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斗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青花斗彩陶瓷世家

青花斗彩陶瓷世家

斗彩瓷器鉴别 斗彩瓷器开片鉴别 明成化斗彩瓷器如何鉴别

2020-09-01

斗彩瓷器鉴别。

青花斗彩陶瓷世家

《伏虎罗汉》(作者 郭琳山)

《婴戏》(作者 郭琳山 嵇锡贵)作品之一

《唐舞女》(作者 郭琳山 嵇锡贵)作品之一

●郭琳山陶瓷艺术回顾展正在进行 去看看千金难求的珍品

●两代人都是工艺美术大师 这样的家庭杭州不多

本报讯 嵇锡贵望着橱窗里的《唐舞女》发呆,眼角有点湿润,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套瓷器,是她和先生郭琳山合作的一套作品,她彩绘,先生制作,但,这样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从前天开始,郭琳山大师陶瓷艺术回顾展在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为期一个月,他的夫人、同为工艺美术大师嵇锡贵,一看到这些展品就会想起与先生 “青花斗彩”的日子。

本次展览以郭琳山大师的作品创作年代为脉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2009年。

在杭州市,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一共只有七位,郭琳山伉俪占了两大名额。他们的大女儿郭艺,则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郭琳山一家,很低调,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但在市面上流通的却很少,都集中放置在两套房子里。这两天,郭琳山的作品一展出,马上就有不少人通过熟人找上门来,希望买个一两件收藏收藏。

可对郭家人而言,郭琳山的作品是无论如何都舍不得卖的。

郭艺说,父亲生前就开始向各级博物馆捐赠作品,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自己的艺术馆,免费供人参观欣赏。

“他每做好一件作品就会藏起来,有些连我也不知道,我一直以为他作品很少,要办展览了,一件件翻出来,没想到那么多,这次展出的陶瓷作品有75件,画13幅。” 嵇锡贵说,真可以搞艺术馆了。

郭琳山惜瓷,徒弟金国荣最有体会,他打趣说,“当嵇老师做好一件作品,郭老师都会怂恿她卖掉,而轮到他自己,他却根本舍不得卖。”

金国荣说,郭先生的青瓷捏塑瓷雕作品《射》曾被一个香港收藏家看中,三番四次打电话过来,然而,无论对方说什么,郭先生都不肯松口,“外行人可能不知道,做一件陶瓷作品,从原料开始要经过70多道工序,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之作了。《射》更是师傅用独创的手工卷泥片陶捏塑方式创造的,堪称得意之作,他宝贝得紧。”

现在,郭先生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西溪湿地的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年底就要开馆,到时将会长期免费对外开放。馆名特意从夫妻俩的名字里各取了一个字,里面陈列的也将是两位“陶瓷伉俪”的毕生心血。

大师的家

郭琳山(1939~201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临海人,毕业于同济大学硅酸盐专业,攻陶瓷雕塑。

他的陶瓷艺术风格多样、别具一格,涉及紫砂陶塑、陶捏塑、南宋官窑釉瓷雕、青瓷捏塑瓷雕等。尤其擅长人物和动物的造型,其制作的《伏虎罗汉》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夫人嵇锡贵,1941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湖州人,擅陶瓷彩绘,《大地回春图》是她的青花代表作。

女儿郭艺,1969年出生,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2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陶瓷制作技艺,13岁便成为国家注册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她现在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粉彩与青花斗彩


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粉彩与青花斗彩。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青花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青而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图案中的蓝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并且留白,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入炉烘烧而成。“斗”景德镇方言意思是:几种东西合并组合在一起。斗彩就是把几种色彩组合在一起的技法。

唐三彩陶瓷价格


造型优美的唐三彩一直是收藏市场中的宠儿,然而,对于唐三彩的价值,很多外行人以及收藏新手都不甚了解,因此对这方面问题十分关注。那么,唐三彩的价值如何估算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们都知道,唐三彩是唐朝时期有名的瓷器,这种艺术品不仅色彩绚丽,更代表了大唐的繁华、强盛,在国际上,唐三彩的价值非常高,曾经被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评为优秀旅游产品,也被誉为是东方的艺术瑰宝。它曾被当做国礼赠送过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其价值可见一斑。

唐三彩,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其朝代,唐朝。唐朝的繁华与强盛是现代人很难想象的,直到几年前,世界对中国的承认还停留在唐朝上,美国最有名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例子。唐三彩最初虽然不是出现于唐朝,但是却是在唐朝有了最好的发展,并且达到了极盛,因而被称为是唐三彩。

到现在为止,唐三彩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在国际拍卖会上的行情一直被看好。2003年,在苏富比纽约拍卖会上,一位犹太商人以157.6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一件唐三彩,这件唐三彩为香港富豪刘銮雄收藏的,极为罕见的唐三彩陶马,这是当年同类古董拍卖中价格最高的,也是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记录的拍品。

2005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共有29件唐三彩器物进行拍卖,其中成交的为15件,一对唐三彩镇墓兽以38万美元价格成交,唐三彩马以19万美元成交,唐三彩龙柄壶以64506元人民币成交,这是近些年来,国际上拍卖唐三彩器物做多的一次,也是影响力非常大的一次。2006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高达49厘米的唐三彩马最终以440000万人民币成交。

不过,相对于国际上对唐三彩的追捧,国内对唐三彩的追捧力度反而不如。比如在嘉德第79期周末拍卖会上,曾以10万元海外回流的唐三彩马最终以9.2万元价格成交。由此可见,当时国人对唐三彩的追捧并不算高。不过,随着近些年来,唐三彩器物的减少,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加入,反而导致唐三彩价格不断飙升,价值更是翻了好几倍。

唐三彩之所以价格如此之高,与其烧制成功率低也有很大的关系。据了解,唐三彩采用低温烧制法,容易渗水不说,胎质也非常松脆,极容易爆裂,而且它的实用价值不高,因此,除了部分日用品之外,大部分都是当做随葬品出现的,这也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唐三彩多为马类的原因之一。

斗彩与青花五彩


“斗彩”之名出现甚晚,直到清中期才有一本《南窑笔记》对斗彩作论述。此书将明代彩瓷概括为斗彩、五彩和填彩三个品种,值得借鉴。据《南窑笔记》所述,“凑其全体”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显然这是根据瓷器的装饰方法而定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许多陶瓷书籍中有关斗彩的文章,一般都讲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组成优美的画面,于是凡以此方法绘制出来的彩瓷皆称为斗彩。这只能是一种笼统的讲法。因为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产物很多,如青花与金彩、青花与红彩、青花与绿彩、青花与五彩等众多彩瓷,究竟哪一类为斗彩呢?应该说这些都是一个系列的产品,其中成化斗彩最名贵。成化斗彩的彩绘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瓷器,再在釉面上青花双钩线内填以所需色彩,由一种到多种不等,而后再入炉烘烧制成。这是借鉴“景泰蓝”工艺中掐丝填料的技法。这类彩瓷的器表纹饰绝大多数为二方连续图案,或由伸展多变的不同形式的图案组成。这种画法符合《南窑笔记》中的“填彩”说法。成化斗彩瓷器绝大多数是用此种方法绘制的,因此填彩应是成化斗彩中的一种主要施彩方法。例如成化斗彩卷枝纹瓶、成化斗彩莲花纹盖罐、成化斗彩葡萄纹杯等都是用填彩技法绘制的斗彩珍品。

第二种,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轮廓线的全体或主体,同时还加上青花渲染的局部纹饰,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器,再在瓷面上根据纹饰设色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施多种彩,再经炉火烘烧而成。这种画法的器表纹饰展开后宛如一幅绘制精巧、色彩宜人的图画。例如成化斗彩花蝶纹杯、成化斗彩人物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等。

青花红彩、青花红绿彩、青花金彩、青花五彩等多种青花加彩器,其青花纹饰与斗彩画法不同,它们没有用青花勾纹饰轮廓线,而用青花作平涂或渲染。例如明宣德青花红彩海水龙纹碗、明万历青花红绿彩葫芦瓶的纹饰,都没有用青花勾绘纹饰的轮廓线,而是用青花平涂、描绘的方法绘制,与成化斗彩的填绘技法明显不同,故这两件青花加彩器不应称为斗彩。纵观陶瓷发展史,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已经出现了青花金彩、青花红彩及青花五彩等,因此成化斗彩应是在青花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繁衍出来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这也是陶瓷装饰工艺从简单到繁复的客观历史规律。

总之,斗彩应是淡描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组成的画面,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使斗彩堪称瓷器中的绝妙精品。清代斗彩瓷器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瓷画的绘制技艺上又有了新的提高,但每件清代斗彩瓷器仍有青花描绘纹饰的轮廓线。因此这种青花纹饰轮廓线就成了判断斗彩的关键。

五彩是有别于斗彩的另一种彩绘瓷器。可分为两大类,即“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釉上五彩的彩色纹饰均在釉上,在已经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彩绘画,经700—800℃炉火烧制而成。一般以红、黄、绿、紫、蓝五种色彩描绘。但每件器物根据纹饰设色的要求,不一定五彩皆备,有的只用红、绿、黄三色,也有用五种以上颜色的,只要色彩搭配得当,亦同样精美。如明嘉靖五彩云龙纹方罐,通体纹饰仅用三种彩,以红、绿彩为主,黄彩作点缀,富有时代特色。清康熙五彩瓷器有的一件使用了红、绿、黄、蓝、赭、黑、金等七种色彩绘画纹饰。由此可见五彩既有多彩又有靓美的含意,“五”字在这里不是数词而泛指多种。釉上五彩与斗彩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釉上五彩器没有青花轮廓线及青花纹饰。

青花五彩的定名应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新成果。过去传世品中五彩瓷器的装饰无论是否有青花都称“五彩”,但从未见过一件明宣德时期的五彩器,可是明清文献确有有关烧造的记载,如前文所述“白地青花间装五色……宣品最贵”,“宣窑五彩深厚堆垛”,因此明宣德是否制造过五彩瓷器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学术问题。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明宣德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证明了明代文献记载的可靠性。明宣德时期确实制造了五彩瓷器,包括“青花五彩”。1988年景德镇御窑厂旧址又出土了与萨迦寺碗主题纹饰相同、装饰方法相同的瓷盘,这又是一例青花五彩的出现,自此以后现代陶瓷学者将五彩瓷器分为“釉上五彩”、“青花五彩”两大类。

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为五种主要颜色,其装饰方法与斗彩相同,都是由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而形成的瓷画,因此青花五彩与斗彩在划分实物时极易混淆。但它们之间仍有区别,首先是运用青花表现纹饰的形式不同,斗彩运用青花勾绘全部纹饰的轮廓线,而青花五彩的纹饰没有青花轮廓线,只是根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将需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画出来。另一方面是釉上彩绘的区别,斗彩是在淡描青花瓷器上根据纹饰设色的安排进行彩绘,彩绘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施彩方法(如填彩、点彩、复彩);而青花五彩是在纹饰不完整的青花瓷器上面的空白处进行彩绘,把画面补齐,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谓“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如嘉靖青花五彩婴戏纹方斗杯,里口缠枝灵芝纹点缀几朵青花灵芝,杯外部分花朵及婴儿头部用青花绘制,其余纹饰则用多种釉上彩表现。此外,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中有的青花很少,仅仅作适度点缀,也有的青花纹饰很突出,都是根据画稿的具体要求。

以上是“斗彩”与“青花五彩”的区别,符合传世品的实际情况,但有个别器物不符合以上所述,具体情况则需作具体分析了。

陶瓷品种知识——彩陶


装饰着彩绘图案的陶器,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一种精美的陶器。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描画红、黑、赭、白等色的彩绘,经过压磨,然后用火烧结,作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中国北方生产彩陶最早的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南方最早的是浙江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彩陶生产遍布各地,比较着名的,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上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黄河中上游地区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下游地区有大汶口文化等等。常见的彩陶器物有饮食器、盛储器、汲水器等,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一些文化遗存中有少数炊器如夹砂陶罐也有简单的彩绘纹饰。彩陶不仅是实用品,而且是有很高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彩陶上的彩绘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图案和写实绘画两大类。图案主要包括植物花纹和几何形线条。人们在长期的采集与农业劳动中熟悉了许多植物,创造了变化多端的植物花纹,不但枝叶、花瓣、籽实等配置得体,匀称相宜,而且以各种形状表现出来,构成种种图案。几何线条的形状也很多,如水波纹、垂幛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葫芦形纹、锯齿纹、人字形纹等。图案结构优美,富有韵律感。许多纹样如水波纹、绳纹、网格纹,是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片断,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彩绘中的写实形象虽少,但艺术价值很高,已经发现的有奔驰的野鹿,独立的云鹤,飞翔的野鸟,同窝对嘴相戏的雏鸟,长嘴啄鱼的猛禽,张口露齿吞噬食物的大鱼等;还有人面与成群鱼纹的组合,有伸肢爬伏的蛙类,屈肢爬伏的大龟,游划行进的小虫,这些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渔猎经济和种植经济的情景。只有在长期生产实践的活动中,仔细入微地观察生活,才能创造出如此优美而写实的作品。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彩陶器上的人像,滚圆的头形,戴尖顶饰物,细长的弯眉,双眼眯成一条线,倒丁字形鼻子,嘴作上下对顶的三角形,紧连耳部还各有一条小鱼,生活趣味浓郁而有神秘感。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上也有人物、动物形象。彩陶显示出中华民族祖先无穷的创造力,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史和美术史极为重要的资料。

彩陶


装饰着彩绘图案的陶器,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一种精美的陶器。主要特征是在陶胎上描画红、黑、赭、白等色的彩绘,经过压磨,然后用火烧结,作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日常用具。中国北方生产彩陶最早的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南方最早的是浙江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彩陶生产遍布各地,比较着名的,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上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黄河中上游地区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下游地区有大汶口文化等等。常见的彩陶器物有饮食器、盛储器、汲水器等,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一些文化遗存中有少数炊器如夹砂陶罐也有简单的彩绘纹饰。彩陶不仅是实用品,而且是有很高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彩陶上的彩绘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图案和写实绘画两大类。图案主要包括植物花纹和几何形线条。人们在长期的采集与农业劳动中熟悉了许多植物,创造了变化多端的植物花纹,不但枝叶、花瓣、籽实等配置得体,匀称相宜,而且以各种形状表现出来,构成种种图案。几何线条的形状也很多,如水波纹、垂幛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葫芦形纹、锯齿纹、人字形纹等。图案结构优美,富有韵律感。许多纹样如水波纹、绳纹、网格纹,是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片断,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彩绘中的写实形象虽少,但艺术价值很高,已经发现的有奔驰的野鹿,独立的云鹤,飞翔的野鸟,同窝对嘴相戏的雏鸟,长嘴啄鱼的猛禽,张口露齿吞噬食物的大鱼等;还有人面与成群鱼纹的组合,有伸肢爬伏的蛙类,屈肢爬伏的大龟,游划行进的小虫,这些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渔猎经济和种植经济的情景。只有在长期生产实践的活动中,仔细入微地观察生活,才能创造出如此优美而写实的作品。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彩陶器上的人像,滚圆的头形,戴尖顶饰物,细长的弯眉,双眼眯成一条线,倒丁字形鼻子,嘴作上下对顶的三角形,紧连耳部还各有一条小鱼,生活趣味浓郁而有神秘感。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上也有人物、动物形象。彩陶显示出中华民族祖先无穷的创造力,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史和美术史极为重要的资料。

景德镇博大陶瓷青花斗彩《国韵》餐具发行


10月1日下午,博大陶瓷“向祖国70华诞献礼”青花斗彩《国韵》餐具发行仪式在陶溪川景元厅举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鑫,市瓷局、博大陶瓷相关负责人与创作者共同为《国韵》餐具揭幕。

据介绍,荣获了“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大赛“杰出成果”奖的青花斗彩《国韵》餐具,全球限量发行2019套,是景德镇博大陶瓷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袂著名陶瓷艺术家张学文教授历时两年多时间研发设计、制作出的祝福祖国70华诞、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产品。该套餐具器型由博大陶瓷原创设计烧制,胎质细腻、稳重端庄;花面由张学文教授设计,清新典雅、色泽丰盈,以象征着富贵吉祥、高贵典雅的国花牡丹为题材,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国韵》餐具在继承青花斗彩的优秀工艺传统基础上同时有两大创新亮点和特色:其一是作者首次将青花斗彩工艺独具一格地创新运用于日用瓷设计;其二是主体牡丹色调各有变化,衬托出青花主调下的花卉异彩纷呈各有不同,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见统一,配套理念和方式创意新颖,体现了的精致高雅和艺术魅力。

博大陶瓷负责人表示,作为唯一一家荣获世博会千年金奖的企业,公司将肩负起承载历史、传承千年陶瓷文化,再续千年历史辉煌的责任和使命。进入新时代,博大陶瓷将以博大的气度与胸怀广纳古今天下所长、融汇全球陶瓷文化、聚集技艺及人才的全面融合发展,承载陶瓷艺术在新时期的探索与革新,承载着景瓷复兴的期盼和使命,承载着让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镇焕发全新的艺术生命,再一次走向全球的历史责任!

青花斗彩与加彩的区别


2012年4月4号,清雍正时期的斗彩松鼠葡萄纹葫芦瓶在香港拍卖会上最终以1522万港币成交,创下近几年来斗彩瓷器拍卖价格的新历史。相比于价格高昂的斗彩瓷器,反观同源而生的青花加彩瓷器却在市场上反响平平,普遍价格竟不及青花加彩的十分之一。面对此等现象人们不禁发问?青花斗彩与加彩同创烧于明成化年间,且外观并无较大差别,可为何如今市场价格却有天壤之别?其实,虽二者外观看起并无异同,但实则却相去甚远,至于各种缘由,接下来将为各位藏友娓娓道来。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青花斗彩与加彩在价格上不可相提并论以外,其制作工艺的难度也不尽相同。虽二者的烧制工艺均为釉上彩青花与釉下彩相结合而来,但斗彩瓷器在烧制时对温度,手法的要求更高,步骤亦更加繁琐。特别是随着中国瓷器烧制技艺的日渐完善,斗彩作为瓷器的一种装饰手段要求也更加严苛。因斗彩制作工艺难度之大,现存于世的斗彩真品较为稀少,万事万物皆讲究物以稀为贵,于是斗彩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相对于青花斗彩,青花加彩的绘制步骤以及烧制要求便相对宽松,往往瓷器质地的选用也较为粗糙。

众所周知青花斗彩与加彩均为使用青花在瓷器胎胚上绘制图案,随后使用青花加以渲染上色的瓷器。就外观上二者看起来都清新典雅,既具有江南风味的柔和之美又不失皇家风范的雍容华贵,但如若寻根溯源细细深究便会发现青花斗彩与加彩在绘制方法上面却有较大区别。青花斗彩绘制图案时会依据瓷器布局,色彩搭配而又所不同,因此青花斗彩对于绘制手法要求较高,因此烧制而成的青花斗彩色彩艳丽,质地上乘,图案搭配恰到好处。相比较而言青花加彩对于图案绘制的要求不算严苛,它们没有使用青花在瓷器胎胚上事先勾勒出大体形状这一步骤,而是直接使用青花加以渲染上色,这使得青花加彩烧制而成的瓷器少了一份精致之美。

分析至此,不知各位藏友对于青花斗彩与加彩的区别是否已经了然于胸。其实二者外观差异不大,如若想甚至各种差异,还需用心细细甄别才是。

喷彩陶瓷 艺术陶瓷的奇葩


故宫宋代瓷器损坏,引起了公众对中国瓷器的关注。作为北方瓷都,唐山陶瓷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摒弃了大生产式制作方式后,逐步向高档艺术陶瓷方向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而独特的北派陶瓷艺术风格。

唐山喷彩陶瓷起源于景德镇的“刷花”工艺。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良,“刷花”工艺也逐步被机械化而取代。不久,技术要求更高的“喷红”又超越了“刷花”,其“红果”图案红极一时。随后,简单的“喷红”又发展到具有各种颜色的图案和和装饰,品种不断增加。在工艺方法上,唐山喷彩陶瓷吸取了其他门类的表现方法,采取了套板喷绘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芙蓉”喷彩茶具、“双凤”喷彩陶瓷,畅销国际市场,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工艺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由套版喷绘发展到了刻纸喷绘法,并与手绘、雕金、贴花等装饰方法相结合,工艺逐渐成熟。

喷彩艺术陶瓷在风格上具有色彩艳丽、清新典雅、时代感强的特点,喷彩综合装饰的产品更加别具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从尺寸看,大到通花大瓶,小到几厘米的酒杯,从品种上看,瓷板、座盘等艺术陶瓷,餐具茶具,咖啡具等日用陶瓷,均可使用喷彩装饰,各种题材的花鸟,山水图案均可显现于喷彩之上。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际市场对铅镉溶出量的限制,以及人们审美习惯的逐渐改变,大生产式的陶瓷喷彩销量剧减,渐渐淡出市场,但也给陶瓷喷彩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喷彩艺术陶瓷独放异彩。喷彩艺术陶瓷不同于景德镇的“刷花”,也不同于湖南醴陵的“分水”,它比“刷花”更精致,比“分水”更灵动,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独步艺坛,不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极具收藏价值,曾以唐山特产的身份赠与国家领导人,还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包括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虽然喷彩艺术陶瓷独具特色,也很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极少,严重阻碍了这门艺术的发展。从艺术形式上说,传统的梅兰竹菊式的风格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代之而来的应该是具有时代感、有个性的艺术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代前卫的理念,加上喷采用陶瓷艺术比较成熟的技术,才是发展的方向。从技法上说,应力求创新年,充分发挥喷彩的特点,如色彩的叠压、晕染等表现手段,并且结合现代其他陶瓷彩绘的表现手法,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技法,以便体现区别于以往的现代陶瓷的装饰风格。

笔墨当随时代,无论是形式和内容紧跟时代的脚步才是发展的方向。墨守成规将会断送这门陶瓷艺术里稚嫩的小树。随着更多有识之士的加盟,随着现代艺术理念的融入,不久的将来,唐山陶瓷喷彩艺术瓷这朵陶瓷艺林里的奇葩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青花斗彩陶瓷世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青花斗彩陶瓷世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斗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