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名窑 > 导航 >

唐代名窑洪州青瓷

唐代名窑洪州青瓷

古代瓷器名窑 古代名瓷器 古代青瓷器

2020-08-21

古代瓷器名窑。

在海内外藏家手中,有不少器物因窑口产地不明而无法确定其制作年代和收藏价值,洪州青瓷是其中之一。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唐陆羽《茶经》中提到的一种褐色茶盏是洪州窑产品。洪州窑的烧造历史悠远,始于东汉,历经两晋、南朝,盛于隋唐,终于五代,前后长达800余年,《唐书》中有洪州窑产品运抵长安的记载,说明洪州瓷在唐代已达“贡品瓷”的工艺水平。

洪州窑烧制的青瓷分青绿釉和黄绿釉两种。陆羽提及的茶具就是指青绿釉中的褐釉瓷。从历朝产品看,釉色有所区别:三国两晋时期作品的釉面多青褐、青绿或青灰色,釉汁晶莹开细纹片,有大而疏的褐色彩斑装饰;南朝时期作品釉面多青绿或青中泛黄,以含黄的青釉为主;隋唐时期作品釉面多青黄色或黄褐色,以黄褐色为主,釉层厚润开冰裂纹片。洪州青瓷的胎有灰白、灰黄、灰褐和灰红几种,以灰白胎为多,含杂质较多。为了提高釉面的光洁度,都在胎上涂一层灰白色化妆土后再施釉。

洪州窑产品以壶、罐、盘、碗、盏、杯、砚等日用器为主。采用刻划、堆塑、模印、镂雕等装饰工艺,纹饰有莲瓣、牡丹、柏枝、重圈、月华、水波等,各式莲瓣最常见。洪州窑烧制的东汉青瓷鸡首壶,西晋的点彩钵,南朝的青瓷博山炉,隋唐的青瓷兽足砚都是历代青瓷中的珍品。

1977年在江西丰城曲江镇一带发现了窑址,解决了洪州窑窑址的历史悬案。去岁春,笔者赴南昌寻访了洪州窑,在清澈见底的赣江畔,窑址连绵数十里,沟壑间残瓷窑具俯拾皆是,当年盛况可想而知。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宋代名窑“耀州窑”有何特点?如何鉴定?


宋代名窑“耀州窑”有何特点?如何鉴定?

宋代名窑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耀州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唐代,这里已经开始建窑烧瓷,成为北方重要的手工业城镇。后历经五代,至宋代达到鼎盛,金、元续烧,元末明初停烧。从创烧到衰落,耀州窑前后历经800余年,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

耀州窑特点

耀州窑主要生产民间生活用瓷,自唐代开始以烧造白瓷和黑瓷为主,兼烧有青瓷、三彩器。宋代时以青瓷为主,形成独特风格。北宋晚期虽然刻花、印花并用,但以刻花为主流。在当时,耀州窑刻花、印花青瓷器很受欢迎,风靡一时,声誉与越窑青瓷比肩,许多窑场争相仿造,形成了庞大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瓷器胎较厚,刻花时产生有斜度的刀痕,上过一层薄釉后,凹处积聚的釉较多,凸处的釉则较少,使图案有深浅、浓淡,显得清晰而富立体感,有浅浮雕的效果,珠圆玉润,这是耀州窑的一大特色。其常用图案如波浪纹,缠枝花卉,鱼、鸟等讲究严谨和对称,常常布满全器,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龙凤纹则是宫廷瓷器专用题材。

宋代耀州窑鉴定技巧

耀州窑在众多窑场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崛起,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优势就在于它自身精湛先进的制瓷工艺——巧如范金的制坯,光泽温润的釉色,犀利洒脱的刻花纹饰。

宋代耀州窑胎色灰白,露胎处呈酱黄色。胎骨薄而坚固致密。其青瓷釉色,质地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呈橄榄青色。这种橄榄青,与唐五代“越州上”的越窑“秘色”很相似。器物釉面施釉匀净,釉面多小片冰裂纹,边沿部分发褐黄色,俗称姜黄色。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刻花、印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等多种。其中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的是刻花工艺以及与之风格相同的印花工艺。尤其是刻花,刀法犀利、线条简洁明快,刻出的花纹与五代剔雕刻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比定窑略胜一筹。器型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市场分析

耀州窑为北方青瓷主要产地,宋代被列为贡品,远销世界各地,在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在北宋神宗至徽宗年间还成为宫廷贡瓷,可见其地位亦很重要,甚至并不亚于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在文献中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赞誉。今天,随着耀州窑遗址的大面积发掘,人们对耀州窑的认识已经在逐步加深。纵观国内近几年的拍卖市场,成交价在10万元以上的耀州窑瓷器,已经有40件;50万元以上的6件,百万元以上的2件。由此可见,耀州窑价值的回归,指日可待。

洪州窑青瓷鉴别的四个方面


说到洪州窑青瓷,人们或许早已从唐代陆羽《茶经》的论述中知其一二。《茶经》载:“碗,越州上,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

洪州乃隋开皇九年(589年)所置。治所设豫章,即今南昌。洪州窑遗址坐落在南昌南郊30公里的丰城市境内。窑址连绵20余公里,烧造时间从东汉至晚唐五代历经800余载,这在中国古瓷窑址中是极为罕见的。目前,我国已在10多个省市发现了洪州窑青瓷,足证当时洪州窑青瓷生产之盛况。

洪州窑青瓷之美,虽不如宋汝、官、哥器雍容富态,定瓷之精雕细刻以及钧瓷的彩艳华丽,但她那纯朴古拙的造型、如玉似翠的釉色以及变幻莫测的冰裂纹,总是让人充满遐思。其釉色主要为青绿釉和黄褐釉两类。

两晋时期,洪州窑产品中开始出现在盘口壶、鸡首壶等器物口沿及流、柄处施以褐彩。降至南朝,胎薄质细,釉质更显匀净。器型中出现博山炉、温酒壶等。杯与托粘结烧造成托炉、托杯、五盅盘、灯盏、格盘等亦成为这一时期常见的冥器。图案装饰除划花、刻花、印花外,亦采用了堆塑、镂孔等技艺。这一时期洪州窑青瓷的装饰以各类莲瓣纹为主流。

有人认为,洪州窑釉色虽莹润,但釉极易脱落,即使是故宫博物院编著的《中国古陶瓷精品》一书所载洪州窑器也多有剥釉现象。然笔者所见洪州窑青瓷精品中,釉色莹润且丝毫不剥釉者仍不在少数。笔者曾在一私人青瓷博物馆藏中见洪州窑青瓷近百品,绝大部分釉汁匀润,与胎体结合紧密。史载唐代洪州窑产品已运抵长安,说明洪州瓷在唐代已达到“贡品瓷”的工艺水平。

洪州窑的盛烧期大约一直延续到中唐,晚唐五代时期衰落,最终被北面的景德镇窑、南面的吉安永和窑所取代。

近年随着高古瓷收藏的升温,藏家越来越看好六朝青瓷,开始对以青黄温嫩釉汁取胜的洪州窑青瓷有所喜爱。洪州窑青瓷精品价格已不让越窑。如一件30厘米以上高的八系青瓷罐,若釉美完整,价位已达数万元。而那些有刻划纹饰的动物造型器,如羊形尊、鸡首壶之类,即便是6位数亦难见其影。由于受金钱利益的驱动,洪州窑仿品也日见增多,有的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如何鉴别洪州窑青瓷真赝,本人积多年收藏经验,觉得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1、看表釉洪州窑并非陆羽描绘的褐色一种。早期有较薄的青灰釉,亦有紧贴胎骨的油灰以及青黄釉、黄釉、浅红釉。其中以青黄釉为主,分为两类,一类称“皮黄”,坚薄贴胎,多见于鸡首壶、渣斗等琢器:另一类俗称“厚玻璃质”,釉汁金黄莹澈,聚釉处有玻璃质感,并开有蝉翅般的细小纹片,常见于一些瓶、罐等日用器皿。洪州窑青瓷精品以此种青黄色玻璃质地釉为主。目前洪州窑青瓷仿品大多仿此种玻璃质釉,但色泽偏青绿,且开片不自然,纹理附胎紧,不似真品开片呈鱼鳞状由内往外拱起。赝晶给人以贼光和呆板感,手感不温润,绝无真品那种莹汁内蕴的感觉。

2、看胎质真品胎质有青灰、灰白、灰黄几类。底部处理一般为平切,只作粗略处理,过渡自然,且大多有弧形弦纹。胎质特干燥。胎中肉眼可见颗粒状间隙。有的器物底足亦粘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品由于采用高龄瓷土,胎质湿腻、坚致,给人以一种“硬”的感觉,用手掂之,比真品分量要重。

3、看色气:很多洪州窑真品都具有一种“极新极旧”的古拙色气,有的甚至就像刚出炉一般,给人一种精光内蕴之感。而仿品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这种效果。要么火气贼光外露,要么釉光发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部分仿品采用洪州窑老胎加新釉,粗看颇能迷惑人。

4、看工艺:真品系手工制作,造型古拙、自然,尤其瓶、壶的系、颈、口沿等部位,处理干脆,随意而不失其整体结构比例之恰当,像羊,博山炉、鸡首壶等造型更是意趣天成,形态优美自然。而仿品用机械成型,显得线条僵硬,比例失调,全无古物自然之感。

唐代青瓷的特征


1、 越窑:

唐人陆羽(字鸿渐)在《茶经》一书中列为第一大名窑,推崇备至,虽难免失之偏颇,却反映了越窑在唐代兴旺发达,瓷器质量很高为天下人喜爱的历史实际。

越窑在唐代,地域更加扩大,除宁波、上虞等中心地带,浙江东北、东南也有烧造越器的窑场,其范围已大大超过唐越州了。

胎:唐代初期及早期炭白较粗松,中晚期呈灰、深灰色,部分为淡紫色,细腻坚致逐渐变薄。

釉:早期青黄色居多,中晚期青中泛黄,五代时多为青绿色。中晚唐代时越窑 的釉达到很高水平,滋润光泽,不透明或略透明,如冰似玉,这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自东汉以来长期追求的釉的美学效果。唐代诗人用"千峰翠色","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佳句来赞美它,确是十分恰当的。

纹饰:越窑(包括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其他一些唐代瓷窑)在唐代重造型、釉色,不重纹饰,大多数器为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种类也很少,主要有荷(莲瓣)、双鱼、云鹤、龙纹。花纹装饰手法多为划花,少量的印花及堆、贴、塑等。

主要器形及其演变规律:

碗:唐代早期为盅形,直口深腹,圆饼形足这一类为典型 ,中晚期唐通行撇口碗,口腹向外斜出,壁形足,壁形足的变化是很具时代意义:时代愈早,壁边愈宽,孔愈小,愈晚壁愈窄,孔愈大。到唐末五代,变成宽矮圈足即所谓环形底。碗的口部,在晚唐代五代时,多成荷叶形、海棠式、葵式,通称花口若悬河。荷叶形口为五、六出,海棠口四出,葵口多出,碗的腹部多压印几道凹线,使碗腹曲折起伏。

壶:初唐时的壶,大体上还保留了隋壶的一些特点,仍为鸡头壶式,盘口较小,颈较细长,颈部一般有两道凸棱。鸡头较扁而稍靠近颈部,肩上有两个双复式系。圆饼形足。柄与颈间空隙较小。腹较瘦高。

执壶:大约从唐代中期开始,鸡头壶大体消失,不再多见,执壶出现,器型特点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壁一般为六边形,时代越早嘴越短,。腹部肥大饱满。宽扁形把。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腹体椭贺形或瓜形(腹部压有四条内凹直线)。嘴延长,五代时嘴变成较长的曲流。五代时,瓜形腹不再内凹而成凸棱线,成为很有时代特征的"瓜棱腹"。饼形足仍占绝大多数。把稍窄,把与颈腹间的距离(孔径)较前大些。

盘:唐代中期以前很少见。这是因为那时人们席地而坐,生活用器大多做得体形比较高大,如隋代的高足盘。中唐以后,桌椅开始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为适应人们生活习惯、条件的改变,盘这种装饰品在中唐时代产生了,其造型时代特征是:

中唐稍早为翻口斜壁平底。

中唐稍晚为撇口斜壁(一般壁线呈45度角)壁形底。

晚唐五代多倭角圈足方盘,葵口盘等。

罂::实为六朝,隋代的盘口壶。唐代的盘口壶更大,喇叭形颈,渐高,有的颈上堆塑有舞龙或蟠龙。耳较多,且大部分为环状,耳的位置由肩部向颈部靠近直至紧贴于颈下部。晚唐五代时耳渐消失,代之以双柄,有的柄塑成蟠龙状,成为有名的双龙柄。壶体逐渐加高。

作为一代名窑,越窑在唐代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一些新器形:

瓷墓志:有长方形、罂形、罐形,钵形等。前二者唐代中期较多,后者多为晚唐五代时物。

枕:瓷枕是隋代出现的一种新器形,但直到唐代中期才较为多见。唐代瓷枕体形较小,长表般 不超过15厘米,大多为圆角方形,腰圆形。晚唐五代有极少数为兽座。

粉盒:多为直口,盒径较小,腹较深,盒面大多无纹饰。圈足较矮,有少量足外撇。

瓯:唐人诗中有许多 赞颂瓷瓯的诗,越窑 的瓯 名气 更大。考其实物,所谓瓯即盏托的盏,直口,浅腹,圈足,或葵口。盏托为盘形,盘心有一托圈,这个托圈,唐代较矮,五代升高,到宋代升高为托柱,瓯是一种茶碗。

越窑的其他器形有:罐,钵,碟,匙,灯,唾壶,印盒等。

由于越窑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它的瓷器的器形,造型有代表性,而且对全国各大小瓷窑产品的器形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我们较详细地讲述了越窑几种器形的演变规律后,讲述下面其他窑时,除非是最有特色者,我们就不再讲述器物造型及其演变了。应该说明,当时各窑造型风格及演变虽说大体与越窑 相同或相似,但有个时间性先后 的问题。距中心区愈远,同一造型特征出现的时间愈晚,晚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还有,某些造型特殊性征会在不同时期出现。比如壁底碗,陶瓷学家们都知道它是唐代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时以它作为断代依据之一。但北宋早期的定窑白瓷,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瓷,都有壁底碗,当然,三者其他方面绝不相混,所以也是能区别开来的。这里只是提及而已。

唐五代时越窑有一种被称做"秘色瓷"的瓷器,自宋以来不断风诸文献。对何谓秘色瓷,诸家争论不休。自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十几年物账上记明为"秘色瓷" 的瓷器后始明白:所谓秘色瓷,是唐,五代越窑精品,釉色青绿成湖绿色,少量青黄,胎质细腻坚致。更有人考证秘色瓷为越窑中上林湖窑所产,"秘"为"碧"之音讹。

2、 瓯窑:

唐代的瓯窑器胎色呈灰白色或浅灰色,胎体较薄。瓯窑的釉,唐代早期仍显淡青黄色,仍然较易剥落。晚唐五代时釉呈青绿或青黄色,且滋润莹泽,胎釉结合紧密,不大剥落了。瓯窑在宋以后就停烧了,当地瓷窑转而生产龙泉窑风格产品,属龙泉窑系。

3、 婺州窑

唐代婺州窑生产发展较快,产品也很有名气,其茶碗被《茶经》列为全国第三。唐代婺州窑瓷器胎呈深灰或紫色,不够坚致。釉青黄带灰或泛紫色,上有奶白色斑点,因其产品质量不太高,大多为中低档民间日用产品。

4、 岳州窑:

前已叙述,实为南北朝时湖南湘阴窑。唐代岳州窑范围比湘阴窑大。其瓷器胎多为灰白色,较薄。釉色以青绿居多,青黄者少。釉层较薄,玻璃质强,光亮,呈半透明状。釉开细片。初唐时期,岳州窑的瓷器大多只施半釉,甚至有的器只有口沿施一圈釉,成为该窑产品一大特色。岳州窑从唐代中期起即开始衰落,可能受临近兴起的长沙窑的影响。

5、 长沙窑:

窑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一带,发掘报告初发表时曾名铜官窑。这是一个其产品在国内外大量出土,影响很大,在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窑。

胎:以灰白色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灰色。胎质坚硬但不太细,火候在1200--1270℃之间。

釉:以青中泛黄釉为主,有少量 黑,白,褐,绿釉,普遍使用化妆土。

纹饰:长沙窑的纹饰十分丰富,而且对唐代以后全国许多 窑,许多装饰形式影响深远,其主要形式有:釉下彩绘声绘色,模印贴花,雕塑镂孔,诗文。又以釉下彩绘和诗文装饰最有特色。

器形:品种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生活用具,以壶 ,碗样式最多;文具,及小型俑。

洪州窑:

在唐代早期得到较大发展,但产品质量不太高,胎黄白色,灰白较少,比较坚硬但粗糙。釉色以黄褐釉为主,另有褐,青绿等色调。

6、 寿州窑:

窑址分布于安徽省淮南市中区与凤阳县交界的上窑镇一带,窑河,高塘湖沿岸。从南朝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用唐代规模扩大,并形成以烧黄釉瓷为特色的一在名窑 。寿州窑唐代瓷器胎体厚重,粗糙坚硬,呈黄白或黄红色。以氧化焰烧成黄釉,呈深浅不同的黄色,釉不太滋润,少量精器瓷黄釉比较光亮莹润。

另外,唐代生产黄釉瓷的还有下面一些窑场: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南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等,均各有一些地方特色。

7、 邛窑:

唐代邛窑的窑址在四川省邛崃县境,已发现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山子等多处,说明邛窑瓷的胎以灰白色为多,还有灰黄,黄红。灰红等到色。釉色以青绿居多,另有黄,黑等色,邛窑的纹饰以用褐,绿及兰色点彩组成纹饰图案,较多使用釉下彩为特色。器形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唐代比较知名的青瓷窑场远不止这些。我国制瓷业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到唐代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青瓷则是其主流,窑场众多,南方几乎各省区皆有,尤以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为盛,北方的青瓷也得到发展。青瓷器仍然是唐代居民最钟爱,使用最普遍的瓷器。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详细讲述了。请有兴趣的读者,寻找有关窑的 发展报告、专题研究的文章阅读,求得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多更准确地去鉴定各地传世、出土瓷器的窑口。

唐代有一种绞胎瓷,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重迭,搓揉成型,为唐代陶瓷又一"绝"。

唐代白瓷的特征

我国的白釉瓷器,在经历南朝晚期初创,隋代发展之后,到唐代已经十分成熟,终于能与青瓷并驾齐驱,相提并论,形成唐代"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把我国瓷业推向多品种,多地区的高峰,唐代的主要白瓷窑有下列几个。

1、邢窑:经陶瓷考古学家们多年辛勤劳动,近些年在河北省内丘县李阳河、小马河沿岸一带及其相临的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磁窑沟等地,发现一大批唐代邢窑 窑址这些地方唐代均属邢州,故名,这也与文献所记相吻合。邢窑在唐代烧造白瓷、青瓷、还烧三彩陶器,但以生产高质量的精美联社白瓷最有名,这里我们只介绍其白瓷的特征。

胎:邢窑白瓷分粗、细二种。粗白瓷的胎一为灰白色,较粗糙,二为白中泛黄。坚致、较细,上化妆土。细白瓷的胎洁白纯正,细腻坚致,断面都有平滑有光,扣之发清脆金属声。部分细白瓷精品胎体很薄,仅厚0.1-0.25厘米,透光性极好。

釉:粗白瓷釉呈灰白或乳白色,透明度强,部分瓷器的釉开冰裂纹片。细白瓷釉呈纯白色,细腻,透明度很强。大多细白瓷器皆上满釉,壁底的孔内也上釉。

讲到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唐代邢窑白瓷从胎、釉的技术水平上看,即使用现代细瓷标准来。也完全符合,是我国古代瓷器的骄傲,更我国制瓷工艺技术水平的反映。

纹饰:邢窑白釉瓷器也是重胎质釉色不重纹饰的,所以纹饰很少,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都很精。

器形主要为生活用器、如碗、盘、钵、杯、罐、瓶、壶、砚、盒、盂、盆等等。

在工艺上,特别要指出邢窑在隋代即已使用匣钵装烧。唐代邢窑的白瓷精器,大量使用匣钵,才能烧出那类似似雪、无瑕无疵、细润莹泽的细白瓷来。

2、曲阳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这个窑场,在宋代名气更大,称为定窑。为使该窑的研究前后连贯,有人又把唐代曲阳窑叫做唐代定窑。

胎:曲阳窑的白瓷胎有粗细之分。细者胎色白中微微泛黄,多使用化妆土;粗者则呈灰白或灰黄色,均较坚硬。

釉:细白瓷釉中泛黄,比较滋润,粗白瓷釉白中泛青,较厚而且有细片纹。一般都是器外壁上半釉。

器形:曲阳窑的器形中,品种较特殊的是白瓷玩具较多,器型有特点的是碗为唇口。

a) 巩县窑:窑址集中在河南的巩县小黄冶、白河乡等地。这是一个生产多品种瓷器窑,以生产白瓷为主,还生产青花、三彩器等。其白瓷的胎为黄白色,较粗松。釉白中泛黄。据文献材料,巩县窑在唐代有些白瓷作为贡品,必有十分精细的一类白瓷。生产的白瓷多为日用器,以白瓷枕最有名。

景德镇的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地在五代时亦烧白瓷器。但白瓷数量不大,是烧青瓷时兼烧的。白瓷胎较白,釉白中略泛青,器形也少,以碗为多。景德镇窑在五代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

关于大邑窑:诗人杜甫写有《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场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后代人们从中认为唐代四川有一生产精美白瓷的大邑窑。可至今未找到窑址,也未识别出跟随杜甫诗中描述的特征相合的四川产的唐代白瓷。大邑白瓷的问题仍然是个谜。

中国历代名窑瓷器简介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 "青瓷窑",距城二十三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青瓷窑。遗址面积不大,以烧黑釉器物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袖;弦纹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线条粗旷,划花线条纤细,有水波及鱼纹,黑釉乌黑光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

怀仁窑: 在今山西怀仁,故名。明《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记载。发现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

浑源窑: 在今山西浑源,故名。明《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清乾隆《浑源州》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 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榆次窑: 在今山西太原盂家井,孟家井明代属榆次县,故名。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窑址遗存大量瓷片,以自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到宋,以烧白瓷为主,还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窑址与河北临城邢窑、曲阳定窑相距较近,瓷器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

交城窑: 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烧于唐,以自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自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储彩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相同,储彩有呈桔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品种有枕、洗等器,但产量较少。

介休窑: 在今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1959年发现。始烧于宋,历经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较少见。宋代以自 釉为主,早期碗体厚重,与交城窑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盏,胎白纹细,受定窑一定影响,碗盏里心都留有三个细小支烧痕,是其特征之一;白釉黑花品种也有发现,釉面光亮,与河南、河北同类装饰有别。金代烧黄褐釉印花器较多,器内多印花,尤以孩童荡船纹饰为多,富有介休窑待色。

霍县窑 : 在霍州境内(今山西霍县陈村),故名。为山西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古窑址之一。以烧白瓷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量有印花装饰,胎浩白,用支钉垫烧,器内及器足都留有五个小支烧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提及的彭窑仿古定器折腰盘,霍县窑遗址里遗留甚多,证实明清两代文献中的彭窑就在霍县陈村。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遗址有高足杯标本,明清两代绘花卉者较多,有书写文字者。传世品有带纪年铭文者,故宫博物院有墨书"明昌四年"(1193)盘一件,是研究该窑烧瓷上限的极有价值的资科。

长治窑: 在今山西长治八义镇,故名。烧瓷品神有白釉、 白釉红绿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以白釉红绿彩绘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画折枝花卉,有画鱼纹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烧痕,这种碗晋南地区金墓出土过。白釉有刻花及画黑花装饰,刻花纹饰较简练,黑花多绘于碗内或壤外,纹饰多为折枝花卉,也有鱼鸭等纹,但为数较少。

淄博官窑: 在今山东淄博磁村,故名。七十年代后期发现,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子唐而终于元代。该窑在唐代以烧黑瓷为主,宋代烧白瓷,有剔花、刻花装饰,金代出现蓖划、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等新装饰,碗心也多一圈刮釉,有北方地区瓷窑风格。

安阳窑: 在今河南安阳北郊安阳桥附近,故名。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窑址。据此,可确定安阳地区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窑所产。五十年代在善应十天傅二镇还发现宋元时期窑址,前者专烧钧釉瓷器, 后者烧白瓷;二镇距磁州窑较近,但未发现有磁州窑风格的瓷器。

鹤壁窑: 在今河南鹤壁,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代。在唐代烧白、黄、黑釉器物,有花口钵、短流壶等;宋金时期的白地黑花、褐黄釉刻花折沿盆最富代表性,白地黑花彩色乌黑,褐黄釉刻花有莲花、鹅与兔吃草等纹,盆口径都在40厘米以上;白釉划花大碗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碗心也有五个长条状支烧痕。

碌武窑: 也称"当阳峪窑"。在今河南修武当阳峪,故名。为北方著名民间瓷窑之一。所烧器物以剔花品种最富 盛名,纹饰流利洒脱,又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独具一格,其艺术感染力远在磁州窑系瓷窑同类装饰之 上;绞胎也属成功品种之一,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 组成与羽毛相似的纹理,制作技巧高超。

巩县窑: 在今河南巩县,故名。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此外还烧三彩陶器,洛阳地区唐墓出土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该窑所产;遗址出土素烧坯很多,可知三彩陶器是两次烧成。所制绞胎多模仿漆器纹理特征,黑釉、茶叶末釉也占一定比例,遗物有盘、碗、瓶、壶等。

密县窑: 在今河南密县,故名。已发现西关及窑沟两处遗址,西关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宋,窑沟窑烧瓷则在宋金 时期。西关烧白、黄、青、黑各色釉及珍珠地划花等品种,珍珠地划花装饰在密县窑中出现最早,宋代较流行,窑址出土的五代鹌鹑纹小枕,纹饰具有仿唐金银器錾花工艺特征。窑沟以白釉为主,白地画黑花标本的也遗留不少,瓶、壶等器物上多画简洁的花草纹,画圈纹的较别致,是此窑独特之作。

登封窑: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烧于晚唐,下限到元代。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画黑花等,还烧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划花品种,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枕、罐、洗、 碗等,以瓶、枕较多,瓶高达40厘米左右。遗址附近的残庙内有清嘉庆碑记一座,碑文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均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描绘了宋时的繁盛情况。

宝丰窑: 在今河南宝丰青龙寺,故名。烧瓷时期为宋金两代,品种有青瓷、黑瓷及三彩低温铅釉陶器,青瓷质量较临汝窑略胜,造型纹饰与耀州窑近似,印花装饰较多。黑瓷有凸线纹、麦粒纹装饰,后者在北方瓷窑中极少见;此外还烧三彩与绿釉、酱釉炉枕等器,,枕面划花有花卉及钱纹等题材。

鲁山窑: 在今河南鲁山段后,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 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

郏县窑: 在今河南郏县,故名。在发现黄道、黑虎洞及石湾河三处遗址中,黄道及黑虎洞均有唐及元代标本,石湾河则属元代遗址。唐代遗物有黑釉斑点花瓷、黄釉及白釉绿彩品种;绿彩呈碧绿色,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省九处瓷窑所烧同类品种中,色彩最美。元代遗物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装饰及钧釉器物。

宜阳窑: 在今河南宜阳三里庙,故名。明清两代方志都提到宜阳产瓷,其烧瓷上限,乾隆《宜阳县志》记有:"德应侯庙在县西二里,宋熙宁感德军守臣以水旱祷应状闻,治庙封侯爵享祀。崇宁末年复重修,今废无考,一在半壁山。"德应侯是北方瓷窑供奉的窑神,宋神宗熙宁(1068一1077)时宜阳建德应侯庙,则此窑烧瓷当在熙宁之前。以烧青瓷为主,也有少量白釉、黑釉、白釉黑花及三彩陶器。

新安窑: 在今河南新安,故名。已发现遗址十余处,多数均烧钧釉器物,属钧窑系。烧瓷时间历经宋金元三代,所烧器皿有盘、碗、炉、瓶、罐等,以盘、碗占绝大多数。

内乡窑: 在今河南内乡大窑店,故名。因宋属邓州,故旧称"邓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元,唐时烧黑釉及带斑点的花瓷,宋金时烧青瓷,过去曾将一种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的,称为"邓窑";印花盘碗较多,与宜阳、临汝窑近似。遗址有元至大二年(1309)普济宫碑一座,碑文有 "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语,可知元时仍烧瓷。 (邓窑即"内乡窑")

柴窑: 窑址迄今未发现。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 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但均属传闻, 未见实物。清末民国初有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证诸柴窑,仅有景德镇宋影青瓷相符;或谓可能张应文误以宋影青为柴窑而概括之。

东窑: 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专烧砖瓦。《宋会要》窑务条文载:"京东西窑务掌陶工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董窑条,谓其特征与官窑相似,而又不及,今亦少见。明清两代谈瓷笔记多引用之。但董窑实物未见传世,窑址亦无明确地址,或为东窑之误会。

林东窑: 在今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故名。共发现上京窑、南山窑及白音戈勒窑窑址三处。上京窑为 辽代官窑,烧白瓷、黑瓷及绿釉陶器,白瓷产品有长颈瓶、海棠式长盘、方盘及长柄壶等。辽上京故城内出土 的白瓷"官"字款穿带壶,系上京窑产品。

赤峰窑: 也称"缸瓦窑"。在今辽宁昭乌达盟赤峰西南六十公里的缸瓦窑屯,故名。窑址出土有带"官"字铭文的 窑具,证明为辽代官窑。所烧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三彩及色陶器。以白瓷为主,器皿有杯、碗、盘、碟、壶和罐;三彩陶器以印花盘为多,黄釉有鸡冠壶和凤首瓶。赤峰辽应历九年(959)附马墓出土的白瓷带"官"字铭文盘碗,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是缸瓦窑产品。

辽阳窑: 在今辽宁辽阳东三十公里江官屯,故名。烧瓷以白釉粗瓷为主,也有少量白地黑花、黑瓷及三彩陶器I 白瓷及白地黑花胎体较粗,均挂化妆土。白瓷烧杯、碗、 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釉、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

栒邑窑: 在陕西栒邑,故名。地距黄堡镇耀州窑较近,烧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黄釉残片,碗里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器特征相同,应属金代产物。

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不少青黄釉碗残片,碗里 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 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特特征相同,应 属金代产物。

华亨窑: 在今甘肃华亭,故名。最早见于明李贤天顺本《大明一统志》,土产条记有黑瓷器出平凉、华亭二县;镇堡条也有安口镇出瓷器记载,可知明代前期华亭县安口镇产黑瓷。经调查在安口镇发现瓷窑遗址一处,遗留物为青黄釉盘碗标本,器里有印花、刻花装饰,器心多一圈无釉,乃适应迭烧需要而致。器物纹饰与烧制特征和陕西耀州窑相同,属金代,为耀州窑体系。

兰州窑: 在今甘肃兰州,故名。最早见于《元一统志》,兰州土产条,简略提到产瓷器,有窑一所,距州四十五里。清康熙《兰州志》,山川条:"煤炭山洞在州南四十里,其洞数十,皆产煤,州民赖之。阿干峪在州南四十里,其土宜陶,经火不裂,故多窑冶,水岔在州东南六十里,亦有窑冶。"经调查阿干峪,发现元代黑瓷窑址一处,以黑釉碗为主,《兰州志》所记初步得到证实。

宜兴窑: 在今江苏宜兴鼎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早在汉晋时期已烧青瓷。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德清窑: 在今浙江德清,故名。是浙江地区发现的两处黑瓷产地之一。烧瓷于东晋至南朝。共发现窑址四处, 同窑烧制青瓷和黑瓷,造型大体一致。窑址标本与浙江地区墓葬出土瓷器有的完全相同。

余杭窑: 在今浙江余杭,故名。是继德清窑之后发现的又一处早期黑瓷产地。窑址共发现两处,所烧器皿与德清窑近似;黑釉鸡头壶地面遗留较多,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当时产量较大。

修内司官窑: 也称"南宋官窑"。宋室南迁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宋叶真《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郊坛窑是南宋设立的第二座官窑,三十年代在杭州乌龟山发现窑址。所烧瓷器除盘碗外,多仿周汉时期铜器玉器式洋,胎呈黑褐色,釉有粉青、月白、炒朱黄各色。明清两代景德镇御器厂仿官成风,以清雍正 (1723一 1735)时所仿质量最好,有的几可乱真。 (郊坛窑即"修内司官窑"。)

萧山窑: 在今浙江萧山,故名。共发现窑址三处,一在进化区茅湾里,是浙江地区战国时期原始瓷产地,碗里有螺旋纹,江浙地区战国墓葬出土的不少这类器物中,即有茅湾里的产品;其余两处在戴村区上董村、石盖村,遗物有褐斑及划花莲瓣纹装饰,具有东晋、南朝时期特征。

绍兴窑: 在今浙江绍兴,故名。已发现窑址两处:一在富盛区长竹园一带,时代属春秋战国,遗物有原始瓷碗钵等器,器里有螺旋纹,是浙江早期窑址之一;一在下蒲西一带,出土罐壶等遗物多印有带状网纹及铺首装饰,具有吴、西晋时期典型特征。

越窑: 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

慈溪窑: 在今浙江慈溪杜湖滨湖地带,故名。为新发现的一处青瓷产地,与余姚毗邻。产品以壶类较多,壶有多种式样,腹部多有刻花与划花装饰,肩部多带双系,系面也有多种纹饰;釉色多呈青灰,色调特殊,但瓷质松脆易破。

宁波窑: 在今浙江宁波,故名。已发现郭堂岙、云湖及小洞岙三处窑址,以郭堂岙窑烧瓷历史最早,东汉后期即烧青瓷、黑瓷,与上虞、小仙坛窑近似。云湖与郭堂岙隔岭相望,烧瓷始于东晋终于南朝,以青瓷为主,有少量褐釉。小洞岙窑标本具唐代特征,以碗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数印有双鱼纹;有于碗口里外饰以半圆形褐色斑点者,与金华地区唐婺州窑有相同处。

勤县窑: 在今浙江勤县,故名。已发现小白市、沙叶河及郭家峙三处,以小白市窑历史为早,烧瓷在东晋、南朝时期;另两处均为五代、北宋时期。造型、纹饰及支烧方法与余姚上林湖越窑极其近似,所烧瓷器多供吴越王钱氏进贡之用。

上虞窑: 在今浙江上虞,故名。已发现窑址达三百处以上,是国内发现窑址最多的县。烧瓷自东汉迄于宋。东汉小仙坛窑址出上标本,已具备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当时除烧青瓷外,还烧黑瓷。三国、两晋、南朝窑址也发现很多,江苏墓葬出土有上虞窑带纪年铭文的瓷器。五代到宋代窑址最多,所烧瓷器与邻近地区余姚、宁波、勤县等窑关系密切,造型、纹饰有共同点,同属以余姚上林湖越窑为主的越州窑系,吴越王钱氏用以供奉的瓷器,绝大部分都取给于这些瓷窑。

象山窑: 在今浙江象山,故名。据明清著录谓烧白瓷,似定窑瓷器而粗;经查,判明唐已烧青瓷。遗址面积不大,遗留标本不多,所烧以盘碗为主,直口平底碗的造型与浙江丽水、吴兴、余姚等窑相同,属唐代前期流行式样。

东阳窑: 在今浙江东阳,故名。六十年代发现窑址九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始烧于唐而终于宋,其地属婺州,所烧瓷器属婺州窑系。

婺州窑: 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五朱堂窑有青釉褐斑标本。唐代遗址共发现四处,以生产茶碗出名,造型有习见各式碗,多角形短流壶及双系罐,有黑渴釉及青釉褐斑装饰。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评语。

武义窑: 在今浙江武义,故名。文献未见记载,近年经调查在境内发现青瓷窑址数十处,绝大部分均属宋代,烧瓷以碗较多,碗里多刻花篦点纹装饰,外部刻复线纹,这类碗盛行于宋元时期,在浙闽瓷窑发现最多。元代遗址多烧龙泉釉盘碗,器里中心多印阴纹花卉,偶有带八思巴文者,为数不多。

临海窑: 在今浙江临海,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均烧青瓷。一在五孔岙,烧瓷在南朝到初唐之间,所烧瓷器以碗为主;一在许市,烧瓷在五代到北宋之间,器物胎簿,釉色青绿,有雕镂极精的香薰,属越窑系。

黄岩窑: 在今浙江黄岩,故名。烧瓷于五代未到北宋。五十年代发现竺家岭、牌坊山等八处窑址,以生家岭窑遗址面积最大,遗物最为丰富,属越窑系。器物纹饰题材以刻花花卉为主,鹦鹉纹在越窑系瓷窑中比较常见,但多为细线条划花,黄岩窑为刻花线条粗放,纹饰生动,富有特色。

温州窑: 在今浙江温州西山一带,故名。遗址面积较大, 烧瓷在唐宋时期。所烧瓷器受到瓯窑和越窑一定影响,胎釉色调较浅,保留了早期缥瓷固有传统;粗线条划花以及支烧方法与越窑有共同点。宋代盘碗多带刻花划 花装饰,支烧工具亦与越窑系大体相似。

丽水窑: 在今浙江丽水,故名。已发现窑址二十余处,早期遗址在吕步坑,始烧于南朝后期到唐;元代窑址发现较多,均属龙泉窑系,保定窑器里心多印蒙古官书八思巴文;龙泉大窑、安仁口及武义等三处窑址也有这类文字出土,多为阴文,印于花卉纹饰之中,保定窑为大字。

泰顺窑: 在今浙江泰顺,故名。烧青白瓷,复烧窑具口大底小,是完整的整体,装坯时先装小器,依大小可装九件,上面一件口径最大。所烧器物釉色偏灰,器里有简练的刻花纹饰。

江山窑: 在今浙江江山,故名。烧瓷从宋代到清代,因地距江西较近,受景德镇、南丰两窑一定影响。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主,造型纹饰与江西有近似之处,同时兼烧少量青瓷、黑瓷。元末以至明清两代烧青花瓷,经过测定分析,所用钻矿与江山县产者近似。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兄所烧者曰"哥窑",弟者曰 "弟窑"。两窑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此后有关两窑的著录渐多,均源于此。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星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经多次调查与发掘,迄未发现传世哥窑标本,哥窑是否属于龙泉窑系统的问题还有待于证实。(弟窑即"哥窑")

萧县窑: 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始烧于唐代,烧白、黑、黄釉器物;宋代主要烧白瓷。白土镇曾采集到白瓷瓶一件,瓶身刻 "白土镇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菩萨花瓶一对供养本镇南寺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三十六宇,由此得知金代此窑仍烧白瓷。

宿州窑: 在宿州境内(今安徽宿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辉出疆时见虏 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泅近处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窑作风;明清两代文献著 录宿州窑者多来源于此。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泅州窑: 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栖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著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谓泅州 窑在洒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寿州窑: 在寿州境内(今安微淮南高塘湖滨湖一带,唐属青州),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共发现隋唐 窑址六处。管家咀最早,隋代开始烧青瓷,有贴花、划花装饰;余家沟遗址出土物以碗为多,此外有注子和枕,器物多平底,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釉多黄色,与唐代陆羽《茶经》所说的"寿州瓷黄"特征吻合。

繁昌窑: 在今安徽繁昌,故名。始烧于宋代,五十年代在繁昌柯家冲发现青白瓷窑址十一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胎较薄,釉光润,无纹饰者多。安微合肥、桐城、铜陵、枞阳及宿松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有的来自景德镇,有的为繁昌窑产品。

长沙窑: 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故名。共发现窑址十余处,烧瓷多在唐至五代,为唐代重点瓷窑。品种以青釉为主,兼烧少量褐釉、酱釉、绿釉和白釉等;装饰有釉下彩绘、印花、贴花和彩色斑点几种。釉下彩绘创始于长沙窑,中唐时开始出现单一的釉下褐彩,后演进列褐绿两种彩色;以彩色斑点作装饰的较普遍,始饰以大圆斑四组,渐变为小斑点组成纹饰;贴花多装饰在壶罐腹部,题材有人物、鸟兽、园景、双鱼相葡萄,在纹饰上多施以酱釉圆斑。长沙窑瓷器唐时畅销海内外,在今日本、南朝鲜、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地都有出土,南朝鲜出土两件带铭文注子,一书。"卞家小口天下有名",一书"郑家小口天下第一",富有商品宣传特色。

湘阴窑: 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 一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 隋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盘心纹饰即达三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窑的一部分。鸟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

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间。建国后发现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石 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宋代已发现有湖 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遗址,均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杨梅亭等三处窑址也改烧青白瓷,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装饰有刻花、印花、蓖花、蓖点等技法;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元代创烧青花、釉里红釉下彩装饰新品种。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型五千余件,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发展,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彩瓷品种更加丰富,色调一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窑瓷器,又能仿烧玉、石、漆、铜以及干鲜果品,几可乱真。南宋起产品就远销海外,如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丰城窑: 在今江西丰城寺前山--带,故名。始烧于东晋,历经南朝至唐代,早期所烧器物与江西地区东晋、南朝墓葬出土物近似。隋代高足盘心印有多种花叶纹饰,其造型纹饰与各地青瓷大体相同。唐代釉有青、褐二色,与陆羽《茶经》记载"洪州窑瓷褐"基本一致;唐时丰城属洪州,故此窑即唐代的洪州窑。

南丰窑: 在今江西南丰,故名。最早见于元代蒋祁《陶纪略》一书,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此窑。六十年代发现,七十年代再作调查,判明为专烧青白瓷单一品种的瓷窑。 始烧于宋代,所烧器物以盘碗为主,尚有注壶、盏托、盒子与枕,装饰以刻花居多,有剔刻月梅纹的,有酱口刻花碗,为其他青白瓷窑所不见。

吉州窑: 也称"永和窑"。在吉州境内(今江西吉安永和镇),故名。是江南地区名瓷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二十余处,始烧于五代,宋元时期有较大发展。品种丰富,有青白瓷、黑釉、青釉、酱釉、绿釉及白地黑花等。复烧方法与印花装饰借鉴于北方定窑,白地黑花来源于河北磁州窑。玳瑁釉、剪纸贴花以及窑变花釉是其特色,剪纸贴花纹饰题材有双龙、飞凤、梅花、朵花以及福寿康宁、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四字古语。六十年代以来江西地区宋墓出土不少此窑瓷器,南昌南宋嘉定二年(1209)墓葬出土的莲花纹炉及奔鹿纹盖罐,对于判断窑址及同类出土器物的烧制时代有重要参考价值。

赣州窑: 在今江西赣州,故名。始烧于宋代,烧青白瓷,有刻花纹饰;元代烧青白瓷、黑釉及龙泉釉。发现的高足怀与柳斗杯有地区特色;杯里施釉,外部划刻柳斗纹,不施袖,颈部有凸起白色乳丁一周。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元代沉船一艘,打捞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还有赣州窑柳斗杯及吉州窑白地黑花瓶等。

陶窑: 唐代景德镇陶玉主持的瓷窑。始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 润,镇锺秀里人陶氏所烧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但景德镇发现古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时期,未发现唐代遗址《景德镇陶录》所记陶窑尚待证实。

霍窑: 唐代景德镇霍仲初主持的瓷窑。最早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 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霍窑迄今未发现,据景德镇已发现的三处五代时期窑址标本看,青瓷白瓷都采用迭烧法,碗心碗足都有支烧痕。迭烧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方法,唐武德四年(621)约早于五代三百年左右,其烧瓷办法可能更为原始。书载以此瓷进御,为一疑问。

御土窑:元代景德镇烧造贡瓷之窑。见于元孔齐《至丘直记》"饶州御土"条云,"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上作盘、盂、碗、碟、壶、注、怀、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同书"窑器不足珍"条又云:"尝议旧定器官窑皆不足为珍玩,盖予真有所见也。在家时表兄沈子成日余干州归,携至旧御土窑器径尺肉碟二个,云是三十年前所造者,其质与色绝类定器之中等者,博古诸往往不能辨。" 据此可知,元代御上窑既烧贡御器皿,又仿烧定窑大盘。

御窑厂: 也称"御器厂"。在今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洪武(1368一1398)间设,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烧造瓷器。明代 派宦官主持窑务,清代派监窑官监督烧造。所烧瓷器质量精工,不计工本,动辄以万计,仅宣德、嘉靖年间所烧瓷器即达八十万件。产品也称"官窑器",是对民窑器而言;官窑器多按颁发式样承做,不同时期有不同造型与纹饰,但龙凤纹占很大比重,底部多书写"大明□□年制"或"大清□□年制"六字款。

民窑: 民间经营的瓷窑。历代瓷窑绝大多数都属民窑。五代时期出现官办瓷器,宋代有汴京官窑相修内司官窑的命名。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御窑厂,但民窑仍大量存在。民窑生产的瓷器也称"客货",造型纹饰不受官府拘 束风格与官窑瓷器迎然不同,题材丰富,画笔自由奔放。清康熙时青花、五彩瓷器上的历史故事画大量出现,有伍子胥举鼎、周处斩蛟、空城计、西厢记等。蓝彩、黑彩、金彩的使用,使彩瓷更加辉煌灿烂,五彩品种由此得到新的发展。

枢府窑: 元代官府在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及盘碗,也有"枢府型"之称。带枢府字铭的瓷器是元代官府机构定烧 器物。宋代有枢密院,元代因之,但无"枢府"机构名称。枢府窑瓷器绝大多数均为印花,纹饰有云龙、飞凤、云雁、缠枝莲等。景德镇湖田窑元代瓷窑遗址发掘时,出土有大量枢府窑瓷器。

祟安窑: 在今福建崇安,故名。已发现窑址十一处,属宋代者八处。因距建阳较近,发现有专烧黑瓷的窑址,造型与建窑相似;烧青白瓷者发现两处,出土器物有盘、碗、杯、碟、洗及盒,质量以苑埂窑所烧者为精。因地邻江西,青白瓷受景德镇、南丰两窑一定影响。

浦城窑: 在今福建浦城,故名。烧瓷约在南宋到元代前期。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碗窑背,烧青瓷,遗物以碗最 多,瓶、罐等器少量发现,有双耳活环扁瓶,瓶身两面印福寿字,这种瓶在距浦城较近的浙江龙泉窑有大量烧 制,可见受龙泉窑一定影响;一在大口村,以青白瓷为主,器身多印有阳纹装饰。

光泽窑: 在今福建光泽,故名。五十年代在茅店发现宋代窑址一处,遗物有青白瓷及黑瓷两类,青白瓷数量多, 胎洁白,造型多种多样,装饰仅印花一种,纹饰题材有双凤、飞鹤、蝴蝶、双鱼、水藻及花卉,釉色有的偏灰,有的偏黄;黑瓷多为各式茶盏,有兔毫与酱斑,但为数不多。

建阳窑: 旧称"建窑"。在今福建建阳,故名。创烧于宋代,建国以来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十余处。对水吉窑进 行重点发掘。宋代饮茶最受人欢迎的兔毫盏,就出产在这里。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窑址里出土有碗底刻"供御"、"进盏"字铭的茶盏。以后发掘时又发现黑瓷堆积层下面有青瓷堆积,这表明建阳窑烧黑瓷前曾烧过青瓷,后改烧黑瓷,专门烧制供饮茶用的黑瓷茶盏。 (建窑: 即"建阳窑")

连江窑: 在今福建连江,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建国初在浦口、魁歧发现宋元时期窑址群。浦口镇所属井头里、锦上窑及西山顶三处遗址均烧青白瓷,有精粗之分,精看为白胎,数量较少,粗者釉偏灰。三处遗址也烧少量青瓷碗,碗里饰以刻花蓖划纹,碗外刻复线。烧这类碗的瓷窑福建发现很多;也发现有仿浙江龙泉窑浮雕莲瓣纹碗的,胎釉纹饰均很相似。

闽清窑: 在今福建闽清,故名。烧瓷于宋元两代,共发现遗址四处,专烧青白瓷,胎质坚细,造型多样,纹饰较丰富,釉星浅灰色,青的色调少,有福建地区特色。

福清窑: 在今福建福清,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五十年代在县东门外东张区发现宋代窑址五处,均烧青釉刻花蓖点纹及黑瓷两类器物,风格与福建各地宋代同类窑址出土遗物基本属于同一类型。

莆田窑: 在今福建莆田,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县东十二公里西天尾,遗物全系元代青瓷盘碗,器物里心多印阴纹折枝花卉,也有灵芝纹,发现数量较少,制做稍粗;一在县西南三十八公里许山,遗址面积较大,专烧青白瓷,遗物为元代盘碗及洗等器皿,变形少,釉色好,器底部与德化窑接近,纹饰多印花,有莲瓣、蝴蝶及十字纹。

仙游窑: 在今福建仙游,故名。窑址于1953年发现,遗留有青瓷、青白瓷及黑瓷标本,属宋代瓷窑。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兴化府志》之卷十二:"近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烧造器皿颇佳;……北洋澄林有瓷窑 烧粗碗碟;南洋獭溪有瓷窑烧酒缸花盆等器;景德里又有瓦窑专烧砖瓦,阖郡资以为用。" 据此可知仙游窑烧瓷历史较长,明代中期窑场已有多处,分别烧制细瓷、粗瓷以至砖瓦等,但明代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德化窑: 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安溪窑: 在今福建安溪,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最早见于明嘉靖《安溪县志》记述嘉靖 (1522一1566)前烧粗青瓷。经普查共发现窑址一百二十八处,属宋元时期的有二十三处,明清两代者一百零五处。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主,有各式盘、碗、瓶、壶、盒 子、军持等器,盒子有大小各种形式,印纹线条比德化窑粗,军持腹部比较丰满。胎较厚,瓶身有施酱彩者,是其特色。明代窑址中有烧青花的多处,有于盘心写 "一叶得秋意,新春再芳菲"诗旬的;青花盘的圈足多有砂粒,也有红绿彩绘花卉纹碗,均属于明末清初产品,在外销瓷器中颇引人注目。

同安窑: 在今福建同安,故名。是闽南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窑址面积大,产品质量精。东烧尾窑为唐代遗 址,烧青釉厚胎平底碗。汀溪水库附近的三处宋元时期窑址遗物极丰富。宋代以青瓷出主要比重,在盘碗等器 的里部都有刻花蓖划纹饰,碗外刻复线装饰,釉色多数偏黄。盘心印阴纹双鱼的则已具有明显元代作风;此外 还烧青白瓷,纹饰与青瓷基本相同,碗心修坯时多有一个小圆窝,瓶罐的外部多刻划由细线条复线交又的斜十 字形纹。南宋时大量外销,日本北九州出土有不少同安窑的完整盘碗及大量残破标本。

泉州窑: 在今福建泉州,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十一处,烧瓷均在宋元时期。 在东门外碗窑乡的两处,主要烧青白瓷,青瓷也占一定比例。西门外磁灶乡的九处,有青釉和黑釉租瓷,素烧 印纹坯发现较多,另有黑釉、绿釉军持,形式与菲律宾出土者完全相同,属蜘蛛山窑产品。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童子山窑,是专烧青黄釉褐色彩绘大盆的盆窑,盆有直口与折沿两种形式,盆里多画折枝花卉纹,有写寿山福海或写诗句的。日本福冈曾出土童子山窑彩绘盆完整器物。

南安窑: 在今福建南安,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已发现唐代至清代窑址五十三处。其中宋代有四十七处,烧青瓷,装饰特征与同安窑相同,青白瓷以各式盘碗居多;盒子造型较丰富,与德化、安溪两窑不 同,盒身较高,胎较厚,有瓜式与刻直线者,印花者极少。

潮安窑: 在潮州境内(今广东潮安),故名。经多次调查与,重点发掘,判明始烧于唐代,在南郊、西郊有青瓷窑址三处;北宋除南郊、西郊有窑址外,笔架山还有窑址群,都以烧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青白瓷各类器皿几无不具备,以喇叭口细长流的壶及浮雕莲瓣炉最具特色。解放前出土有四件带北宋纪年铭文的青白瓷造像,头眼须部点以黑褐色彩。这类带褐彩装饰的青白瓷,在广州西村及南海官窑也有发现,福建、江西也发现有类似器物,可见在北宋时期东南沿海地区较为流行。曾以外销为主,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古遗址里均有潮安窑瓷器出 。

惠阳窑: 在惠州境内(今广东惠阳),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窑头山,创烧于宋代,以青白瓷为主,釉色不 稳定,有青白、偏青、淡黄与浅灰各色,装饰有印花、刻花两种,纹饰题材内容丰富,造型多种多样;一在白马山,创烧于明中期,专烧青瓷,碗外刻菊瓣纹,里印福寿字,这类青瓷浙江龙泉窑大量生产,白马山窑应属龙泉窑系。

西村窑: 在今广州西村,故名。所产瓷器多数外销,五十年代对窑址进行大规模发掘与清理。始烧于宋代,有青白瓷、青瓷及黑瓷三种,以青白瓷为主,器物造型繁多,凤头壶及刻花折沿大盘可代表其特色;青瓷印花缠枝菊纹碗与陕西耀州窑风格相同,显系受后者影响。青白瓷宋代大量外销,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古遗址出土瓷器 中,均有发现。

兴安窑: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严关附近,故名。始烧于宋代,地面遗物以青瓷占主要比重,尚有黑釉及玳瑁釉标本;装饰乡为印花,印纹陶范也有发现,印花碗有荷花流水纹及福海寿山字铭。

永福窑: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城厢镇窑田岭一带。是七十年代新发现的宋代窑址,专烧青瓷,遗物有碗、 盏、碟、壶、罐等器,碗里多印缠校、折枝花卉纹饰,釉色较稳定,大都为青黄色,印花碗用迭烧法,碗心都粘有五个支烧痕。

藤县窑: 在藤州境内(今广西仕族自治区藤县),故名。发现窑址两处:一在雅窑村,建于晚唐五代时期,遗址有青黄及酱褐釉器物;一在中和杆,烧青白瓷单一品种,有盘、碗、碟、盏、盒、壶、钵、灯、炉、枕等器物。胎质细洁而薄,釉质细润,色偏白;碗里多刻花印花装饰,遗址出土有完整印纹陶范,制作极规整。

容县窑: 在容州境内(今广西仕族自治区容县),故名。建于宋代,发现两处窑址,一在县西,烧青白瓷,遗物以碗最多,此外尚有杯、盏、盘、壶、钵等器;一在县东,主要烧绿釉,绿的色调与低温铅釉者不同,遗物有印花缠枝菊纹小碗,纹饰布局一如北方耀州窑系风格,唯胎白而薄,釉色翠绿艳美。

广元窑: 在今四川广元磁窑铺,故名。始烧于宋元时期,烧瓷品种较多,有黑釉、绿釉、黄釉和黄釉褐花,以黑釉产量最大。建窑兔毫盏、吉州窑玳瑁釉、赣州窑刻纹柳斗罐以及北方黑釉凸线纹罐等,此窑也都烧造,在四川瓷窑中极少见。

大邑窑: 在今四川大邑,故名。为唐代四川地区白瓷产地。最早见于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 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据此大邑白瓷碗当具胎薄、质坚、音脆和釉白如雪等特征,与唐代著名邢窑白瓷极为相似。但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四川地区唐代墓葬中也无此窑白瓷出土。

邛窑: 在耶州境内(今四川邛崃什坊堂),故名。为唐代四川川西地区早期瓷窑之一。建国后经多次调查,窑址以固驿窑烧瓷最早,遗物有南朝及隋代作风;什坊堂窑遗址面积较大,遗物具有典型唐代风格,有青釉、青釉 褐绿斑、青釉渴绿彩绘等装饰品种,与湖南唐长沙窑有不少共同点;造型多样,有瓶、壶、罐、洗、盘、碗等器,还有小件雕塑、各种动物禽鸟、杂技桶、胖娃等形象,姿态生动。

成都窑: 在今四川成都通惠门外青羊宫,故名。五十年代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于南朝,唐代遗物有 在浅黄釉下施加褐绿彩小斑点的,与邛窑有相似之处, 唯釉层薄而不润,釉色较浅,则又不同于邛窑。

华阳窑: 也称"琉璃厂"或"琉璃厂窑"。在今四川成都华阳胜利乡一村,故名。建于宋代,烧瓷品种有黄釉及黄 釉绿彩,遗物以绿色彩绘较多,有黄釉绿彩大盆,盆里中心刻双鱼纹,两鱼逆水并游,辅以水草,线条自然流畅,有较高水平。 (玻璃厂:即"华阳窑")

彭县客: 在彭州境内(今四川彭县),故名。建于宋代,专烧白瓷。1977年对遗址进行了局部试掘,出土瓷片有刻花及印花装饰,纹饰有与河北曲阳宋定窑近似者,采用覆烧方法,应属定窑系。出土还有南宋绍兴及嘉泰铜钱,对判断烧瓷年代有重要参考价值。

玉溪窑: 在今云南玉溪,故名。始烧于宋元,而止于明,共发现三处窑址,均烧青釉和青花瓷器。青釉有印花。花及无纹饰三种,印花多阳纹花卉,划花为云纹与水波纹;青花瓷器釉色与青瓷相同,纹饰有鱼藻、折枝花卉及四佛杵等纹;器皿以盘碗为多,还有玉壶春瓶、罐等。

秘色窑: 即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的浙江余姚上林湖越窑。秘色之名始见于晚唐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诗》,唐人对此未加注释;南宋赵德磅《侯靖录》释为:"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彭窑: 元代彭均宝在山西霍县设窑烧制仿古定器折腰式白瓷之代称。其器体薄尚素,土脉细白续腻,与定窑白瓷相似,但比青口欠滋润,极脆,时称"新定窑"或"霍器"。

郎窑: 清初郎廷极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窑及其所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瓷器仿古暗合,摹仿明永乐、宣德红釉烧制,釉水颜色,桔皮傻眼几可乱真,款字也酷肖,极难辨识。刘廷玑《在园杂记》谈及此事,事距郎廷极督造瓷器时间很近,极可能系刘所目睹。

臧窑: 清初臧应选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窑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所烧瓷器诸色兼备,有蛇皮青、缮鱼黄、积翠、黄斑点、浅红、浅绿、浅紫、吹红、吹青等,以前四种色釉为最佳;其五色、青花及插金、洋彩,皆精妙入神。

熊窑: 清初熊姓所创烧的瓷窑及其所烧制的瓷器之代称。据清代刘廷讥《在园杂记》:"近复郎窑为贵……更有熊窑亦不多让。"可推知姓熊与郎廷极同为清康熙时人,熊窑烧瓷似也在康熙后期。清末寂园叟《陶雅》有"吴音读雍如熊,遂目粉彩为熊窑"一说,近入也有称雍正民窑粉彩为熊窑者,似谓熊窑只烧粉彩。但据清宫造办处雍正年间档案,熊窑有梅椿笔山、蕉叶笔捵、海棠式洗、纸槌瓶、双耳小瓶、双耳扁瓶及冰裂纹圆笔洗等,就 造型看多属文房用品,系仿汝、仿官、仿哥或其他色釉品种,并非粉彩。

唐窑: 清代唐英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器有仿古各釉色,悉能巧合,又创制洋紫、冻青、银洋彩、水墨鸟金、珐琅、洋彩、黑地五彩、蓝花、黑花描金、窑变等,集釉色美之大成。其制瓷特技如搂空转心、天地交泰、玲咙透雕等,已臻妙境;所制各类工艺品及蟹螺等象生瓷形神兼备。且有自制诗、画及各体书;制成屏对,颇为精雅。

年窑: 清代年希尧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器多蛋青色,洁白莹素,兼有青彩、 描银、暗花等,玲咙剔透。尚有仿古瓷器,也巧于精制。

唐代青瓷压手杯


早在永乐青花压手杯没有出现以前,我国唐朝强盛时期,南方古越窑烧造青瓷的鼻祖就已经生产了精美绝伦的压手杯。它和永乐压手杯相比,所不同的是,前者是颜色釉瓷,而后者是青花瓷或彩釉瓷。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浙东地区的越窑烧制原始青瓷,它在漫长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中,终于在东汉时期首先在宁绍地区诞生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成熟青瓷。

越窑在东汉烧成青瓷以后,三国、西晋时期,它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然而,在东晋、南北朝、隋朝时生产又一度处于低潮。持续不断的战争,暂且延缓了生产力的迈进。这时,瓷器总体上造型变化不大,种类品种单调,且釉面易于剥落。唐朝中晚期以来,瓷业得到极大发展,窑场大量增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愈加精美。当时,全国最有名的窑址:南方为越窑,北方为邢窑,形成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

唐代有一部著名的论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书中把当时各地所产的瓷器作了评比:“瓷,越窑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窑类雪,则越窑类冰,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窑类银,越窑类玉,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窑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可见陆羽把越窑青瓷提高到很高地位,说明越窑青瓷在当时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社会上很早就享有卓著的声誉。

从出土和传世的越窑青瓷来看,质量确实很好。釉色葱翠,釉层均匀,深厚滋润,如冰似玉,造型典雅,式样优美。

得到这件唐代名瓷压手杯(见图),说来有趣。10年前,镇江古城市中心改造规划,在深挖10米以后,发现大量唐宋时期古井,当时国家还没有成立城市考古所,因此城市考古处于空白。这件名瓷历经万劫幸存出水,该市古玩市场的摊主售价50元,很多人嫌贵放弃,我经过洽谈,最终用20元买下,一直珍藏至今,令人难忘。

宋代越窑青瓷与唐代青瓷如何分辨


青瓷是我国传统制瓷工艺之一,造型典雅,色泽光润,自古以来就备受大众的欢迎。青瓷自商朝就已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青瓷制瓷工艺逐渐完美,也被烙上时代的印记。许多藏友在收藏时无法鉴别青瓷的年代。宋代越窑青瓷与唐代青瓷如何分辨。

宋代越窑青瓷刻花纹粉盒

宋越窑青瓷的鉴定方法:在鉴定青瓷的时候装烧工艺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窑口它的个性也就不一样,这种个性就为我们鉴别青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装烧工艺上面早起的越窑使用明火迭烧工艺。中唐元和朝发明的匣钵装烧是青瓷烧制史的一次重大的改革,也是装烧工艺的一次重大改革,不仅能够提升青瓷的产量,还能够使烧制的青瓷的品质提升不少。

青瓷的第二个特点:早期越窑的青瓷当中有支烧印记,在使用匣烧工艺之后,青瓷里的就不会有支烧痕迹,增加青瓷的美观性。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特征来判断青瓷的时期。使用匣烧工艺烧制的青瓷的底部会有少于支烧的痕迹。通过痕迹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可以判断青瓷的制造时期,这对于我们鉴定青瓷有着很重要参考价值。

在唐朝的初期是没有匣钵工艺的,采用的是明火迭烧的方法来烧制青瓷的,所有在唐朝初期以前使用的间隔窑具都是比较大的,它的泥点分隔的颗粒也是比较大的。从唐朝中期到唐朝后期,都是大量使用匣烧的工艺,使用的是薄形间隔具,所以,这个时期烧制的青瓷的泥点更为好看,排列精细。遗留的痕迹就是很好的证据。

鉴定青瓷还可以通过胎骨和釉色来鉴定,青瓷的釉色与釉料的化学组成有关系,还和窑炉中的炉火有关系,唐朝初期,越窑在窑炉结构上有了改善。青瓷不但呈现青色,还在青色的中呈现微黄色或者米黄色。

唐朝中期,由于在青瓷的制造上使用的是匣烧工艺,所以青瓷的色彩多为青色。但是在配料和窑炉上的不同,所以青瓷呈现的颜色也就会一定的变化。

唐朝晚期的青瓷所呈现的釉色晶莹剔透,五代北宋时期的青瓷的色泽大部分为青绿色,北宋晚期的青瓷则会呈现青灰色。

唐代梅县水车窑青瓷鉴识


梅县水车窑,又称梅县窑或水车窑,创于唐初,盛于中晚唐,北宋初期已少见。以烧造青瓷为主,生产历时近三百年。20世纪70年代发现,80年代初冯先铭先生赴窑址实地考察命名。冯先铭先生曾论及:“梅县窑在已发现的广东地区唐代瓷窑中以质量精、造型丰富而名列首位。唐代曾远销海外,泰国南部出土有唐代青瓷碎片,除越窑、长沙窑外,还有广东梅县窑和高明窑碗片,这是目前所知广东最早销往海外贸易瓷的实物例证。”

1985年由广东省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合作出版的《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是目前广东唐宋出土陶瓷研究最权威的著作,翻阅此书,我们毫不费劲就可以读出,广东唐代青瓷是由梅县水车窑“一统天下”。笔者清点了一下,书中列出的唐代青瓷标本19件,其中水车窑占了14件,潮州窑5件,书中所列标本仅是水车窑20多个品种中的5个。从质量上分析,水车窑更是超出潮州窑之上,独领风骚。

水车窑多分布在梅州市梅县水车镇瓦坑口(今水车大桥西端)、罗屋坑和南口镇崇芳山等地。完好器多见畲江镇的古墓出土,梅州市各县亦有少量出土水车窑产品的报道,平远县出土有双系罐,蕉岭县出土有箕形砚和四系罐等。梅县水车窑青瓷烧制时间跨度较大,分布在十几个窑口,不同时期不同窑口的品种均有差别。目前发现的水车窑青瓷标本刻铭包插器底刻有“张记”和“何和记”的两方瓷砚,以及刻有“M”字款的匣钵等。“张记”、“何和记”既是水车窑瓷业的商号,又反映了水车窑的生产关系。

唐代南方青瓷窑场众多,目前多见于古玩市场的唐代青瓷有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区生产的,品种繁杂,加之赝品仿品充塞市场,鱼目混珠。水车窑目前尚未发现有仿品,但市面上已有人用洪州窑或其他窑口的青瓷冒充水车窑。笔者根据多年的收藏鉴识经验,谈几点鉴别方法。

一、把握造型。

古陶瓷学即标型学,每个历史阶段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造型,同一朝代不同地区的造型大同小异,多有规律可循。关键要把握地方的“小异”即个性特征。

梅县水车窑青瓷的造型基本上反映了大唐雍荣富态的风格,与各地的风格有些小的区别,甚至与近在咫尺的潮州窑都有不同之处,与浙江的越窑和江西的洪州窑比较接近,与越窑造型较接近但略显拙朴有余而秀巧不足,而且釉质不同,越窑多半透明釉,水车窑多透明的玻璃釉。洪州窑与水车窑虽都为玻璃釉, 但其釉较薄,胎体亦粗松,故多有脱釉现象,且造型风格差异较大。

水车窑青瓷特殊品种有几个,一是巨制:如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八足砚,直径近达38厘米;大海碗,直径达34.5厘米;还有高达40厘米的四系大罐,这些巨制大器尽显大唐气象。二是广东仅见生产的品种,如“官”字款双系军持,不仅仅品种罕见,更难得的是带有令人难于解开的谜团——“官”字款。三是艺术造型品种:如鱼形壶,构图含蓄、简练,俨然一尊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如长把汤瓶,超长的把柄,优美的曲线,个性张狂,想象力丰富;如三足炉,塑以三只蛙足,既形象活泼,生动感人,又把先人对生殖能力极强的青蛙的虔诚崇拜表露其上。

1.造型种类。迄今统计,水车窑青瓷有四大系列:即日常生活用器、明器、祭器、文房用器,约20多个类别,40多个品种。以壶、罐、碗、盏居多。特殊造型有34.5厘米口径的大海碗、卧是玉璧底钵、三足炉、军持、瓜棱形执壶、双鱼形穿带壶、口径达38厘米的八蹄足砚、箕型砚、莲子罐、夹梁盖罐、耳杯、水盂(洗)、长把汤瓶等等。

2.造型特点。可用“中规中矩,苗秀拙朴”八个字概括。

高身罐接近椭圆型,罐身由肩到脚上下变化落差不大,显得稳重,轮廓线圆润流畅,苗条丰满,极富美感。越窑、潮州窑同类罐的肩部比较丰雄,上大下小变化幅度稍大。如矮身罐近乎圆斗,虽浑圆不足,对比河南唐三彩及越窑同类型罐的丰腴富态少了些许圆润, 而多了几份健硕。又如箕型砚的线条圆滑,转弯拐角不见明显硬朗的折线,较之越窑器的棱角分明亦有微小差别。壶、罐、碗唐代采用平足、饼形足、饼形玉璧底的多,五代宋初采用假圈足、圈足的多。再 ,如长把汤瓶的把柄为带弧度的扁长方型,前大后小,渐渐收尖,既美观又方便把握,好像是依人的手掌弧线来设计,很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江浙一带及各地窑口的同类品种造型多见圆形把柄,美感大打折扣。玉璧底葵口碗则是唐代至宋初全国各窑几乎都见的造型;杯、执壶、碗多仿同时代的金银器造型及受国外艺术风格影响。

3.造型演变。水车窑唐初的产品一般较粗拙,多施釉不到底,即半截釉;中唐以后技术日趋成熟,多施满釉。晚唐之前的罐、壶多有4~5棱的造型,唐末至五代多有5~6棱的造型。中晚唐的碗多为四出线葵口,五代至宋初多为5~6出线葵口。晚唐之前罐、壶、瓶的造型多恢弘大度,晚唐后期至五代宋初开始变化为瘦小灵巧。唐中前期的大砚、大壶、大罐、大海碗此时已不复见。壶嘴亦从中唐之前的粗短多棱形演变为晚唐至宋初的修长圆嘴形。整体造型的风格从阳刚至阴柔,从“大家闺秀”向“小家碧玉”转变。

二、把握釉质、釉色。

水车窑釉质多为透明的玻璃釉和少量混浊的半透明釉,是由于配釉的化学成份不同所致。越窑、长沙窑均属半透明釉,很少有玻璃釉者。水车窑玻璃釉多有开片裂纹,在20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如一块块不规则的碎石块堆砌一般,周围自然散布着露珠般的气泡。水车窑上品者犹如玛瑙般透脱明亮,又如翡翠般珠光内蕴;半透明釉则像新疆和田青黄玉,温润可人。

新仿青瓷的釉面要么光亮外浮,俗称贼光,要么失透无辉无宝光,俗称死釉。20倍放大镜下开片不自然,或无散在性露珠般清亮的气泡,或气泡小而密集不清爽。

水车窑虽为青瓷,但青绿不尽相同,色阶比较丰富,如观南方四季变幻之山林草木。有湖水绿、豆瓣绿、艾色、翠绿、黄绿、青白等颜色。黄褐色少见。就釉色而言,一点也不逊于越窑秘色瓷。五代至宋初釉色则向青白色过渡,已初现北宋青白瓷的端倪。

三、把握胎坯。

五代之前水车窑青瓷的坯胎多粗拙随意,胎体厚重坚硬,胎坯颜色灰青,或如青砖色、青黑色,很像后世龙泉窑的黑胎青瓷。五代至宋初,胎体稍较唐代时轻巧,胎坯颜色亦从灰青色转变为灰白色,已显露胎体向白色瓷胎进化的迹象。尤其是宋初的青瓷卧足盘、粉盒等器皿,胎薄体轻、精致秀巧,其制坯成型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水车窑古陶瓷的胎骨非常干爽,老气,新仿的瓷胎外观上多显得湿润、稚嫩,水车窑坚硬的灰青色瓷胎目前尚难以模仿到位。

四、把握特殊工艺。

不同朝代、不同区域、不同的工匠群体无不打下各自的烙印,形成各自的风格。

同是唐代、五代的青瓷,水车窑与越窑和潮州窑在制作工艺的某个环节会呈现出不同之处:

1.器底刮削工艺。唐代水车窑罐、壶、瓶的器底多为无釉平底或饼足底,胎体外露,容易观察刮削工艺留下的痕迹,似采用竹片刮胎,且仅行一次工序,故器底多留下不整齐的帘格式刮线痕,越窑、潮州窑多无此痕迹。江西洪州窑则有抛物线刮削痕(推测为弓式铁线或牛筋线拉削工具所致)。水车窑五代宋初瓷品的器底刮削工艺已有改进,此特征不复存在,并逐渐向浅圈足和施满釉的工艺进化。

2.垫烧工艺。大约从中唐至宋初,水车窑的盘、碗、碟、盏的制作工序均采用先施满釉,后在器底等边三角点位置擦去小块釉汁,再在擦去釉汁的部位垫以陶粒,匣钵装烧。成品器底的三个垫痕十分明显,这是由我国著名的古陶瓷学专家冯先铭先生发现和考证出的重要特征,也是水车窑区别于全国各地窑口产品最独特之处。但应该提醒注意的是,水车窑的罐、壶、瓶、炉等器底无垫烧痕,若有,可立判非水车窑之器。

水车窑除宋初产品有小部分简单纹饰外,余皆清一色素面青瓷,毫无纹饰。且器物厚重,有口沿薄器底厚之特点,掂之坠手感特别强(个别薄胎产品除外)。唐代水车窑瓷品严格来说属半瓷,比真正意义的高温烧成瓷器尚有距离,但比之陶器其烧成温度又要高,约在1000至1200摄氏度之间,因此用手指叩之声音沉闷中带有轻微金石声。五代至宋初烧成火度明显提高,多数产品胎体坚致,叩之发声沉稳、清亮。

宋代名窑景德镇青白瓷注子注碗


龙泉窑在浙江这片有着深厚青瓷工艺基础的土地上,宋代又诞生了龙泉窑青瓷。龙泉青瓷继承了汉唐五代以来越窑青瓷的优秀传统,再经过对原料的筛选和烧制技巧的提高,烧制出如玉石般温润美丽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代表着中国古代青瓷工艺的巅峰。

景德镇享有“瓷都”之称的江西景德镇,在宋代以烧造青白瓷为主。这种青白瓷的釉色介于青白两色之间,青中寓白、白中显青,所以叫作青白瓷,又称“影青”。景德镇青白瓷与北方定窑白瓷有密切关系,这是由于宋王朝国都从河南开封南迁至浙江杭州后,北方的各类工匠部分到了江西景德镇和吉州。他们把烧制白瓷的高超技艺与南方传统的青瓷工艺相结合,利用当地优质的瓷土、燃料和水源,创制出晶莹剔透的青白瓷。这种瓷胎体洁白、致密、精细,透光性极强,使釉色因厚薄不同而发生变化,釉厚处呈青绿色,釉薄处作青白色。景德镇青白瓷晶莹透彻的釉质与定窑象牙白的乳浊釉形成明显的对比,而全靠优质胎质本身形成的白色,使青白瓷成为真正本色的瓷器,为后来各种彩瓷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哥窑宋代名窑中,除六个主要窑系外,需要特别说明的还有哥窑。哥窑瓷的“开片”技法,被誉为一种人为的“瑕疵之美”,在宋瓷艺术中颇受推崇。所谓“开片”,就是釉面的裂纹,它是因釉料中加入特殊添加剂形成的一种釉面龟裂效果。最精美的叫“金丝铁线”,即先在窑炉中冷却形成大开片裂缝,然后在裂缝间填嵌褐色紫金土后造成暗色的“铁线”;出窑后,器物釉面继续出现细小的龟裂,遂又呈现出细密的金黄色小开片,这便是“金丝”。金丝铁线,满布器身,形成哥窑瓷的奇异风格。

宋代瓷器以瓷胎、釉质和釉色最负盛名,同时宋瓷的造型艺术水平也极为高超。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定窑白瓷孩儿枕,塑造了一个仿佛刚刚玩耍累了而伏地休息的童子形象,圆圆的大脑袋偏枕在前屈的双臂上,压在下面的右手中还握着系有长穗的彩球,两腿略微蜷曲,双脚上扬,姿态自然顽皮,造型生动而有神韵。同时,考虑到器物的实用功能,中间凹曲的腰部正好形成适于人头枕的枕面,造型美和实用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唐代名窑洪州青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唐代名窑洪州青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名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