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品鉴——叶佩兰

陶瓷品鉴——叶佩兰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8-21

【www.taoci52.com - 陶瓷艺术】

中国的彩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东汉青釉、褐釉瓷器烧制成功以后,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成就。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瓷业迅速发展,在青瓷的基础上出现了青釉黑褐色彩斑瓷器、黄釉绿彩瓷器,改变了早期瓷器单一色的状态。隋代又将白瓷烧制成功。到了唐代,南北方的瓷业发展空前繁荣,瓷窑广泛兴起。特别是巩县窑的唐三彩、长沙窑的釉下彩以及郏县窑的黑釉蓝斑等许多品种都闻名中外,在瓷器装饰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最近有报道,在印尼爪哇附近,由德国公司组织打捞的一只中国唐代沉船上的唐代文物约六万件,90%以上为瓷器,以唐代长沙窑最多。可见其时中国瓷业发展的盛况。宋、辽、金时代更是名窑辈出、名瓷荟萃,装饰上也更丰富多彩。金代的釉上彩绘尤为突出。

元代景德镇形成全国制瓷中心,中国制瓷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彩瓷阶段。最突出的就是青花瓷器的烧制技术完善成熟,并大量输出海外,同时还发明了釉里红、红釉、蓝釉、卵白釉等。明清两代是我国瓷业生产飞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御窑厂的设置,制瓷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使官窑瓷器产品精细入微,其中著名的品种如永乐、宣德的青花,成化的斗彩,万历的五彩,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粉彩等,驰名中外,经久不衰。如泰国王宫建筑的一些外墙就是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生产的中国粉彩花鸟瓷砖作为墙面,非常高雅。TaoCi52.Com

中国古代彩瓷具有久远的艺术魅力,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国内外拥有大量的热爱者。他们渴望通过书籍更多地了解中国彩瓷,而在我国当今的图书市场上虽说有关的书籍林林总总,但真正通过悉心研究后的著作却如凤毛麟角。著名的中国古陶瓷专家叶佩兰先生集几十年研究之经验,历时四年,著就这部《中国彩瓷》。洋洋二十余万言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彩瓷发生、发展的渊源,完整清晰地勾勒了中国彩瓷的脉络;九百幅精美的实物彩照更让读者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彩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九百幅照片中多有北京故宫博物院从未展示、发表过的器物,为读者提供了新的彩瓷实例。叶先生以深入浅出的行文,就每朝每代彩瓷的制作方法及其特征作了通俗易懂的叙述,并以对比实物照片的方式论证不同朝代的彩瓷的异同,其中颇多叶先生几十年研究古瓷的经验及独到的心得。从而使读者在了解中国彩瓷发展史的基础上,能较快地掌握鉴别彩瓷的要诀。本书可谓图文并茂,权威实用,堪称中国彩瓷第一书

精选阅读

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 推动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文学艺术的大力支持,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又一投资热点。而古陶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物化符号,古陶瓷美学具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传统和自身发展的历史一贯性,成为收藏者的最爱。

然而,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火热,艺术品鉴定市场的乱象更加触目惊心。艺术品鉴定市场的乱象,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秩序,更影响了我国艺术品行业的国际形象和声誉。那么,如何有效地遏制艺术品鉴定乱象?目前国家积极推动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建设,力争使艺术品鉴定工作更客观、更“科学”。

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建设首先要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即‘六位一体’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科技鉴定和经验鉴定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微观痕迹鉴定法是古陶瓷主要科技鉴定方法之一,也是艺术品鉴证必经步骤。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是以便携式显微镜为科技基础,而且便携式显微镜也是古陶瓷收藏鉴赏鉴定的一个科学辅助工具。其实,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是传统经验鉴定的延伸和发展,而且是有科学根据的,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和推广。

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法是依据物质自然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在便携式显微镜下都可以清晰准确的呈现出来,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用这种方法作为一个辅助工具看古陶瓷老化痕迹出土状况等,直观、易懂、行之有效,因此开始在收藏圈里面逐步普及,成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陶瓷由于不同的窑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材料配方,不同的烧造温度,不同的使用程度,不同的出土地点,不同的保存环境,同一器物不同的方位等等,他所呈现出来的老化微痕迹不同,藏家们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多对比多观察。

宋代哥窑传世绝品鉴定法则


人曾统计过宋哥窑传世绝品的存世量大约在300件以上,比汝窑器的存世量大约要多3倍左右。这300多件传世哥窑器是根据什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确定的,我们不可能件件均知、一一都明。我们认为,要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宋代哥窑器传世绝品,起码应当具备下述种种特征。

一、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瓷胎满釉器有“紫品”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

二、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三、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四、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

可惜的是,在许多介绍哥窑的著作中却很少提到这个“攒珠”且“聚球”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又是历来仿哥器无法做到的,著名的雍乾时期最能乱真的仿哥制品,能做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却无法做到“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宋代古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结合以上特征加上这个重要依据,让我们回头看看存世的300多件宋哥窑器有多少是传世的绝品!

叶国珍来深诠释南宋官窑文化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古陶瓷科学与艺术研究学者、浙江萧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所长叶国珍教授今晚将在福田区文化馆作题为“南宋官窑文化内涵赏析”的讲座。尤为难得的是,汇聚了27件作品的“浙江省南宋官窑非物质文化遗产聚珍展”也将于当天同时在该馆主办的社区艺文公共空间茶淘会开幕。

被视为中国古瓷登峰造极之作的南宋官窑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南宋官窑位于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是南宋朝廷为宫廷用瓷而由官家建造的瓷窑,“南宋王朝历时138年,官窑也生产了138年,而目前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传世之作不过100多件。”叶国珍告诉记者,这与官窑采用的特殊的紫金土材料及复杂工艺密切相关。在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拍到6000万港币之巨,似乎已经说明了官窑的价值。

56岁的叶国珍经历独特,他早年在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陶瓷艺术创作,1986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工程系。为了再现早已失传的南宋官窑,叶国珍通过收集资料、考察遗址、分析各种制瓷原料和化学成分、分析官窑碎瓷片岩相结构、模拟官窑制瓷工艺,经过二千多次配方调整和工艺试验,历时二年多时间的科学研究,于1978年恢复了失传已有七百多年的南宋官窑,并因此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豫之门》品鉴青花瓷前身 藏品回流也需谨慎


红绿彩狮形枕

罗盘

在收藏市场,很多人一听到“回流”二字,立马就觉得一定是真藏品,一定是好藏品,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本周四晚22:05,河南卫视《华豫之门》节目现场针对海外回流现象引发热议,且看专家教你如何火眼金睛揭开“假回流”的面具。青花瓷蜚声海内外,你知道它的前身是什么吗?本期《华豫之门》邀您一起品鉴。

盛世收藏“回流”难挡真假回流现原形

近几年,藏品回流现象日渐火热,有大量流散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陆续“回流”到国内的各级、各类艺术品市场中进行交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处于高速上升期,大多数投资者的经验不足,鉴定能力有限,而且“水往低处流,货向高价走”,中国市场逐渐成为海外“回流”文物艺术品的理想销售地。

宋长刚,一位在日本岐阜拥有五家中式餐馆的东北人。他带来了自己一年内收藏的三件中式瓷器,均带有日式的包装盒和包装带。宋先生说,自己其实并不懂收藏,近些年手头有了些积蓄,身在国外思念故乡,在日本看到这些老式的中国瓷器,就萌生了带回国内的想法。如果藏品是真的,也算是为中国的藏品回流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像宋长刚这样饱含一腔赤子心的藏友大有人在,那么,海外回流现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金代珍贵红绿彩狮形枕现身《华豫之门》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之一,青花瓷为世人所熟悉,但是你了解它的前身红绿彩吗?釉上彩的萌芽——红绿彩,这种宋、金时代新创烧的瓷中珍品,开创了在瓷釉上进行彩绘装饰的新方法,直接影响到明清五彩、斗彩、粉彩乃至珐琅彩的创制,为之开创了先河,打下了基础。这么难得一见的藏品,让现场的专家和观众们都惊叹连连。持宝人陈豫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自己的藏品就笑得合不拢嘴。原来,这是当年谈恋爱的时候,老公送给自己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旧精心保存。说起这个狮形枕还闹了一个笑话,因为自己属虎,所以老公就把它当做虎形枕送给了陈豫。用专家徐鸿老师的话就是:“你老公是一个文物鉴定家,但不是一个动物学家,他把狮形枕和虎形枕搞混了。”这也难怪,古时候瓷器的器型都是“象形”的,换个时髦的词儿就是仿生。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不妨碍他们夫妇俩的深厚感情。

本期《华豫之门》,还有很多珍奇的藏品。规矩镜的三种叫法你了解吗?更有《茶花女》的翻译者林纾的书画作品,指南针的鼻祖罗盘等藏品为您细细品读。

一叶一菩提——吉州窑木叶天目盏的禅意之美


吉州窑,位于赣江西岸,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宋代时期,吉州窑与北方磁州窑、闽北建窑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窑系,影响极大。 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

木叶天目,以植物木叶为瓷盏装饰,在黑盏釉面的衬托之下,树叶形状茎脉毕露,神秘莫测。茶盏内壁装饰树叶贴花,叶脉清晰可见,充分反映了宋代吉州窑高超的制瓷水平。木叶纹茶盏作为宋瓷茶盏最高杰作,负有盛名。

吉州窑木叶盏大部分盏内外通体呈现黑色,也有的呈现酱釉色。釉到底足,少数釉不到底。盏形有斗笠型、普通小口圆盏、束口盏、钵型盏等等。其胎质紧致,盏内木叶茎脉清晰、栩栩如生。只观木叶,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平铺盏底,有的牵越盏口,有的静卧盏腹之侧。常见的为一盏一叶,当然也有一盏多叶,颇具情趣。木叶盏叶片多以褐黄为主,也有见灰白、紫色等等。吉州窑木叶盏为宋代独一无二之品类,没有玳瑁、油滴之美丽结晶,没有虎皮、曜变之色彩,但是木叶之朴实无华,天然去雕饰之工艺,足以给人们无尽遐想。

了解吉州窑木叶盏,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当属木叶盏的用途。学术界其实一度将其与宋代建盏放在一起,认为是宋人斗茶、点茶专用盏。此观点招来不少质疑声,比如,斗茶盏以素黑为最佳,盏中饰木叶,岂不多此一举?当然,还有一种观点,木叶盏为当时禅宗僧侣专门定制的佛家茶盏。

江西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也是禅宗“五宗七派”发源所在。宋代江西,仅仅吉州境内禅宗寺庙就不下50座。当时,禅宗茶道礼仪十分之讲究,自然离不开“禅茶一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佛家,“吃茶”早就超越了世俗。

木叶盏为禅宗寺院僧家专用盏,“禅茶一味”自然是最好的诠释。宋代江西抚州白杨法顺禅师曾经把落叶比喻为“体露金凤”,其诗中说:“金凤体露复何言,大道从来绝变迁。一叶飘空天似水,临川人唤渡头船。”南宋天童密庵咸杰的“一叶飘空万木秋,翻思光境急川流”及宝峰云庵真净的 “一叶落,天下秋,庐山山北到江州”,均体现了一种禅宗以境悟心。远古禅僧手把茶盏,静观盏内桑叶,呈自然飘落且叶脉分明之状,从而本体达到自性清静、天人合一之状态。故,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土锻造的茶盏之中,远非一般普通喝茶的茶具,而是以“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之禅意,追求本体之化境。

吉州窑木叶盏装饰的木叶多以桑叶为主,但是并不绝对。从目前的木叶残片可以看出,木叶多以桑叶、杨树叶为多,也有樟树叶、豆荚叶、桃树叶、银杏树叶等等。由此可见,当时窑工并无刻意选择某种树叶,而是信手取来附近树木叶子。但是,桑叶盏始终是寺庙僧侣定制茶盏,也许与佛家僧侣信仰有关系吧。

陶瓷欣赏


青花瓷:

青花瓷是釉下彩的一种,先在干燥的土坏上用。蓝色的色料绘上各种图案。再淋上一层透明釉,即可入窑烧成。

唐三彩:

唐三彩是低温釉烧成的陶器,三彩并非只有三个颜色,出土作品以黄褐绿三色最多。而且唐代作品最为出色,故以此命名为唐三彩。

交趾陶:

广东五岭以南古称交趾,当地陶匠发明集合捏塑、彩绘、烧窑艺术及一身的工艺,故称交趾陶。交趾陶为低温烧成,多取材自中国传统动物、人物或吉祥物。原为庙宇装饰,今为艺术极品,收藏者众。 

现代陶: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带动艺文风气,陶瓷也成为美术科系里的一门课程。有愈来愈多受过正统美术训练的艺术家投入陶瓷创作的行列。这些新生代陶艺家,具有化工基础,有实验的能力,在造型、构图、釉色上亦不甘于受传统中国陶艺的约束。无疑地,陶瓷已成为艺术家表现其创作理念的媒介之一

中国·陶瓷艺术(一)——中国陶瓷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第一篇 中国陶瓷概述

陶瓷的类别:陶器与瓷器

举世闻名的中国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

陶瓷,是由粘土或主要含粘土的混合物,经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由于炻器数量很少,故主要介绍陶器、瓷器两类。

(1)陶器

陶器是以粘土为原料烧制成的实用器皿。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摄氏1000度,胎质粗松,器表一般无釉或只涂有低温釉,故具有吸水性、敲击之声不清脆等特点。

中国陶器源远流长,早在约一万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发明了陶器。原始陶器是泥质陶器,制作简单,表面无装饰。新石器中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出现了彩陶艺术,多为红陶。新石器晚期,红陶开始转向黑陶。其后,以黑陶为主的龙山文化亦称黑陶文化,是中国陶器文化中的精品。

随着历史的发展,彩陶、釉陶、白陶等相继出现。唐代,制陶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为著名的陶器工艺品当推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质生活用具和陶塑艺术品的总称。它以黄、绿、蓝作基调,经过反复的窖变,呈现出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颜色,展示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风韵。其中,尤以唐三彩马最为有名。明代,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工艺,驰名中外,紫砂陶壶堪称一绝,享有“世间茶壶称为首”的赞誉,在国际搏览会上屡获殊荣。

(2)瓷器

瓷器是以高岭土等作为原料,经过摄氏1200度的高温,并涂以高温釉烧制而成。

瓷器是由陶器演变发展而来的。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就创烧出了原始青瓷器。自东汉时期始,瓷器工艺日见成熟。从魏晋南北朝时起,南方和北方的青瓷就渐渐有了区别。南方青瓷以浙江越窖为代表,北方青瓷以河北邢窖为代表。北朝晚期,河北邢窖烧制出了白瓷,揭开了中国瓷器史上又一个新篇章。唐代,最终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

在唐代制瓷工艺中,在青釉、黑釉、褐釉等器物上另外施加不同颜色的釉,烧制成绚丽多姿的彩瓷,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的新手法。彩瓷的出现,标志着陶瓷发展史上第三个阶段的开始。

宋代,是陶瓷技艺的繁荣时期,以高度发展的单色釉著称于世。

元代,瓷器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和多颜色釉,把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

明清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瓷业中心。“珐琅彩”和“粉彩”代表了清代陶瓷的最高成就。其中珐琅彩瓷器被誉为“世界奇迹。”

中国是世界上陶瓷出口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陶瓷器皿来了解中华文明,并把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China)。

陶瓷渊源与发展概述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相传尧传天下于舜,舜传天下于夏禹,禹则传给其子,开始了所谓的“家天下”。夏传至桀,暴虐无道,商汤将之放遂,自立为帝,所以以征讨得天下者,自汤开始。商得天下后统治达六百余年(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前后),一直到纣王。后被武王征伐,纣王自杀,于是天下归于周。周朝的统治时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事实上的有效统治在公元前771年就已结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统之中国开始,但秦王朝只持续到公前206年,就被汉朝所取代。在这千数百年间,除日用餐饮器皿之外,祭祀礼仪所用之物也大为发展。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烧造技艺有所发展,较为坚致的釉陶普遍出现,汉字中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通商路线,中国与罗马帝国开始交往,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从此一时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来影响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时传入我国。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公元581年隋朝夺取了权力,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统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唐末大乱,英雄竟起,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朝代争夺局面,即五代,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连年战乱中却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由于东北的(辽)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统治者被迫南迁,再后则被蒙古族所灭。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随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自杀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从吴三桂召满清大军入关到1911年清室覆灭,满清统治垂二百余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中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民国初,军阀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曾特制了一批“洪宪”年号款识的瓷器,这批瓷器在技术上不可谓不精,以粉彩为主,风格老旧。由于内战频仍,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整个陶瓷工业也全面败落,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未出现过让世人注目的产品。

元朝陶瓷


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武力,灭宋灭金,入主中原,至1279年忽必烈率大军覆灭了汉族在南方的赵宋政权,进而控制了整个中国的土地。元朝的统治只有九十余年,而且又连年混战,所以从整体上看,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除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没有太多发明。

但仅就江西景德镇陶瓷而言,情况却大不一样,元朝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一个原因是景德镇地处皖赣边区,受战争影响不大,社会经济状况较为安定;二是当地原料丰富,开挖使用较为便利,技艺上博采众长,产品制作精致,有“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三是因为宫廷重视,在景德镇设立了全国唯一一所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再一个原因就是出口量增大,从另一个角度刺激,促进了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在瓷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达到青花瓷那样影响巨大而且流传深远。青花瓷器的真正全盛时期在明代,制造技术传播至近东、日本等到国,最后传到欧洲。

虽然青花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景德镇相关,但首先使用氧化钴为着色剂进行彩绘装饰,最早出现在近东。早在九世纪,米索不达米亚地区还生产了一种陶器,先在胎体上罩一层含有氧化锡不透明的白釉,再在釉面上用氧化钴做彩料绘制图案,使画面在入窑焙烧后呈现美丽的蓝色。而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与其他品种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原料的不同,它所使用的是长石瓷土和长石釉料,经过高温烧制后坯釉结合良好,所描绘的图案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考古发现,早在唐代就已出现过用含有钴的蓝釉彩用来装饰,这到早期青花的出现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到元代,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址有江西景德镇和吉州、云南玉溪、浙江江山等,其中产量和质量都以景德镇为最。景德镇地区是在当地宋代影青和卵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下彩绘的技术上和艺术上受到过磁州窑的影响。

为了发展瓷业,元代统治者实施了多种管理手段,除设立行政机构外,对具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也很重视,规定免去工匠的一切差科,对他们的技艺实行“世袭制”,既使生产专门化,又使得特殊技艺后继有人。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份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系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国产青料发灰较淡,一般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目的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兴一事。

元政府意识到发展瓷业并积极对外贸易,对元朝经济有重要意义,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元政府建立相应的港口外销管理机构,鼓励对外贸易,使这一时期在瓷器的外销数量、质量等方面,较宋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在土耳其和伊朗两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极为珍贵的元青花瓷器,代表着这一时期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促进了对外交流的发展,对一些国家的宫廷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对这些元代瓷器的珍藏和陈列,让后人追忆过去的历史。在东非的伊斯兰教地区,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青瓷被镶嵌于宫殿、寺庙或其他纪念性建丽上,视同珠宝,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元代景德镇创烧的另一著名产品为卵白釉器。这种产品亦称“枢府窑器”,相传是为元朝官府枢密院的定烧器,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但烧制这类卵白釉瓷器的窑场还同时烧造青花瓷和黑釉瓷。卵白釉的特征是釉层较厚,呈失透状,色泽如鹅蛋白,它的出现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载有中国瓷器近两万件,包括当时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官窑、钧窑以及景德镇等窑场的大量产品,成为考查元代各窑址产品情况的可靠实物佐证。

元代开始出现分室龙窑,这种窑依山而建,倾斜度为12──22度之间,长度近60m,宽2──3m,分窑室17间,这种分室龙泉窑为以后的阶梯窑打下了基础。这种窑炉的特征是装窑容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同时烧成,在窑室的前、中、后部不同的窑温下放置不同的产品;这种窑适合以柴为燃料,升温快,冷却也快,充分利用窑室内的热量。元未明初,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葫芦型窑,之后演变为蛋形窑,这种窑形延续使用至今。

陶瓷诗话


翻开中国诗史,可以发现最早写陶瓷的诗歌历代写陶瓷的诗,不少是赞美陶瓷制品的精美。四川陶瓷风格独特,大诗人杜甫曾赋诗赞曰:“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衣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代越地陶瓷产品也很著名。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咏道:“九秋风露越瓷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诗写秋季出窑,季节虽是草木凋黄,可是窑内却烧出了千峰叠翠的好瓷。

另有一些咏陶瓷的诗,则是赞美制瓷师傅的技艺。瓷都景德镇,早在明代就成为全国瓷器手工业的中心。当时民间窑厂壶公窑的创办人昊十九(原名昊为),是技艺高超的制瓷名师。他烧造的一种高级艺术瓷盏,造型优美,釉色绚丽,明如朱砂,艳若流霞,被称为“流霞盏”。有人题诗相赠:“为觅丹砂到市廛,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流霞盏,去认关亭九曲泉。”

还有一种瓷器诗,是直接写在瓷器上,也饶有兴味。长沙铜官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瓷窑。它生产的许多瓷壶的外壁和碗盏的内心上,便有各种诗句、联句。比如不少酒壶上,就题有这样的诗:“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

更为独特而有趣的是,陶瓷上画中藏诗,诗画合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里,有一只青花釉里红花瓶,烧制于雍正时的景德镇御窑。瓶上画“岁寒三友”松竹梅,画中的竹叶便是由一首五言诗组成。诗曰:“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其构思之巧妙,画面之别致,真可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陶瓷习俗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至今有近万年的历史;瓷器却是中国最先发明的,从东汉发明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始,至今,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中国陶瓷发展的历程,可谓漫漫陶瓷路。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陶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和魅力,它在满足中国人民自身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凝聚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是中国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凝聚与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

伴随着中国陶瓷制造技术、陶瓷工艺水平和陶瓷艺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中国陶瓷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陶瓷习俗文化,伴随着中国陶瓷前进的脚步,而发生、发展与延续。

王卫平作品:镶器,综合装饰《千年窑火》

陶瓷习俗,是专指陶瓷行业范畴内的一种习俗,是在陶瓷的创作、陶瓷生产、陶瓷与销售等过程中和在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与习惯,展现和反映了陶瓷人的生活、生产习俗和心理的、精神的面貌,也反映了陶瓷人的管理水平与管理特色,反映了陶瓷本身的发展过程的面貌。陶瓷是由人来创造,由人来生产,由人来销售,由人来品评,由人来消费,一句话,一切都与人有关。因此,陶瓷生产、创造与销售过程,是伴随着悲欢离合的过程。陶瓷制品是鲜活的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情趣的凝聚物。

在中华大地,名窑象璀璨的星星,分布在各地。各地名窑和各个陶瓷产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陶瓷习俗。正如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一样,景德镇的瓷业习俗是中国陶瓷习俗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和反映。本篇以景德镇瓷业习俗为例,介绍中国的陶瓷习俗的风貌。

景德镇瓷业习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行帮、行会、会馆。这属于管理方面的,是陶瓷各行各业自发形成的组织(行帮、行会)以及这些组织的管理机构(会馆),行使着在本帮、本行范围内的管理、约束、调控、奖惩与联络感情的职能。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曾奉敕编绘《陶冶图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习俗,影响很大。此处以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内的瓷祖庙里收藏的民间青花《陶冶图说》以反映唐英的《陶冶图说》的面貌。与瓷业有关的行业莫不有行会和行帮,甚至连一些细微的事如挑瓷器、拣废瓷等都有行帮,都有行规来约定,组织非常严密、规范和细致。这些行帮,可以分成许多类别。一般来说,可以从地域、从行业本身进行分类。从地域上分,有徽(州)帮、都(昌)帮和杂帮(除以上两帮外的其他区域的行帮)。都帮人多势众,是一个较有影响的大帮,清代郑廷桂在《陶阳竹枝词》中有一首诗反映这种情况:“蚁蛭峰窠巷曲斜,坯工日夜画青花,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在另一首诗里,更是这样来描述都帮:“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尽窑户,赢他随路呼都昌。”从行业上分,可以分为商帮、手工业行帮和工人行帮。行业行帮和地域行帮相应交织,如徽帮主要是商帮,都帮主要是工人行帮。这些行帮纷纷设立会馆,或者公所,或者书院,名称尽管不同,其职能都是一样的。如徽帮有徽州会馆,福建有福建会馆。福建会馆天后宫,供奉天后娘娘。

景德镇的会馆(公所或书院)众多,清嘉庆年间有七所,至建国前夕,计27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景德镇瓷业的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