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有什么瓷器 > 导航 >

鹧鸪斑建盏有什么特征?如何鉴别?

鹧鸪斑建盏有什么特征?如何鉴别?

古代有什么瓷器 如何鉴别瓷器老化特征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2020-11-09

古代有什么瓷器。

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有很多的人都开始玩建盏,但是大多数都还只是入门新人,只是听说过鹧鸪斑建盏,对于具体的特点却不知道,那么,鹧鸪斑建盏有什么特征?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的总结下鹧鸪斑建盏的特点以及如何鉴别。

鹧鸪斑建盏的特点

1、花纹

鹧鸪斑建盏的花纹实际上和福建一带的鹧鸪鸟羽毛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导致了名字的由来,通过这个方面是最容易进行辨识的,即便是新人也可以通过花纹来了解。

3、烧制的难度

鹧鸪斑建盏和其他的建盏相比在烧制难度上会高很多,十分的复杂和繁琐,在进行拉坯工艺的开展的时候,为了可以实现类似鹧鸪斑点那样的效果,所以在对原材料的挑选,以及对于火候的把控都会更加的严格,而其他的建盏在进行烧制的时候就不需要有这么高的要求。

如何鉴别鹧鸪斑建盏

1、看胎土

如果是优质的鹧鸪斑建盏的话,在选择胎土的时候一定是使用了十分优质的材料,一般来说所选择的坯土都是天然的含铁量高达7%以上的水吉黏土,同时在上了一次釉之后就会进行一次高温烧制,拥有严格的工艺要求。

2、观斑纹

如果是优质的鹧鸪盏在斑纹上一定是十分清晰的,而且工艺更加的细致,斑纹的完整度很高,在颜色上也是更加的鲜艳,纹理的过渡十分的协调。

3、看底款

从底款我们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是哪一个工艺师烧制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鹧鸪斑建盏的工艺来了解建盏的档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的方法只能够作为一个辅助判断的依据。

鹧鸪斑建盏和油滴建盏的区别

有很多的人对这两种建盏都无法分辨,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掌握其中的一个特点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分辨了,那就是如果鹧鸪斑建盏的话大多数颜色都是白斑或者黄斑的,同时在排列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规则。而油滴建盏则是和油滴似的,在斑点的分布上会更加的分散一些,同时面积比较大,有一定的三维立体感。

鹧鸪斑建盏的特点和鉴别等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此了,如果打算进行收藏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常识一定要了解,以免上当受骗。

鹧鸪斑盏鉴赏及价格参考:

1:宋天目鹧鸪斑白覆轮盏,尺寸:直径14.4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460,000 ,成交时间:2013.04.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3年春季拍卖会。

盏直口,釉厚垂于足上而止,其上鹧鸪斑如鹧鸪鸟羽毛,呈现出显著云状和块状斑点,犹如节日夜空的礼花般缤纷,口沿亦饰有白釉一周,应为护胎之用,此品种较其它建窑盏较少。宋代黄庭坚词中也曾吟咏道:“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词中是说红巾翠袖,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金缕鹧鸪斑茶盏,侍奉身前,堪称一时雅事。

2:黑釉鹧鸪斑斗笠盏,尺寸:直径16.2厘米;高5.3厘米,估价:RMB 25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322,000 ,成交时间:2019.06.07,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带有斑彩和窑变装饰的黑釉瓷器,是吉州窑最具特色的产品之一。鹧鸪斑盏因其异美的装饰效果,颇受宋代品茗雅士所珍。《清异录》云:“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宋人黄庭坚在《满庭芳》中称赞道:“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此斗笠盏形制端庄周正,除圈足露胎外,通体罩施黑釉,底釉上施以浅色斑点,犹如鹧鸪鸟羽毛花纹,釉面与釉斑交相辉映,别具风韵,可谓盛茶上品。

3:北宋/金磁州窑系黑釉鹧鸪斑笠式盏,尺寸:直径12.4厘米,估价:USD 40,000 ~ 60,000,成交价: USD 197,000 ,成交时间:2016.03.17,拍卖公司: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亚洲艺术周。

4:宋当阳峪窑鹧鸪斑葵口盘,尺寸:高4厘米;直径17厘米,估价:RMB 10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172,500 ,成交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盘作六瓣葵花式,折腰,圈足,器形纤雅利落。胎质洁白,胎体匀薄,近口沿处削切成圆润细口。通体施紫金釉,釉面点缀以鹧鸪斑纹,斑纹从盘心向外发散,犹如流星飞速掠过天幕,酣畅淋漓,优雅迷人。同类风格器物可参阅乐从堂1200万拍出的“定窑黑釉鹧鸪斑葵式盘”。

5:南宋吉州鹧鸪釉盌,尺寸:径11.3厘米,估价:HK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150,000 ,成交时间:2014.04.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拍卖会 。

6:南宋吉州窑鹧鸪斑纹盏,尺寸:直径14厘米,估价:HKD 10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118,000 ,成交时间:2018.10.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

盏呈斗笠式,成型周正。内外洒釉装饰,黑褐釉地上洒釉装饰,釉斑自然聚散,大小、形状不一,有的状如蝌蚪,有的仿若流星,色黄闪绿,乳浊不透明,釉层高出底釉。外壁施釉至足,截釉线十分齐整,显控釉能力精湛。底足为假圈足,露米黄色砂胎,似陶非陶。吉州窑器物由于胎釉的特征,品相上极易出现剥釉、崩磕等问题,保存完好者极为难得。本品品相完好,形正釉佳,不易得。

7:明以前建窑鹧鸪斑茶盏,尺寸:高7厘米;口径12.5厘米,估价:RMB 48,000 ~ 60,000,成交价: RMB 55,200 ,成交时间:2015.12.27,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秋季拍卖会。

该器物直口,收腹,圈足较浅。碗内满施黑釉,外壁施釉近底,釉层较厚并局部有垂挂,内外釉面满布银灰色的油滴斑,窑变色泽自然,在光亮处观察,似繁星点点,美不胜收,实为不可多得的一件建窑之作。建窑的黑釉茶碗就是诞生于建茶的故乡,是为建茶量身定做的器具,建窑茶碗在宋代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8:北宋/金黑釉鹧鸪斑纹盌,估价:USD 15,000 ~ 20,000,成交价: USD 43,750 ,成交时间:2018.09.12,拍卖公司:纽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秋季纽约亚洲艺术周。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以产黑瓷而著称。两宋时期,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江西的吉州窑,以及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瓷窑,形成了以建窑产的黑瓷成为建盏。

建盏于元中后期趋于落后,明代停烧,至今已停烧600多年。到了1979年9月,**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建盏。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建盏知名度和价格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收藏市场对建盏的需求增多,各地仿冒者趋利而为,一些不合格的次品以低廉价格流入市场,给建盏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损坏了建盏的声誉。为传承建盏工艺,保证建窑建盏的质量特色,打击各种盗用品牌的违法行为,2012年和2013年,建阳市启动申报“建阳建盏”国家地理保护商标和国家证明商标的工作,拟对建盏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和资源做出界定,并申请“建阳建盏”作为今后使用的商标。以区别外地生产的非建盏产品。

建窑建盏特征及价格


建窑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在以瓷釉上的纹理表现。早在北宋时期宋徽宗先生就曾说过“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如此之高的评价足以展现出皇室的重视程度。“玉胎水盂”烧制成功代表着建窑地方性乡土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提升至宫廷之风的高贵韵味,将釉的原料、制作工艺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烧制出建窑风格最美的韵味,成为中国古陶瓷中的精品之作,足以展现它的魅力。

一、建窑工艺特色

从建窑的工艺特色上来看,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且黑釉盏的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它的产品类型上看,有盏、碗、盘、碟还兼烧制了壶、灯、炉、梅瓶等,丰富多样。

从它的釉色胎质上看,使用含铁量较高的原料做胎,胎体较为厚重且呈现为黑灰色、紫黑色,胎质虽粗糙但是非常的坚硬,露胎之处颜色暗沉无光、从釉质上看,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的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

从它的造型上看,因为造型多样,形式也需要更加的多样化,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的形式,刀法也是非常的自然,虽然有垂流和窑变的现象,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外观呈现。

二 、建窑烧制特征

从建窑烧制瓷器的特征上看,以黑胎色、胎体厚重而闻名,但这恰好给建窑的瓷器贴上了鲜明的标签。

胎体厚重坚硬,胎色呈紫黑,不易氧化;釉色黑但是光润感较高,瓷器的内外都施加的釉,使其更加的相互映衬,流淌的兔毫纹,呈现出浓淡深浅、弯弯曲曲不规则的现象,釉面呈现出褐黄色、银灰色和褐蓝色较为的多样且在其太阳光下,其黑色的釉面会呈现出闪烁的金红色光点,这也是建窑瓷器的特色。

建窑瓷器以碗盏较大,造型如同漏斗般的形状,分为敞口和合口两种,敞口较多,底为浅玉环圈足还有旋胚环圈足,甚至有些器物的底足部,还刻有“进王戋、供御”铭文的刻撰,是朝廷上等的贡品的标志。

由于宋朝斗茶风的盛行,主要烧制适宜为斗茶的黑釉茶盏,亦称建盏,以水吉镇窑制品为最,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盏,并在其器底刻上“进盏”等字样,则是由建窑烧制而出。建窑烧制出的瓷器含铁量较高,使用含铁量较高的原料最为其胎,其胎色深黑且较为的坚硬,“铁胎”这一次正是来形容它而出,内外均施加黑釉、外壁釉不到底、露黑色胎正是建窑瓷器的特征,也是多年发展的根基。

怎么鉴别宋代建盏?


怎么鉴别宋代建盏?建盏产自于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窑,从建窑出产的瓷器极负盛名。在宋朝,人们十分喜欢斗茶,而建盏作为斗茶的极佳茶具,深受人们的欢迎。

建盏是中国宋代的八大名瓷之一,是宋代皇室的御用茶具,因为产地在宋建宁府瓯宁县,所以称之为是建盏。建盏产自于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窑,从建窑出产的瓷器极负盛名。在宋朝,人们十分喜欢斗茶,而建盏作为斗茶的极佳茶具,深受人们的欢迎。根据文献资料,在当时有很多诗句来描述建盏,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等。

1、造型。宋代建盏可以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个大类,每一个大类又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敛口以及撇口的。宋代建盏的造型大多是口大足小,在距离口沿的一厘米的地方有一道向内凸起的圆棱,在外壁靠近足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是没有施釉的,而口沿上面的釉绝大多数都是沈黄褐色的,并且釉水是上面施得薄而下面施得厚的。

建盏虽然有大、中、小一共三种形状,但是比较常见的是中型,其次是小型,大型的建盏非常难得一见,因此一旦发现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建盏的造型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敦厚的,它的线条设计得非常流畅、自然、大方,然后赏心悦目。

仿品的建盏从外观上来是有一点过于规整了,让人感觉到不是那么自然,并且就尺寸而言也要比宋代建盏大一些,缺少了宋代建盏的灵巧。

2、胎体。制作宋代建盏的胎土是选择富含有铁质的瓷土,盏壁大约厚为0.2至0.8厘米,将建盏拿在手里会明显地感觉到非常沉。

在宋代,建盏的加工与现代相比比较落后,所以在胎土中时常会看到一些没有能够完全被粉碎的比较大的颗粒,显得有一点粗糙。

宋代建盏的胎色是紫褐色的,又粗又坚硬,并且还可以看到修胎时所遗留下来的棱角的痕迹。

仿品的建盏不论从加工手法还是工具配料来说都和宋代建盏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制作出来的建盏会显得比较细腻、整齐、橙色比较淡,也没有沉重的感觉。

3、釉。宋代建盏有独特的挂釉现象,用手摸口沿的时候会感觉到有毛糙并且扎手的感觉,并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表面上有一些坑坑洼洼的痕迹。

建窑瓷器有什么特征?


建窑瓷器有什么特征?建窑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或“进盏”字样。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日本和韩国的茶道都非常重视此物。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

1.建窑瓷器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

2.建窑瓷器以碗盏为多。其造型口大足小,形如漏斗,有敞口和合口两种,以敞口为多。底为浅玉环圈足,有旋坯纹。有的器物底足刻有"进王戋"、"供御"铭文,为朝廷贡品。

3.釉色黑而润泽,器内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挂,有的凝聚成滴珠状。釉面呈现褐黄色,银灰色和褐蓝色。因釉色细而下垂,酷似兔毫,故称"兔毫盏",按建窑瓷器的釉色又叫"金盏"、"银盏"和"蓝盏"。"蓝盏"更为可贵。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其釉面开细小蝉羽纹,点缀着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的宛如西北黄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浓下淡,以至消失,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在太阳光下,其黑色釉面闪烁着金红色的光点,盛满水其金红色光点在水中跳跃,其妙无穷。

怎么鉴别建盏的真伪?


建盏是中国宋代的八大名瓷之一,是宋代皇室的御用茶具,因为产地在宋建宁府瓯宁县,所以称之为是建盏。建盏产自于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窑,从建窑出产的瓷器极负盛名。在宋朝,人们十分喜欢斗茶,而建盏作为斗茶的极佳茶具,深受人们的欢迎。根据文献资料,在当时有很多诗句来描述建盏,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等。怎么鉴别建盏的真伪?

一:看外观(造型)。

宋代建盏一般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见,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处向内凸起圆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处无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型,口径10—12、高度5-6、圈足2-3厘米的为多。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古意焕然的感觉。

仿制品的外观过于规整,胎釉稍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比宋代的“盏”尺寸略大一些,过份灵巧,古韵不足。

二:看胎体。

宋代建盏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较现代落后,因此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的较大颗粒,显得略为粗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内一氧化碳的影响、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坚硬、重如铁渣。宋代“盏”多修胎较草率,经上釉烧成后还能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棱角痕迹。底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常见留有少许浅黄色的垫饼残迹。这些残迹有的由于和胎土烧结在一起,所以很难将之去除。

仿制品的胎土由于配料和加工手法与宋代有别,胎土加工过细,胎也修得过于整齐,胎壁稍薄,外观修得弧度过圆,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于烧成条件与古法大为不同(仿制品不可能用龙窑和用松木等木料来烧制),因此仿制品的胎呈色较淡、细,没有宋代的那种粗、紫、黑、坚硬的沉重感。

三:看釉。

在“建盏”1310±20℃的烧成温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动,口沿处的釉较薄,并且多呈黄褐色,它的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因此所受到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当我们用手抚摸口沿时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觉;在5—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

建盏的种类与特征


建盏的种类与特征。

器型种类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①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常见中、小型碗,偶见大型器)。②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类碗大型器比例相对其他类碗较高,

但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常见)。③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④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窑系种类

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

特点

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同时,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建窑黑瓷的胎质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

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弘治黄地鹧鸪斑高脚杯


鹧鸪鸟的羽毛为紫赤相间的条纹,外观同鹌鹑、沙鸡相像,胸羽白点正圆如珠,为其他鸟类所没有,“鹧鸪斑”就是鹧鸪鸟其胸部遍布白点正圆如珠的羽毛,因为这种胸部散缀圆珠白点的羽毛,正是鹧鸪斑所独具的风韵。“鹧鸪斑”的烧成比“兔毫”难,因此比“兔毫”更名贵。

鹧鸪斑因烧制条件要求非常高。黄地彩釉窑变鹧鸪斑。成为极为稀少的名贵品种。此品种的实物较为罕见,虽经近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几经仿制。终不成功,因此显此品种的珍贵。本品撇口曲腹、高足,瓷胎坚实细密、釉质莹润如凝脂,釉的颜色为帝王黄釉也可称为浇黄釉,黄釉高贵霸气体现出明代帝王的皇权威严。外壁为不规则如鹧鸪鸟的斑纹一样,仿施曜变天目釉,光彩夺目。

此高脚杯能达到如此完美及清晰的纹饰实为难得。据科学鉴定分析,鹧鸪斑纹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形成的,当温度达到1300度以上时,釉层中产生的气泡将其中的铁质带到了釉层表面;当温度下降到1000度时,则从中析出富铁的小晶体,发生自然窑变,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逸出釉面,向下垂流,冷却时金属介质结晶并留在釉层表面,形成了细长似兔毫的条纹。变成天然的卵点斑,形成了鹧鸪斑。此种装饰是瓷器中的名贵品种之一。目前市场上存世量并不多,很多被珍藏于博物馆和个人收藏家手中。

弘治 黄地早鸪斑高脚杯 尺寸:

口径:9.9cm

高:9 cm

足径:3.6 cm

肉眼鉴别宋代建盏的真伪


当一种东西一旦有了高价,有了市场的需求,在利益驱动下就会有人造假。今天我们来说说如何用肉眼鉴别宋代建盏的真伪。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便出现了仿宋“兔毫盏”。而近几年来,随着造假者在胎、釉、做旧处理等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对宋代建盏的仿烧技术,则已经达到可以在市场上以假乱真的水平,甚至能让一些专业藏家看走眼。所以收藏老窑器(包括建盏),冯玮瑜认为,传承有序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来源可靠的情况下,再来看实物就把握大很多。

据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葛帆等有关专家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肉眼鉴别宋代建盏的真伪:

一是看外观(造型)。宋代建盏一般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见,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处向内凸起圆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处无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型,口径10—12厘米、高度5-6厘米、圈足2-3厘米的为多。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古意焕然的感觉。仿制品的外观过于规整,胎釉稍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比宋代的“盏”尺寸略大一些,过分灵巧,古韵不足。

二是看胎体。宋代建盏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较现代落后,因此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的较大颗粒,显得略为粗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内一氧化碳的影响、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坚硬、重如铁渣。宋代“盏”多修胎较草率,经上釉烧成后还能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棱角痕迹。底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常见留有少许浅黄色的垫饼残迹。这些残迹有的由于和胎土烧结在一起,所以很难将之去除。

三是看釉。在“兔毫盏”1310±20℃的烧成温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动,口沿处的釉较薄,并且多呈黄褐色,它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因此所受到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当我们用手抚摸口沿时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觉;在5—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鹧鸪斑建盏有什么特征?如何鉴别?》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鹧鸪斑建盏有什么特征?如何鉴别?》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有什么瓷器

相关推荐