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宋代登封窑瓷器特征及收藏价值

宋代登封窑瓷器特征及收藏价值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古代瓷器价值

2020-11-09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提起宋代瓷器,往往第一时间映入人们脑海的,是“官汝钧哥定”这五大名窑;再多一些,或许大家也很容易想到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等大型窑口。但是如果说起登封窑,似乎不少人都表示没有太多了解。实际上,登封窑也是宋代一座比较著名的窑口,在北宋早中期还曾烧过贡瓷。那么,为什么登封窑在宋代的发展明明繁盛,却总是被后人忽略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登封窑的衰落。登封窑的烧造始于隋朝,经过唐代的技法和艺术积淀,在北宋时期达到全盛。此后的金元时期即步入衰落。更加遗憾的是,明清时期虽然仿古之风盛行,但是官窑仿登封窑瓷器的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在古瓷界,登封窑自元代衰落以后, 一直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

登封窑实际的瓷器烧造成就是很高的。在宋代全盛时期,登封窑是北方白瓷的烧造中心,这种中心指的是登封窑在陶瓷装饰上的集大成的造诣。毫不夸张地说,北方所有白瓷的装饰方法在登封窑都可以找到实物。虽然登封窑是民间陶瓷窑口,生产的大部分都是民间陶瓷用器,但是在北宋年间也是贡窑之一,这也证明了登封窑瓷器产品的精致与出色。

登封窑瓷器以白釉瓷为主,器型以瓶、枕较多,品种丰富,主要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刻划花、白釉剔花、白地黑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等,也有部分黑釉、三彩及青釉类瓷器。其中,白釉珍珠地刻划花是登封窑最典型的瓷器代表。

所谓白釉珍珠地划花,就是在白釉基础上,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其制作相对是最复杂的一种,要先在瓷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刻划图案纹样以后,填涂赭石彩。待图案纹样成形,再用特制的圆形工具蘸上同色赭石颜料,压印细小的圆圈纹,最后罩透明釉入窑二烧。这些细小的圆圈纹密布在图案纹样的间隙或者空白地子上,白赭相间犹如珍珠落地,故名珍珠地划花瓷器。宋代登封窑中的珍珠地划花瓷器以腰圆形枕最多。

就收藏价值来说,宋代登封窑瓷器是它全部烧造历史中、总体价值最出众的。毕竟北宋时期是登封窑瓷器的全盛阶段,它也烧了很大一批宫廷贡瓷,其材质、工艺及装饰水平肯定都是一流的。2015年12月,一件宋代登封窑的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枕被拍出,最终以269.5万的价格成交,成为登封窑瓷器拍卖的价格之最。

虽然相比于明清御窑瓷器,宋代登封窑瓷器的市场价格并不足以形成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宋代登封窑瓷器距今历史更加久远,存世量也不如明清瓷器多;同时它作为白瓷装饰技法的集大成者和曾经的贡瓷窑之一,未来它的升值空间一定是比较大的。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镂空瓷器收藏价值及工艺特征


镂空瓷器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主要是在瓷器的陶胚体上进行透雕花纹。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石器晚期就已经出现了镂空的陶瓷,那时的形状主要是透雕圆孔进行修饰;汉朝时期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灯都有了透雕的纹饰,这时期的纹饰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到了宋朝以后镂空装饰的瓷器就开始蓬勃发展;清朝乾隆年间的镂空开始烧制成镂空转心、转颈以镂空的空套瓶等,这时期的镂空透雕艺术达到了鼎峰时期。“中华号称瓷之国,瓷窑高峰则是景德镇”,其所产的瓷器具有“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特征,而镂空的瓷器更是将薄如纸、白如玉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其镂空瓷器的制作是经过层层筛选出上等的景德镇产高岭瓷土,因为其胎体烧制成型后会成为洁白的玉,其手感、质感都是非常好的。到其胎体变干变硬之后,用专业的胚刀将其粗胚体剔制成薄薄的器具,雕刻出精美、独特的镂空花纹在进行二次烧制,还需要加入陶瓷的彩绘,再次进行烧制才可以形成一件精美的镂空瓷器,因为其原料、做工要求非常高、制作周期又较强,对于工艺师傅的要求较高,所以这样上等的镂空瓷器的收藏价值和价格都是不菲的一笔数目。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粉彩镂空蟠璃纹象耳转心瓶,其瓶身敞口、束颈、垂腹、圈足,主要在其瓶身外部的颈部黄地轧道粉彩折枝莲纹,腹部用霁蓝描金蝴蝶勾莲纹,瓶身的四周则是圆形开光内镂空雕刻的绿色蟠璃纹,足部的黄地轧道粉彩云头纹,其纹饰可以说是璀璨夺目,像这样一件艺术品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镂空技法是清对于器物装饰是最为常用的手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将镂空技艺的利用在转心瓶和转颈瓶上,但是这样的制作工艺难度非常大、成品率底,所以相比较其他类型的瓷器而言它更加的特殊、独特,收藏价值更高。

除了粉彩最为突出,还有就是黄地珐琅镂空转心瓶,其瓷器的内部构造十分的复杂,纹饰的处理通过彩绘和镂空两种技法,在外观上看,该瓶的鱼纹是主要的装饰图案,宽唇、短颈、硕腹、矮圈足是其主要的特征,色调之间的典雅、柔和,圆润光泽度较高,质感较强且其釉色细腻,观赏艺术价值较高,这类的转心瓶一般都会使用黄色来作为装饰,象征着它的地位与其他瓷器不同。

现在在我国的镂空瓷器市场上,大多都是由现代仿制的,在它的原料、镂空技艺、彩绘等方面的工艺都不像清朝时期的精湛,所以受到的关注度较少。大量的收藏爱好者还是喜欢目睹清朝的镂空瓷器,不仅仅是因为年代久远,更是因为在原料、色泽、镂空技艺上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平。

宋代登封窑吉羊瓷器鉴赏


宋代登封窑吉羊瓷器是羊题材瓷器中最能代表羊的寓意物品之一。羊,即祥也。古代宫廷中小车多称羊车,即取意吉祥。人们常说的“三羊开泰”为吉祥话之一。比如一帆风颇、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等。古人把羊与祥通用,大吉羊即为大吉祥。用羊作装饰的图案中就有吉利、祥瑞的意义。

明清时期,民间传说曾把青阳、红阳、白阳,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民间喜用的“三阳开泰”是一种吉祥语,它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也是兴旺发达,诸事顺遂的称颂,图案以三只羊(谐音“阳”)在温暖的阳光下吃草来象征。羊是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食物,羊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汉代许慎释"羊"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明末清初屈大均套用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 "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

在古老的甲骨文中已有“羊”字,而且,祖先在造字时就把“羊”和“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羊部》云:“羊,祥也。”这是通借的手法,就是说“羊”有吉祥之意。许慎以独特的视野,用“祥”解释“羊”,是先民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物化表现,它折射出那个时代先民的社会心态、审美情趣。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巅峰时期。贵族出身的赵氏皇帝文化素养较高,推崇素雅清净的釉色,于是,五大名窑应运而生,各大民窑群星璀璨,开创了中国制瓷史上名窑林立的鼎盛时代。河南登封窑是中原的代表窑口之一,始烧于唐代,北宋为其繁盛时期,终于元代。登封窑主烧白瓷,兼烧黑瓷及三彩陶器,器形主要有瓶、枕、罐、洗、碗等。吉羊,在宋代登封窑作品中较为罕见,故弥足珍贵。

这尊宋代登封窑吉羊瓷器,淡雅纯净,厚实稳当,工艺娴熟;底露胎骨,胎为灰色,釉不及底,挂釉痕迹明显,底部还有一出气洞,与当时的烧制工艺一致。它高10厘米,宽10、5厘米,通体施白釉,微泛黄,用化妆土敷底,釉面布满开片细纹,大大的羊角自然弯曲,双耳垂直,嘴巴微张,鼻梁露孔,目点褐彩,脖颈粗壮。

宋代登封窑吉羊瓷器中的羊的造型,虽屈膝呈跪伏状,但眼睛却眺望着远方,生动有趣,给人无限遐想。它与南朝宋《元嘉刀铭》“宜侯王,大吉祥”的人文理念是统一的;同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儒家核心文化也从它身上展露,可见,当年工匠的良苦用心。工匠们将自己的伦理追求,寄托于吉羊身上,呼应着中华传统美德,让人看了既亲切又警醒。《春秋繁露》云:“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其意思是:小羊在母羊身边吃奶时是跪着的,表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比感谢。因此,羊,成为仁慈之象征。这尊跪伏着的青瓷羊,就向世人传递着这样一种伦理美德。

由于我们的祖先与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成语俗语及其典故,有的蕴涵生活哲理,给人以启迪。诸如:“三‘羊’开泰”、“顺手牵羊”、“亡羊补牢”、“羊入虎口”、“白如羊脂”、“苏武牧羊”、“挂羊头卖狗肉”等。

宋代登封窑吉羊瓷器寄托了中国民族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羊,在中国民俗中“吉祥”多被写作“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宋代钧窑碗特征及收藏价格


钧瓷是中国古代的五大名瓷之一,在唐朝时期开始烧制,盛行时期在宋朝,凭借着其独特的釉料以及烧成的方法使其在窑内产生巨变因此而闻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独特的窑变技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是钧瓷瓷器的特征,钧窑碗也是这样。

一、宋代钧窑碗

从宋代烧制的钧窑碗为例来看,具有着造型优美、小巧玲珑、釉色光亮的特征从其造型上看,此碗呈敛口状、深腹、圈足;从其外表上看,其器表主要施加了天青色釉,在其碗的内外壁都有着自然的窑变玫瑰紫彩斑,使其色彩更加的鲜艳亮丽;从其胎质上看,胎质较薄、提纯的程度较高,使其呈现出小巧、轻便的外形。

二、宋朝钧窑瓷发展与宋代钧窑碗

从宋朝钧窑瓷发展上看,经自然窑变形成绚丽釉色玉润晶莹的特色。从单色釉、彩斑釉、花釉上来看,单色釉主要以月白、湖蓝、天青、豆绿等,彩斑釉则以天蓝红斑或乳白紫晕为代表,花釉主要有丹红、海棠红、木兰紫等品种,在这些品种之中,窑变花釉的艺术价值最高,收藏价值也最大;宋代钧窑碗的装饰,大多都加入了意境精美的景观图画或者是文人雅士的诗词为主,文化艺术欣赏价值较高,使其钧窑碗成为众多瓷器中绚丽的一笔。

三、宋朝钧窑碗的艺术特色

从钧窑碗的艺术特色上来看,属于北方青瓷的钧瓷,在生产钧窑碗上构成了特殊的美感和独特的艺术效果。

在烧制胎、釉上,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使其形成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从其外观特征上看,乳光状态和窑变现象是钧窑瓷的特色,犹如青玛瑙一般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由浅至深的蓝色多了一份质感;钧窑碗上出现独特的流纹,增强了瓷器釉面的装饰效果。例如:蚯蚓走纹、冰片纹等。

钧窑碗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釉质具有着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釉面的动感、其口沿、凸棱、炫纹等釉面脱口,动感十足、釉质的纯净窑变单色釉,开片纹路以及纯净的美感十分引人注目、釉面色彩的变化丰富,可以说是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等特色。虽并不是每一件钧窑烧制出的钧窑碗都具备着如此之高的工艺,但这就是它的普遍特征,并不是百分之一、万分之一,而是百分之九十九、万分之九十九的上等率,使其收藏价值更高。

茶盏收藏价值及特征


茶盏就是饮茶的用具之一,现在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茶杯。茶盏其器型主要是以敞口小足的为主要的特征,斜直壁,比一般的饭碗要小、比酒杯要大。“从来佳茗似佳人”为苏东坡先生的名句,典型的代表了唐宋时期以及之后时期文人墨客对于品茶精神的这一向往、享受的倾向,品茶为一项修身养性之事。陆游先生曾经说过:“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表达出了品茶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以宋代烧制的茶盏为例,走进茶盏。宋代时期,斗茶之风十分的盛行,崇尚茶具的精美,将宋代茶盏烧制达到了鼎峰时期。

从它的造型特征上看,宋朝时期的茶盏,造型非常的简单且颜色非常的干净,易给观赏者一种素雅、朴实、宁静之感。

宋代茶盏的特点:刚柔并济、线条感十足,同时将弯曲的部分于直的部分之间构成了非常好的连接,将其融入到同一整体之中。

宋代茶盏烧制范围非常的广泛,特别是重黑釉这类深色的茶盏。例如:官窑、建窑、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吉州窑等都有对茶盏进行普遍的烧制,其中以建窑以及吉州窑烧制的黑釉和褐釉茶盏非常有名。

宋代茶盏的种类非常丰富且多样,有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鹧鸪斑茶盏、剪纸贴花茶盏、木叶纹茶盏等。建窑兔毫盏,在其黑色的釉色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其形状如同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长得非常的细长、柔软;油滴盏则是宋代黑釉瓷中最为特殊的品种之一,就是在其乌黑的釉面上会呈现出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就像一滴滴晶莹的油珠,属于结晶釉的一种;曜变盏则是建窑中的特殊品种,其烧制难度非常之大,烧制成功的则是真正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品,其收藏价值以及价格都非常高,是专为皇帝进行打造的御用至爱,足以可见它的地位。

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为例,进行分析。从它的造型上看,该碗呈现为敞口状,腹部为六个花瓣形构成,近底渐渐回收,圈足,在该碗的内部主要刻画了海水纹和碗部的核心划过一群鸭,外壁光素没有纹饰的出现,整体上看意境十分优美。

从它的色泽上看,主要以青釉为主要的颜色进行装饰,釉色较为的深沉,略带着黄色,青中泛黄,多了一丝鲜艳俏皮之感。

从它的制作工艺上看,造型优美、纹饰清晰,海水与鸭子生动有趣,展现出茶盏的较高工艺水平。

宋代建窑黑釉瓷特征及收藏价格


在众多黑釉瓷里,建窑黑釉瓷的名号可谓震耳发聩。尤其是正处于发展繁荣、成熟时期的宋代建窑作品,往往在拍卖市场上展现出非常令人惊喜的一面。2016年,香港苏富比在春拍上拍出了一件南宋-建窑兔毫茶盏,最终获价584万元整。而同年底由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在海外秋拍上拍出的一件南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盌,更是以1170万的成交价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些拍出高价的宋代建窑瓷器,一会儿是兔毫,一会儿是油滴天目,它们属于建窑黑釉瓷中的什么品种,又为何能拍出如此高价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建窑。建窑,创烧于唐代,中心窑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窑以烧黑釉瓷著称,在宋代时烧造情况尤为繁盛,技艺相当纯熟。当时,建窑虽不在五大名窑之列,但其精品多有进贡内廷。北宋皇帝徽宗就曾经赞美建窑黑釉瓷,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以盏、碗、盘、碟为主,兼烧其他器型瓷器。其中,由于宋代斗茶风尚,建窑烧制的茶盏最多,亦最负盛名。建窑黑釉瓷所用的釉,是一种含铁量高的高温结晶釉,在1300℃以上的窑火中,釉质产生独一无二的变化,形成各种釉色。以这些釉色特征来看,宋代建窑以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瓷器,大致可以分为4个大类。

①黑釉曜变盏:所谓曜变,是从日语化用而来,指的是一种高温下一次烧成的耀斑。曜变釉色的特点,是在黑色釉面中自然浮现着大小相近但不规则圆形斑点。这些斑点以群落的形式分布,并且周围有红、绿、蓝等彩色光晕,在阳光照射下,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黑釉曜变盏是宋代建窑黑釉瓷中最珍贵的品种。

②黑釉油滴盏:在古代又称鹧鸪盏。这种釉色,最大的特征就是在黑釉面之中,出现斑点状纹路,如同鹧鸪鸟胸部羽毛般的黑底白斑,也像水面上的油滴,多见银白色,偶见金黄色或蓝色。油滴建盏在日本称为油滴天目盏,被奉为国宝,而完整的油滴盏在我国境内却很少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③黑釉兔毫盏:这种釉色,最大的特点就是斑纹呈丝状,如细密顺滑的兔毫,故名。宋代建盏中兔毫的形态比较多样,斑纹的长短,粗细,弯直和疏密等都没有特定情况。同时,兔毫也有颜色差异,其中以黄褐色最多见,另有金色、银色两种。

④纯色黑釉瓷:这种建窑黑釉瓷,釉色纯黑或者泛青,釉面没有特殊斑纹,属于民间日用瓷。就收藏来说,这种纯色黑釉瓷一般价格都不高。

带有特殊斑纹的宋代建窑黑釉瓷,都是因特殊的含铁结晶釉在高温下窑变产生的。一方面,这种窑变不是人为力量可以控制的,且成品率极低;另一方面,每一只带斑纹的建盏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因此,宋代黑釉建盏才能在众多黑釉瓷中脱颖而出。

广彩瓷器的特征及收藏价值


清康熙23年,也就是公元1684年,清政府正式解除海禁,海外贸易得以恢复并进入海关管理时期。随着海内外贸易交流的加强,各类商品往来的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具备典型国民特色的器物。中国的瓷器,成为销往海外的商品中的翘楚。外国商人不仅购进大量中国瓷窑生产的成品瓷,有的还来样定制,瓷器外销一时繁盛不已。而在所有外销瓷中,广彩瓷器占有很大的比例。

广彩瓷,全称为广州织金彩瓷,是一种广州地区烧造的低温釉上彩瓷器。广彩瓷的前身是明代三彩瓷器,在发展过程中它又糅合了五彩、粉彩等多个瓷器品种的技艺和特色,同时借助广州本土的“铜胎烧珐琅”技法,先是烧造出珐琅彩瓷器,后又吸收西洋画法、岭南画派特色,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瓷器品类。

广彩瓷器的创烧约在康熙末期至雍正初期阶段,最早与江西景德镇彩绘瓷比较接近,因为这一阶段广彩瓷所需的素瓷、颜料等均来自景德镇。一直到乾隆、嘉庆年间,广彩瓷大量吸纳广州地区各式民间艺术特色,兼借西方绘画技法,形成一种脱离传统景德镇彩绘瓷的单独品种。

广彩瓷最大的3个特点,一是构图丰满、繁而不乱,二是色彩缤纷、浓重艳丽,三是风格清新热烈、华丽辉煌。

①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广彩瓷彩绘构图密难行针,紧而不乱,因此纹饰加彩布满器身,不见白胎。广彩的这种纹饰构图,借鉴的是我国传统的织锦图案,在纹样空白处以金银水织地,后来干脆直接以乳金釉作色地,有“堆金积玉”的艺术效果。

②色彩缤纷、浓重艳丽:广彩最初所用的颜料来自景德镇,因此色彩效果偏单纯清雅,后来引进了不少西洋和本土颜料并进行混合调制。广彩瓷彩绘的色料多达十几种,色彩搭配精致、艳丽。色料填涂得较厚,并平涂晕染,又以金色和黑色压住原色,各种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冲击效果深受海外市场青睐。

③风格清新热烈、华丽辉煌:基于以上两点,再加上广彩瓷在彩绘内容上大胆进行中西风格的结合,这就导致了广彩瓷在整体艺术风格上,既有中式装饰的清新,有独具西方艺术的热烈。

对于清代瓷器收藏来说,广彩瓷是相当特殊的一种。虽然广彩瓷曾经也有做宫廷贡瓷的历史,但是又明显区别于官窑瓷器,然而将其简单归为民窑似乎也不妥当,尤其是部分进入欧美上层社会的广彩瓷,其品质较之民窑甚高。因此在收藏时,最好分清广彩瓷的流传来源,如果是曾经宫廷所用,或者外销瓷中供欧洲上层社会使用、陈设的瓷器,其价值相对会很高。

唐代绿釉瓷器特征及收藏价值


在唐朝,瓷器主要以单色釉为主,陶器则以彩釉为多,这样的彩釉因为多是黄色、绿色、褐色、蓝色、黑色等釉色,因而也被称为是三彩,即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唐三彩。唐朝比较有名气的瓷器就是青瓷和白瓷,不过,相对于白瓷,唐朝的青瓷更出名,也更受欢迎,甚至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南青主要以越窑为代表,位于浙江上虞、绍兴等地,因为唐朝时,这个地方被称为越州,因而以此得名。越窑是唐代青瓷主要产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知名度都非常高。

绿釉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釉色,从汉代开始就有人开始烧制,而到了唐朝,其技术更进一步,制品也更加漂亮。到了宋代时期,绿釉瓷器也被称为是绿定,十分珍贵。绿釉瓷器有独特的烧制工艺,早期的时候,绿釉瓷器大多是在胚胎上施孔雀绿釉,然后通过低湿烧制而成,因而部分器物会变成蓝色,因而也有孔雀蓝、法蓝之称。

唐代绿釉瓷器,是由烧制青瓷发展而来的,衍变的种类还有白釉绿彩、白釉褐绿彩等两种样式。刚开始胎质比较疏松,胎色也是暗红色的,到了后期,随着工艺的成熟,胎质愈发紧致,胎色也由暗红色变成灰白色、灰青色。所以,早期的青瓷釉是黄中带绿,而后期就是绿色为主,且比较稳定,结合非常紧密。

不过,唐代绿釉瓷器虽然有所发展,却并未达到鼎盛巅峰,因而到了元明清时期,绿釉又有了新的发展,胎质更加细腻洁白,绿色也更加匀称,漂亮。唐代绿釉瓷器不仅光洁,且象征意义饱满,尤其是在情怀释放方面,更是比其他朝代要饱满很多。色调上,也多是以冷色调为主,清淡、雅致却并不浮夸,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当时唐朝的风气和文人喜好。在器型方面,唐代绿釉瓷器多以碟、盘、杯盏为主,这也与当时的文人特点喜好有关。

总的来说,唐代绿釉瓷器,华丽中透出一丝典雅,典雅中不失几分光华,刚柔并济,让人爱不释手,赞叹不已。这就是唐代绿釉瓷器,是唐代非常着名的瓷器之一。从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唐代绿釉瓷器依然不落伍,甚至因为它的绿色更加清新自然,因而十分受收藏者的喜爱。如今,想要收藏唐代绿釉瓷器的人越来越多,而唐代绿釉瓷器的数量却极少,市场价格自然不会太低。不过,在收藏之时,一定要学会鉴定唐代绿釉瓷器真假,尤其是对真假参半的制品,更是要小心验证,不要急于成交。

宋代临汝窑瓷器图片及收藏价值


在瓷器收藏中,最有名气的当属宋朝瓷器,不仅历史久远,款式和制作也更加细腻,因而备受现代人的喜爱。不过,宋朝时期,因为手工艺发展繁盛,很多制作工艺更是达到了百花齐放的程度,因而在宋朝时期,瓷器的烧制非常多,且制作更加精美、品质更高。在宋瓷种类中,有一种非常珍贵的瓷器为汝窑,而与汝窑相对的是临汝窑瓷器。那么,什么是临汝窑瓷器?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临汝窑瓷器的收藏价值

据业内人士介绍,临汝窑瓷器是冯先铭先生在1964年调查宋代瓷窑遗址时,提出的名词,因为是在河南省临汝县,因而也被称为是临汝窑。临汝窑烧制的瓷器品质非常高,而且烧制工艺比北宋同期更为先进,因而在当代,临汝窑瓷器也是不错的藏品,收藏价值极高。

临汝窑瓷器的窑址有很多,像宝丰清凉寺、禹县钧台窑汝瓷烧造区、严和店、内乡大窑店窑、新安窑等包含在内。

临汝窑瓷器的特点如下

1、器型

据专业人士介绍,临汝窑瓷器的瓷器器型繁多,有碗、罐、瓶、盘、盖、尊、炉、器盖,甚至连化妆盒都有,可见临汝窑瓷器的烧制工艺有多先进。

2、题材

临汝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大部分都是以花卉、文字或者是人与动物进行修饰的,也有一些其他的。花卉类的纹饰包括菊花、缠枝莲菊花、缠枝莲花、竹叶纹、莲花牡丹、浪花海螺、海水游鱼等,其中牡丹、菊花、缠枝莲纹饰较多,受欢迎度也更高,这与中国人的喜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牡丹国色天香,有富贵荣华之意,菊花高洁,有君子之雅,缠枝莲并蒂开放,有喜结连理的美好祝愿,因而这几种图案一直很受欢迎。

文字方面则以姓为主,常见的有张、同、吴、吉、贾、刘、雪等,印刻的位置有所不同,有的刻于碗底,有的在碗心。动物类则以鱼、鹿、海螺以及龙凤为主,人物以裸婴、莲生贵子、婴鱼戏莲为多,都寄托了世人的美好祝愿。

3、手法

临汝窑瓷器的装饰艺术感很强,不仅有唐宋时期的艺术特点,更有创新。据悉,临汝窑瓷器的立体感要比以往强很多,再加上有阳纹和阴纹两种模印方式,将瓷器上纹饰的立体感凸显的更加明显。这个时期的匠人工艺也十分高潮,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十分生动、栩栩如生。

总的来说,临汝窑瓷器既有汝窑的特点,又具有钧瓷的特征,再加上存世量很少的缘故,因而市场价值极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代登封窑瓷器特征及收藏价值》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代登封窑瓷器特征及收藏价值》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