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龙泉窑瓷器 > 导航 >

龙泉古窑出新瓷

龙泉古窑出新瓷

古代龙泉窑瓷器 龙泉窑瓷器鉴别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2020-08-18

古代龙泉窑瓷器。

“开窑了……” 17日11时,在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随着70多岁的老艺人金品一声号令,经过近15个小时持续不断的燃烧,又经过近一天冷却,百年青瓷龙窑——“金品窑”窑门终于打开,500多件青瓷作品新鲜出窑。

“太美了,今天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雪拉同’。”捧着一对温热的牡丹瓶,来自加拿大的Linda Doherty欣喜不已。眼前的牡丹瓶温润如玉,闪烁着翡翠般通透的光泽。在现场,16个国家的40多位国际陶艺大师以及千名观众陶醉在青瓷独特的魅力中。

77岁的老艺人张照辉指着依坡而建、长达50多米长的陶瓷窑说:“龙窑烧制技术是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其中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当属窑变作品,其变幻莫测的色彩是当下流行的煤气窑所无法再现的。”

龙泉市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为契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护这百年文脉,使之弘扬光大。

“想不到会如此成功,实在让人兴奋。”老艺人丁绍杰师傅对记者说,这一窑的成品率达到80%左右,这在龙窑制瓷中算是十分高的。

“古窑的复燃给了我们这些青瓷艺人更大的信心。延续传统文化,出彩创新。”龙泉青瓷协会会长徐定昌说,“借助世博会效应,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青瓷产业再放光芒,现在产品订单从世界各地接连不断地‘飞’来。”

“古窑点燃的不仅是百年烧瓷传统技艺,还点燃了龙泉青瓷产业的盛世时代。”龙泉市委书记赵建林说,重燃龙窑窑火,只是壮大青瓷文化产业的举措之一。近年来,龙泉大到青瓷产业的发展规划,小到窑炉改进、瓷器外形设计和刻画技术的提升,为壮大青瓷文化产业作出了许多努力和有益尝试。

延伸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明代龙泉瓷古窑址出土-图


一处明代的古窑遗址日前在云霄县被发现,经权威专家论证,这是漳州首次发现的大规模生产龙泉瓷的窑址。但令人遗憾的是,古窑遭当地无知村民破坏,上百件珍贵瓷器流失,古窑文化层被部分破坏。专家称,文物价值损失无法估量。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古窑遗址,同时,申请经费准备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今年7月20日,云霄县和平乡上坂村拓建村道时,推土机在作业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窑炉遗址。村民们不知道这是文物,出于好奇,赶去挖掘窑炉并拿走了许多瓷器。

云霄县文物部门闻讯赶来后,在现场发现了散落的大量瓷器及窑壁残段,并制止村民破坏文物行为。经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栗建安测定,整个遗物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其中被破坏面积约200平方米,遗物标本为仿龙泉青瓷,器形有碗、碟、盏、高足杯等,纹饰有云雷、莲花、菊瓣等。专家初步断定,古窑年代为明代,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保护价值。

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研究员告诉笔者,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非常高,是非常珍贵的瓷器器种,其烧制的胎厚、釉层厚、胎土要好,技术含量非常高。古窑的发现,对于研究明代的瓷器和烧制技术,具有非常深远的研究和考古价值。

据汤毓贤研究员介绍,龙泉窑目前在全省被发现只有浦城、崇武等寥寥几处,而在漳州,像这样大规模的古窑烧制龙泉瓷,还是首次发现。他慎重估计,窑下还有窑炉、模具、制窑工具等,目前初步采集的标本样本已经收集。因此,这次发现的大规模遗址非常有意义,未来至少能够申报成功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遗址现场位于两山包夹中,中间还有一条小河流,古窑就在溪岸边的公路旁。汤馆长说,这是典型的古窑分布,因为烧制瓷器一般都在溪流旁,方便取水烧瓷。

令人遗憾的是,这处明代古窑,在推土机作业无意发掘后,接连被当地无知村民和古藏爱好者野蛮挖掘,流失各种瓷器上百件。

笔者来到古窑遗址,在现场看到,被挖掘出来的古窑表层部分,布满了残缺不全的破损瓷碗,堆积成小山丘,犹如废墟。专家说,这是在挖掘过程中掏出来的窑渣。同时下面窑炉的一角壁在废墟中露出来了。在古窑旁,有关部门刚刚竖立起来的保护警示牌很醒目,提醒人们这是文物。

究竟有多少文物被挖走?汤馆长介绍,前后四五天时间,陆续有村民白天带着锄头到这里来掏挖。他保守估计,大概有上百件相对完整的瓷器被盗走。在现场,文物部门发现了塑料袋、箱子等装运瓷器的包装物。

汤馆长还说,古窑瓷器以碗类为主,还有花瓶、高足杯、杯盖等,这样的瓷器被盗走一件,可能就损失了一个瓷器门类,无法收集齐全,这个损失无法估量。更关键的是,在用锄头盗挖后,古窑的表层文化层被破坏扰乱了,给未来的发掘和考古带来了难度。

笔者了解到,省博物院的考古研究所,目前已经就遗址被盗挖事件上报国家和省文物局,建议对古窑及暴露部分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正在等待上级部门批复。同时,云霄文体部门已经就此申报发掘考古经费,据介绍,抢救性考古发掘将进行一个月左右时间。

据悉,由于在开掘过程中被村民挖走,先期流失的瓷器暂时无法追回,文管部门和和平乡紧急设立警示标志,同时,在古窑附近暂时砌挡土墙,以保护古窑。

据了解,未来的考古发掘如果发现规模大,将对之进行划界保护。对于流失的瓷器,博物馆建议由文管部门出经费,向村民购回流失瓷器。和平乡表示,如果发现有人盗挖,将依法处理。

龙泉窑制瓷习俗


龙泉青瓷始于晋代,北宋时初具规模,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制瓷规模空前绝后,技艺登峰造极,龙泉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瓷业中心,至清代逐渐衰落。建国后,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恢复生产,龙泉青瓷重振雄风,再度辉煌。龙泉青瓷传统有“哥窑”与“弟窑”。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其产品“胎薄如纸,釉厚如五,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古雅端庄”;弟窑胎白釉青,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清丽淳厚。龙泉青瓷历代行销全国各地及供宫廷御用,并从宋代起远销亚、非、欧三大洲。现代龙泉青瓷继承了古代产品特色,并有所突破和发展,历年来在各类全国性评比中夺魁,其精品被誉为“国宝”,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所陈列和收藏。1998年10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一套四枚。龙泉青瓷制瓷业十分兴旺,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泉瓷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种独特的习俗。

拜祖师爷 在龙泉,哥窑弟窑的创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后人尊为窑业祖师爷。过去在烧瓷的龙窑、鲤鱼窑的窑头,都张贴有“师父榜”。师父榜除祀师神位外,并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童子、运水郎君。每逢农历初二、十六两日,瓷匠必须置办酒肉、茶饭、点香烛在窑头师父榜前祭祀,磕头膜拜,然后分食祭品,俗称“过日”。

择基建窑 建窑首先请风水先生择定吉地和黄道吉日才能开工建窑。开工时,要在窑地设祭礼神,以求烧出好瓷器。建窑日严禁儿童、孕妇人窑地,也不许有人挑粪桶从窑地前经过,以防触犯神灵,降祸于窑。

祭窑 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祭窑日,俗传这一天是哥窑祖师章生一“窑变瓷器”制成的日期。届时窑匠要沫浴斋戒,在祖师爷的香案上放置用面捏成的童男童女,在窑头师父榜前设祭,点香烛跪拜,祈求祖师保佑烧出优美瓷器。窑场用膳 窑工在窑场用膳不能说话,用膳时碗筷不能碰响桌子,也不能把筷子架在碗上。

入窑 入窑要择三、六、九的日期,并要祭祀祖师、山神、土地。在人窑的整个过程中要讲吉祥语,要严禁秽物经过,防止秽气入窑,影响烧窑。

做窑福 在龙泉不管是建瓷窑、瓦窑、炭窑时,在窑旁都要立“窑公”。开窑点火必先祭祀“窑公”,并备酒肴请师傅,即做窑福。

元代龙泉窑瓷器


元代龙泉窑瓷器的胎质比宋代的要粗厚,但仍很坚致,白中闪灰,施釉厚,釉面不如南宋时润泽,但很光亮,有很强的玻璃质感,呈黄绿色或葱绿色。主要装饰方法是划、印、贴、堆塑、镂空、点彩等。贴花分有釉、无釉两种,多在碗、盘、洗的内心贴双鱼、小兔、荔枝、飞龙等,无釉的是元代新创品种,在碧绿的底心上凸起红褐色纹饰,非常醒目。龙泉点彩和青白瓷相同,在釉面上随意点染含铁量高的涂料,经高温烧成带褐色斑点器物。元代龙泉窑早期纹饰比较简单,以后渐繁复。常见纹饰有折枝花、荔枝、莲花、牡丹、莲蓬、桃、龟、鱼、兔、鸟雀、八卦、云鹤、云龙、云凤、月影梅、秋葵、灵芝、牵牛花、松竹梅等。这时期新添纹饰有四如意、八吉祥、八仙、银锭、杂宝、山水等,还大量出现文字,如“张”、“天”、“福”、“寿”、“大吉"、“金玉满堂”等汉字及“八思巴”文,因釉厚,纹饰不很清晰。

元代龙泉窑瓷器器型有盘、碗、罐、炉、执壶、洗、瓶、尊、高足杯、高足碗及人物塑像等。碗和盘多菱口或葵口,圈足施釉,足底靠圈足一圈无釉,中心有釉,俗称“脐状釉"。罐有荷叶形盖罐、高装盖罐、双系小罐等;瓶有梅瓶、环耳瓶、连座瓶、琮式瓶等;尊有凤尾尊、狮座尊;塑像有观音、达摩、佛龛等,人物的面部一般无釉,呈红褐色涩胎。元代龙泉瓷器最大的特点是器型很大,胎体厚重。

陶瓷文化:古瓷明珠话建窑


建窑座落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池中村旁;距建阳市区约35千米。水吉镇历史上曾属建州辖地(州衙驻地在建瓯),建窑因处古建州辖地而得名。因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建窑”又有“水吉窑”“瓯宁窑”等称呼;由于建窑以生产黑釉瓷器见长,故文献上又有“乌泥窑”等记载。建窑窑址主要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园头坑)等处,遗物分布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建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两宋,宋末元初趋于衰落以至停烧。历史上建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碗著称,俗称“建盏”。建盏釉色品类丰富,尤以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名贵瓷品饮誉海内外,成为建窑系黑釉瓷器的命名窑场。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窑在唐代中晚期已开始烧造瓷器。此时产品为青瓷。五代末至北宋初,开始烧制黑釉瓷。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建窑的鼎盛时期,其杰出成就表现在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釉色方面,黑釉达到极致,代表性的釉色有乌金釉、兔毫釉、油滴釉及鹧鸪斑、曜变等;器形则以碗(盏)为主,兼有少量灯盏、钵、高足杯、罐、瓶等。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坚硬,胎色灰黑;釉汁肥厚,胎釉结合致密。宋末元初建窑还生产青白瓷,胎白釉润。

两宋时期,上自宫廷皇室、下至布衣之家,对建盏都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彩色也。”建盏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功能令人叹为观止,并成为宋代社会的特殊文化载体。1935年6月,美国人詹姆斯·马歇尔·普拉玛到建窑进行考察,趁当时兵荒马乱,雇佣当地村民盗挖建盏并运回美国。建国后,先后有来自国内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比利时、西班牙和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德国、南非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到建窑参观考察。1960年10月和1977年5-7月,厦门大学、省博物馆和建阳县文化馆联合对芦花坪窑址进行了二次科学发掘。1989年12月至1992年7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省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联合对大路后门、营长乾和庵尾山窑址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基本摸清了建窑发展的历史脉落。考古队清理了晚唐五代至宋末元初的龙窑基址十座,其中90SJY3长达135.6米,为国内已知最长的古代龙窑,亦堪称世界之最。1999年,建窑遗址考古发掘(1989-1992年度)被评为建国五十年来福建省十大考古发现。建盏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雕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变化莫测,似为“窑神”之作,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博得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和赞颂。建盏釉层普遍较厚,釉汁肥润。由于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于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其他建窑系仿建产品往往达不到这种效果。建盏玻化程度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盏釉色呈现多种纹理。建盏的胎质含铁量较高,色黑或灰黑、黑褐;胎骨厚实坚硬,扣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盏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建盏是宋代饮茶习俗与审美方式高度融合的统一体,它的兴起与宋代盛行的“斗茶”之风密不可分。说到建盏,必然联想到“斗茶”。闽北地区历来盛产茶叶,乌龙茶、红茶、白茶等闻名遐迩。北宋蔡襄所著的《茶录》(成书于1049~1053年)和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年)书中,以及苏东坡、范仲淹等一批文人雅士的诗文中,都把当时的“斗茶”描写得维妙维肖,激起了世人的浪漫情怀,对“斗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斗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项乐事。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需要茶品好,技巧娴熟,而且需要优质的茶盏,此所谓“好马配好鞍”。宋人“斗茶”以茶色白者为上品,故《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样黑白分明,一目了然。建盏的特性最适合“斗茶”。首先,建盏的釉色变幻莫测,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纹样令人美不胜收,具有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这种装饰纹样既依靠釉料配方的变化,又依托窑内烧成温度与气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纹理,具有无穷的艺术魄力,似为“鬼斧神工”之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次,建盏造型别致,边薄底厚,胎骨厚重、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当地百姓至今流传一种说法:三伏天用建盏盛菜越宿不馊。再者,建盏口大足小底深,盏口面积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且便于观赏,而足小底深则易于茶渣沉淀和倾渣,以免影响茶色。建盏的诸多优点使其他窑场生产的茶盏大为逊色,因此成为宋代最佳的“斗茶”用具。在宋徽宗时,建盏已作为宫廷御用茶盏,由此,建盏身价倍增,备受社会青睐。文人墨客更是不惜诗文大加赞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1037-1101)在《送南屏谦师》诗中云:“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谦师—北宋时期高僧,精于“斗茶”之道)。宋代“斗茶”成风,文人咏茶成趣,对建盏推崇备至,客观上刺激了建盏的生产。这也是建窑窑炉密布、瓷片窑具等堆积如山的原因。建盏在哪里出现,“斗茶”就在那里上演。宋代建窑的窑炉长度多在70米以上,多条窑炉超过百米,有的一窑产量高达10万件,令其他窑场自叹不如。视其原因,与宋代大量的社会需求、特别是“斗茶”的需求密不可分。建窑为斗试家们提供了上乘的茶具,增添了无尽的生活情趣;而茶风的倡导和传播又促进和壮大了建窑的生产规模,使之成为一代名窑。盏因茶而兴,茶因盏而荣。宋元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也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福建泉州港和福州港迅速崛起并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瓷器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大量销往海外。特别是南宋时期,国家鼓励出口,同时,为防止钱币外流,规定凡外货不用金银铜钱,而以瓷器绢帛为代价兑换,因而瓷器输出量更大。据宋赵汝适《诸蕃志》(成书于宝庆元年即公元1225年)、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等文献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建窑生产的建盏就已大量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风靡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使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92-1333年),日本的僧侣们来到我国浙江临安天目山径山寺学佛,回国时带回了一批黑釉茶碗。因碗采自天目山,故称之为“天目碗”;此后,“天目瓷”逐渐演变为日本陶瓷界和收藏界对中国黑釉瓷的统称。据有关学者考证,“天目”一词见诸文献记载,最早是在十三世纪中叶。也有学者认为出现在日本庆永年间(公元1394—1428年)。伴随着中国茶风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建盏也越来越受到日本各界的喜好和珍爱,并在此后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一直被视为茶具中的瑰宝而珍藏,武士贵族间举办盛大茶事活动,往往以拥有一件建盏而荣耀。据日本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先生统计,日本国内各大博物馆、寺院、美术馆和民间都收藏了不少建盏精品,包括兔毫、油滴、曜变等。尤其是“曜变”天目碗,目前仅日本收藏三件完整器;此外,日本还收藏十几件宋代建窑油滴茶碗,其中既有国宝级的、也有重要文化遗产级的。建窑自宋末元初改烧青白瓷器,黑瓷工艺随建窑的衰落而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了六百多年之久。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挖掘建盏的技艺、恢复建盏的生产受到社会的关注。1979年,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键鹰教授等主持开展建盏的恢复研制工作,攻关小组在建阳瓷厂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恢复研制的仿宋建窑兔毫盏的样品,并获得了有关人士的好评。此后,兔毫盏逐步走入市场。建阳当地的民间艺人也在不断的探索建盏的恢复制作方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仿宋油滴盏、鹧鸪斑盏等建盏产品也相继在建阳恢复生产,并批量上市销售。目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及港、澳、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2月,建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宋代建盏在国际拍卖市场的成交价屡创新高。其中:2011年5月11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建窑银兔毫盏成交价1105250英镑(折合时价人民币约1500多万元),创造了建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新高。201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会,一件宋代建盏成交价240万元。2016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会,一件宋代建盏成交价480万元。2016年9月15日,美国纽约佳士得“临宇山人”专场预拍会,一件宋代建盏成交价107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00多万元),创下建盏成交的最高价。

必须注意鉴定南宋龙泉窑瓷的要点


鉴定南宋早期的龙泉瓷,必须注意:

1.坯料仍用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加上坯料淘洗后没有认真捣练,胎质不够致密,有较多的气孔。胎色呈灰或浅灰色。

2.釉仍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质感。

3.纹饰与北宋明显不同,以刻花为主,划花、蓖花少见。碗类出现葵口,有图章式的文字,如"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等。

鉴定南宋中晚期的龙泉瓷,必须注意:

1.改进了胎土配方,在瓷石中掺入适量紫金土,使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增加,提高了抗弯度,高温下不易变形,使胎坯变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点,使器物造型轻盈秀美。

2.改进了釉料的配方,由原来的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使釉色出现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黄、蜜蜡、鹅皮黄、乌金等色,其中黑胎青瓷呈色较深,墨绿色是黑胎青瓷特有的颜色。

3.器型丰富多彩,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灯盏、渣斗、熏炉等。文具有笔筒、笔洗、水盂、笔架等,及多种仿古铜器、古玉器的瓶。这时期的新产品有堆塑龙瓶、虎瓶、琮式瓶、荷叶盖罐、葫芦瓶、五管瓶等。

4.由于改进了胎、釉的配方及烧造技术的提高,烧造出与南宋官窑相类似的黑胎厚釉瓷器及白胎厚釉瓷器。黑胎厚釉瓷器釉色深沉,开片,釉色透明,表面有浮光。白胎厚釉瓷器釉色淡雅,呈粉青、梅子青、豆青等色。

5.此时的瓷器通体施釉,光色无纹,以釉色与造型取胜。

6.器物修胎讲究,圈足修得很薄,在底足刮去细细一线的釉,烧成后出现朱红色一圈细线,俗称"朱砂底",使青瓷显得特有韵味。

7.龙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盘口壶。

8.梅瓶(宋代称作"径瓶",是一种贮酒器),北宋时期肩腹比较丰满,器型较大,外壁刻缠枝花、莲瓣。到南宋,梅瓶高度减低,下腹瘦削,有的梅瓶有盅型盖倒扣瓶上(可作酒杯用)。

9.鬲式炉系仿商周铜鬲式样,其肩与腹部的凸楞称"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种装饰。

10.一种用模子成形的水注、小罐、瓜型壶,腹部有模印的菊瓣、莲瓣、云纹、龙纹等纹饰的,多数为龙泉溪口窑所生产。

总之,南宋龙泉青瓷,其造型淳朴、器底厚重,圈足宽而矮,纹饰以刻划花为主,印花、贴花少见。纹饰多见云纹、水波纹、游鱼,还印有"金玉满堂"、"河滨遗范"等铭文。印花游鱼有单鱼和双鱼,单鱼时代稍早,双鱼为中期,两鱼同一方向者,一般要早于相向者。南宋晚期的莲瓣纹较前期肥硕,瓣脊明显清晰。

陶瓷文化:龙泉窑(瓷器)


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1简介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明清,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宋代瓷业鼎盛,除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大名窑外,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是华北大窑业中心,很受日本重视,历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

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

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故名。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

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五代,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杯、壶、瓶、罐等,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凌,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至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南宋龙泉窑器型有碗、盘、盆、碟、盏、壶、罐、渣斗、水注、水盂、笔筒、炉、琮、投壶、瓶等应有尽有。

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浙江省、瓯江两岸的窑址已发现有200多外,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多胎体厚重,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质量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装饰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

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除浙江境内多处窑址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外,还有江西、福建两省的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这在宋、元民窑瓷器中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2历史传承

龙泉窑因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之久。

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胎骨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处见赭褐色窑红,胎微出烧,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层透明,釉表光泽很强。装饰花纹较简练,常见纹样有鱼纹、蕉叶、金枝、荷花等。

装饰风格趋于奔放。处于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独有的艺术风格,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风格,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器型丰富多样,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颇具艺术匠心。

元代龙泉青瓷烧造量大,风格与南宋迥异:器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淡黄;釉色为粉青带黄绿,光泽较强,釉层半透明;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以划花为主,花纹粗略,线条奔放,纹饰以云龙、飞凰、双鱼、八仙、八卦、牡丹、荷叶等为多见。此外,还大量出现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

明代龙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体厚重,制作粗糙,胎色为灰黄,釉层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泽强,釉色有青灰、茶叶末、灰黄等几种,装饰以釉下刻花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装饰方法。

宋代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为之倾倒。

那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泉窑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呢?朱伯谦先生在《龙泉窑青瓷》一书中曾将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魏晋和五代十国是开创时期,瓷窑少,生产时断时续,处于就地销售断断续续的生产阶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期,瓷窑发展快,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末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处境艰难,瓷窑不断地倒闭减少,至清代晚期结束。如果说这四个阶段勾勒出了龙泉窑发展历史的整个脉络,那么,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三次辉煌期则是连贯发展脉络的重点和要点。

开创年代

至今通常的说法是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说始于五代或者宋代的。在古文献中,关于龙泉窑的开创年代的记载极少,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是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庄绰的《鸡肋编》“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庄绰曾在包括浙江在内的南北各地郡县做官,交游甚广,见闻颇丰。他在上述文中清楚地描述了处州龙泉县是五代吴越钱氏所贡青瓷的产地。“宣和中”,龙泉窑已成为朝廷青睐的宫廷用瓷生产窑场。正因为朝廷向其订烧青瓷,使得“龙泉青瓷益加工巧”。过去,许多学者在引用此条文献时并不认可“五代秘色瓷出龙泉”的观点。然而,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的《龙泉县志·大事记》中又提到“五代贞明五年(919年)龙泉金村、刘田等地制瓷作坊已具规模”,这说明在有限的古文献中,至少有两处提到了五代以前,龙泉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的事实。

五代北宋

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土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又居于瓯江—卜游,不仅具备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还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便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取瓯窑、婺州窑等周边窑场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当时烧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这一状况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却出现了突然的变化,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龙泉窑青瓷的“迷惑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这种淡青釉瓷器,器形规整,釉面均匀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有些还经过刻划修饰,与粗糙的早期龙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过渡,与后来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启关系,这在整个龙泉青瓷发展史上未免显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个“迷惑”。

据笔者实地考查证实,当时这类淡青釉的烧制地点主要是在龙泉金村一带。明代陆容《菽园杂汜》曾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汕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刘田也叫“琉田”,即今大窑,是龙泉窑的传统制瓷中心。但笔者认为是先有金村后有大窑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大窑至今还尚未发现有烧制淡青釉瓷器的迹象,而淡青釉瓷片在金村则随处可见。从这一点来看,金村制瓷在当时是很辉煌的,金村地狭靠河,因此初期时运输十分方便。后来制瓷业规模扩大,金村狭窄的地势便不适应当时的发展。而地势开阔的刘田离金村仅五华里,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制瓷业的新中心。

龙泉窑的突然兴起很可能和龙泉窑为宫廷烧造“贡品”有关。当时江南一带属于吴越国的钱氏王朝统治,钱氏王朝一直奉行与中原修好的策略,于是瓷器成了重要的“贡品”。有关专家在考古搜集时曾找到这样一件淡青釉罐,其外壁釉下写着“天福元年,重修窑炉,试烧官物,大吉”。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天福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吴越国是宗后晋的,据此推测,当时所烧的“官物”除了吴越国宫廷自用以外,很可能还向石敬瑭进贡。

当然,担任贡器烧造任务的主要是越窑,其贡器也称“秘色瓷”。秘色瓷起于晚唐,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龙泉窑也烧过“秘色瓷”,宋人庄绰《鸡肋编》记载:“处州龙泉县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庄绰一生大约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曾在南北各地的郡县做官,足迹遍及京西、淮南、两浙、福建、江西、荆湖和广南,交游甚广,见闻颇丰,其记载应比较可信。从这一点来看,“秘色瓷”的第二阶段是后来居上的龙泉窑青瓷产品。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进贡的瓷器数量很大,《宋史》卷四百八十列传世家二(吴越钱氏)“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俶进……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百五事”。又《宋会要》:“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二日朝,俶进……瓷器五万事,金扣瓷器百五事”。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当时贡奉北宋太宗的秘色瓷器达十万多件,如此巨大数量的贡瓷应该不是在自愿条件下进行的,而这样庞大的生产量也是越州窑所无力承担的。另一方面,越窑因为各方面原因而逐渐衰落,导致南方的制瓷中心向龙泉窑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越窑先进的制瓷技术传入龙泉,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迅速提高。龙泉窑以担负“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自身发展的契机,从北宋开始,龙泉窑逐渐取代越窑,一跃而为江南第一名窑。

北宋南宋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其制瓷技术传入到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另一方面,南宋立国水乡、海隅,水上交通发达,有利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时,官方就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明州(宁波)、杭州、泉州设立了“市舶司”,直接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南宋政府更把海外贸易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龙泉青瓷在东亚及东非、阿拉伯诸国都是受欢迎的商品。据史料描述,当时“窑群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瓷器内销运往临安,外销经瓯江出海,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

从13世纪开始,龙泉窑出现了两大系列的精美产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产品数量比较少,迄今只在龙泉大窑、溪口两地近十处窑址中发现这类瓷器,而且都是与白胎青瓷同窑同烧的,其中溪口瓦窑垟窑以生产黑胎厚釉青瓷为主,其他瓷窑以烧白胎厚釉青瓷为主,兼烧一部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的特点是薄胎厚釉,釉层开片,紫口铁足,有些器物还采用支钉垫烧。这些在龙泉窑青瓷的内部发展脉络中都找不到相应的发展轨迹,尤其裹足满釉支烧的工艺对于龙泉窑来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工艺风格上的骤变显然是受到外界制瓷技术冲击的结果,最有可能的就是朝廷的干预。至今高科技测试也表明,龙泉窑的黑胎、开纹片青瓷、造型、纹片,以及化学组成和郊坛下官窑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此外,白胎厚釉青瓷的制作工艺也是承接南宋官窑的,但有创新,在胎釉配方上有些差异。与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的釉层光滑细腻不开片,胎色洁白,釉色青翠有如碧玉,胜似翡翠。并且这两大系列瓷器还出现了一批仿南宋官窑器的器形,官窑器是不允许民间随意仿造的,仿官窑的出现不能简单地诠释为“仿制”。另外考古发掘也证明,南宋龙泉窑青瓷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和绍兴市攒宫宋六陵墓地都有大量出土。至今大窑龙泉窑遗址还保留着南宋古道,遍布南宋窑址,在当地村民中还流传着种种关于南宋时的故事。这一切都似乎在述说着当时的龙泉窑与宫廷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宋皇朝拥有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为什么还要派遣技术人员和官员在龙泉等地监烧“供器”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杭州本地的瓷土资源并不太理想,而古代制瓷业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是很强的,至今看来,南宋官窑器的胎质比较疏松,易破碎,还有开片,所谓“无片不成官”,开片是南宋官窑瓷器的一大特点。但无论是冰裂纹也好,梅花片也好,美则美矣,却不实用,试想,将满是开片的瓷器当作日常生活用瓷不免存在卫生问题。相比之下,龙泉窑青瓷的胎质比较缜密坚硬,尤其是白胎厚釉青瓷,釉面光洁不开片,既美观又实用。

元明早期

虽然龙泉窑熊熊的窑火曾一度遭受蒙古铁骑的践踏而熄灭,但入元后,龙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风格多样化,远销世界各地。

1979年为配合浙江省紧水滩水库工程的兴建,浙江省文管会等单位在龙泉县境内进行了普查,并在龙泉县东部安仁口地区发掘了元代窑址,为研究龙泉窑在这一时期生产情况和产品面貌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这些资料表明,元代仍是龙泉窑的兴盛时期。元代产品除部分继承宋代传统以外,在器型和装饰上又有新创造,比如当时流行的露胎工艺。元代由于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瓷器大量出口,需求量激增。在这样的条件下,元代龙泉窑迅速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这样,大批的龙泉窑瓷器便可顺流而下,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温州和泉州,将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像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都有龙泉窑的瓷器。1975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元代龙泉窑青瓷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批大件器物的出现。这些大器胎质较厚,器形粗犷,釉色更加成熟凝重。元代龙泉窑的窑形仍沿用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但在长度上略有短缩,这一改变有利于提高窑内温度,并使热量分布更均匀、合理,对烧制大型器物很有利。

元代龙泉窑的繁荣为明初龙泉官窑的设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详见《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之前往往将明初龙泉窑青瓷与元代龙泉青瓷混为一谈,或笼而统之断为“元末明初”,这也在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两者的相承关系。至今从处州青瓷博物馆征集到的—批明初龙泉官窑青瓷碎片及结合传世完整器来看,明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无疑代表着龙泉窑瓷器烧造史上的最高水准。以刻花为例,明龙泉官窑青瓷主要以刻花为饰,精美绝伦,花纹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体的刻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刻花是龙泉窑青瓷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北宋时期的刻划花装饰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南宋,由于石灰碱釉的运用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掌握,龙泉窑青瓷往往素面朝天,转向以釉色取胜。其实釉色的玉质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层一加厚,原先的刻划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盖。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这样玉质感的釉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龙泉官窑器将刻花与厚釉结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刻花装饰工艺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外,明代早期的民窑器也有不少精品,明初龙泉窑的规模和数量也不容小觑,以往被忽视,还有待重新认识和评价。

清代

洪武年间,《格古要论》载:“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盛产处器(青瓷)。”当时供奉皇宫、贵人用的器皿仍由“饶(景德镇)、处(丽水龙泉)等府烧造”。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正统年间以著名匠师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为车内外艺术鉴赏家所收藏。成化、弘治以后,青花瓷兴起,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少将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带瓷窑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窑数减至160多处。

清初,窑声所剩无几。清中叶,仅剩南窖、瀑去埠头村、青溪水孙坑村等地70余座窑。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唯孙坑村范姓窑技艺家传,坚持烧制至民国初期。成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民国

清末民初,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罗古青瓷,继之辆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一方面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古墓之风:另一方面一批民国制瓷艺人开始研制仿造窑产品“牡丹瓶”、“凤耳瓶”等70余件邮寄国民政府实业部请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龙泉窑历史上的三次辉煌都是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无论是生产“贡器”,还是设立官窑,都是促成成龙泉窑快速发展的最有力动因。因为在封建社会,宫廷的指令往往就是最高的社会动力,它对于一个瓷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工艺特色

北宋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罐、盆等少见。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南宋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八卦炉、鼎式炉、奁式炉、盆、塑象、渣斗、胆式瓶、五管瓶、龙虎纹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靠,瓣中脉线突起。

南宋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

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形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

元代

造型高大,胎体厚重

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节装饰,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凸起。

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

胎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泽较强,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寿、金玉满堂等字。

器底特点

(1)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

(2)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3)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

(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从造型上看,要掌握不同时代的典型器物,以及同一器物在不同时代的造型特点。以鬲式炉为例,这种造型在宋代较为常见,宋代炉一般较矮,轮廓鲜明,板沿口外伸,束腰,腹部突出,三足紧收,廓线起伏明显,整体造型优美细腻。而明代的同类炉整体造型较呆板,廓线不够流畅。从细部看,宋代炉器足底部较圆,而明代炉器足较平呈蹄形。

从胎体上看,宋代龙泉窑器物胎土颜色为白中泛灰,底足露胎处可以看到桔红色窑红,胎体适中,较元、明时期的胎体要轻薄得多。明代龙泉瓷胎体厚重,胎色灰黄,底足露胎处显现赭褐色窑红。

从釉色上看,典型的宋代龙泉瓷釉层较厚,釉色青翠,光泽柔和,釉层中有气泡,分布大且稀。明代龙泉瓷釉层比较薄,玻璃化程度高,透明度好,表面光泽强,釉色或绿中带棕,接近艾绿,或黄中带灰,二者都很不悦目。

从纹饰看,宋代龙泉窑器物纯以釉色取胜,纹饰装饰极少,即便有纹饰也多是刻花装饰辅以篦点和划纹,以及波浪、云纹、蕉叶等图案,构图极为简练,手法生动。而明代器物上的纹饰,装饰较为繁复,图案带有了明显的象征意义,是明代龙泉窑器物比较常见的装饰手法。

4鉴别真伪

要判定古代瓷器的年代和真伪,就要掌握不同时期器物的特征,这些特征要从器物的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款识等方面人手,典型特征就是时代器物的名片。在了解器物时代特征的同时,还要将不同时期的标准器熟记于心。所谓标准器就是这一时期最具有典型特征、最能说明这一窑口特色或者最能代表这一釉色品种的器物,掌握了标准器就有了判定的标准,就能以此作为比照,从不同的方面来判定一件器物的时代和真伪。

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

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些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纹饰

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1简介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明清,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宋代瓷业鼎盛,除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大名窑外,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是华北大窑业中心,很受日本重视,历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

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

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故名。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

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五代,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杯、壶、瓶、罐等,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凌,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至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南宋龙泉窑器型有碗、盘、盆、碟、盏、壶、罐、渣斗、水注、水盂、笔筒、炉、琮、投壶、瓶等应有尽有。

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浙江省、瓯江两岸的窑址已发现有200多外,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多胎体厚重,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质量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装饰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

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除浙江境内多处窑址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外,还有江西、福建两省的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这在宋、元民窑瓷器中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2历史传承

龙泉窑因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之久。

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胎骨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处见赭褐色窑红,胎微出烧,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层透明,釉表光泽很强。装饰花纹较简练,常见纹样有鱼纹、蕉叶、金枝、荷花等。

装饰风格趋于奔放。处于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独有的艺术风格,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风格,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器型丰富多样,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颇具艺术匠心。

元代龙泉青瓷烧造量大,风格与南宋迥异:器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淡黄;釉色为粉青带黄绿,光泽较强,釉层半透明;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以划花为主,花纹粗略,线条奔放,纹饰以云龙、飞凰、双鱼、八仙、八卦、牡丹、荷叶等为多见。此外,还大量出现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

明代龙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体厚重,制作粗糙,胎色为灰黄,釉层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泽强,釉色有青灰、茶叶末、灰黄等几种,装饰以釉下刻花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装饰方法。

宋代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为之倾倒。

那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泉窑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呢?朱伯谦先生在《龙泉窑青瓷》一书中曾将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魏晋和五代十国是开创时期,瓷窑少,生产时断时续,处于就地销售断断续续的生产阶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期,瓷窑发展快,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末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处境艰难,瓷窑不断地倒闭减少,至清代晚期结束。如果说这四个阶段勾勒出了龙泉窑发展历史的整个脉络,那么,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三次辉煌期则是连贯发展脉络的重点和要点。

开创年代

至今通常的说法是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说始于五代或者宋代的。在古文献中,关于龙泉窑的开创年代的记载极少,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是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庄绰的《鸡肋编》“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庄绰曾在包括浙江在内的南北各地郡县做官,交游甚广,见闻颇丰。他在上述文中清楚地描述了处州龙泉县是五代吴越钱氏所贡青瓷的产地。“宣和中”,龙泉窑已成为朝廷青睐的宫廷用瓷生产窑场。正因为朝廷向其订烧青瓷,使得“龙泉青瓷益加工巧”。过去,许多学者在引用此条文献时并不认可“五代秘色瓷出龙泉”的观点。然而,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的《龙泉县志·大事记》中又提到“五代贞明五年(919年)龙泉金村、刘田等地制瓷作坊已具规模”,这说明在有限的古文献中,至少有两处提到了五代以前,龙泉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的事实。

五代北宋

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土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又居于瓯江—卜游,不仅具备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还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便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取瓯窑、婺州窑等周边窑场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当时烧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这一状况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却出现了突然的变化,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龙泉窑青瓷的“迷惑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这种淡青釉瓷器,器形规整,釉面均匀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有些还经过刻划修饰,与粗糙的早期龙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过渡,与后来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启关系,这在整个龙泉青瓷发展史上未免显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个“迷惑”。

据笔者实地考查证实,当时这类淡青釉的烧制地点主要是在龙泉金村一带。明代陆容《菽园杂汜》曾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汕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刘田也叫“琉田”,即今大窑,是龙泉窑的传统制瓷中心。但笔者认为是先有金村后有大窑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大窑至今还尚未发现有烧制淡青釉瓷器的迹象,而淡青釉瓷片在金村则随处可见。从这一点来看,金村制瓷在当时是很辉煌的,金村地狭靠河,因此初期时运输十分方便。后来制瓷业规模扩大,金村狭窄的地势便不适应当时的发展。而地势开阔的刘田离金村仅五华里,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制瓷业的新中心。

龙泉窑的突然兴起很可能和龙泉窑为宫廷烧造“贡品”有关。当时江南一带属于吴越国的钱氏王朝统治,钱氏王朝一直奉行与中原修好的策略,于是瓷器成了重要的“贡品”。有关专家在考古搜集时曾找到这样一件淡青釉罐,其外壁釉下写着“天福元年,重修窑炉,试烧官物,大吉”。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天福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吴越国是宗后晋的,据此推测,当时所烧的“官物”除了吴越国宫廷自用以外,很可能还向石敬瑭进贡。

当然,担任贡器烧造任务的主要是越窑,其贡器也称“秘色瓷”。秘色瓷起于晚唐,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龙泉窑也烧过“秘色瓷”,宋人庄绰《鸡肋编》记载:“处州龙泉县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庄绰一生大约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曾在南北各地的郡县做官,足迹遍及京西、淮南、两浙、福建、江西、荆湖和广南,交游甚广,见闻颇丰,其记载应比较可信。从这一点来看,“秘色瓷”的第二阶段是后来居上的龙泉窑青瓷产品。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进贡的瓷器数量很大,《宋史》卷四百八十列传世家二(吴越钱氏)“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俶进……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百五事”。又《宋会要》:“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二日朝,俶进……瓷器五万事,金扣瓷器百五事”。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当时贡奉北宋太宗的秘色瓷器达十万多件,如此巨大数量的贡瓷应该不是在自愿条件下进行的,而这样庞大的生产量也是越州窑所无力承担的。另一方面,越窑因为各方面原因而逐渐衰落,导致南方的制瓷中心向龙泉窑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越窑先进的制瓷技术传入龙泉,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迅速提高。龙泉窑以担负“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自身发展的契机,从北宋开始,龙泉窑逐渐取代越窑,一跃而为江南第一名窑。

北宋南宋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其制瓷技术传入到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另一方面,南宋立国水乡、海隅,水上交通发达,有利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时,官方就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明州(宁波)、杭州、泉州设立了“市舶司”,直接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南宋政府更把海外贸易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龙泉青瓷在东亚及东非、阿拉伯诸国都是受欢迎的商品。据史料描述,当时“窑群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瓷器内销运往临安,外销经瓯江出海,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

从13世纪开始,龙泉窑出现了两大系列的精美产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产品数量比较少,迄今只在龙泉大窑、溪口两地近十处窑址中发现这类瓷器,而且都是与白胎青瓷同窑同烧的,其中溪口瓦窑垟窑以生产黑胎厚釉青瓷为主,其他瓷窑以烧白胎厚釉青瓷为主,兼烧一部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的特点是薄胎厚釉,釉层开片,紫口铁足,有些器物还采用支钉垫烧。这些在龙泉窑青瓷的内部发展脉络中都找不到相应的发展轨迹,尤其裹足满釉支烧的工艺对于龙泉窑来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工艺风格上的骤变显然是受到外界制瓷技术冲击的结果,最有可能的就是朝廷的干预。至今高科技测试也表明,龙泉窑的黑胎、开纹片青瓷、造型、纹片,以及化学组成和郊坛下官窑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此外,白胎厚釉青瓷的制作工艺也是承接南宋官窑的,但有创新,在胎釉配方上有些差异。与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的釉层光滑细腻不开片,胎色洁白,釉色青翠有如碧玉,胜似翡翠。并且这两大系列瓷器还出现了一批仿南宋官窑器的器形,官窑器是不允许民间随意仿造的,仿官窑的出现不能简单地诠释为“仿制”。另外考古发掘也证明,南宋龙泉窑青瓷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和绍兴市攒宫宋六陵墓地都有大量出土。至今大窑龙泉窑遗址还保留着南宋古道,遍布南宋窑址,在当地村民中还流传着种种关于南宋时的故事。这一切都似乎在述说着当时的龙泉窑与宫廷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宋皇朝拥有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为什么还要派遣技术人员和官员在龙泉等地监烧“供器”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杭州本地的瓷土资源并不太理想,而古代制瓷业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是很强的,至今看来,南宋官窑器的胎质比较疏松,易破碎,还有开片,所谓“无片不成官”,开片是南宋官窑瓷器的一大特点。但无论是冰裂纹也好,梅花片也好,美则美矣,却不实用,试想,将满是开片的瓷器当作日常生活用瓷不免存在卫生问题。相比之下,龙泉窑青瓷的胎质比较缜密坚硬,尤其是白胎厚釉青瓷,釉面光洁不开片,既美观又实用。

元明早期

虽然龙泉窑熊熊的窑火曾一度遭受蒙古铁骑的践踏而熄灭,但入元后,龙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风格多样化,远销世界各地。

1979年为配合浙江省紧水滩水库工程的兴建,浙江省文管会等单位在龙泉县境内进行了普查,并在龙泉县东部安仁口地区发掘了元代窑址,为研究龙泉窑在这一时期生产情况和产品面貌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这些资料表明,元代仍是龙泉窑的兴盛时期。元代产品除部分继承宋代传统以外,在器型和装饰上又有新创造,比如当时流行的露胎工艺。元代由于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瓷器大量出口,需求量激增。在这样的条件下,元代龙泉窑迅速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这样,大批的龙泉窑瓷器便可顺流而下,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温州和泉州,将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像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都有龙泉窑的瓷器。1975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元代龙泉窑青瓷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批大件器物的出现。这些大器胎质较厚,器形粗犷,釉色更加成熟凝重。元代龙泉窑的窑形仍沿用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但在长度上略有短缩,这一改变有利于提高窑内温度,并使热量分布更均匀、合理,对烧制大型器物很有利。

元代龙泉窑的繁荣为明初龙泉官窑的设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详见《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之前往往将明初龙泉窑青瓷与元代龙泉青瓷混为一谈,或笼而统之断为“元末明初”,这也在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两者的相承关系。至今从处州青瓷博物馆征集到的—批明初龙泉官窑青瓷碎片及结合传世完整器来看,明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无疑代表着龙泉窑瓷器烧造史上的最高水准。以刻花为例,明龙泉官窑青瓷主要以刻花为饰,精美绝伦,花纹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体的刻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刻花是龙泉窑青瓷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北宋时期的刻划花装饰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南宋,由于石灰碱釉的运用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掌握,龙泉窑青瓷往往素面朝天,转向以釉色取胜。其实釉色的玉质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层一加厚,原先的刻划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盖。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这样玉质感的釉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龙泉官窑器将刻花与厚釉结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刻花装饰工艺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外,明代早期的民窑器也有不少精品,明初龙泉窑的规模和数量也不容小觑,以往被忽视,还有待重新认识和评价。

清代

洪武年间,《格古要论》载:“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盛产处器(青瓷)。”当时供奉皇宫、贵人用的器皿仍由“饶(景德镇)、处(丽水龙泉)等府烧造”。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正统年间以著名匠师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为车内外艺术鉴赏家所收藏。成化、弘治以后,青花瓷兴起,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少将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带瓷窑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窑数减至160多处。

清初,窑声所剩无几。清中叶,仅剩南窖、瀑去埠头村、青溪水孙坑村等地70余座窑。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唯孙坑村范姓窑技艺家传,坚持烧制至民国初期。成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民国

清末民初,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罗古青瓷,继之辆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一方面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古墓之风:另一方面一批民国制瓷艺人开始研制仿造窑产品“牡丹瓶”、“凤耳瓶”等70余件邮寄国民政府实业部请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龙泉窑历史上的三次辉煌都是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无论是生产“贡器”,还是设立官窑,都是促成成龙泉窑快速发展的最有力动因。因为在封建社会,宫廷的指令往往就是最高的社会动力,它对于一个瓷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工艺特色

北宋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罐、盆等少见。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南宋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八卦炉、鼎式炉、奁式炉、盆、塑象、渣斗、胆式瓶、五管瓶、龙虎纹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靠,瓣中脉线突起。

南宋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

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形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

元代

造型高大,胎体厚重

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节装饰,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凸起。

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

胎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泽较强,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寿、金玉满堂等字。

器底特点

(1)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

(2)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3)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

(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从造型上看,要掌握不同时代的典型器物,以及同一器物在不同时代的造型特点。以鬲式炉为例,这种造型在宋代较为常见,宋代炉一般较矮,轮廓鲜明,板沿口外伸,束腰,腹部突出,三足紧收,廓线起伏明显,整体造型优美细腻。而明代的同类炉整体造型较呆板,廓线不够流畅。从细部看,宋代炉器足底部较圆,而明代炉器足较平呈蹄形。

从胎体上看,宋代龙泉窑器物胎土颜色为白中泛灰,底足露胎处可以看到桔红色窑红,胎体适中,较元、明时期的胎体要轻薄得多。明代龙泉瓷胎体厚重,胎色灰黄,底足露胎处显现赭褐色窑红。

从釉色上看,典型的宋代龙泉瓷釉层较厚,釉色青翠,光泽柔和,釉层中有气泡,分布大且稀。明代龙泉瓷釉层比较薄,玻璃化程度高,透明度好,表面光泽强,釉色或绿中带棕,接近艾绿,或黄中带灰,二者都很不悦目。

从纹饰看,宋代龙泉窑器物纯以釉色取胜,纹饰装饰极少,即便有纹饰也多是刻花装饰辅以篦点和划纹,以及波浪、云纹、蕉叶等图案,构图极为简练,手法生动。而明代器物上的纹饰,装饰较为繁复,图案带有了明显的象征意义,是明代龙泉窑器物比较常见的装饰手法。

4鉴别真伪

要判定古代瓷器的年代和真伪,就要掌握不同时期器物的特征,这些特征要从器物的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款识等方面人手,典型特征就是时代器物的名片。在了解器物时代特征的同时,还要将不同时期的标准器熟记于心。所谓标准器就是这一时期最具有典型特征、最能说明这一窑口特色或者最能代表这一釉色品种的器物,掌握了标准器就有了判定的标准,就能以此作为比照,从不同的方面来判定一件器物的时代和真伪。

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

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些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纹饰

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陶瓷文化鉴赏-龙泉窑


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进入鼎盛阶段,到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以烧青瓷闻名于世。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盆、罐等少见。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2)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鼎式炉、八卦炉、奁式炉、渣斗、盆、塑象、胆式瓶,龙虎纹瓶、五管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靠,瓣中脉线突起。(3)南宋晚期产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形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4)元代器物特点造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节装饰,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凸起。(5)明代制作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胎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泽较强,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寿、金玉满堂等字。(6)从装烧方法认识各时期器底特点:1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4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小窑口高古瓷价格仍在底部


两三年前收藏的宋代南方某杂窑口的碗,叫价两三百元却一直无人问津。武汉瓷器收藏专家李险峰感叹:小窑口高古瓷很难被市场认可。

据了解,“高古瓷器”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明清以前的瓷器。十年前,藏界就有人大呼“高古瓷要大涨”,十年后,除了少数名窑精品价格迅速攀升外,大多数高古瓷却依然走不出行情。李险峰称,“与高古瓷的文物价值相比,其经济价值仍处于‘低估’阶段。如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菊瓣碗,卖价才200余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武汉古玩市场上流通的高古瓷,多为日用器(碗、碟、罐等)、陪葬品(魂瓶、泥偶、谷仓等),做工粗糙,色彩单一。且由于绝大多数为出土器物,故一般釉面都被腐蚀,其文物价值大于古玩价值,少有人喜爱。精品高古瓷很少见,多数为北方窑系、南方窑系及其他杂窑口的出土藏品,价格也都偏低。

“高古瓷多为实用器,不太漂亮,是制约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武汉市收藏品市场一瓷器藏家介绍说。

李险峰认为,高古瓷年代久远,能全面体现古代瓷器生产的工艺特征以及古人的审美情趣,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只是由于名窑的存世量过低,普通收藏者无法涉足,而小窑口的藏品相对于名窑口又显得粗糙和笨拙,故目前部分窑系的藏品经济价值被低估,收藏者可在小窑系中挑选精品买入,将来应有较高的升值空间。

宋代南方民窑之龙泉窑青瓷


南方除景德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青瓷窑,龙泉窑。龙泉窑就是颜色是非常青翠的,它是南方最重要的青瓷。

【塞拉同】

我们叫"龙泉青瓷",但是西方人怎么叫呢?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做"塞拉同",它是从法语过来的,法语就叫Celadon。

十六世纪晚期,龙泉青瓷第一次运到欧洲的时候,欧洲人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瓷器,所有人都惊呼,说怎么这么漂亮。当时有这样的记载:贵族使用这样的青瓷招待客人,办酒会完了得找专人看着盘子,要不然客人就把盘子揣走了,带着油都没有关系,揣在身上就揣跑了。所以,就可见当时商品的这个重要性。

当时法国上流社会在演一出戏,这出戏叫《牧羊女》,他那个男主人公穿着一个青布长衫,这个男主人公就叫"塞拉同"。他们说不出来这个颜色,所以他只好说,那个瓷器太漂亮,漂亮得就跟塞拉同穿的衣服的颜色一样。说起来很罗嗦,所以就简化成"塞拉同"。到现在全世界公认的中国龙泉青瓷都有叫Celadon,翻译过来就是"塞拉同"。记住了这个词,听起来很怪。中国名字为什么叫个洋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龙泉的青瓷后来就成了中国青瓷的一个代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大量地贸易、走私到欧洲。欧洲的贵族都以拥有这样龙泉的青瓷为荣。

【南宋龙泉窑】

龙泉青瓷最好的时期不是北宋,反而是南宋。南宋的颜色非常均匀,釉面也就不开片了,非常润泽。我们比较一下可以看出来,北宋的这个胎厚,釉薄,开片;南宋的时候,胎薄,釉厚,不开片,就是它进步的一个过程。北宋的颜色它是豆绿的,南宋就开始出现粉青、梅子青,变成一种青绿色,非常漂亮。

四川遂宁发现的那一批瓷器,当时是1005件。一个坑里,当时有人推测是因为战乱,就把这个瓷器一股脑地埋了一坑里,拿土一盖。偶然的一个情况下,发现了,一发现一数1005件,里头有多少龙泉呢?有342件,342件是龙泉青瓷,是在四川。四川离浙江也很远,过去都是大山区,山区对山区非常难运输的。那里的那个龙泉青瓷几乎个个都是国宝,非常漂亮,都是南宋时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