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博德瓷砖 > 导航 >

典藏:汉代灰陶博山炉

典藏:汉代灰陶博山炉

博德瓷砖 陶意瓷砖 汉代瓷器真假鉴别

2020-09-19

博德瓷砖。

如图所示是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灰陶博山炉,为国家二级文物。此熏炉整体厚重,由盖、台、柄、盘四部分组成。博山炉通高20.5厘米,其中博山高9.3、口径12.1厘米,炉高11.2、底径1.7厘米,底盘直径19厘米。炉盖呈博山形,凸起山形纹饰间有树形图案,其间分布数个出烟孔。炉台近半球形,子母口,母口内敛,深弧腹,腹上部饰凸起弦纹,炉台底部有一柱状柄与底盘铆合在一起。盘底为浅折腹,敞口,平折沿,平底。

从考古发现来看,博山炉主要流行于广州、湖南、湖北、江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到了西汉的晚期,博山炉的使用由社会上层发展到中层官僚地主之间,其传播范围也扩大到现在的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

博山炉实物在汉代已经出现,但在汉代文献中尚未见到“博山炉”的名称,目前所知最早记载博山炉的文献是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作九层博山香垆,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然运动”,到南北朝时,玄学盛行,魏晋风度形成,求仙思想尤其在士大夫和贵族中流行,博山炉因其独特的求仙寓意和熏香功用得到士人喜爱和推崇,文献中才始常见“博山”或“博山香炉”的名称。博山炉因其山形盖而得名,一般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炉盖、炉身、炉柄、炉座,有的博山炉还带有盘。炉身呈半圆形,上面有盖呈圆锥形,大多数博山炉是在圆盘上放一个承接炉身的直柄,工匠们以他们高超的技法在博山炉的炉盖上表现山峦、人物、鸟兽、草木、云气等形状。

博山饰的兴起与神仙思想的发展和香料来源的扩大有着很大的关系。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先民的神仙崇拜思想,他们认为神仙住在巍峨陡峭的山上,古人对山的崇拜最早在《尚书》中就有记载,战国末期和西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还通常将山描述通往长生不老的必经之地。希望能通过对山的崇拜使神仙降福于他们,最好能得到长生的灵丹秒药。古代的帝王对山也十分推崇,我国早在商周时期,上层统治者就有祭山的习俗。受此神仙思想的影响,山被人表述为高高凸起的形状,它和云气纹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汉代流行的博山饰,博山炉则被认为是通向仙境的支点。

除了神仙思想的发展外,汉代香料来源的扩展也是博山饰兴起的重要原因。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产自非洲和西域的各种香料如檀香、甲香、龙涎香、乳香、郁金香、沉香、百合香等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运到了中原。域外的香料大部分都是树脂型的,与中国传统的香草相比,进口的香料不仅气味香浓,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树脂型香料与中国传统香料不同的是,树脂型香料需要充分燃烧,把香料放在炉内慢慢熏烧,一丝丝青烟从博山炉炉盖上的孔隙中徐徐飘出,烟雾缭绕,就好像在仙境一般,营造了山雾缭绕的神秘感觉。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古瓷品鉴:汉代彩绘茧形陶壶


茧形壶又称“鸭蛋壶”,因器型似蚕茧,又若鸭蛋而得名。茧形壶又像渔翁身上背着的一只鱼篓,因此又称“鱼篓壶”。此类壶式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是这时期一种形状独特的器物,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江苏、山东、甘肃等地都有出土,纹饰一般为彩绘流云、几何纹或暗刻弦纹,纹饰简洁又不失生动流畅,体现出汉代时期豪放的艺术风格。

“茧形壶”在古代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容器,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贮水、盛酒等;二是作为战时侦听器,战国诸侯争霸时期,诸侯之间相互竞争,战争频发,此壶可被埋入地下,将士们用耳朵贴在埋壶的地方,可以侦听远方敌军骑兵的实时情况,观测敌军动向,随时准备应战。

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件茧形壶(图1),通高35.5、口径13.7、腹径41、底径11.3厘米;呈唇口(图2)、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泥质灰陶,胎质细腻。壶身为横置蚕茧形,颈部饰有两周凸起弦纹。壶周身以红、白颜色为主的彩绘花纹,给人以古朴、庄重、鲜丽之感。这是一件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出土器物,为研究汉代历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器物出土时为一对,形制、大小相同。这对茧形壶中的一件曾先后两次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珍宝展”,到过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受到外国观众的广泛赞赏,对我国古代深厚的文化艺术为之惊叹。

灰陶大酒尊(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晚期 灰陶大酒尊

口径30厘米 高59.5厘米

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有酒神庇护的大口尊

此尊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外表呈灰色,遍饰篮纹,在腹的上部刻画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有人说这组图像是古代的“图腾”,但多数人认为是酒神的形象。

史前豪富者的酒具

这种大口酒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器之一,一般都发现于大墓之中,且数量极少。这说明一般的氏族成员是不能用这种器具酿酒的,只有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尤其是刻画图像的大口酒尊,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更有意思的是,凡随葬大口酒尊的墓葬中,都同时随葬丰富的温酒、斟酒和饮酒器具,反映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们对酒的喜爱和占有。

陶文——文字的雏形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提到文字的起源问题,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事实上,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陶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八千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山东省丁公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不断出土有章法的陶文。这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至少较殷墟甲骨文要早得多。莒县陵阳河出土的这件大口尊的上腹部,刻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符号,或称"刻画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汉字萌芽时期的产物;也有学者考证,这件大口酒尊上刻画的图像,就是滤酒图或酒神像。将这些神秘的图案刻画在酿酒尊的外表,寄托了大汶口文化居民对酒虔诚的希望和祈求。当时人好酒,当然希望能酿出多而美味的好酒。然而,由于酿造技术的局限,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的酒醪变酸。所以,当时人就觉得,在冥冥之中应有神灵在主宰着从粮食到酒的变化过程。为了确保能酿出美酒,人们便将想象中的酒神图像刻在酿酒器具上,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保护,赐给他们美味佳酿。

灰陶持锸男立俑(东汉)


灰陶持锸男立俑,东汉,高48.2cm。

出土于四川彭山崖墓。

陶俑头戴圆形笠帽,头发在脑后向上绾起。双眼微合,面部略带笑意。上身内穿圆领衣,外为两层右衽衣,外衣有缘,袖口挽起,腰中系带,下着裤,足穿布履。腰中垂挂环鼻刀,左手持箕状物,右手拄长柄锸,锸立于双足之间。

东汉陶器:泥质灰陶羊(东汉)

此类俑,有的称为工人俑,有的称为执箕铲俑,但对于此类俑的身份,则未见深入论述,我们推测可能与治水有关,这可以从其它出土文物中得到证实。四川都江堰与芦山出土的持锸石人皆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其中都江堰所出者与李冰像出土地相距只有几十米。李冰像刻铭提及有镇水三石人,那么都江堰持锸石人应为三石人之一。芦山石人头戴笠帽,衣饰与此件陶俑较为接近。这些石像与陶俑共同的特征便是手中都持锸。锸在古代除指缝补衣服的针以外,也作“臿”或“插”。《汉书·沟洫志》:“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注云:“臿,鍫也,所以开渠者也。”可知锸是开渠通水的工具。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富饶甲于天下,多依赖于水利。秦时蜀郡太守李冰治理都江堰,福泽蜀地,深受人民爱戴。此类治水人物形象的出现或是蜀地人民重视水利的一种反映。

如何鉴别汉代陶俑


看神态汉代陶俑鉴定,笔者第一眼喜欢看陶俑的神态。如藏家有“火眼金睛”,一般一眼就能分辨出陶俑的真假。汉代的四川,是当时全国农业最富庶的地区,所以,制作的陶俑普遍都有一种“喜乐”的神情。

那种质朴、纯真的微笑,无忧无虑的神情,有心灵感应者,都会一见钟情。四川汉俑,表现得都是一瞬间定格的微笑,表现手法如删繁就简的朴素,如雾里看花的朦胧。无论是舞蹈俑、听琴俑、厨俑、牵狗俑,在“喜乐”之间还流露出一种乡间儒生般的那种儒雅的神态,内心世界平静安详。

因土埋千年,一般眼睛表面均风化模糊了,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无欲之光、无邪之声。纵然是说唱俑,在夸张的眉宇间,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朴实的滑稽、和善的滑稽、幽默的滑稽,神态气韵非常生动,不是那种尖嘴猴脑般狡猾的滑稽、油滑的滑稽,尤其令美术界人士喜爱。看神态鉴定汉俑,一般画家收藏者一点就通。

而新仿的四川汉俑,或神态怪异,或神情狡诘、面部生硬,目光里总掩饰不住一种当代心术不正者的邪气。举例最常见的新仿说唱俑,笑出来的也是一种油滑带有邪气的滑稽。仔细分辨,会一目了然。鉴定四川汉俑,如先能掌握“看神态”这一关键,其他鉴定方法均能迎刃而解了。

看工艺汉代陶俑看完神态后可看工艺。早期汉俑靠手捏成型,洗尽土锈后,在耳朵处,用放大镜看,偶尔还会看到大拇指的指纹。真品汉俑大都是通过合模加捏、刻画、堆塑等多种表现方法而成。特别重要的是真品汉俑整体是由两个以上部分构成。尤其是头颈部分都留有间缝,即头都是套上去的。有时,腿部及前后身体等也是拼接而成的。纵然经过竹片修刮,但仍会留有削刮痕迹。

而新仿汉俑大都是用真品翻模,一次成型,没有经过合范工艺,没有留下合范后用竹片等工具削刮的遗痕。况且用真品翻模克隆后的汉俑,细微的衣饰、眉宇纹饰大都模糊不清,或重新加工阴刻的线条迟疑、柔弱无力,这是一切包括书画、瓷器、玉器仿品的通病,真赝对比,很容易分辨出来。

看土锈看无釉的陶器的土锈远远比看有釉的瓷器重要得多。除非瓷釉风化,一般瓷器的土锈都能洗干净,仅在露胎处遗有火石红及土锈痕迹。而汉俑陶器的表面,几乎布满了被风化(笔者此处发明一个词也可叫土化)腐蚀的彩绘、陶衣、土锈。表层很酥。风化严重的,土锈与陶体也浑然一体,用手指甲轻轻一刮,土锈与陶体表层如粉末状落下;如风化不严重的,土锈相对就比较硬。

以上说的是土墓出土的陶俑。假如是崖墓出土的陶俑,表面局部常沾上、带有一些很牢固的白色状岩崖浆,这是由崖墓中的碳酸钙自然形成的,厚薄不匀、分布散乱,呈片状、块状,如陶胎本身般坚硬,又像海底下的贝壳牢牢依附于沉船遗落的瓷器,用常规的清洁剂很难清洗。这里还想说明一下,新出土的陶俑没有传世古玉的那种包浆,“包浆”在此处属于用词不当,只能称为“土锈”。

而新仿的陶俑土锈,最差的是直接用水沾墓土刷上去,再经过太阳暴晒等,但这种假土锈多清洗几遍即掉落。其次是水掺胶水再沾墓土、黄土粉、汉砖粉末扑打上陶俑表面。如用布使劲试擦,有胶水的假土锈会出现胶水凝固后的亮光及流动的状态,不难分辨。还有一个最简便的鉴定方法,即看陶俑外层与内壁的土锈状态,土锈色泽、硬度里外相似浑然一体的,真土锈可能性大;如土锈里外不一样,外旧内新,外硬内松,用手一抠,很容易块状般脱落的,这就是赝品。

看陶胎鉴定瓷器最后要把关的程序是看底足看瓷胎,造型、釉水、纹饰仿造得再神似,如胎质不对,就能一票否决。而看陶俑就不一样,除了彩绘覆盖部分,其余部分都属于裸胎、露胎部分,故尤其是新出土的陶俑的底足,露胎概念比较模糊,并不明显。笔者的经验是:胎体轻总比胎体重可靠些,因为前者问世一二千年,在千年土层里水分都风干了;后者刚出窑,还含有较多的水分。胎体松总比胎体硬可靠些,因为前者经历了岁月的风化,土蚀过了;后者刚出窑,刚凝结,还有火气,本身坚硬。当然,由于陶俑产地不同,胎轻与胎重,胎松与胎硬,不能一概而论。

汉代陶俑鉴别


汉代的四川,是当时全国农业最富庶的地区,所以,制作的陶俑普遍都有一种“喜乐”的神情。

那种质朴、纯真的微笑,无忧无虑的神情,有心灵感应者,都会一见钟情。四川汉俑,表现得都是一瞬间定格的微笑,表现手法如删繁就简的朴素,如雾里看花的朦胧。无论是舞蹈俑、听琴俑、厨俑、牵狗俑,在“喜乐”之间还流露出一种乡间儒生般的那种儒雅的神态,内心世界平静安详。

因土埋千年,一般眼睛表面均风化模糊了,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无欲之光、无邪之声。纵然是说唱俑,在夸张的眉宇间,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朴实的滑稽、和善的滑稽、幽默的滑稽,神态气韵非常生动,不是那种尖嘴猴脑般狡猾的滑稽、油滑的滑稽,尤其令美术界人士喜爱。看神态鉴定汉俑,一般画家收藏者一点就通。

而新仿的四川汉俑,或神态怪异,或神情狡诘、面部生硬,目光里总掩饰不住一种当代心术不正者的邪气。举例最常见的新仿说唱俑,笑出来的也是一种油滑带有邪气的滑稽。仔细分辨,会一目了然。鉴定四川汉俑,如先能掌握“看神态”这一关键,其他鉴定方法均能迎刃而解了。

看工艺汉代陶俑看完神态后可看工艺。早期汉俑靠手捏成型,洗尽土锈后,在耳朵处,用放大镜看,偶尔还会看到大拇指的指纹。真品汉俑大都是通过合模加捏、刻画、堆塑等多种表现方法而成。特别重要的是真品汉俑整体是由两个以上部分构成。尤其是头颈部分都留有间缝,即头都是套上去的。有时,腿部及前后身体等也是拼接而成的。纵然经过竹片修刮,但仍会留有削刮痕迹。

而新仿汉俑大都是用真品翻模,一次成型,没有经过合范工艺,没有留下合范后用竹片等工具削刮的遗痕。况且用真品翻模克隆后的汉俑,细微的衣饰、眉宇纹饰大都模糊不清,或重新加工阴刻的线条迟疑、柔弱无力,这是一切包括书画、瓷器、玉器仿品的通病,真赝对比,很容易分辨出来。

看土锈看无釉的陶器的土锈远远比看有釉的瓷器重要得多。除非瓷釉风化,一般瓷器的土锈都能洗干净,仅在露胎处遗有火石红及土锈痕迹。而汉俑陶器的表面,几乎布满了被风化(笔者此处发明一个词也可叫土化)腐蚀的彩绘、陶衣、土锈。表层很酥。风化严重的,土锈与陶体也浑然一体,用手指甲轻轻一刮,土锈与陶体表层如粉末状落下;如风化不严重的,土锈相对就比较硬。

以上说的是土墓出土的陶俑。假如是崖墓出土的陶俑,表面局部常沾上、带有一些很牢固的白色状岩崖浆,这是由崖墓中的碳酸钙自然形成的,厚薄不匀、分布散乱,呈片状、块状,如陶胎本身般坚硬,又像海底下的贝壳牢牢依附于沉船遗落的瓷器,用常规的清洁剂很难清洗。这里还想说明一下,新出土的陶俑没有传世古玉的那种包浆,“包浆”在此处属于用词不当,只能称为“土锈”。

而新仿的陶俑土锈,最差的是直接用水沾墓土刷上去,再经过太阳暴晒等,但这种假土锈多清洗几遍即掉落。其次是水掺胶水再沾墓土、黄土粉、汉砖粉末扑打上陶俑表面。如用布使劲试擦,有胶水的假土锈会出现胶水凝固后的亮光及流动的状态,不难分辨。还有一个最简便的鉴定方法,即看陶俑外层与内壁的土锈状态,土锈色泽、硬度里外相似浑然一体的,真土锈可能性大;如土锈里外不一样,外旧内新,外硬内松,用手一抠,很容易块状般脱落的,这就是赝品。

看陶胎鉴定瓷器最后要把关的程序是看底足看瓷胎,造型、釉水、纹饰仿造得再神似,如胎质不对,就能一票否决。而看陶俑就不一样,除了彩绘覆盖部分,其余部分都属于裸胎、露胎部分,故尤其是新出土的陶俑的底足,露胎概念比较模糊,并不明显。笔者的经验是:胎体轻总比胎体重可靠些,因为前者问世一二千年,在千年土层里水分都风干了;后者刚出窑,还含有较多的水分。胎体松总比胎体硬可靠些,因为前者经历了岁月的风化,土蚀过了;后者刚出窑,刚凝结,还有火气,本身坚硬。当然,由于陶俑产地不同,胎轻与胎重,胎松与胎硬,不能一概而论。

8年前意外淘来的汉代黄釉狩猎纹陶钟


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局部

藏友求鉴:10月14日上午一大早,我接到熟人薛总的电话,问我不忙的话他带我去见一位藏家。电话里薛总说对方很低调,藏品颇丰,却不轻易示人,他已到我楼下,让我赶紧下来。放下电话,我们驱车直奔目的地。

藏品名称: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

藏家感言:我的收藏纯属误打误撞,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白鹿原上捡到一块瓦当,当时觉得上面有文字,挺古朴、好玩,像是有些年头,便抱回了家。后来让一位教书先生看过后,说是汉代的文字瓦当:与华无极。我心想汉代这么久远的东西,应该收藏着。从此,便深深地爱上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瓶瓶罐罐。没想到,点点滴滴,如今竟也颇具规模,有行家看后大加赞赏。如今收藏对我来说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是精神支柱,更是一份钟爱的事业。

专家点评:这件陶钟通高47厘米,口径19.5厘米,为泥质红陶。圆口,口外侈,长颈,斜肩,深腹,腹向下敛,近底向下垂,平底。肩两侧为对称的铺首衔环耳,肩有浮雕狩猎纹带一周,一人骑马弯弓待射,山野有虎、羊、鹿、马等兽及飞禽纹饰。器身施黄色釉,光泽均匀,造型精美。因长期受水土侵蚀,器身有水锈痕迹。外壁施釉不到底,有部分剥落,釉面大面积反“银光”。低温铅釉在常年的氧化过程中,其釉中的铅元素会渐渐淅出。整体制作精细、简洁、明快、大气磅礴。其中一匹飞奔的马背上骑着回首持弓引箭的射猎者,瞄准飞驰而来的野牛,奔马前有一只回首奔逃的幼鹿;野牛身后是两只头长犄角的山羊,奔腾跳跃,山羊后则是一只大熊与扑上来的野猪搏斗,再后边是一条肩生翼、头长双角的应龙,应龙张口翘尾,四爪腾空,应龙下面是一只引颈张口、口含丹珠、头长长冠的朱雀;最后是一只张口奔走的老虎。将这一圈浮雕图案纹饰展开后,俨然是一幅生动活泼的狩猎动物图画长卷。其狩猎场面,气势宏大,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器身肩外侧饰二道环带齿纹,整器硕大无比,饱满、古朴、厚重,为典型的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藏品来历:藏家赵羽程是陕西大荔人,大学毕业后在一科研单位供职,后无意间爱上收藏。在赵羽程的家里,我见到他十几年来的收藏战果。他收藏的种类很杂,有陶瓷、书画、文房用具、鼻烟壶、水烟袋、瓦当、拓片、古籍善本、奇石等等,其中不乏精品。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他博古架上放的一件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个头之大,纹饰之精美,着实让人惊叹。问及来历,赵羽程感慨:此乃缘分。

赵羽程说那还得从8年前一次和几位画家在太白县采风说起。在太白县城附近,他在路边遇上一个老农在放牛,他热情地上前打着招呼,递上一支香烟,询问谁家有过去老人留下来的古董?老乡说城东头的老刘家有。在老刘家的院子里,他见到几个半大孩子在玩耍,并没见大人,他问家里的大人呢?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说,他爸妈在地里干活呢。他从口袋里摸出几块糖来,塞给孩子们让给他带路,孩子痛快地答应了。见到孩子的父母,他说明了来意。老乡高兴地放下手中的锄头带他回家,拿出两个灰陶罐问要不,说他家猪圈后面还有好多呢,都是他捡的。赵羽程问有没有带纹饰的,老乡憨厚地说,哦,想起来了,去年在一个坍塌的窑洞里捡回一件挺大的陶罐,你等等,我去给你拿。赵羽程说在见到器物的那一瞬间,他惊呆了!觉得这件器物好像在哪里见过,好像一直在等他这个真正的主人把它抱走。就这样,赵羽程给老乡留下了一沓厚厚的人民币,把这件汉代黄釉浮雕瑞兽狩猎纹陶钟和几件素面陶罐一并收编,满载而归。

典藏大系:《彩陶鉴赏与收藏》


《彩陶鉴赏与收藏》

自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发现以后,中国彩陶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世界。由于彩陶的造假比较多,其总量已经大于真品,如无本而仿、有本而仿、真器伪纹、拼接作伪等作伪手段都有见,鉴定时我们应注意分辨。《彩陶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彩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各时期彩陶特点、彩陶的收藏与养护,以及鉴定的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文字翔实,图文并茂,让读者领略彩陶的无穷魅力。

姚江波,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系,同年开始在河南三门峡博物馆、虢国墓地等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西周晚期玉器、青铜器及古瓷器的研究,先后在浙江大学、湖南美术出版社等出版专著30余部,其中两部分别获得河南省三门峡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在各级报刊如《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香港《大公报》等发表专业类文章50余篇。接受河南电视台《中华古代瓷器鉴赏系列》栏目100多期的专访,受到各界好评。

精选文章:

彩陶的收藏价值点及收藏渠道

彩陶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后即成为收藏市场上的宠儿,中国彩陶的魅力征服了世界,但中国彩陶的收藏主要以国内为主,国际上虽然也有一些中国的彩陶,但数量和种类都不是很多,在世界各地的古玩市场上基本上也很难觅到踪影。

新石器时代彩陶在市场上表现活跃,有一些显著特征。从大型古玩市场来看,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主要存量于大型古玩市场,如北京的潘家园、北京古玩城、琉璃厂等大型的古玩市场上就常见到彩陶的身影,而且从数量上看不在少数,但集中于专卖店倒是很少,只有几家,主要是零散地夹杂在一些小摊位之中,这些摊位之上有时摆放着几件彩陶,多则十几件, 但总量规模比较庞大。

从文化类型上看,在大型古玩市场上基本上新石器时代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彩陶都能见到,如大地湾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后岗类型、姜寨类型、大河村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沙井文化类型等都有见,但由于种种原因,从数量上看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早期大地湾文化类型彩陶很少见,但半坡和庙底沟类型彩陶则经常可以看到,而且数量比较多;后岗类型、姜寨类型、大河村等类型彩陶在数量上不是很常见,多数只是偶见;马家窑文化中的马家窑、半山和马厂类型彩陶则最为常见;而在马家窑之后的齐家文化彩陶在数量上则是急剧减少;再后期的四坝、沙井等文化类型彩陶出现的概率也比较小。由上可见,从大型古玩市场上的文化类型特征来看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就是与新石器时代彩陶的鼎盛和衰落有关,以兴衰为序列,初始期的大地湾彩陶在数量上比较少,而鼎盛期的半坡和庙底沟类型彩陶以及马家窑鼎盛期的半山、马厂等类型彩陶较常见,而衰落期的沙井文化等类型彩陶出现的数量就更少了。

从小古玩市场上看,盛世收藏。今日中国恰逢盛世,中国民间收藏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古玩市场星罗棋布,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如省会城市、地区级城市和县级市里都有一到两家古玩市场,甚至更多,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古玩市场都有很多彩陶,而是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如甘肃多数以马家窑彩陶为主,再如西安就是以半坡彩陶为多,再如河南的一些城市多是以庙底沟类型彩陶为多,等等,而在南方的一些小的县级市古玩市场找不到彩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古玩市场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不仅仅是只限于街市的形式。在中国,民间交易也是一种普遍方式,就是在藏友和熟人之间私下的交易,这种交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另外在农村可能会碰到很多上门收购的贩子,这应该说也是一种交易;文物部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艺术品的需求,近年来也增加了文物商店文物的数量;还有就是拍卖行里也有很多彩陶供交易,总之中国彩陶收藏古玩市场多而复杂。从真伪情况看,无论是大型古玩市场还是小型古玩市场或是拍卖行等都有许多彩陶珍品,不少人都如愿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珍贵艺术品,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伪器在里面。真伪鉴别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伪器充斥着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收藏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先辨明真伪,另外还要调整好心态:是作为艺术品欣赏而购买,还是作为文物真品来购买。从收藏人群来看,彩陶的收藏人群很庞大,这源于彩陶自身的价值所在。彩陶开中国绘画之先河,在造型艺术、审美艺术、绘画艺术以及色彩艺术上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对现代艺术更是有着借鉴的作用,是每一个画家和艺术工作者所追求的。

彩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特别是在文字没有产生的原始社会,彩陶就相当于一部浩瀚的史书,忠实地记录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新石器时代彩陶在考古、人类学、博物馆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于是博物馆、大学以及全球的众多研究机构便成为重要的收藏群体。正是因为彩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彩陶才具有了相当意义上的经济价值,产生了价格。不过近些年来,彩陶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虽然他们也很欣赏彩陶的艺术价值,但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投资,作为一种具有升值潜力和保值价值的艺术品在收藏。

以上简单介绍了中国彩陶收藏市场的一些情况,虽然彩陶产生的历史很长,但彩陶在收藏市场上的历史却不是很长,应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每一件彩陶能够保存到今天都是历经了岁月长河的考验,是相当珍贵的艺术品, 鼎盛期彩陶的数量更是稀少,那么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价格原则,彩陶一旦在收藏市场上以价格的形式出现,那么必然会是一浪高过一浪,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彩陶的收藏渠道有很多,如拍卖行、文物商店、群众自发艺术品市场等都有见,都是有效的收藏渠道。而在这些渠道当中最可靠的无疑应属文物局系统中的文物商店,一是开店时间比较长,有一些老底子;二是货物真品比较多;三是自发性的艺术品市场,三五户成群,出售的彩陶真伪参半,难以辨认,全凭自己的眼力,难免有失。

汉代青瓷鉴赏


我国是世界上烧制瓷器最早的国家,而我国最早烧制的瓷器是青瓷。从商代中期就生产原始青瓷,经过西周、春秋战国一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青釉瓷器。战国时期有较高的仿青铜礼器,汉代有著名的越窑青瓷。青瓷生产历程很长,两千年来一直未有中断。

我收藏6件汉代青瓷壶(如图),属于汉代初期的两件,其特征是:口沿略外侈、颈较长,斜肩,腹体圆鼓,下承以矮圈足,双耳扁平,有平行人字形纹饰。属于西汉中后期的4件,其形状有如下特点:口呈喇叭形外侈,颈部略微缩短,腹体圆鼓成圆球形,少数有圈足,一般平行底,双耳常做辅首衔环形,有的壶耳配一铁环,有的在壶耳上贴一S形小泥条装饰。这6件汉代青瓷壶,粗看都是一样的,模样差不多,但仔细比较,竟然无一处一样:形体不一样、胎质不一样、纹饰不一样、釉色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口形不一样、颈的长短粗细不一样、斜肩不一样、两耳不一样、底圈不一样,竟然有十处不一样。这时期的青瓷主要靠造形美取胜,这6件造形6个样,造型气魄宏伟、端庄大气、线条简洁,给人美的享受。再从纹饰上看,有的从颈部开始装饰,有的从肩部开始装饰、有的从腹部开始装饰,有的腹部较直、角度不一,有的是成型时拍印出来的,少数是粘接上去的,大多数装饰是运用拍印刻划等方法来表现。几条弦纹、简单的莲瓣纹、三角纹、鳞纹、网纹、斜纹、格纹,顺手划成,粗糙雅拙。6件青瓷的釉质釉色各有不同,总的看在肩部上腹部施一层玻璃质釉,有的青绿色、有的褐黄色、有的黄绿色;同陶器相比,高贵典雅,令人爱不释手;同青铜器相比,青瓷典雅的造型,莹润明亮的釉层,华美的釉色在满足人们生活使用和意识形态需要方面不次于青铜器。由于原始青瓷的发展和生产,以及资金市场投放和使用方面的优越性,致使青铜器生产渐渐衰落下去,青瓷发展起来。

秦汉是陶瓷史上的重要时期,处于原始青瓷向早期更成熟青瓷的转变阶段,制瓷工艺逐渐走向成熟。东汉晚期施釉越来越多、露胎少,胎面平整光滑、留有明显的镟纹,这个时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瓷器工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中国青瓷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到了唐代已是推崇备至;造型典雅、青釉莹润,有碧玉一般的质感。著名诗人陆龟蒙咏《秘色越器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脍炙人口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越窑青瓷的热爱和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