年款”瓷器与“堂名款”瓷器。纪年款即“大清××年制”的款识,堂名款即“慎德堂”、“大雅斋”之类的款识等。业内人士对这类瓷器的前景非常看好,从品质上来说,纪年款瓷器雍容华贵,堂名款瓷器情趣质朴,具体就要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了。

高古瓷器是“冷门股”

在股票市场中,那些交易量小、流通少、价位相对稳定但不乏升值潜力的股票,被称为冷门股。在瓷器门类中,宋朝与宋朝以前的瓷器存世量小,但文物价值非常高,堪称陶瓷中的“冷门股”。

目前,如果在传统瓷器中还有什么价值洼地的话,那就非高古瓷莫属。高古瓷存世量小,精品少,收藏门槛相对较高,但这正是它最大的亮点。

在中国瓷器成交排名前100位中,有5件宋瓷价位在500万元以上,这为高古瓷器的未来升值提供了样本。然而,更多的高古瓷价位只是在万元左右。太平洋拍卖公司2004年春拍中“瓷玉珍玩”专场推出了9件高古瓷器,除两件流拍外,价格最高的是一件宋龙泉窑青釉双螭耳炉,以9.9万元成交。

专家认为,高古瓷沉沦已久,将来必然走高。收藏高古瓷,关键在于品种,基本常识我们要知道。宋代五大名窑传世量极少,像汝窑,全世界只有68件。所以,要关注那些为皇家烧造御瓷的窑口,这里出的瓷器价格会比较高,如耀州窑就为宋皇室烧过贡品。另外,一些普通的窑口虽然多烧制一些盘子、碗等日用品,但其中也不乏造型独特的精品,故宫就藏有一件唐青釉印花龙柄壶,因为是孤品,所以定级为一级甲等文物。

民国瓷是“潜力股”

“乱世买金,盛世藏瓷”。随着“捧瓷大军”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民国瓷由于价值不断攀升,正在成为收藏亮点。

民国瓷之所以受到市场青睐,与它特殊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清末民初,由于官窑的日益衰落,一批原来供职于官窑场的工匠与民间窑的匠人结合,创烧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新瓷品,如浅绛彩瓷、新粉彩瓷等。民国距今年代不远,精美完好的瓷器比例相对较大,收藏者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收到较完好的器物。

收藏民国瓷器,应将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精品作为重点。这些精品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浅绛彩名家作品,如程门、王少维、徐善琴等绘瓷名家的作品。二是“洪宪瓷”,即在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郭世五在景德镇督烧了一批以水彩和粉彩为主的御用瓷器,常打有“居仁堂”款和“洪宪年制”款。三是“珠山八友”的作品,以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等八位顶级画师为领军人物的新粉彩工艺。

随着民国瓷的日益受到受追捧,赝品也会越来越多,收藏者要注意学习专业知识,必要时请专业人士掌眼,以防上当受骗。

藏家呼吁打破“古玩不打假”潜规则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称,地摊上4元一个、用石头或玻璃做的假玉酒杯,经河南农民王仁举、王小青处理之后,就能变成“出土古玉”、 “出土文物”等珍贵古董。近日,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依法对两人提起公诉。

这件事是一个引子。日前,收藏、鉴定界的业内人士呼吁,必须用法治手段打破“古玩不打假”的潜规则。

现年34岁的王仁举系河南省禹州市鸿畅镇人。近年来,他发现许多人并不懂文物,却冲着古董买卖的高额利润盲目加入到淘宝队伍中,于是,他找到其叔王小青,二人共同导演了淘宝骗局。

据王仁举供述,他曾摆摊贩卖过小商品,他从南阳一些地摊上带回了一些石头做的工艺制品,比如假玉观音像(进价180元)、假玉酒杯(进价12元)、假玉花瓶(进价6元),然后以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价格卖出。

记者了解到,利用假古董金器诈骗已经形成了黑色产业:从制造赝品,到寻找受害人,再到实施诈骗,各个环节都有专门分工,相互合作,自成体系。

据两人交代,其所在的禹州市的某些店铺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制造出来的产品自称是工艺品,公开出售,明码标价,政府有关部门也无法制止。制造假金器、假玉器成了当地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警方介绍,目前以这种形式为主要作案手段的犯罪活动已遍布全国。

200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金器、玉器等物件的收藏爱好者有9000万人。其高额的利润让赝品大行其道,同时,市场对赝品也抱着“宽容”的态度,“古玩不打假”似乎自古已成行规。由此,在古玩市场繁荣景象的背后,制假、售假、拍假、鉴假、托假日益盛行,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收藏界的“五毒”。“五毒”的受害者少则损失几百元,多则损失上万元甚至百万元。

新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谷永清说,目前,中国文物造假的种类很多,其中数量较大、交易最活跃的大概有3类: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以市场上数量最多、交易量最大的陶瓷造假为例,目前最受市场追捧的陶瓷赝品主要模仿对象有“官、哥、汝、钧、定”宋代五大名窑生产的器物和景德镇生产的元明清官窑瓷器,其中造假时间最长、造假水平最高,对文物市场杀伤力最大的是后者。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法律的缺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建成认为,相应的收藏法、鉴定法和行政法规缺失,虽有《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但由于操作性的缺乏,对古玩造假的怪现状难以遏制。

专家指出,暴利效应直接带来了高仿品的繁荣。对于古玩的鉴定,张建成建议,要制定专门的文物鉴定法,对鉴定部门、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的程序、鉴定失误的赔偿等作出规定,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必须对鉴定部门和鉴定专家实行问责制度,鉴定部门或专家对其鉴定的结果,都应该有书面结论。对于这一说法,很多藏家表示认同,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古玩不打假”的潜规则最终会导致市场的极度混乱,应该尽快遏制。

记者揭古玩市场乱象 鉴定专家收钱就签字


2011年2 月21 日下午,浙江省嘉善县的瓷片收藏爱好者郎雪坤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块青花瓷片

2011 年下半年,“金缕玉衣”成了闻名全国的笑话。

五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 亿元的“评估价”,造假者谢根荣凭借假古董真证书,成功从银行骗贷6 亿多元。

“为这件‘金缕玉衣’写鉴定证书,不是能力所限,而是道德问题! 收藏鉴定界收钱就签字的事太多了,当然,专家们可能也没估计到自己的签字会用以诈骗。现在,其中四个专家都把责任推到已经过世的史树青头上,是不厚道的。”近日一个私下场合,一位北京的收藏界老行家向羊城晚报记者这样表示。

收钱就盖章签字,在收藏鉴定界已成了“明规则”。藏家林士民告诉记者:“现在真正的藏家,不会去找专家开鉴定证书,一是专家常常看不准;二是按照1%的估价收取鉴证费,几千元换张纸太不值得。只有想把东西拿去送礼、‘上拍’、谋利益的‘商家’,才会去找专家。”

假如这起“金缕玉衣”骗贷案的中间人牛福忠不在法庭上承认造假,这件“金缕玉衣”谁能证明是假货?

在 藏品鉴定方面,中国目前尚没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鉴定标准,这也刺激了整个收藏界的无德、无良、无序。

乾隆玉玺“八彻耄念之宝”以4045万港元拍卖, 文物鉴定专家李路平认为是仿品(网络图片)遗憾的是, 很多藏家就是爱听故事, 加上从各种鉴定书籍上学来的皮毛学问,便以为拥有一双“捡漏”的眼。

藏品鉴定,本应是辨别真伪、判断价值的严肃课题,然而,当鉴定证书与市场挂钩后,任何真相都能被价格左右、被欲望扭曲。羊城晚报记者与收藏专家亲历了一次荒唐的“古玩估价”

三亿元的“杯剧”

“有人拿着6 张瓷板画来请教我,问是不是郎世宁的真迹。”上周,一位高仿大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一位浙江富商找上门,想请他鉴定几年前花3 亿元买下的藏品。3 亿元买了6 张不能确定来路的画,这位生意人疯了?!

没疯。大师徐徐道来。浙江富商可不是傻子,卖画人来头不小,连富商也不敢指名道姓。当年卖主主动提出要“转卖”12幅郎世宁的瓷板画,要价6 亿元。富商有求于对方,但出手就是6 亿元,就算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人恐怕也没这个豪气。最终,富商用3 亿元买下其中6 幅。

如果是真迹,郎世宁的一幅画卖5000万元还真不算离谱。这位历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画师的意大利人,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2000 年,郎世宁的《萍野秋鸣》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以1764.5 万港元拍出; 今年河北夏拍中,郎世宁的《乾隆大阅图》底价高达9000 万元。

“问题是,谁见过郎世宁的瓷板画? ”

大师直摇头,看到这些画,他不敢直说是赝品,“太打击人了。我只能说‘没听过郎世宁会烧瓷板,不过,由他设计、别人烧制也未必。’”行内人都知道,如果找不到考据,这几幅瓷板画并无收藏价值可言。

北京古玩城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在古玩城里,有几家店是懂行的收藏者从来不逛的。“全部是假货,还贼贵! ”张老伯有30 年的“藏龄”,曾经“捡漏”(低价买真货)不少,他指着一家门脸不小的店面告诉记者: “这家店是某个外地官员请人注册并专职打理的,店里摆的都是别人送给他的赝品或现代艺术品,真东西(文物)他让别人带到国外上拍。顾客嘛,就两种人,一种是‘棒槌’(北方话, 傻子), 一种是有求于这位官员的人,被介绍过来‘放血’。你说索贿行贿,人家说是正常买卖! ”

通过收藏品买卖曲线索贿,已经成为一些贪官的惯用伎俩。这种手法不仅更隐蔽,也很难定罪。

文强案便是一个典型。纪检和司法机关从他家里查缴的赃物中,文物和艺术品堆积如山。但办案人员核实,仅有3 件是古董和奢侈品, 其 中有一幅张大千的画作,经鉴定价值为364 万余元。对这幅画,文强曾大呼冤枉, 其妻也在法庭上说,别人送画时附有深圳一家鉴定公司的鉴定书,称这幅画是真迹,价值30 余万元。最后,真假难辨、价值难估,如何入罪反而成了难题。

“这就是贪官为什么喜欢收藏品的原因! ”张老伯说,贪官当权时,说它是真,赝品也真,反正总有人想买;贪官出事后,说它是假,真的也假,定罪很难。藏品贿赂实属另辟蹊径。

贪官或许无所谓古玩的真假,真正的收藏者可就有切肤之痛了。

在古玩市场,说故事已经成为卖家的“基本素质”, 给你讲一个玄而又玄的故事,配上漫天要价,买家挑尽各般毛病,拦腰一斩,成交下来,各有所得,也不失为一种乐趣,但不少买家却因为这种“乐趣”而血本无归。

12 月初,广州文津古玩城,记者对一家店铺的外销瓷表露出“浓厚”的兴趣,老板凑上前来:“年轻人,眼光不错哦! 这个是康熙青花瓷盘,外销瓷,胎质薄挺,画工精美! ”见记者动容,老板又故意把声音放低下来,附耳轻言:“你知道这只瓷盘哪里来的? 千山万水弄回来的! 我弟弟在英国利物浦已经定居20 多年了, 有一天他去一个朋友的庄园玩,帮人家到阁楼里拿烧烤架,突然看到一只纸盒半开着,里面是几件中国瓷器, 他跟我学过几年古董,估计很可能是好东西,就问朋友‘为什么扔在阁楼上’,那个朋友说是‘差点都忘了还有这堆垃圾’。我弟弟马上说‘不如我给你换套新餐具,你把这些给我? ’人家说‘你就当清垃圾帮我清走好了’! 今年感恩节,弟弟带回来给我一看,康熙的青花! 同年代的官窑要几百上千万元! 这件外销瓷这么漂亮,拿去‘上拍’,卖个百万元是没问题的。”

离开店里,记者将偷拍的这套“康熙青花瓷盘” 照片发给一位外销瓷行家,对方马上回电话来: “这是我卖到意大利的高仿外销瓷, 前年的货, 售价是70 美元。”

曾任一级文物确认专家组成员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曾有一句名言: 我们是在鉴定瓷器, 论东西说话,不是在听故事。但遗憾的是,很多藏家就是爱听故事, 加上从各种鉴定书籍上学来的皮毛学问,便以为拥有一双“捡漏”的眼。南昌大学博物馆馆长、外销瓷收藏家余春明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我认识一位小学老师, 买古董买疯了,倾家荡产,老婆也跟他离婚了,还请我去看,我都不敢跟他说‘全是假的’ ,怕他会崩溃。”

一位观众端详拍卖会预展的展品

看走眼的“掌眼”

“什么叫专家?……‘专’是术业有专攻。有一首歌曲叫‘像雨像雾又像风’,现在很多专家是‘鉴玉鉴瓷又鉴画’,十项全能,能不出错?”

吴树告诉记者,他曾接触过的几个富豪藏家,每人都买了几千万到几亿元不等的藏品,埋单前都经过国内知名专家“掌眼” (请人鉴定真伪),认定是真品。可是,后来经别的专家鉴定又全是假的, 拍卖公司也说是假,结果全砸在了手上。

在收藏界,辨别真伪已经成为“死结”。无论是偏主观的“眼学”,还是偏客观的科学鉴定, 都存在很多问题。

先说眼学。所谓眼学,是指鉴宝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根据艺术品的外形来分辨真假。以陶瓷而论,有“六看”:看造型; 看胎釉;看工艺; 看纹饰;看彩料;看款识。很多人认为“眼学”的主观性、随意性太强,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景德镇,不少高仿大师对“眼学”鉴定一笑了之。

专家为什么会看走眼? 行内人介绍,一是专家水平有限,二是仿制水平太高。国内有不少专家几乎是“万金油”,古瓷也懂,古画也行,顺便看看青铜器,鉴定证书一开就是几千元进账。结果却老是看不准、看不透。吴树告诉记者, 他认识一位台湾女士,叫徐小虎,是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博士,一生只研究一个人的画———吴镇(元代画家, “元四家”之一),吴镇几十年间换了什么笔、什么纸、什么墨、画风为什么改变,全部了如指掌。“什么叫专家? 这才是专家。‘专’是术业有专攻;有一首歌曲叫‘像雨像雾又像风’,现在很多专家是‘鉴玉鉴瓷又鉴画’, 十项全能, 能不出错? ”

再 说科学鉴定。对于古玩,主要是采用成分分析法,包括碳14 (误差几百年,不能鉴定明清古玩) 、微量元素、冷光谱、X 射线等分析法。通过分析古玩的元素构成,与真品数据库比照,符合条件的即为真品。

看似完美的科学手段,却有先天不足。真品数据库的匮乏是其致命软肋。黄云鹏拥有一座古瓷片私人博物馆,里面几千片古瓷都是他的“师傅”。相比这种规模的资料贮备, 不少科研机构的数据库就相形见绌了。吴树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据他了解, 即使是样本较多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在元青花瓷片方面, 也仅仅完成了200多片的数据分析,历朝历代瓷片样本才1000多片。

古画的鉴定同样很难。在广州原西关古玩城开了多年店铺邱老板对技术鉴定不屑一顾。“现在的高仿古画,用的都是当时朝代的古纸,科学鉴定的结果必‘真’无疑! ”

随便买的“证书”

随便在网络上找一找,便能看到五花八门的鉴定网站。记者随便点开一家留着北京电话号码和地址的“中×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发现“专家团队”里的好几十人,个个都是收藏鉴定界如雷贯耳的大腕,叶佩兰(故宫博物馆研究员,长于鉴定瓷器)、夏更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也名列其中,总顾问还是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但在网站介绍中,隐去了“原”院长的“原”字。

这家中心声称可以进行各种藏品鉴定,“眼学”和科技鉴定都行,收费标准都是2500元/件。还提供照片鉴定服务:只要把照片发到电子邮箱,同时把鉴定费200 元汇到中心的账户上, 两三天内就有答复。

“这种公司太多了,运作方式都差不多:打着几个名人的旗号, 平时常常参加些所谓的‘公益鉴宝’活动,随便给藏家看看东西,实为推销鉴定服务。你的东西要被认真鉴定,最终还得到公司或者中心去‘放血’。”林士民告诉记者。记者还真在网站上发现,这家中心乐于“公益鉴宝”,前不久还拉着专家们去天津走了一遭,接下来又到著名的“热钱”投资地鄂尔多斯举行大型“公益鉴宝”大会,在鄂尔多斯网上,羊城晚报记者找到了这次免费鉴宝活动的消息:市民可以免费鉴定两件藏品,但现场不提供鉴宝证书,专家不与收藏者合影。

“公益鉴宝”靠不靠谱? 吴树曾拿了两件藏品去体验,结果看到的是典型的“钓鱼游戏”—— —在 北京世纪坛举办的一次鉴宝大会上,吴树带着一只唐三彩粉盒、一件“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角烛台”, 排队等候一位拥有众多国字号头衔专家的鉴定。两个小时后终于见到了专家,对方只看了不到一分钟,就下了结论:“唐三彩粉盒,‘老的’(古物), 没意思, 不值钱!

‘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角烛台’,假的,要是真东西,那是几千万的活儿! ”但专家又不经意地问:“这个烛台花多少钱买的? ”“6 万多! ”吴树佯称。“6 万多? 我劝您呀,想买真正的好东西、值钱的东西,没有一定的门道只会是劳民伤财! ” “您能给我一个联系方法吗,有时间我去向您讨教。” 专家立即递给吴树一张名片。

几天后,吴树来到专家的办公室,这次他又带了两样东西:一件唐三彩贴花小罐;另一件还是“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角烛台”,和前几天鉴定的那只赝品是一对, 但青花料有些晕散,更符合苏麻离青料的特征。来到办公室鉴定, 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了: 每件东西鉴定费300 元, 若要开具鉴定证书, 另外再收3000元。吴树发现, 这位专家鉴定有规律可循,只交300 元鉴定费但不开鉴定证书的, 东西往“紧”里看,一般说成是仿品或高仿品;而对于那些交3000 元开鉴定证书的, 一般都鉴定为真。

3000 元买一张证书,值吗? 吴树解释,这是藏品估价的敲门砖。

一般来说,如果藏家要想把藏品“上拍”,或在送礼时证明其身价,一张“鉴定证书”是绝对不能少的。藏品有专家“掌眼”并签字画押,可信度能提高不少。

由是,专家们甚至还成为藏品拍卖链条上的掮客,挣“二道”钱。

吴树暗访的专家便是这么个角色———交完600 元鉴定费后,专家表态: “这只唐三彩小罐还不错, 这只烛台嘛也还有一眼! (行话,意为初步印象不错) ” “不知道能不能拿去上拍? ”吴树提出要给烛台开一张鉴定证书。专家说: “没问题! 严格说起来您这件东西也不是百分百符合真品的所有特征。当然,由我这里开出鉴定证书,拍卖公司还是会收的……” “那您就给我开两张吧,我想把这两件东西都给‘上拍’……”

交完6000 元钱, 专家让助手把东西搬进另外一间房子,只见里面已经摆了 几十件瓷器和玉器,全部是藏家们拿来鉴定、准备送拍的。在送拍登记簿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纸,吴树的两件东西排在200 多号。根据委托拍卖合同,藏家自愿委托将物品送交拍卖, 按照委托拍卖物品的保留价收取1%的保管费和其他手续费。青花烛台专家估价600 万元,吴树给出保留价300 万元,连带那只唐三彩小罐,一共付给这位专家所在的鉴定公司3 万元。

吴树粗略算了一笔账:按登记自己物品那页纸上的交费总数,委托起拍价至少五六百万元,按比例计算,20 位委托人总共交费大约是50 多万元。鉴定专家的助手含糊地告诉吴树,这笔钱他们能拿到1/10 左右。拍卖掮客费加上鉴定证书的费用, 光一页纸上登记的客户,这位专家就能有10 万元左右进账。

隐于市的“高手”

据了解, 当今鉴宝专家分成几种,从优到劣,第一种是出自新中国成立前的名门望族或清宫后裔, 本身就是大藏家,见过大量真品,眼力超凡,但不靠鉴宝谋生,只偶尔露峥嵘;二是新中国成立前即在琉璃厂等古董行业谋生的人,新中国成立后转入国家文物部门,从事文物鉴定,鉴宝经验丰富,但由于自己不事收藏,事不关己自然不够尽心, 眼力也比第一种稍逊;第三种是学术派和经验派, 学术派有学历、缺眼力,理论知识丰富而实战经验不足,容易被高仿品骗倒,经验派有眼力缺学历,也包括考古队出身的人,往往只认自己见过的东西, 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只要是自己没见过的精品或珍品,常常断真为假;第四种最多,就是类似上文所述那位专家一样的“江湖郎中”,他们或者在国家文博单位工作过,或者获得过非文物部门的一些技术职称,对鉴定缺乏正规学习和锻炼,却擅长于包装自己,言必称“专家”、“理事”、“研究员”,是什么都敢鉴、什么证都能开的“砖家”。

而即使是著名专家,也常常犯下低级错误。2006 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在公开场合表态,目前全国元青花瓷完器的真品还不到300 件,在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完器中,只有不到30 件绘有人物形象, 中国仅保留有八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这是典型的‘外来和尚能念经’,盲目把国外的理论请进国内,国外专家说300 件,国内专家就跟着念。我不能理解的是,还有那么多元青花在土里埋着, 怎么就知道总数了? 上次在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竟然也这么说,我认为这简直太荒谬了。”据了解,在江西高安博物馆,单从一座元代晚期的窖藏里就出土了24 件质量上乘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

黄云鹏认为,真正的鉴定高手,不是专家, 而是商家。“仿古瓷不可能做到100%乱真,谁都没这个本事。真正的专家在产区、在市场里。比如鉴定景德镇瓷器的专家在景德镇,定窑的在定窑,龙泉的在龙泉。博物馆专家只看到库房里的瓷器,数量有限,不懂工艺,不调查窑址,能鉴定好吗? 就算一般的能鉴定出来,但高仿做旧当真卖,他们就迷糊了。你看那些卖老瓷片的文盲,康熙雍正,一看一摸就知道真假,为什么? 他们做了二三十年的生意,过手的瓷器十几万片,能看错吗? ”

艺术品鉴定市场乱象调查:有证书的大部分是赝品


一边欣欣向荣、一边乱象丛生;精确地描述了目前的文物字画收藏市场。同样的瓷瓶不同的评价机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鉴定结果,是利益推动还是另有内幕?鉴定市场究竟是怎样的乱?谁应该来监管?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杨乐山采制的新闻焦点《艺术品鉴定的战国乱象》对艺术品鉴定市场的乱象进行了深度报道。

同一瓷瓶交1000开康熙年间鉴定书

交200开民国年间鉴定书

前几天,济南市民王先生拿着家里收藏的一个刻有清朝康熙年间字样的瓷瓶找到了记者。王先生拿着两份不同机构开出的鉴定证书:“一份是上次一个上海拍卖有限公司来济南搞活动的时候我去弄的,上面就是说我这个瓶是康熙年间的。这一份是前两天我去济南古月楼艺术会馆鉴定的证书,上面说我这个瓶子是民国年间的,我就很纳闷,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王先生手中所拿的瓷瓶据王先生自己介绍是老一辈留下的,具体时间和出处他也不知道,出于好奇,他才去做了鉴定,可同样的瓷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鉴定证书?

王先生对记者说 “当时上海这个公司,他告诉我要给他1000块才能开鉴定证书。但另一家公司告诉我只需要200元负责鉴定就可以。”这让记者心存疑虑,这证书是鉴来的还是买来的?

随后记者根据王先生提供的电话,拨打了两家公司的电话,但上海那家公司已经成为了空号,而济南这家公司却十分明确的告诉记者,他们的鉴定证书没错,王先生的瓷瓶绝对不会是康熙年间的瓷瓶,王先生之前所持证书绝对是造假的。

艺术品鉴定乱象调查

业内人揭秘:有证书的大都是赝品

鉴定证书也可以造假么?带着疑问,记者随机到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古玩城等地方走访,却发现各个鉴定地收费不一,鉴定费用从五十到几千元不等,如要出具证明从一千元至上万元都有,有的按件收费,有的按鉴定价格比例收取,所依据都说是“行规”.也有人说“假的一律不开证书”,也有说“看看再说”.

“现在艺术品鉴定证书已经泛滥成灾。一些鉴定机构、鉴定中心为了能够收取费用,一般都鼓励文物、艺术品收藏者、投资人开鉴定证书,通过鉴定证书收取鉴定费。”一位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古玩店店主对记者这样说。“行里的人从不看鉴定证书,只看货,往往有证书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赝品。”

为什么有证书的会是赝品呢?这位店主的一席话,让记者恍然大悟。“一般来说,证书是两种,一种是获奖证书,这个肯定是真的,但特别少而且特别难拿。另一种就是买的了。现在好多骗子机构,就靠这个赚钱,比如你刚才问的那种,就是为了收他的高额鉴定费,特意把假的当成真的来开证书。当然,这种证书也就只能蒙蒙你们这些外行。”

开假证书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么?店主说:“这个圈就是这样的,你拍板说那是战国的也没错。真真假假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而且我给你开个证书,最多是我眼力不行,看错了,我没什么责任可负啊。”

艺术品出鉴定后可参加拍卖

拍卖公司不需要为拍品真假承担责任

一些艺术品一旦被鉴定为真品或者鉴定的价值较高,就可以参加拍卖,而拍卖公司大多数情况下却不需要为拍品的真假承担责任。济南常青藤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洪昌认为: “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国拍卖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条规定让艺术品投资者、收藏者即使买到赝品也很难维权,同样也使得那些唯利是图的不法经营者有了可乘之机。”

没有利益驱动,专家也有打眼的时候;有利益驱动,专家怎么说都可能。更不用说还有许多伪专家趁乱混迹其中,然后堂而皇之地从鉴宝活动中捞得好处。

“鉴定行业鱼目混珠的乱象,一是与鉴定资格零门槛直接相关。二是缺少相关法律制裁造假。因为证书不同于古玩,那种是直接假货坐真欺骗,证书毕竟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因为国家还规定,所有民间机构出台的鉴定证书都没有法律效力。”

艺术品特殊性决定鉴定的难度

仪器无法测定只能靠专家经验

既然没有法律效力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找专家做文物鉴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共有7000多万人在玩收藏。如此庞大的市场,谁来为收藏者们把关?艺术品鉴定市场缘何如此混乱?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张波这样对记者说:“最大的原因,就是艺术品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和田玉吧,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和田玉国家标准“,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的软玉都符合”和田玉“定名规则。中国青海、俄罗斯、韩国等地出产的玉石中和产自新疆和田的玉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异。根据国家鉴定标准,仍可被称为”和田玉“.”

张波随后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所存的鉴定方式,都无法完全鉴定一件古玩的价值,年代越久越无法鉴定:“瓷器如果坐飞机,通过安检扫描和高空磁场就会产生变化,检测生产年代,数值能相差几千年。青铜器,按照某个年代器皿金属含量制作,机器检测也只能说内含成分和哪个时期的相符。书画鉴定,同一个时代,不同的人,画风非常接近,或者一个人有意模仿另一个人的,通过仪器无法测定,所以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专家经验。”

在百度搜索“文物鉴定师培训”几个关键词,你会发现,听几堂课拿到“结业证书”就成了“资深鉴定师”,“专家”的出炉实在是再简单不过。

缺乏统一的认证、管理和制约

鉴定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我国最权威的鉴定机构就是国家文物局唯一批准成立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馆藏文物定级工作、博物馆征集文物鉴定工作、刑事案件所涉文物的鉴定工作,原则上该委员会的专家是不能到社会上来鉴定的。同样,我国各地的国有博物馆、文物工作站等正规机构,都是以国有文物的鉴定为主要业务,只对内不对外。

而面对强大的市场需求,不少民营鉴定机构在利益驱使下四处开花,他们中许多既不具备相应条件又未经过合法审批,却“大大方方”地开展鉴定业务。可国家文物局却称,他们对民间鉴定机构的成立不进行审批,也没有相关行政法规赋予国家文物局这样的职能。

宋洪昌说:“我国法律目前关于文物方面的规定非常少,除文物保护法之外,就是《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对鉴定工作中规定了一套具体的操作规范,但这些规范只是在文物局系统内部适用。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鉴定的管理也只是抓到藏品的鉴定、涉案文物的司法鉴定和出境鉴定这个层面,民间文物鉴定工作确实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

缺乏统一的认证、管理和制约,鉴定机构不具备基本条件、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也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行为责任,不必为鉴定行为和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加上个别机构、个人为私利故意作出虚假的或不负责任的鉴定,鉴定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对这个混乱的市场,不论是艺术家还是经营者,都表示了乐观。但至少现在,这个新兴市场,正是在“混乱”的支撑下欣欣向荣。行业立法固然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可制度与法规却是规范这个行业,保护这个行业的唯一出路。不要等到鉴定市场只有假没有真,只有欺骗没有诚信的末路。

从毛晓沪案看当前文物收藏乱象


12月12 日一声槌响,不是2011年的拍卖收官,而是法院裁定,沸沸扬扬半年之久的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做假售假”案以原告请求被驳回似乎落下了帷幕。本是一件普通的案件,竟然牵动公安部、国家文物局的高层,可见和“文物”沾边的皆非等闲之辈。等不及上诉期限最后几小时的到来,以受害人身份出现的毛晓沪就迫不及待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面对众多媒体,郁闷已久的毛晓沪慷慨陈词,不过主题似不在案件本身,而是更多指向了由来已久的国内收藏乱象和体制内外专家之争。

鱼龙混杂之藏家之乱

当今中国收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高地,资金流的洼地。在席卷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只有收藏行业逆市飘红,呈现急剧增长态势。据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拍卖业实现成交总额3029亿元,同比增加20.8%。1981年发行的1分硬币,目前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稳定在1500元左右,较面值相比涨了15万倍;2007年,徐悲鸿的《落花人独立》以490多万元竞拍成功,2010年拍卖成交价6496万元;今年1.71亿元拍出的《巴人汲水图》2004年成交价格仅1650万元……诸如此类,充分说明收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经营行业之一。

收藏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历来是社会阶层划分的分水岭。而今天不下7000万人的收藏规模实属前所未有。从达官富豪、文人墨客到贩夫走卒,真正进入了全民时代。收藏已不再是簪缨世家、书香门第的专属。其间小民暴富的心态、家产保值的心态、资本投机的心态、通胀预期恐惧的心态不一而足,更有“洗钱”、“雅贿”者暗度陈仓,已成鱼龙混杂的渊薮。人去楼空,物是人非,设若丛碧再世,情何以堪?

真假难辨之藏品之乱

传统的文物鉴定靠的是“眼学”,前提是必须有大量的真品过眼过手,还要有师傅点拨和自学自悟,主观性强。虽然目前陆续开发出许多科技检测手段,但缺乏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况且高仿者也很快找到了应付的门道。在景德镇,你可以买到现成的明代成化年或清朝康熙年的釉料,再在古代窑址取土烧制,做出的瓷器,其化学成分和古瓷完全相同。一位泰斗级瓷器专家到那里考察后,再也不肯为别人作鉴定。而堂而皇之的造假、卖假、买假更是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

文化的存在与否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否的唯一标识。各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情感趋向,物化为文物而薪火相传,作为这一文明的原始印证,具有无法替代和不可复制的永恒价值,由此,真实性、学术性、稀缺性成为文物的特有标识,也是衡量其价值的标准,是拥有者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虽然,文物造假古已有之,但其人其物的影响范围实在有限,与今日市场造假的“与时俱进”绝不可同日而语。有专家言:目前的情况至少有90%的藏家其90%的藏品都是假货。更为可怕的是假货已经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上图录、上拍卖会,全不顾众目睽睽!人们不禁怀疑:“文物”还是文物吗?

门户之争之专家之乱

目前业内专家大体可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体制内”主要指国家、省、市级文物主管部门主导的文物鉴定委员会和文化部认证的鉴定专家,拥有公立博物馆资源和学术研究的权威地位,是公认的“国家队”,或被称为“学院派”,但其中不乏因行政之便而获专家之名者。按照现行法规,这些专家只对文博系统及相关部门(如海关、司法、公安)指定的任务而不对社会和私人开展鉴定活动,但近年来“国家队”成员也频频现身于各类鉴定活动。“体制外”或被称为“实战派”的专家则完全依赖于市场实践和口碑,市场信息多,交际能力强,但知识缺乏系统性,大多是活学活用,理论上有所建树者凤毛麟角。其实,收藏史上两类专家绝少“庙堂”与“江湖”之争,倒是互学互重、取长补短的佳话不断,只是“名利”当头,都撕下了文化的斯文面皮,以己之长攻人之短,门户之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借此乱象,徒有其名、浑水摸鱼者层出不穷,鉴定证书满天飞,“专家滥”已成泛滥之势。

作为藏家而言,要想对自己的藏品负责,只能是“只选对的”,尤其是有四类专家需要收藏爱好者斟酌看待。

一是虽供职于文物部门但搞行政管理出身的行政型专家;二是敢于通吃各种门类的全能型专家;三是缺乏市场历练的书本型专家;四是唯利是图的无德专家。

其实,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界各有优势,使收藏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必须官民并举。

似是而非之法律之乱

没规矩不成方圆。

首先,我国民间文物流通始终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众多的古玩市场、鉴定机构只有工商执照,游离在文物部门监管之外。

其次,按照我国《文物法》规定,凡在中国国土领域及海域内出土的无主文物,均归国家所有。目前能见到的老窑器通常都是地里挖的、海里打捞的,传世品数量很少,许多藏家对手中藏品的来历难以说清,不免忐忑。对此,有人认为,第一,出土文物不能与具有出土痕迹的文物画等号;第二,《文物法》颁布之前出土的文物不应在管辖范围。而对文物的所属判定,应当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没有证据,就不能剥夺收藏者藏品的所有权。

第三,出于对文物所有权界定的模糊认识,许多拍卖行拒绝真品进入拍卖程序,而知假卖假却可以靠《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而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来自中拍协和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瀚海、北京匡时四家公司官网的数据显示,仅四家公司2010年拍卖总成交额即达226亿元。如此巨额交易,拍品真耶?假耶?

毛晓沪案似告一段落。但由此可窥见收藏界的一隅乱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既寄希望于专家们的洁身自爱,也希望藏家的理性认知,更希望在国家层面的拨乱反正。因为收藏不仅负载历史,收藏本身就是直接的历史。收藏历史,更要创造历史。

没有未来的历史都是故事。

揭秘文物鉴定乱局:一群傻子在买 一群傻子在卖


一张连“伪作”都算不上的学生习作,竟然成了徐悲鸿的作品进入国内知名拍卖公司的殿堂,高调地拍出7280万元的天价!两件随便找来一些玉片串起来的所谓“金缕玉衣”,就被几个著名专家“评估”为24亿元。这不禁令人慨叹:艺术品和文物鉴定的水到底有多深?

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

近来,“金缕玉衣骗贷案”、“徐悲鸿假画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此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里经过专家鉴定的唐代“壶王”,也被指为赝品;不久前,曾经创下近现代书画拍价新纪录、以4.22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也被有些业内人士怀疑为赝品……

然而,还不止这些。不久前,北京一位藏家刘先生花387万元,从故宫(微博)博物院著名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手里购得“宋代汝窑碗”一只,还附带一份由“中国文物鉴定中心和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心”共同出具的真品鉴定证书。然而,此碗却被五位故宫陶瓷鉴定专家当场指出是假货。目前,刘先生已经向法院起诉,以维护民事方面的权益;一件在收藏品市场上以不到500元价格出售的瓷器,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鉴定机构经仪器分析检测后认定为“西晋真品”,这家鉴定机构从2009年以来已经鉴定出三四千件“真品”……论及近年来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大量的天价赝品,更是数不胜数。

虚假鉴定文物,狮子大开口乱开天价,出具鉴定证书让一般藏品穿越朝代、以假乱真,这是目前鉴定队伍中出现的乱象之一,却足以对成千上万的收藏者造成伤害,也让藏家们陷入信任危机,某些“鉴定师”在世人眼里大失公信。这不禁让人担心:“谁来为文物鉴定正名?”

有专家“浑水摸鱼”

著名青铜器收藏专家张颂斌先生说:“近年来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收藏投资者对藏品的鉴定需求越来越大,于是各类民间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专家也相继兴起,这对收藏市场的发展来说本是无可厚非的好事。然而,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有个别机构和个人则利用藏家迫切需要了解所藏文物真假与价值诉求的心理,打着‘鉴定师’旗号的伪专家充斥市场,导致收藏市场遭遇鉴定混乱的发展瓶颈。”

“像中国这样,鉴定组织遍地开花,以收费为目的,在国际上少见。”曾出版多部纪实作品揭露收藏市场黑幕的文化学者吴树说,普遍的做法是,鉴定专家会对被鉴定的古董估出可能比实际价值高得多的评估价,因为这与鉴定专家的利益直接挂钩。“目前在业界,不开鉴定证书的情况下,鉴定费大约为100元至500元,开鉴定证书的话,鉴定费则上升至2000元到若干万元,根据鉴定专家的名头来,名头越大,收费越贵。”

道德有瑕疵就别混了

张颂斌说:“目前在鉴定中出现的问题,一是水平不到,另一点是有些人以牟利为目的。有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鉴定往往不准确,因为会受到一些利益驱动。”他说,目前,造假技术发展很快,可以说是鉴定跟在造假后面跑。除了大量低水平的造假,还有些造假高手堪比专家,很容易蒙混过关,有些名头很大的文博专家,可能对市场上的造假情况不了解,往往在鉴定中出现纰漏。

针对市场上有些所谓专家“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普通的说成天价”的状况,张颂斌说,鉴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有些藏品应该由多位专家分头鉴定,写出鉴定意见,并且要进行讨论,出证书要慎重。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过,他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国外文物收藏界,国外的文物鉴定基本采信个人口碑。比如原苏富比亚洲区主席、瓷器鉴定专家朱廉·汤普森,很多大买家就听他一句话,他说对就对,他说错就错。他不可能被一大堆人裹挟着参与鉴定,也不可能为了拿几个钱就放松鉴定尺度。技术上出错可以原谅,道德出现瑕疵,终生就不可能再在文物行业混了。

真真假假,说还是不说

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白云哲先生认为:艺术品与其他商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往往存在“你说真,我说假”的情况,有时候真说不清楚。它的标准不好界定,古玩店的东西也好,拍卖会上的拍品也好,谁鉴定了?鉴定准吗?往往会出现争议,所以在艺术品市场上打假,往往难度很大。有些“打眼”是鉴定专家业务水平准不准的问题,更复杂的是,有了利益驱动,亦真亦假。有人甚至知道是假的,他还去买假,因为他可以再卖出去。

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文化市场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促进行业自律;一方面要加强文物知识的普及工作,让藏家提高鉴赏水平,减少“打眼”的机会。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在鉴定行业,有着“互相不拆台”的不成文规矩。也就是说,一个鉴定专家已经开出的评估报告和评估价格,同行一般在明面上不会拆台,而会选择私下沟通。在谢根荣“金缕玉衣”的鉴定上,几位鉴定专家就表示,当时是最权威的史树青先生给出了24亿元的评估价,其他专家便不好发表不同意见。在一次民间鉴定会上,记者也曾见到,对于有些专家鉴定过的藏品,其他专家即使发现有问题也不便发表意见,一位专家无奈地向记者透露:“都在一块儿混,不愿弄些得罪人的事。”据说他还因此曾被人找上门来。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难题。

自律和监管均有欠缺

目前,我国民间的文物鉴定既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自治,也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和监管。与文物鉴定有关的法律制度,如文物保护法、拍卖法、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管理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等,几乎对民间的文物鉴定没有涉及,有关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程序、法律责任等也是空白。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市场处于“三无”状态:首先是无法律管,虽然文化部2009年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文物鉴定有相关规定,但这部行政规章的内容并未涉及目前广泛存在的民间文物鉴定;其次是无机构管,省文物局只对该局批准设立的文物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管理,民间文物鉴定目前没有机构管理;再次是鉴定者无需承担鉴定责任,即使文物鉴定被确定为虚假,也难以追究鉴定者的责任,因为没有哪条法律法规对此进行明确规定。

济南市博物馆馆长李晓峰说:“前几年,在世界博物馆日,他们曾经组织专家为社会服务义务做鉴定,在鉴定中发现90%的藏品是仿品或者赝品,真正够得上文物级别的非常少。现在古玩市场上动不动就是专家,哪来这么多专家啊?”他认为,要端正文物鉴定市场的风气,既要靠行业自律,也要靠包括媒体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同时还需要法制建设。“过去文物鉴定是文人圈里的雅事,现在是‘全民收藏’时代,有相关法规的规范,才能保障文物鉴定行业健康发展。”

鉴定文物水有多深 “鉴定专家”该由谁鉴定?


文物鉴定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人们更关注“鉴定专家”该由谁鉴定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壶王”被专家质疑为赝品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全民收藏时代,鉴宝节目满天飞,鉴定专家层出不穷,然而在收藏界,文物真假难辨、参与造假、卖鉴定证书等新闻也层出不穷。文物鉴定凭眼力和科技检测到底靠不靠得住?在收藏红火、造假猖獗的时代,文物鉴定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谁来鉴定“鉴定专家”

参与杭州“壶王”鉴定的四位专家,均出自文物系统,其中张浦生和李伯谦是业内权威,然而质疑者杨静荣也是故宫专家,文物鉴定“国家队”内部起纷争,反映出文物鉴定之难和公信力正在受到严峻挑战。

“国家队”尚且无法取得一致认识,而在社会上,各种文物鉴定培训班和鉴定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批批鉴定专家“新鲜出炉”。电视荧屏上,各路鉴定专家轮番登场,为捧着“宝贝”的藏家们掌眼。只是,不少“电视专家”只是在荧屏上风光,据称,他们中的不少人上了拍卖行的“黑名单”,经其鉴定的文物一律被拒收。

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张蔚星告诉记者,国家承认的鉴定专家基本只有三类:一是国家文物局主导的文物鉴定委员会,最为业界认可;二是文化部认证的鉴定专家;三是各省级或市级文物部门主导的鉴定委员会。法院和海关在办案时首先考虑这三类专家。按照现行法规,这些专家只对文博系统而不对社会和私人开展鉴定活动,因此各类鉴定活动和鉴宝节目,只能算是“群众文化活动”,出马的专家要么是来自权威机构“走穴”,要么就是天马行空的草根专家。

在文博界,关于鉴定乱象的各种故事也在流传:西部某省一位鉴定专家,自己写考证文章,将自己的一把颇有争议的青铜剑高价卖给博物馆;河南省一位知名专家,指导亲戚烧制仿古瓷器,而他则为买家开具鉴定证书;一位著名画家的专场拍卖会上出现大量赝品,画上均有其后人题跋,家属竟凭此赚钱……

《谁在收藏中国》作者吴树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在北京市场买“古董”,只要给3000块,鉴定证书随便开。他曾花几百元买了件仿品,竟顺利通过拍卖行鉴定,经过几个朋友哄抬,一只"元青花梅瓶"拍出了988万元“天价”,虽然是自卖自买,却使赝品有了辉煌的拍卖纪录。拍卖行要的是著录费和佣金,拍品越多、成交价越高,收入也越高,因此不惜知假拍假。他感慨:现在文物收藏这么热,可是谁来鉴定“鉴定专家”呢?

“眼学”靠不住,科学暂时也没辙

传统的文物鉴定,靠的是专家眼看手摸,凭感觉和经验,俗称“眼学”,然而花样翻新的造假手段,让专家们防不胜防。

每个门类的文物都有五花八门的造假手段。书画在装裱时,高手可以将一幅画揭成两层,或把小名家的款割下,换成大名家的款;将活羊的腿割开,塞进普通玉石缝合好,几年后取出,浸血的玉石可以冒充鸡血石;红木家具做旧,将其扔进粪池,过几年冒充明清家具;青铜器则用酸梅汁泡、用酸碱液煮黑,再粘上古代青铜器的铜锈……在景德镇,元明清瓷器高仿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北京一位泰斗级瓷器专家到那里考察后,再也不肯为别人作鉴定。

“眼学”靠不住了,科学检测又如何?热释光、化学成分分析、中子测试等科学检测手段这些年纷纷上马,然而科技并非万能,如果用古代的纸墨仿制书画,仪器就无从辨别。即使其他门类的文物,高仿者也很快找到了应付科技检测的门道。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李绍斌说,陶瓷照X光一秒钟就可以“变老”100年,很容易骗过热释光检测,通过这种检测,曾经测出一高仿唐三彩距今3000年的笑话。化学成分分析也不灵验了,景德镇明清瓷器釉的配方已被现代科技破解,在景德镇,你可以买现成的明代成化年或清朝康熙年的釉料,再在古代窑址取土烧制,做出的瓷器,其化学成分和古瓷完全相同。

吴树告诉记者,湖南出土的一件陶器,在中科院检测的年代是距今8000-10000年,然而送到牛津大学检测时却变成了几万年前,原因是该陶器在国内检测时受到了辐射。显然,“一次性”的科技检测结果很难进行验证,也就不大可靠。科技检测更大的难题在于缺乏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如果不为各类文物建立数据库,确立检测标准,就像没有指纹库,就无法进行指纹检测一样。

鉴定界急需建立诚信体系

文物鉴定之乱,源自全民收藏虚火太旺;而文物鉴定之乱,又为全民收藏火上浇油,甚至误导大众收藏理念。艺术品暴利催生了全民淘宝运动。据估算,全国搞收藏的人数达到8000万至1亿,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尊重文化,而是把收藏当作投资,穷人希望一夜暴富,富人希望财富保值增值,有的古董甚至成为“雅贿”之物。这样的“收藏运动”,本质上是打着文化幌子的财富游戏,用文物垂钓金钱,用金钱丈量文化,这种心态必然会折射到鉴定界。

连续多年调查文物市场的吴树认为,95%的藏家收藏了95%的赝品,鉴定专家和赝品同样泛滥,这是个极大的讽刺。他说:“这么多人搞收藏,文物哪里来?无非就是真的或假的出土文物。根据法律规定,地下文物属国家所有,卖真的出土文物就违法;如果是假的,卖赝品属于商业欺诈,也犯法。整个行业都在打法律的擦边球。”

解决鉴定之乱,出路在于构建鉴定行业的诚信体系。当前文物鉴定无门槛、无标准、无责任的状态,病根在法律缺失和政府监管缺失。包括鉴定环节在内的民间文物流通,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发生纠纷、打官司都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众多的古玩市场、鉴定机构只有工商执照,游离在文物部门监管之外。专家建议,文物鉴定应该像医生和教师一样,建立专业资质认证体系,改变现在谁都可以自封“鉴定专家”的现状。

在发达国家,被证明恶意鉴定并给交易双方造成损失的,鉴定师会被取消资质,终身不得再进入这个领域,而中国赝品成灾、证书泛滥,却从没有鉴定专家被问责,更有一些道德堕落的所谓专家,亲自参与了制假售假活动。因此呼吁建立行业的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对那些被多次证明缺乏鉴定能力并恶意扰乱市场的专家,必须摘下他们头上的“光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