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 导航 >

教你鉴别青花瓷

教你鉴别青花瓷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青花瓷器的鉴别 仿古青花瓷器鉴别

2020-10-19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收藏的首选——青花瓷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青花瓷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时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平常人家多将青花瓷作为容器,坚硬、耐磨且不易损坏。而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谓各取所需。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

看来,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之所以其价格成倍上涨,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古陶瓷收藏专家周道祥先生认为,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如今,随着收藏的升温和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们的必修课,“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评价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四句行话。在此提醒您鉴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观,看胎釉、观造型、看材料、观纹饰。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纹合理有序,表面细腻光滑,制作工艺精细。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于难以掌握青花瓷制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识别,也有少数做工较为精细的赝品需仔细查看。赝品的花色大多发暗,不流畅明快,花纹也较为凌乱随意。如果肉眼难以确定真伪,我们还可以动用科学仪器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鉴别。

当下,“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不仅成为了歌曲传唱中国风的对象,而且现在的一些服装上也印制出了青花的纹饰,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称。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难发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结了。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康熙青花瓷鉴别要点


在清朝康熙皇帝执政时,经济贸易发达,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当时的青花瓷器也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而官窑烧制的青花瓷器更是精妙绝伦。那么,我们在收藏一件青花瓷器的时候,如何判断它是不是康熙时期的呢?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究竟有什么显著的特征呢?以下是康熙时期青花瓷的几个鉴别要点,下面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一、康熙青花瓷的画工

康熙青花瓷的画工独具特色,皴法像我们的国画一般,它不像过去明代元代那样勾勒线条之后再去填色。所谓色分五彩,就是说用钴蓝作为青花料,它有深浅变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这是康熙青花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二、康熙时期的翠麻蓝

很多刚入门的瓷器收藏爱好者还不太了解康熙时期的麻翠蓝是什么样子,但是非常有必要了解什么是翠麻蓝。虽然翠麻蓝的颜色并不偏灰,蓝得比较纯粹,但是也非常沉着,它不像有些仿品,青花是浮在上面的,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而且这与它使用的钴料有关,只有康熙一朝用的是云南的珠明料,因此翠麻蓝也只有康熙这一朝,才能烧制出来。

三、康熙时期特殊的釉色

康熙时期青花瓷的白面被人们称为“硬亮青釉”,硬亮青釉指的是它有一层酥光,很润而且并不刺眼,触感非常光滑,这也是康熙青花瓷重要的特征。

四、康熙时期的糯米胎

康熙时期瓷器的瓷胎和其他时候的瓷器都不一样,人们通常将它称之为“糯米胎”。康熙时期瓷器的瓷胎采用的瓷土非常紧密,烧制出来就像是煮熟的糯米一样,透明而又富有粘性,大家使用放大镜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点。这种瓷胎的瓷器有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康熙时期的器物与它同类的大小、厚薄一样的器物相比,它的手感更加重。所以我们判断康熙的瓷器真伪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个特点。

刚刚给大家陈述了康熙时期青花瓷的几个鉴别要点,希望对各位瓷器收藏爱好者们有所帮助,我们在判断康熙时期青花瓷真伪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牢牢抓住这几个特征,如果有一项不符合的话,就很有可能是仿品哟。

如何鉴别青花瓷的青花料


青花瓷深受当代人喜爱,很多人会将这些青花瓷摆在家中以供观赏,也有很多被收藏。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辨别,其实只要认识了青花瓷上的青花料,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分辨。那么,究竟如何鉴别青花瓷的青花料呢?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特质,这其中又分为进口青花料和国产青花料之说。

一、进口

1、苏麻离

这个青料特别好辨识,具有独特的铁锈,色彩特别深的地方还会有点发污。这种青料元代的人就用了,当然也有和国产混合使用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颜色就会暗,并且出现的铁锈就会比较小了。明代开始这种料子就开始大量使用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料的消失是在成化早期。

2、回青料

这个使用期间在正德晚期到天启年,它的蓝色中带点紫头儿,色彩也是十分的绚丽。这个在使用的时候搭配石子青,搭配得当最好,如果混入少了,就显得特别紫,纹饰变得模糊,嘉靖时期使用的期间,就是混入少石子青;如果混的多了,就又会变成灰色了,嘉隆庆时期就是混的多。

3、翠毛蓝

这种使用的就是珠明料,康熙时期那会使用的比较多,颜色也是十分的亮丽,多用于对人物山水的勾画。

4、洋蓝

光绪年间十分流行的叫洋蓝,色彩有点紫色,看上去像紫药水一样的颜色。

二、国产

1、石子青料

刚刚提到的和回青料搭配在一起的就叫石子青料了,流传的时间比较久,一直从元代到早清年间都在使用,可以展现在青花瓷上的颜色有很多种,需要研磨,研磨的好的就比较蓝,研磨的差的就会有点犯污。元代的青花瓷的颜色就是有点暗暗的,灰灰的。

2、平等青料

成化年间,弘治以及正德年间,大量使用了平等青料,这种青料的颜色比较淡,是青灰色,从青花瓷中可以看到类似“棉絮”一样的暗纹。

3、浙料

浙料虽然在万历期间就有,但是并不多见,清代顺治的时候是比较流行的,其中成色最好的是在雍正到乾隆期间,这期间的颜色发亮,发蓝,特别艳丽。而在嘉庆道光时期,浙料就开始变得有点发黑了,再到咸丰之后可以看出的是用的浙料有点偏灰。

所以,要想准确的鉴别青花瓷的青花料,那么对于以上的这些常识一定要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鉴别。

如何鉴别明代洪武青花瓷?


明洪武·青花缠枝莲大罐

洪武(1368~139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朱元璋建国后不久,就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目前尚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从出土的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来看,洪武朝的青花瓷制作大都带有元代遗风。

洪武青花瓷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传统,但工整有余,变化不足。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盘、折腰碗为多;青花色泽偏灰,胎体厚重;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了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扁菊花纹使用较多,葫芦叶的绘画却不如元代规矩。

器型

洪武官窑器虽然比较敦厚,但已经逐渐摆脱了元瓷厚重粗笨的风格,形成了端庄舒展的风格。现代仿品则显得僵硬呆板。另外,现代仿品的器型不是过小就是过大,和真品相差很大。

胎体

洪武官窑器物胎体坚致细白,民窑胎体断面呈泥土黄,大多数都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现代仿品胎色偏白,因用机械工艺淘炼胎土,瓷化程度比真品高,胎土比真品坚密。

釉画

洪武釉面多为青白色,有的出现细碎无色的开片纹,釉质较厚,玻璃化程度高,色泽清雅,柔和悦目。施釉的圈足底面,有釉底与器身不一致现象。现代仿品或比真品颜色深、釉面呈灰白色,或比真品颜色浅、釉面偏白。

纹饰

洪武官窑纹饰精细秀丽,层次丰富,主要有折枝牡丹、扁菊等;民窑纹饰简洁豪放,多描摹自然写实。现代仿品纹饰呆板,画工远不及真品。

清官窑青花瓷鉴别方法


清代官窑青花瓷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开放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吕成龙认为,官窑青花瓷器深受皇帝个人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水平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了不同特点,这也成了鉴定官窑青花瓷器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不同时期的清代官窑青花:

首先看造型,包括线条的收放、形状等。康熙时期的造型,硬朗挺拔;雍正时期造型秀气柔和;乾隆时期造型、工艺复杂。康熙时期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比如双陆尊等,是康熙时期独有的。总体来看,雍正、乾隆时期造型创新达几十种,乾隆之后造型就没有大的创新了,基本延续前期的造型品种和风格。

第二,胎釉彩。康熙时期特点是“紧皮亮釉”,釉面紧绷在胎体上,胎很硬朗,断口像贝壳一样硬,断面像糯米糕的切面一样细,蓝彩透彻亮丽。雍正时期的胎最白,含杂质最少。乾隆时期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匀净,多数是青白釉,少量为粉白釉,光泽莹润。

第三,纹饰。纹饰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皇帝的审美情趣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康熙时期,山水人物故事、“刀马人”较多,体现古代战争场面、战马嘶鸣的大场面较多,而康熙后期社会已经安定下来,则有耕织图等。雍正时期已基本没有“刀马人”纹饰,花卉、花鸟颇为流行,讲究秀美,布局也更加合理。乾隆时期纹饰复杂,装饰繁缛,受西洋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有西方妇孺、儿童画等等。

第四,款识。官窑款多六字、四字的,比如“大清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从字体上看,康熙时期多楷书款,雍正时期楷书、篆书并重,乾隆时期重篆书,嘉庆、道光时期多篆书,咸丰以后又开始重视楷书。从笔画上看,康熙时期笔画有力,而雍正则显得工整规范。

如何鉴别景德镇青花瓷?


如何鉴别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悠久,素有“瓷器之都”的美誉,江西景德镇青花瓷是人间瑰宝,在唐代,烧制出的瓷器洁白无瑕,堪比玉器之美。

到了宋代,皇帝才赐名“景德”于景德镇,从此以后,景德镇不负厚望,将瓷器制作工艺发展的越来越好,制瓷大师的技艺日益娴熟,为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瓷器发展到巅峰时期是在清康、雍、乾三朝,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奠定了景德镇瓷器达到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境界。在瓷器之上,绘花、鸟、鱼、虫,刻书法、诗词,在瓷器文化基础上又增添了更浓厚的艺术气息,让景德镇青花瓷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瓷器真的好吗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它作为中国主流品种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很多青花瓷爱好者为了寻得古代青花瓷颇费周折,如果能自己懂得一些辨别知识会减少很多麻烦。下面为大家谈谈如何评定青花瓷?

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

首先,察看年代,通常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价格从高低,依次为元、明、清、民国;

第二,瓷器上的图画有多种类型,有人物画、动物画,还有花鸟画、山水画,可根据绘画造诣来评估青花瓷价值;

第三,从工艺制作和器型上来看,躺着的青花瓷为盘子,蹲着的为罐子和碗,站着的则是梅瓶;

第四,察看官窑青花瓷还是民窑青花瓷,通常官窑青花瓷要比民窑的好;

第五,元、明朝时期的瓷器没有清朝的瓷器存留的多,清代出窑的瓷器,风格多样化,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其胎体,通常薄厚适中,其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用稀薄的釉施于其上,大多为青白色。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瓷器图案中融入了西方绘画艺术,别具一格。皇帝年号款式是景德镇官窑常常所用,而吉祥语款、私家款式为民窑所采用。

在手工及描绘上乘的前提下,如果是旧陶瓷或古董级的青花瓷,往往素马里青釉是上等的,色泽显清白和沉稳老色;好的现代青花瓷,须瓷质清白,采用青蓝的回藏青釉。达到这些要求方为上乘品。

青花瓷如何鉴别贴花与手绘


青花瓷如何鉴别贴花与手绘。

贴花青花瓷

一、合共线

从纹饰图案上看,像绕器物成一圈的图形,两边相合处有一条合共线,往往出现叠交、错位、接头缺口等,只要是贴花瓷,都会或轻或重地有这几个毛病。手绘的纹饰图案是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

二、规整度

贴花瓷在对称或相同的纹案上基本保持一致、规整,如果拿出两个用同款贴花纸制作的器物,它们的纹饰图案也会一模一样的,而同一个匠人,是画不出完全相同的图案的。

三、网状缺色点

既然贴花是工业化的产品,那它必然具备一些工业特征,比如我们平时打印出来的图片,细看就能发现密集的网点状,有像小虫子咬过似的缺色现象。在一些低廉的器物上非常明显,也有非常精细的,肉眼难以看出,但是用放大镜可以看出来,而手绘瓷直接用笔描绘填涂,是绝对不会有这个特征的。

掌握了前面的三个步骤后,还不一定就能分辨出贴花瓷,因为还有一种所谓的半贴花,就是先用贴花装饰上整体的轮廓,然后手工填充色彩和图案,半手工的掺入,导致许多贴花瓷不易辨认。但这种贴花的线条有时会出现断续,那就需要人工补笔,那肯定会显得不顺畅;或者粗细一致、板滞,缺少灵活性。

贴花瓷本是以满足大众日常用具为主,价格一般不高(也有一些高规格用具价格昂贵),但如果一件手工手绘的瓷器也价格很低,那是应该提起警惕性的。

如何鉴别清中期同治青花瓷


清中期同治青花瓷

故宫藏清同治青花花卉纹水仙盆

故宫博物院藏清同治青花云龙纹赏瓶清同治(公元1862—1874年,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朝共13年,其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制瓷业更趋衰落,工艺低下,制作粗糙。景德镇官窑虽恢复生产,但传世精品寥寥无几。

胎釉

同治官窑青花的胎体与咸丰青花相差无几,白而不精,稍厚重,有的釉色灰暗不清,透明感较差。

啄器线条挺直、生硬,略显笨拙,小件器皿制作较好一些。署“体和殿”款的慈禧太后专用瓷做工较精致,胎子坚密,釉面均匀,代表了同治时的最高制作水平。  

民窑胎体比咸丰民窑青花更厚重,胎质松软,也有的较为轻薄、瓷质较细者,釉面不平整,多泛莹白,厚釉者更显质粗松软,浑浊,釉面的透明及硬度都不及清早期之器。釉色有粉白和青白两种。

故宫藏清同治青花食盒

青料

同治青花瓷使用国产青料描绘,有的色泽清丽,有的色深发黑,都比较稳定,青花亦都飘浮在釉面上,没有往下沉的感觉。

官窑器前期青花发色比较鲜丽明爽,后期蓝中泛灰。

民窑器色泽有清新明快的一类,也有黑褐灰暗的一类,与清早期青花相比皆有漂浮感,有些青花还有晕散现象。

造型

官窑器多是继承传统式样,有增无减,并无特殊之作。常见的有盘、高足盘碗、碟、盒、罐、缸、花盆(圆形、长方形)、奁、砚、桶炉、赏瓶、三足小壶、撇口瓶、玉壶春瓶、渣斗等,其中盖盒与花盆最为常见。

民窑器有赏瓶、玉壶春瓶、双耳瓶、四方瓶、六方瓶、狮耳瓶、兽耳瓶、撇口瓶、洗口瓶、壁瓶、四节盒、油盒、皂盒、文房用具等。

故宫博物院藏清同治青花云龙纹赏瓶

纹饰

这时常见的纹饰除传统的龙凤、云鹤、夔凤、缠枝花卉、荷池鸳鸯、八仙、婴戏、仕女、山水、博古外,还有很多吉祥寓意的内容,如五谷丰登、状元及第、寿山福海、麒麟送子、万寿无疆、年年有余等。

官窑器有云龙、云凤、夔龙、缠枝莲、勾莲、折枝菊花、竹石、蕉叶、葡萄、折枝果、八卦云鹤、博古图、仕女、梵文、寿字、花鸟、梅竹、松竹梅三友图等。

多数用工笔绘成,花纹清晰,但缺乏层次。有些画面过于单调,偏重吉祥如意纹,反映了晚清瓷器的装饰风格。

民窑有龙凤、云鹤、山水人物、婴戏、花鸟、狮球等。此时有出现图案画,画意庸俗,画法无章法,画工较粗,笔触呆滞,缺少生气。也有画工精细者,但不能与清早期精品相提并论。

款识

官窑器款识多数是青花“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写得工整清秀,但不规矩。也有“同治年制”四字两行楷书款,字写得大而肥,看起较拙。同治青花的篆书款极少。

另外官窑瓷器还多署“体和殿”、“大雅斋”和“天地一家春”款,数此款的均为慈禧用的专用瓷款识。“体和殿”是慈禧太后饮食休息场所,同治九年(1870年)御窑厂专为体和殿烧制了百双大鱼缸,汇同其他器皿约万件,皆署的是“体和殿制”款识。

款字均为篆书,写得方正谨严。以红彩居多,还有少量青花款。“大雅斋”款多横书,以碗和花盆等较为常见,款字多书在外口沿下。“天地一家春”款为篆书,外饰二龙戏珠纹,书在器物的外口沿下,多与“大雅斋”同时使用。

堂名款有“慎思堂制”、“务本堂制”、“竹雪轩制”、“本和殿制”等。

同治官款整体字体布局工整,笔画粗,用笔拘谨,青花浓艳,个别有晕散。

民窑款大致有两类,一为年号款,有“大清同治年制”和“同治年制”两种,以楷书为主,六字或四字两行;二为印章是篆书款,且草率欠工细。

其中篆书图章款较多,宇迹很草。堂名款有乐寿堂、务本堂、九思堂、诒谷堂、竹雪轩、敬顺斋、涵德斋等。

同样喜欢收藏的朋友点个关注,意古斋每天为大家更新关于收藏的知识,只要你喜欢就是给我最大的动力。

青花瓷需求不断 鉴别真假很重要


青花瓷需求不断鉴别真假很重要

近些年,青花瓷在国际国内的拍场上屡创高价,成功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球。收藏市场上青花瓷的需求不断增长,青花瓷仿品随之产生。在这里小编向大家介绍从四个方面鉴藏青花瓷。

首现看青花钴料。据统计,我国古代制作青花瓷使用的钴料有平等青、石子青、回青、苏麻离青等。其中苏麻离青为进口钴料,用其制作的青花瓷最具收藏价值,配上当时高级的工艺大师的制作,出产青花瓷艺术价值极高。

判断一款青花瓷的优劣,也要看其青花发色。其中以釉下青花发色艳丽,并且青花颜色按照深浅不同分为五个等级的为最珍贵。康熙时期,青花分五色技术达到巅峰,这个时期出产的青花瓷质量较好。

观察青花瓷的款识,古代青花瓷的款识中有书法、图案等。对于书画、篆刻艺术的创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如顺治时期,青花瓷制作较粗糙,纹饰构图随意,器形、图画种类也不是很多。

最后一方面,艺术水平也是评判青花瓷价值高低的因素。造型优雅、构图有立体感,层次分明,人物景致的描绘清晰明显的青花瓷更具有收藏价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教你鉴别青花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教你鉴别青花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